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新春 我们阖家团聚 - jrwh.cdwh.gov.cnjrwh.cdwh.gov.cn/Upload/doc/2018/02/14/1518583994.pdf · 强家而言,则是“吉祥三宝”。86岁的外 婆对小重孙女安安喜欢至极。几乎天天

责编:胡晓枭 编辑:王草 美编:徐松 校对:蒲振韬052018年2月14日 特别策划新闻热线新闻热线::8555772785557727((传真传真)) 8556523985565239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jrwhjrwh100100@@163163.com.com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早上8点多,73岁的四川民俗专家刘孝昌就早早赶到了讲座现场。“给年轻人讲讲,老武侯是怎么过年的。今天我准备了三万多字的内容,最终因时间原因只讲了一万多字。”中午十一点多,讲座结束,刘孝昌有些意犹未尽。这么大年纪,一口气讲几个小时,几万字的内容,不累吗?“武侯的民俗故事丰富灿烂,讲也讲不完,我任重道远啊!”精神矍铄的刘孝昌笑着对记者说。

刘孝昌从事地方党史工作20年。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他就用自己的方式发掘本土历史文化,记录城市的历史变迁。在他眼里,武侯区的大街小巷随处都有数不清、说不完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都是史实,不过从刘孝昌口中讲出来,就那么生动有趣。久远的旧民俗,从历史书上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个个生动而散发烟火气息的故事,从刘孝昌口中缓缓流淌,那些已经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随着他生动的讲述,一一展现在听众眼前,他用翔实的史料,演绎出了一个底蕴深厚、文化悠久的武侯。

退休后,如其他退休老人一样,刘孝昌也怡孙享天伦,和老伙伴们喝茶聊天,但心里头始终放不下存在他脑子里无数的武侯故事。退休十多年来,他在街道、社区、电视台讲述与武侯相关的故事上千场,每一场,都能讲出不一样的滋味。

不管舞台有多大,不管观众有多少,

但凡有人愿意坐下来听故事,刘孝昌就可以讲。“这些故事都在这里。”他拍着脑袋笑着说,“有生之年,我要把它们尽量多地讲述出去,让更多的人也记着,曾经武侯人是这么过年的。”

年过七旬,依然奔波在武侯的角角落落去挖掘、传播武侯文化。刘孝昌乐此不疲。“你别看我年纪大了,我去机投给娃娃

们讲课,脚一抬,骑起自行车就出发了!”可能是早年当老师的经历影响,刘孝昌和年轻人也很聊得来。临近过年,很多学校邀请他去给娃娃们讲民俗。一个个生动的民俗故事被这个鹤发童颜的老爷爷演绎得生动活泼,让娃娃们听得如痴如醉。

“年轻娃娃们知道我们武侯的民俗历史,总比不知道要好。”刘孝昌的愿望很朴素,

行动却伟大。当被问起家人是否支持时,刘孝昌笑

了:“他们晓得拿我没办法,所以现在都支持。”刘孝昌有一儿一女,所谓女儿其实是他的学生,因感念师恩,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翻出手机里的全家福,刘孝昌如数家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家人浓浓的关爱。

前些天,刘孝昌不小心摔了一跤,原本就因上了年纪不灵便的腿脚更显蹒跚,出行都要拄拐。即便这样,他依旧不停歇。这些天气候越发冷峻,他每日奔波在外,家人充满了担忧。“晓得你还要去讲,但走路一定要小心些,不要再摔了!不然哪个心疼哦!”早上出门前,刘孝昌的老伴不住地叮嘱他。“她是关心我,但没得事,我能行。”刘孝昌老人摆一摆手,拄着拐杖,步履不停。

新春佳节,阖家团圆的时刻,也是工作一年的人们选择休憩的时间。但刘孝昌的计划表却满满当当。“孙子们放假回来啦,要陪陪他们,另外几个老伙计也要聚聚。最重要的是,我还要做讲义,把课备好,节后才能有更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记者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停下歇歇的时候,刘孝昌说:“年纪越大,越感觉时间紧迫。我停不下来,只要还能讲,老爷子就要把武侯的故事讲到底!”

今年8岁的张潇一在龙江路小学上学,是一个典型的“10 后”,现在提起过年,小姑娘的兴奋劲就止不住。但在一个月前,她对春节还提不起兴趣。说起女儿之前对春节的感受,潇一妈妈肖艳虹略微感慨:“可能是时代变了,年味越来越淡,现在的孩子们对春节已经没有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期待感了。”

回想自己小时候,把春节当作一年中最盛大的一天,“痴痴地等”,那种纯粹劲儿,简直每个毛孔都透着幸福感。肖艳虹感觉很难过,“这是咱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不能让下一代忘了本!”于是为了帮助女儿找到对过年的喜庆期盼,也为了多陪陪女儿,这个春节,肖艳虹做了一个决定:全家一起,陪张潇一找回年味,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肖艳虹经过反思,认为是自己和丈夫平日工作繁忙,节奏太快,对过年的心思淡了,才影响了孩子。因此这个春节,她早早地开始准备起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张潇一的春节气氛从腊八开始就被营造了起来。腊八当天,张潇一全程参与了腊八粥的制作,从选材到熬制,都是她和妈妈一起完成的。“我们放了红豆、花生、莲子、蜜枣、糯米、百合、桂圆,还有黑米!”提起腊八粥,张潇一的情绪立马被调动起来了。掰着指头数了又数。

“那天早上她6点就起床了,催着我把食材全部洗干净泡好,等她放学回来熬。”蜜枣、桂圆、各种饱满的豆类和黏黏的米随着沸腾的水翻来滚去,满屋子都是腊八粥香甜的味道。下午放学到家,张潇一背着书包径直跑向厨房,吃到了全家第一碗腊八粥。

过完腊八,肖艳虹明显感觉女儿对过年有了期盼,经常会问:“妈妈,过年还要干什么呀?”看到效果的肖艳虹和丈夫商量,年味还得继续营造!当然,这次也没落下张潇一。肖艳虹带着她去选购了春联、福字、灯笼、窗花等,打算把家里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红红火火的透着喜庆的世界。“这次置办年货让我对女儿有了新的认识,孩子很有想法,长大了。”在肖艳虹看来,让张潇一参与到选春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她得到诗文雅兴的熏陶,感受中华文明的高妙,也能让她体会到汉字的工整与字词的构成奥妙。

离除夕越来越近,张潇一也越来越开怀。这两天她正在家里紧锣密鼓地准备新年礼物,在她的小房间里,记者看到地上摆了四五张画,旁边还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画笔。张潇一拉着记者挨个介绍:这张画是送给爷爷的,那张是给外婆的,旁边那个用布头贴的小猴子是送给属猴的表弟的。“等到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我要把画送给大家。”

据肖艳虹说,现在张潇一盼过年的心情不亚于她小时候。“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此时一旁的张潇一开始唱起了歌。说到新年愿望,她甜甜地说:“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以后每年都能这样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团圆”虽然只是简单二字,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

它凝聚了太多的感情,也承载了沉甸甸的重量。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每年的春节都在演

绎着各种各样的团圆故事。这些故事散发着浓浓的年味,折射出时代特有的色彩,也见证着亲情和爱。

新春新春我们阖家团聚我们阖家团聚

要把武侯老民俗讲给更多人听团圆是一种无私的坚守

定格四世同堂的每一张幸福笑脸团圆是一张全家福

“春节的要义就是要和家人团聚,但家人团聚又不能只靠过春节。”拥有四世同堂幸福大家庭的赵留强,用自己的方式为传统的春节带入了现代的温情。

住在丽景华庭小区的赵留强是个“新武侯人”。5 年前,大学毕业的他选择来成都创业。

“娶了个川妹子,就成了四川女婿。”在成都的生活虽然巴适,但远在湖南老家的家人是他永远的牵挂。去年初,赵留强的公司发展良好,赚了些钱。一鼓作气,他把湖南老家的外婆、父母一并接了过来,为了能与家人常聚常聊,他和妻子特意选择跟外婆、父母同住一个小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走进赵留强的家中,气氛温馨而喜庆。去年年底,赵留强的

妻子为他添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现如今连同在成都上大学的弟弟,一家七口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而这其中,少不了赵留强妻子刘静的支持和奉献,提及妻子,赵留强言语间充满感动。刘静是一名小学老师,温婉贤淑,现如今家里三位老人,一个小娃娃,都是她在照顾。和其他年轻妈妈相比,除去上课时间和照顾宝宝外,她把大量的精力

分散给了家中的老人。对此,刘静从未抱怨,对丈夫的歉意她经常微笑开解:“这是甜蜜的烦恼啊,四世同堂的家庭,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现如今,外婆在刘静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康健,赵留强的爸妈和儿媳相处愉快,成了照顾小宝宝的主力军,为赵留强夫妻俩解除了后顾之忧。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赵留

强家而言,则是“吉祥三宝”。86岁的外婆对小重孙女安安喜欢至极。几乎天天都要抱一抱。这让爷爷奶奶不禁有些吃醋。在赵家,经常可以看到三位老人为了谁抱小安安争执不下,有时甚至需要赵留强夫妻俩出面劝解,规定抱安安的顺序。临近春节,三位老人一合计,“这可是我家孙孙和我们过的第一个新年,一定要记录下来。”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前些日子,

赵留强特意把整个家族的人都召集在一起,照了张无比珍贵的全家福。

选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赵留强一家人早早起来,来到约好的摄影机构拍摄全家福。今年的全家福对他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86岁的外婆第一次化妆拍照,也是小安安来到新世界的第一个春节。赵留强一家子为了与这个小小的新成员一起过大年而欢欣雀跃。“拍照那天,婆婆高兴得很,化了妆,还穿了白色的纱裙,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抱着安安不舍得松开,祖孙俩拍了好多张。”回忆起拍摄当天的场景,赵留强忍不住笑了。

照片上相依相伴的一家人,动作很一致,纷纷举起大拇指点赞,流露出的都是幸福的表情。这个动作是赵留强设计的,

“日子好了,要感谢生活在好时代,用今年的流行词说,这是一个中国赞!”赵留强看着全家福说道。

“照一张照片也许只要一秒,但大家为了这一秒期待了很久,也许十年后再拿出来看,会感触良多。“翻看着照片,感受四世同堂的欢乐气氛,赵留强和家人定下了约定,以后每年过年都会和家人一起拍一张全家福,等孩子出嫁了,就都洗出来做成相册送给她,“记录她的成长,也留住了我们的幸福,这将是一份最珍贵、最无价的礼物。”

拾回传统年味

拾回传统年味,,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团圆是孩子的童真期盼

团圆是孩子的童真期盼

本报记者 王草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