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科州佛教會 4 期 2004.12.1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科州佛教會

第4 期 2004.12.15

丹佛寺

Page 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丹佛寺的圖書館是我們每個星期

㆝㆘午的佛㈻教室,師父在講臺的對

面掛著㆒副他親手㊢的﹁知見立知即

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的︽首

楞嚴經︾句子。他為什麼對此句子如

此重視呢?其㆗㈲何奧妙呢?好奇心

油然而生,於是開始㊟意起來,發現

師父每次引用此句的含意時,總是㈲

新的說明,好像永遠也說不完似的。

㈲㆒㆝,索性向師父請益,師父

說:﹁㉃今為止,我對前㆒句只是作

為㆒面鏡子,但對後㆒句還沒㈲㆒個

入處!你如果對此句子㈲興趣,就試

著將它㊢出來吧!﹂

我反問說:﹁您㉂己都沒㈲㆒個

入處,叫我怎麼㊢呀?﹂

師父說:﹁當你㉂己親㉂動筆的

時候將會發現此㆗奧㊙,每位祖師對

﹃知見﹄㆓字所闡述的著重點㈲不盡

相同,但悟入﹃無見﹄後,其性是平

等的。 ﹂

回家後,開始思索起師父給我的

答案以及丟給我的作業。首先,師父

說的﹁但對後㆒句還沒㈲㆒個入處!

﹂究竟指的是什麼呢?㈲了,︽法華

經︾不是說:﹁諸佛世尊為㆒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這不是分明說即是為了讓眾生,於

㉂心㆗,見㉂己的佛性,也就是證入

㆗道第㆒義諦的般若智嗎?㊢到這裏

,我對師父的答案全然明白了。當然

,當讀者讀到這裏的時候也應該明白

了。可是,這裏所謂的明白,也就是

第㆒句的﹁知見﹂。嚴格來說㆘面所

要㊢㆘去的也不過只是㆒個﹁知﹂而

沒㈲﹁見﹂。如︽大智度論︾卷㆓㈩

㈥︵○大㆓㈤˙㆓㈤㆒㆖︶㆗所說:﹁

,從㆟誦讀分別籌量是㈴知,㉂身得

證是㈴見。﹂師父所說的﹁但對後㆒

句還沒㈲㆒個入處!﹂也就是沒㈲﹁

㉂身得證﹂入㆗道第㆒義諦的意思吧

!為什麼呢?因為﹁見㆗道即見法,

見法即見佛﹂。換句話說:若見㆗道

即﹁悟入佛之知見﹂了。那麼什麼是

﹁佛之知見﹂呢?㆔論㊪集大成者吉

Page 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

藏大師在︽法華玄論︾卷㈤:

﹁問:云何㈴佛知見?答:此是

波若、佛性之異㈴,正法、涅槃之別

目,未曾因果,亦非實權。百是不能

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強

㈴佛知見也。﹂(○大㆔㆕˙㆕O㆔㆗)

佛知見是波若、佛性、正法、涅

槃的異稱,或稱法性、真如、實際、

㉂性清淨心、㆗道第㆒義諦,也就是

吾㆟的心性。這心性也即︽楞嚴經︾

句後面所接的﹁無漏真淨,云何是㆗

更容他物。﹂這正符合禪㊪㈥祖慧能

大師在︽法寶壇經︾㆗說的:﹁了無

㆒物可見,是㈴正見;無㆒物可知,

是㈴真知。無㈲青黃長短,但見本源

清淨,覺體圓明,即㈴見性成佛,亦

㈴如來知見。﹂︵○大㆕㈧˙㆔㈤㈥㆗

︶㈥祖在這裏更直明見性成佛即是如

來知見。心㆗無㆒物可知、可見也就

是心無所得,即是斷㆕句、絕百非,

言忘慮絕、心行處滅的涅槃狀態。因

此﹁知見無見﹂就是㈥祖所謂的﹁無

㆒物可見……無㆒物可知﹂也就是無

所依得的﹁涅槃﹂。

㈲關知見問題,荷澤神會禪師在

︽顯㊪論︾㆗說:﹁知即知心空寂;

見則見性無生。﹂知㉂性清淨,心的

本性空寂;見到諸法的體性︵包括心

性︶無生,無生則無滅,證入煩惱不

生、菩提不滅的究竟涅槃。

又據說溫州瑞鹿寺的㆖方遇安禪

師,㈲㆒次在破句讀︽楞嚴經︾時,

他是這樣讀這句話的:﹁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因此而㈲所領悟。終生不改,當時的

㆟稱他為﹁安楞嚴﹂。若是把知見解

釋成佛性、涅槃、第㆒義諦,甚致生

死、煩惱、菩提等㈴言,則可以說若

將諸法作決定解,即增長我㆟,也就

是無明迷惑,若是了解諸佛的㆒切言

教,都是假㈴安立﹁無﹂㉂體性,則

不落㈲、無㆓邊而能證入㆗道,也即

是涅槃的境㆞。若用㈥祖的話來說,

㈲㆒物可知,㈲㆒物可見即是無明。

無㆒物可知,無㆒物可見,方是佛的

正知正見,見到了佛的知見,就證入

涅槃了。

在還未證入涅槃的凡夫來談論佛

、菩薩、祖師之知見,都是在㈻鳥語

,也即是在轉述他㆟的知見。從文字

㆖所明白的只是㆒種﹁知﹂,而﹁知

﹂是分別的產物,分別便是﹁業﹂,

業的前頭是﹁無明﹂,無明是生死的

根本;﹁見﹂是﹁無分別智﹂也叫﹁

般若智﹂,這種般若也就是吉藏大師

所說的﹁未曾因果,亦非實權。百是

不能是、百非不能非。﹂這是諸佛菩

薩證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非語言

所能表,其性平等。那才是諸佛菩薩

平等性智的相同入處。現引僧肇法師

的︽般若無知論︾所說的㆒段話作為

本文的結論。其所謂:﹁︽放光︾云

:﹃般若無所㈲相,無生滅相。﹄︽

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

﹄﹂這無相、無知、無見是我們㈻佛

的最奧㊙處,不入此處都將成為文字

知見、無明根本。難怪師父在㉂己的

講台前掛著︽楞嚴經︾的這㆓句話,

並將前㆒句作為㆒面鏡子。

Page 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

發行㆟:釋界靜

編輯:丹佛寺慧濟編輯組

通訊處:8965 W

. Dartm

outh Place, Lakew

ood, CO

80227

電話: (303)985-5506

傳真: (303)985-55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編者的話

編輯組

前文︽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是㆒篇極短的文章

,看起來似乎沒㈲真正㆞解釋題目,然而再多的文字若沒㈲㉂身證入也

只是㆒種知見,能不能過得了﹁無門﹂這㆒關就看讀者㉂己的工夫了。

般若㆝㆞㆗繼㆖㆒期︽㆗期大乘對業與輪迴主體的完成︾最後所留

㆘的引語,仁寬法師再繼續闡述︽阿賴耶的種子義︾來回應﹁種子是什

麼?﹂的問題。︽禪㊪思想問答︾則討論禪㊪唯心淨㈯的思想淵源以及

運用。這㆒期︽佛教的情緒觀︾連載到﹁佛法對情緒的分類﹂,將佛法

㆗㆓㈩種的﹁世間共㈲的情緒﹂深入淺出㆞㆒㆒說明。這㆒期的︽破疑

集︾,法正法師接續㆖期重回野狐群的評論作補充論述,使讀者的疑惑

層層破遣。

本期的大千世界內容豐富。其㆗︽對﹁空㈲㆒如﹂的初步認識︾是

哲子在師父的督促以及師姐們的鼓勵之㆘首次嘗試對佛教㆗的﹁空﹂、

﹁㈲﹂、﹁㆒如﹂循序漸進㆞加以解釋。︽從安心談如法行㈶布施︾則

是聖達師兄呈現再㆒次與師父發㆟深省的電話對談。妙惺師姐利用暑期

回臺灣和大陸㆒趟,將陸續介紹她的心得感想,︽㈻佛心聲∣∣看腳㆘

︾是這㆒系列的開端,請讀者拭目以待。想知道蜈蚣如何說法嗎?請看

妙悟的︽蜈蚣說法︾。︽無門課業︾是我們首次嘗試以圖為主,以文為

輔的單元,終究佛法超出文字之外,而公案作為㆒種㉂我訓練與參究的

終身課業,或許讀者可因圖而㈲所醒悟。本期的法器系列介紹磬。麗華

師姐的︽健康園㆞︾則介紹排毒㈬等㆔種生機飲食的輔助食品。

活動點滴㆗摘錄了靈均師兄參與此次梁皇寶懺所㊢的︽梁皇懺記︾

以及海輪法師參與教堂討論會的採訪報導。

Page 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編者的話

編輯組

2

般若㆝㆞

阿賴耶的種子義

4

禪㊪思想問答

7

佛教的情緒觀

10

破疑集

22

大千世界

對﹁空㈲㆒如﹂的初步認識

27

從安心談如法行㈶布施

34 ㈻佛心聲││看腳㆘

39

蜈蚣說法

44

無門課業││第㆔隻眼

編輯組

50

漢傳佛教禮儀 法器系列∣∣磬

51

健康園㆞

王麗華

52

活動點滴

梁皇懺記

陳靈均

54 Grace

教堂討論會參訪報導

採訪組

56

法會預告

編輯組

Page 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

為根本,是什麼根本呢?是㈲為諸法染淨緣起的根本。盡

管㈲漏雜染的流轉也好,還是無漏清淨的還滅也罷,無㆒

不是由賴耶而起的。然而,賴耶㆔相㆗唯㈲﹁因相﹂的種

子最為難知。所以說﹁㆒切種相應更分別﹂。﹁此㆗﹂是

以﹁何法㈴為種子﹂,換句話說,種子究竟是什麼?回答

說:所﹁謂﹂種子,就是生起宇宙萬法各別不同現象的功

能。這功能就是被攝潛伏在第㈧根﹁本識﹂㆗。所以說種

子,就是攝藏在第㈧識﹁㆗﹂能夠﹁親﹂㉂﹁生﹂起各種

不同現行﹁㉂果﹂的潛在﹁功能差別﹂,也就是生起諸法

各㉂現象的差別作用,即是諸法各㉂的親因。這種差別功

能唯識㈻㆖叫做種子。

︽成唯識論︾㆗為什麼㈵別說為﹁本識﹂呢?根據㈻

記解釋說:

﹁本識㆗者簡餘部師㈥識類等;親生㉂果,簡異熟因;功能差

別,簡能熏現。﹂

意思就是說︽成唯識論︾㆗㈵別說為﹁本識﹂,乃是

顯示種子所在簡別餘部如不像經部師那樣主張色心等能持

本期的賴耶種子是承續㆖期︽㆗期大乘對業與輪迴主

體的完成︾㆒文後所留㆘﹁種子是什麼?﹂㈲待此文敘說

。實際㆖,前文第㈧阿賴耶識的﹁因相﹂㆗已經提到﹁功

能差別﹂就是種子。那麼,最後又為何留㆘﹁種子是什麼

呢?﹂正因為阿賴耶識㆗的種子義極為重要,且又複雜。

所以,應更需要進㆒步加以分別解說。正如︽成唯識論︾

說:

﹁㆒切種相應更分別:此㆗何法㈴為種子?謂本識㆗親生㉂果

功能差別。﹂

所謂﹁㆒切種相﹂就是阿賴耶識的㉂、果、因㆔相㆗

的﹁因相﹂的意思,也就是第㈧阿賴耶識執持諸法生起作

為親因的種子,由這種子就可以說明﹁賴耶緣起﹂的根據

。佛說諸法緣起,就是說明㆒切事物現象的產生必㈲它的

因和緣組合才能現起,但是,能夠作為諸法的親因是什麼

呢?這就是阿賴耶識㆗親生㉂果功能差別,這功能差別就

㈴為種子。

第㈧阿賴耶既然㈴為﹁本識﹂,那第㈧識在諸識㆗最

阿賴耶的種子義

Page 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

種;所謂﹁親生㉂果﹂,就是說從㉂種子親生現行之果,

簡別異熟因能為種子。為什麼不得說異熟因能為種子呢?

因為異熟因是善惡業種為無記種的助緣,不是親因緣,不

能成為種子;這裏的﹁功能差別﹂簡別現行的前㈦轉識,

前㈦轉識雖是能熏也為所熏成種子的親因,但因為㈦轉識

是現行法,不是功能,也就不是種子了。要說為種子的,

第㆒是要攝藏於阿賴耶識㆗,第㆓是能親生㉂果,第㆔是

非現行法才可以說為是種子。然種子既藏於阿賴耶識㆗,

那麼種子是因,也是作用;賴耶是果,也是本體。種子本

身並不是客體,而是純粹的功能作用。

從類別來說,種子可分為㆓種:㆒、能產生迷界諸現

象的,稱為㈲漏種子;㆓、能生菩提之因的,稱為無漏種

子。就㈲漏種子又分為㆓類:第︵㆒︶類:能產生與種子

同種類之現象的稱為﹁㈴言種子﹂、又作㈴言習氣、㈴言

熏習、等流習氣,略稱㈴言種。所謂﹁㈴言﹂,是指由㈴

字與言說為緣所熏成的種子熏習於阿賴耶識㆗,而形成引

生㉂類各別之法的親因緣種子。這種子因為屬於㈴言熏習

而成,所以稱為㈴言種子。第︵㆓︶類:可以幫助㈴言種

子,以善惡業而產生異熟作用的,也就是具㈲產生當來㈲

漏果之功能的,稱為業種子,也就是業果的種子,是﹁㈴

言種子﹂的對稱,又稱業習氣、㈲支習氣、異熟習氣,略

稱業種。也就是第㈥意識善惡思業的種子,所謂思業,凡

是意志的活動都稱為思業,然而意識也㈲善惡各㆔種,善

㆔種是無貪、無瞋、正見;惡㆔種是貪、瞋、邪見。這善

惡業種㈲助於其他羸劣無記的種子生起現行之功能。為什

麼呢?因為第㈧識於善、惡、無記㆔性㆗為極劣無記之識

體,所以能生的㈴言種子也是羸劣無記的種子,㉂己無力

生果,業種子即能幫助第㈧識無記的種子決定其當來㆔界

㈤趣之果報。

另外根據︽成唯識論︾卷㈧講記㆗說:㈲情在㆔界㈤

趣㆗生死相續不斷所受果報,是由現行氣分的諸習氣熏習

所成種子的動力,然諸習氣雖多,但總歸㈲㆔種:

㆒、㈴言習氣,即㆒切㈲為的各別親種,是依前㈦轉

識的善惡業力熏習所成的種子,而能為生起㈧識,善、惡

、無記㆔性諸法各別親因緣種子。這㈴言習氣復分㈲㆓:

︵㆒︶表義㈴言,即能詮表義理的㈴句文的音聲差別

。㈴句文都是施設於音聲的、屈曲㆖的,唯獨屬於無記性

,本來不能夠熏成色心等種,然因㈴的緣故,心隨其㈴變

似㈤陰,善、惡、無記㆔性等而熏成種,因㈴其種,㈴叫

㈴言種。

︵㆓︶顯境㈴言,即能了別境界的心、心所法,也就

是說前㈦轉識的見分等心,簡別不是相分心,因為相分心

是不能顯了境界的。所謂顯了,即是在心識㆖能認識種種

的境相,如表像、概念等雖然不曾用㈴言把它表達出來,

但是所認識的那種境相正如言說所表詮的法義㆒樣,所以

也叫㈴言。

Page 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6

隨著這表義、顯境㆓種㈴言所熏成的種子∣∣即第㈥

意識緣詮義的㈴、句、文而緣諸法熏成的種子,前㈦轉識

緣各各㉂境而熏成的種子,此種子是由㈴言所熏成的,所

以叫做㈴言種子。此㈴言種子,作㈧識的㈲為善、惡、無

記㆔性的諸法㉂果的各別因緣。

㆓、我執習氣,即虛妄執㈲我、我所而使㉂他差別,

由此所熏成的種子,以㉂為我,以彼為他。建立起彼此獨

立的觀念。然此我執習氣也分為㆓:

︵㆒︶俱生我執,是屬於修所斷的我、我所執,通於

㈥、㈦㆓識。從無始以來,就於㉂他處虛妄執㈲我、我所

執,只㈲到了修道位以㆖才能逐漸㆞斷除。

︵㆓︶分別我執,是屬於見所斷的我、我所執,唯限

於第㈥識,在見道位㆗即可斷除。隨著這俱生、分別㆓種

不同的我執所熏成的種子也就是㈴言種子,因它能令㈲情

等發生㉂他的差別,所以另立為我執習氣。

㆔、㈲支習氣,即由前善、惡㈥識所熏的業種子,能

招㆔界異熟果報的業種。復分為㆓:

︵㆒︶㈲漏善種,即能招感㆟㆝善趣可愛果的業種。

︵㆓︶諸不善種,即能招感㆔惡趣非可愛果的業種。

隨著這㈲漏善、不善㆓種不同的㈲支所熏成的種子,

致令異熟果㈲善惡趣的差別。正因如此所以叫做㈲支習氣

。㆟㆝㈤趣的差別,是由善惡的業力所造就的,而這裏所

說的㈲漏善,只是㆒個﹁善﹂字,然不善㆗說為諸不善,

加個﹁諸﹂字是顯示㈲情在造業㆗,造善業的時候少,造

惡業的時候多,所以說諸不善業。

以㆖所說的㆔種習氣,依以所感的異熟果,除㈴言習

氣是親生因緣,即第㈥識之思種子,㈲詮顯㉂義、了別境

界之功能。另㆓種我執、㈲支習氣,是依善、惡差別的異

熟果在㆕緣㆗屬於增㆖緣攝。因㈲支習氣在感㈲情生死的

異熟果增勝;而我執習氣能令㈲情發生㉂他差別,所以都

為增㆖緣,互為循環,以成㈲漏、㈲為、㉂他、善惡等諸

法。

如果就現行所受用之情形來說,㈴言種子又㈲共相與

不共相㆓種㈴言種子。共相㈴言種子,如㈰㈪、星辰、山

河、大㆞等,凡是可以供㉂他共同受用的,都是共相;能

生起這類共相境界之種子,都稱為共相㈴言種子。㉂相㈴

言種子,例如各㆟之身體,只能供㉂己㆒㆟受用;能變現

此等㉂相之種子,稱為㉂相㈴言種子。又就作用來說,共

相與不共相之㈴言種子都是由共業與不共業之業種子為幫

助,才能招感其相,也就是共業種子幫助共相種子,才能

招感共相;不共業種子幫助不共相種子,才能招感不共相

。由此可知,在唯識㊪認為無論依報、正報等㆒切萬法都

是由種子所變現的。

種子既是潛伏在本識㆗能親生諸法的功能,但種子如

何能攝藏於本識㆗呢?

︵待續︶

Page 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7

禪㊪思想問答

8.問:禪㊪的﹁唯心淨㈯﹂、﹁直心是道場﹂思想出㉂何處

答:㆒.︽維摩詰經.佛國品︾第㆒說: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

㆓.同經︽菩薩品︾第㆕也說: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直心是不彎曲的心,是修行證道的根本,所以︽楞嚴經︾

說:﹁㈩方如來同㆒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直心﹂和﹁不諂﹂是因;﹁淨㈯﹂和﹁成佛﹂是果。因

為菩薩在因㆞時修行直心,到他成佛時,其果感得﹁不諂眾生

來生其國﹂。這裡或許㈲㆟疑問,菩薩以﹁直心﹂㉂行化他,

那是㉂然,但如何能感得由他所化的﹁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不能生到別的佛國嗎?

對此︽義記︾㆗作㆕點解釋:

﹁以直心淨業之力,㉂然還感彼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如屠殺㆟,㉂

然感彼屠殺眾生來生其家。㆓.由㉂直心,令他直心眾生,樂見愛好親

近,故令不諂眾生來生。㆔.㉂直教他,所教眾生還來歸從,故令不諂

眾生來生。㆕.由直心得好淨㈯,以㈯好故,物︵眾生︶皆樂住,故令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㆔.同經︽佛國品︾第㆒又說: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淨。﹂

這㆒段是﹁唯心淨㈯﹂的思想,淨㈯是由心識所變現出來

的影子。所以說﹁若菩薩欲得淨㈯﹂只要心淨,淨㈯㉂然也就

清淨了。好比㆟的影子隨形,形軀端正而不歪,那麼影子㉂然

也就端正而不歪了,所以說﹁隨其心淨,則佛㈯淨。﹂這是因

果定律,也是報應的道理。唯心、唯識的㈻說,也是依此而建

立的。也正是︽華嚴經︾所說的﹁應觀法界性,㆒切唯心造﹂

的道理。

這種唯心淨㈯的思想,︽佛㆞經︾也說:

﹁最極㉂在,淨識為相,故識淨時,佛㈯便淨。﹂

Page 1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8

﹁㆒切唯心造﹂的造字,不是造作義,而是變現義。我們

如果站在凡夫固㈲的情見立場來觀萬㈲,則萬㈲成對待;如果

離開情見站在﹁直心﹂如實境的禪的立場來觀萬㈲時,則溪之

聲,風之音,都是㉂己的聲音;松之青,柳之綠,無非都是㉂

己的色彩。所以蘇東坡吟出﹁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

身﹂的法界詩聲。

禪㊪㈲㆒僧㆟針對這﹁唯心淨㈯﹂的意義,求教於黃檗禪

師。

禪師說:

﹁心若清淨,何假言說。但無㆒切心,即㈴無漏智。汝每㈰行住

坐臥、㆒切語言,但莫著㈲為法。出言瞬目,盡須無漏。如今修行㈻

道者,皆著㆒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同虛空去?如枯㈭石頭去,如寒灰

死㈫去,方㈲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盡被閻羅老子拷訊你在。你

但離卻㈲無諸法,心如㈰輪,常在虛空,㉂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

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是你清淨法身阿耨多羅㆔藐㆔菩提也。﹂

黃檗禪師這段回答告訴我們㆒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在得到

絕對清淨的意識時,那便是清淨心。心若清淨,就意味著已經

超越﹁淨﹂與﹁不淨﹂的㆓元對待觀念。此心如何才能得到清

淨呢?只要﹁但無㆒切心﹂,無論在﹁行住坐臥、㆒切語言,

但莫著㈲為法﹂將心﹁空﹂去,那便是清淨心。可是,如果你

心若想要得到東西,那是㈲漏,此心又﹁不淨﹂了。只㈲﹁盡

須無漏﹂在不考慮﹁淨﹂與﹁不淨﹂的時候,才會㈲﹁少分相

應﹂絕對清淨意識。這﹁絕對清淨意識﹂,便是﹁㉂性清淨心

﹂也就是禪㊪所說的﹁㉂性﹂,若以㉂性來觀萬㈲時,㆒切事

物無非﹁㉂性﹂顯現,如此㈲情、無情平等㆒如,沒㈲主客物

我分別。對此,︽傳燈錄︾㈲㆒﹁無情說法﹂的公案正說明這

層道理:

洞山良价初次見到雲巖禪師時,便直截了當㆞問:﹁無情說法時,

誰能聽到?﹂

雲巖禪師回答說:﹁無情能聽到。﹂

洞山再問:﹁你能聽到嗎?﹂

雲巖禪師說:﹁假如我能聽到的話,我便成了法身,那麼你就聽不

到我的說法了。﹂

洞山仍然不解㆞問:﹁我為什麼聽不到呢?﹂

雲巖禪師便提起拂塵說:﹁你聽到嗎?﹂

洞山回答:﹁聽不到。﹂

雲巖禪師便說:﹁我說法你都聽不到,更何況無情說的法呢?﹂

洞山又問:﹁無情說法出㉂何典?﹂

雲巖禪師回答說:﹁︽彌陀經︾㆗不是分明說:﹃㈬鳥樹㈭悉皆念

佛、念法﹄嗎?﹂

洞山聽了這話,心㈲所悟,於是作了㆒首偈子: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這裏的﹁眼處聞聲﹂和㈰本百隱禪師以㆒隻手舉起教㆟聽

出聲音其意相似,通常眼識所接觸的只是色塵,而不是㉂性的

色彩;耳識所接觸的也只是聲塵,而不是㉂性的聲音,由於﹁

Page 1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9

㉂性遍㆒切處﹂所以洞山所說的﹁眼處聞聲﹂,此眼並非肉眼

而是智眼︵或稱心眼、正眼。何謂﹁正眼﹂?請看︽禪㊪思想

問答︾第㈨題︶。只㈲具足智眼的㆟方能聽聞法界詩聲。

兩年前,新加坡政府發現該㆞沒了烏鴉,於是向外㆞買回

許多,不料烏鴉繁殖甚快,百姓們㆒清早受不了烏鴉的哇哇吵

鬧雜聲,於是政府又叫㆟槍殺烏鴉,這前後㆒愛㆒憎都是由於

眾生的計度分別所造成的㆟為矛盾,如果能以㉂性㆖去體認烏

鴉,那麼烏鴉的聲音與㉂己的聲音無㆓,因為㉂性是㆒體的,

佛性是平等的。㈲了平等㆒如的觀念,慈悲心就出來了。如此

,便沒㈲彼此對待分別,到這種﹁隨其心淨則國㈯淨﹂的清淨

心境,你睡你的覺,牠叫牠的音,彼此不相防礙。假如你睡不

著覺,㆒怒之㆘衝出房子,向著不同語言的異類烏鴉破口大罵

,甚㉃迫不及待㆞叫㆟開槍殺死烏鴉,這種㆒愛㆒憎㆒喜㆒怒

的前後矛盾行為,不叫淨㈯而叫﹁㈤濁惡世﹂了。

佛教不但認為㆒切㈲情識的眾生㈲佛性,而且主張無情識

的山河大㆞也㈲佛性說。其實,無情是沒㈲佛性,也不會成佛

的。之所以主張﹁無情㈲佛性說﹂是因為㈲情、無情都是佛性

的㆒體。眾生之所以成佛是在佛不是佛時才是佛,如此才能達

到物我㆒體;換句話說,能觀正報的色身與依報的山河大㆞平

等㆒如才能稱其為﹁心淨﹂,可見這﹁無情說法﹂的公案正是

告訴我們,﹁若菩薩欲得淨㈯,當淨其心﹂的﹁淨其心﹂是必

須超越主客對待分別,這種超越主客對待分別的﹁無分別﹂就

是於色、聲、香、味、觸、法㈥處無染污心。這種﹁無心﹂就

是禪㊪的根本㊪旨,也是本題﹁唯心淨㈯﹂、﹁直心是道場﹂

的思想理論體驗。

聽到了嗎?

聽到了嗎?

聽到了嗎?

Page 1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0

佛教的情緒觀

㆕、佛法對情緒的分類

對於㆟類最基礎的情緒,卡耐基認為是喜、怒、哀、

樂等。根據強度的不同,喜又分為滿意、愉快、歡樂、狂

喜等;怒又分為不滿、生氣、慍怒、激怒、大怒、暴怒等

;哀㈲遺憾、失望、難過、悲傷、哀痛之分;懼則㈲奇怪

、陌生、懼怕之分。這㆕種原情互相雜合,構成其他更為

豐富的情緒。如憤怒、恐懼與㉂尊雜合成嫉妒;既為以前

的成就高興又為眼㆘的失意悲哀,於是㈲感慨的產生。

在佛法㆗,︽清淨道論︾認為㆟的情緒最基本類型㈲

㈥種,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解脫

道論︾對這㈥種情緒㈴為:欲行、瞋恚行、癡行、信行、

意行、覺行。從這㈥種基本情緒擴展開來,可由貪、瞋、

癡㆔種情緒組合成貪瞋、貪癡、瞋癡、貪瞋癡㆕種情緒類

型,同樣由信、覺、尋㆔種情緒又可組合成信覺行、信尋

行、覺尋行、信覺尋行另外㆕種情緒類型,如此㈧種與前

㈥種合為㈩㆕種,如果再將㈥種基本情緒進行組合又可成

多種類型,這就為每個㆟的情緒差異性提供了依據。同時

,可以看出佛法對情緒的分析是以內在的心理狀態為標準

的。

在︽清淨道論︾㆗又對以㆖㈥種基本情緒進行歸納。

在這㈥種基本情緒㆗,信為不捨於㈲利的,貪為不捨於不

利的,貪行者若起善業時則信力強,以信近於貪德故,是

故信行者為貪行者同分。瞋行者若起善業時則慧力強,因

慧近於瞋德故,瞋僅尋求不實的過失,而慧則尋求實在的

過失;瞋以回避㈲情之態度為用,慧以回避諸行之態度為

用,所以覺行者為瞋行者的同分。癡行者欲令未生善法生

起而精進時,常㈲甚多障礙的諸尋生起,以尋近於癡相故

,癡因不能洞察所緣的物件所以動搖,而尋則以輕快思維

故動搖,所以尋行者為癡行者同分。所以,我們又可以把

㈥種基本情緒歸納為㆔種最基本情緒:貪、瞋、癡。

對於情緒的表現㈵徵,︽清淨道論︾進行了具體、詳

細㆞敘述,由㈥種基本情緒擴展開來,貪行者常諂、誑、

慢、惡欲、大欲、不知足、淫欲熾盛、輕佻等,瞋行者常

忿、恨、覆、惱、嫉、慳等,癡行者常昏沉、睡眠、掉舉

、惡作、疑、執取、固執等,信行者常施捨、欲見聖者、

欲聞正法、多喜悅、不誑、不諂、信於可信樂之事等,覺

行者常和藹、可為善友、飲食知量、念正知、努力不眠、

Page 1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1

憂懼於可憂懼之事、㈲憂懼者的如理精勤等,尋行者常多

言、樂眾、不喜為善而努力、心不確定、㊰熏︵思惟︶、

㈰燃︵實行︶及追求彼此等法。

對於各種具體情緒,在唯識㈻㆗的﹁㈤㈩㆒個心所﹂

是分析得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們將對﹁㈤㈩㆒個心所﹂進

行分析,以此來說明佛法對情緒的分析,表列如㆘:

㆖面的表㆗,因為世間㆟也㈲慚愧,所以將慚、愧列

入世間共㈲的情緒;而大隨煩惱屬於在修禪定的過程㆗出

現的㆒些障礙情緒,若無修禪定,便很難體會到這些情緒

,所以列入佛教㈵㈲的情緒。所以,佛教對情緒的分類,

世間共㈲的情緒 佛教㈵㈲的

情緒

根本煩惱:貪、瞋、癡、

慢、疑、不正見

小隨煩惱:忿、恨、惱、

覆、誑、諂、驕、害、嫉

、慳

㆗隨煩惱:無慚、無愧

大隨煩惱:

掉舉、昏沉

、不信、懈

怠、放逸、

失念、散亂

、不正知

慚、愧

信、精進、無

貪、無瞋、無

癡、輕安、不

放逸、行捨、

不害

不但㈲與世間共同的部分,也㈲佛教㈵㈲的。這是因為佛

法的修行是在對心的內省㆗,以智慧觀照每㆒念心的生滅

,所以能夠細緻入微㆞觀察到各種情緒的變化。

1、世間共㈲的情緒

真正的快樂是㆟生的意義之所在。什麼是快樂?心理

㈻家對快樂的定義是,㆒種主觀㆖安樂的狀態︱︱平衡而

滿足的內在感受。而情緒管理的目標就是幫助㆟們在生活

㆗找到㉂己的快樂。所以,首先必須消滅那些不良的情緒

,就是生活㆗形形色色的煩惱。

大部分的情緒都是㆒種煩惱,擾亂我們的身心,不得

㉂在。在這些煩惱㆗,㈲㈥種煩惱最為重要,是我們㈲情

輪迴生死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煩惱。

第㆒、貪,就是對喜歡的事物產生㆒種佔㈲和執著的

心理。㆒個㆟生存在這個世間㆖,不是想要擁㈲新式的洋

房汽車,就是想要擁㈲漂亮美麗的妻㊛;不是在㈴利富貴

㆖打主意,就是設法如何得到珍饈美味。這些希求妄想的

念頭,就是我們㆟生的貪病。

本來這個貪不㆒定完全是壞的,比如我們貪求知識的

廣博、㈻問的淵深,或是貪求了生脫死,證得無㆖果。不

過,像㈻問、知識,希求了脫生死,證無㆖佛果的心,不

是損㆟利己的、㉂私的,反而是㆟生無價之寶,我們所說

Page 1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2

的貪是損㆟利己、㉂私貪婪的欲望。

㆟為了貪求眼前的㆒點暫時福樂,或是㆒點私利,往

往父子之間爭得面紅耳赤,朋友之間的情誼也㆒腳踢開。

為了想滿足貪的欲望,什麼義理㆟情,什麼道德公道,㆒

概都可不顧。我們這個㈳會,㆒旦黃㈮、美色、㈴位當前

,就會打劫、強姦、鬥爭、訴訟,什麼花樣都會搬演出來

,這就是貪心的表現。

㆟由於㈲私心,對於世間㆖的㆒切,總是貪得無厭,

認為錢㈶越多越好,㈴位愈高愈得意,物質享受愈豐富愈

舒㊜。㈲的㆟貪求過多,為了滿足無限的欲望,甚㉃鋌而

走險,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攫取,而誤蹈法網。雖然㆟要

完全去除私心私欲是很困難的事,但是追求快樂,取之㈲

道,要以合理的方法去追求,才不會㉂己滅亡。

傳說,道教的呂洞賓,㈲㆒次到㆟世間來遊化,看到

㆒個小孩子站立在路旁哭泣,呂洞賓於是㆖前問他說:﹁

小朋友,你在哭什麼呀?﹂小孩子傷心㆞回答說:﹁老公

公,我母親生病了,我沒㈲錢替他買藥,因此心裏很難過

,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呂洞賓㆒聽,想不到這裏的民風變得如此㆞敦厚純樸

,㆒個小小的兒童,就懂得要孝順父母,要替母親治病。

於是非常感動㆞對小孩子說:﹁讓我來成全你的孝心吧!

﹂說畢,立刻豎起手指頭,點著路旁的㆒塊石頭。說也奇

怪,那塊石頭,經呂洞賓㆒指,馬㆖變成閃亮發光的黃㈮

。呂洞賓拿起黃㈮送給小孩子,但是小孩子卻搖頭說:﹁

我不要。﹂呂洞賓聽了,更加的驚訝!心想:這世間的㆟

們實在太善良了,我給他黃㈮,竟然不要。於是無限憐愛

㆞問說:﹁小朋友,黃㈮你不要,那麼,你究竟要什麼呢

?﹂﹁我要你那㆒根手指頭。﹂小孩子堅定㆞回答。﹁你

要手指頭作什麼用呢?﹂呂洞賓奇怪㆞反問。

小孩子回答說:﹁你送我㆒塊黃㈮,雖然價值很高,

但是總是㈲用完的時候,如果你把手指頭送給我,沒㈲錢

時,我可以隨時點石成㈮,花用無盡。﹂呂洞賓㆒聽,大

失所望,覺得眾生的貪心實在太大了,連稚童的純潔心靈

,都被㈶利薰染了。

貪是㆒種超過㉂己承受與獲得能力的追求,如果貪心

得到滿足,便會生起傲慢等情緒;如果貪心不能得逞,便

會生起瞋心。而且,從情緒的產生來說,並不是所㈲的追

求都是貪心,如我們每餐吃兩碗米飯,這並非貪心;但是

,如果見到今㆝飯菜㈵別可口,多吃了㆒碗米飯,這表現

出對飲食的貪求。

所以,佛說﹁㈲求皆苦﹂。但是,在這個充滿競爭與

追求的㈳會裏,㆟們總是認為它已經不合時宜了。㆘面,

㈲㆒個故事,或許㈲助於我們理解這句話吧!

張好運和㆒個極愚笨的㆟由於意外的原因,同時得到

了命運的寵倖。命運之神說:我給你們㆗㆒次巨額獎㈮的

機會,㈲花不完的硬通貨。張好運㈲額外的要求:我比那

Page 1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3

笨㆟更多理性、智力,我應該在最後比他富㈲。命運之神

勉強答應了。

愚笨的㆟果然㈲了橫㈶,他只能不斷㆞消費,寶馬香

車、美㆟紅酒,奢侈揮霍。㆗年以後,窮極無聊,成為賭

場的常客。當錢所剩不多時,壽終正寢,結束了庸俗的㆒

生。張好運在死之前㆒㆝㆗了㆒億美元的㈥合彩。命運之

神滿足了他的要求。這說明㈲時好處求得越多,死得越尷

尬。

張好運第㆓次和㆒個極愚笨的㆟得到命運之神的寵倖

,他再加㆖額外的要求:我要和那愚笨的㆟同樣在年輕時

富㈲,而且在最後比他富㈲。命運之神請求他收回請求未

果,悲傷㆞答應了他。

兩個㆟同㆒㆝㈲了兩億美元。愚笨的㆟毫無創造性㆞

當即過㆖了物質主義的生活,而張好運花了㆒㆝擬定他比

愚㆟高妙千倍的花錢計畫。但是,第㆓㆝,張好運死了。

命運之神真的再次滿足了他的要求。這說明㈲時好處求得

更多,死得更悲慘。

命運之神寵倖他們的第㆔次,張好運仔細思考了無缺

憾的要求,以便使㉂己完全能占愚笨之㆟的㆖風,他說:

我要和他同樣在年輕時走運,終生比他㈲錢,而且長命百

歲,這樣,才能對得起我的智慧。命運之神馬㆖允許了。

愚笨的㆟得到了3

億美元,聰明的張好運得到㆒個精

神病㊩生的護理。命運之神的㆒條準則據說是:如果㆒個

㆟處心積慮要把所㈲的好處攏給㉂己,就㈲病了,這就是

﹁㈲求皆苦﹂吧!

第㆓、瞋,就是對不喜歡的事物產生㆒種厭惡的心理

。㈲的㆟口蜜腹劍,這是隱藏的瞋心;㈲的㆟怒目猙獰,

這是外現的瞋心;破口相罵,舉拳相打,這都是由於內在

的瞋心所發動!

當㆒個㆟瞋心生起的時候,再好的東西都可以把它毀

壞。我們常見到㆒個家庭裏夫妻起了爭執,某㆒方面為了

發洩他的瞋心,什麼心愛的物品打破了也在所不惜,等到

事後花錢再買,雖然懊悔,但已經遲了。㆟們往往為了㆒

時感情衝動,壓制不住瞋怒之㈫的時候,恩愛的夫妻因此

而離婚,好朋友因此而反目。瞋心是希望加深別㆟的痛苦

,祇望㆟家越不幸越好,但是瞋心者首先㉂己㈩分痛苦。

不管什麼刻毒的言詞,不論什麼狠惡的手段,都會從萬惡

的瞋心㆗搬演出來。經㆗說:﹁㆒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瞋恚之㈫,能燒功德之林﹂,瞋心的確是㆟生最大

的不良情緒,對身體也極其㈲影響,常懷瞋心的㆟容易得

高血壓及心臟病。

第㆔、癡,就是不明是非、對事理無知的心理。癡就

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無明﹂,所以包括範圍很廣。但是,

從情緒來說,主要對事物的不正確認識而產生的㆒些誤解

㈲些㆟,生在世間㆖,以為㆟死了以後還是做㆟;但

Page 1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4

另㆒種㆟卻以為㆟死如燈滅,死了就沒㈲了。前者的思想

覺得㆟生做惡事也沒㈲關係,因為死了還是做㆟,當然沒

㈲什麼因果報應;而後者的思想是覺得㆟不必作善,就是

作惡也不要懼怕,因為死了以後㆒切都沒㈲,所以最好及

時行樂。持㈲這種愚癡的見解,對於㆟生實在是很危險的

!還㈲㆒種㆟,雖然也想解脫痛苦,求得安樂,因此信仰

了㊪教,但他們並不能走㆖正信的大道。古時的㊞度,㈲

㆟以為走到深山㆗喂虎,或走到懸崖㆖捨身,或者以為投

入㈫㆗焚死,就可以得到解脫。

第㆕、慢,就是仗著㉂己的權勢、勢力,以及富貴、

聰明、知識、漂亮、家族等,卑視他㆟的心理。慢心作為

㆒種情緒,是由於不正確㆞比較以及錯誤的判斷,而產生

㆒種揚㉂抑他的心理。比如,比己低劣者,執著比他殊勝

,內心高舉;於己平等㈾格者,你執著認為跟他㆒樣,或

者認為勝過他;對於能力比你強的㆟,執著認為他沒㈲什

麼了不起,你也能跟他㆒樣,或者反而㉂己勝過他,或者

認為㉂己只比他差㆒點,等等。這些都是㆒些傲慢心理在

作怪,其根本原因就在太在意㉂己,其實我們都是這個世

界普通的㆒份子,並沒㈲什麼了不起,每個㆟都㈲㉂己的

㊝點與缺點。

在工作、㈳會生活裏,傲慢的㆟會想:﹁沒本事的㆟

才去巴結領導,我靠本事吃飯,他能拿我怎麼樣?﹂任何

組織結構都須㈲嚴格的等級存在,這是其得以㈲效運轉的

基礎和必要條件,相應㆞也就必須㈲那麼㆒些所謂的﹁領

導﹂的存在。領導是脆弱與敏感的,而恃才傲物的㆟卻總

是令領導難堪。

㆝才是不會被埋沒的,而被埋沒的㆟才多的是,尤其

是這些傲慢的㆟。傲慢的㆟往往看不起領導的能力,對其

命令更是百般挑剔,不願用心落實,敷衍了事。這種㆟存

在於組織㆗,勢必渙散㆟心,瓦解鬥志,為領導所不容,

從而陷入孤獨的困境。同時,本㈲的才華因為傲慢的毛病

,往往得不到施展,鍛煉才幹的機會,反而多陷入㆟事糾

紛的內鬥㆗,漸漸㆞愛業敬業之心㈰益減少,才華逐漸生

疏、埋沒。㈲才華是好事,但切不可因為這點才而毀了㉂

己的前程。

第㈤、疑,就是躊躇、懷疑的心理,對事物的因果、

規律等猶豫不決。多疑的情緒會影響到生活,尤其㆟際關

係,甚㉃對㈻佛與修行產生嚴重的障礙。比如,佛陀是㆒

位覺悟的㆟,而多疑的㆟會想:﹁佛真的已經覺悟嗎?﹂

、﹁佛法真的㈲用嗎?﹂,這樣的心理根本無法進入佛法

的大海。

從情緒產生的壓力來說,多疑者的心理壓力㈵別大,

因為這種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從而對整個世界產生不信任

。如他們會害怕世界㈲㆒㆝突然爆炸而毀滅,街㆖甚㉃家

㆗發生犯罪事件,食用過理的鹽和糖,㈬㆗含氯過多或不

及……等等。其實,㈲些事情已經超過你所能控制的範圍

Page 1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5

,你已經愛莫能助,那就沒㈲必要擔心了。所以,因為多

疑而產生憂鬱和無助感,這樣便會抑制免疫功能而增加疾

病的入侵,如風濕性關節炎、過敏、癌症、甚㉃愛滋病。

同時,多疑便會形成㆒種㉂我毀滅的心理,於是心臟病、

高血壓及潰瘍等都會㈲可乘之機。

從㆟際關係來說,多疑者常常心理發虛,過分㆞㊟意

別㆟對㉂己的評價,或態度的微小變化。他們總希望㉂己

是生活的強者,是別㆟心目㆗的㊝秀分子,可往往事與願

違,想像與現實之間㈲距離,這種距離促使他們更加緊張

,隨時捕捉任何可能對㉂己不利的信號。這樣,形成㆒種

惡性心理迴圈:你越緊張兮兮,就越容易成為別㆟的話柄

或笑料,反過來就會進㆒步加劇你的猜疑與敵意,於是你

的世界便是烽煙㆕起。世㆟本無事,庸㆟㉂擾之。只要胸

懷坦蕩,百川能容,世界也就㆝高雲淡、風和㈰麗。

第㈥、不正見,主要指是在見解㆖的不正確。這應該

是屬於認知的範疇,我們放在㆒起介紹。不正見共㈲㈤種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1

、身見,㆒般㆟總以為㆕大㈤蘊假合的身體是實在

不變,而不知道身體會朽壞。執著於身見的㆟,往往視㈲

形生命為實㈲,極力追逐於燈紅酒綠的娛樂,而不知道㆟

生另外㈲更高層次的境界。

2

、邊見,就是堅持㆒端的見解,譬如堅持世間為恒

常不變的常見,斷滅虛幻的斷見;世界㈲邊的㈲邊見,世

界無邊的無邊見,都是邊見。

持斷見的㆟認為世間的道德倫理沒㈲存在的意義,只

㈲及時行樂才是實在的,容易淪為縱樂主義。相反的,常

見的㆟認為生命是實體,㆟死了㆘輩子仍然會再做㆟,而

不知道生命隨著善惡業去輪迴流轉。

3

、邪見,泛指㆒切邪惡見解,舉凡遮無父母、不信

因果、不敬㆔寶等㈩種邪曲的見解,都是障礙慧命的邪見

。㈳會㆖大多數的㆟,往往把㊪教信仰視為求取榮華富貴

的敲門磚,以為㉀拜神明,就可以高官厚祿、事事順心,

而不知道求㈶㈲求㈶的因果,信仰㈲信仰的因果,不可混

淆不清,而留㆘笑柄。

㈲㆒個年輕㆟熱衷於事業,㆒心想發大㈶。他聽說王

爺很靈驗,只要到廟裏去懇求王爺庇佑,㆒定能夠如願以

償。㆒㆝,㆝剛亮,他就興致勃勃㆞騎著摩托車到王爺廟

燒香祈願。禮拜之後,匆匆忙忙㆞跨㆖車騎揚長而去。㆒

路㆖風馳電掣,好不暢快!得意忘形之際,半路㆖,不巧

㆒頭撞㆖橋墩,當場斃命。

青年的父親聽到這個噩耗,悲憤交集,認為王爺沒㈲

保護他平㈰寵愛㈲加的獨生命脈,怒氣衝衝㆞到了廟宇,

指著王爺神像破口大罵:﹁我的兒子虔誠㆞㉀拜你,你不

但沒㈲感應,還使他喪命死亡。這個沒㈲靈驗的王爺,今

㆝我非打爛你的神像,拆毀你的神座不可!﹂說著,卷起

袖子準備動手,㆒副氣勢洶洶的樣子。

Page 1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6

站在㆒旁察看半㆝的廟㈷,㆒看情況不對,趕緊㆖前

勸阻說:﹁老先生!你不要憤慨,其實你的兒子來禮拜王

爺的時候,王爺感動他的虔誠,也曾想救護他。可是令郎

禮拜之後,騎著摩托車掉頭就走,速度太快了,任憑王爺

焦慮㆞騎著白馬在後面如何追趕,都望塵莫及追趕不㆖,

因此才不幸撞死在橋頭的呀!﹂

這位元年輕㆟由於行車速度太快,當然要嘗到超速的

因果,怎麼把㆒切的責任推諉給神明,怨恨神明不保佑他

呢?世間㆖㈲許多不明事理的㆟,㉂己違背了因果道理,

卻責怪他㆟沒㈲幫助他,這些都是愚癡邪見。

4

、見取見,就是以㉂我為㆗心,認為㉂己的㈻說為

絕對之真理而排斥他㆟的見解,固執己見、㉂是非他,不

能容納異己的存在。㈲㆒些㆟明知㉂己的見解錯誤,卻仍

然㆒味㈽圖掩飾己非,並且想積非成是,這種以非為是、

以邪為正、以惡為善的錯誤知見是非常危險的。

5

、戒禁取見,就是持守非法的戒律、非法的教條,

以此為求取㆟㆝福報的道具而執迷不悟。譬如㈲的㆟㉂命

清高,行為怪誕,蠱惑民眾,敗壞淳樸習俗,更可悲是㆒

些無知的老百姓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善惡,反而挺身效法,

蔚成風尚。比如,㈲的㆟看到某㆟不食㆟間煙㈫,只以㈬

果或清㈬裹腹充饑。就覺得此㆟神通廣大、道行高深,崇

拜得㈤體投㆞,甚㉃身體力行。其實不吃飯,只喝㈬、吃

㈬果就是㈲道高僧嗎?㈬裏的游魚,長年累㈪住在㈬㆗,

㆝㆝以㈬為食,不是更值得崇拜了嗎?山㆗的猿猴,每㈰

啖果為生,不都變成聖賢了嗎?㆒個㆟是不是㈲道行,並

不在於形相㆖的刻意修為,而在於內心的實際觀照工夫。

在這㈥種根本煩惱㆗,貪、瞋、癡稱為㆔毒。從煩惱

的斷除來說,不正見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

取見稱為﹁㈤利使﹂,見道位時完全立刻斷除;而貪、瞋

、癡、慢、疑為﹁㈤鈍使﹂,修道位㆗才能斷除。所以,

情緒的控制已經很難了,更不要說斷除了,佛道難成,原

因也就這裏。

從情緒的深淺來說,㈥根本煩惱是對我們㆟類的情緒

㆒種總的概括,而隨煩惱則是具體的心理活動,我們所說

的情緒管理應該從這些具體的心理活動入手。所以,首先

分析㆒㆘這些具體的情緒。

1

、忿,對現前的逆境不能容忍,而生起瞋心,並且

在身體、語言㆖表現出來。

2

、恨,對過去的忿境懷怨不捨,在內心熱惱的心理

。忿與恨都是瞋心的作用,但是忿則是對當前境界而生起

的瞋心,而恨則是忿怒後㆒直懷怨在心,念念不忘。所謂

﹁君子報仇,㈩年不晚﹂則是懷恨的結果。恨心重的㆟是

㈩分可怕的,㈲時懷恨㆒生,㆒輩子都受痛苦的折磨。

恨的力量㈩分可怕,悟達國師修︽慈悲㆔昧㈬懺︾的

因緣,便是最好的例子。

悟達知玄禪師尚未顯㈴於世時,㆒㆝途經京師,看到

Page 1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7

㆒位西域異僧身患惡疾,㆟皆厭其惡臭,拂袖而去,只㈲

禪師耐心㆞為他擦洗,照顧他的疾病。病癒後,這位出家

㆟就對禪師說:﹁將來你如果㈲何災難,可以到西蜀彭州

㈨隴山間㆓松樹㆘找我,以報今㈰活命之恩。﹂

禪師後來德風㈰播,朝野㆖㆘景仰,唐懿㊪尊為國師

,賜檀香法座,極盡㊝厚。㆒㈰,膝㆖忽然長了㆒個㆟面

瘡,眉目口齒俱備,每以飲食喂之,則張口吞啖,和常㆟

無異。國師遍攬群㊩,都無法㊩治這個㆟面瘡。

正在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憶起昔㈰

西域異僧的言語,於是依約來到㈨隴山。只見煙雲飄渺間

的兩棵青松蒼然挺立,㆒道銀帶似的瀑流,從兩座聳入雲

霄的山岩間傾瀉曲壑,氣勢滂渤。放眼望去,蓄著短髭的

西域異僧早已站在松樹之間,含笑迎接國師。國師道明來

意,西域異僧怡然答道:﹁不用擔心,用這清泉洗滌,便

能免去病苦。﹂

悟達國師正待掬㈬洗滌瘡口的時候,說也奇怪,㆟面

瘡竟然開口說話了:﹁慢著!你博通古今,可曾讀過︽西

漢書︾嗎?﹂﹁讀過!﹂﹁既然讀過,你還記得西漢時㈹

袁盎殺晁錯的事情嗎?你就是袁盎來轉世,而我就是當年

被你腰斬於東市的晁錯。㈩世以來,輪迴流轉,我㆒直在

尋找報仇的機會,可是你捨身入佛,㈩世為高僧,持戒謹

嚴,苦無機會可以㆘手。直到最近,你因為集朝野禮敬於

㆒身,起我慢心,損及道行,因此我才㈲機可乘,附著你

身,不過我現在蒙受迦諾迦尊者慈悲,以㆔昧法㈬洗我累

世罪業,從今以後不再與你冤冤相纏。﹂

悟達國師聽了㆟面瘡這㆒番振振言辭,驚悚不已,不

覺汗如雨㆘,連忙俯身捧起清㈬洗滌。突然,㆒陣劇痛徹

及骨髓,㆒時悶絕過去,等到蘇醒過來時,膝㆖的㆟面瘡

不見了,眼前也沒㈲了西域異僧,只見兩松㆗煙靄渺杳,

山岩間清泉潺潺,訴說著千古的故事。

從現實來說,恨心對於正常處理㆟際關係㈩分㈲害,

會導致無法與㆟交往。而且,長期懷恨會影響性格,㆟會

變得孤僻、偏執,同時也㈲害於身體健康。

3

、惱,就是在忿恨之後,身心不㉂在,煩躁惱熱,

心跳加速,熱血奔騰,並以粗暴言行騷擾他㆟,或疾言厲

色㆞怒罵別㆟,使他㆟也苦惱。所以,惱主要在語言㆖表

現出粗暴,在行為㆖的動作,並沒㈲直接威脅到對方的安

全。如夫妻吵架,為了發洩㉂己的惱恨,亂扔東西,平時

愛護㈲加的電視、冰箱都㈲可能成為發洩的對象。

4

、害,比惱更為厲害,沒㈲慈悲心及愛心,會給對

方造成直接的傷害。惱只是在語言㆖表現出來,害則以打

、殺、恐嚇等侵損逼害眾生。所以,夫妻吵架後,兩㆟㈲

可能會打起來,這就是從惱發展到害的程度。這時,妻子

往往會說:﹁你還打我!﹂,可見﹁害﹂對㆟的傷害嚴重

的程度,所以﹁君子動口不動手﹂是㈲㆒定的道理。

㈲㆒匹馬找到㆒塊豐美的草㆞,常到這裏飽餐㆒頓。

Page 2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8

可是後來,㆒隻鹿也發現了這㊙密,趁馬不在時,也跑來

吃點草。

馬發現了這件事,覺得鹿侵佔了㉂己的利益,想報復

鹿,但㉂己又無能為力,就請㆟來幫忙。㆟說:﹁我也沒

辦法,除非你套㆖轡頭,我騎㆖你,才能追㆖它,懲罰它

。﹂

㆟騎著馬,懲罰了鹿。後來,便把馬拴在槽頭。

這時,馬才省悟過來,長歎道:﹁我真傻,為著㆒點

小事而圖報復,反而使㉂己淪為奴隸。﹂

生活㆗,許多咬牙切齒的仇恨,其實㈲可能只是㆒些

雞毛蒜皮的小事。逞㆒時意氣之快,睚眥必報本就不可取

,為了打擊報復又不擇手段,終會讓㉂己付出沉重的㈹價

5

、嫉,即嫉妒,是因為不能忍受他㆟的成就、㊝勝

而生起的瞋心。心理㈻㆖認為,嫉妒是因為別㆟的高大而

使㉂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應,是㆒種相對比較㆗的錯覺現

象。愛美的㊛㆟看到別㆟比㉂己漂亮,作父母看到別㆟的

孩子比㉂己孩子聰明,都會生起嫉妒心。但是,嫉妒完全

是因為㉂己的錯覺,不能忍受別㆟的㊝越之處。

嫉妒其實就是﹁螃蟹心理﹂,漁民們就是利用這種心

理來抓螃蟹的。把盒子的㆒面打開,開口沖著螃蟹,讓它

爬進來,當盒子裝滿螃蟹後,將開口關㆖。盒子㈲底,但

是沒㈲蓋子。本來螃蟹可以很容易㆞從盒子裏爬出來跑掉

,但是由於螃蟹㈲嫉妒心理,結果㆒隻都不能跑掉。原來

當㆒隻螃蟹開始往㆖爬的時候,另㆒隻螃蟹就把它擠了㆘

來,最終誰也沒㈲爬出去。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它們的結局

:它們都成了餐桌㆖的美味佳餚。

嫉妒使我們的思想禁閉起來,沒㈲㆒個開放的頭腦,

就不可能產生良好的吸收效果,結果是:除了怨恨,我們

變得㆒無所㈲。嫉妒使我們放棄對㉂身利益的關㊟,別㆟

的㊝勢恰好映照出我們的不足。想要完成㆒個健康完善的

㉂我的塑造,必須要懂得為㉂己加油。去拖別㆟的後腿只

會使別㆟和我們㆒樣差勁,而不會使我們獲得進步。

6

、誑,為了獲得㈴利、榮譽,心㈲異謀,在大眾面

前假顯㈲殊勝於常㆟的神通、聰明而產生的心態。如㈲些

㆟暗㆞裏專門做傷㆝害理的事,但是他又愛㈴,到處慷慨

解囊,成為㈳會㈴流。誑是㆒種欺騙心理,不懂裝懂,不

能裝能,因此而獲得㈴利。

從前㈲㆒位賢明而受㆟愛戴的國王,但唯獨膝㆘無子

,這件事讓國王㈩分傷心。終於他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挑選

㆒個孩子收為義子,培養成㉂己的接班㆟。

國王選子的標準很獨㈵,給孩子們每㆟發㆒些花種子

,宣佈誰如果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麼誰就

成為他的義子。

孩子們領回種子後,開始了精心的培育,從早到晚,

澆㈬、施肥、鬆㈯,誰都希望㉂己能夠成為幸運者。

Page 2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19

㈲位㈴叫徐實童的㊚孩,也整㆝精心㆞培育花種。但

是,㈩㆝過去了,半個㈪過去了,㆒個㈪過去了,花盆裏

的種子卻連芽都沒冒出來,別說開花了。苦惱的徐實童去

請教母親,母親建議他把㈯換㆒換,但依然無效,母子倆

束手無策。

國王決定的觀花㈰子到了。無數個穿著漂亮的孩子們

湧㆖街頭,他們各㉂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

看著緩緩巡視的國王。國王環視著爭奇鬥豔的花朵與精神

漂亮的孩子們,並沒㈲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高興。

忽然,國王看見了端著空花盆的徐實童。他無精打采

㆞站在那裏,眼角還㈲淚花,國王把他叫到跟前,問他:

﹁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徐實童抽咽著。他把㉂己如

何精心擺弄,但花種怎麼也不發芽的經過說了㆒遍,還說

,他想這是報應,因為他曾在別㆟的花園㆗偷過㆒個蘋果

吃。沒㈲想到,國王的臉㆖卻露出了最開心的笑容,他把

徐實童抱了起來,高聲說:﹁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為什麼是這樣?﹂大家不解㆞問國王。

國王說:﹁我發㆘的花種全部是煮過的,根本就不可

能發芽開花。﹂

捧著鮮花的孩子們都低㆘了頭,他們全都另播㆘了種

子。

誠實是做㆟的根本,不誠實的㆟不能信任,更不能委

以重任,你永遠得努力分辨他是不是在騙你。現㈹的㈳會

,從市場經濟、知識經濟、㈾訊經濟,逐漸強調﹁信譽經

濟﹂,這將是意味著誠實是㆒種無㆖的㈶物。

7

、諂,為了能夠保存現㈲的㈴利,欺騙取悅他㆟,

現出諂曲恭順、㊜合時勢的語言、行為,這種陰險、曲折

的心態稱為諂。我們平常所說的﹁拍馬屁﹂,就是㆒種諂

;小孩子做錯事後,往往為了怕被打而表現出乖巧,也是

㆒種諂的心態。

8

、覆,隱藏㉂己所作的過失,不願被別㆟知道,害

怕失去當㈲的㈶、㈴、㆞位等。㆒般㆟都㈲這種隱藏㉂己

過失的心理,因為醜事不可宣揚。但是,在佛法及心理治

療㆗,很強調傾訴與坦白,就是㆒種懺悔。

9

、驕,對於㉂己所擁㈲的世間的權勢、㈴譽、美貌

等,生起貪愛、執著,而生起驕傲的心理。驕是相對於㉂

己來說,因為㉂己的成就而沾沾㉂喜;而慢則是與他㆟相

比之㆘,而產生高㆟㆒等的心理。

10

、慳,就是吝嗇的心理。慳是因為貪而形成的㆒種

吝嗇,它是貪的㆒種變相。但是慳與貪不同,﹁貪﹂是希

求多;﹁慳﹂則是擁㈲許多㈶物,而不捨得施於他㆟。這

種吝嗇心理不僅表現在物質㆖,尤其在感情、思想則表現

得更加突出。如很多㆟吝嗇語言,從來不說﹁您好﹂、﹁

早㆖好﹂;很多㆟吝嗇微笑,從來都惡臉向㆟,好像覺得

別㆟欠他㈧輩子的債;吝嗇知識,對於別㆟的求教,總是

無情㆞拒絕,生怕別㆟㈻會了,㉂己就會沒飯吃;吝嗇快

Page 2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0

樂,總是願意看到別㆟的痛苦,而不是給予別㆟歡樂。

這㈩種情緒都是由貪、瞋、癡所引起,它們的活動是

各別生起的。這是我們生活㆗,經常出現的非常具體的心

理活動,比較容易被觀察到,同時也是比較容易對治的情

緒。

另外,在我們煩惱㆗,無慚、無愧則是跟隨㆒切不善

心而生起。相對前面㈩種來說,這兩種則比較難被發覺和

對治。而與無慚、無愧相反,則是兩種㊝良的情緒││慚

、愧。所以,我們將這㆕種世間情緒合起來介紹。

無慚,就是不珍惜㉂己的㆟格、㉂尊心等,否認善法

的價值意義,對㉂己的過失或缺點,不㉂我反省,不㉂以

為恥的心理。反過來說,能夠㉂尊㉂愛,追求㆖進,對賢

能、聖㆟生起㆒種崇敬心,這樣就是﹁慚﹂。

無愧,就是不顧及世間的道德規範、法律、㈳會輿論

等壓力,對㉂己的過失及缺點,他㆟指責、非議,不以為

恥。反過來,由於受到長期形成的道德規範、輿論等影響

,在心理㆖形成害怕他㆟及㈳會的譏毀、譴責,因此表現

出輕視㈲惡之㆟,拒絕不好的行為,這就是﹁愧﹂。

慚愧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佛遺教經︾㆖說:﹁慚

恥之服,無㆖莊嚴。﹂雖然犯了過錯,如果知道羞恥,穿

㆖慚愧的衣服,過去的瑕疵,仍然可以去除,顯得無比的

莊嚴。古㆟常說:﹁㆟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

莫大焉!﹂就是強調改過的可貴。

在︽南傳大藏經︾㆗的︽那先比丘經︾裏,記載㆒段

那先比丘和彌蘭陀王談到慚愧的話。彌蘭陀王問那先比丘

說:﹁㆒個在家的居士,已經證得阿羅漢身,對於凡夫的

出家比丘,要不要禮拜?﹂

﹁應該禮拜。﹂那先比丘肯定㆞回答。

彌蘭陀王很奇怪㆞接著問:﹁為什麼?﹂

那先比丘回答說:﹁他雖然是未證果的比丘,但是他

㈲慚愧心,慚愧心會激發他努力修行,不敢放逸。﹂

那先比丘接著又告訴彌蘭陀王說:﹁沒㈲證果的比丘

,可以披穿袈裟,為弟子剃度、傳戒、使佛法久住;但是

,在家的弟子,即使證得初果也無法具㈲如此的力量。﹂

平時,在家信徒吃點魚肉,這是認為理所當然的,大

快朵頤。但是,㆒個出家㆟,他如果想吃點魚肉,㆒定不

敢明目張膽㆞吃,只敢偷偷㆞背著㆟吃,並且覺得﹁不好

意思﹂!因為他㈲慚愧心,這個慚愧心,好比推動船兒前

進的反撥於後的海㈬,是將來進趨更高的佛道的根本力量

在原始㊞度僧團㆗,居士來僧團請出家㆟到家裏應供

,僧團都是按照戒臘的大小而順序應供。㈲㆒位老比丘,

不懂佛法,更不善於說法,他最害怕到居士家裏去。因為

在㊞度,出家㆟接受供養後,必須為居士說法。這對這位

老比丘來說,是㆒種痛苦的事情。

㈲㆒次,㆒位非常虔誠的居士,來僧團請應供,剛好

Page 2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1

輪到這位老比丘。老比丘無奈㆞前往居士的家裏,

受供後,便要輪到老比丘說法,老比丘㈩分緊張,

連連感歎:﹁慚愧!慚愧啊!﹂居士跪在㆞㆖,認真㆞聽

著師父說法,當聽到﹁慚愧﹂時,心裏突然悟入佛法真理

,證得初果阿羅漢。居士心生歡喜,㆒直讚歎師父善於說

法。可見,﹁慚愧﹂的重要與可貴之處。

㊞光大師㉂稱為﹁常慚愧僧﹂,我們應該要常常發慚

愧心,想到佛法沒㈲興隆,眾生沒㈲得度,就要更勤奮不

懈;想到事業未成,德業未淨,應該更加努力,你的㆟格

就越崇高。

佛法將屬於世間的情緒歸納為以㆖㆓㈩種,佛法的㆗

心旨在於解脫,說明這個世間只是對了讓㆟們瞭解其痛苦

,從而能離苦得樂。所以,這㆓㈩種情緒並不能概括我們

㆟類的所㈲情感活動,如恐懼、害羞、孤單、無聊等情緒

,這些常見的情緒並沒㈲加以說明。因此,我們在以後的

﹁情緒管理﹂㆗應該加以補充。

︵待續︶

復若對少人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眾人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對惡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善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對愚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智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對卑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尊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對在家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出家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對非親教軌範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親教軌範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

復若作惡時不羞天者是無慚。

若作惡時不恥人者是無愧。

復若於諸惡因不能訶毀是無慚。

於諸惡果不能厭怖是無愧。

Page 2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2

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若說前面提到老㆟之所以墮入野

狐身,是因為他以為﹁開悟﹂可以脫

離㉂然法則才回答錯誤;而後又說老

㆟不明大修行㆟是指高位菩薩。從這

看,好像當時的老㆟是不知道﹁大修

行㆟﹂為何等㆟物,才回答錯誤。這

樣是否㈲㉂語相違的過失?

究其實際,被稱為野狐禪的永遠

是野狐禪,再用盡㆒切思辨研討本公

案,最後還是不出﹁不落﹂、﹁不昧

﹂的㆒字之差的範圍。所以古㆟從不

提及﹁大修行的㆟﹂為何等㆟物,道

理即在這裏。如今雖被提出,但是,

如何才能稱得㆖菩薩?菩薩修何種法

門?如來世尊如何善咐囑諸菩薩?菩

薩如何修不㆓㆗道行?何謂不昧因果

?因果歷然為何意?這些等等問題永

遠不能被咱們這些捉狹鬼所能明白,

更何況加入參究野狐禪!為什麼?沒

門!

若問㈲什麼禪門提供㈻㆟參究?

答案是﹁無門﹂!像咱這㆒批的死狐

,既然﹁倒身仰臥,縮起㆕肢﹂還能

進得了祖師無門第㆒關嗎?不!咱們

正如迦葉佛時的那位老㆟㆒樣,昧於

事、理而不㉂知;斷眾生慧命而不㉂

知;依㆟不依法本末倒置而不㉂知;

輕法慢教而不㉂知;㉂讚誹他而不㉂

知;貢高我慢而不㉂知;被㈴聞利養

所惑而不㉂知。如此等等㈲說不盡的

無知,這種無知,便是﹁無明﹂,佛

說無明是生死的根本。而現在的咱們

,從表面㆖看,說是㈻佛啊!布施啊

!其實﹁佛﹂之㆒字;﹁布施﹂㆓字

如何解尚都不明,竟昧於﹁理路﹂,

用㈥祖的話說:﹁雖修㆒切善法,轉

野狐禪的評破

Page 2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3

增我㆟,欲證解脫之心,無由可了!

﹂ 綜㆖所述,老㆟因昧於理而墮㈤

百身野狐,又因㆒轉語而脫離狐身看

,本公案是不同㆒般普通禪機對話的

公案,而是意味著從迷路到歸家的㆒

整套禪的﹁㈻理﹂。

問:㈲何理由證明迦葉佛時的老

㆟不明﹁大修行底㆟﹂是指高位菩薩

,此位菩薩為何等㆟物?

答:是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在菩薩。這位菩薩是㆒切菩薩老

師,﹁觀㉂在﹂是㆒切禪㈻子所要達

到的禪境域,因為此㆞菩薩過著禪的

㉂由㉂在生活。

﹁觀㉂在菩薩﹂,㈲通指、別指

㆖的不同。別指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

,以智慧洞達㆟生真諦,空㈲雙照;

通指㆒切高位菩薩,觀空法性,解脫

若厄,無㈲障礙。這些菩薩都具㈲㈩

種㉂在。據︽華嚴經︾第㆔㈩㈧卷說

㆒、壽命㉂在:菩薩超出㆔界煩惱,已

無生死壽夭,長短不拘,延萬劫而不長,促

㆒念而不短。

㆓、心㉂在:凡夫妄識用事,心隨境轉

,不得㉂在,菩薩真心無礙,已融其境,故

得㉂在。

㆔、㈶㉂在:即㈾具㉂在,菩薩於境無

礙,隨所樂欲,於諸㈾具,得大㉂在。

㆕、業㉂在:業指淨業,利濟群生,無

㈲障礙,㉂行化他,得大㉂在。

㈤、受生㉂在:菩薩隨類受生,廣度㈲

情,隨緣示現,㆟或非㆟,隨意所作,㉂在

無礙。 ㈥

、勝解㉂在:菩薩於佛法㆗㉂得勝解

,了徹勝義;亦為他說,令他亦得勝解。

㈦、願㉂在:凡夫㈲願,難得㉂在做到

;菩薩發願,必得圓滿成就。

㈧、如意㉂在:又作神力㉂在;菩薩具

大神通,隨意生身,意到何處,即生到何處

㈨、法㉂在:菩薩能修㆒切法,亦能演

說㆒切法,普令眾生,受法圓滿。

㈩、智㉂在:菩薩具大智慧,善說法要

,辨才無礙。眾生受益,歡喜受化。

從以㆖㈩種㉂在看,只㈲㈦㆞或

㈧㆞以㆖的高位﹁菩薩行深般若﹂,

﹁見到無念者﹂才能觀㉂在的事實;

也唯㈲任運現前的菩薩才能從體起用

;也唯㈲大修行㆟才能做到不昧因果

,也只㈲修﹁般若波羅密多行﹂的菩

薩才能﹁對諸法不起念﹂。如︽小品

般若波羅密多︾說:

﹁善㊚子,此為般若波羅密多,即是對

諸法不起念。……見到無念者,不為㈥根所

染;見到無念者,能轉向佛智;見到無念者

,稱為實相;見到無念者,即是㆗道和第㆒

義。見到無念者,立獲河沙功德;見到無念

者,能悟諸法。﹂

綜㆖述之理由,可知野狐禪㆗的

大修行㆟是指高位菩薩而言,不是㆓

乘聖㆟,更不是凡夫,為什麼呢?因

為般若波羅密多,只㈲菩薩修習,而

㈦㆞以前的菩薩不能做到﹁對諸法不

起念﹂,不能﹁見到無念者﹂,即不

堪稱為﹁大修行底㆟﹂。

﹁獨坐大雄峰﹂的百丈禪師到晚

年高齡時,還堅持㆒㈰不作,㆒㈰不

食;而當今的㆟就連㉂己吃過的碗筷

還要等著別㆟幫他洗,還認為理所當

Page 2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4

然。這種無慚無愧的也叫修行㆟!前

後對比之㆘,誰是大修行㆟?何者才

能做到﹁不為㈥根所染﹂?何者﹁能

轉向佛智﹂?

獲河沙功德的菩薩祖師們的㆗道

實相境界非我等凡輩所能知曉,本題

就此擱筆吧!

問:以何証明﹁了脫生死﹂即非

㆗道?㈲何理由證明禪是超對立的存

在?

答:㆓乘聖㆟雖不迷於事,但見

理還未究竟,所以還是昧於理。為什

麼呢?因為㆓乘以為﹁㈲為㈲盡,無

為不盡,而盡㈲為,住於無為。﹂盡

了㈲為的俗諦,而住於無為。如此,

無為的真諦就不能顯現,因為真諦是

依俗諦才能顯現。若不得真諦,實智

就不生,實智不生就無法㉂利了,又

如何能利他?這是小乘偏空急於取證

的過失。

理論與原則是:真諦的理體能起

俗諦的妙用。如果住於無為的真諦㆗

而不起㈲為的俗諦妙用,這就破壞了

㈲為的世間法。這是不究竟的偏空涅

槃。沒㈲俗諦的妙用,權智就不生,

不生權智就不能度眾生,所以吉藏大

師說:﹁直知空義為實,但無權智,

即是偏空涅槃。﹂這是因為小乘盡㈲

為而脫離生死;住無為而了證涅槃,

並無㆗道的緣故。換句話說,﹁盡㈲

為﹂是求﹁了脫生死﹂;﹁住無為﹂

是﹁已超越生死﹂。這種㆟在㆗觀看

來固然會被呵斥;同樣在禪㊪看來也

會被棒喝的。如

︽㈤燈會元︾㈲㆒公案正在說明

禪是超對立的存在,也正在說明菩薩

是﹁不盡㈲為,不住無為﹂的大修行

㆟的入世度生精神。

㈲㆒㈻禪的㆟去拜訪雪峰禪師。雪峰問

道:

﹁你從那裏來的啊?﹂

回答說:﹁覆船。﹂

禪師問:﹁生死苦海還未渡過去,為什

麼先要覆船呢?﹂

這位㈻禪的㆟不明白雪峰禪師的話,於

是回去把經過告訴覆船禪師,覆船禪師便對

㈻禪的㆟說:

﹁你為什麼不告訴雪峰說,我已經超越

了生死呢?﹂

於是,這位㈻禪的㆟又去把覆船禪師的

話告訴了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說:

﹁這㆒定不是你說的,是你的老師教你

的。我這裏總共㈲㆕㈩棒,請你轉帶給覆船

㆓㈩棒;另外㆓㈩棒,我留給㉂己喫,這㆒

切與你無關。﹂

雪峰禪師所說的﹁生死苦海還未

渡過去﹂,這是﹁求了脫生死﹂的意

味。這是盡㈲為、住無為的㆓乘偏空

取證的消極思想。雪峰禪師的錯誤是

偏於㉂了;而覆船禪師的錯誤是偏於

已超越。兩者都不能做到﹁如菩薩者

,不盡㈲為,不住無為﹂的㉂利利他

弘法利生事業。因而雪峰禪師要給㉂

己和覆船禪師各喫㆓㈩棒。

禪,就是這樣超對立的存在,這

種超對立的禪的全體便是﹁㆗道﹂,

㆔論㊪說:﹁隨舉㆒法,無非㆗道。

﹂即是此意。到此,可以了然﹁不落

因果﹂與﹁落因果﹂對立,因為落是

Page 2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5

㆒邊,不落是㆒邊;落因果是生死;

不落因果是涅槃。生死是㆒邊,涅槃

也是㆒邊,生死涅槃成對立,這種涅

槃分明是小乘聖㆟的偏空急於取證的

小涅槃,豈是大修行㆟的高位菩薩之

究竟涅槃呢?

由㆖述可見當時老㆟所犯的錯誤

是不明大修行㆟為何等㆟物之故。而

悟後的老㆟就不同了。

問:頓悟的老㆟若是見到像咱們

這樣的捉狹鬼,為什麼會用﹁㆖前兩

㆔步作狗叫云:汪!汪!來作回答問

題呢?﹂

答:頓悟後的老㆟若是見到像咱

們這樣的捉狹鬼,㆒定會起憐愍心、

同情心、慈悲心、救護心,㆒定﹁㆖

前兩㆔步作狗叫云:﹃汪!汪!﹄。

﹂若問為什麼?因為﹁禪﹂不可說,

禪要靠㉂己親身去體悟,㈲悟才㈲禪

。禪不能無悟,悟不能離禪,禪是心

的整體,所以禪是具㈲﹁智﹂的因素

,這種﹁智﹂便是﹁真般若﹂,這真

般若㆟㆟皆具足,也就是㆟的﹁本心

﹂、﹁本性﹂、﹁佛性﹂、﹁本來面

目﹂、﹁㉂性清淨心﹂、或稱﹁㆗道

﹂,這㆗道不是佛陀或龍樹菩薩,祖

師們可以給的,而是需要㉂己去參、

去照見、去證得的,正因為這種㆗道

佛性密不可說,你㆒定要老㆟說,老

㆟無奈只好﹁㆖前兩㆔步作狗叫云:

﹃汪!汪!﹄﹂了。

問:最後為什麼用﹁無﹂字公案

來喝住野狐群?

答:野狐禪是禪門㆗的㆒個公案

,既是公案只能參究不能述說,因為

說出來的都是落到文字語言㆖,不能

表達禪的真實義。如︽大智度論︾說

:﹁語言度㆟皆是㈲為虛誑法。﹂㈲

為的語言不能表詮無為的第㆒義諦真

空般若。這種第㆒義法不可說,所以

佛在︽㈮剛經︾㆗說:﹁若㆟說我㈲

所說法,即為謗佛。﹂但佛說出來的

都是﹁應病與藥﹂,對不同的根性說

不同的教法,表達出來的都落入現象

界,都是相對法,而禪是超越相對㆓

元概念,因為㆓元對立概念會混亂心

,禪超越語言文字,禪並不是遵循著

邏輯的形式,禪不是語言可以分析,

禪只㈲﹁見性﹂㆒事,為什麼呢?因

為﹁禪之本體即是心﹂。所以,禪是

絕對的心的體驗,可見﹁心﹂是禪的

根本原理。正因如此,禪㊟重﹁參﹂

,㈻禪的㆟,㉂己不去參究,㆒味在

文字筆墨㆖做遊戲,都是㆒群野狐,

所以才用趙州的﹁無﹂字公案來喝住

野狐群。

在此,必須申明,禪雖㊟重﹁參

﹂,但也必須具備著㈻教明理,若不

明教理,即如㆓乘聖㆟﹁昧於理﹂,

昧於理即昧於正法,昧於正法,即﹁

昧因果﹂。昧因果的㆟即無﹁涅槃妙

心﹂,無妙心何能﹁見性﹂?由此,

可見禪雖說唯㈲﹁見性﹂㆒事,但也

必須具足﹁明理﹂㆒事,因為禪是﹁

解行並進﹂的。如㈲㆒座主與臨濟的

㆒段對話可以說明。

Page 2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6

㈲位座主問臨濟:

﹁㆔藏㈩㆓部豈不是都在那裏講佛性,

禪法㈲何稀奇?﹂

臨濟回答說:﹁荒草不曾鋤!﹂

座主聽後,不滿意㆞說:﹁佛豈是騙㆟

?﹂

臨濟反問道:﹁佛在何處?﹂

座主無話可說。

座主認為,禪㊪的主旨是在﹁見

性成佛﹂,見性的﹁性﹂指的是﹁佛

性﹂。如果我們都不拘於㈴相㆖,那

麼,㆔藏㈩㆓部不都是在那裏講佛性

嗎?又何必非要禪法呢?

對此,臨濟認為,那些㆔藏㈩㆓

部的言教,只不過是㆒片荒蕪的草㆞

,要見佛性,還㈲待開闢,並不是俯

拾㆒經㆒論或是斷章取義㆞去了解就

可以見到的,如果這樣,不但佛性無

法見得,就連佛也認識不到的。

座主聽後,不以為然,為什麼呢

?︽涅槃經•

獅子吼菩薩品︾之㆒,

不是分明說:

﹁若見㈩㆓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

,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

經文不是分明說,見教理即見法

,見法即見佛,難道還能說佛是騙㆟

的嗎? 對

此,臨濟比誰都更清楚,若果

真見㈩㆓因緣者,即是見㆗道正法,

見㆗道正法,才能正見,具㆗道正見

才能見佛,所以他反問道:﹁你見到

佛了嗎?﹂

正因為座主只是言教㆖的佛,也

是知解㆖的佛,不是親見﹁本性﹂,

才無話可說。

可見禪㊪雖說只㈲﹁見性﹂㆒事

,可這㆒事並非易事,還要具備教理

㆒事。雖是㆓事,但統為㆒﹁見﹂字

,緣覺乘㆟但見空,不見不空;佛菩

薩見空,又見不空,行於㆗道,即㈴

為佛。 對

此,㆔論㊪吉藏大師說:

﹁觀㈩㆓因緣智凡㈲㆕種:㆒者㆘,㆓

者㆗,㆔者㆖,㆕者㆖㆖。㆘智觀者不見佛

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智觀者不見佛性

,以不見故得緣覺道。㆖智觀者,見不了了

,不了了故住㈩住㆞。㆖㆖智觀者,見了了

故,得阿耨多羅㆔藐㆔菩提。以是義故,㈩

㆓因緣㈴為佛性。﹂︵○大12

•52

4

㆗︶

由此可知禪㊪的﹁見性﹂若是易

事,那麼﹁成佛﹂就必須非㈲㆖㆖智

不可了。那些只在語言㈴相㆖研究的

㈻者,只是㈻者,蘇東坡儘管能㊢出

﹁㈧風吹不動﹂的好詩來,但他沒㈲

修習止觀。不具﹁無﹂字迫向心的源

頭,即無法﹁見性﹂又何能成佛呢?

︵待續︶

Page 2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7

前記

㈻佛雖㈲幾年,但因

㆒直都在家裡㉂修,沒㈲

跟隨師父㈻佛㈻,以為誦

經、禮佛及念佛就足夠了

。兩年前由於母親的過世

,到丹佛寺為母親做佛事

,由此因緣認識了界靜師

父。原來師父每逢星期㆝

㆘午都為信眾講解佛㈻,

我與同修從那時起,也從

不缺席隨眾聽課。㉂從聽

課之後,在誦︽㈮剛經︾

時發覺比起以前㈲所不同

,本來莫明其妙的㆒些經

句現在明白了許多,但仍

覺得好似霧㆗看花,㉂知

並非真正的明白。年初,

大家要求師父重講︽㆔論

㊪思想問答︾課時,㈲位

㈻佛多年的趙嘉慶師姐提

問:何謂﹁空㈲㆒如﹂?

師父回答說:﹁﹃空

㈲㆒如﹄也就是﹃色空無

礙﹄的意思;這正是︽心

經︾所謂﹁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的義理。﹃色﹄指

的是事、相、境、用;﹃

空﹄指的是理、性、智、

體。這是闡明色空不異、

理事無礙、性相平等、境

智㆒如、體用不㆓,於現

象差別㆗見體性平等,這

就是﹃空㈲㆒如﹄。﹂

師父就這樣稍微解釋

了㆒㆘,我聽得迷迷糊糊

的,但對面趙師姐卻㆒直

在點頭,心想這麼多㈴相

,㉂己實在不懂但也不知

該從何問起,只能勉強把

師父講的記錄了㆘來,等

到那㆝開竅了,可以參㆒

參。

誰知過了沒多久,師

父卻交㆘㆒個習作課題給

我。題目是:﹁空㈲㆒如

﹂。我的第㆒個反應是,

﹁不行,我對佛㈻㈴相㆒

竅不通,怎麼㊢?﹂。可

是師姐們相繼勸我:﹁㊢

文章是㆒個很好的㈻習機

會,借由習作,㈻習效率

更大……。﹂於是我心動

了,想想不妨試試,反正

沒㈲㆟規定課業㆒定得交

,也就答應了。

㊢文章,首先把題目

得弄清楚。但﹁空﹂是什

麼?﹁㈲﹂是什麼?﹁㆒

如﹂是什麼?﹁空㈲㆒如

﹂又是什麼?該從何㆘手

?雖知道請教師父是個捷

徑,但因知道㉂己程度太

淺,基礎不夠,㆖課師父

解釋時㉂己像鴨子聽雷般

對﹁空㈲㆒如﹂的初步認識

Page 3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8

的不懂,再問也是㆒樣。

還是㉂己先充實、充實。

於是開始翻書,查佛㈻辭

典,看㈲關任何提到﹁空

﹂與﹁㈲﹂的經書註解。

這才發現談空說㈲的題材

還真不少,心裡㆒塊石頭

始放了㆘來。心想,反正

㆝㆘文章㆒大抄,東抄西

抄,再編輯㆒番總可交卷

。於是興沖沖㆞打個電話

請示師父,以便動筆。師

父不厭其煩㆞再解釋了何

謂﹁空㈲㆒如﹂之後,加

了㆒句:﹁我希望你㊢這

篇文章時,桌㆖只㈲紙和

筆!﹂掛㆖電話後,我想

:﹁這㆘可真的是慘了,

這不相當於臨堂考試嗎?

﹂可是此時要打退堂鼓似

乎不太好意思,只好硬著

頭皮往前衝了。

既然文抄公當不成,

那就只好徹徹底底㆞去研

究、瞭解什麼是﹁空㈲㆒

如﹂了。從此我抱著﹁空

㈲㆒如﹂到處走。看經書

、㆖佛㈻課時,只要涉及

空、㈲、㆒如的題材,精

神馬㆖就來了。行住坐臥

時,﹁空㈲如何㆒如?﹂

亦不停㆞在腦海㆗迴繞。

屢次,當㉂己覺得已瞭解

了,攤開紙來,卻無從㆘

筆,方知㉂己仍然不通。

只好擱筆,再繼續琢磨、

研究、聽課、請教師父。

㈰久、發覺本來像藏在迷

霧㆗的﹁空㈲㆒如﹂漸漸

㆞似撥雲見㈰般的顯露了

出來。師父講的佛法也越

來越容易理解了。雖然㉂

知程度尚淺,但醜媳婦總

得見公婆,於是㆘定決心

動筆、請師父過目、評論

,以㈾㈻習改進!

在此次探討﹁空㈲㆒

如﹂的過程㆗,我深深領

悟到若不徹底的瞭解﹁空

﹂、﹁㈲﹂、﹁㆒如﹂這

些㈴相的涵意,就無從詮

釋﹁空㈲㆒如﹂。因此不

厭其煩的將﹁空﹂、﹁㈲

﹂、﹁㆒如﹂的意義先解

釋㆒番,隨後才再引申何

謂﹁空㈲㆒如﹂。

㆒、㈲

㈲,指的是我們所謂

的宇宙萬㈲的形形色色,

其㆗涵蓋吾㆟所謂的物質

及精神領域。㈲,在佛㈻

㈴詞㆗亦相當於︽心經︾

經文㆗,﹁觀㉂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

見㈤蘊皆空,度㆒切苦厄

﹂㆗之﹁㈤蘊﹂。﹁㈤蘊

﹂又是什麼呢?㈤蘊,是

構成眾生身心的㈤種要素

││色、受、想、行、識

。如︽大般若經︾㆗稱:

﹁㈤蘊,即色、受、想、

行、識也。﹂

㈤蘊,又㈴㈤陰。蘊

,㈲積聚義,所以㈤蘊即

是積聚㈤法││色、受、

想、行、識而成眾生;積

聚㆔惑││見思、塵沙、

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陰

,㈲遮蔽義。即是說這㈤

法能夠遮蔽我們的本覺真

心,使不得顯現。㈤蘊當

㆗的每㆒個亦各㈲其獨具

的﹁積聚﹂性質。如:

色蘊:是由㆞、㈬、

㈫、風㆕大和合而成的眾

生及物質世界。

受蘊:是指眾生身心

器官與外界接觸時的感覺

,即是㈥根對㈥塵接觸和

Page 3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29

合而成的感受。

想蘊:是由㈥識與㈥

塵接觸和合而起的辨別、

想像。 行

蘊:是由意識妄心

,思惟塵境,造作善惡諸

業,念念相續遷流不住,

和合積聚而成。

識蘊:是由㈥根對㈥

塵相接觸而產生的認識分

別作用。即百法㆗第㆒位

心法的眼、耳、鼻、舌、

身、意、末那、阿賴耶識

㈧個識。

正果法師在︽佛教基

本知識︾㆗把㈤蘊和百法

㆗的㈨㈩㆕個㈲為法相攝

;其他㈥個無為法則不包

括在內。原因是:﹁如頌

所言:無為無積聚,不向

蘊門攝﹂。㈤蘊當㆗,色

蘊是屬於物質㆖的聚集,

而受、想、行、識則是屬

於精神㆖的聚集。由於㈤

蘊和合,構成了眾生的色

身與心識。眾生執著於此

身心,認為是真實的﹁我

﹂,而㈲了主觀的﹁能﹂

認識的識體││我;從而

㈲了客觀的所被認識的對

象││宇宙萬㈲。換言之

,就是以㈤蘊㆗﹁識蘊﹂

為主觀的識體,而以其它

的㆕蘊﹁色、受、想、行

﹂為所認識的﹁境﹂,所

以︽大乘阿毗達摩雜論︾

㆗說:

﹁世間㈲情多於識蘊計執

為我,餘蘊計執為我所。﹂

經由㈤蘊的聚集、覆

蔽作用,造就了眾生所執

持可﹁㈲﹂的﹁我﹂與整

個宇宙世界。

由此可知,由這㈤蘊

構成的﹁㈲﹂,概括了宇

宙間的㆒切物質、現象,

如㈲情之眾生及無情之草

㈭山㈬之類。﹁㈲﹂亦概

括了眾生的㆒切精神作用

,如感情、觀念、意志、

認識、分別等等。

㈲,既然是指的宇宙

萬㈲的形形色色,那這種

色是以變壞為義。為什麼

呢?因為宇宙萬㈲的㆒切

形形色色,剎那剎那不停

在變遷,滅此生彼,終無

㈲盡㆞在破壞,所以叫﹁

變壞﹂。這種變壞依緣起

緣滅而來,並無㉂體性,

在佛法㆗稱之為﹁空﹂。

㆓、空

空,是佛教的㆗心思

想,若不懂空義,對佛法

則不得其門而入。但因﹁

空﹂的㆗文字義指的是﹁

空無㆒物﹂,而﹁空無㆒

物﹂卻非佛法㆗﹁空﹂的

真實意義。因此若沒㈲真

正了解佛法的﹁空﹂義,

初㈻佛法的㆟常對心經㆗

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及﹁㆕大皆空﹂這些家

喻戶曉的佛㈻㈴詞起誤解

,而認為佛教不合時㈹,

以為佛教標榜的是﹁萬事

萬物皆空空如也﹂,因而

背之而去,錯失了㆒個大

好的向佛陀㈻習的機會。

真是可惜!

佛法㆗的﹁空﹂義究

竟為何?

因為㆗文佛經大都由

梵文翻譯過來的。所以讓

我們先從梵文﹁空﹂字的

意義㆘手。梵文sunya―

空,是形容詞;形容詞的

㈴詞化,就是sunyata―

Page 3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0

空性。通常若單是形容詞

就譯成﹁空﹂;若是㈴詞

就譯成﹁空性﹂。可是亦

不皆是如此。譬如玄奘法

師譯的︽心經︾㆗則是﹁

㈤蘊皆空﹂;而唐罽賓國

㆔藏般若共利言等譯的︽

心經︾㆗則是﹁㈤蘊性空

﹂。回過頭來再去看後秦

鳩摩羅什法師的譯著││

龍樹菩薩的︽㆗觀論︾、

︽迴諍論︾等,由於偈頌

的方便,該用﹁空性﹂的

都會省略去﹁性﹂字而只

用㆒個﹁空﹂字。譬如大

乘佛法㆗最著㈴的㆒偈出

㉂︽㆗論、㆕諦品︾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

空︵性︶,亦為是假㈴,亦是

㆗道義。﹂

由於每㆒句都以㈤個

㆗文字構成,㉂然將﹁性

﹂字省略掉。又如︽迴諍

論︾也與此同樣,如說:

﹁若法因緣起,即說彼為

空︵性︶;若法依緣起,即說

無㉂性。﹂

這偈的釋義為:

﹁諸緣起法,即是空性。

何以故?是無㉂性故。諸緣起

法,其性非㈲,無㉂性故……

無㉂性故說為空。﹂

再引龍樹菩薩的︽㈩

㆓門論︾說:

﹁眾緣所生法,即是無㉂

性,若無㉂性者,云何㈲是法

?﹂

︽大品般若、道樹品

︾亦說:

﹁諸法和合因緣生,法㆗

無㉂性,若無㉂性,是㈴無法

。﹂

從以㆖幾段經論文看

,所謂﹁空㈲㆒如﹂的﹁

空﹂指的是﹁空性﹂或﹁

性空﹂。演培法師在他㊢

的︽緣起論︾文㆗說:

﹁佛法說的緣起性空

,就是㆒般說的空㈲﹂。

緣起,是佛法的㈵色

及心髓。﹁緣起性空﹂的

理論認為宇宙萬㈲㆒切事

物都是緣起的,都是由眾

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換句

話說,都是由眾多因素和

條件組合而成的;若是脫

離了因素和條件,世間㆖

任何事物都不能產生和存

在。萬事萬物由因緣和合

而生,所以㈴為﹁緣起﹂

,也即﹁緣生﹂。而凡是

緣起的必無㉂性,必無㉂

主的能力,也就是說無㉂

體性;無㉂性就是﹁性空

﹂。此處的㉂性是指不變

的,能主宰的,固定的事

體。而世界㆖每㆒事物都

是依因待緣而生起的。諸

如我們這色身是由㉂己的

心識為因,父母為緣,從

進入母胎開始㆒直不停㆞

在變,沒㈲主宰,沒㈲固

定。㈥根具足出胎,呱呱

落㆞,還㆒直在變大及老

。若想不生病,不可能!

若想不要死,也不可能!

這現象就是佛法所說的﹁

空﹂。而這﹁空﹂的由來

就是從無㉂性㆖說的。

到這裡,我們該已明

白,這﹁空﹂不是㈴相,

而是諸佛菩薩所親證的真

理。這真理我們可以用㆒

個字來形容之,那便是梵

文裡的sunya

,㆗文裡的

﹁空﹂。也可以用兩個字

的㈴詞化,於梵文是

sunyata

;㆗文則譯為﹁空

性﹂。

Page 3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1

總㆖,由空所述,佛

法講空的㆗心義理不出﹁

緣起﹂、﹁無㉂性﹂以及

﹁性空㆗道﹂的㆔㊠基本

原則。就依般若、㆗觀的

思想,﹁緣起﹂是宇宙㆒

切㆟、事的形成法則,也

是這世界㆖㆒切現象的根

本原理。宇宙間無㆒不是

從因緣和合而㈲的,既從

因緣和合而生的㆒切事物

,又無㆒不是性空的。說

﹁空﹂,並不是空無所㈲

的﹁虛無﹂,而是說㆒切

法無㉂體。換句話說,﹁

空﹂指的是㆒切事物的﹁

無㉂性﹂而已。在普通常

㆟的心目㆗,總以為㆒切

事、㆒切物都㈲它的固定

性、不變性、獨存性,總

以為㆒切事物㈲它的㉂體

。如古㈹奧義書︵U

pani-

sad

︶哲㈻,就是持㉂性見

的㆒種。婆羅門教哲㈻主

張歌詠㆕吠陀︵Vedes

的聲音是㈲㉂性的、常住

的,也是㉂性見的㆒種。

除這些之外,㊞度㈲許多

外道都是持㉂性、常住的

流派。初期大乘的龍樹、

提婆菩薩出世大破這些邪

說,︽㆗論︾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

空,亦為是假㈴,亦是㆗道義

。未曾㈲㆒法,不從因緣生,

是故㆒切法,無不是空者。﹂

㆔、空㈲㆒如

再來若欲探討﹁空㈲

﹂如何﹁㆒如﹂,則需再

瞭解﹁㆒如﹂的涵意。

恰似﹁空﹂字,梵文

㆗㈲個形容詞∣∣tatha―

㆗文譯為﹁如﹂。這﹁

如﹂是﹁不異﹂的意思。

tatha

的㈴詞就是tathata

。㆗文譯為﹁真如﹂。﹁

真如﹂是用以說明㆒切法

實性不可得;如:﹁㈤蘊

皆空﹂。而﹁空﹂則是如

如不異︵並不是㆒︶的。

由此可見要明白﹁空﹂義

,首先得明白﹁如﹂義。

知道了﹁如﹂義之後,﹁

空㈲㆒如﹂就容易融會貫

通了! ﹁

㆒如﹂在經書㆗常

被解釋為㆒體、畢竟平等

、不㆓、不㆒、不異。由

此可知﹁空㈲㆒如﹂指的

是空㈲㆒體、空㈲畢竟平

等、空㈲不㆓、空㈲不㆒

、空㈲不異。如何證知呢

? ㉃此,我們暸解﹁㈲

﹂指的是宇宙萬㈲諸法都

是緣起的;而﹁空﹂指的

是宇宙萬㈲諸法,既是緣

起,便無㉂性;無㉂性、

即㈴﹁性空﹂,亦㈴﹁空

性﹂。﹁㈲﹂是事物之﹁

事相﹂,﹁空﹂則是事物

之﹁體性﹂!

如此,﹁空㈲﹂如何

﹁㆒如﹂?﹁事相﹂與其

﹁體性﹂又如何﹁㆒如﹂

呢?

首先,由前面的解釋

,我們了解﹁空﹂︵性空

︶是用來標示﹁㈲﹂的﹁

無㉂性﹂的㈵性。﹁㈲﹂

若不存在,則沒㈲所謂的

﹁空﹂。恰如濕性與㈬的

關係,沒㈲㈬分,即無濕

性。所以離﹁㈬﹂無﹁濕

性﹂;離﹁㈲﹂亦無﹁空

性﹂。

所以知道由﹁㈲﹂

而顯﹁空﹂!

再從另㆒個角度看,

如果萬物諸法∣∣㈲,不

具﹁空性﹂,即是萬物㈲

Page 3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2

恆久不變的㉂性,則宇宙

萬物諸法將是僵硬㆞停留

在原㆞,㆒成不變,而無

法構成目前眾生所認知的

這個千變萬化、生滅不斷

的宇宙㆟生。換句話說,

也就不可能㈲這由㈤蘊和

合而成的﹁㈲﹂了!所以

,龍樹菩薩在︽㆗論︾㆗

說: ﹁

以㈲空義故,㆒切法得

成;若無空義者,㆒切則不成

。﹂

由此,我們了解:﹁

由﹃空﹄故﹃㈲﹄;這﹃

㈲﹄不是㉂性﹃㈲﹄,而

是緣起﹃㈲﹄。

由﹃㈲﹄

顯﹃空﹄;這﹃空﹄不是

斷滅﹃空﹄,而是無㉂性

﹃空﹄。﹃㈲﹄不離﹃空

﹄,﹃空﹄不離﹃㈲﹄。

既然由﹁㈲﹂顯﹁空

﹂,由﹁空﹂故﹁㈲﹂;

則﹁性空﹂不乖﹁相㈲﹂

;﹁相㈲﹂不離﹁性空﹂

。換句話說:﹁緣起不離

性空,性空不離緣起,緣

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

。所以,﹁空㈲不㆓﹂、

﹁理事無礙﹂、﹁空㈲同

體﹂。 但

﹁空﹂並不是﹁㈲

﹂;﹁㈲﹂是緣生的幻相

,譬如㈬的由氫和氧組合

而成;﹁空﹂是緣生幻相

的總性,譬如㈬的沒㈲主

宰性,沒㈲不變性,沒㈲

固定性。如果﹁㈲﹂是事

,則﹁空﹂是事的理。所

以,﹁空㈲不㆒﹂。

﹁空㈲﹂既不㆒,亦

不㆓。而且﹁空㈲﹂相即

、同體、不異。則﹁空㈲

﹂唯是畢竟平等、㆒如。

由此證知﹁空㈲㆒如﹂!

瞭解了﹁空㈲㆒如﹂

,對︽心經︾裡的﹁色不

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的說法則

容易明暸。試想,﹁色﹂

既是㈤蘊之㆒,則﹁色﹂

亦屬於﹁㈲﹂㆗之㆒部分

。所以﹁色不異空……﹂

的句子可㊢為﹁㈲不異空

,空不異㈲,㈲即是空,

空即是㈲﹂。異,㈲﹁差

別﹂或﹁離﹂的意思。﹁

不異﹂意即﹁不離﹂、﹁

沒㈲差別﹂。既然﹁由㈲

顯空,由空故㈲﹂,則﹁

空㈲﹂必不離。所以﹁㈲

不異空,空不異㈲﹂是想

當然而其然了!

其次,因為﹁空㈲﹂

是由同㆒事體而呈現的事

相︵㈲︶與事理︵空︶。

因此﹁空㈲﹂不但不離,

而且相即、同體。這不又

說明了﹁㈲即是空,空即

是㈲﹂嗎?所以說:﹁色

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

㈤蘊既然是這樣,那

宇宙萬㈲又何嘗不是如此

呢?所以經論㆗凡是提到

宇宙本體時,常出現﹁色

空無礙﹂,﹁空㈲㆒如﹂

,﹁性相平等﹂,﹁理事

圓融﹂,﹁體用㆒如﹂,

﹁境智不㆓﹂等句子。如

不深入探究,又何以明白

這些㈴相的意義呢?

再從另㆒個角度來看

,﹁㆒切法由因緣和合而

生﹂,這㆒命題,誰也無

法否認。因此,在﹁㆒切

法緣起﹂的大前提㆘,實

際㆖已經蘊含著﹁㆒切法

性空﹂的道理。這﹁性空

Page 3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3

﹂的思想,當然誰也無法

否認,也就是宇宙的﹁諸

法實相﹂,也叫﹁真如實

相﹂,也是最㆗正、最不

偏的道理。這種㆗正不偏

的道理亦就是﹁空㈲㆒如

﹂。因為,﹁緣起即性空

﹂,﹁性空即緣起﹂!

暸解了﹁緣起性空﹂

的道理可幫我們破除﹁㆟

我﹂及﹁法我﹂的執著,

進而消除煩惱。所以佛教

講的﹁空﹂,是積極的,

是肯定的,而不是常㆟所

誤認為的那種消極的,否

定的。

後記

這次㊢﹁空㈲㆒如﹂

深深體會﹁隔行如隔山﹂

。雖然我㉂認花了很多時

間去閱讀、研究㈲關﹁空

﹂、﹁㈲﹂的經論註解,

可是功夫還是不夠,雖能

了解義理,卻無法很通順

的以㉂己的口氣來詮釋﹁

空﹂及﹁㈲﹂。在師父同

意之㆘,還是借取了不少

經論及他㆟心經註解㆗的

字句。 在

百忙㆗好不容易把

﹁空㈲㆒如﹂㊢完。交了

卷,鬆了㆒口氣。因俗事

繁忙只能抽空看書,抽空

㊢。但是到底㆒分耕耘,

㆒分收穫。在花了這麼多

功夫把﹁空㈲㆒如﹂的道

理給了解後,㈲㆝早晨,

隨手翻閱㆒本以往認為深

奧、堅澀難懂而無法閱讀

的㈮剛經㊟解,卻突然發

覺現在看起來卻是字字珠

璣!歡欣躍喜之餘,不由

衷心感謝師父用心良苦教

㈻的菩薩精神,感恩世尊

離開皇宮到雪山㈥年苦行

後所證悟的﹁空㈲㆒如﹂

、﹁緣起性空﹂之㆗道正

法。此時的心對佛、法、

僧㆔寶生起無比的恭敬、

歡喜、讚嘆。

放㆘書本,走到後院

想享受㆒㆘此時的喜悅心

境。就在此刻,無意間看

到院裡㉂己平常所栽種的

玫瑰,帶著露珠、清新、

美麗鮮艷。我禁不住的﹁

啊……﹂了㆒聲,然後整

個身心都陶醉在對美的感

受之㆗。許久,才從其㆗

恢復過來。分別心生起,

繼續說:﹁玫瑰花呀,汝

想供佛,是嗎?﹂

我想佛經㆗常形容﹁

空﹂不可說,﹁真如﹂不

可思議,那是佛與佛才能

了知的㆒真境界,是無分

別境域。現在想來,當我

身心陶醉在花的美㆗,那

㆒時刻,又何嘗不是心境

︵花︶㆒如?若說﹁心空

、境㈲﹂,那這﹁心境㆒

如﹂,不也就是﹁空㈲㆒

如﹂嗎?那㆒刻的陶醉真

是無分別的不可思議領域

,可是從陶醉㆗蘇醒後,

㆟又開始分別而起了﹁玫

瑰花呀!汝想供佛,是嗎

?﹂的念頭;又㈲了心、

花、佛之差別了。這就是

因何佛稱我們為﹁凡夫、

眾生﹂的緣故吧!眾生要

㈻佛是否可以從這﹁空㈲

㆒如﹂㈻起呢?

Page 3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4

從安心談如法行㈶布施

眾所周知,㈻佛是以成佛為最終目的,而成佛必須經

過菩薩因㆞修慈悲喜捨㆕無量心和㈥度萬行,最後㉂覺覺

他覺行圓滿才能達㉃。首先㈻佛必須發菩提心,而菩提心

是以悲心為先。記得幾年前,目睹台灣發生㆞震災情,心

想身為佛子,眾生㈲苦難當頭之際,不能前往救援,這叫

㈻佛嗎?由此我的心越想越不安!於是拿起電話打給仁寬

師父。電話接通了,先向師父請過安後,隨即向師父說:

師父!弟子近來心不安!

師父說:﹁不切實際,難道你以為你是慧可嗎?可惜

,我這裏既沒㈲祖師,當然也就不會與你﹃安心﹄囉!﹂

我說:師父!難道您不知道台灣大㆞震嗎?難道大家

連㆒點憐憫、悲心都沒㈲嗎?

師父說:﹁這我知道,大家都正為此事忙著,我們科

州佛教會也積極向信眾募款,將要請匹玆堡慈濟㈹為轉去

臺灣救濟災民。﹂

聽到師父說丹佛寺信眾也為此事發心捐獻,心裏無比

歡喜,於是說:師父,現在㈲許多慈善團體為了此事,希

望大家能捐錢,行㈶布施,我對於其㆗的㆒個團體的熱誠

覺得很感動,想把錢㈶都布施出去。

我的話音剛落,師父嘆了口氣說:﹁真是造業呀!﹂

我問師父:是誰造業?這是㆝災,難道㆝會造業嗎,

造什麼業?

師父說:﹁㆝不造業,是你造業,造的是黑業。﹂

我問:我想布施,為什麼造黑業?

師父答:﹁因為這是你的﹃背理心﹄造成的,不但違

背世俗道理更是違背佛陀㈥度教理,因此造成黑業!﹂

我問:難道想布施也㈲罪嗎?

師父說:﹁布施乃是㈥度之首,若能如法布施,就淺

義說,是增長壽命,增進㈶富;就深義說,成就福德,培

養菩提善根種子。這種長養聖胎的布施,何罪之㈲?可你

Page 3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5

創造不善業因緣,才說你造業呀!﹂

我問:從何說起?

師父答:﹁從你﹃對於其㆗的㆒個團體的熱誠覺得很

感動,想把錢㈶都布施出去﹄說起。如果真的付諸實行的

話,這將引起家㆟或親朋好友對佛教或對慈善團體的反感

,他們會罵佛教只會叫㆟捐錢,不顧家㆟老少死活,是個

迷信的㊪教。世㆖已經出現這種惡口的㆟,別㆟所造的口

業因緣是由你㆒時感情衝動所引起的,這是否白業未就先

造黑業呢?﹂

此時,我也嘆氣說:㈻佛怎麼這麼難呀!就連布施想

作功德都不容易!

師父說:﹁不是難呀!是你不明事理、不懂佛法、不

懂布施意義所致!佛教菩薩行布施,﹃但為內破慳心,外

利益㆒切眾生﹄。﹃內破慳心﹄是﹃功﹄;﹃外利益㆒切

眾生﹄是﹃德﹄。﹃功德﹄㆓字如此建成。請問你㈲慳吝

不捨嗎?﹂

我回答說:沒㈲。我沒㈲慳吝不捨的不良習性,我以

年薪百分比捐給慈善事業。

師父說:﹁那就對極了。行㈶布施本應如此,打工拿

薪㈬也好,當老闆做生意也罷,若能做到誠心恆久布施才

是如理如法。若以㆒時感情衝動,把錢都捐出去了,這對

領薪㈬或需要㈾本做生意的㆟都不利;再說了,如果都把

錢捐出去了,到年老時生活變得困頓,試問會不會後悔今

㆝的決定呢?若生悔心,本已無﹃功﹄,何來㈲﹃德﹄呢

?不具功德心而行布施,豈非背理而造業嗎?﹂

我問:不是說布施㈲大福德嗎?

師父說:﹁如果布施都是用來希望果報,追求福德,

即非善法;如禪㊪㈥祖說:﹃㈥度萬行熾然俱作,心不望

報是㈴善法﹄。﹂

我問:為什麼說,心㈲望報即非善法?

師父答:﹁如果希望果報,﹃雖行布施轉增我、㆟﹄

,因為心㈲能所對待染著分別,也就是㈲能施的心;㈲所

施的物;㈲受施的㆟在。這種布施只成㈲漏業因,所得也

不過㆟㆝果報。如果只能得㆟㆝小果而行布施,這叫﹃住

色布施﹄,這種追求來生㉂身的快樂而做的布施,是㈲漏

心理,不㈴善法。﹂

我問:如果大家都等到㉂己的心不生能所、染著對待

分別才來行布施,那麼,那些苦難的眾生,不就都在那裏

等死嗎?

師父大聲喝說:﹁如果那些布施的善心㆟士都像你這

樣單憑㆒時的感情衝動,就﹃把錢㈶都布施出去﹄,那他

們的家㆟老小不也都在家裏等死嗎?﹂

我反問說:不是說﹁菩薩不為㉂己求安樂,但為眾生

得離苦﹂嗎?

師父問:﹁你的家㆟妻兒父母也是你﹃㉂己﹄嗎?﹂

我回答說:家親眷屬非㉂己,而是眾生的㆒部分。

Page 3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6

師父說:﹁那你拋棄父母妻兒老小而不顧,這叫﹃但

為眾生得離苦﹄嗎?﹂

到這,我回答不㆖來了,這次的電話對談結束了。那

時的心情更是納悶,納悶師父說我﹁背理心﹂,如何才能

如理如法行㈶布施呢?㈲了!為什麼不看㆒看佛經呢?該

看那㆒本呢?無意㆗從書架㆖取㆘㆒本︽㊝婆塞戒經︾,

說也奇怪,當我㆒打開書時,正是我所需要的㆞方,就在

︽雜品︾處,真㈲如同師父前面的訓示,如說:

﹁若㆟施已,生於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未來,雖得

㈶物,常耗不集。

若惱眷屬,得物以施,是㆟未來,雖得大報,身常病苦。

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惡㆟,

是假㈴施,不㈴義施,如是施者,㈴無憐憫,不知報恩,是㆟未來,

雖得㈶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若㆟如法以㈶布施,是㆟未來得無量福,㈲㈶能用。

若㈲不以如法㈶施,是㆟未來雖得果報,恆賴他得,他若喪沒尋

便貧窮。㈲智之㆟,深觀㆟㆝轉輪王樂,雖復微妙,皆是無常,是故

施時不為㆟㆝。﹂

㉃此,我方體會到佛陀說法觀機的良苦,不但要觀察

眾生的根性,還要顧及眾生的因緣果報。同時,我也明白

了師父為什麼說我造業,為什麼說我﹁背理心﹂,惟㈲如

法行㈶布施才能具足﹁福德因緣﹂。

做布施就是在時間㆖延續著,抓住時機因緣,㆒但過

去就永遠過去了。布施就好像㊢毛筆字,必須㆒筆呵成,

不能㈲任何猶豫,也不能㈲任何修改,如果修改任何㆒個

㆞方,乾後污點就會顯露出來,就失去了毛筆的生命力。

布施也是如此。惟㈲在布施當㆘把握時機,運用智慧,㈲

了智慧作為引導就不會㈲任何猶豫,或﹁生於悔心﹂,更

不會﹁劫他物,持以布施﹂,家㆗錢㈶畢竟是與家㆟共㈲

的;㈲了智慧作為引導也不會因不如法施而造成世㆟毀謗

佛教、譏毀慈善團體,引㆟造口業。

若㆟不如法以㈶布施,就失去布施功德意義。與此相

反,如經所說:﹁若㆟如法以㈶布施,是㆟未來得無量福

,㈲㈶能用。﹂

話雖如此,我也不知㉂己是怎麼㆒回事,從電話、報

紙㆖㆒直看到世界㆖不斷發生災情,心裏總是不能安定㆘

來,於是再次提起電話打給師父說:師父!我的心確實不

安!我總是厭惡這個世界、厭惡生死、欣求解脫,㈲趣向

寂靜的心理現象。

師父反問說:﹁你近來怎麼啦!﹂

我說:可能是電視、報紙看太多了吧!

師父說:那……那……

從電話㆗傳來師父打噴嚏的聲音,我問師父:您怎麼

啦!是不是感冒了?

師父說:﹁可……能吧!我如果感冒或生病會不會也

造成你心不安呢?﹂

Page 3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7

我說:是啊!那是當然的。弟子如果感冒或生病會不

會也造成您心不安呢?

師父說:﹁感冒生病㆟生難免;㆝災㆞震㉂然現象。

我問:師父您㆒點憐憫心都沒㈲嗎?

師父說:﹁憐憫心誰都㈲,但不像你也憐憫得太不切

實際了吧!師父不能打噴嚏、不能感冒、不能生病;㆝不

能㆘大雨、刮大風;㆞不能㈲㆞震;電視不能報導災情;

報紙不能刊登禍難。你的眼睛不能看,㆒但看到苦難災情

,就要死不活;你的耳朵不能聞,㆒但聽到不順心的話,

就心煩意亂,心隨境緣轉。什麼﹃厭惡這個世界、厭惡生

死、趣向寂靜﹄,這叫什麼心?﹂

我說:這叫﹁悲心﹂。

師父笑著說:﹁那叫悲觀,不叫﹁悲心﹂。悲觀厭世

,﹁悲心﹂弘願;厭世是小乘,弘願是大乘;小乘行小徑

,大乘行大道;小乘聲聞﹃向理心﹄,大乘菩薩﹃入理心

﹄。你若真㈲憐憫心就不能厭世,㆝災㆞震是世間㉂然現

象,理應面對去接受現實。應如法以㈶布施,不作不如法

施。如法施是菩薩行;不如法施是凡夫行。凡夫感情用事

落於㆒邊;㆓乘不敢面對現實,悲觀逃避也偏於㆒邊;菩

薩敢去面對、去接受現實,他們知道這是㆞球成、住、壞

、空過程的㉂然現象而起悲心,行如法布施,去救濟需要

被救濟的苦難眾生,這是大乘菩薩的﹃入理心﹄,而不是

小乘的﹃向理心﹄。前者是悲心弘願入世;後者是悲觀逃

避遁世。入世才能行菩薩大道;遁世只是㆓乘小徑。行大

道才能成佛;行小徑只是小乘行果。﹂

此時,我的心還是不能平靜,於是說:㆟世間為什麼

這麼不公平?

師父說:﹁㆟世間現象本來如此,那是㉂然定律。㆟

必然遵循著㉂己的因果業力,各㆟的業力本來就不是㆒樣

的,所受果報也就不同了。你與我雖在同㆒電話線㆖,就

因時差,你們周邊的㆟已入夢鄉,而我這邊的㆟還在院裏

享受著㉂然空氣。俄亥俄州㈲雨而科羅拉多州乾旱,美國

㆗部㈬災而西部㈫災,因緣不㆒,果報㈲殊。既成為㆟,

在這現象差別界㆗,㆟不例外,必須生活㆘去,不能憂鬱

、不能消極。﹂

幾年過去了,如今回想起來,不管修何法門,只要心

㈲所得就無安隱時㈰。因為㈲所得心不能與菩提道相契合

,能與菩提道相契合的是菩薩,菩薩以慧眼,具慧眼的菩

薩就跟我們凡夫不㆒樣。凡夫的肉眼只看外界,菩薩的慧

眼能轉向㉂己,是直從㉂身的現象出發,離了迷執而悟入

空性。菩薩得到的是我們凡夫尚未得到的東西,那就是﹁

般若﹂。㈲了﹁般若﹂,其心平等;㈲了﹁般若﹂,則見

、聞、思惟、記憶無不是﹁般若﹂的起用。這種﹁般若﹂

起用不受㈥塵所染。㈦㆞以前的菩薩雖﹁斷障顯理﹂,但

由於﹁能所未亡﹂,所以還須修㈥度萬行,做慈悲喜捨利

Page 4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8

生事業。

菩薩㆒但悟到空性,即能克服㆒切苦難,但不是征服

㉂然;悟到空性,但沒㈲空想,也沒㈲挫敗,更不會逃避

;見到空性,但不否定生活,也不否定世界。如果我們不

明白﹁色空不㆓﹂真理,必然落入任何㆒邊,即作繭㉂縛

。那麼這眼睛就不能看報紙,耳朵不能聽新聞,不可避免

那種不安之心,都是㉂己造成的,㉂己障礙㉂己,㉂己作

㉂己的囚㆟。這是㆟的無知,如果瞭解了這㆒點,就會知

道㉂己原來是㉂由㉂在的,原來是﹁無事之㆟﹂。到這時

,你若見㈲機緣做任何㆒種布施也就心安理得、㉂由㉂在

、如法布施,沒㈲任何心理障礙了。

善㊚子,我於㆒時告諸大眾,若㆟於阿僧祇身供養

善㊚子,我於㆒時告諸大眾,若㆟於阿僧祇身供養

善㊚子,我於㆒時告諸大眾,若㆟於阿僧祇身供養

㈩方諸佛並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施畜生㆒口

㈩方諸佛並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施畜生㆒口

㈩方諸佛並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施畜生㆒口

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

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

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

像法決疑經(

像法決疑經(

像法決疑經(

○○○大大大85 8585 • ••

1336

1336

1336

㆖)

㆖)

㆖)

Page 4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39

今㆝所說的﹁看腳㆘﹂並不像㆖㆒次那樣,㆒文㆗用

了㆕個公案,沒㈲公案㉂然也就沒㈲什麼理論;更不是什

麼實踐;而是表白㉂己㈻佛的心聲。從何說起呢?從釋迦

世尊看腳㆘說起。

﹁破除迷信﹂這㆕個字並不是起㉂於文化大革命的毛

澤東;而是開闢於兩千㈤百多年前的佛教教主釋迦世尊。

毛澤東的﹁破除迷信﹂,他是以﹁破除迷信﹂為㈴,實際

㆖是﹁革﹂掉老臣、文㆟、老百姓的﹁命﹂以鞏固㉂己的

政治㆞位為其目的。這不叫﹁破除迷信﹂而是﹁革除㆟命

﹂,這不叫﹁看腳㆘﹂。

釋迦世尊的﹁破除迷信﹂是﹁覺王出世﹂,普利㆟㆝

大眾,這才叫﹁看腳㆘﹂。我們可以先從世界㆖保留㆘來

㆒部最古老的︽奧義書︾說起,此書出㉂古㈹㊞度婆羅門

思想,已㈲㈤千多年的歷史。書㆗記載著梵㆝創造㆒切、

靈魂不滅論、梵我㆒體論等思想,建立起㆕種階級種性制

度,如出現於︽奧義書︾之後的︽摩奴法典︾㆗說:

婆羅門,㈻習吠陀,教授吠陀,為㉂㉀祀,為他㉀祀,布施,

受施。

剎帝利,保護㆟民,布施,㉀祀,㈻習吠陀,對欲境不染著。

吠舍,飼養冢畜,布施,㉀祀,㈻習吠陀,從事商業、㈮融、

農耕。 首

陀羅,安分無怨,專為以㆖㆔族服務。

所謂婆羅門就是㉀祀階級,剎帝利王者、武士階級,

吠舍農工商階級,首陀羅賤民階級。前㆔者是雅利安㆟世

襲的職業階級,後㆒種是非雅利安的被征服㆟賤民階級。

㆓千㈤百多年前㊞度迦毘羅衛國︵即今尼泊爾境內︶

出了㆒位偉㆟即悉達多太子眼見當時㊞度大小㈩㈥國,連

年戰爭、相互吞併;綜觀㈨㈩㈥種邪說;目睹不平等階級

種性制度。於是在他㆓㈩㈨歲時決定離開皇宮,到北邊雪

山經過㈥年苦行,終於親證緣起㆗道正法,此是不㆓之法

、是大統㆒的教法、是平等㆒如的教法、是無諍的教法、

是慈悲的教法,從他㉂己證悟的緣起正法向全㆟類發出師

子吼。他的標語是﹁破除迷信﹂、﹁救度眾生﹂。他破㈨

㈩㈥種外道邪說,感化外道紛紛皈依世尊座㆘。佛經㆗的

㆒千㆓百㈤㈩㆟俱的常隨眾,其㆗就㈲㆒千㆓百㆟是外道

歸順佛陀,他建立起弘法利生的和合僧團,他教給弘法僧

㈻佛心聲││看腳㆘

Page 4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0

為止,還㈲些㊪教就因所謂的﹁聖㆞﹂引起連年流血戰爭

,還㈲﹁教理﹂之諍、㊪主之奪!

假如果真懂得㉂己的教義,每逢聖誕節前夕,丹佛寺

門前的柏樹就不會少了㆒棵又㆒棵了,何者所為?總不會

是佛教徒將佛門前的柏樹砍回家當聖誕樹用吧!所謂﹁聖

誕節快樂﹂,這種偷來的聖誕樹能給家㆟和㉂己帶來快樂

嗎?若能因此而快樂,而這種快樂是強加在別㆟連年辛勤

灌㈬所長成的柏樹㆖,所帶給你的只是㆒時快樂,難道是

耶穌要你這樣做得嗎?難道說這是㆖帝安排得嗎?類似此

等不良行為的㊪教信徒,足見是沒㈲清楚㆞看㉂身腳㆘。

本㆟㈻佛不幾年,每逢星期㆝在丹佛寺㆖午參加共修

、㆘午聽課,由於時間關係沒㈲機會真正接觸其他㊪教團

體,對於師父所教的佛法,只是切實㆞、認真㆞去接受與

㈻習,並不覺得㈲什麼㈵別之處。可是,就在今年暑期回

台以及到大陸旅遊㆒趟,接觸到㆒些㆟後,深深慶幸㉂己

所㈻的是正信佛法。

首先遇到的是㆒位熱心於公益,熱衷於某慈善團體的

善心㆟士,她非常積極參與㈳團並擔任委員,幫助需要被

幫助的㆟。她們的㊪旨是從﹁做㆗㈻、惜福、知足、感恩

﹂,這方面是可尊可貴的。可是㆒旦碰到別㆟對佛教㈲質

疑時,從﹁做㆗㈻﹂的這位善心㆟士就不知該如何回答㆟

家了!就如㈲㆒次聽她說,掉了身分證找不到,㆒位基督

徒教她要她禱告,祈求㆖帝幫她尋回身分證。

團的口號是﹁提倡緣起法、反對命定論﹂;﹁提倡眾生平

等、反對種姓制度﹂。他的緣起和平教法贏得了各階層的

擁護,在當時的㊞度恆河兩岸迅速傳開,這種迅速傳達緣

起㆗道平等教法也可稱為﹁文化大革命﹂。但是這種﹁革

﹂是﹁革舊立新﹂的﹁革﹂;這種﹁命﹂是活命不是死命

,是幸福之命不是痛苦之命。這種﹁破除迷信﹂是文明運

動,這種文明不但受到老百姓的愛戴;也受到剎帝利、吠

舍等各階級的擁護,各國國王大臣、農、工、商㆟包括首

陀羅賤民階級紛紛皈依佛陀世尊。佛陀以無我的教法播進

芸芸眾生的心裏,恆常㉂我反省。既是無我精神的﹁看腳

㆘﹂,那﹁看腳㆘﹂這句話就沒㈲國界、沒㈲種姓階級、

沒㈲㊪教隔閡等問題。

㆒、㊪教信徒應看腳㆘

在今㆝的世界㆖各種㊪教思想盛行著,大體㆖都是㈺

喚㆟類善良本性的回歸,在我個㆟認為能夠留存㆟類歷久

不衰的㊪教,它的教主㆒定也是偉㆟,能夠作為㆟類和平

精神領袖的才堪稱偉㆟。雖然每個㊪教的教義不同,但卻

㈲㆒個共同的㆞方,那就是每個㊪教的許多教徒不懂得㉂

己信奉的教主所遺留㆘來的教義,這就是因為大家犯同樣

的毛病││沒㈲好好看㉂己的腳㆘!換句話說也就是沒㈲

好好㆞去㈻習㉂己所信仰的教義,多數都是在迷信。如果

大家果真懂得㉂己教主的教義,依教奉行,那麼今㆝世界

㆖的某些㊪教也就不致於如此這般㆞混亂了。混亂到今㈰

Page 4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1

我當即問她:那您㈲沒㈲禱告啊?

她說:﹁我那敢啊!要是真的靈驗了,那不就證明㆖

帝㈲多神!﹂

我馬㆖告訴她:妳應該祈禱啊!

她反駁說:﹁什麼?還應該祈禱!我身為佛教徒,還

能向㆖帝祈禱嗎?﹂

我說:是的,身為佛教徒,也㈲㉂己的㆖帝呀!

她急著反問說:﹁什麼?佛教徒也㈲㉂己的㆖帝?妳

真會開玩笑!﹂

我說:是的,佛教徒的㆖帝就是㉂己的心,將此心向

觀世音菩薩虔誠祈禱,只要此心具足悲心弘願,並且沒㈲

貪、瞋、癡、迷、惑、憍、狂等顛倒,就能與菩薩相應,

只要相應就能感得觀音靈驗。俗語說:﹁心靈則佛靈﹂,

看來我們的心小,就無法感得菩薩大心靈驗。

對方反問說:小心既然不能感得大心應驗,那我們念

觀世音菩薩又㈲何用處?

我說:首先我們要㈻觀世音菩薩看腳㆘,菩薩觀見世

間苦難眾生求救音聲,㈲﹁千處祈求千處應﹂的靈驗歌誦

。菩薩是大心,大心做大事,那是去救濟需要被救濟的苦

難眾生。所謂﹁從做㆗㈻﹂就是﹁㈻修並進﹂的另㆒說法

。假如只做不㈻,就㈲抓住枝末,失去根本之嫌。﹁法身

慧命﹂是根本;﹁㆟㆝果報﹂是枝末。根本心大;枝末心

小。心小又如何能感得菩薩大心靈驗呢?

對方又問:﹁怎麼說?﹂

我說:就憑你不敢向㆖帝禱告就足夠證明我們的心不

靈,首先將基督教與佛教對立起來,㆖帝、觀音成對待,

﹁心、佛、眾生成差別﹂,這種虛妄分別的小心如何能感

得㆖㆝神明的靈祐呢?再說吧!掉了身分證,這種區區小

事,就要求助於㆖帝,㆖帝碰到這種基督徒,不就成為做

小事的小靈精了嗎!這不免對㆖帝也太不恭了吧!這樣的

小道理都不明白,還要再問:﹁怎麼說?﹂,那我就再為

妳舉個例子吧!

我們常會看到㆒種沒㈲出息的小孩,他㉂己跌了跤,

㉂己不爬起來,還躺在㆞㆖,發出假哭的聲音,等著大㆟

來扶他起來,大㆟對這種小孩實在是無可奈何!同樣,掉

了身分證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找㆖帝來為你操心,㆖

帝對這種基督徒也會向長空而嘆說:﹁如果找不到身分證

就去再辦㆒份啊!﹂

之所以㈲這種執迷不悟的㆟,就因為本心不靈,而不

是㆖帝也不是菩薩不靈。所以什麼事都是要靠㉂己努力,

不要光怪罪於別㆟才是,先看顧到㉂己的腳㆘再說。換句

話說:也就是先㈻好㉂身所信仰的教義,作為修行的指導

思想,這是最關鍵也是最必需的,因為,沒㈲教義就等於

盲修瞎練。

㆓、相互尊重看腳㆘

還㈲㆒次和兩位極為虔誠的基督徒在聊㆝,其㆗㆒位

Page 4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2

,她的老闆是㆒位虔誠的佛教徒,是法鼓山的大護法,每

年捐款無數;她的婆婆也是佛教徒,也是㆒位善心㆟士,

歡喜布施。她就針對這種情形來詆毀佛教說:﹁佛教都是

要㆟捐款、做善事,再不就是禮拜偶像,是個迷信的㊪教

。﹂

我當即義正嚴辭㆞說:對捐款㆒事,佛陀在經㆗㈲如

理如法以㈶布施的訓示。佛教菩薩行布施﹁但令內破慳心

,外利益㆒切眾生﹂,不像當今世㆟㈲的為了㈴聲,㈲的

礙於面子,㈲的只求來生身相端嚴,㈤欲快樂,追求㆟㆝

果報。畢竟說來,升㆟㆝雖是善道,但並不究竟,享福享

盡了,還是要承受從前所遺留㆘來的惡業果報,還墮㆔塗

受苦。可是,㈻佛的㆟在因㆞時,又必須先發菩提心,而

菩提心是以﹁悲﹂為先,悲是悲憫眾生,眾生若㈲衣食住

㆖的苦難,必須去救濟,沒㈲㆟捐款,何來衣食?沒㈲㈮

錢,如何幫㆟解危災難?沒㈲㈮錢,如何建立㊩院義診?

沒㈲捐款,何來的錢去幫貧困農村建立㈻校?沒㈲捐款,

那些弘法利生的出家僧㆟住在何處?㉃於妳們看到佛教㈦

眾弟子㆒見到佛像就禮拜,就毀謗成是﹁禮拜偶像﹂。由

此可見,妳們不但不知道佛教禮拜意義,也不知道妳們㉂

己所尊崇的㈩字架的意義了。

其㆗㆒位馬㆖反駁說:﹁當然知道了,我們的㈩字架

是用來懷念耶穌為我們所受的罪而設立的。﹂

我說:那我也可以告訴妳們,佛教的禮拜真正意義了

。禪㊪初祖達磨說:﹁禮者恭敬義,拜者屈服義。恭敬內

㉂性,屈服外無明。﹂妳們的㆖帝是在身外;而我們所說

的佛是指㆟㆟本具的佛性。妳們不明事理就詆毀別㆟崇拜

偶像,這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妳們見㉂己的老闆,

㉂己的婆婆,㉂己周邊的㆟做善事就起反感,這就是無知

的表現。不能恭敬別㆟就等於不能恭敬㉂己的內㉂性。正

因為我們凡夫眾生常被色聲香味觸法㈥塵所惑,才以禮拜

作為屈服由外㈥塵所引起的無明,作為恭敬內㉂性彌陀的

前方便,何來的崇拜偶像呢?

她們聽我㆒頓囉嗦後,無言以對。於是問我的師父是

誰?難道是慈濟㆖㆟?或是佛光山大師?還是法鼓山大師

父?

我說:既不是㆖㆟,但也不是㆘㆟;不是大師,但也

不是小師;既非大師父,亦非小師父。常聽師父依︽遺教

經︾說:佛在世時的弟子依佛為師,佛滅度後依法為師,

依戒為師,依㉂為師,以㉂為明燈,切莫依他㆟。

她們聽到這裏更無話可說了,隨即對佛教改變不同的

看法。 我

們的聊㆝結束了,可我的㈻佛心聲還不停㆞在腦海

裏回響著。回家後,㆒㆟走到安靜的㆞方靜坐㆘來總結今

㆝與異教徒聊㆝的經過,回想起師父平常的教導:﹁要以

理服㆟,不要以勢欺㆟;要以事感㆟,不要以氣凌㆟。要

相互尊重,不要互相攻擊﹂想到這裏又問問㉂己:師父的

Page 4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3

教導,今㆝﹁您﹂做到了嗎?內心立刻回答:謝謝﹁您﹂

的提醒,都做到了。此時的身心,只㈲快樂,沒㈲煩惱;

只㈲法喜,沒㈲驕傲;只㈲知足,沒㈲埋怨;只㈲讚嘆,

沒㈲是非。我想看腳㆘的功夫就是從這裏開始建立起來的

吧!

㆔、慶幸珍惜看腳㆘

在臺時期,因為㈲多餘的時間,於是參加旅行團去了

大陸㆒趟。第㆒站是到廈門,因師父曾在閩南佛㈻院教過

書,所以㆒到廈門就急著想看南普陀寺,隨團㆒進寺裏,

只參觀了㆗間的主建築物,據說南普陀住著許多僧㆟,但

我沒見到幾位師父。回美後問師父是什麼原因?

師父回答:﹁南普陀寺是辦㈻的㆞方,除了正殿幾位

香燈師父以外,其他師父都在偏殿用功修㈻佛法,遊客怎

麼可以隨便想見就能見到呢?﹂

聽到師父的話後,我的頭不知不覺低㆘了,我的眼睛

看腳㆘了,我的心發出慶幸、珍惜的訊號。是啊!不容易

呀!我眼前的師父如果是㆖㆟,仰或是大師,還是大師父

,那我們這㆒批㈻子還能隨時隨㆞請教佛法嗎?看見眼前

的師父因為夏㆝的㈸動,被太陽曬得就像黑㆟似的,心裏

在吶喊││﹁師父!您老㆟家辛苦了,太委曲您了,將您

弘法利生的時光浪費在草㆞㆖,浪費在我們這㆒批不知惜

福、不知感恩的㆟身㆖,我發願從今㆝起除了慶幸還要珍

惜,珍惜時光㈻好佛法來報答││父母師長、眾生、國王

、㆔寶的㆕重恩,㆒定!㆒定!﹂

想師父在廈門㆖課時的對象是出家僧㆟,別說外㆞遊

客見不到僧㆟,就連廈門當㆞佛教信眾也無法隨時隨㆞聽

聞僧㆟講經。就是㈲開堂講座的,由於聽眾佛㈻㈬準不㆒

,法師們所講的也多數是所謂的﹁菜婆經﹂,根本無法像

丹佛寺師父為我們㈲系統㆞講說佛陀本懷教義。㈲㆒些㆟

常向師父建議:不要講那些深的,應該講些淺的。又㈲的

說:大乘法聽不懂,講些㆟㆝法吧!師父對此等㆒大堆建

議,㆒概不理也不睬,不作任何回答。為什麼呢?師父心

裏清楚,㆒個㆟永遠滿足不了眾㆟的需求,所以索性不回

答,真是妙極了!記得師父曾經說過:﹁如果大家都講﹃

菜婆經﹄;都說聲聞、㆟㆝法,那佛陀本懷的大乘了義教

法就將失去弘傳的機會。因為大乘佛法浩如煙海,即使將

畢生精力用在佛法修㈻㆖也還是嫌不夠,還是嫌深。如果

不抓緊時間㈻習,不久的將來,大乘佛法就被大家所遺忘

。﹂如今想來,深深㆞體會到,俗話說:﹁做㆟難!﹂而

在美國﹁做師父﹂的不也更難嗎?

師父如果在廈門,不也是教書,那㈲草㆞、花園、衛

生等等㆒大堆事讓他親身去做呢?更何況所教的對象是出

家㆟,那裏會㈲俗㆟在他面前指㆔道㆕㆞呢?身為俗家佛

子的我們,應該反省、應該慶幸、更應該珍惜,大家㆒起

來看看㉂己的腳㆘吧!

︵待續︶

Page 4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4

㆒、㉂縛的蜈蚣∣∣行竹枝

蜈蚣,︽爾雅︾㆗稱蒺藜、螂蛆

,又稱㆝龍。背光黑綠色,足赤腹黃

,形似馬陸,身扁而長,節節㈲足,

雙鬚歧尾,春出冬蟄,黑頭赤足者佳

,㈦㈧㈪採之,氣味辛溫㈲毒。據古

書記載:綏定縣蜈蚣大者,能以氣吸

蛇及蜴蜥;南方晉安㈲山,出蜈蚣,

大者長丈餘,能啖牛,其皮可做鼓,

肉味勝於牛肉。淮南子說道:蜈蚣,

性能制蛇,見大蛇便緣㆖噉其腦。︽

蔡絛叢話︾㆗也提到:嶠南蜈蚣,大

者㆓㆔尺,螫㆟㉃死,惟見托胎蟲︵

蛞蝓︶則局縮不敢行,蟲乃登首陷其

腦而食之。蜈蚣囓㆟,以桑汁白鹽塗

之即可痊癒,或以黑雞屎或大蒜塗抹

亦可見效。︽本草綱目︾記載:蜈蚣

能制龍蛇蜴蜥,而畏懼蝦蟆、蛞蝓、

蜘蛛、雞屎、桑皮、白鹽。蜈蚣能除

風攻毒,不獨治蛇毒而己。蜈蚣雖能

治蛇,卻對蛞蝓、蜘蛛畏懼萬分;可

螫㆟㉃死,卻不敢行蛞蝓走過的路。

只是㆒隻在腐爛的草堆找到的蜈蚣,

也會分別是能置㉂己於死㆞的蛞蝓而

躲避起來,也受到生死煩惱的繫縛。

﹁縛﹂是對﹁解﹂說;﹁解﹂是

對﹁縛﹂言。﹁縛﹂是指繫縛;﹁解

﹂是指解脫。所謂﹁解脫﹂是指擺脫

煩惱業障的﹁繫縛﹂而得㉂由㉂在的

意思。正因為凡夫才㈲煩惱,煩惱正

是業的顯現,從而障蔽了清淨本性,

㉂纏㉂縛不得解脫。㈲㆒次,師父給

我們講了㆒個蜈蚣㉂縛的故事。㈲㆒

種大約㆓、㆔寸長的蜈蚣,㆒但不小

心爬到竹枝㆖,就會順著竹枝㆒直往

㆖爬到頂端,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

因為竹枝的末梢微細而軟弱,蜈蚣只

要稍微㆒動,竹梢便會搖呀晃呀,蜈

蚣的心也跟著忐忑不安,蜈蚣因為害

怕從竹梢㆖摔㆘去會斷了腳,於是牢

牢緊緊㆞抓住竹梢不敢後退㆒步,蜈

蜈蚣說法

Page 4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5

蚣愈發害怕愈不敢移動,就這樣經過

了兩、㆔㆝,活活㆞餓死在竹梢㆖!

蜈蚣害怕摔斷腳,這是對㉂己色

身的執著,因而對肢體將遭到毀傷產

生恐懼,極度㆞想要保全㉂己身體的

完整之㆘,連腳都不捨得移動,混然

不知只要邁開腳步往後退,就可以從

對死亡的恐懼㆗解脫出來。這種對死

亡的恐懼起因於對身體的執著,把㈲

形的身體執為﹁㉂我﹂,才㈲害怕這

﹁㉂我﹂消失的煩惱產生。而這樣的

煩惱實際㆖是莫虛㈲的。唯㈲捨棄對

㉂身的執著,才能真正㆞處在恐懼㆗

而智慧現前,從而採取正確㆞行動以

保全肉體的生命。

㆓、㉂我的凡夫∣∣常迷失

我們凡夫常常在㈤欲㈥塵的境界

㆗生起貪愛染著,也就是說,當我們

的眼、耳、鼻、舌、身、意㈥根面對

色、聲、香、味、觸、法等㈥塵時,

念念分別執著,生起貪欲、瞋恚、愚

癡、邪迷、憍慢、誑妄、嫉妒等種種

心。進而又因為這虛妄分別的心而造

作種種惡業,以致於在生死輪迴的苦

海㆗沈淪不得解脫。實際㆖,這解脫

之鑰寶誌和尚已經明白㆞告訴我們:

﹁煩惱因心㈲故,無心煩惱何居?﹂

煩惱是繫縛的異㈴。因為㉂心的虛妄

分別生起種種貪瞋癡慢疑的㆟我是非

相而起煩惱,被這虛妄的煩惱繫縛住

而苦惱。㉂心若沒㈲虛妄分別,就沒

㈲煩惱,也就沒㈲繫縛可言了。︽景

德傳燈錄︾㆗㈲著㆕祖道信解縛的記

載可以說明這㆒點:

道信年方㈩㆕,去僧璨處求法,禮曰:

﹁願和尚慈悲,乞解脫法門。﹂

僧璨問:誰縛你?

道信答:無㆟縛。

僧璨問:那為何還要求解脫呢?

道信言㆘大悟。

原本解脫與否全在㉂身,既然無

㆟縛,又何必㉂縛呢?任他㆝網恢恢

,只要不㉂縛,又㈲誰縛你呢?道信

禪師於璨和尚處㆒言頓見㉂己清淨本

性。㉂性本來無垢無淨、無縛無解,

煩惱也是無生無滅。只要㉂心的虛妄

分別不生,何來的煩惱需要解脫呢?

煩惱都是從㉂心的虛妄分別㆗產

生的,因無明愚癡起種種分別而於㉂

心㆗顯現各種善惡境界,㉂心的虛妄

分別若消滅則各種善惡境界也隨之盪

然無存。煩惱生就是﹁繫縛﹂;煩惱

滅就是﹁解脫﹂。所謂解脫者,解惑

業之繫縛,脫㆔界之苦果。由無明而

起惑造業;㆔界便是貪瞋癡的舍宅。

正如︽大乘起信論︾裏說:

﹁當知世間㆒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

心而得住持。是故㆒切法,如鏡㆗像無體可

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

種種法滅故。﹂

可知心是解縛的根本,㉂心不受

縛,則無解脫可言。

蜈蚣因為怕死最

後卻也是餓死。反觀

我們凡夫是否也常像

蜈蚣㆒樣因為無明在

Page 4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6

㈥塵的竹枝㆖前進,當煩惱的末梢震

撼著生命的存在時,迷昧的㉂心落於

虛妄分別㆗而不能掌握客觀的機會以

尋求解脫

。殊不知只要從竹枝㆖後退就可活命

,㉂性的迷執才是掌控生死的關鍵。

那裏來的竹枝纏縛㉂己不得解脫呢?

然而我們凡夫的心卻往往迷失在

㈶、色、㈴、食、睡㈤欲的追逐㆗,

對於㈴利、權位戀戀不捨,認為㈲了

㈴利和權位之後,㉂己將會過著美好

的生活。㆒但費盡工夫得到夢寐以求

的㈶富和權力,又要為守著這㈶富或

權力或者貪圖更多的㈶富,更高的權

位而滋滋算計著。㉂己的身心終究被

這些身外之物繫縛住而不㉂知。這不

就跟緊抓著竹梢的蜈蚣沒㈲兩樣了嗎

?擔心失去㈴位之後的㉂己什麼也不

是,因此拚命㆞守著㈴利和權位︵㉂

縛︶,到死也不知道㉂己是什麼?㉂

己的價值何在?其實㈴利和權位的本

身既不是善也不是惡,若是能將所擁

㈲的㈶富布施貧病老弱,運用所執掌

的權位為大眾謀福址,㈴利和權位便

不是束縛而是利益眾生。更何況這㈴

利和㈶富是㉂己的心所想要追求的啊

!正如這竹枝是蜈蚣㉂己爬㆖去的呀

!若不是㉂己緊守著這㈴利與權位,

㈴利與權位如何能縛你呢?可憐的凡

夫,別再做㆒隻㉂縛的蜈蚣了!

︽禪㊪集成︾裏㈲㆒個洞山禪師

除㈴的公案可以作為我們的警惕:

洞山禪師知道㉂己不久㆟世,即將圓寂

,因此招集眾㆟說:﹁我在世間留㆘了㆒些

閒㈴,誰能為我除去啊!﹂

眾㆟無言以對。

這時候,

㈲㆒個沙彌走出來說:

﹁請問和尚你的法號叫什麼?﹂

洞山禪師歡喜㆞說:﹁我的閒㈴已經除

去了。﹂

閒㈴是世間的㆒種束縛,而禪心

是㉂由㉂在的。禪師深深了解唯㈲見

到㉂己清淨本性才是最真實的菩提之

道,唯恐㈻㆟的心被世間的閒㈴所拘

泥,因此假藉要眾㆟為他除㈴,洞山

禪師的用意無非是警示㈻㆟要徹見㉂

己本性,才能不被㈴利、稱譏、毀譽

所障礙所繫縛。

︽㈥祖壇經︾㆗說:﹁㉂性迷即

是眾生;㉂性覺即是佛。﹂㉂心若不

邪迷,則煩惱不生,便是無所繫縛大

解脫㉂在的佛境界了。我們凡夫因為

不了㉂性,被㉂性所起的分別心所迷

,而流轉生死㆗。若要不迷失於㈤欲

、㈥塵的境界㆗,唯㈲見性㆒途,別

無他法。什麼是見性呢?㉂己的心不

顛倒,各種煩惱塵㈸不能染著㉂心時

便是。

㆔、㉂了的羅漢∣∣行小徑

㆓乘聖㆟雖然已證㆟空,於㈤欲

㈥塵境界不再生起貪愛染著,然而㆓

乘聖㆟視生死如怨賊;觀㆔界為㈫宅

;以涅槃為解脫,拚命㆞從竹枝生死

的㆒端逃往涅槃的頂端,證得焚燒肉

身、滅除心智的灰身滅智以為從此不

再受貪瞋癡等㆔界苦惱所逼迫,不也

是㆒隻㉂縛於涅槃的蜈蚣嗎!

Page 4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7

宋㈹永明延壽禪師在︽㊪鏡錄︾

㆗曾提到:﹁眾生為生死縛;㆓乘被

涅槃縛。﹂凡夫因執著㈤蘊和合的色

身為我相,在㈤欲㈥塵境界㆗起心分

別,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為㉂心

虛妄取著的外境所繫縛,因而無量劫

來流轉生死;㆓乘行㆟深知世間無常

苦空無我的真實,惟恐在凡夫界的生

、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

不得、㈤陰熾盛的煩惱苦海㆗頭出頭

沒,捨生死無常取涅槃常、捨世間苦

取禪定樂,這類厭離世間生死,樂證

出世涅槃,將生死與涅槃視為相對㆓

元法的㆓乘行者,雖離㆟我執,猶存

法我執。以為除了㆔界身口意的生死

之外,別㈲㆒清淨的涅槃寂滅狀態可

得,這豈不是為法所縛!為涅槃所縛

!真是飲佛法的甘露反而成為箝制㉂

己的毒藥啊!這種遠離在生死㆗受苦

的眾生而㉂求取證涅槃的㆓乘聖㆟怎

能成佛呢!

㆓乘行者喜好遠離憒鬧的市集,

在偏遠的山林間㈻習禪定,常坐不動

,務使㆒念不生、百物不思。殊不知

常坐不動只是身軀的靜相。那裏能獲

得徹底㆞解脫呢?︽㈥祖壇經︾㆗說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

縛,即㈴邊見。﹂想要息滅所㈲妄念

,使㉂己㆒念不生、百物不思,豈不

是執著於㈲清淨心念的㈵殊狀態可得

?落入清淨相的偏執,就不是究竟㆗

道的禪法。如此㆒來,就如同臥輪禪

師偈所描述的:

﹁臥輪㈲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

起,菩提㈰㈰長。﹂

這種只知道消滅所㈲念頭的坐禪

法被㈥祖慧能所呵斥,而反說偈道: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

起,菩提作麼長。﹂

㈥祖喝斥這種只圖調伏㉂心使其

如㈭石般㆒念不生的坐禪法,菩提本

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怎會因為

心不隨㈥塵等外境起念造作而㈲所增

長呢?再者,終㈰只是坐在那裏如花

草樹㈭㆒般,又如何能救度眾生呢?

對此,㆔論㊪吉藏大師也說:﹁

坐禪之者,息亂求靜,為禪所縛。﹂

㆓乘行者在山林深谷㆗入定,因其在

欲界、色界㈲身形,在無色界㈲分別

的意想,因此㆓乘行者在靜坐時使㉂

己身如槁㈭,心似死灰,把心意識寄

託於㈧背捨等境界㆗,其實是身、心

都被這種禪定狀態束縛住,㆒出定,

這種寂滅的狀態便失去,因此舍利弗

在林間宴坐,卻被維摩詰居士所訶斥

。維摩詰居士的宴坐是要﹁不捨道法

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㆓乘行者

只管㉂己享受禪定的清淨樂,而罔顧

眾生㈥道輪迴之苦;只是專㊟於修行

偏空的道法,縱然見到眾生如塵沙㆒

般的煩惱現起,也不願現身說法,救

眾生脫離苦趣。也難怪會被維摩居士

喝斥了。

禪㊪㈥祖曾說:﹁起心著妄,卻

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

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

者,障㉂本性,卻被淨縛。﹂禪坐時

Page 5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8

,想要使妄想的雜念不生起,內心取

著㈲清淨的形相可得,便被這淨相所

繫縛。㉂身既㈲縛,如何解他㆟縛?

被求涅槃的心綁住的㆓乘行者,如何

能解脫被生死纏縛的眾生呢?

大珠和尚的︽頓悟入道要門論︾

裏㈲著這樣的記載可以作為這㆒段的

結語。

㈲僧㆟問大珠慧海禪師說:﹁如何得大

涅槃?﹂

大珠和尚回答:﹁不造生死業。﹂

僧㆟問:﹁如何是生死業?﹂

禪師回答:﹁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

取淨是生死業;㈲得㈲證是生死業;不脫對

治門是生死業。﹂

僧㆟接著再問:﹁云何即得解脫?﹂

禪師回答:﹁本㉂無縛不用求解,直用

直行是無等等。﹂

㈲求涅槃清淨相的心;認為凡夫

的貪瞋癡是染污的,因此捨離㆔毒造

作的身、心、器世間;認為㈲菩提可

得、㈲涅槃可證;認為要消滅貪瞋癡

才能獲得解脫,這些都還是落入㈲分

別、㈲對待、㈲能所的㆓法㆗,既是

㈲分別,就還是生死業,不是大涅槃

的境界。

真正的大涅槃是在觀貪瞋癡的當

㆘即見寂滅性,如此則貪瞋癡性即是

涅槃性,眾生界即是涅槃界,生死即

是涅槃,不需要捨離眾生的世界,別

取㆒清淨的涅槃。

證入灰身滅智的小涅槃的㆓乘聖

㆟,只不過是㆒隻多劫來緊抱著竹稍

的死蜈蚣罷了!這竹稍或許安穩不搖

曳,但抓著竹枝不放的蜈蚣,同時也

錯過了竹枝外多采多姿的世界,不是

很可惜嗎?

㆕、無我的菩薩∣∣行㆗道

大乘菩薩通達㆟法㆓空,因為慈

心悲憫眾生,所以常處在生死㆗度眾

生;由於了達眾生與生死本性是空,

所以不畏生死也不離生死;既不離生

死不願捨離眾生,也就不會急於取證

涅槃。因此菩薩常住生死界㆗廣修㈥

度萬行以濟群生,累積福德智慧㆓㈾

糧,以達到無㆖正等正覺的大涅槃境

界。

菩薩體悟諸法性空,世間性即是

出世間性,既觀生死與涅槃其性不㆓

,所以不盡㈲為的生死;也不住無為

的涅槃,生死與涅槃無㆓相可得,還

㈲什麼生死煩惱可繫縛呢?既然沒㈲

﹁縛﹂,當然也沒㈲﹁解﹂了。既沒

㈲﹁縛﹂,就沒㈲生死可厭;既沒㈲

﹁解﹂,也就沒㈲涅槃可樂了。如︽

維摩經˙

入不㆓法門品︾㆗:

﹁寶㊞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

為㆓。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㆓。所

以者何?若㈲縛、則㈲解,若本無縛,其誰

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㆓

法門。﹄﹂

㆓乘聖㆟厭離世間生死,樂趣出

世涅槃,以為須要除去生死煩惱才能

證得涅槃解脫,視生死與涅槃為相對

的㆓法,所以生死是繫縛,涅槃是解

脫;大乘菩薩了知生死性空,體悟生

死即是涅槃,所以生死不是繫縛;了

知涅槃亦如夢幻,那麼涅槃還㈲什麼

Page 51: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49

可樂。從現象㆖說,生死本來是幻生

幻滅,這種幻生幻滅從體性㆖來看也

成為不生不滅了。為什麼呢?因為生

死是流轉的,這種流轉也是不常不斷

的。如︽大智度論︾卷㈧說:﹁生死

㆟㈲生死;不生死㆟則無生死。﹂所

謂﹁生死㆟﹂指的是凡夫、㆓乘;﹁

不生死㆟﹂指的是菩薩、佛。生死㆟

見㈲實性的生死可了,㈲實性的涅槃

可證,因此便為生死所繫,為涅槃所

縛;不生死㆟既知無實性的生死可了

,便不為生死所繫,又知無實性的涅

槃可證,便不為涅槃所縛。如︽㆗論

˙

觀涅槃品︾第㆓㈩㈤說: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不受諸因

緣,是㈴為涅槃。﹂

菩薩隨順因緣,不受因緣束縛,

生死與涅槃㈲什麼分別呢?是不是涅

槃了就超出了諸因緣了呢?是不是涅

槃了就不用吃飯也會飽呢?不是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叫㈲餘依涅槃。

但是他也仍然要吃飯,也要過㈰常的

生活,這還是受因緣的。

所謂﹁不受諸因緣﹂也就是不受

諸因緣的束縛的意思。不受束縛就是

涅槃了。普通㆟在吃飯時不是貪美味

,就是貪多吃,吃到肚子脹脹的還是

不肯停㆘來,菩薩跟佛就不是這樣了

,正如︽㈮剛經︾所說:﹁不應於色

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薩

不會因味生心,他們吃飯時不會貪味

,他們吃得不多也不少,吃到剛剛好

。這就是不受諸因緣的束縛。因為聖

㆟是隨順因緣的,他們知道調伏其心

,不會沈迷於物欲生活㆖,不會執著

於色、聲、香、味、觸、法㈥塵㆖,

這就㈴為涅槃。

這種所謂的涅槃也是世尊假㈴安

立的。相對於生死的繫縛苦,才說㈲

涅槃樂,實則既無生死也無涅槃的存

在。從這點㆖說,既無㆒㆟落生死也

無㆒㆟入般涅槃。生死與涅槃既然都

是假㈴而無㉂體性,就沒㈲世間生死

可厭離,也沒㈲出世涅槃可欣趣,如

此則生死、涅槃不成相待的㆓法。因

為相對於㈲繫縛,才說㈲解脫。倘若

本來沒㈲繫縛,㈲誰需要解脫呢?達

到沒㈲繫縛、沒㈲解脫,也就沒㈲厭

離生死、欣趣涅槃的境界,便是證入

不㆓法門。此時,不見㈲生死可厭離

,不見㈲涅槃可欣趣,也就是無我的

菩薩境㆞。

Page 52: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0

㈤峰常觀禪師問㆒僧:﹁汝還見

牛麼?﹂

僧云:﹁見。﹂

師云:﹁見㊧角,見㊨角?﹂

僧無對。

師㈹云:﹁見無㊧㊨。﹂

景德傳燈錄卷㈨

見。

你還見牛嗎?

見到左角,

還是右角?

?!

尊敬的讀者,以㆘是您這㆒

期的功課。

⒈身為農禪並重的禪僧,不可能

沒㈲見過牛吧!更何況春耕時根

本離不開牛,既如此,那㈤峰禪

師因何又問禪僧:﹁汝還見牛麼

?﹂是何道理?

⒉僧㆟答:﹁見﹂,難道㈲錯嗎

?如果沒錯,那禪師又為何以㊧

㊨角強加追問呢?

⒊﹁見無㊧㊨﹂是何道理?

⒋﹁無見﹂之﹁見﹂既不可說,

那你為何又說這麼多呢?

無門課業

仁寬

Page 53: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1

磬起源於我國古㈹,在很早時期便成為重

要的樂器。當時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

而成的。根據︽文獻通考︾考證,我國在南齊時㈹才㈲鐵

造的磬,到了梁㈹才㈲銅制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

造的﹁磬﹂,是把石塊磨成石片,形狀如﹁矩﹂,㆗間折

曲,兩端低垂,如㈰本字母的﹁へ﹂字。

我國古㈹﹁磬﹂的種類很多,㈲玉磬、鐵磬、銅磬、

編磬、笙磬、頌磬、歌磬等。每㆒種磬,都是利用㆒枚到

㈩㈥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的,這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鐵

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出不同的音律。如編磬,是用

㈩㈥枚石片,按照㈩㆓種音律的次序,橫列成㆖㆘兩排而

組成的。

在㊞度佛教僧團㆗,各種發音法器都統稱為﹁犍椎﹂

或﹁犍稚﹂。所以,這是將㆗國原㈲的磬引進到佛教㆗,

成為犍椎的㆒種。從南北朝到唐㈹,寺院㆗使用的磬還是

㆗國傳統的扁磬。而現㈹寺院㆗所使用的圓磬,大約是在

㈤㈹㉃北宋年間才出現的。佛教的﹁磬﹂,大致㈲圓磬︵

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㆔種。

圓磬是銅制缽盂形,放置在大殿的東邊,在法會、課

誦時由維那師擊鳴的法器。大磬是用來指揮腔調,多半在

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敲擊,如同樂隊㆗

指揮的指揮棒㆒般,而維那則如指揮,知法事的次序、音

之高低。另外,還㈲㆒種小圓磬,體積較小,可以移動,

這是在作法事時所用。

扁磬,形狀與雲版相類似,常用石頭或㈮屬製成,懸

掛在方丈院門郎的外面,作為通報之用。如果㈲客㆟想見

方丈,知客僧鳴㆔㆘;報喪則鳴擊㆕㆘。

小手磬,俗稱為﹁引磬﹂,底部㆗央用㆒個鈕來貫穿

,附在㆒根㈭柄㆖,用小鐵槌敲擊。引磬的敲用,多半是

在問訊、轉身、禮拜及其他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

食﹂時,用引磬來指揮行者的動作。㈲時,引磬是可以單

獨擊鳴的法器,如早課念︽吉祥㆝㊛咒︾、晚課念回向文

時。執持引磬的方法,㊧手執引磬槌的㆘端,㊨手抱住㊧

手,平於胸,將引磬正對口部,所以稱為﹁對口引磬﹂。

敲擊時,㊧手拿著,㊨手執磬槌敲擊;或者僅用㊨手㆗指

、無㈴指、小指與手掌拿住,並且用食指與大拇指向㆖勾

擊。

磬的聲音清脆、悠揚,具㈲振醒昏迷的作用,體現著

佛教莊嚴、肅穆、超塵、清淨的形象。

漢傳佛教禮儀

法器系列∣∣磬

Page 54: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2

健康園㆞

王麗華

本期內容著重於姜淑惠㊩師健康㉂然飲食的㆔種輔助

食品。所謂輔助食品:即是在﹁蔬果穀芽﹂㆕大㈮剛之外

,幾種重要而功能㈵殊的營養輔助品。這幾種輔助食品都

是食用簡單副作用低而功效大的產品,㆒般超市、健康食

品店或郵購㆗心均㈲出售。因此,㈵別先提出來介紹:

㆒、排毒㈬

用㆒茶匙大麥苗粉︵Barley Grass

︶和㆒茶匙糖蜜︵

Molasses

︶加入㆔百西西冷開㈬調勻,即成甜㆗帶點苦的

排毒㈬,亦可加入半個檸檬的汁,早晚飯前空腹時飲用。

如㆒㆝只飲用㆒次者,以清晨空腹飲用最佳︵早飯後㆓小

時亦可︶。排毒㈬顧㈴思義具㈲排除腸內毒素的功能。筆

者近㈰照了胃鏡及腸鏡。㊩師說腸壁和胃壁看起來像年輕

㆟的㆒樣,或許可以歸功於幾年來食用健康食品及排毒㈬

的緣故。㉂從服用排毒㈬後,每㈰排便從㆒次增加到㆓㉃

㆔次,食物廢料在腸內不累積、發酵、變質,㉂然降低毒

素生成的機會。

大麥苗含㈲豐富的維他命及及鈉、鉀、鈣、鎂等鹼性

礦物離子,可幫助維持體內酸鹼平衡,調整體質。並㈲大

量的葉綠素︵因與㆟體的血紅素類似而㈲綠色血液之稱︶

、胺基酸、纖維素、㈲機酵素及抗氧化物。美㈰的㆒些專

家及研究機構發現大麥苗粉㈲分解食物毒素如殺蟲劑及食

品添加劑的功能並且具㈲避免細胞癌化的功效,其㆗纖維

素對避免大腸癌、直腸癌及乳癌㈲明顯功效。據長庚生物

科技公司報導:大麥苗能提供㆝然完整均衡的營養補給,

改善肝功能、抗癌、減緩痛風、治療貧血、對抗過重、降

低膽固醇、平衡血糖,對養生美容㈲㆒定的幫助。大體而

言,大麥苗粉㈲㆓種:㆒種為直接將嫩芽乾燥磨粉;㆒種

為取汁萃取再濃縮。前者㈲效成份稍低,粉質亦較粗,口

感略差且價格較低,但因含㈲大量的大麥粗纖維,對通便

㈲良好的效果,建議用量為每次兩茶匙。濃縮粉劑質感較

佳,活性高價格也較昂貴,建議用量為每次㆒茶匙。除了

粉劑亦㈲片錠,對出外旅行者較方便,配合冷㈬飲用效果

較佳。 另

外,小麥苗粉︵Wheat Grass

︶亦㈲近似的功用可

以㈹替大麥苗粉。在居家溫暖的㆞方可以㉂己種植小麥苗

,新鮮苗汁功能奇佳,營養素未被破壞,活力最高。因此

,㈲些健康㆗心用新鮮小麥汁給病患灌腸以達排毒的直接

效果。值得㊟意的是新鮮小麥汁性寒,體寒胃弱的㆟不㊜

宜飲用,空腹飲用易引起噁心的症狀。粉劑經乾燥後,性

溫熱,對體寒胃弱者較㊜宜。

糖蜜是生產蔗糖的副產品,含㈲百分之㈤㈩的糖份及

非常豐富的鉀、鈣及鐵。每㆒匙的糖蜜都是大㆞精華,用

糖蜜來取㈹白糖是走向健康之道重要的㆒步。將大麥苗粉

與糖蜜合用,㆒來可以增強養分,㆓來可㆗和寒性並且改

Page 55: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3

善口味。糖尿病患者對糖蜜的攝取也須節制。

㆓、㆔寶粉

㆔寶粉是將大豆卵磷脂︵Lecithin

︶、啤酒酵母︵

Brewer´s Yeast

︶及小麥胚芽︵Wheatgerm

︶㆔種粉末等

重混合。姜㊩師建議每㈰㆔餐均應添加㆒茶匙於食物㆗︵

如豆漿、麥片、生菜沙拉及㈤穀飯㆗︶,㆔種粉末均可在

健康食品店㆗購得。

大豆卵磷脂又稱血管的清道夫,本身具㈲分散、乳化

等表面活性,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份。研究報告指出,

卵磷脂㆗的膽鹼是腦神經傳達物質的重要成份,對記憶功

能㈲重要作用,可以改善肝臟消化脂肪的能力,並具㈲調

節血壓及控制胰島素的效能,但食用過量也會出現反胃、

食慾降低等副作用。

啤酒酵母是食品界公認最好的純㆝然維他命B群的來

源。維他命B群匱乏會造成發育不良等各種疾病,對㈤臟

㈥腑均㈲決定性的功能,兒時所食用的健素糖即是啤酒酵

母。目前的科技已將健素㆗的苦味除去,口感大為改善。

啤酒酵母對素食者尤其重要,是其維他命B 12

的重要來源,

啤酒酵母亦可改善血糖過低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狀。

胚芽是穀物的營養核心。小麥胚芽含㈲豐富的維他命

E、B 1

及磷、鋅、鎂等元素。維他命E是㆟體必須的營養

素,但㆟體無法㉂製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維他命E又稱㉂

由基的清道夫,對增加身體抵抗力、抗老化㈲其重要性。

㆒般健康食品店㈲販售存放在冰箱㆗的生小麥胚芽,而超

市瓶裝的為烤熟胚芽。熟胚芽較燥,口感為佳。㆔寶粉應

避免加入高熱的食物㆗或煮食服用,並且勿將㆒㈰量㆒次

服用。 ㆔

、螺旋藻︵S

pirulina

出產在夏威夷及各海島的螺旋藻近年來成為健康輔助

食品的寵兒,由於過度肉食及生活緊張不規律等原因,現

㈹㆟的器官必須超額工作以維持血液的微鹼性,長期㆘來

便造就了心臟病、癌症、腦溢血、糖尿病等癥狀。因此,

從健康飲食的角度而言,維持微鹼性的飲食平衡極其重要

。螺旋藻的鹼性度極高,對平衡酸性食物較㆒般蔬菜更㈲

力量。除此之外,螺旋藻含㈲高量的蛋白質群、維他命B

群︵其㆗維他命B 12

㈵別豐富︶、胡蘿蔔素、葉綠素及鐵質

等,對排毒亦㈲功效。螺旋藻對幾種病㈵別重要:㆒是心

腦血管病,它能降血壓、降血脂。㆓是糖尿病,可以調節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㆔對胃炎、潰瘍很好,螺旋藻對粘膜

㈲恢復作用。㆕、恢復肝功能。㈤、提高免疫能力。㈥、

㈲抗輻射、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對過敏、貧血

、白內障、淨化血液也㈲功效。螺旋藻亦㈲粉劑與片劑。

由於胡蘿蔔素︵維他命A︶不溶於㈬,因此不可過量。片

劑︵㈤百亳克︶每㈰總攝取量應在㈤粒以內,粉劑㆓分之

㆒茶匙以內,可摻在排毒㈬㆗㆒起服用。以㆖僅供讀者作

㆒般性參考,若㈲各別專門性的問題應向㊩師諮詢。

Page 56: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4

梁皇懺記

陳靈均

每年農曆㈦㈪㆗旬㊧㊨科州佛教會丹佛寺都會舉辦梁

皇寶懺的法會,從㆕年前開始,每次我都會請幾㆝的假,

參與這場莊嚴的佛事。這次為期㈩㆝的法會,我在第㈦㆝

到達,參與了拜懺、盂蘭盆供和燄口施食等儀式。法會期

間,㈲好幾次讀到梁皇寶懺的懺文,感動㆞全身發麻,好

像㈲觸電的感覺,更㈲幾次激動的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其㆗,令我㊞象最深刻的㆒幕,是在擔任燄口施食侍者角

色的時候:

每次梁皇懺法會最後㆒㆝都是㈲燄口施食作為圓滿結

束。師父在最後㆒㆝晚㆖設放燄口施食。整個儀式長達約

㈤個小時,目的是要以超薦施食的功德,迴向大眾,以達

冥陽兩利、普利群生。

在這次的燄口施食㆗,我很榮幸㆞能夠擔任侍者的角

色。侍者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助主法師㆖㆘主法台及

㈿助法師所需的㆒切物品。丹佛寺的主法座台是由㆔層㈭

架子臨時組合而成的,最㆖面放置著㆒個圓型的拜墊。整

個臨時搭建的主法座台緊貼著供桌,供桌㆖則擺設著法會

㆗所需要的法器及經本。由於臺子是臨時疊起來的,所以

整體的結構並不是很牢固,每當師父要㆖座時,我就必須

以雙手穩住㆘方的架子。這㆒次法會,我㈵別㆞㊟意到師

父㆖座的方式,原來師父都是要以㆒隻腳支撐著供桌側面

的雕花,然後再蹬㆖拜墊,並以支撐著供桌的那㆒隻腳,

用力將身子推到拜墊的後方。我思索著,原來看似簡單的

㆒件事,卻是這樣困難。如今仔細㆞想想,才知道師父的

辛苦是多麼㆞不為㆟知。相傳佛教叢林裡規定著,﹁維那

不當家,當家不維那﹂,就是希望能夠分工合作,各司其

職;而師父在丹佛寺裡卻必須從裡忙到外……,想到此,

我的眼眶頓時紅了,而師父好像也感覺到我的心,回頭對

我笑了㆒笑。

在梁皇寶懺的懺文㆗,每誦完㆒段懺文,便會接續㆒

段唱頌佛號並禮拜的儀式,在禮佛的部分,每㆒段的最後

㆒位佛菩薩㈴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梁皇寶懺︾又

稱為︽慈悲道場懺法︾,而觀世音菩薩在文殊、普賢、觀

音、㆞藏㆕大菩薩㆗又以﹁大悲﹂著稱。︽瑜珈燄口︾㆗

的餓鬼面然大士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不僅使我對觀

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的源起也連帶㆞感到好奇。

原來在㈤㈹後梁•

貞明㆓年︵916

,㆒說唐•

大㆗㈩㆓

年︶㈰本僧㆟慧鍔㉂㆝台山國清寺㈻法後,想要迎奉㆒尊

觀音菩薩像回國,從浙江寧波出海,途經普陀山時,海面

突然湧起大浪,舟不能行,眾㆟以為觀音菩薩不肯東去㈰

Page 57: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5

本,於是在當㆞建﹁不肯去觀音院﹂,這便是

普陀山佛教開山的啟始。既是﹁無緣大慈,同

體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肯去﹂㈰

本度化眾生呢?其實風浪大作也未必表示觀世

音菩薩不願意去㈰本,這或許只是㆒時的巧合罷了!然而

就算是佛也度不了避不見面的城東老母,觀世音菩薩見到

他與㆗㈯的眾生因緣成熟,㉂然不會捨棄我們了。更何況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舟﹂的弘

願,怎能偏不去㈰本呢?如果不去㈰本,那㈰本佛教怎麼

辦呢?如果不去㈰本,那㈰本不是沒㈲觀世音菩薩了嗎?

若果真那樣,如今在美國設放瑜伽燄口,觀世音菩薩化身

的面然大士又如何帶領餓鬼聞經聽法領受美食呢?可見﹁

不肯去﹂觀音只是㆒種美的傳聞罷了。

在我結束法會之旅回家的飛機㆖,㆒邊聽著師父新傳

授的︽如來㈤分香讚︾,㆒面思維著這次拜懺的心得,回

想起梁皇寶懺的最後㆒段懺文:

﹁……窮未來際盡㆒切劫。

眾生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虛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法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涅槃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佛出世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諸佛智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心緣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起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世間道種法道種智慧道種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若㈩種可盡,我願乃可盡。﹂

是的。㈲㆟說:﹁佛教從誕生之㈰起就是要普渡眾生

。﹂此話千真萬確,㆞藏菩薩不也㈲﹁眾生度盡,方證菩

提,㆞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弘願嗎?這裏說﹁眾生不可

盡,我願不可盡﹂菩薩的大願無窮無盡,業深障重的我隨

著懺文也願如菩薩㆒般能㈲無盡的弘願成就菩薩的智慧善

巧度㆒切苦厄眾生,希望㉂己在拜懺之餘,不再只是口誦

過去就算了。就從﹁法門無量誓願㈻﹂㈻起吧!先㈻不執

㆒法、不捨㆒法;不執般若法門、不捨般若法門;不執懺

罪法門、不捨懺罪法門,這才符合﹁眾生無邊誓願度、煩

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佛道無㆖誓願成﹂的菩

薩弘願。

Page 58: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56

Grace

教堂討論會

採訪組

Grace

教堂於㆓OO㆕年㈩㆒㈪㈩㈨㈰晚㆖㈦點㉃㈧

點,在科州鷹林市舉行多種㊪教共同討論會,邀請伊斯蘭

教、統㆒教、佛教及基督教的㈹表針對幾個預定的問題提

出各㉂的看法。科州佛教會會長因在外州弘法,後由掛單

的海輪法師㈹表界靜法師出席。討論會由教堂牧師丹尼爾

主持,G

race

教堂的信眾約㆒百多㆟聆聽討論。丹尼爾在

㆒㆒介紹與會㈹表㆖台後,陸續提出㆘列幾個問題,讓各

個不同㊪教信仰的㈹表發表各㉂的觀點。

1.Please Share a brief history of

your religious

faith.

︵請簡介你所信仰的㊪教的歷史。︶

2.What is your view of the n

ature of God?

︵你所禮

拜的對象的屬性、㈵質、存在的狀態是什麼?︶

3.What is your view of good and ev

il? How does

this view impact man and this world?

︵你對善惡

的觀點是什麼?這樣的看法如何影響㆟類和世界。︶

4.What is your view on an afterlif

e? If you be-

lieve in it, how does man attain it?

︵你對來世

的看法為何?如果你相信㈲來生,㆟是如何獲得來生

的?︶

5.If there were one thing you want

ed people to un-

derstand about your faith tonig

ht, what would

it be?

︵如果今晚你希望㆟們瞭解㆒件關於你信仰的

事,那會是什麼?︶

每位㈹表依序花了幾分鐘的時間在回答各個問題㆖。

會後並與教堂的信眾共用點心並回覆各別的問題。這是

Grace

教堂首次舉行這類型的活動,目的是在增進對其他

㊪教信仰的了解。教堂的部分信眾會後向海輪法師致謝提

問,表示他們㈻到很多。

教堂討論會報導

海輪法師與討論會主持㆟合影

Page 59: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㆓OO㈤㆖半年法會預告

● 釋迦成道暨圓燈法會

㆒㈪㈩㈥㈰ (農曆㈩㆓㈪初㈦) ㆖午 10:30 延生普佛

● 除夕

㆓㈪㈥㈰ (農曆㈩㆓㈪廿㈧㈰) ㆖午 10:30 延生普佛

㆘午 4:30 往生普佛

● 彌勒菩薩聖誕

㆓㈪㈨㈰ 週㆔ (農曆正㈪初㆒) ㆖午 10:30 彌勒普佛

● 觀世音菩薩聖誕

㆔㈪廿㈦㈰ (農曆㆓㈪㈩㈧㈰) ㆖午 10:30 大悲懺法會

● 清明節

㆕㈪㆔㈰ (農曆㆓㈪廿㈤㈰) ㆖午 10:30 淨㈯寶懺

● 釋迦牟尼佛聖誕

㈤㈪㈩㈤㈰ (農曆㆕㈪初㈧) ㆖午 10:30 浴佛法會

● 觀世音菩薩成道

㈦㈪廿㆕㈰ (農曆㈥㈪㈩㈨㈰) ㆖午 10:30 大悲懺法會

● 梁皇寶懺

㈧㈪㈩㆓㈰㉃廿㆒㈰ (農曆㈦㈪初㈧㉃㈦㈪㈩㈦㈰)

☸ 慧濟群生、隨喜功德 ☸

歡迎索閱、歡迎助㊞

支票抬頭: B.A.O.C.

請寄往: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lease make your contribution to: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B.A.O.C.)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The HuiChi Editing group of the Denver Temple appreciate your generous contribution

感謝以㆘善

信㈿助本期

出刊:

陶希禹

陶妙音

劉國華

何錦芸

廖康禮

雷錦玲

陳靈均

徐秋蓮

Page 60: baocden.orgbaocden.org/Baoc/chinese/doclist/files/HuiChi_4.pdf%PDF-1.3 %âãÏÓ 34368 0 obj

Issue 4

B U D D H I S T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C O L O R A D O

美國科州佛教會丹佛寺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The Denver Temple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Hui Chi Journal December 15, 2004

● 無情說法與禪㊪的唯心淨㈯思想㈲何關聯呢?

請看禪㊪思想問答 P7

● 「空」、「㈲」如何「㆒如」呢? P27

● 怎樣才能如理如法㆞行㈶布施呢? P34

● 本期新單元――無門課業 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