Transcript
  • 国外丧葬新风尚● ●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4 值班编委:薛殿儒 值班编辑:郑居文 值班校对:符莉萍 纵横天下

    新华社合肥4月 4日电(记者杨玉华 陈诺)清明临近,通过网站、自媒体、手机献花留言的“指尖”祭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特别是青年学子的

    “热捧”和“点赞”。打开手机微信,一款名为“清明祭

    英烈、共铸中华魂”的轻应用正在朋友圈“刷屏”,伴着雄壮、低回的音乐,秋瑾、李大钊、方志敏、瞿秋白等革命烈士的图文事迹依次跃然于屏幕,25 岁的安徽大学学生周彤动动手指便成为手 机 上 第 874552 位 向 英 烈 献 花 的 网友。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多部门共同举办的“2015 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目前已吸引全国各地超过 315 万人参与,留言近 46 万条。依托学校少年宫的多台电脑,安

    徽省无为县牛埠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分批登陆相关主题网站,献花留言。

    在安徽省金寨县,150 余名红军烈士的图文信息录入金寨烈士陵园的网上祭奠馆,网友可自行选择为不同烈士献花、点烛。金寨县青山镇中心学校校长助理雷鹏介绍,比起以往的线下扫墓,今年该校三百余名学生多了这项“网上扫墓”的新任务。

    网上祭奠不仅提供了缅怀英烈的新平台,更激发了越来越多中国网民的 爱 国 情 怀 。 在 新 浪 微 博 上 发 起 的

    “清明祭英烈”微话题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参与。其中,河南共青团的官方账号发布微博称“让我们相约在网络空间,共同祭拜英烈,再次铭记他们不朽的精神,表达敬仰与哀思,勇当时代先锋,争当民族脊梁”,得到了三十余

    万账号的转发“响应”。“指尖祭扫”亦被一些爱国教育景

    区 引 入 ,成 为 扩 大 宣 传 教 育 的 新 手段。重庆一景区近日就竖起“重庆大轰炸惨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等多块二维码墓碑,市民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各个“网祭”网页,除在网页上为遇难同胞献花、点蜡烛,还可了解到相关历史事件背景。

    “网络、手机上的祭奠突破了距离的阻碍”,金寨县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赵先志认为:指尖上的献花点烛既方便又环保,对于一些远隔万里的祭奠者很受用,“如今不少红军家属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祭奠”。

    而在家住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陈伟眼中,多媒体呈现的烈士形象“有血有肉”,对儿子的教育作用胜过现实

    中的一碑一墓,“通过网上祭奠,儿子很快知道了王步文、戴安澜等烈士名将”。

    2014 年,中国首次设立全国烈士纪念日,并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近段时间,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参与纪念英烈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作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管理者,赵先志深有感触道,人们追忆英烈热的背后是社会爱国热情的日渐高涨。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则认为:“指尖”祭奠迎合了现代人的接受习惯,突破了时空距离,降低了操作难度,带来了祭奠的常态化及可持续。但他也同时建议,对于先烈的追思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完全脱离线下庄严而肃穆的仪式,线上线下相辅相成才能让祭奠国魂“入脑入心”。

    “指尖”祭英烈受网友热捧清明临近,通过网站、自媒体、手机献花留言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又到了追思先人、追忆逝者、展望未来的时节。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下,人们在追忆儿时青山绿水发出无限感慨的同时,更有义务改变传统陈旧祭扫方式,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但囿于“讲究风水”和“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薄养厚葬”的风俗,一些人尽管对父母生前的照顾未必周到,但葬礼和祭奠却一定要办得体面、风光,导致各种豪华的塔陵、墓碑仍屡见不鲜,祭扫时仍把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作为不二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日益复杂而繁琐的殡葬活动中难堪重负。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会继续遭受影响。正因为如此,推动绿色祭奠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家的观念非常强烈,家谱、祠堂、祖坟等是强化家族观念和传承家族记忆的重要载体。然而,心的怀念不在于烧多少冥币,更不在于建造多豪华的墓地,而在于思考自己在对待长辈中的得失,怀念长者的恩情,改善未来的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绿色祭奠,显然与这些理念更相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有关部门需要引导群众探索音乐、诗歌、公祭墙、放风筝、郊游、海葬等形式祭奠逝者,使清明祭扫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下进行,逐步形成绿色祭奠的生活方式。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新华时评

    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记者 张建 潘强

    4 月 4 日,市民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手持鲜花缅怀先烈。

    当日,不少市民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 新华社发

    祭扫陵园 缅怀先烈

    新华社悉尼4月4日专电(记者匡林 张小军)死人与活人争地,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观念开放的澳大利亚人,开始选择更环保及更节约的丧葬方式,火葬及棺材直立埋藏,在大都市逐渐流行起来。

    澳大利亚人口接近 2400 万。国土面积约 762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位,每平方公里人数仅为 3 人左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不过,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些大都市,在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丧葬难的情况正在加剧。

    当 地 专 业 机 构 预 计 ,在 2015 至2016 财年,65 岁以上人口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比例将增至 16.6%,而 5 年前这一数字只有 14.9%。

    市场供求紧张的表现之一是,悉尼和墨尔本墓地价格逐年增长,墓地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小。比如,悉尼西

    区一块 1 米宽、2 米长的墓地,价格大约在 1.6 万澳元到 3 万澳元(1 澳元约合 4.7 元人民币)之间;而在悉尼东区和北区,墓地价格要贵一倍以上。

    另外,在澳大利亚安排一个葬礼,一般还会涉及葬礼顾问费、棺材费、鲜花费、教士费等各种费用。其中,葬礼顾问费按小时收费,棺材费则根据不同等级材料,从数千澳元到数万澳元不等。

    据估计,澳大利亚殡葬行业 2015年总收入将从去年的 9.31 亿澳元增至10.8 亿澳元。

    为了帮助节约葬礼开支,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的一家殡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墓葬法,即把棺材由原来的躺式变为直立式,以节省墓地空间。

    另外,随着观念更加开放,环保意识加强,同时为了节约费用,澳大利亚

    人采用火葬的人数也稳步上升。在澳大利亚,火葬费用大约只有土葬的一半。调查显示,澳大利亚选择火葬与土葬的比例,已从 10 年前的 55 比 45 提高到现在的 65 比 35。

    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然,善于营造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墓地设计和管理也充分体现“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绿色理念。澳大利亚的不少墓园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其中管理人员 70%以上是绿化园艺管理专业人员。有的墓园与居民区相邻,两者相安无事。

    在悉尼也有多个华人墓园,其中,龙宝山华人永久墓园是悉尼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华人陵园之一。在每年清明节、重阳节等重要华人传统节日,龙宝山墓园都要举办活动,如金鱼放生、邀请僧人祈福等。

    澳大利亚丧葬:火化与立埋逐渐流行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碑将新增990个烈士姓名

    据新华社南京 4月 4日电(记者蒋芳)记者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获悉,该馆今年计划完成第二批烈士名单共 990 个姓名的补刻工作。届时英烈碑上将共有 4295 个中、美、苏、韩国籍的航空烈士姓名。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为中国抗日战争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该馆与南京航空联谊会共同编制

    “抗日航空烈士名录”,是目前国内收集 抗 日 航 空 烈 士 英 名 最 全 的 一 本 名录,记录了 4295 位烈士的姓名,以及军衔或职务、籍贯、出生年月、牺牲年月、牺牲时任职、牺牲原因和生前战绩等珍贵资料。

    据介绍,目前名录中已镌刻在英烈碑上的烈士姓名为 3305 个,包括中国烈士 870 名,前苏联烈士 236 名,美国烈士2197 名,韩国烈士 2 名。多年来,纪念馆不仅作为抗日航空烈士遗属的祭奠场地,也已成为国际性反法西斯纪念圣地,成为中国与美、俄、韩等反法西斯国家友好交流的重要纽带。

    据了解,纪念馆仍在继续寻访和征集线索,以便找到更多烈士,并为每一位烈士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

    4 月 3 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学生在土默特左旗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贾力更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 新华社发

    弘扬烈士精神 争做美德少年

    新华社内罗毕4月4日电(记者丁小溪)肯尼亚政府 4 日说,警方目前已逮捕 5名与 2 日东北部城市加里萨市的莫伊大学袭击事件有关的嫌疑人。

    肯尼亚内政部发言人恩乔卡在推特上援引内政部长约瑟夫·尼凯瑟利的话说,警方当天在肯尼亚至索马里边境逮捕了 3 名与大学袭击事件有关的嫌疑人。据悉,这 3 人均与一个名叫加马德赫雷的

    “青年党”高级头目有联系。截至目前,肯尼亚警方已逮捕 5 名相

    关嫌疑人。索马里宗教极端组织“青年党”4 日发

    布声明,扬言将对肯尼亚发动更加血腥的袭击。针对这一威胁言论,肯内政部发言人恩乔卡说,肯政府已派遣人力设法避免此类袭击再次发生。“只要有任何有关袭击的情报,我们都将采取行动设法避免”。

    索马里“青年党”2 日在东北部加里萨市莫伊大学制造的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148 人死亡。肯尼亚警方在营救过程中击毙了 4 名恐怖分子。这是 2011 年肯尼亚派兵进入索马里清剿极端分子以来该国遭受的最严重恐怖袭击。

    大学袭击事件

    肯尼亚逮捕5名嫌疑人

    新华社达喀尔 4 月 3 日电(记 者 王猛)巴马科消息:马里政府 3 日发布新闻公告说,马里首都巴马科郊区一处民宅当天上午 8 时左右发生爆炸,造成 1 人死亡、4 人受伤。

    公告说,一名保安人员在爆炸中丧生,发生爆炸的民宅及其周围房屋遭到严重破坏。爆炸发生后,安全部门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并在废墟中发现炸药的痕迹。目前,安全部门正在对炸药的来源进行调查。

    3 月 7 日,巴马科市中心的一家餐厅发 生 枪 击 事 件 ,造 成 5 人 死 亡 、多 人 受伤。死者包括一名法国人和一名比利时人,其他 3 名死者是马里人。马里政府随后发表新闻公告将袭击事件定性为“恐怖犯罪行为”。

    马里首都一处民宅发生爆炸

    新华社利雅得4月3日电(记者王波)沙特阿拉伯军方发言人 3 日说,沙特飞机当天向在也门南部最大城市亚丁参加战斗的也门总统哈迪的支持者空投武器,用以赶走占领总统府和周围主要建筑的胡塞武装组织。

    沙特“果断风暴”军事行动发言人艾哈迈德在每日战况通报会上说,沙特向哈迪的支持者空投武器后,地面形势发生转变,胡塞组织和也门前总统萨利赫的支持者被迫撤离其占领的总统府及周围地区。

    艾哈迈德说,沙特战机 2 日夜轰炸了萨利赫支持者的“飞毛腿”导弹仓库。3日,沙特战机轰炸了在曼德海峡一个岛屿上的胡塞武装组织的坦克、导弹和军事指挥中心。

    也门亚丁市官员 2 日说,在激烈交火后,胡塞武装组织人员当天占领了位于该市的总统府。这名官员说,胡塞武装人员驾驶装甲车进入总统府,并控制了总统府附近的区域。

    从 3 月 26 日开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控制的地区发动代号为“果断风暴”的空袭行动。

    沙特向也门总统支持者空投武器以击退胡塞武装

    新华社安卡拉4月3日电(记者郑金发 邹乐)土耳其与巴基斯坦 3 日敦促和平解决也门危机。

    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当天在首都安卡拉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达武特奥卢在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决定一致支持也门采取措施建立公共秩序,希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防止也门危机进一步升级。他同时呼吁也门各派举行和解谈判。

    鉴于也门局势进一步恶化,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 3 日宣布,土耳其政府从也门撤离了其 55 名公民。

    据报道,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个国家自 3 月 26 日以来持续对也门进行空袭,已造成数百人伤亡。尽管不断遭到空袭,但什叶派胡塞武装组织继续对也门第二大城市亚丁发动攻势,并于 4 月 1 日攻入亚丁市中心。

    土耳其与巴基斯坦敦促和平解决也门危机

    4 月 4 日,参加本次仪式的海警船船身上悬挂“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横幅。当日,海南省公安厅、海警一支队在琼州海域举办“海上祭英烈、民族复兴

    中华魂”大型公祭活动,海南当地海警及公安烈士家属代表、公安民警和海警官兵参加了活动。 新华社发

    海上祭英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