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Sept.,2005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Sept.,2005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Page 2: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

Sept.,2005Sept.,2005

Page 3: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3

Sept.,2005Sept.,2005

Natural DisastersHigh frequencyHigh frequencyMultiple typesMultiple typesRegional discrepancyRegional discrepancySevere lossesSevere losses

Floods, droughts, earthquakes, typhoons, landslides and mud-rocks are main types.

Page 4: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4

Sept.,2005Sept.,2005

The atmospheric and aquatic disasters mainly include floods, droughts, typhoons, storm—surge, big winds, hails, snowstorms, frosting, wave surges, tidal wave, sea ice and coastal erosions;

The geological and seismic disasters include earthquakes, cave breakdowns, landslides, mud-rock flows, subsidence and desertification;

Biological disasters, fire in forests and grassland, and so on.

Multiple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 highly frequent and seasonal

Page 5: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5

Sept.,2005Sept.,2005

Three types of regions can be categorized:

1.The major hazards are droughts, snowstorms, and earthquakes in western regions and northern localities;

2.The hazards are mainly floods, landslides, droughts, and earthquakes in northeast, southwest and central China;

3.The major hazards are floods, typhoons, subsidence, and droughts.

Natural disasters show

an obvious regional discrepancy

Page 6: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6

Sept.,2005Sept.,2005

Natural disasters cause severe losses which have been on the rise

• On average, 200 million people are affected by disasters every year whom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re killed;

• 3 million people need to be resettled, more than 40 million hectares of crops are afflicted by disasters, 2 million houses are destroyed;

• The direct economic losses have totaled more than 100 billion yuan after 1990, 40% higher than in 1980s.

• Typical disasters are as follows:

extremely severe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Songhua River, and Nen River in 1998;

sustained severe drought in North China from 1999 to 2001;

the earthquake in Lijiang, Yunnan in 1996;

and floods in Huai River in 2003.

Page 7: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Sept.,2005Sept.,2005 4000

km

South China Sea Islands0 400200

km200

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地震震中位置

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风雹灾受灾区域

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山体滑坡受灾位置

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雪灾和低温冷冻受灾区域

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旱灾受灾区域

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洪涝受灾区域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贵州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

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 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福建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湖南省

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

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江苏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陕西省

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浙江省

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山东省

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甘肃省

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山西省

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

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青海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

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吉林省

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

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

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海南省

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市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四川省

Disasters in China, Jan—Mar,2005

Page 8: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8

Sept.,2005Sept.,2005

Page 9: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9

Sept.,2005Sept.,2005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 The first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ine Five-Yea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2010 Long-term Objective;

• More than 100 multidisciplinary scientists involved the drafting process;

• More than 30 ministries coop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drafting and revision;

• Some local leaders gave a lot of recommendation;

• The formulation supported and assisted by the UNDP;

• The members of State Council, especially Premier ratified the Plan.

Page 10: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0

Sept.,2005Sept.,2005

The Main Principles of the Plan• Disaster reduction should serve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event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priority in combination with

resistance and relief;• The rol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will be fully

displayed;•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all social sectors

should be mobilized to reduce disaster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 The public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should be enhanced;• The government’s capabilities of disaster reduction should be

notably improved;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a modernized disaster reduc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come into being.

Page 11: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1

Sept.,2005Sept.,2005

The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Page 12: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2

Sept.,2005Sept.,2005

• Used the mediums to make the National Plan more popular, published on the People’s Daily, and other newspapers, held different meetings and TV programs;

• On the horizontal level, review the progress about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Plan in the different ministries of central government each year;

• Vertically, asking local governments to make their own plan complying with the National Plan;

• Setting up the programs as the demonstration of local disaster reduction;

• Combining closely with the work of disaster relief.

Page 13: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3

Sept.,2005Sept.,2005

The Actions on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e past

Page 14: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4

Sept.,2005Sept.,2005

1) Established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v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fice of National Committee Disaster Reduction;

National Office of the Unified Coordination about Disaster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Disaster and Social Relief,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PRC;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of China.

Page 15: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5

Sept.,2005Sept.,2005

2) A great number of projec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Large-scaled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flood-afflicted river areas, by drought- and pest- stricken farmland, regions hit by frequent earthquakes,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storms and cities as well as sections of roads and railways affected by mud-rock flows and landslides.

Page 16: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6

Sept.,2005Sept.,2005

Drill on flood in Shanxi

3) Mapped out the emergency scheme at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National disaster emergency scheme

Page 17: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7

Sept.,2005Sept.,2005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种类

灾害发生时间

受灾区域

台风登陆地点、编号

地震震中经、纬度 地震震级、烈度

受 灾 人 口

因灾死亡人口

因灾失踪人口

因灾伤病人口

被 困 人 口

饮水困难人口

受 淹 县 城

农作物受灾面积

农作物绝收面积

毁坏耕地面积

人口受灾情况

农作物受灾情况

倒塌房屋间数 倒塌居民住房间数

损坏房屋间数

因灾死亡大牲畜

直接经济损失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倒塌居民住房户数损失情况

救灾工作

救济情况

救灾资金、物资投入情况

需口粮救济人口 需救济粮数量

需衣被救济人口 需救济衣被数量

需救济伤病人口

需恢复住房间数 需恢复住房户数

已救济口粮人口 已安排救济粮数量

已救济衣被人口 已救济衣被数量

已救济伤病人口

已恢复住房间数 已恢复住房户数

已安排口粮救济款

已安排衣被救济款

已安排治病救济款

已安排恢复住房款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

本级财政救灾款支出 上级财政救灾款支出

本级救灾物资投入折款 上级救灾物资投入折款

本级直接接收救灾捐赠资金

本级直接接收救灾捐赠物资折款

本级接收上级救灾捐赠资金

本级接收上级救灾捐赠物资折款

中央财政救灾款支出

中央财政救灾物资投入折款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核)报》填报的指标 《(半)年报》填报的指标 两类报表均填报的指标

省、地、县各级财政救灾款支出

省、地、县各级财政救灾物资投入折款

灾害发生时段

4) The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pre-warning system has been set up and improved.

Page 18: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8

Sept.,2005Sept.,2005

Establishing 24-hours Establishing 24-hours monitoring systemmonitoring system

Page 19: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19

Sept.,2005Sept.,2005

Established coordination Established coordination framework on disaster framework on disaster pre-pre-warningwarning

Page 20: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0

Sept.,2005Sept.,2005

Disaster relief materials reserve system5)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disaster relief has been improved

Page 21: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1

Sept.,2005Sept.,2005

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流程

信息报送 处置工作内容 监管重点

1. 2 ;接到灾情报告 小时内,完成灾情数据的审核、汇总工作2. ;编发《重要灾情》,向国务院报告并送有关部门3.必要时编发《中国灾情信息》,向国际社会通报情况。

1.应按规定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2.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3. 10因灾造成死亡人口在 人以上时,可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1. 2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的 小时内,完成灾情数据的审核、汇总工作;2.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县数据)在第一时间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1. 2接到灾情报告后 小时内,完成灾情数据的审核、汇总工作;2.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在第一时间向民政部报告。

1.督促和检查省级救灾预案的启动和实施情况;2.督促和检查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3. 15救灾应急资金下达 日后,通报各级分配和使用救灾应急资金情况;4.对各地中央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督促和规范救灾款物的发放。2.将每笔救灾应急款物的情况登记、建档,以备查核;3.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救灾资金发放台账;4.必要时可聘请救灾工作监督员,监督救灾资金的发放。5.向社会公布发放方案,上报使用情况;6.核查灾民救助款物领取数量。

1.督促和检查县级救灾预案的启动和实施情况2.督促和检查县级落实各项救灾措施的情况。3. 5督促县级民政部门在 日内将救灾应急款物发放到灾民手中,并进行通报。

1.督促和检查地(市)级救灾预案的启动和实施情况;2.督促和检查地级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3. 10督促地(市)级民政部门在 日内将救灾应急款物下达到县级,并进行通报。

1.根据《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开展救灾应急工作,及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了解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2. 3提出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商财政部,两部达成一致意见后, 天内完成拨付;3.根据省级民政部的申请,及时拟定救灾物资调拨方案,组织物资及时调拨至灾区一线。

1.根据灾情,及时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 “ ”确保灾民 衣、食、住、医 等基本生活;4. 24在 小时内,报告灾害基本情况,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救灾需求;5. 5在 日内将上级拨付的救灾应急资金落实到灾民手中;6. 10在 日内向地(市)民政局报告救灾应急资金的使用情况。

1.启动本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督促县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实施;2.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了解灾情和指导县级民政部门救灾工作的开展;3.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救灾需求;4.根据灾情和救灾需要,向灾区拨付本级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5. 5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在 日内将上级已经拨付的救灾应急资金拨付到县级;6. 10在 日内以文件形式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应急救灾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7.指导县级民政部门安置灾民,确保灾民基本生活;8. 48在 小时内,地(市)级民政部门汇总并报告本区域的灾害情况。

1.及时启动本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督促和检查地(市)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实施;2.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了解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3.向灾区拨付本级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安置灾民,确保灾民基本生活;4.会同省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可申请救灾应急资金;5.接到财政部、民政部拨款文件后,制定拨款方案,与同级财政部门协商后

5联合下文拨付, 日内从省级下达到地级;6. 15在文件下达后及时向民政部报告,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下拨 日后报告分县资金下拨和使用情况。

民政部

省级民政部门

地级民政部门

县级民政部门

6)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disaster emergency reactionThe emergency payment of disaster relief fund;Four grades of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The emergency phone:8355-9999

Page 22: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2

Sept.,2005Sept.,2005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流程

民政部

省级民政部门

地级民政部门

县级民政部门

倒损房屋的统计、核定和上报 组织实施

1.根据灾情,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进行现场评估;2.汇总、核定各省上报倒损房屋数量;3.收集、掌握各省恢复重建方案;4.组织召开各部委恢复重建会商会,研究恢复重建对策意见。

15一次灾害过程结束 日内:1.调查、登记倒房情况,建立因灾倒房台帐;2.汇总倒房情况并上报;3.根据倒房情况,制定需恢复重建方案并上报。

7接到县级上报材料 日内:1.抽查、核实上报倒房和恢复重建情况;2.汇总倒房和需恢复重建情况并上报;3.根据各县恢复重建方案制定地级恢复重建方案并上报。

7接到地级上报材料 日内:1.抽查、核实上报倒房和恢复重建情况;2.汇总倒房和需恢复重建情况并上报;3.根据各县、地级恢复重建方案制定地级恢复重建方案并上报;4.以政府名义上报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请示。

1.根据省级上报方案和请款报告,制定恢复重建中央补助方案;2.与财政部协商并下拨中央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对恢复重建进行项目管理;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灾区其他专项恢复重建资金;5.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优惠政策。

1.县级政府成立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项目管理领导工作机构;2.确定专人负责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工作;3.根据实际确定重建对象和补助标准,在村一级进行公示;4.协调相关部门搞好重建选址、规划;5.落实恢复重建补助资金,将补助资金总额指标一次性落实到重建对象,按重建进度分批拨付;6.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7.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定期上报恢复重建工作情况。

1.及时商地级财政部门落实地级恢复重建配套资金;2.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上报,及时下拨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对恢复重建进行项目管理;4.收集恢复重建工作规划和进展情况,按要求定期上报;5.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专项资金和政策。

1.及时商省级财政部门落实省级恢复重建配套资金;2.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上报,及时下拨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对恢复重建进行项目管理;4.收集恢复重建工作规划和进展情况,按要求定期上报;5.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专项资金和政策。

监督检查

1.在规定时间内下拨恢复重建补助资金;2.定期公布资金下拨进展情况;3.检查灾区恢复重建项目落实情况;4.组织专家评估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1.检查乡村两级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到户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2.督查乡村两级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情况;3.向社会公布恢复重建款物的发放情况;4.协调有关部门对建房质量检查验收。

1.在规定时间内下拨恢复重建补助资金。2.定期向社会公布本辖区恢复重建资金的下拨进展情况和灾区恢复重建进展情况;3.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检查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况。

1.在规定时间内下拨恢复重建补助资金;2.定期公布本辖区恢复重建资金的下拨进展情况和灾区恢复重建进展情况;3.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检查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况。

春荒冬令生活救助工作流程

荒情调查评估和救助计划上报 资金拨付和组织实施 监督检查

民政部

省级民政部门

地级民政部门

县级民政部门

1.会同有关部委和专家抽样调查各地灾民生活困难情况;2.对各省上报的灾情和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3.会同有关部委对全国的灾情和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4.制定全国灾民生活救助计划,在11月5日前(冬令)和2月5日前(春荒)报部领导审批。

1. 12灾民自愿申请、村民代表会评议,村委会审核公布花名册(春荒 月下9旬、冬令 月下旬);

2.组织各乡镇对全县的灾民生活困难情况调查摸底,核定、汇总各乡镇上报情况,建立需救济人口台帐;3. 1 10 10 9填报春荒、冬令救济表(春荒 月 日前、冬令 月 日前);4. 10 15 1 15制定灾民生活救助计划,在每年 月 日(冬令)和 月 日(春荒)前上报。

1.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灾民生活困难情况进行调查;2.根据各县上报数据进行核定、汇总本辖区内需救助情况;3.会同其他部门对灾情和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4.制定本辖区内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每年10 20 1 20月 日(冬令)和 月 日(春荒)前上报。

1.会同有关厅局和专家抽样调查各地灾民生活困难情况;2.会同有关部门对灾情和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4.制定本辖区内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每年10 25 1 25月 日(冬令)和 月 日(春荒)前上报。

1.汇总全国分县的救灾资金分配情况;2. 20 25 7公布资金分配方案;资金下拨 至 天后,每隔 天向社会公布各地下拨进度,直至下拨结束;3.对各地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1. 7公布全县资金分配方案,每隔 天在本县范围内向社会公布资金分配落实情况,并将情况上报;2.汇总并上报全县的救灾资金分配情况;3.对乡镇救助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1.汇总本地区的救灾资金分配情况;2. 7公布本地区资金分配方案;每隔 天在本地区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各县资金下拨进度,并将情况上报;3.对各县救助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1.汇总全省的救灾资金分配情况;2. 7公布全省资金分配方案,每隔 天在本省范围内公布各地资金下拨进度,并将情况上报;3.对各地市救助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1.核定、汇总各省上报需救济情况2.根据核定后各地数据进行测算和评估,制定救灾资金分配方

11 10 2 10案,于 月 日(冬令)和 月 日(春荒)前商财政部办理;3. 3确定拨款方案后 个工作日内,由民、财两家联合发文下拨资金,并报国务院;

1.根据救助计划,如有困难可向上级政府或民政部门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2. 15根据上级民、财部门下拨的补助资金,在 个工作日内,对原灾民救助计划进行修订,形成灾民救助方案;3.根据新的灾民救助方案,发放灾民救助卡,建立灾民救助花名册;

1.根据救助计划,如有困难可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灾民生活救济困难补助资金;2. 30与地区财政局商议下拨资金,确保各县 日内收到资金;3.上级资金到位前,落实本级救助资金,上报落实情况;4.汇总灾民救助花名册,连同救助方案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备案;

1.以政府名义向国务院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冬令在每年10 1月底报告,春荒在 月底报告);2.接上级拨款文件后,由省民政厅提出分配方案,与省财政厅商议下拨,并将拨款文件上报民、财两部备案;3. 30督促地级民政部门下拨资金,确保资金 日内下达到县;4.上级资金到位前,落实本级救助资金,并上报落实情况;5.制定灾民救助花名册,连同救助方案上报民政部备案;

Improving the regulations of rehabilitation

Page 23: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3

Sept.,2005Sept.,2005

Public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 relief process

Page 24: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4

Sept.,2005Sept.,2005

7) Mobilizing the social sector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Page 25: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5

Sept.,2005Sept.,2005

洪水

In 2006, two small optical satellites and one small composite radar satellite will be launched.

旱灾

海洋灾害

地质灾害

森林火灾

台风

8) Meteorological, maritime, and resource satellites

Page 26: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6

Sept.,2005Sept.,2005

The sub-system of ground disaster reduction of the satellite system

Page 27: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7

Sept.,2005Sept.,2005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

减灾宣传教育

9) Training programs and public education

Page 28: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Sept.,2005Sept.,2005

World conference

10)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Meeting

Page 29: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29

Sept.,2005Sept.,2005

The Actions on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e future

Page 30: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30

Sept.,2005Sept.,2005

• Disaster reduction will be further defined as the basis of en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 Priorities in disaster reduction will be further identified;

•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disaster reduction will be further improved;

• The fund-raising channels will be broadened to increase inputs in reducing disasters;

• The legal system on disaster reduction will be strengthened;

Page 31: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31

Sept.,2005Sept.,2005

/

灾区影像和音频信号指挥中心决策消息

灾区现场指挥部

救灾物资运输

决策发布

/民用 专用通讯网络

情况汇报

/海事卫星电视 电话系统GPS卫星系统

中央救灾应急指挥中心

减灾卫星星座

灾区遥感影像车队定位信号

灾害紧急救援远程指挥系统

减灾卫星星座

减灾卫星星座

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车队定位信号

/

灾区影像和音

频信号指挥中心决

策消息

/

灾区影像和音频信号指挥中心决策消息

/

灾区影像和音频信号指挥中心决策消息

/

物资运输情况车队

位置

灾区现场工作组

情况汇报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fully utilized

to increase the overall national capacities of reducing

disasters ;

Page 32: Sept.,2005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Made

32

Sept.,2005Sept.,2005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