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1 品管新七手法 盧昆宏 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 亞太工商管理學系 教授 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 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 高雄分會理事長 高雄分會理事長

QC 7 Tools - factory.org.tAB~%BA%DE%B7s%A4C%A4%… · 11 新QC七大手法之用途 用途 使用手法 內容說明 釐清問題 親和圖法 關連圖法 當處於澤沌不清的狀況,想要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品管新七手法盧昆宏 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 教授

    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

    高雄分會理事長高雄分會理事長

  • 2

    大 綱壹、關連圖 伍、PDPC圖

    貳、親和圖 陸、箭頭圖

    參、系統圖 柒、矩陣數據圖

    肆、矩陣圖

  • 3

    QC活動中所採用之手法均極為簡

    單,其目的在於:『整理原因與結

    果之關係,以探討潛伏性之問

    題』、『尋求對策』、『進度之

    控管』、『兩因素群各因素是否

    相關』等。

  • 4

    QC新七大手法緣起

    日本科技聯盟整理出七個新手法 1972 1977

    19791978

    日本開始在企業中推行實施

    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開研討會,命名為品管新七大手法

    日本科技聯盟正式公佈品管新七大手法

  • 5

    QC七大手法較偏向用來解決或分析品管有關定量(數值)的問題

    新QC七大手法針對定性(語意)的問題分析

    新舊QC七大手法比較

  • 6

    品質管理工具分類

    新七品管工具新七品管工具

    意見管理意見管理

    語言資料語言資料

    系統設計系統設計

    舊七品管工具

    數值管理

    數據資料

    品質管制

  • 7

    QC新舊七大手法之關係

    事實(數據)

    資料

    品質管理是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

    通常在解決問題時,一般人的語意資料會比數值資料多

    數值資料 語意資料

    品質七大手法 品質新七大手法

    整理

    決策資訊

    取出數值資料前的問題整理

    思考性及設計性的手法

    取出數值資料後的問題整理

    掌握問題及解析性的手法

    事實(數據)

    資料

    品質管理是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

    通常在解決問題時,一般人的語意資料會比數值資料多

    數值資料 語意資料

    品質七大手法 品質新七大手法

    整理

    決策資訊

    取出數值資料前的問題整理

    思考性及設計性的手法

    取出數值資料後的問題整理

    掌握問題及解析性的手法

  • 8

    QC舊七大手法

  • 9

    新QC七大手法特點(1/2)

    ★ 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五項益處:

    1.迅速掌握重點--即時掌握問題重心,不

    似無頭蒼蠅般地找不到重點

    2.學習重視企劃--有效解析問題,透過手

    法的運用,尋求解決之道。

  • 10

    新QC七大手法特點(2/2)

    3.重視解決過程--重視問題解決的過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瞭解重點目標--擁有正確的方向,不會顧此失彼。

    5.全員系統導向--強化全員參與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參與感與認同感。

  • 11

    新QC七大手法之用途用途 使用手法 內容說明

    釐清問題親和圖法關連圖法

    當處於澤沌不清的狀況,想要釐清問題,找出問題時使用。

    展開方案

    系統圖法矩陣圖法

    針對某一問題事件尋找解決方法,展開對策步驟階段。

    實施計劃

    箭形圖法過程決策計畫圖法矩陣數據分析法

    將一步步針對問題事件,由大自小的處理手段排列出來,做成實施計畫圖並具體實行。

  • 12

    壹、關連圖法

  • 13

    所謂「關連圖」就是針對原因與結

    果、 目的與手段等具有相互關係且繁

    雜多岐的問題(事象)如圖所示。就各要

    因之因果關係依理論性的連接,而作成

    「關連圖」,因而得以總合性的將問題

    (事象)很具體的解決。

    壹、關連圖法

  • 14

    簡言之,關連圖法是將幾個問題點與

    其要因間的因果關係,用箭頭表示的

    圖,活用這種圖,做為解決問題的手

    段之方法叫做關連圖法。

    關連圖法是以掌握問題的核心,導

    向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 15

    關連圖的特徵關連圖,是把語言資料很有技巧的整

    理、活用其因果關係的方法。其主要特

    徵敘述如下:

    (1)用來整理要因呈現複雜關係的問題。(2)在計劃階段,可較廣闊視野來瞭望問題。

  • 16

    優點

    因為可以整理原因相互複雜交纏在一起的問題,所以從計劃階段一開始就可以以廣闊的視角來透視全體。

    容易取得成員的一致同意。

    不必受範圍的限制可以自由書寫,所以對構想的轉換及展開很有幫助。

    可以確實地掌握重點項目,明確各個原因之間的相互關連,讓有關人員認識它。

  • 17

    (3)可準確地掌握重點項目。(4)可容易的獲得成員們的意見一致性。

    (5)因不拘形式可自由表現,故問題點與要因可連結得很好。

    (6)不受圖形的限制可自由書寫,對思考的轉換與展開,很有幫助。

  • 18

    繪關連圖步驟步驟1 題目的決定步驟2 語言資料的收集/卡片化步驟3 卡片的派送、歸類步驟4 各卡片間的因、果關係步驟5 作圖步驟6 口頭發表或作成報告

  • 19

    關連圖的基本構成

    將表示問題或要因的短文或言詞

    以 或 圈起來,然後針對

    其因果關係用箭頭表示的圖。

  • 20

    中央集中型關連圖:將重要項目或應該解決的問題點儘量排在中央。

    單向集中型關連圖:將重要項目或應該解決的問題點排列於單一方向的一邊。

    問題點

    原因1

    2

    3

    45

    6

    7

    8

    9部門

    機能

    A

    B

    C

    a b c

    1 3

    4

    2 6 8

    7

    5

    中央集中型關連圖單向集中型關連

  • 21

    LCM漏放關連圖

  • 22

    網印機Release

    相關廠商

    設備廠商

    工程部門

    機台設備 操作技術機台設備

    製程經驗

    上級

    市場需求

    整合部門

    經濟效益

    生產部門

    OQC & PM

    生產流程

    線上人員操作

    EXP 驗證

    OI建立

    人員訓練

    產品規範

    產品行銷

    客戶需求

    關聯圖

    LCD1 P3 Screen Printing 製程導入相關Information

  • 23

    貳.親和圖法

  • 24

    貳.親和圖法

    KJ法是由川喜田二郎氏所開發的一個已經被普及的方法,KJ法的基本手法即親和圖解法。

  • 25

    KJ法A型圖解(affinity diagram;親和圖法),即從未知、未經驗、或將來的事件等混沌的狀態之中,將事實、意

    見或創思有關的言語資料收集起來,

    再依收集的言語資料之相互親和性加

    以整理出有系統資訊。

  • 26

    繪圖步驟

    繪圖步驟

    確定問題找出確定問題。

    發給討論者卡片,以寫下與問題相關的議題。一張卡片只寫一個想法,並用較少的字句清楚表達。

    限制於固定時間內寫完(10分鐘)。

    攤開卡片,讓所有參與者能看到並移動所有卡片。

    寫下議題

    規範時間

    收集匯整

    排列移動

    將寫完的卡片放在一個平面上。

    繪親和圖步驟(1/2)

  • 27

    繪圖步驟

    繪圖步驟

    進行親和

    若不同意他人放卡片的位置,可將卡片移至你認為對的地方。

    當所有卡片已分組排列且參與者不再移動卡片時,表示各位均已達成共識,接著便可製成標題卡。

    繪製親和圖,並提供所有參與者一份副本以使用。

    重複親和

    製成標題

    繪圖報告

    讓每位參與者將相同主題的放至同組。

    繪親和圖步驟(2/2)

  • 28

    親和圖示意圖

  • 29

    文字資料之搜集直接觀察法

    搜集資料者,自行前往現場,自己去看、去聽、去接觸

    ,以期把握與問題有關的現象。

    面談閱覽法面談閱覽法((資料調查法資料調查法))

    調查文獻資料、與人面談聽取資料、以及引出多數人觀念

    的腦力激盪法等間接方法,以更加廣泛搜集情報。

    個人思考法(回憶法、反省法)

    回想自己以往親身體驗的事,以獲取資料的回憶法,以及

    針對主題尋求自已心底狀態反應的反省法,屬於採取一人

    腦力激盪法去搜集資料。

  • 30

    注意事項:

    1、把握腦力激盪原則。

    2、親和圖不適用於簡單易分析的問題。

    3、依據各卡片真正涵意進行分群。

  • 31

    親和圖法 (Affinity Diagram)

    現場問題點

    提案改善件數少

    效率低

    無作業多

    等待多

    報表多

    作業費時

    資材領用慢

    設計有瑕疵

    制度不完善

    獎金少

    不徹底

    士氣低落

    工作壓力大

    不關心

    工程不良率高

    操作方法不佳

    調整不足

    機器老舊

    檢出率低

    管理不周

    經驗不夠

    製程能力低

    人員無法勝任

    設備能力不夠

    操作不當 老舊

    資材欠佳

  • 32

    親和圖

    COATER

    AOI

    TROUBLE SHOOTING

    ALIGNER

    PRCN&DEVELOPER

    L/D&IN_LINE SYSTEM

    BENDING

    CDA

    VAC PAD

    SUCKTIONSOLENOID

    VAD PIPE

    VACCUM AIR

    PURGE AIRFLOW

    EXHAUST

    當站機台

    ROBOT ARM

    PM

    廠務

    SOLVE 沾覆

    製程環境

    廠商

    型式

    磨損

    VCA PADPM

    製程機台

    BM機台

    ETCH機台

    檢測機台

    前製程因素

    OVEN破片發生

  • 33

    SPIN破片

    製程改善

    人員教育

    工程師教育

    技術員教育

    原物料的辦識

    當機處理手法產品流程檢查

    機台

    機台保養

    機台維修 零件更換

    保養時程

    親和圖

    1100站 1800站 2800站 3940站 4800站 5800站

    Corning glass NHT glass Asahi glass

    2306站

    0.5mm 0.6mm 0.63mm 0.7mm

    前程機台當機 人為操作異常 各chamber傳送檢查 流片確認

    Spin Arm up/down speed 減慢 上N2 flow 增加

    下N2flow減少 Entrance spray water 減少

    全速旋轉時間減少 Spin轉速隆低

    Spin 加速時間延長 Spin減速時間延長

    各站點之條件

    原物料之確認

    前程異常機台動線確認

    機台製程參數調整

    機台硬體調整

  • 34

    參.系統圖法

  • 35

    參.系統圖法系統圖法就是為了達成目的或目標,所必需的手段策略,用系統性的展開作成系統圖,使問題的全貌成一覽表,將問題的重點明確表示出來。這就是為了達成目的與目標,尋求最適手段及策略的方法。

  • 36

    意義 - 機能展開、構成要素展開、

    要因之展開、策略或手段之展開

    將事項間的關係透過系統化展開目的

    /手段或結果/原因的「系統圖」 ,

    以提示事項的全貌、明確事項的重

    點,為追求達成目的與目標的最適當

    手段及策略之方法,稱為「系統圖

    法」 。

  • 37

    系統圖法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選擇

    的一種手段,為了說明這些手段,又

    必須要更下層次的手段時,上層次的

    手段就變成為下層次的目的。是一種

    以樹木的分枝來表示一種事象之圖示

    法。

  • 38

    其分類大體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

    以構成對象的要素,作目的~手段

    展開,稱之為「構成要素展開

    型」。第二類是為了解決問題,而

    以完成目的與目標的手段與策略作

    系統的展開稱之為「策略展開

    型」。

  • 39

    系統圖的用途

    1.在新製品開發中的設計品質的展開。2.品質保證活動中為了更確實的作保證品質的展開及品管工程圖的關連。

    3.使特性要因圖更加以活用。4.目標、方針、實施事項的展開。5.部門機能、管理機能的明確化及效率化策略的尋求。

  • 40

    系統圖的作法

    步驟1 目的或目標的設定

    步驟2 手段及策略的提出

    步驟3 手段及策略的評價

    步驟4 製作手段及策略的卡片

    步驟5 製作實施計劃

  • 41

    評價1:為了達成目的目標,到底要有那些必要的「手段」。

    評價2:就此手段策略而轉變成「目的」。那麼,此「目的」為了得到結

    果,到底應該有那些必要的手段呢?

    評價3:此手段的總合,或者是其中部份是否真正的能達成其上層次的「手段

    目的」呢?

  • 42

  • 43

    系統圖

    人員

    減少

    過磨材料

    GAP下降太多

    機台

    研磨位置不對

    金屬PARTICLE

    PARTICLE過大

    測高不穩

    研磨頭髒污

    人員再訓練

    修改軟體設定

    人員再訓練

    修改軟體設定

    減少particle產生

    減少particle產生

    機台校正

    修改軟體設定

    定時擦拭研磨頭

  • 44

    系統圖

    改善 Spin 破片

    1100站

    4800站

    1800站

    2800站

    3940站

    4800站

    機台動線

    原物料

    傳動培林

    Spin Unit耐腐蝕性

    摩擦係數

    材料硬度

    Spin Arm up/down speed 減慢

    Spin 加速時間延長

    Spin轉速隆低

    Entrance spray water 減少

    全速旋轉時間減少

    Spin減速時間延長

    上N2 flow 增加

    下N2flow減少

    前程機台異常

    Glass 己damage

    加裝sensor check

    玻璃廠商出廠前QC

    前程機台傳送異常

    AGV傳送異常

    前程機台加裝sensor check

    Check AGV及其傳送動線確認

  • 45

    對策系統圖降低偏貼不良率

    長邊流向Roller mark

    短邊流向Roller mark

    APAM#09 Tape殘屑所造成的固定點Fiber

    LOI 2 亦有被檢出人員誤判

    3M Tape只有部分機台導入

    巧竹偏光板Clean Roller 只有部分機台導入

    研磨Roller 只有部分機台

    使用

    為前站CTST 東捷 C/V Roller O-Ring 摩擦產生的Particle

    將安排在維修日時更換O-Ring

    為APAM C/V 速度差導致摩擦產生Particle

    全面調整APAM C/V 速度一致化

    因TFT Tape 與機構摩擦產生Particle

    5/10 調整機構使機構不與Tape摩擦

    人員誤宰(Over Kill) ?

    1.針是選擇特定人員所 light 出的產品進行複判已確定是否誤宰.

    2.下週將從小線調二名 light on 小姐,進行人員更換,比較 P5 不良是否有所影響。

    5/8 全面導入3M Tape

    請巧竹廠商製作

    5/9 水平展開其他機台

  • 46

    肆、矩陣圖法

  • 47

    肆.矩陣圖法

    所謂矩陣圖即是用來探討兩因素群

    各因素是否相關之圖法。因素群L1

    L2 L3…..Lm 與 因 素 群 R1 R2

    R3…..Ri…..Rn行列配置,其交點即

    表示L與R各因素間之關係。

  • 48

    根據此交點所示表行與列因素之有

    無關係或是關係的程度,俾達:

    (1)從二元配置中,探求問題的所在或問題的形態。

    (2)從二元配置中,得到有益於解決問題的構想等等,經由此一構想點的交

    點,使問題之解決能夠有效地進行稱

    之為「矩陣圖法」。

  • 49

    作法

    矩陣圖法就是由問題的現象中找尋相對的要素,以行與列配置,以其交點表示各要素是否有相關連。由此交點可獲得「著眼點」,使問題解決具有效果的一種方法。

    在矩陣圖法中所使用的矩圖,依其形式可區分為 L型矩陣、T型矩陣、Y型矩陣、X型矩陣、C型矩陣等類型。

  • 50

    a1 a2 ….an

    b1b2..bm

    b1b2.bm

    a1 a2 …an

    c1c2.cm

    a1 a2 …an

    cn.c2c1

    bn.

    .b2

    b1

    利用多元性思考明確指出問題點的方法詳言之根據行與列各要素之交叉點表示要素之關聯或關聯之深度

    L型矩陣 T型矩陣 Y型矩陣

  • 51

    4.X型矩陣圖

  • 52

    要因探討要因探討——YY軸矩陣圖軸矩陣圖

    評價標準:

    一、成員五人,一人一票。

    二、大於三票則表示相關。

    三、1:相關;0:不相關

  • 53

    系統圖與L型矩陣圖之結合

  • 54

    系統圖與L型矩陣圖之結合PD/EE PD/ME LCM SQE PUR OQC

    前框設計 ●

    燈箱設計 ●

    ID設計 ●cable選用 ●

    設計品質

    線路設計 ●

    Layout設計 ●零件選取 ●

    驗證把關 ●

    改善EMI品質訂定嚴謹SOP ●人員訓練 ● ● ●

    確實執行SOP ●製程品質

    訂定嚴謹SOP ● ● ● ●人員訓練 ● ●

    確實執行SOP ● ●

    機構設計

    電子設計

    入料檢驗

    生產SOP

  • 55

    伍、PDPC圖法

  • 56

    PDPC法乃由日本國立公害研究所所長近藤次郎こんどうじろう博士提出。

    在東京大學任教時,適逢東大紛爭(1968-1969年)為瞭解事件最後將如何,於是詳細的剖析其前途與進展過程,其使用的方法後來經過系統化後,被稱為“過程決定計劃圖法"。

    過程決策計畫圖法過程決策計畫圖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 57

    為了完成某個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標,在制定行動計劃或進行方案設計時,預測可能出現的障礙和結果,並相應地提出多種應變計劃的一種方法。製作事件發生的路線圖。

    過程決策計畫圖定義

  • 58

    ‧動態手法。

    ‧具有預測性及臨時應變性。

    ‧能提高目標達成率。

    ‧利於負責人對於整個局勢的掌握。

    ‧能使參與人員的構想、創意得以盡情發揮。

    過程決策計畫圖特點

  • 59

    ‧在目標管理中做實施計劃的決定。

    ‧可技術開發中的實施計劃擬定。

    ‧重大事故的預測及其對策的擬定。

    ‧製程中不良對策的擬定。

    ‧妥協過程中的對策的研擬與選擇。

    過程決策計畫圖適用範圍

  • 60

    ‧此一手法與許多公民營企業中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以及電腦程式中之〝流程圖〞近似,可應用於計畫流程中的各項管制工作。

    ‧本法強調預防功能,宜在執行工作計畫前使用,非在發生問題後才來分析。

    過程決策計畫圖使用要領

  • 61

    繪製步驟

    繪製步驟

    決定起點&終點針對某一目標或防範事故,決定過程起點與終點。

    經小組討論達成目標之可能路徑。

    從過程路徑預想可能發生現象或須解決之問題。

    擬定對策及預測可能結果。

    討論路徑

    預測問題

    擬定對策

    排列連結

    整理過程步驟發生現象、預測結果、對策項目,依時間或發生順序排成過程路徑,以箭頊線表示關聯,以虛線連接對策。

    過程決策計畫圖繪製步驟

  • 62

    從開始到目標皆是依循著「實施步驟」、「實施後現況」與「選擇路線的判斷」等時間性的順序步驟,以箭頭的方式表示前後順序。

    過程決策計畫圖繪製步驟

  • 63

    繪製步驟(乙種)

    1、明確設定具體的目的或目標。

    2、瞭解現行狀態(或稱起點的狀態)及工作計畫的限制條件。

    3、按原定工作計畫思考實施困難之處及可能發生的錯誤。

  • 64

    4、擬定第一階段過程決策計畫,繪圖列示工作過程可能發展狀態,並把最可能達成目的或目標之發展路線標明。5、按第一階段過程決策計畫實施,定期檢討並擬定第二階段過程決策計畫。依據第一階段過程決策計畫實施結果,與新發生的問題及阻礙,研訂新的工作計畫並廢止舊計畫中不需要的部分。6、按第二階段過程決策計畫實施,定期檢討並擬定第三階段過程決策計畫。確定達成預期目的或目標。

  • 65

    解決影響施工品質之問題

    達成目的

    PDPC的一次計畫

    解決影響施工品質之問題

    達成目標

    PDPC的二次計畫

    解決影響施工品質之問題

    達成目標

    PDPC的三次計畫

    過程決策計畫圖繪製步驟

  • 66

    PDPC圖示意義記 號 名

    稱意 義

    簡略型 一般型

    對策 表示當時應採取處理方法

    狀態

    對應於對策所發生的狀況

    分叉點

    表示有兩種以上的狀態。若使用分叉點時,就應該製作[YES]和[NO]的分別

    箭頭線

    表示時間的經過,事態的進行順序( 不是表示時間的長短 )

    虛箭頭線

    表示不需要時間的工程,自某一狀態進行到後續狀態或與對方不具有對應關係時,只表示其順序而已

  • 67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1/9)

    順向思維法

    順向思維法是定好一個理想的目標,

    然後按順序考慮實現目標 的手段和

    方法。這個目標可以是任何的東西,

    比如大的工程、 一項具體的革新、一

    個技術改造方案等。為了能夠穩步達

    到目標,需要設想很多條路線。

  • 68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2/9)

    順向進行的PDPC法示意圖

  • 69

    事故發生型:

    某種過程為不希望的“壞狀態",在過程中嚴密地監測朝向此種“壞狀態"的過程原因,逐次展開,予以修正前進的方向及過程,避開最壞的狀態,以達到希望的結果。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3/9)

  • 70

    事故發生型的PDPC法示意圖 :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4/9)

  • 71

    逆向思維法

    當Z為理想狀態(或非理想狀態)時,從Z出發,逆向而上從大量的觀點中展開構思,使其和初始狀態A0連接起來,詳細研究其過程做出決策,這就是逆向思維法。如圖所示:

    AO Z

    初期狀態 良好狀態

    自良好狀態

    Z回溯思考

    至初期狀態

    逆向進行的PDPC法示意圖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5/9)

  • 72

    逆向思維應該考慮從理想狀態開始,考慮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是什麼,為了滿足這個前提又應該具備什麼條件。一步一步退回來,一直退到出發點。

    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連接,倒著走得通,順著也可以走得通,這就是PDPC法一個正確的思考辦法。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6/9)

  • 73

    目標達成型:

    新製品開發,預期提高生產性目標,藉著適當的判斷與充實的規劃,在過程中遇到障礙時,選擇有能力局部消除的障礙原因,努力矯正過程的瑕疵,順利通過最佳途徑,以達到目標。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7/9)

  • 74

    目標達成型: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8/9)

  • 75

    總而言之,無論怎樣走,一定要走到目的地。但行走的方案,並不需要真正等到碰得頭破血流以後才去解決,而應該事先就已經討論過了,所有的問題應該預先都預測到了。這樣的話,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就不會害怕突發性的事故了。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9/9)

  • 76

    減少設備停機影響

    某維修小組制定保證減少設備停機影響均衡生產的PDPC圖來指導小組工作。

    設備零件突然發生故障停機

    組織搶修人員到位

    領取零件

    更換零件

    調整交付

    保證均衡生產

    配件不全無零件

    外購

    無貨修件應急

    機電人員不到位

    安排其他設備生產

    更換調整工具

    質量要求能否達到

    A0 A1 A2 A3 A4 Z

    B1 B2

    C1 C2

    D1 D2 D3 D4

  • 77

    陸、箭頭圖法

  • 78

    陸.箭頭圖法

    時效性也是品質管制活動中,所

    不可欠缺的重要管制項目。

    在決定的日程下做出良好品質,

    生產出正確數量之產品,日程計劃

    及其進度管理則是非常重要的管理

    活動之一。

  • 79

    為建立最適計劃,達到高效率進

    度管理的方法有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及CPM(critical path method)等方法。 以PERT或CPM來表現日程計劃的圖表,叫做「箭頭圖」法。

  • 80

    繪製箭頭圖法步驟1:列出所有作業

    全體組員先檢討,然後針對對象

    的專案推展必須的作業列出

    步驟2:作成作業卡片

    作 業 名 稱

  • 81

    步驟3:找尋作業卡片的相互關係

    依各作業間的先行,後接,平

    行等關係把各作業卡片做配置。

    步驟4:決定作業卡片的位置

    步驟5:作成箭頭圖

  • 82

    步驟6:調查作業所需日數

    調查箭頭圖上各作業所要的日數,

    然後記入於作業卡片的直線下方。

    步驟7:結點日程的計算

    在箭頭圖上各結點,計算求取最快

    結點日程與最慢結點日程,然後記

    錄於結點附近。

  • 83

    網路圖之繪製

    無論是要徑法(CPM)或是計劃評核術(PERT),皆以網路圖表示一項專案計劃之各項個別活動(Activity)或作業(Operation)之先後次序關係並註明所需時間,其網路關係及術語首先說明如下

    活動(Activity)或作業(Operation):即工作之意,需要時間及人力物力來完成,各項活動或作業,皆須以箭號表示其先後關係之存在,如有某項活動 a,以箭號表示為

    auuuuuur

  • 84

    若重點強調活動 a 的開工與完成,則以開工與完成作為活動 a 的事件,事件僅表示一個時點,屬靜態觀念,本身並不消耗時間 ; 至於活動或作業,是實際耗時的工作,表示從某一事件至另一事件之間所需花費的時間,屬動態觀念。表示如下:

    通常是以數字表示各項事件,則上圖改為:

  • 85

    節點(Node):為連接各項活動或作業,表示活動或作業開始及結束之點,在計劃評核術中稱為事件(Event),若有活動a 和 b 兩項作業,若網路圖如下

    其意義為作業 a 是作業 b 的先行作業(Immediately Preceding Operation),表示作業 a 完成後始能開始作業 b。或作業 b 是作業a 的後續作業(Immediately Succeeding Operation),表示作業 b 須等作業 a 完成後始可開工。

  • 86

    如果有兩項作業 b 與 c,皆須等待作業 a

    完成後,始能開工,則表達方式為

    如果有一項作業 c,必須等待作業 a 和作業 b 皆完成後,始能開工,則其表達方式為

  • 87

    網路圖的種類網路圖有兩種:(1)以箭號表示作業,稱為箭號網路圖(Activity-On-Arrow,簡稱AOA);(2)若以節點表示作業,箭號僅表示先後次序關係,則稱為節點網路圖(Activity-On-Node,簡稱AON)。例如

  • 88

    箭線圖法(Activity Network Diagram)

    擬定最適當之日程計畫圖

    甘特圖

    (Gantt Chart)

    計畫評估表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Item Month

    Item/ Week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D1 Call QMT and set improvementgoal/ plan

    D2 Data collection

    D3 Cause and effect analysis

    D4 Further analysis

    D5 Corrective action plan &implemention

    D6 Result confirmation

    D7 Standardization

    D8 Remaining problem

    Sep OctMay Jun Jul Aug

    10

    1 3

    2

    4

    5

    6

    7

    8

    9

    11

    12

    15

    15

    15

    1

    3

    5

    5

    5

    11

    5

    5

    6

    4

    21

    17

  • 89

    事件編號 事件名稱 先期事件 後續事件

    1 系統分析 無 2,3,102 覆審分析報告 1 43 指派工作擬定管制方法 1 44 輸出設計 2,3 5,65 檔案設計 4 76 資料庫設計 4 77 輸入設計 5,6 8,98 處理程序設計 7 119 控制設計 7 1110 撰寫規範書 1 1111 系統發展 8,9,10 1212 系統完成 11 無

    1. 劃分事件及執行順序 2. 評估每一事件之執行時間及最早時間TE與最晚時間TL

    Te = (To+Tp+4*Tm)/6

    Te 表示期望時間

    To 表示樂觀時間

    Tp 表示悲觀時間

    Tm 表示正常時間

    3. 繪製PERT圖及找出要徑

    Event To Tp Tm Te1 8 20 16 15

    2 0.5 2 1 1

    3 1 4 3 3

    4 2 10 4 5

    5 2 10 4 5

    6 4 20 10 11

    7 2 10 5 5

    8 2 12 5 6

    9 2 8 3 4

    10 12 24 16 17

    11 16 30 20 21

    12

    1 3

    2

    10

    4

    5

    6

    7

    8

    9

    11 1215

    15

    15

    1

    3

    5

    5

    5

    11

    5

    5

    6

    4

    21

    17

    TE=0TL=0

    TE=15TL=17

    TE=15TL=15

    TE=15TL=28

    TE=18TL=18 TE=2

    3TL=23

    TE=23TL=29 TE=3

    4TL=34

    TE=39TL=39

    TE=39TL=41

    TE=45TL=45

    TE=66TL=66

  • 90

    可信公司專案的專案網路可信公司專案的專案網路作業代號A. 開挖B. 建地基C. 建粗牆D. 建屋頂E. 安裝外部管線F. 安裝內部管線G. 建外部邊牆H. 外部粉刷I. 裝設電工J. 建牆板K. 鋪地板L. 內部粉刷M. 外部裝潢N. 內部裝潢

  • 91

    Microsoft Project Microsoft Project 甘特圖甘特圖圖 8.2

  • 92

    Microsoft ProjectMicrosoft Project——專案網路專案網路

    內部裝潢外部裝潢

    外部粉刷 鋪地板 內部粉刷

    建外部邊牆

    建屋頂

    安裝內部管線 建牆板

    安裝外部管線 裝設電工

    建粗牆

    建地基

    開挖圖 8.3

  • 93

    拾參、矩陣數據解析法

    以矩陣圖的配列使大數的數據易於整

    理的方法。

    此方法是新品管七大手法的唯一數據

    解析法,結果還是以圖來表示。此方法

    的主要手法也稱之為「主成份分析

    法」。是多變量解析法的一種手法。

  • 94

    主成份的意義

    數學原理

    針對一觀測母群體 p 個多變量出象的 n 個出象樣本:

    11 12 1

    21 22 2

    1 2

    p

    n pp

    n n np

    x x xx x x

    X

    x x x

    ×

    ⎡ ⎤⎢ ⎥⎢ ⎥=⎢ ⎥⎢ ⎥⎢ ⎥⎣ ⎦

    L

    L

    M M O M

    L

    1

    ( ) , ( )p p p

    E X X V X S× ×

    = =

  • 95

    我們設法找尋一種線性轉換的方式k,使得:

    因此藉以萃取多變量出象X當中有意義的變量y

    1

    11 1 1 11 2, , ( ) , ( )pn p p p p p p pn

    p

    kk

    y X k where k thus E y X k V y k S k

    k

    ×× × × × × ××

    ⎡ ⎤⎢ ⎥⎢ ⎥ ′= = = =⎢ ⎥⎢ ⎥⎢ ⎥⎣ ⎦

    M

  • 96

    在這裡所謂「有意義」的含意,就是特指能夠將多變量出象X的變異數S,或者是相關係數R充分表達出來,也就是說:

    在求解的過程當中,我們將會發覺其中的 λ與 k,正是數學上所謂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 . 1 . . 1k k

    Max k Sk or Max k Rk

    s t k k s t k k

    λ λ′ ′= =

    ′ ′= =

  • 97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email protected]

    mailto:[email protected]

    大 綱QC新七大手法緣起新舊QC七大手法比較品質管理工具分類QC新舊七大手法之關係 QC舊七大手法新QC七大手法特點(1/2)新QC七大手法特點(2/2)新QC七大手法之用途壹、關連圖法壹、關連圖法關連圖的特徵繪關連圖步驟關連圖的基本構成LCM漏放關連圖貳.親和圖法貳.親和圖法文字資料之搜集參.系統圖法參.系統圖法系統圖的用途系統圖的作法系統圖對策系統圖肆、矩陣圖法肆.矩陣圖法系統圖與L型矩陣圖之結合過程決策計畫圖繪製步驟過程決策計畫圖繪製步驟PDPC圖示意義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1/9)事故發生型的PDPC法示意圖 :過程決策計畫圖類型(5/9)目標達成型:減少設備停機影響陸.箭頭圖法繪製箭頭圖法 網路圖之繪製 網路圖的種類可信公司專案的專案網路Microsoft Project 甘特圖Microsoft Project—專案網路拾參、矩陣數據解析法主成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