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66

VITAL SPORT 運動 Text: 楊英偉

September 2008 67September 2008

統廣東涼茶,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等地)流行的一種

飲料,由於南方多雨潮濕,因此民間流行以藥性寒涼、消

暑解毒的中草藥,用複方或單味的形式煎熬來喝。涼茶一般呈深

褐色,部分味道苦中帶甘,所以又稱苦茶。

五類人不宜飲用

涼茶種類繁多,既要有特定的療效,又要有廣泛的用途,所

以內裏的藥材配伍並沒有固定處方,涼茶舖可自行調配材料或增

減分量。涼茶的藥力雖不及湯藥那麼強,但仍不宜長期大量飲

用,若純為保健,每星期喝一次便足夠。註冊中醫師葉英良表

示:「涼茶較適宜熱底人士飲用,而寒底人士有熱氣時,也可酌

量服用。至於孕婦、虛寒人士、外感患者、脾胃虛弱及慢性病患

者則不宜飲用涼茶,或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涼茶除了熟悉的清熱解毒功效外,近年還拓展多方面的保健

作用,而為方便忙碌的都巿人,盒裝或樽裝的涼茶亦應運而生。

由於這些精製涼茶可能加有糖精、染色素、防腐劑等化學品,還

是新鮮煲的涼茶功效較有保證。對於涼茶應是凍飲或熱飲的問

題,葉醫師表示各有利弊。他說:「涼茶凍飲可加強清熱功效,

不過易傷腸胃;涼茶熱飲清熱功效稍遜,但對腸胃的損傷較少。

基於『脾胃為後天之本』,在冷熱之間取平衡,涼茶暖飲就最

好。」

咪亂飲氣溫持續飈升,

人也特別容易心火

盛,加上嗜吃煎炸食

品,喉嚨痛、口氣、

飛滋、暗瘡統統現

形。以為到涼茶舖喝

下大碗廿四味來「撲

火」,殊不知頭暈乍

現,尋根究柢,始知

道涼茶須因應體質飲

用才可起療效,否則

清熱不成反傷腸胃,

得不償失。

你知

中醫常說的寒底、熱底,平常人可以如何

分辨?葉醫師表示,寒與熱是相對概念,兩者

可透過氣血、舌象、脈象、臟腑功能等來作初

步區分。

‧寒底──氣血不足、手腳冰冷、面青舌

白、臟腑功能差、溏便,喝涼削之物會感到腸

胃不適。

‧熱底──血氣旺盛、身體發熱、面紅耳

熱、容易出汗、便結,須喝清涼飲品來清熱。

‧肝熱──中醫學上「肝主情志」,「肝

氣主升」,「肝主目」等。肝熱者容易脾氣暴

躁、發忟憎,除可引致高血壓外,還會影響眼

睛健康,例如出現眼乾、眼紅、眼痕、眼澀等

情況。

‧虛寒──虛加上寒的統稱。中醫學有言

「精氣奪則虛」,由於精氣主宰生命,若精氣

虧損或低下,身體的抗病能力便會變差,臟腑

功能亦會衰退。

寒底熱底點分別?

你知

很多人都以為涼茶不可以溝亂來飲,其實

並不盡然。葉醫師解釋:「通過適當的配伍,

可以增強療效,擴闊保健範圍,例如五花茶具

有清熱祛濕作用,火麻仁有潤腸通便作用。若

同時有濕熱和便秘,可服五花茶與火麻仁。若

只有濕熱無便秘,服五花茶便可,再喝火麻仁

可致肚瀉。若虛寒無濕熱兼有肚瀉人士,服完

五花茶再飲火麻仁,可致過度瀉火和腹瀉頻

密。若既無濕熱又無便秘,則無須飲用以上涼

茶。」

適當配伍增療效

五花茶

夏枯草

雞骨草

火麻仁 山楂酸梅

龜苓膏

竹蔗茅根

廿四味

VITAL LIFE 食療 Text: Cherry Photo: Tom Chan & Cherry

葉英良中醫師表示,常用的涼茶底方大致相同,但個別涼茶舖的配料可能略有增減,宜小心選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