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Tutorial Minggu 1 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 根根根根根根 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根 、,。 根根根 根根根根 根根根根 根根根 、、、

Tutorial Minggu 1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c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utorial Minggu 1

Tutorial Minggu 1

根据小学华文测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许燕绫、汪薇凌、谢雁心、黄拔文

Page 2: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含义• 编制试题 ,并对学生的解答结果计分评等的过程。

-了解教学情况,全面客观的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借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对命题过程,测验的实施、评分以及分数解释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 客观性较强,用于考察学业成绩,智力等方面的心理测定。

• 测验的规模较小,是客观性要求的考察

• 测验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数量化,一般尽量避免用抽象文字描述。

Page 3: Tutorial Minggu 1

测验内容的综合性测验形式的复杂性

测验编制和评分难以客观化

小学语文测验的特点

Page 4: Tutorial Minggu 1

测验内容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含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所以全面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

• 注重书面语言,又要注重口头语言,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结合起来测定。

• 注重识字,又注重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测验。

• 因此,语文测验的内容的覆盖面广,内容相关因素却很少。

Page 5: Tutorial Minggu 1

测验形式的复杂性• 测验形式的功能有限,一种测验形式只适合于测验特定性质的语文内容。

• 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各项内容间有异质性,不同内容的相关因素多少不一,有的差异很大,学生可能长于此而短于彼,所以不能以测试一部分内容而代替另一部分内容。

• 语文测验必须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测验形式。

Page 6: Tutorial Minggu 1

测验编制和评分难以客观化• 测验题目限制过多,学生难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写作受到了束缚,难以写出好文章。

• 题目少加限制,作文体裁多样,笔法缤纷,各种表达方式都有,则不能给学生的答题定向。

• 题目采用过分深奥,脱离学生论理、抒情的实际能力的题目,会逼使学生言不由衷,或故作洒脱豪放,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作文水平。

• 语文测验中占很大比重的作文题,对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评阅者会得出很不相同的成绩。

Page 7: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作用

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评定语文教学效果。

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

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Page 8: Tutorial Minggu 1

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评定语文教学效果

• 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熟度程度,也了解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

• 小学生的升、留级,以及重点中学录取与否,主要参照因素乃是语文、数学主科的测验成绩,因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效果。

Page 9: Tutorial Minggu 1

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

• 课堂测验、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都能检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进步程度,以提供教师改进教学的信息。

• 教师可针对目标要求,测验学生的能力和分析教学情况。

Page 10: Tutorial Minggu 1

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 语文测验作为一种刺激物,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对成绩不佳的学生也有督促的作用。

• 教师在编制测验卷前,必须先编拟双向细目表,助于教师更好的明确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语文测验,教师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Page 11: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含义:对命题过程,测验的实施、评分以及分数解释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 教师没有根据测验的理论,有层次地出命题并有效地根据评分标准来评分。

• 教师参考课外资料为测验命题,导致学生面对回答问题的困难。

• 教师随意评分,没有依据测验评分标准,使测验成果失效。

Page 12: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特点:内容的综合性- 教学内容 :听说读写- 测验只有读写- 没有全面评定教学内容 

Page 13: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特点:测验内容的复杂性–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测验形式繁多。

• 如笔试宜 于测量学生的书面表达,不适于测量学生口头表达

• 由于语文 测验的形式复杂,一些老师会选择用较简单的测验形式去测量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的测验其实只测试了语文能力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其余部分的内容。

Page 14: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特点 :测验编制和评分难以客观化-采用经验命题,对试题不做测试和质量分析。

• 由于经验的局限,不是太难,就是太容易• 在内容、深浅程度、题型、要求等方面无法提供稳定的尺子,难以使考试对教学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Page 15: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作用: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评定语文教学效果。

- 试题少,覆盖面窄,缺乏代表性。• 评定学生一学期的成绩,往往只进行一次考试,而考试往往只有几道题,试题抽样缺乏科学性

• 考试覆盖面窄,使学生易产生侥幸心理• 学生:不努力学习,喜欢考试猜题,投机取巧• 主考部门:出偏题、怪题

Page 16: Tutorial Minggu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 作用: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 现今把考试作为逼迫学生学习的手段,致使考试成灾,使测验失去其真正意义。–教师:过于依赖测验,限制了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范围。

–学生:只为了考试而读书,不是为了求取知识–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上,削弱非重点内容、科目,搞重点复习,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Page 17: Tutorial Minggu 1

参考资料• 董蓓菲。1997 .小学语文测验原理与实施方法。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http://leesharing.blogspot.com/2014/04/blog-post_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