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涯的号声》 (水彩) 2019.11.4 星期一 主编杨道 版式杨薇 艺术 B10 他的画是“会说话的静物” 林先动是海南临高人,学艺从 艺四十余载,早年求学于广州美术 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海南中学 担任美术教师。“画家要有一双善于 发现美的眼睛。我喜欢寻找别人不 关注的东西,将其符号化变成艺术 语言。”林先动说,有人曾在他微博 上留言,称他的画是“会说话的静 物。” 静默听涛的海螺、野蛮生长的 野菠萝、破旧沧桑的海南老屋、渔歌 唱晚的渔民、善良倔强的清洁工人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和 平凡的人,都落入他的画作。那是 属于画家对生活细致观察的敏感捕 捉,兼用色彩与线条抵达了理想生 活的诗性和厚重。 “创作《南海渔翁》这幅水彩画缘 起我去临高县马袅湾偶遇的一位老 渔民。他当时刚打完渔,脸上恬静幸 福的表情一下子吸引了我。”林先动 说,后来,他多次跑到同一地点去“蹲 点”,甚至用无人机拍摄老渔民。“我 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层层叠加的画 法,减少水分的用量,表现出沉重的 沧桑感。这一画就是半年。” 在海南中学校长马向阳的眼 里,这既是一幅现代的渔舟唱晚图, 又是现代版的《老人与海》。“大海是 让人敬畏的,但老人好似经过一场 激烈的风浪搏击,勇于创造生活,最 后享受生活,比起满载而归的渔获, 其内心的富足更让人羡慕!”马向阳 说。同时,他还为此次画展激情赋 词一首: 西江月·贺林先栋美术作品展 丹青追踪顾吴,油彩学步提香。 琼岛风物并人物,看取楹间壁上。 栽得桃李美好,躬耕园圃辉煌。 如椽之笔绘新章,举首满眼风光。 :顾恺之、吴道子,是我国丹 青鼻祖;意大利人提香·韦切利奥是 西方油画宗师。)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 生琦认为,林先动把“老人、渔船、大 海”这些元素,提炼成一种艺术上的 “粗糙美”,体现了黑格尔强调的“艺 术崇高”,洋溢着一股英雄主义气息。 在现场,吸引众多观众的还有 这幅《清洁工》。据林先动介绍,画 中的清洁工人,是海南中学一位已 故临时工,名叫苏文景,大家都亲切 地喊他“阿景”。老人在校工作 20 多年,话不多,但勤勤恳恳地坚守着 岗位。画中,约莫是一个寻常的午 后,老人又从他宿舍门前拉着垃圾 车经过,瘦小的身子差点被垃圾车 盖过头。最让人触动的是,老人嘴 里抽着烟,瞬间回眸的眼神里充满 着倔强与善良。而这个悠闲的、能 抽着烟干活的下午,也许是这位清 洁工人理想生活的全部。 林先动说,艺术不是写真,而是 心灵的感受。好的作品,不仅让人 赏心悦目,还要有思想、有故事,能 激发人类的情感共鸣,让观者尽情 驰骋他的想象。 一个艺术家须有一颗清 纯的心 画展中,《囱》《古韵》《山雨后的 阳光》这组画作,是林先动早期的作 品。1990年,林先动从广州美术学 院毕业后,开始寻求自己独特的绘 画语言的表达并不断创新。 他在刚从美院毕业后的一本写 生笔记中,道出了他的艺术追求: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有一颗 清纯的心,如同一棵树,开花结果都 是本能,从不患得患失。因为艺术 从来就是个人的事,痛苦和狂喜都 是由自己承受,所以我终究是孤独 的,这种孤独的力量,总自豪而谦虚 地隐藏在作品中。” 林先动说,他的作品里风景即 人,以物喻人,里面充满了诗意的表 达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囱》这幅 作品中,展示出深沉的色调,好似一 个孤独的烟囱,迷恋瑰色的天空; 《野菠萝》,好似是我幻化成在海边 倔强生长的野菠萝,倾听海浪拍打 沙滩的声音,满怀壮志凌云;《木瓜 树的风景》,让我想起垂垂老矣的父 母亲,尽管操劳一生、枝叶疏落,但 黄灿灿的木瓜果子收获满满,一种 向上的力量在默默滋长。 细品林先动的画作,不难发现, 其明暗比对的色彩,淡抹相宜的光 影,疏密有致的线条,自然而深情, 纯净而炽热,无不彰显着这位画家 在自己的画作里进行一场诗化与哲 理的漫步。 李生琦教授说,林先动的画作 水彩技巧高,在水彩的水性、水和造 型的结合、色彩的凝重、疏密、节奏 上都把握得非常好。他的水彩画有 率真的一面,这和他本人耿直的个 性也有关。“他的画以大海元素为主 题,造型深沉厚重,有一种‘纪念碑 式’的特征,体现出英雄主义的气 概。大海于他而言,是精神的故乡, 是灵魂的归宿。虽然他立足海岛, 但他脱开一般风俗画的效果,上升 到精神、哲学层面,永恒、无限、深 沉、神秘,是他的美学追求。” 画家要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作画 画展中展出了一幅林先动的自 画像,这幅作品曾入选2013年深圳 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画中的林先 动,身着红色毛衣,静坐思索,眼神 里透露出一丝艺术家独有的傲慢和 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似是作画休息 间隙,在构思画作的下一步。 丰子恺说,艺术家总是有癖好 的。林先动也有自己的癖好—听 亢奋的古典音乐作画,一挥而就,尽 得风流。 “我喜欢听古典音乐,好的旋律 让人心绪起伏。而好的作品,就像 一首和谐的乐曲,所有的乐章和音 符都在优美的和声中,不应该有任 何一个刺耳的音符跳出来。”林先动 说,在创作的那一瞬间,他就像是一 支乐队的指挥,在一气呵成的奋笔 挥手间,完成了千军万马的奏鸣。 他的一幅关于文昌铜鼓岭月亮 湾的作品《海天宇宙》,海浪冲击拍 打着礁石,溅起朵朵浪花,刚硬与柔 弱,磅礴与细语,这之间扑面而来的 震撼如雄浑的交响乐共振心灵。 海南省美术协会主席陈茂叶评 价林先动的画作“凌云健笔任纵 横”。林先动认为,自己画的都是心 灵的风景,是内心风景变幻的色 彩。比如,同样是以大海为意象的 画作,有的是月光下的大海,充满童 话般的魔幻;有的是夏日灼热的大 海,红艳灿烂;有的是厚重暗沉的大 海,让人敬畏。 “我不想重复自己。”林先动说, 艺术史是不断地被自我颠覆的,所 有的画家都要站在艺术史上作画, 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作品才能有生 命力。 《南海渔翁》 (油画) 这是一个收获的傍 晚。夕阳斜斜地照在渔 船上,一位身着旧背心、 裤腿被磨出窟窿的老渔 民,正在细心地给刚捕 获的大螃蟹绑带子。好 似在与一场大风大浪搏 击后,回归生活的本真, 他享受此刻的宁 静。—这是画家林先 动 的 作 品《南 海 渔 翁 二》,荣获 2019 年海南 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0周年美术水彩 作品展金奖。 11 月 1 日上午,由 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 办、海南中学承办的林 先动美术作品展在海南 中学艺术教育中心一楼 书画展厅举行,《南海渔 翁》《南海渔翁二》《野菠 萝》《天涯的号角》等 63 幅作品在此展出。 走进林先动的画 作,发现他把画布当作 旷野,在水彩碰撞、水墨 交融间带我们走进了一 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一 个充满理想的诗意家 园:海之号声如诺言般 雄浑厚重、野菠萝生命 力强劲向上张扬、木瓜 树如父母亲般相互依偎 低喃细语、大海时而魔 幻时而宁静…… \ 《南海渔翁二》 (水彩) 《浪花》 (水彩) 《清洁工》 (水彩) 《黎妹》 (水彩)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一场诗化与哲理的漫步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9-11-04/022/hnrb20191104022.pdf · 《天涯的号声》(水彩) 2019.11.4 星期一 b10 艺术 主编│杨道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一场诗化与哲理的漫步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9-11-04/022/hnrb20191104022.pdf · 《天涯的号声》(水彩) 2019.11.4 星期一 b10 艺术 主编│杨道

《天涯的号声》(水彩)

2019.11.4 星期一主编│杨道 版式│杨薇艺术B10

他的画是“会说话的静物”

林先动是海南临高人,学艺从艺四十余载,早年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海南中学担任美术教师。“画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喜欢寻找别人不关注的东西,将其符号化变成艺术语言。”林先动说,有人曾在他微博上留言,称他的画是“会说话的静物。”

静默听涛的海螺、野蛮生长的野菠萝、破旧沧桑的海南老屋、渔歌唱晚的渔民、善良倔强的清洁工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和平凡的人,都落入他的画作。那是属于画家对生活细致观察的敏感捕捉,兼用色彩与线条抵达了理想生活的诗性和厚重。

“创作《南海渔翁》这幅水彩画缘起我去临高县马袅湾偶遇的一位老渔民。他当时刚打完渔,脸上恬静幸福的表情一下子吸引了我。”林先动说,后来,他多次跑到同一地点去“蹲点”,甚至用无人机拍摄老渔民。“我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层层叠加的画法,减少水分的用量,表现出沉重的沧桑感。这一画就是半年。”

在海南中学校长马向阳的眼里,这既是一幅现代的渔舟唱晚图,又是现代版的《老人与海》。“大海是让人敬畏的,但老人好似经过一场激烈的风浪搏击,勇于创造生活,最后享受生活,比起满载而归的渔获,其内心的富足更让人羡慕!”马向阳说。同时,他还为此次画展激情赋词一首:

西江月·贺林先栋美术作品展丹青追踪顾吴,油彩学步提香。

琼岛风物并人物,看取楹间壁上。栽得桃李美好,躬耕园圃辉煌。

如椽之笔绘新章,举首满眼风光。(注:顾恺之、吴道子,是我国丹

青鼻祖;意大利人提香·韦切利奥是西方油画宗师。)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生琦认为,林先动把“老人、渔船、大海”这些元素,提炼成一种艺术上的

“粗糙美”,体现了黑格尔强调的“艺术崇高”,洋溢着一股英雄主义气息。

在现场,吸引众多观众的还有

这幅《清洁工》。据林先动介绍,画中的清洁工人,是海南中学一位已故临时工,名叫苏文景,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阿景”。老人在校工作20多年,话不多,但勤勤恳恳地坚守着岗位。画中,约莫是一个寻常的午后,老人又从他宿舍门前拉着垃圾车经过,瘦小的身子差点被垃圾车盖过头。最让人触动的是,老人嘴里抽着烟,瞬间回眸的眼神里充满着倔强与善良。而这个悠闲的、能抽着烟干活的下午,也许是这位清洁工人理想生活的全部。

林先动说,艺术不是写真,而是心灵的感受。好的作品,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要有思想、有故事,能激发人类的情感共鸣,让观者尽情驰骋他的想象。

一个艺术家须有一颗清纯的心

画展中,《囱》《古韵》《山雨后的阳光》这组画作,是林先动早期的作品。1990年,林先动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寻求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的表达并不断创新。

他在刚从美院毕业后的一本写生笔记中,道出了他的艺术追求: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有一颗清纯的心,如同一棵树,开花结果都是本能,从不患得患失。因为艺术从来就是个人的事,痛苦和狂喜都是由自己承受,所以我终究是孤独的,这种孤独的力量,总自豪而谦虚地隐藏在作品中。”

林先动说,他的作品里风景即人,以物喻人,里面充满了诗意的表达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囱》这幅作品中,展示出深沉的色调,好似一个孤独的烟囱,迷恋瑰色的天空;《野菠萝》,好似是我幻化成在海边倔强生长的野菠萝,倾听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满怀壮志凌云;《木瓜树的风景》,让我想起垂垂老矣的父母亲,尽管操劳一生、枝叶疏落,但黄灿灿的木瓜果子收获满满,一种向上的力量在默默滋长。

细品林先动的画作,不难发现,其明暗比对的色彩,淡抹相宜的光影,疏密有致的线条,自然而深情,

纯净而炽热,无不彰显着这位画家在自己的画作里进行一场诗化与哲理的漫步。

李生琦教授说,林先动的画作水彩技巧高,在水彩的水性、水和造型的结合、色彩的凝重、疏密、节奏上都把握得非常好。他的水彩画有率真的一面,这和他本人耿直的个性也有关。“他的画以大海元素为主题,造型深沉厚重,有一种‘纪念碑式’的特征,体现出英雄主义的气概。大海于他而言,是精神的故乡,是灵魂的归宿。虽然他立足海岛,但他脱开一般风俗画的效果,上升到精神、哲学层面,永恒、无限、深沉、神秘,是他的美学追求。”

画家要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作画

画展中展出了一幅林先动的自画像,这幅作品曾入选2013年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画中的林先动,身着红色毛衣,静坐思索,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艺术家独有的傲慢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似是作画休息间隙,在构思画作的下一步。

丰子恺说,艺术家总是有癖好的。林先动也有自己的癖好——听亢奋的古典音乐作画,一挥而就,尽得风流。

“我喜欢听古典音乐,好的旋律让人心绪起伏。而好的作品,就像一首和谐的乐曲,所有的乐章和音符都在优美的和声中,不应该有任何一个刺耳的音符跳出来。”林先动说,在创作的那一瞬间,他就像是一支乐队的指挥,在一气呵成的奋笔挥手间,完成了千军万马的奏鸣。

他的一幅关于文昌铜鼓岭月亮湾的作品《海天宇宙》,海浪冲击拍打着礁石,溅起朵朵浪花,刚硬与柔弱,磅礴与细语,这之间扑面而来的震撼如雄浑的交响乐共振心灵。

海南省美术协会主席陈茂叶评价林先动的画作“凌云健笔任纵横”。林先动认为,自己画的都是心灵的风景,是内心风景变幻的色彩。比如,同样是以大海为意象的画作,有的是月光下的大海,充满童话般的魔幻;有的是夏日灼热的大海,红艳灿烂;有的是厚重暗沉的大海,让人敬畏。

“我不想重复自己。”林先动说,艺术史是不断地被自我颠覆的,所有的画家都要站在艺术史上作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画家林先动的丹青诗境:

一场诗化与哲理的漫步

《南海渔翁》(油画)

这是一个收获的傍晚。夕阳斜斜地照在渔船上,一位身着旧背心、裤腿被磨出窟窿的老渔民,正在细心地给刚捕获的大螃蟹绑带子。好似在与一场大风大浪搏击后,回归生活的本真,他 享 受 此 刻 的 宁静。——这是画家林先动的作品《南海渔翁二》,荣获2019年海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水彩作品展金奖。

11月1日上午,由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海南中学承办的林先动美术作品展在海南中学艺术教育中心一楼书画展厅举行,《南海渔翁》《南海渔翁二》《野菠萝》《天涯的号角》等63幅作品在此展出。

走进林先动的画作,发现他把画布当作旷野,在水彩碰撞、水墨交融间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一个充满理想的诗意家园:海之号声如诺言般雄浑厚重、野菠萝生命力强劲向上张扬、木瓜树如父母亲般相互依偎低喃细语、大海时而魔幻时而宁静……

文\

海南日报记者

傅人意

《南海渔翁二》(水彩)

《浪花》(水彩)

《清洁工》(水彩)

《黎妹》(水彩)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