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b view2.2.2水文 南昌县境水系发达,过境河道有3条,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赣江为全县最主要的过境河流,境内主流及支流长116.64km,流域面积为461.8km2,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699.8m3,河宽丰水期为1500~1600m,枯水期为500~600m。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项目名称:赣商中心·洪城里

建设单位:江西小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年 12 月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5

三、环境质量状况8

四、评价适用标准19

五、工程分析22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3

七、环境影响分析34

八、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5

九、结论与建议57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周边敏感点示意图

附图3 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功能分析图

附图5 地下车库范围图

附图6 项目排水路径图

附图7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附图8 生态空间保护红线

附图9 项目区域水系及莲塘水厂取水口范围图

附图10 现场照片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南昌县行政审批局关于项目备案的通知

附件3 和项目有关的会议纪要

附件4 项目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附件5 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6 关于撤销原莲塘水厂取水口保护区的证明文件

附件7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件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件1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附表

建设项目基础信息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赣商中心·洪城里

建设单位

江西小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冯震

联系人

徐鹏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银三角翠林中路以东、莲武路以南

联系电话

17370017711

传真

/

邮政编码

330000

建设地点

南昌县银三角翠林中路以东,银良北路以北,总干渠以西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南昌县行政审批局

批准文号

南行审投资备字【2017】79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开发经营K7010

占地面积(m2)

54377.28

绿化面积(m2)

11266.97

总投资(万元)

20000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58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9%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20年9月

项目内容及规模

1.1项目由来

为引入城市英雄文化、城市市井文化,以城市记忆、城市休闲格局为骨架,融合江西地方乡土建筑特征,用多元化的中式建筑类型加以特定的民国风情主题组合,营造独具厚蕴,原汁原味的老城记忆,唤醒南昌人骨子里的浪漫情调,体验赣之地最地道的民风民俗,感受赣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江西小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20亿元新建“赣商中心·洪城里”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本次环评仅包含项目一期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54377.28m2,总建筑面积为65790.25m2,项目包括25栋商业楼(其中1-3#、6#、12#、14-17#、19#、20#、22#为3层,7-11#、18#、24#、25#为2层,5#、21#、23#为26层,4#为1层),公共服务站及地下室等相关配套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规定,赣商中心·洪城里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评价工作。本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踏勘现场和收集相关资料,并依照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编写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提交建设单位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作为污染防治建设的依据。

1.2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南昌县银三角翠林中路以东,银良北路以北,总干渠以西地块。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954363°,北纬28.525529°,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1.3项目组成

赣商中心·洪城里项目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54377.28m2(约81.65亩),总建筑面积65790.2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9001.22m2,地下建筑面积16789.03m2,公建建筑面积690.04m2,商业建筑面积45181.64m2,其他建筑面积3129.54m2。总计容建筑面积49001.22m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25栋商业楼(其中1-3#、6#、12#、14-17#、19#、20#、22#为3层,7-11#、18#、24#、25#为2层,5#、21#、23#为26层,4#为1层),公共服务站及地下室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一期)

项 目

单位

规划条件

设计数值

备注

建设用地面积

m2

54377.28

54377.28

总建筑面积

m2

65790.25

其中

地上总建筑面积

m2

49001.22

地下总建筑面积

m2

16789.03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m2

49001.22

其中

1、商业

m2

45181.64

2、办公

1819.48

3、物业管理用房

m2

2‰

173.68

4、公厕

m2

不少于2处(各60m2)

344.63

共6处

5、垃圾中转站

m2

120

122.53

6、消防控制室

m2

49.20

7、塔(设备)

m2

191.93

8、展厅

m2

1075.47

9、2#车库出入口

m2

42.66

不计容建筑面积

16789.03

其中

1、地下车库

m2

15704.02

2、地下设备用房

m2

1085.01

建筑占地面积

m2

24288.01

建筑密度

≤45%

44.67%

容积率

≤1.0

0.90

绿地率

≥20%

20.72%

机动车停车位

0.8个/商业100m2

489

实际达到1.0个/商业100m2

其中

地上停车

0

地下停车

489

非机动车停车位

3个/商业100m2

1357

满足规划要求

其中

地上停车

1357

地下停车

0

项目组成见表1-2。

表1-2 项目组成表

工程性质

建设项目

规模/位置

功能

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

主体工程

1-3#、6#、12#、14-17#、19#、20#、22#为3层,7-11#、18#、24#、25#为2层,5#、21#、23#为4层,4#为1层商业楼

主要分布在地块中间区域

商业

餐饮油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配套工程

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用房

5#楼1、2层

物业管理、社区事务受理

餐饮油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13#楼

休闲

生活垃圾

公厕

1#楼1层、3#楼1层、5#楼1层、10#楼1层、16#楼1层、17#楼1层

/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1层地下室

含发电机房、水泵房

非机动车、机动车停车场,设备用房

交通、设备噪声,汽车尾气,发电机燃油废气

环保工程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

地底,处理规模350m3/d

污水处理

/

垃圾桶

各建筑楼底及地块内部通道显眼位置

生活垃圾收集

恶臭、废水

地下车库排气口

地块内部绿化带内,高于地面2.5m

尾气排放

/

垃圾中转站

1#车库负1层

垃圾处理

恶臭、废水

隔油池

/

餐饮废水处理

餐饮废水

1.4项目平面布置

项目建筑总体由商业部分组成,商业主要分为四大景观主题场景。各场景相互独立却又互相结合。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地下室见附图4。

图1-1 项目主要场景平面布置图

1.5建筑内容

项目主要建筑为洪城里大门、民国市政厅、南昌复兴纪念碑、盛公祠、南昌宝庆银楼、江南邮政管理旧址、铅山县合利金药铺、民国钟塔、江西会馆等。其中儿童娱乐区域经营面积约500m2,湿地文化及艺术文化公园以景观类项目为主,例如雕塑、盆栽、植被等,面积约1600m2。

表1-3 项目功能分区情况

功能分区

主要功能内容

主要建筑分布及位置

城市文化记忆区

洪城里大门、复兴纪念碑、复兴广场、盛公祠、市汊街饭店旅社

1#、20#、21#、22#、23#

城市文化休闲创意区

洪城邮局、群落公馆、洪城不夜天、

12#、13#、14#、15#、16#、17#、18#、19#、

民风民俗民艺

十坊百店街、古迹寻踪、时鲜楼、芳华剧场、万载夏布坊、莲塘烧酒、百工坊、铅山造纸、江西会馆、百工坊广场、采茶戏广场

2#、3#、4#、5#、6#、7#、8#、9#、10#、11#、24#、25#

滨水景观文化休闲区

儿童益智馆、露天集市、秀峯桥、哈马星小火车、趣味游玩场

地块南侧

赣商中心·洪城里环境影响报告表

(51)

1.5交通组织

本案为商业项目,保证车行入口和人行入口分开,实现人车分流系统。1#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设置在由银三角大道北侧,2#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设置在由银三角大道南侧。行人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地块西侧(项目1、2期中心位置),次要行人出入口设置在1#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内侧,以免互相干扰。

1.6公用工程

(1)给排水工程

①给水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本项目西侧市政供水管道接入,市政供水压力以0.4Mpa设计。

②排水

a生活污水经室内排水系统管道收集,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并沿地块室外埋地污水管网排至自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南侧农灌渠;

b屋面雨水散排至室外排水沟,进入室外埋地雨水管,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进入室外雨水管,地块室外雨水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供电工程

项目地块供电由110KV变电站开闭所引来2路10KV高压电源,并在地下室设置柴油发电机房,购置1台5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3)供气

天然气由银三角大道市政燃气管网引入,供气压力0.2~0.4MPa,引入管管径100mm。接入点在引入园区调压箱后,沿园区内场地采用树枝状管网的方式埋地敷设至各商业用户使用。天然气用气量约为:1500 m3/h。

(4)消防

本项目街区周边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为4米,坡度为2%-3%,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大于160m,道路转弯半径均大于等于9米,车道承载能力满足消防车辆的荷载要求,能满足消防车通行及消防扑救的需要。

(5)垃圾收集

每50米范围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每户采用袋装,由物管公司定时收集送入垃圾收集点,每天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

1.7项目周边污染源调查

本项目位于项目位于南昌县银三角翠林中路以东,银良北路以北,总干渠以西。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项目区域及周边功能以居住用地为主。项目周边无工业企业,周边主要污染源为区域居民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交通运输排放的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

项目四置图:

1.8产业政策相符性及选址可行性

1.8.1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属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即为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1.8.2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项目东侧为西总干渠、浒南村,南侧为空地,西侧为银三角大道、农田等,北侧为农田空地。

项目营运期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不会对东侧总干渠水质产生影响;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应急发电机尾气、生活垃圾等均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1.8.3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项目“项目不动产权证明”,项目用地为商业用地,与项目性质相符,项目区域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备,能够有效保证满足项目建设和营运期的用水、用电、交通便利等要求。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东侧原有莲塘水厂取水口已往上游搬迁,新取水口位于项目地块上游约4km处,原饮用水源保护区相应调整,新保护区范围下游界限距离项目用地约4km。本项目不在现有引用水源保护区内。项目用地与莲塘水厂位置关系见附图9。

1.8.4“三线一单”符合性判定

①生态保护红线:根据2018年7月公布的江西省环保厅全省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图件,全省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总面积为46876.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28.06%,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主导生态功能,分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3大类共16个片区。经比对南昌市生态红线范围图,本项目用地范围不处于生态红线范围内。

②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Ⅳ类水域水质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的2类区标准。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目前,项目所在区域 PM10、PM2.5不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属于不达标区。项目建成后,通过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各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且本项目不排放不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轻微;营运期产生少量废气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少量生活废水达标排放后用于农田灌溉,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不大;项目厂界噪声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项目西侧为4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明显。

③资源利用上线: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区域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备,项目的水、电、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④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南昌县目前尚没有列出明确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容。本项目位于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即为允许类;项目营运期各污染源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可认为本项目满足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地块为部分为闲置空地,周边少量拆迁,不属于本次项目内容,因此该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源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地理位置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位处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由东至西宽36km,从南至北77km。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县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保南昌市主城区。

2.2自然环境简况

2.2.1地形地貌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隆起与下降,变化微小。除几条近南向北分布的带状、垄岗状局部低丘外,均较平坦。全境耕地面积占44.96%,水面占29.71%,草洲、洼地占6.51%,村庄、道路、圩堤占16.69%,山地占2.13%。全境无山脉。

总观地貌,东北为湖滨平原;中部为平原,在河床之间尚有一定面积的南北向分布的垄岗状阶地;东南部为低、残丘,近河分布有一定面积的冲积平原。全境平均海拔高度25m。南端平均50m以下,最高点白虎岭主峰181m;北端平均17m左右,最低点南新乡芦王村14.7m。

2.2.2水文

南昌县境水系发达,过境河道有3条,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赣江为全县最主要的过境河流,境内主流及支流长116.64km,流域面积为461.8km2,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699.8m3,河宽丰水期为1500~1600m,枯水期为500~600m。

抚河主流从丰城市箭江口进入南昌县境,经白城、梁家渡,在进贤县架桥乡 离开南昌县境,这一段抚河长23公里。抚河支流(清丰山溪)是樟树、丰城市境内的4条河水合流后,于广福廖议李家进入南昌县境内。

赣江为全县最主要的过境河流,境内主流及支流长116.64km,流域面积461.8km2,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699.8亿m3,河宽丰水期为1500~1600m,枯水期为500~600m。抚河境内全长为60.2km,宽0.3km,河床高程为19.5m,流域面积为1002.5km2。

项目东侧原有莲塘水厂取水口已往上游搬迁,新取水口位于项目地块上游约4km处,原饮用水源保护区相应调整,新保护区范围下游界限距离项目用地约4km。本项目不在现有引用水源保护区内。项目用地与莲塘水厂位置关系见附图9。

2.2.3气候、气象

(1)气候

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

(2)气象

①气温

南昌县年平均气温17.45℃。一月为最冷,极端最低气温度为-9.4℃,七月为最热月,极端最高温度为40.6℃。多处平均日照时数为1934.7h,全处辐射量为11511.0卡/cm2。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76天,最长为330 天,最短为229天, 积雪日一般为1~8天。

②降雨

南昌县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520.9mm,最多为2356mm,最少为 1046.2mm。夏季为雨季,占全年总雨量的一半,春秋次之,分别占1/3和1/7,冬季最少,仅占1/10。

③风向和风速

冬、夏季风各半年,交替明显,冬、春季多北风,夏季多西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四季平均变化不大,全年主导风向为NE,平均风速为2.3m/s。

2.2.4动植物资源

南昌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有着“鱼米之乡”、“江南粮仓”的美誉,具有丰富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盛产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动物资源有260多种,其中家禽30多种,有“南昌白猪”、“鄱湖野鸭”、“肉牛”、“莲塘麻鸭”、“南昌灰鹅”等名优品种。

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黄芽头、鳝鱼、泥鳅等120多种,有甲鱼、乌龟、淡水白鲳、罗非鲫鱼、吴郭鱼、桂鱼、银鱼、团头鲂等名贵鱼类;虾类有沼虾、溪蟹、中华毛蟹、青虾等10多种;贝类有中国肩蚌、江西楔蚌(河蚬)、淡水壳莱、湖蛤、田螺、推实螺等50多种。

传统树种有樟树、苦楝、马尾松等;特种经济林木有泡桐、水杉、茶等;药用植物已发现和利用的有麦冬、地黄、蔓荆子、生地、泽泻、薏米、菊花、黄介子、金银花、芡实等40多种,以蔓荆子、芡实为大宗。花卉有黑兰、君子兰、四季海棠、紫茉莉等名贵品种30种。著名的土特产主要有三江荸荠 、三江萝卜腌菜、塔城豆豉、万舍大蒜、涂家洲韭菜、麻丘莲藕、小蓝芹菜等。全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优选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达标情况,判定项目所在区域时是否属于达标区。故本次评价引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江西省各省市大气质量监测数据。

(1)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

本评价采用2018年南昌县大气质量监测数据,见表3-1。

表3-1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表

污染物

年平均指标

现状浓度(ug/m3)

标准值

(ug/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2018年

18

60

30

达标

NO2

2018年

33

40

82.5

达标

PM10

2018年

82

70

117.1

超标

PM2.5

2018年

42

35

120.0

超标

CO第95百分位数

2018年

1.3 mg/m3

4mg/m3

32.5

达标

O3-8h第95百分位数

2018年

128

160

80.0

达标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SO2、NO2、CO、O3的评价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10、PM2.5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

本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过采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煤炭使用量、进一步控制控制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措施,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通过积极推进区域内大气污染的治理,预计会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3.2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运营后,近期本项目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项目南侧农灌渠用于农田灌溉。项目区域主要纳污水体为莲塘河。

为了解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引用《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莲塘河与清丰山溪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6月19日至6月25日。

(1) 监测点位

表3-2 地表水环境监测布点名称及位置

序号

名称

断面位置

1

SW3

小蓝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500m(莲塘河)

3

SW5

小蓝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5500m(莲塘河)

5

SW7

小蓝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5000m(清丰山溪)

(2)监测结果

项目地表水监测结果见表3-3。

表3-3 项目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 (mg/L)

项目

SW3

SW5

SW7

执行标准

III类

IV类

pH

(无量纲)

7.04

7.02

7.04

6~9

6~9

7.04

7.01

7.03

7.01

7.03

7.06

溶解氧

6.76

6.88

6.62

5

3

6.80

7.21

6.90

6.92

6.94

7.18

化学需氧量

19

16

15

20

30

19

16

15

19

16

15

五日生化需氧量

2.62

2.54

2.46

4

6

2.56

2.60

2.40

2.51

2.51

2.42

氨氮

0.157

0.152

0.163

0.2

0.3

0.161

0.153

0.166

0.158

0.158

0.165

悬浮物

15

17

14

30

60

16

11

17

16

10

11

0.041

未检出

0.033

0.042

未检出

0.030

由表3-4可知,莲塘河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标准,清丰山溪断面满足Ⅲ类水标准,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执行,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3环境噪声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特委托江西格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拟建地四周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布点见附图2。

监测时间:2019年12月31日。

监测频率:昼夜间各一次。

监测结果见表3-4。

表3-4 监测结果 单位:dB(A)

序号

位置

昼间

夜间

评价标准

达标情况

昼间

夜间

N1

东场界外1m

55.5

46.1

60

50

达标

N2

南场界外1m

56.5

46.6

60

50

达标

N3

西场界外1m

63.8

54.1

70

55

达标

N4

北场界外1m

55.6

46.7

60

50

达标

N5

浒南村

54.3

48.4

60

50

达标

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及对照评价标准,项目厂界四周及浒南村声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4生态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要求,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建设项目评价区主要为工程用地范围一侧各300m以内区域,以及三江镇大桥至莲塘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源保护区,评价采取参考现有资料的方式对项目所在区域动植物现状、水生生物现状、农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3.4.1植物资源及植被现状评价

3.4.1.1植物区系组成现状

评价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33科60属70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30科57属67种。蕨类植物主要是海金沙、井栏边草、节节草,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28科46属56种,单子叶植物有2科11属11种。从维管束植物各科种数来看,绝大部分的科仅含一种,占总科数的2/3;含2种的有4科,占总科数的12.12%;含种数最多的有9种,为菊科、禾本科。从各属的种数组成来看,仅含1种的属有53个,占总属数的88.33%;含2种的属有5个,占总属数的8.33%;含3种、4种的属分别各有1个,分别为碎米荠属和蓼属。另外,有栽培植物23科27属29种,如广玉兰、银杏、苏铁、棕榈、栾树、龟甲冬青、红花檵木、小叶女贞、瓜子黄杨等。

按照吴征镒对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分析方法,评价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主要由世界广布科组成,有24科,占总科数的72.73%。泛热带分布的有6科,如海金沙科、凤尾蕨科、商陆科、椴树科、梧桐科、大麻科、楝科等,占总科数的21.21%。东亚及南美间断分布的科有1个,如马鞭草科。北温带分布的科有一个,如胡桃科。根据吴征镒对我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方法,评价区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属的组成为,世界广布属有26个,占总属数的43.33%,如木贼属、毛茛属、蔊菜属、商陆属、蓼属等。泛热带分布的属有16属,占总属数的26.67%,如马齿苋属、海金沙属、牛膝属、马松籽属等。旧世界热带分布的属有1个,如楝属,占总属数的1.67%。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的属有2个,如构树属、蜈蚣草属等,占总属数的3.33%。北温带分布的属有9个,占总属数的15.00%,如看麦娘属、稗属、蒿属蔷薇属等。旧世界温带分布的属有2个,如稻槎菜属、益母草属。温带亚洲分布的属有1个,如马兰属,占总属数的1.67%。东亚分布的属有3个,如鸡眼草属、枫杨属、田麻属,占总属数的5.00%。

根据塔赫他间对世界植物区系的区划,评价区属于泛北极域——北方亚域——东亚区的华中省,这一省的特点就是植物资源丰富,特有种较多,如马尾松、杉木及越橘属各种等都是这一省的特有种;而根据吴征镒对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划分,评价区属于I.泛北极植物区——IE.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这一区域的特点是从暖温带到亚热带的过渡性质。通过评价区植物区系现状分析发现,评价区的植物区系比较贫乏,主要由单种科、属组成,世界广布性科属的比重比较大,并且没有特有成分。结合评价区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分析表明,评价区植物区系是严重人为干扰后的产物,长久的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干扰,使得评价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已经改变了其原有面貌,从种类组成看,多有伴人植物。此外,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比例为1.27:1。

3.4.1.2资源植物现状

按照中国植物资源分类系统,评价区的资源植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1)食用粮食类资源

野菜类:荠菜、水田碎米荠、弹裂碎米荠、马齿苋、辣蓼、扁蓄、鼠曲草、马兰、稻槎菜、金樱子、蓼子草、珍珠菜、酢浆草等。

食用色素植物类:扛板归、垂序商陆、小构树、杜鹃等。

精油植物类:野艾蒿、樟树、棕榈、奇蒿、风轮菜、益母草、香附子、桂花、杜鹃、光叶海桐等。

饲料牧草类:看麦娘、牛鞭草、雀稗、狗牙根、马唐、假俭草、稗草、鸡眼草、一年蓬、鼠曲草、马兰、野艾蒿、弹裂碎米荠、蔊菜、水田碎米荠、百花车轴草、马尼拉草、早熟禾、荔枝草、珍珠菜、半边莲、酢浆草、猪殃殃、积雪草等。

(2)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类:香附子、半边莲、紫花地丁、酸模、空心莲子草、狗牙根、扛板归、苦楝、益母草、马兰、马齿苋、蓼子草、辣蓼、漆姑草、雀舌草、北美独行菜、毛茛、扬子毛茛、海金沙、节节草、金樱子、积雪草、鼠曲草、牡荆、银杏、苏铁等。

有毒植物及土农药植物:毛茛、扬子毛茛、牡荆、苍耳等。

(3)工业用植物资源

油脂植物类:水田碎米荠、珍珠菜、蔊菜、棕榈等。

(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

绿肥类:辣蓼、酸模、看麦娘、碎米荠、空心莲子草、马兰、半边莲、白花车轴草等。

水土保持植物类:河柳、旱柳、马兰、狗牙根、假俭草、牛鞭草、马尼拉草、小构树、香附子、鸡眼草、葎草等。

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上述分类,可以得出评价区的资源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野生植物资源较贫乏,量也不大,无资源优势,开发价值不大,也无特有的资源植物种类,仅河岸带的狗牙根草甸可用于放牧;

②野生植物中无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

3.4.1.3植被现状

评价区的自然植被只有分布于河床两边的漫滩的狗牙根草甸,该草甸物种组成简单、盖度小、生物量低、生产力低下。群落一般由2-6个物种组成,优势种为狗牙根单优势种,常见伴生种有马兰、稻槎菜、鸡眼草、水田碎米荠、牛鞭草、假俭草、看麦娘、小飞蓬等。根据现有调查资料可知,除自然分布的狗牙根草甸外,评价区内的有少量的人工植被,常见的有构树灌丛、黄花蒿草丛等。

3.4.1.4植物资源及植被现状评价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及上述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天然植物区系贫乏,主要有单种科、属组成,区系类型主要以世界分布型科、属为主,是高强度高频度人为干扰后的结果。资源植物贫乏、资源量少,无特有的资源植物种类,野生植物中无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天然植被类型单一,仅有狗牙根草甸一种群落类型,且物种组成简单、盖度小、生物量低。

3.4.2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

经查阅相关资料,共统计到评价区有两栖爬行动物2种,分别为中华大蟾蜍指名亚种和中国石龙子两种。这两种动物在评价区少有分布,仅分布人为活动稍弱的区域。

分别将这两种动物的生物特性及在评价区的分布范围叙述如下:

(1)中华大蟾蜍指名亚种

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主要栖息在陆地草丛、林下、居民点周围或沟边、山坡的石下或土穴、石洞等潮湿的地方,黄昏时出来捕食,以小虫子、蝗虫、蝼蛄、象鼻虫、地老虎、金龟子、蝶类幼虫、蚁类、蜗牛、瓢虫、蜂、蚯蚓等。

(2)中国石龙子

俗称猪婆蛇、石龙子、四脚蛇,背灰褐色,有3条浅黄色纵纹向后直达尾部,腹面白色,颈侧与体侧有棕红色斑纹。主要栖息于山区草丛乱石堆中,或平原坟墩、农田周围、开阔地、住宅、路边杂草中,以蚂蚱、蟋蟀、蝼蛄、象鼻虫、鼠妇。步行甲等昆虫为食,亦取食小蛙、蝌蚪、仔蜥等脊椎动物。

3.4.3兽类资源现状

根据调查及参考相关资料,评价区的兽类资源仅有鼠科两种,即小家鼠和褐家鼠两种,这两种动物在评价区内分布范围较广,评价区内的陆地上均有分布,有人居活动的地方均有这两种动物活动的踪迹。

3.4.4鸟类资源现状

评价区有鸟类三种,均为江西省重点保护动物,分别是小鸊鷉、小白鹭、普通翠鸟,分别隶属于鸊鷉科、鹭科、翠鸟科。从居留型来看,这三种均为留鸟,在我国的种群数目均较大,是常见的鸟类。在评价区,偶尔见有在河漫滩上觅食,都是江西省重点保护动物。

3.4.5鱼类资源现状

总干渠的鱼类有118种,隶属于11目22科74种,其中以鲤鱼科鱼类为主,占总数的58.5%,其次为鮠科占9.3%,鳅科占5.9%,鮨科占5.1%,鲱科、银鱼科、鲇科、塘鱧科、鰕虎鱼科和鱧科等各占1.7%,其余11科共占9.3%。

评价区内共有鱼类16种,其中黄颡鱼属于鲿科Bagridae、鳜鱼属于鮨科Serranidae,其余14种为鲤科Cyprinidae。没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鱼类,以鲫鱼为优势种。青鱼、草鱼、鲢鱼、鳙和赤眼鳟等5种为江河产卵和索饵、洄游至湖泊中生活的半洄游性鱼类。经济鱼类主要有草鱼、鳊、鲤、鲫、鳜和乌鳢等几种。

表3-5 评价区鱼类名录

名称

学名

生态习性

食性

产卵特性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半洄游性

肉食性

浮性卵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半洄游性

草食性

浮性卵

Cyprinus carpio

趋氧、趋静

杂食性

粘性卵

Carassius auratus

杂食性

粘性卵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半洄游性

滤食性

浮性卵

Aristichthys nobilis

半洄游性

滤食性

浮性卵

飘鱼

Pseudolaubuca sinensis

杂食性

浮性卵

Hemiculter leucisculus

杂食性

沉性卵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草食性

沉性卵

乌鳢

Channa argus

底栖

杂食性

沉性卵

鳊鱼

Parabramis pekinensis

草食性

粘性卵

鳜鱼

Siniperca chuatsi

肉食性

浮性卵

蛇鮈

Saurogobio dabryi

草食性

粘性卵

赤眼鳟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半洄游型

杂食性

粘性卵

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草食性

粘性卵

麦穗鱼

P seudorasbora parva

杂食性

粘性卵

对鱼类产卵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产浮性卵的鱼类有6种,占总数的37.50%;产粘性卵的鱼类有7种,占总数的43.75%;产沉性卵的鱼类有3种,占总数的18.75%。评价区内不存在鱼类产卵场,但总干渠有数个鱼类产卵场,鱼类产生的粘性卵和沉性卵不会随水流流动至下游,而浮性卵会随水流流至下游区域,将流经本评价区。

从生态习性来看,总干渠鱼类可以划分为三种生态类型:

① 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如鳗鲡;

② 江湖洄游性鱼类,如鲢、鳙、草鱼、青鱼、赤眼鳟等;

③ 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鳊、黄颡鱼、乌鳢等。

由于鳗鲡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在总干渠已很难发现,所以目前评价区江段的鱼类只有江湖洄游型和定居型两类

综上所述,本项目涉水区域总干渠范围内无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以及洄游通道等水生生态敏感区分布。

3.4.6底栖动物资源现状

参考赣江中下游底栖动物调查资料,评价区内共有底栖动物19种,隶属2门11科。其中软体动物门有6科15种,占总数的78.95%,节肢动物门有4科4种,占总数的21.05%,其中田螺科和蚌科是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优势种为河蚬、梨形环棱螺,没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表3-6 底栖动物名录

物种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田螺科Viviparidae

1.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2.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3.卵河螺Rivularia ovum

4.球河螺Rivularia globosa

豆螺科Bithyniidae

5.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

6.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

肋蜷科Pleuroseridae

7.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

椎实螺科Lymnaeidae

8.卵萝卜螺Radix ovata

9.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

蚌科Unionidae

10.扭蚌Arconaia lanceolata

11.短褶矛蚌Lanceolaria grayana

12.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13.龙骨蛏蚌Solenaia carinatus

14.河蛏蚌Solenaia rivularis

蚬科Corbiculidae

15.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摇蚊科Chironomidae

16.摇蚊一种Chironomus sp.

长臂虾科Palaemonidae

17.沼虾Macrobrachium sp.

舌蛭科Glossiphoniidae

18.宽身扁蛭Glossiphonia lata

颤蚓科Tubificidae

19.霍普水丝蚓Limodrilus hoffmeisteri

根据野外调查、参考江西省第二次湿地植物资源中关于九龙湖的底栖动物调查资料,评价区内共有底栖动物10种,隶属1门3科。即软体动物门的田螺科、蚌科和蚬科,其中田螺科和蚌科是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梨形环棱螺、河蚬和卵河蚬,没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4.7浮游生物的资源现状

评价区共有浮游生物32种,其中浮游植物5门27种,占总数的84.38%,浮游动物有2类5种,占总数的15.62%。以硅藻门等单细胞藻类为优势,绿藻门等丝状藻类少,无国家重点保护藻类。

表3-7 浮游生物名录

浮游植物

刚毛藻Cladophora sp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胶毛藻

短小舟形藻N.exigua

竹枝藻

线性菱形藻N.linearis

四尾栅藻Scenedesmus ouadricauda

短小辐节藻S.pygmaea

网状空星藻C.reticulatum

缢缩异极藻头状变种G.constrictum var.capitata

纤维藻Ankistrodesmus

缢缩异极藻群体

蓝藻门Cyanophyta

颗粒直链藻M granulata

色球藻Chroococcus

颗粒直链藻狭窄弯曲变种MG var angustissima

隐藻门Cryptophyta

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

隐藻Cryptomonas sp

箱形桥弯藻Cymbella cist ula

裸藻门Euglenophyta

膨胀桥弯藻C.tumida

尾裸藻Euglena caudate

双头针杆藻S.amphicephala

浮游动物

橄榄形异极藻Gomphonema olivaceum

轮虫

窄缝辐节藻S.smithii

长圆疣毛轮虫

尖针杆藻S acus

晶囊轮虫

小环藻C stelligera

距龟甲轮虫

窗格平板藻Tabellaria fenrstrata

螺旋龟甲轮虫

绿藻门Chlorophyta

桡足类

多形丝藻U.variabilis

长江新镖水蚤

单形丝藻U.aequalis

3.4.8农田生态现状

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调查区中部东莲路段,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主要为水稻和蔬菜组成,无基本保护农田。

3.4.9现状评价结论

本工程评价区处于总干渠西侧附近人类活动频繁,大部门岸带现状原有陆生生态系统已遭破坏,裸露沙地较多,生态环境较差、陆生野生植物资源贫乏,自然植被单一、植被覆盖率小。评价区内未见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由于评价区具有高频度和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贫乏,两栖爬行类动物只有中华大蟾蜍、中国石龙子,这两种爬行动物主要活动在人为活动稍弱的和靠近农田的区域;陆生兽类仅见有小家鼠和褐家鼠两种灾害性鼠类;鸟类仅有小鸊鷉、白鹭、普通翠鸟三种,评价区内没有这三种鸟类的栖息生境,仅偶尔在评价区内觅食;陆生动物中中华大蟾蜍、中国石龙子属于国家“三有名录”,三种鸟类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由于总干渠底栖动物及鱼类资源比较贫乏,未见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该段水生植物缺乏,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底栖动物以分布广泛的河蚬、梨形环棱螺为主;浮游生物以的硅藻门种类为主;总干渠段评价区内水流较急,河道通直,没有鱼类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分布。

3.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据现场踏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敏感目标分布图见附图2。

表3-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因子

环境保护目标

坐标

方位

距离场界

性质及规模

保护级别

X

Y

大气

浒南

85

0

85m

居民楼,约230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蛟溪

580

-570

东南

780m

居民楼,

约350户

南部美的城

-590

-340

西南

680m

住宅小区,

约3300户

良苑小区

0

-290

西

290m

住宅小区,

约2500户

噪声

浒南

51

0

51m

居民楼,约230户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2类标准

地表水

西总干渠

45

0

45m

小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

莲塘河

0

2.0km

2.0km

中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标准

注:原位于项目东侧的莲塘水厂取水口已往上游迁移了约4km,新保护区范围下游界限距离项目用地约4km。本项目不在现有引用水源保护区内。

四、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

项目区域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属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详见表4-2。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序号

污染物

浓度限值(µg/m3)

1小时平均

24小时平均

年平均

1

SO2

500

150

60

2

NO2

200

80

40

3

PM10

/

150

70

4

PM2.5

/

75

35

5

CO(mg/m3)

10

4

/

6

O3

200

160(8小时平均)

/

(2)地表水

项目区域地表水体主要纳污水体为清丰山溪、莲塘河,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Ⅳ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1。

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pH无量纲,其余为mg/L

类别

pH

DO

CODcr

BOD5

NH3-N

SS

Ⅲ类标准值

6.0~9.0

≥5

20

4

10

30

IV类标准值

6.0~9.0

≥3

30

6

1.5

60

注: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执行

(3)声环境

项目区域为居住、商业混杂区,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西侧为银三角大道,属快速路,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项目西侧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执行4a类标准,详见表4-3。

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

类别

等效声级LAeq(dB(A))

昼间

夜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

60

50

4a类

70

5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施工期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标准限值见表4-4。

表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值单位:mg/m3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

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

(mg/Nm3)

1

颗粒物

1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营运期地下车库汽车尾气中的CO、NOx排放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标准限值见表4-5。

表4-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单位:mg/m3

序号

污染物

PC-TWA

1

CO

20

2

NOX

5

项目应急发电机废气排放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表2的相关标准,具体指标见表4-6。

表4-6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三阶段)

额定功率(Pmax)(kW)

第III阶段(g/kWh)

CO

HC+NOX

PM

Pmax>560

3.5

6.4

0.2

(2)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的生活污水经临时施工营地简易化粪池收集用委托环卫部门采用吸粪车清运至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营运期近期采用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项目南侧农灌渠,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后期待项目区域市政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接通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执行相应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

表4-7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除pH外,mg/L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

一级B标准

6~9

60

20

20

8(15)

3

注: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值。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见表4-9;营运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西侧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一侧区域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4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0。

表4-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表4-10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标准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类

70

55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均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一般固废处置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生态环境

以不加剧土壤侵蚀强度为最低目标。

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常规总量控制指标有COD、NH3-N,其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分配为6.05t/a、0.81t/a。

赣商中心·洪城里环境影响报告表

五、工程分析

5.1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简述

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产污工艺流程见图5-1。

(噪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食堂油烟、汽车尾气等) 场地平整 噪声、扬尘

基础开挖 噪声、扬尘、废弃土方

基础机构 噪声、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

(施工期) 主体结构 噪声、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

砖砌体 噪声、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

装修 噪声、扬尘、建筑垃圾

辅助设施建设 噪声、扬尘、固体废物

(营运期) 竣工验收

投入运营

图5-1 施工期、运营期产污工艺流程图

5.2 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

表5-1 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

主要污染物

来源

污染物名称

排放方式

施工期

噪声

施工设备、运输车辆

等效A声级

间断

废气

土地平整、建筑施工、建材堆放及运输

TSP

无组织

废水

泥浆水、冲洗水、生活污水

CODCr、SS、BOD5、NH3-N

间断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碎砖、废沙石、有机物等

间断

营运期

噪声

生活、设备

等效A声级

间断

废气

餐饮油烟

餐饮单位

动植物油

有组织

汽车尾气

地下车库

CO、THC、NOx

无组织

恶臭

垃圾中转站

NH4、H2S、臭气浓度

无组织

废水

餐饮废水

餐饮单位

动植物油

间断

生活污水

商业、办公

CODCr、SS、BOD5、NH3-N、动植物油

间断

固废

生活垃圾

商业、办公

纸类、塑料、杂品等

间断

餐厨垃圾

餐饮单位

废食物、废动植物油等

间断

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见上表5-1。

5.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清洗、混凝土养护及生活污水,废水中基本无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

①施工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的冲洗,楼地及墙面的冲洗,构件与建筑材料的保潮、墙体的浸润、材料的洗刷以及桩基础施工中排出的泥浆水等。该部分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约500mg/L)及少量的石油类。

②生活污水

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的卫生用水。本项目施工高峰期预计进场工人约100人,施工人员平均用水量按50L/人·d计,用水量为5m3/d,其中80%作为废水排放量,排放量约为4m3/d。项目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营地,施工期生活污水经临时营地简易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环卫部门采用吸粪车清运至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扬尘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开挖、平整等易产生扬尘,造成局部大气环境污染。除此之外,产生扬尘的环节有建筑材料(尤其是石灰等)的装卸、运输、堆放等。上述各环节在受风力作用下将对施工现场产生TSP 污染。

尘土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漂浮在空气中,粒径较大的尘粒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较短,而粒径较小的尘粒则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滞留。参考对大型土建工程现场扬尘的监测结果,TSP产生系数为0.1mg/m2·s,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 58984m2 ,计算得出建筑施工扬尘产生量为5.90g/s。而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和土壤较湿的情况下,可控制住70%左右的扬尘,其产生量约1.77g/s。

(3)施工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建设主要包括基础施工阶段、土建阶段、结构施工阶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在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来自于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空压机、车辆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中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见下表。

表5-2 各施工阶段使用设备及噪声源强

施工阶段

设备名称

源强

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96

卡车

80

推土机

90

结构阶段

卡车

85

振捣棒

105

吊车

75

混凝土输送泵

100

装修、安装阶段

多功能木工刨

100

空压机

75

电锯

100

无齿锯

105

注:源强为距声源5m处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挖填方产生的废弃土方、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①废弃土方

根据项目规划,由建设单位提供本项目挖方量约122504.8m3,其中填方量约720.3m3,填方主要用于场地覆土等建设,弃方量约121784.5m3。弃土由施工单位按市容部门规定,运送至指定地点用于城市建设。

②建筑垃圾

本次评价取每平米建筑面积产生20kg建筑垃圾。项目总建筑面积65790.25m2,则项目施工期间将产生约1315.t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经收集后堆放于临时堆场,由施工方统一清运。

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0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kg/d,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⑤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是指土壤在降水侵蚀力作用下的分散、迁移和沉积的过程。城市水土流失成因包含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雨量多而集中,降雨强度大,土壤抗冲抗蚀性能力差。南昌市在4~6月雨季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8%,且多以暴雨、大雨形式为主,形成地表径流后对裸露的表土造成严重的侵蚀和冲刷。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方面,而人为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则是触发和加剧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次评价采用经验估算法估算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量,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施工期地块内表层植被覆盖度率小于30%,地块内坡度较小,面蚀强度属于中度,水力侵蚀强度约为2500~5000t/km2•a,本环评取最大值5000t/km2•a。项目施工占地面积54377.28m2,施工期按1年计算,则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流失量约为272t。

(5)室内环境空气

因建筑美观和实际使用功能之需,须对建筑内外装饰,此时各类建筑涂料被大量使用。粉抹在建筑表面的涂料比表面积大,易挥发,据有关资料介绍,其约有50%溶剂发至环境空气中。因而使用的涂料品种不同,其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影响亦相差较大,甚至有天壤之别,应予以重视。建筑材料选择再生材料和绿色环保型建材,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设备配置优先采用绿色标志产品,大量采用节能降耗产品,如节能灯、节能电器、节水型卫生洁器等。

本评价根据污染源散发污染物及典型室内空气调查结果归纳出室内主要污染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甲醛、氨气、颗粒污染物、氡及其衰变子体、CO及CO2、NO2、SO2和O3。

5.2.2工程运营期污染分析

(1)废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商业用房用水、社区管理用水、绿化用水及未预见用水等。根据《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36/T419-2011)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本项目用水量情况见表5-3。

表5-3项目水平衡表

类别

规模

用水标准

用水量(m3/d)

用水天数

用水量(万m3/a)

排水系数

排水量(m3/d)

排水量(万m3/a)

商业用房用水

45181.64

6.67

301.4

365

11.00

0.8

241.1

8.80

办公生活用水

1819.48

6.00

10.9

365

0.40

0.8

8.7

0.32

物业管理用水

173.68

6.00

1.0

365

0.04

0.8

0.8

0.03

公厕、垃圾中转站

464.36

1.50

0.7

365

0.03

0.8

0.6

0.02

绿化用水

11266.97

1.30

14.6

250

0.37

0.0

0.0

0.00

未预见水量

上述水量的10%

32.9

/

1.18

0.8

26.3

0.92

合计

/

361.5

/

13.01

/

277.5

10.09

注:排放系数以0.8计,未预见用水包括消防和滴、漏水量等。

用水平衡见图5-2。

图5-2 项目水平衡图(m3/d)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用水量约361.5m3/d(13.01万m3/a),产生的废水均为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约277.5m3/d(10.09万m3/a),具体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5-4。

表5-4项目废水及污染物产生量及排放量一览表

项目

COD

BOD

SS

NH3-N

产生浓度mg/L

250

130

150

20

产生量t/a

25.22

13.11

15.13

2.02

FMBR兼性厌氧生物膜处理效率

80%

92%

93%

75%

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浓度mg/L

50

10

10

5

场界排放量t/a

5.04

1.01

1.01

0.5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

60

20

20

8(15)

注:注:氨氮污染因子括号外的为>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的为≤12℃的控制指标;污水处理站废水排放浓度参考中国环保产业期刊《兼氧FMBR(4S-MBR)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餐饮单位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再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预处理。近期,拟采取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采用FMBR兼性厌氧生物膜处理技术,营运期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南侧农灌渠,用于周边农田灌溉。远期待项目周边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完成,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油烟废气、少量的恶臭及应急发电机废气。

①汽车尾气

根据规划,本项目规划地下车库停车位489个。本环评主要分析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地下车库设置情况见表5-5。

表5-5 项目地下车库设置情况表

项目

总建筑面积(m2)

层高(m)

停车位(个)

地下室1#

3335.82

4.2

99

地下室2#

12368.2

4.2

390

根据经验,汽车尾气主要是由汽车低速行驶状态下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汽车尾气主要含有NOx、CO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THC,污染物排放量大小与混合气的空燃比、发动机的点火时间、进气压力(负荷)、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有密切联系。由于地下停车场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汽车在进、出停车场时是低速行驶,启动时是冷启动,因此污染物排放量较平时大,对地下停车场的环境空气影响也较大。

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和《大气污染物分析》等资料,汽车燃油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5-6。

表5-6 汽车燃油污染物排放系数

序号

污染物

以汽油为燃料(g/L)

1

CO

169.0

2

NOx

21.1

3

THC

33.3

一般汽车出入停车场的行驶速度要求不大于5km/h,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以100m计算,汽车从出入口到泊位的运行时间约为72s;从汽车停在泊位至关闭发动机一般在2s;而汽车从泊位启动至出车一般在3s~3min,平均约1min。故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约为206s。

根据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为0.20L/km,则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计算:

其中:

式中:

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汽油);

M—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L);

t—汽车出入停车场的运行时间总和,由上述分析可知,约为206s;

m—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约为0.20L/km,按照车速5km/h计算,可得1L/h。

由上式计算可知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一次耗油量为0.057L,再乘以污染物排放系数,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一次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NOx、THC的量分别为9.67g、1.21g、1.91g。

本评价将重点分析评价对环境最不利的满负荷高峰状况下的影响。

本评价以每辆车每天进出车库2次计,进出时间集中在早中晚各2h共计6h,则每小时进出车辆情况见下表5-7。

表5-7 项目地下车库进出车辆情况

项目

停车位(个)

小时车辆(辆/小时)

地下停车场1#

99

33

地下停车场2#

390

130

注:车辆进出车库按2次/天,集中在早中晚各2h共计6h计。

由以上参数计算,计算结果见表5-8。

表5-8 地下停车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序号

污染因子

CO

NOx

THC

1

地下停车场1#

0.32

0.04

0.06

2

地下停车场2#

1.26

0.16

0.25

按地下停车库体积及单位时间换气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废气排放量和排放速率,计算停车库内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Q—为停车场小时排气量,m3/h。

n—为停车场小时换气次数,次/h。

V—为停车场每次换气的换气量,m3/次。

C—为车库内大气污染物浓度,mg/m3;

G—为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本评价建议地下停车场换气速度为6次/小时,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计算结果见表5-9。

表5-9 地下停车场大气污染物浓度(mg/m3)

序号

项目

换气量(m3/h)

CO

NOx

THC

1

地下停车场1#

14010.44

3.80

0.48

0.75

2

地下停车场2#

51946.44

4.03

0.50

0.80

3

GBZ2.1-2007化学有害因素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0

5

/

注:NOx标准以二氧化氮计。

由上表可知,由于地下停车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及时排出,不会造成停车场内污染物的累积,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均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的标准值。

②油烟废气

本环评要求项目必须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其处理效率应大于85%,确保餐饮油烟达标排放,设置的油烟排气筒应符合环保、市容的有关规定,通过内置烟道排放至顶层。在风力的扩散稀释下,不会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③天然气燃烧废气

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且用量较少,产生废气浓度较低,燃烧废气部分通过油烟机随油烟高空排放,部分通过加强通风达标排放。本项目天然气使用量约为438万Nm3/a。天然气燃烧后产生少量SO2、NOx和烟尘等污染物,根据《环境统计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中有关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天然气燃烧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量见表5-7。

表5-7 燃料废气污染物统计

燃料类型

污染物

天然气燃烧产物系数

污染物产生/排放量

天然气438万Nm3/a

废气

10.5Nm3/Nm3

4599万Nm3/a

SO2

9.6kg/106Nm3

0.042048t/a

NOx

1280kg/106Nm3

5.6064t/a

烟尘

160kg/106Nm3

0.7008t/a

③恶臭

恶臭是一个感官性指标,难以定量,因此本次环评仅对恶臭进行定性描述分析。

垃圾收集点恶臭:

垃圾收集点采用密闭筒式收集,位于规划的公共绿地地块内,在垃圾的堆放过程中,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生活垃圾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成分和含量均较难确定。据资料调查,预测项目使用期生活垃圾恶臭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其嗅觉阈值如下:

氨(NH3):强烈刺激性气体,嗅觉阈值为0.028mg/m3;

硫化氢(H2S):臭鸡蛋味气体,嗅觉阈值为0.0076mg/m3;

三甲胺(C3H9N):氨和鱼腥味气体,嗅觉阈值为0.0026mg/m3。

防治措施:生活垃圾采取袋装化分类投放于垃圾收集点,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常日清。要求清运环节的不散落,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清洁。

④应急发电机废气

A.源强分析

参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中的规定,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发电机房内设置专用的储油间,内设日用油箱,其总储存量不得超过8h的使用量。

本项目地下室共设置1套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备用柴油发电机组最大功率为500kw,本环评以最大发电功率发电机组为例,进行发电时的污染物产生量的估算。建议所有发电机组的燃料均采用0#轻质柴油,耗油率取0.199kg/h.kw,位于地下室的备用发电机房内,仅供停电时设备、照明使用或消防应急电源。由于项目电力由市政电网供电,市政电网供电稳定,备用电源使用频率较低,备用柴油发电机的启动次数少,每次最长工作时长为8h,则发电机耗油速率为99.5kg/h(796kg/次),根据其耗油量可计算出柴油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G=B×Q/P

式中:G—污染物产生量(g/h);

B—污染物排放系数(kg/m3);

Q—耗油量(kg/h);

P—燃油密度,0#柴油取0.85kg/L。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系列教材•社会区域》(2007年8月)中对发电机运行污染物排放系数的统计数据见表5-10,本项目发电机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的计算结果见表5-11。

表5-10 柴油发电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表

污染物

NOx

PM

CO

HC

污染物排放系数(g/L)

2.56

0.714

1.52

1.489

注:g/L的物理意义为每升燃油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的克数。

表5-11 本项目柴油发电机废气中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污染物

NOx

烟尘

CO

HC

污染物产生速率(g/h)

299.67

83.58

177.93

174.30

污染物产生总量(kg/次)

2.40

0.67

1.42

1.39

B.防治措施及达标分析

备用发电机烟气由管道引入专用烟道中,经专用烟道于屋顶排放。本项目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中CO、HC+NOX和PM的产生速率均小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规定的最大排放限值(CO3.5g/kwh、(HC+NOX)6.4g/kwh、PM0.2g/kwh),因此项目柴油发电机组燃油废气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预留商业烟道以便油烟统一排出,该设计油烟排放口在距离上、高度上均需满足《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和《南昌市饮食业项目环评审批细则》(洪环发[2012]119 号)要求,并预留了饮食业单位的隔油池、油烟净化器、送排风机安装位置。此外,建设单位引进的餐饮项目亦须合理规划,另做环评,以满足相关环保要求。

(3)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排风机、备用发电机和电梯发动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噪声源强详见表5-12。

表5-12 营运期设备噪声产生情况

产噪源

空间位置

源强 [dB(A)]

发声持续时间

分体空调外机

室外空调机位

58

间断

水泵

地下室(设备房)

80~90

24h

引风机

地下室(设备房)

75~80

间断

应急发电机

地下室发电机房

70~105

间断

车辆行驶

车速≤5km/h

60-65

间断

社会生活噪声

交谈、商业宣传

60-65

间断

(4)固体废物

项目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居民楼、办公楼、酒店用房和社区配套用房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居住和社区配套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分为两类,一类是干垃圾,主要成分是废纸废包装物、垃圾袋、清扫垃圾等;另一类是湿垃圾,主要是餐饮单位产生的厨余垃圾。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游客垃圾产生量按1.0kg/人计,商业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等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05kg/(m2·d)计,则估算项目垃圾产生量为4066.37t/a,详见表5-13。

表5-13 生活垃圾产生量一览表

类型

数量

产生系数

产生量(t/a)

排放方式

游客

400万人

1.0kg/人

4000

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理

办公

1819.48m2

0.05kg/(m2·d)

33.20

物业管理及社区服务业、

173.68 m2

0.05kg/(m2·d)

3.17

生活垃圾总量

/

4066.37t/a

注:一年以365天计。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

排放

浓度

产生量

浓度

排放量

地下停车场1#

CO

3.8mg/m3

0.12t/a

3.8mg/m3

0.12t/a

NOx

0.48mg/m3

0.015t/a

0.48mg/m3

0.015t/a

THC

0.75mg/m3

0.022/a

0.75mg/m3

0.022/a

地下停车场2#

CO

4.03mg/m3

0.46t/a

4.03mg/m3

0.46t/a

NOx

0.50mg/m3

0.058t/a

0.50mg/m3

0.058t/a

THC

0.80mg/m3

0.091/a

0.80mg/m3

0.091/a

天然气废气

废气

4599万Nm3/a

4599万Nm3/a

SO2

0.042048t/a

0.042048t/a

NOx

5.6064t/a

5.6064t/a

烟尘

0.7008t/a

0.7008t/a

餐饮单位

油烟

满足《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和《南昌市饮食业项目环评审批细则》(洪环发[2012]119号文)文件所提的选址和排放要求

垃圾收集点、公厕

恶臭气体

少量

垃圾日产日清

应急发电机

NOx

299.67g/h

2.40kg/次

299.67g/h

2.40kg/次

PM

83.58g/h

0.67kg/次

83.58g/h

0.67kg/次

CO

177.93g/h

1.42kg/次

177.93g/h

1.42kg/次

HC

174.30g/h

1.39kg/次

174.30g/h

1.39kg/次

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房

COD

250mg/L

25.22t/a

50mg/L

5.04t/a

BOD

130mg/L

13.11t/a

10mg/L

1.01t/a

SS

150mg/L

15.13t/a

10mg/L

1.01t/a

NH3-N

20mg/L

2.02t/a

5mg/L

0.50t/a

固体废弃物

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房

生活垃圾

/

4066.37t/a

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噪声

地下室

设备噪声

采取隔声减振措施,营运期噪声排放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项目建成后,绿化率达到了20.72%,可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开发活动带来的植被破坏损失,对生态环境影较小。

七、环境影响分析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

7.1.1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搅拌机、振捣器等。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强,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距施工场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见表7-1。

表7-1土石方、打桩与结构阶段噪声衰减分布情况单位:Leq[dB(A)]

预测距离

预测阶段

5m

10m

20m

40m

60m

100m

200m

400m

土石方阶段

90

84.0

78.0

71.9

68.4

64.0

58.0

51.9

昼间厂界达标最小距离:50m

结构阶段

85

79.0

73.0

66.9

63.4

59.0

53.0

46.9

昼间厂界达标最小距离:28m

装修、安装阶段

75

69.0

63.0

56.9

53.4

49.0

43.0

36.9

昼间厂界达标最小距离:9m

由表7-1可见,施工期在不采取任何噪声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若昼间施工,土石方阶段、结构阶段、装修安装阶段厂界噪声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排放标准(70dB(A))最小距离分别为50m、28m、9m。(夜间禁止施工)。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为浒南村,其最近敏感住宅楼距离为85m,施工期施工噪声会对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噪声进行防治。

(1)在项目施工场地东侧设置围挡,减少施工噪声对项目东侧浒南村的不利影响。

(2)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改变垂直振打式为静压管桩系统等新技术,静力桩机噪声约在80dB(A)左右,比振动桩机少15~25dB(A)左右,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使噪声污染从源头得到控制。

(3)时间及空间的合理安排。建设单位必须对施工时段作统筹安排,尽量将高噪声作业安排在昼间非敏感时段,如避开午休时段;同时尽量避免高噪源同时进行。高噪声设备应尽量远离地块东侧,以减少高噪声设备对浒南村声环境的影响。

(4)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位于城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5)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6)制定合理的运输线路,车辆运输应避开居民区。汽车进入居住区应减速慢行,晚间运输用灯光示警,禁鸣喇叭。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由于施工场地的大多数施工设备是移动的,且项目地块较小,因此各场界均会存在短暂的施工场界噪声排放超标情况,但这种影响影响具有短期性、暂时性、局部性,待项目竣工后影响消失。

7.1.2施工扬尘

(1)施工期道路扬尘

据有关资料介绍,汽车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占扬尘总量的60%以上。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方法。

另外,汽车行驶扬尘与道路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场地、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100m以内。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见表7-2。

表7-2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m)

5

20

50

100

TSP小时平均浓度(mg/Nm3)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40

0.67

0.60

试验结果显示,在施工场地实施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

为减小施工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运输管理,土石弃方、物料运输不堆尖、不满出车厢,中速行驶,防止沿途散失和尘土飞扬;且进出场地时车速要小于5km/h。

②在车辆出入口设置冲洗平台,车辆驶出时需对车槽、车身、轮胎进行及时清洗,防止施工尘土带出对沿路空气质量和道路清洁产生影响。

③定期委托洒水车对运输沿线进行路面清洗,洒水抑尘。

(2)施工期场地扬尘

施工场地扬尘的起尘因素包括: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以及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为减小施工场地扬尘影响,施工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粉料堆场应设置简易工棚储存,严禁露天堆放;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②风速大于4m/s时,禁止进行存在起尘隐患的施工作业;且施工现场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地面干化后需立即进行喷水抑尘,特别是在大风天,每天地面洒水量不得小于4~6次。

③在作业区土方及道路洒水,或定期清理道路积土,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使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降至最小。

④对施工场地加设围幕,减小扬尘污染范围。

⑤地面平整完毕后,及时硬化并根据平面布置及时绿化,对于待绿化的裸露地面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

⑥加强施工期监理,严禁高空抛洒建筑垃圾等,建筑垃圾应从专用通道运输至地面。

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可使扬尘影响降至最小范围。

7.1.3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机械洗涤、施工车辆清洗、混凝土浇筑、养护、冲洗等产生的施工废水和土石方开挖的泥浆废水经过初步的隔油池、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排放。施工场地场界设置挡土墙,排水沟,避免施工废水外流。

施工营地依托市政污水管网设置临时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m3/d)经临时营地简易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环卫部门采用吸粪车清运至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很小。

7.1.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和碎砖、废沙石、水泥块、钢筋等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处置措施。

(1)废气土石方、建筑垃圾分别集中堆放。

(2)弃土暂存堆场做好防尘措施,及时洒水抑尘,干燥大风天气加盖铺盖,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用于城市建设,减少扬尘的产生。

(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严禁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装混运。

(4)生活垃圾及时交由环卫部门清运,严禁随意丢弃影响环境;建筑垃圾应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由建设单位统一清运至指定地点,其中可回收的由相关单位回收;土石方部分用于场区基地的平整和小区绿化,其余土石方需外运至指定地点用于城市建设。

项目施工期固废根据各自性质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影响不大。

7.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沿线的植被造成破坏和水土流失,并对总干渠水生生态有一定影响。

7.1.5.1对陆生植物资源及植被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天然植被类型单一,仅有狗牙根草甸一种群落类型,且物种组成简单、盖度小、生物量低。

项目施工期对陆生植物资源及植被的影响主要为主体工程占用、施工期压占、工程开挖破坏地形地貌植被。但本工程属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景观绿化提高项目区域绿化面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干扰因素的清除,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因此,虽然在施工期对陆生植物资源及植被有一定影响,但是运营期能有效的得到恢复,同时,也是对现状生态天然植被类型单一、物种组成简单、盖度小、生物量低的有效改善。

7.1.5.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评价区陆生动物资源贫乏,工程影响主要在施工期,且拟建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两栖爬行动物有两种,施工区与其临近区域的植被、生境相同,它们会迁移到非施工区,对其种群的生存不会造成大的威胁;

(2)兽类主要是两种住宅区常见鼠类,分布广泛,施工产生的噪声将对其产生惊扰,但这两种动物是伴人危害性动物,对人为活动适应性很强,短时间适应后,又可以活动如常。

(3)评价区没有鸟类栖息地,仅有三种常见鸟类在评价区觅食,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将对其产生一定的惊扰而飞离,但不对其种群生存产生影响。

建设项目施工期采取分段施工方法尽量减少施工期影响,尽量缩短时间,减少施工期影响。

7.1.5.3对城市景观生态的影响

项目地形比较平坦,工程开挖将破坏征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形成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反差极大、不相融的裸地景观,从而对施工场所周围人群的视觉产生极大冲击。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工程区土壤的扰动,在雨季松散裸露的坡面易形成水土流失,导致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增大,对下游水体产生影响,从而对区域景观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而在旱季,松散的地表在有风和车辆行驶时易形成扬尘,扬尘覆盖在施工场所以外植被表面,使周围景观的美景度大大降低。

7.1.6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决定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项目所经区域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缓,但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形成一定的挖填堆垫边坡和裸露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土壤: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是决定侵蚀过程和侵蚀强度的内部因素,土壤的抗侵蚀性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是影响水土流失的直接指标。项目区土壤以第四系红土和泥质岩类风化物为主,抗蚀力弱,易风化剥蚀。

③降雨: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1596mm,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且多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现,丰富的降雨和较频繁的暴雨构成了强大的侵蚀动力,导致表层土壤被剧烈冲刷,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施工活动

①施工准备期

该时段主要进行清表工程、施工营地场地平整、土方开挖等工序,损坏原有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结构,直接降低或损毁原有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同时造成地表裸露,使得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增大,汇流历时缩短,地表径流侵蚀力增加,为加剧水土流失创造条件。

②施工期

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驳岸建设、土方工程、绿化工程等,这些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貌,损坏现有土地、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地表和堆填挖损边坡,直接降低和破坏原有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

施工过程中还将产生清表土方、开挖及建筑弃渣土石方等,这些临时性弃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抗蚀能力差,在水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位移,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③自然恢复期

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物逐渐成活并发挥效益。但在此期间,固土保水能力还不完善,尚存在少量的水土流失现象。

(3)项目水土流失情况

在工程总占地中,主体工程建设区等占地性质均为永久占地,永久占压的土地将永久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驳岸的填筑使区域的硬化面积增加,径流系数增加,产流量增加。根据项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约为272t/a。

因此,项目施工期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以降低项目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环境影响。

7.1.7施工期环境管理

施工单位应按照《南昌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119号,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有关规定,采取不限于下述管理措施。

(1)施工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实施文明施工方案,建立安全、防火、治安保卫和卫生等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实行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2)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处设置施工标志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以及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制度牌。

(3)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档。围档应当稳固、安全、整洁、美观,并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砌体或者定型板材,砌体围档应当压顶并亮化;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道路不低于2.5m;大门应当采用金属材料。

(4)施工现场地面及道路应当硬化,并保持平整、坚固。

(5)施工现场堆放砂、石等散体物料,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50厘米的堆放池。施工现场产生的余土,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30厘米的堆放池集中堆放,堆放地点不得靠近围档,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米,并应当采取覆盖、固化或者绿化措施。

(6)施工现场废弃的余土和施工、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按照规定清运,运输应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者采取覆盖措施。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施工、生活垃圾。

7.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