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从关注到投入 年轻人爱上历史 近年来,探讨本地 传统与历史的博客和面 薄,以本地历史为主题 的艺术活动及历史之 旅,颇受年轻人欢迎, 连国大的历史课名额也 供不应求。醉心历史的 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 通过不同管道和形式把 握历史和传统文化,努 力拼凑被遗忘的共同记 忆,寻求身份认同。 莫美颜/报道 李白娟 梁麒麟/摄影 i t (左起)刘若琳、谢丽平、杨红娴各因不 1同理由当上国家博物馆的义务导览员。

ReadNow clip - 225307239 · 2017. 12. 22. · g/[f bv [fu N wc¢ ¨g,W0v eY ²Sò0 HmÑS É_ ÿ Ç ÙN m;R¨ ©^t {NºY ¤ Æe°R WaS Sòÿ f/NNö_ g a NIv ]å O\ÿ Yy^ g c¥N ge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ReadNow clip - 225307239 · 2017. 12. 22. · g/[f bv [fu N wc¢ ¨g,W0v eY ²Sò0 HmÑS É_ ÿ Ç ÙN m;R¨ ©^t {NºY ¤ Æe°R WaS Sòÿ f/NNö_ g a NIv ]å O\ÿ Yy^ g c¥N ge

从关注到投入

年轻人爱上历史近年来,探讨本地

传统与历史的博客和面

薄,以本地历史为主题

的艺术活动及历史之

旅,颇受年轻人欢迎,

连国大的历史课名额也

供不应求。醉心历史的

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

通过不同管道和形式把

握历史和传统文化,努

力拼凑被遗忘的共同记

忆,寻求身份认同。

莫美颜/报道

李白娟

梁麒麟/摄影

i t (左起)刘若琳、谢丽平、杨红娴各因不1同理由当上国家博物馆的义务导览员。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Permission required forreproduction.

Lianhe Zaobao, Singapore27 Nov 2013, by

General News, page 1 - 1,533.00 cm²Singapore - Chinese Newspapers - circulation 172,100(MTWTFSS)

ID 225307239 BRIEF SGNUS_CORP INDEX 1 PAGE 1 of 4

Page 2: ReadNow clip - 225307239 · 2017. 12. 22. · g/[f bv [fu N wc¢ ¨g,W0v eY ²Sò0 HmÑS É_ ÿ Ç ÙN m;R¨ ©^t {NºY ¤ Æe°R WaS Sòÿ f/NNö_ g a NIv ]å O\ÿ Yy^ g c¥N ge

A岁的郭例勇设立了一个公民

组织"我的社区",并组织

二 T一群志同道合者,花了四年

多规划出女皇镇历史走道。他今年大学

毕业后不急于投身职场,而立志以自己

的方式抢救我国首个卫星镇——女皇镇

仅存的历史,为女皇镇多个地点申遗、

出书和组织社区博物馆,走访那里的居

民搜寻女皇镇的回忆和旧照片等等。

是母校立化中学的愿景"扎根传

统,开创未来" '使郭俐勇爱上历史。

近年来,像郭俐勇一样醉心历史的年轻

人有增加趋势。他们通过不同管道和形

式把握历史和传统文化,努力为自己也

为历史短浅的岛_拼凑已被淡忘的历

史,重拾已被遗忘的共同记忆。

通过武术接触中华文化

自嘲是男人婆的黄钰清(25岁,博

士生)�,自小就爱看武侠片,中三在学

校接触中华武术后欲罢不能。

黄钰清发现,传统中华武术博;t精

深,不仅包含谦虚谨慎、不事张扬、饮

水思源、尊师重道、肝胆相照等传统美

德,还有爱国爱民、民族气概等人生哲

理,连每一个动作比如敬礼、踩青都有

深层意义,不是几个套路或招式可以概

括,而练武的意义也不只强身健体如此

简单。�.

因为习武进而爱上中华文化,为让

自己多感染中华文化,黄钰清高中选修

了语文特选课程,大学参加了龙舟队。

为进一步探索武术个中的文化精

髓,黄钰清15岁时便加人冈州会馆的武

术队,在那里看到师父们不为名利和金

钱,为传承武艺无私奉献,待徒如子

女,学员情如手足。黄钰清感觉:"在

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的心格外平衡。

那里像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也是我

的避风港。"

黄钰清现在是冈州会馆青年组副主

任,每个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天,当年轻

人忙着到酒廊把酒言欢或逛街购物时,

她选择到会馆习武和教武。她说:"年

轻人不能只为个人打算,我要尽一点绵

力,把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毕竟这也是新加坡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

部分。"

为接触历史到博物馆工作

郭倩如(26岁)的学习专业是政治

学,不是历史,却选择到新加坡国立大学

博物馆上班,她目前是该馆的助理经理。

在郭倩如看来,历史与政治相关,她

所学的并不会荒废,反而可以互补。博物

馆展览多,通过展览她可以就近接触到

不同的历史,通过为学生搞教育活动,可

以协助学生加深历史知识,"这是一份很

有意义的工作,我还有机会与大学教授

交流,提升个人的历史认知并与人分享,

这是别的工作所没有的好处。"

.接触多了,郭倩如发现,历史的范畴

其实很广,包括政治史、艺术史、建筑史

等等,而且不断有发现和论著问世吸引

你去探求。因为对历史爱不释手,郭倩如

的包包里总搁着一本历史书,让她可以

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历史求知欲。

当义务导览员认识历史

谢栋铭(32岁)是在一家银行上班

的新公民。看历史书长大的他,历史似

乎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七年前人

籍新加坡后,他便希望找个机会好好认

识新加坡,包括岛国的历史。�-

谢栋铭发现,国家博物馆是个了解

新加坡历史的理想平台,并可接触到他

国的历史与文化。他就是为公众导览

"列支敦士登大公国珍品特展",而

认识了这个欧洲小国的历史、文化和艺

术。

在职场上,谢栋铭的历史知识也可

派上用场,协助外国客户了解本地传统

文化与历史。

在谢栋铭心目中,历史是非常有用

的东西,"历史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它

不但反映人性,还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和

市场走向。"

在家讲方言,从小听丽的呼声长

大,听长辈讲他们到大世界或新世界看

戏,到海边垂钓的旧事⋯⋯跟她这一代

人比较,谢丽平(34岁,行政人员)总

觉得长辈们那种不必花大钱又简朴的休

闲生活,比到乌节路或各大商场闲逛精

彩得多,对旧事物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投身导览团队,一来满足个人对历史的

求知欲望,二来与人分享自己所获得的

知识。

谢丽平总是认真对待每一次导览。

导览前,她会到图书馆和上网或自掏腰

包买书做足功课,她说:"这样自己

和参观者的收获更多,导览也才有意

义。"

除国家博物馆,谢丽平也是土生文

化馆和晚晴园的义务导览员。她说:

"土生华人是本地一个特殊社群,晚晴

园承载着一段新加坡与中国革命事业的

历史,都是新加坡历史的组成部分,成

为这三个博物馆的导览员,我将能更全

面地了解本国历史。"

五年前大学毕业待业期间,儿童季

开放日刘若琳(28岁,营溱学研究员)

到国家博物馆去当义工,让她窥探到探

索历史的无穷乐趣。刘若琳深深被吸引

住了,决定参加国家博物馆义务导览员

训练课程,希望进一步发掘新加坡历

史,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刘若琳喜欢追根究底,除为把导览

工作做好上网找资料外,平日她还会约

三几好友到各个不同的历史现场,回顾

过去,缅怀旧人旧事。出发前,她都会

先I收集资料。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搜

索,历史的蛛丝马迹,刘若琳说,她非常

享:受这样的过程。这些年来,她去过的

地:方包括火车站、裕廊的龙窑、日本人

公:墓、武吉布朗、如切、麦里芝蓄水池

的:神社遗址等。

刘若琳发现,这些地方有别于一些

国人常去的地方,不但好玩又省钱,而

且!收获比逛商城还丰富。

来自中国的华文教师杨红娴(29

岁),大学主修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她说,也许是这个缘故吧,她对新加坡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特别感兴趣。她先在

国家博物馆上文史课程,后参加义务导

览员培训课当导览员。

从一无所知到知识的逐渐累积和深

化,现在杨红娴敢说,她对新加坡的认

识再不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当给学生讲

述本地历史或文化时,心中也就更加踏

实,并拉近了她与本地学生的距离,使

她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选修历史,为保留历史出力

国大历史系大四生陈淑卿(22岁)

说:"学历史也许不能赚大钱,但只有

懂历史,你才知道未来的发展,这是历

史吸引我的地方。"

陈淑卿是国大历史学会刊物

"MNEMOZINE"的公关,负责把杂志

分发到各所高中校园,也曾与新加坡艺

术学院的学生一起探讨本地的教育史。

陈淑卿觉得,通过这些活动让年轻人多

认识新加坡历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

作,她希望接下来能到更多学校去推展

类;似活动,毕业后到博物馆工作,为保

留历史尽一分责任。

历史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引以为鉴的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Permission required forreproduction.

Lianhe Zaobao, Singapore27 Nov 2013, by

General News, page 1 - 1,533.00 cm²Singapore - Chinese Newspapers - circulation 172,100(MTWTFSS)

ID 225307239 BRIEF SGNUS_CORP INDEX 1 PAGE 2 of 4

Page 3: ReadNow clip - 225307239 · 2017. 12. 22. · g/[f bv [fu N wc¢ ¨g,W0v eY ²Sò0 HmÑS É_ ÿ Ç ÙN m;R¨ ©^t {NºY ¤ Æe°R WaS Sòÿ f/NNö_ g a NIv ]å O\ÿ Yy^ g c¥N ge

人.物和事件,这是符敏仪(20岁,历史

系.三年级)选修历史的原因。

符敏仪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历

史.,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她对历史

知I识的渴求,闲暇时她不是去听历史讲

座:,就是参加文物局主办的历史之旅,

有'时一天赶两场也不厌倦。她感叹,参

加丨这些活动的仍以旅居本地的外地人居

多:。她打算把探索历史的个人体会上载

博【客,引发大家的兴趣。

王宁(20岁,历史系二年级)说,

她i会修读历史,初级学院的历史老师对

她i影响很大。''老师经常引导我们从不

同丨角度去看历史事件,让我对历史充满

奸奇,想进一步去探索个中奥秘,并希

望与其他热爱历史的人一起改变国人对

历史的冷漠感。"

王宁说,不论一个历史人物,一个

历史事件,还县一个历史现场,可以学

习的东西很多,"我曾三次到武吉布朗

去,三次都有不同的发现。"

杨小慧(20岁,历史系二年级)是

念中学时爱上历史的,她对历史人物的

爰情故事尤其感兴趣。上大学后,曾在

博物馆实习,也做过一些田野调査。她

发现,"历史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一

些可能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认识这些历

史能加深我们对所生活的环境和自己及

其他族群的认识与谅解。"

(左起)符敏仪、杨小慧、王宁、陈淑卿都是国大历史系学生。国大历史课程过去常

有全额.4�玍却报名超额.许名举生被列入等候名单上"

郭俐勇设立的公民组织

''我的社区",规划出女

皇镇历史走道。(档案照)

谢栋铭觉得历史是非常有

用的东西,不但反映人

性,还可以预测未来和市

场走向。(受访者提供>

郭倩如对历史爱不释手,

包包里总会放着一本历史

书。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Permission required forreproduction.

Lianhe Zaobao, Singapore27 Nov 2013, by

General News, page 1 - 1,533.00 cm²Singapore - Chinese Newspapers - circulation 172,100(MTWTFSS)

ID 225307239 BRIEF SGNUS_CORP INDEX 1 PAGE 3 of 4

Page 4: ReadNow clip - 225307239 · 2017. 12. 22. · g/[f bv [fu N wc¢ ¨g,W0v eY ²Sò0 HmÑS É_ ÿ Ç ÙN m;R¨ ©^t {NºY ¤ Æe°R WaS Sòÿ f/NNö_ g a NIv ]å O\ÿ Yy^ g c¥N ge

热门历史与文化课题

引发年轻人的注意

从种种迹象显示,近年来关注传统

文化与历史的年轻人,确实有增加的趋

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会长蔡爱琳博

士发现,这两三年来探讨本地传统与历

史的博客和面簿,以本地历史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及历史之旅,犹如雨后春

笋,非常热闹。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科如新加坡历史专科,过去常有余额,今年

却报名超额,许多学生被列人等候名单上。国家文物局推荐给国大学生的五个专

题作业,必须改为小组作业,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担任助理教授的蔡爱琳说,年轻人这股热忱与有关

IW�政府机关大力推动有关,如国家文

''觸、醜图书馆通过与历史相#

1 '■�的活动、手机应脈序,吸引年轻

人参与。媒体大雜道热门历史与

文化课题,也引发了年轻人对历史

:-'im: "当—人看到一些自."'己縣的事物-个个消失时,便开

IflnVi^lt�』识到新加坡其实有相当丰富的llmllKf M�历史和魏文化'而且很多是课本

对�没教的。由于新加坡发展太快了'

^�他们感觉到再不把握机会学习,也國�;许就太迟了!"

年轻人的觉醒是好事,但蔡博

士发现,細关注的大多是与他们

成长相关的事物的命运与未来,比

、�如大臨''龙首"游乐场的去留,

跟时间较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则还有

一段距离。

1 蔡博士说:"福康宁的考古发

.�^ 遍已证实新加坡的历史可追溯到"� � ;1'�、 700年前,年轻人都应该去了解,

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会长、国大历史系助当他们能像欣赏他国历史那样欣赏

理教授蔡爱琳博士说,年轻人追求历史的自己国家的历史时,就会更有归属

热忱与政府机关大力推动有关。(档案照)感,更有自信。"�'

—黄钰清每周会到冈州会馆习武和教武两次。

她希望为武术文化尽一点绵力,"毕竟这也是

新加坡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Permission required forreproduction.

Lianhe Zaobao, Singapore27 Nov 2013, by

General News, page 1 - 1,533.00 cm²Singapore - Chinese Newspapers - circulation 172,100(MTWTFSS)

ID 225307239 BRIEF SGNUS_CORP INDEX 1 PAGE 4 of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