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责编:胡晓枭 编辑:王草 美编:徐松 校对:胡晓枭042018年6月28日 七一特刊新闻热线新闻热线::8555772785557727((传真传真)) 8556523985565239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jrwhjrwh100100@@163163.com.com

为迎接党的97岁华诞,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发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日,我区各部门街道纷纷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喜迎党的生日。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日前,由区委组织部党支部主办,区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区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区委社治委党支部、区委编办党支部等8个党组织协办,红牌楼街道党工委承办的“庆七一党的生日”主题党日活动在红牌楼街道举行。来自区委党校、投促局、社治委等部门和相关街道的党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宣誓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合唱《向往》、小品

《社区书记》、朗诵《共产党宣言》通过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让全体参与人员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区文体旅游局与玉林、华兴、晋阳、望江路、火车南站街道、四川省古今钱币文化研究协会联合开展“七一”巡回展览。“此次巡回展览的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历次全会资料、图片,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物像图片,文物上的领袖像及签发实物,武侯党建图片资料等。”区文体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在红牌楼街道经济、社会建设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街道党工委对

14个先进集体,29名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希望广大党员以先进为榜样,坚持一流标准,勇于担当作为。

簇锦街道顺江社区在武侯万达广场开展“共筑中国梦·永远跟党走”喜迎“七一”红歌会演活动。活动中,社区党委书记带领 160余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舞蹈《我的祖国》、歌伴舞《共筑中国梦》、大合唱《太行山上》等节目轮番上演,铭记红色历史、歌颂美好新生活。

白佛社区召开“不忘初心紧跟党、牢记使命建家乡”七一党员大会,表彰了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社区党总支负责人号召全体党员对标先进努力工作,争先创优,为社区长足发展努力奋斗。会后,全体党员前往成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

九金社区开展了为30年党龄老党员颁发荣誉证书活动,歌颂老党员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党旗增辉。

双楠街道楠欣社区举行了“不忘初心 争当时代先锋”庆七一主题活动,社区的党员和群众代表齐聚一堂,欢庆党的生日。现场,楠欣社区启动了2018年“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向社区党员群众就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内容广泛征集对策建议。 (本报综合)

沈孝康退休后当选为广厦小区业委会主任,晋吉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第三支部委员兼党小组长。近三年来,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强化院落党建、推动社区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不拿一分钱补贴知难而上献余热

提起沈孝康,在晋吉社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退休后的沈孝康也过了一段闲情逸致的日子,但在社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他听到居民列举小区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坐不住了。“我是一名党员,不能只图个

人安逸。”于是沈孝康报名参加竞选并当选新一届业委会主任,在第一次业主大会上,他掷地有声地表示:“请社区两委和广大业主监督,在任期内本人不拿一分补贴,在业务交往中不拿一分回扣,全心全意为广大业主服务,贡献自己全部余热。”

身先士卒做示范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沈孝康所在的广厦小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院落,面积大、租房户多,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加之2015年之前近3年没有业委会监督,积累难题成堆。

晋吉社区共有党员180余名,居住在广厦小区的就有 60 多名,占社区党员的三分之一。沈孝康当选业委会主任后,充分发挥广厦小区党员多的优势,率先示范,调动小区党员的积极性,经过三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了小区老旧落后面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星级院落。

新官上任三把火。沈孝康一上任就狠抓环境治理,他每周一带领业委会成员检查小区安全和环境卫生,每天督促生活垃圾清运,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2017年环保督查中,他更是天天守在垃圾房外,敦促大件垃圾清运,并在晋阳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对垃圾房进行了改造,使昔日外观肮脏的垃圾房变为漂亮的“小洋楼”。

“停车难”几乎是老旧小区的共有难题,在

广厦小区,这个难题被沈孝康攻破了。他把小区内的一片无花草的空地改为停车场,解决了车辆停放问题。在小区原来的规划中,北门是进出机动车的通道,经常拥堵,产生邻里纠纷。他上任后,改成了北门进南门出,解决了机动车拥堵问题。此外,他还在小区南大门外新建一个非机动车停车棚,把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老沈工作细,业主能想到的问题,他都想到了,我们想不到的问题,他也提前考虑到了。”在广厦小区,提起业委会主任沈孝康,无人不竖大拇指。

大刀阔斧忙改造老旧小区展新颜

广厦小区两个大门由于年久失修,不仅看起来落败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沈孝康亲自设计并请人做了不锈钢门楣,带 LED灯光的“交大花园广厦小区”八个大字流光溢彩,分外醒目。此外,他又请人在南大门两侧设计了花池,他和业委会副主任陈蜀华一起,分别将自家精心养护了多年的两棵铁树捐了出来,业主们把这两棵铁树昵称为“沈铁”和

“陈铁”。广厦小区南大门的停车棚因火灾后停止

了使用,沈孝康带领小区党员、业委会成员把它把造成了一个美丽的小桃园。南苑的小花园,杂草杂树丛生,他又带领小区党员和业委会成员一起,把它打造成了桂花园,这两个小花园成了小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初见庄昭清,就会被她的朴实和真诚所打动。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也是社区里出名的“管得宽”。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多年来,她甘于清苦、甘于奉献,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赢得了社区组织和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弘扬传统美德 构建温馨家庭“她是一个至孝的人啊!”提起庄昭清,认

识她的人都会这么评价。和丈夫黄春贵认识之初,庄昭清就了解到

他家庭条件并不好:哥哥、嫂嫂、妹妹都是聋哑人,父亲患有严重的气管炎,长期卧病在床。但是庄昭清并不介意,她相信,只要两个人踏实肯干,就一定能把这个家支撑起来。婚后,为了维持生计,庄昭清每天早上5点就出去卖菜,以绵薄的收入支撑着家庭的运转。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她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孝敬公婆,端饭喂药,清洗衣物,一做就是13年。

公公去世后,庄昭清主动提出和婆婆同住。后来,婆婆因为颈椎病压迫脊椎神经导致四肢麻木,连续一个月卧床不起。庄昭清一直悉心在旁照料,清洁身体、洗脏衣服,直到婆婆睡后她才拖着劳累疲惫的身体去休息。如今,庄昭清的婆婆已82岁高龄,婆媳俩没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庄昭清每天都

会陪着婆婆散步,为婆婆按摩身体。不仅如此,庄昭清深知丈夫的哥哥、嫂

嫂、妹妹身为聋哑人,生活并不宽裕。为了解

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她主动出钱为他们购买

商铺,带着他们卖菜再就业,帮助他们重燃生

活的信心。在她的带领下,现今兄妹都住进

了新房,日子也越过越好。

参与志愿服务 言传身教感染他人在丈夫和子女眼中,庄昭清是一个贤

惠的妻子和母亲,在社区邻居眼中,她是一

位热心大姐。她用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在 2015 年的“小区停车难·志愿者来帮忙”活动中,她连续半年,组织志愿者们在每天的早晚高峰轮流值班,疏导车辆进出,为小区清理了外来车辆 200 余辆,让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在文明城市活动中,她带领志愿者清洁院落平台,成为辖区美丽社区创建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 。 在 每 年 春 节 社 区 开 展 的“ 邻 里 守望·平安过年”志愿巡逻活动中,庄昭清担任义务巡逻队员,每天在小区内开展治安义务巡逻和安全文明劝导工作,为小区平安无私奉献……

她不仅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辖区的群众,更用自己的奉献感染着身边的下一代。受庄昭清影响,她的小孙女也是个热心肠,这也是庄昭清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2014的4月,小区里6栋三单元一家的厕所堵了,家里没人,溢出的水流到了地下的仓库,里面堆积的货物被淹了不少。庄昭清得知情况后,提着桶就冲到仓库,开始往外舀水,舀着舀着,她突然发现有人打着电筒在给她照亮,一看才发现小孙女站在门口。“爱心和善举其实就在这些小事中间,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认识,将来长大了对爱和奉献会理解得更深。”庄昭清欣慰地说。

本报记者 王草

沈孝康:夕阳正红余热生辉

本报记者 王草

庄昭清:基层党员做好身边的事

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遇到困难,能拖就拖……一年多之前,这里曾是出了名的软弱涣散党组织,社会矛盾突出。自去年以来,通过开展社区“新居民行动”,高标准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红牌楼太平社区不仅甩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还创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阳光下午茶”、“赞花儿”老党员工作室,让党员们主动亮出身份,服务居民,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

真情关爱老党员在行动文俊淑住在太平社区的新贵公馆,40岁

的儿子小张是她的一块心病:从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本科毕业后,文俊淑原本指望他能找个工作,好好生活。可小张因为多次求职失败,索性在家待业,内心极度自卑。文俊淑解释,“你看他四肢健全,书也读了不少,可就是不工作。愁了多少年了,我也不知道找谁去说这件事。”

李亚琴是太平社区的老党员,也是“赞花儿”老党员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走访慰问时,听说小张的事情后,李亚琴坐不住了。冒着大雨,她几次到文俊淑家与小张促膝谈心,“我引导他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先后几份工作都感觉做不好呢?”经过认真分析,李亚琴认为这位年轻人可能是方向不对,原本性格就内向的他却要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

“他还是愿意工作,自食其力。只是应该选择相对稳定、简单一点的工作。”李亚琴和党员工作室为了小张的事忙开了,最后联系上某酒店,最终帮助小张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老党员的政治优势,服务居民,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太平社区根据几位老党员的不同特色,分别打造了“金色领航书记团”、“董安全宣传团”、“雅琴关爱团”。其中以张锡礼为牵头人的“金色领航书记团”,主要负责带领各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入户家访、联系帮扶党员、群众;发挥老党员董思明长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丰富的经验优势,向社区企业、商家、居民和务工人员宣讲普及安全知识,而像李雅琴等一批有“真心、爱心、热心、关心、责任心”的老党员也被激活,主要开展扶贫

帮困、心理疏导、公益托管等关爱活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亮出身份扫一扫寻帮助这一年以来,不管是在“美化家园盛世有

您”志愿服务,还是在“治理微腐败太平在行动,或者是“爱洒太平真情传递”救助白血病患儿、“筑梦幸福启航未来”等活动上,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的身影。时间一长,太平社区的居民也慢慢形成了习惯——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这群有热情、有耐心、有影响力的党员,党员们用他们的积极行动打通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带动了辖区一大批有爱心、有热情的志愿者加入到社区治理的大家庭中。

老党员发挥热情,新党员积极投入,回应居民的需求汇成一股合力。与此同时,社区党委则发挥“影子领导”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引导居民自己“酿”出要干啥事、怎样干事、由谁干事,并通过活动发现和培养群众领袖,让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实现了社区意图与居民意愿充分融合。

今年七一在即,社区党委又向全体党员、志愿者推出了党建“六个一”活动——组织一次党员干部外出主题参观体验教育活动、一次评优树先表彰活动、一次集中慰问关爱行动、一次唱红歌比赛活动、一项小区党员亮身份做先锋活动,一次集中庆祝党的生日氛围营造。有居民提出,“党员工作做得好,但不知道我们需要时,别人有没有空啊?如果能像现在微信扫一扫,就方便了!”

“对啊!扫一扫,党员就在你面前!”经过社区党委的合议,太平社区目前正在各个小区制作新的党员身份公示牌,居民有需求时,只需要在过道里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立马找到热心党员和志愿者,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本报记者 胡晓枭

太平社区党委:老党员“赞花儿”不忘初心

从“软弱涣散”到“凝心关爱”

我区各部门街道开展迎“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

不忘初心跟党走

两学一做两学一做··党员风采党员风采

从1993年走上教育岗位的那天开始,邹芳就有一个心愿——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教育的园地。任教25年来,她荣获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武侯区优秀校长,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远程研修团队专家组核心成员,成都市中小学中、高级职务评委会推荐评审专家等荣誉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学生心中的校长妈妈和邹芳交谈,第一印象就是宁和。或许

和长时间任教,与孩子们在一起有关,她说话的语气、眼神、动作,无一不柔和温暖。

从1993年走上教育岗位的那天开始,邹芳就有一个心愿——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教

育的园地。在办学管理上,她始终怀揣着教育的理想做理想的教育,致力于办出“有思想有灵魂的学校”。

她曾以“让心灵首先到达”为教育主题,成功创办了川大附小东山学校,现发展为四川省十佳民办学校;以“像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为教育理念创办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儿园,构建了“小树苗”园本课程。在调任红牌楼小学后,她持续推动学校“和而不同,雅而有趣”的和雅教育文化追求,进一步确立了“和雅红小,乐在养正”的发展目标,构建了学校三级三层和雅课程体系。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以

“经典诵读、书法教育、川剧传习、太极习练、篆刻传承”为特色的五张传统文化名片日益凸显,在区域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连年获得一等奖,在省市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为校长,邹芳的行政事务繁忙,但她时刻不忘教师的职责,仍坚持深入毕业班课堂,上课、谈心、写信,孩子们都说:“邹校长更像我们的第二个妈妈,我们都爱叫她‘校长妈妈’”。

同事眼中的学术精英在同事眼中,邹芳是个很拼的校长。她

不遗余力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鞭策自己进步。她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多次荣获省市区教学成果奖;在全国、市区各级赛献课活动中也多次摘冠;除此之外,她

还是一位教育作家,她的十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参与编写了《有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南》等正式出版物,还独著出版了

《静静的池塘》教育随笔集。“邹校长仿佛有无穷的精力。”认识她的人如此评价,邹芳听了淡淡一笑:“是对教育的热爱给了我力量。”

家长心中的教育专家“邹老师亲切、耐心,谈到孩子教育问题

深入浅出,让我们年轻父母受益反思。内容触及痛点。感谢邹老师一席话,我们将与孩子一道努力、改变。”

在学生家长眼中,邹芳是绝对的教育专家,任何教育上的疑惑,“找邹校长聊聊”就豁然开朗了。邹芳致力于各学段教育价值研究,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学校管理及教学实践经历,曾数十次在国际、全国、各省市区县的研讨会、培训会上做关于综合实践、德育、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发言和培训讲座;应邀给中学、小学、幼儿园家长做专题讲座,深受欢迎。

邹芳有着诗人般的风骨和气度。对个人荣誉,她淡然处之。邹芳坚持“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她看来,默默耕耘,励精图治,做好自己就够了;她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理想,做一个诗意的教育人。

本报记者 王草

邹芳:一个诗意的教育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