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值班编委/王云帆 值班主任/张靖瑜 编辑/赵少平 美编/王敏 05 国内 8 月,正值暑假,花都区新华街棠澍 小学五年 8 班的孩子们即将升入六年 级,他们是语文老师王滟娜的第一批学 生,伴她度过了教师生涯的第一个三 年。然而, 8 24 日,王滟娜没有说再 见就随其他 30 名援疆教师一起离开了 广州,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支教。 用她信中的话说,选择不辞而别, 是因为“老师不知道怎样和你们道别才 好,害怕看到一双双依依不舍的眼睛, 更害怕看到泪眼蒙眬的自己”。 在写给孩子们的长信中,她写道: “曾经想象过无数遍和你们的毕业礼, 那么真实,现在却仿佛触不可及了。没 办法陪你们毕业,是王老师的一大遗 憾。”她宽慰自己,也宽慰孩子们:“等你 们再长大一些,就会发现,人生原来充 满了许多的遗憾……太圆满反而不是 人生的常态了。” 在这封 2917 字的长信中,王滟娜 表达了对 48 位孩子的浓浓思念之情。 王老师记下了每一位孩子的优点缺 点、喜怒哀乐、日常点滴。有的孩子早 读声音洪亮,有的孩子午睡不好,有的 孩子爱看书,有的孩子喜欢弹吉他;她 叮嘱孩子们多看书多吃饭,大胆一点 多发言……她甚至记得每一位转学转 班孩子的名字,牵挂他们和新同学相 处是否愉快…… 南疆的十月,霜重露浓。深秋初冬 之际,沙尘天动辄刮起10 级大风,全县停 电,条件远比想象的艰苦。面对一班个 性和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王滟娜 也有过焦虑和彷徨,不知道怎样才能做 好他们的老师,看着他们,脑海里不由自 主地浮现出广州孩子们的脸……正是在 这样的情绪中, 10 月的一天,下课后,王 滟娜坐在办公室,用钢笔在自己的笔记 本上写下了这封给孩子们的信,后来才 录入手机,发上了自己的朋友圈。 王滟娜的信在朋友圈被不断转 发。很多网友发表评论:经师易得,人 师难寻;温暖的老师培养出温暖的学生 ……也有她的同学、朋友、同行,乃至在 读的师范学生跟帖,表示自己受到了启 发和鼓舞。 王滟娜发出了这封信之后不久,便 收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地条件艰 苦,她要每隔一段时间才能到疏附县城 统一取回自己的快递包裹。这次,她在 自己的大箱子里发现了雪片般的信件 8 班的孩子给她寄来手写回信,随 信寄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钥匙 扣、围巾……“真的特别贴心。”看着孩 子们稚嫩的笔迹,俏皮的话语,王滟娜 也是泪流满面。 “以前孩子们会托另外一位在棠澍 小学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给我寄信 寄东西。这次我朋友一直等也没有等到 孩子们的信。原来他们偷偷地自己贴邮 票投递到邮局了。”王滟娜告诉记者。 王滟娜来自广东潮州,今年 26 岁。 2015 年毕业后,她来到了花都区新华街 棠澍小学任教。自学生时代开始,她就 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此次赴疆支教前, 她也曾经在暑假期间两次前往贵州大 山深处支教。 现在,王滟娜在新疆带着四年级的 一个班,孩子们和她在广州带的学生年 龄差距不大,但语言、习惯、背景都很不 一样。“他们更加内敛,一开始不熟悉的 时候很有距离感,要探索适合他们特点 的教育方法。” 三个月下来,王滟娜感受到了孩子 们的变化:“他们不会直接地说我喜欢 你,但他们会给我带来自家种的水果、特 产,还会充满期待地问,‘下节课还是王 老师上吗?’有个女孩还写下了‘王老师 就像我姐姐一样’这样动人的话……” “做一名老师,真的是一件很有成 就感的事。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新疆, 感觉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 的亲近,发现自己能教给他们有用的东 西,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据《广州日报》 七年前,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 镇居民黄绪伦在家门外的公路上遭遇 车祸,被一辆醉酒司机驾驶的商务车撞 飞而命悬一线。在医院躺了 4 个多月, 至今大腿里还有 4 副钢板,自称“死过一 回”。黄绪伦对车祸有着痛彻心扉的感 受,而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饱受 车祸之苦的他选择和老伴一起成为“文 明交通劝导员”。 他们常年坚守在通往蜀南竹海风 景名胜区的繁忙路口,为放学路上的孩 子、进入景区的游客和路口医院的病 人,筑起一道交通安全“防火墙”。三年 多来他们从不给自己放假,即使大年三 十,也要等到人散车少才回家。 “都说车祸猛于虎,但车祸所带给 人的伤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知道 的。”当镇交管办征求黄绪伦的意见时, 在车祸中“死里逃生”的黄绪伦不顾自 己年老体伤,满口答应下来。“镇上有好 几所学校、幼儿园,街村 3000 多人,还有 医院。人们每天都在车流中穿梭,安全 是个大问题。”黄绪伦想,自己协助交警 把竹海镇的交通秩序搞好,事故减少, 就是他对镇上乡邻救命之恩的回报。 “我突然想起我被撞后,数以百计 的乡邻街坊来救我,如果不是他们,我 可能六年前就没了。”黄绪伦说,这成为 他更加坚定地要把交通劝导工作做下 去的动力。“我的心愿是,每天人们都平 安出行,天下没有车祸。” 据竹海镇政府交通管理办公室副 主任余春介绍,黄绪伦和周兴琼任劳任 怨,甚至顶着嘲笑和辱骂劝导人们文明 出行,常年坚守在路口,既维护了道路 交通秩序又展现了竹海镇的良好形 象。余春说,镇政府补助黄绪伦夫妇每 人每月 400 元茶水钱,但他们的工作仍 然属于义务性质。 长宁县交管大队大队长李欣键告 诉记者,黄绪伦夫妇协助交警劝导阻止 交通违法行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 警示身边人,对提升群众平安出行安全 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道路交 通安全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全社 会共同参与,老黄自发主动,无报酬上 路劝导,让我们很感动。” 据《成都商报》 王先生 (化名) 的孩子每周都会去 西安市新城区长兴路上的西安领军教 育上补习班。12 1 日上午 9 时许, 他将孩子送到教室后离开时,到二楼 去上厕所。一进厕所就发现在很显眼 的位置有一个提示, “您已经进入监控 区域,请自重!!”王先生回头一看,发 现厕所门口正上方装了一个监控摄像 头,正对着厕所内。 “尽管每个厕所隔间都有门,但 总感觉在厕所装监控摄像头让人心 里很不舒服。”王先生说,尽管自己 最终用了厕所,但厕所里的摄像头 让他无法接受,“因为厕所是公用, 男女均可。” 为什么要在厕所装监控摄像 头?该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说,监控 摄像头是上个月西安全面禁烟前后 安装的,装摄像头之前他们在厕所发 现了一个烟头,而他们机构内部一直 是坚决禁烟的,不仅禁止学生抽烟, 同时也禁止老师抽烟。为了防止有 人在厕所抽烟,就装了这个摄像头, 之后厕所也再没发现过烟头。同时 安装摄像头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在厕 所打闹,避免受伤。 对此,北京君致 (西安) 律师事务 所律师王毅说,隐私影响到人的人 格尊严,在厕所里装摄像头本身就 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就算该 厕所的显眼处写着提示,但也不能 进行监控,“就算是为了监管学生 抽烟的问题,你可以在有证据,或 是有人举报的情况下处罚学生,而 不是在厕所装摄像头。”王毅说,虽 然厕所门关上以后拍摄不到,“但 是人一进厕所往往就会自然处在一 个放松的状态,别说是学生,大人 也有可能忘记关好门,就算有提 醒,被拍到隐私的风险也是存在 的。”王毅认为,从法律原则上来 说,虽然这是一个公共性质的厕 所,但也是一个隐秘场所,不应被 设置监控摄像头,该机构没有权力 采集这些视频图像。 据《华商报》 遭车祸死里逃生后 老人携妻当上交通劝导员 教培机构公厕装摄像头 学生家长:尽管隔间都有门,但总感觉心里不舒服 教培机构:有醒目提示语,为禁止师生抽烟或打闹 天山最美来信 看哭学生网友 广州援疆青年女教师给学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思念鼓励成长 引无数网友点赞 “亲爱的六(8)班孩子们: 你们还好吗?三月不见,甚是 想念!苦寒之地,萧瑟之秋, 最宜思念……”近日,一位在 新疆支教的青年女教师王滟 娜给她在广州带过三年的学 生们写来了一封长信,感动了 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 他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在王 老师的朋友圈留言表达思念, 更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在这 封信中,王老师点出了全班48 位孩子每一位的名字和他们 的往事,12 月 2 日,记者连线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带来王 滟娜老师的近况和心声。 王滟娜 棠澍小学的孩子们向远在新疆的老师 展示自己的成绩。 王滟娜写给远在广州的孩子们的信。 思念:初到南疆思乡心切 写信发朋友圈获鼓舞 惊喜:孩子们的回信如雪片 般飞回天山深处 心声:做一名老师是一件 很有成就感的事

天山最美来信 看哭学生网友szb.saibeinews.com/wb/data/10/2018-12/04/wb05/20181204wb...他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在王 老师的朋友圈留言表达思念,更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在这

  • Upload
    others

  • View
    2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天山最美来信 看哭学生网友szb.saibeinews.com/wb/data/10/2018-12/04/wb05/20181204wb...他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在王 老师的朋友圈留言表达思念,更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在这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值班编委/王云帆

值班主任/张靖瑜 编辑/赵少平 美编/王敏 05国内

8月,正值暑假,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五年 8 班的孩子们即将升入六年级,他们是语文老师王滟娜的第一批学生,伴她度过了教师生涯的第一个三年。然而,8月 24日,王滟娜没有说再见就随其他 30名援疆教师一起离开了广州,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支教。

用她信中的话说,选择不辞而别,是因为“老师不知道怎样和你们道别才好,害怕看到一双双依依不舍的眼睛,更害怕看到泪眼蒙眬的自己”。

在写给孩子们的长信中,她写道:“曾经想象过无数遍和你们的毕业礼,那么真实,现在却仿佛触不可及了。没办法陪你们毕业,是王老师的一大遗憾。”她宽慰自己,也宽慰孩子们:“等你们再长大一些,就会发现,人生原来充满了许多的遗憾……太圆满反而不是人生的常态了。”

在这封 2917 字的长信中,王滟娜

表达了对 48 位孩子的浓浓思念之情。王老师记下了每一位孩子的优点缺点、喜怒哀乐、日常点滴。有的孩子早读声音洪亮,有的孩子午睡不好,有的孩子爱看书,有的孩子喜欢弹吉他;她叮嘱孩子们多看书多吃饭,大胆一点多发言……她甚至记得每一位转学转班孩子的名字,牵挂他们和新同学相处是否愉快……

南疆的十月,霜重露浓。深秋初冬之际,沙尘天动辄刮起10级大风,全县停电,条件远比想象的艰苦。面对一班个性和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王滟娜也有过焦虑和彷徨,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他们的老师,看着他们,脑海里不由自

主地浮现出广州孩子们的脸……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中,10月的一天,下课后,王滟娜坐在办公室,用钢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封给孩子们的信,后来才录入手机,发上了自己的朋友圈。

王滟娜的信在朋友圈被不断转发。很多网友发表评论:经师易得,人师难寻;温暖的老师培养出温暖的学生……也有她的同学、朋友、同行,乃至在读的师范学生跟帖,表示自己受到了启发和鼓舞。

王滟娜发出了这封信之后不久,便收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地条件艰苦,她要每隔一段时间才能到疏附县城统一取回自己的快递包裹。这次,她在

自己的大箱子里发现了雪片般的信件——8班的孩子给她寄来手写回信,随信寄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钥匙扣、围巾……“真的特别贴心。”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迹,俏皮的话语,王滟娜也是泪流满面。

“以前孩子们会托另外一位在棠澍小学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给我寄信寄东西。这次我朋友一直等也没有等到孩子们的信。原来他们偷偷地自己贴邮票投递到邮局了。”王滟娜告诉记者。

王滟娜来自广东潮州,今年 26岁。2015年毕业后,她来到了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任教。自学生时代开始,她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此次赴疆支教前,她也曾经在暑假期间两次前往贵州大山深处支教。

现在,王滟娜在新疆带着四年级的一个班,孩子们和她在广州带的学生年龄差距不大,但语言、习惯、背景都很不一样。“他们更加内敛,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很有距离感,要探索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方法。”

三个月下来,王滟娜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不会直接地说我喜欢你,但他们会给我带来自家种的水果、特产,还会充满期待地问,‘下节课还是王老师上吗?’有个女孩还写下了‘王老师就像我姐姐一样’这样动人的话……”

“做一名老师,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新疆,感觉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亲近,发现自己能教给他们有用的东西,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据《广州日报》

七年前,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居民黄绪伦在家门外的公路上遭遇车祸,被一辆醉酒司机驾驶的商务车撞飞而命悬一线。在医院躺了 4个多月,至今大腿里还有4副钢板,自称“死过一回”。黄绪伦对车祸有着痛彻心扉的感受,而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饱受车祸之苦的他选择和老伴一起成为“文明交通劝导员”。

他们常年坚守在通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繁忙路口,为放学路上的孩子、进入景区的游客和路口医院的病人,筑起一道交通安全“防火墙”。三年多来他们从不给自己放假,即使大年三十,也要等到人散车少才回家。

“都说车祸猛于虎,但车祸所带给人的伤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知道的。”当镇交管办征求黄绪伦的意见时,在车祸中“死里逃生”的黄绪伦不顾自己年老体伤,满口答应下来。“镇上有好几所学校、幼儿园,街村3000多人,还有医院。人们每天都在车流中穿梭,安全是个大问题。”黄绪伦想,自己协助交警把竹海镇的交通秩序搞好,事故减少,

就是他对镇上乡邻救命之恩的回报。“我突然想起我被撞后,数以百计

的乡邻街坊来救我,如果不是他们,我可能六年前就没了。”黄绪伦说,这成为他更加坚定地要把交通劝导工作做下去的动力。“我的心愿是,每天人们都平安出行,天下没有车祸。”

据竹海镇政府交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余春介绍,黄绪伦和周兴琼任劳任怨,甚至顶着嘲笑和辱骂劝导人们文明出行,常年坚守在路口,既维护了道路交通秩序又展现了竹海镇的良好形象。余春说,镇政府补助黄绪伦夫妇每人每月 400元茶水钱,但他们的工作仍然属于义务性质。

长宁县交管大队大队长李欣键告诉记者,黄绪伦夫妇协助交警劝导阻止交通违法行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警示身边人,对提升群众平安出行安全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老黄自发主动,无报酬上路劝导,让我们很感动。”

据《成都商报》

王先生(化名)的孩子每周都会去西安市新城区长兴路上的西安领军教育上补习班。12月 1日上午 9时许,他将孩子送到教室后离开时,到二楼去上厕所。一进厕所就发现在很显眼的位置有一个提示,“您已经进入监控区域,请自重!!”王先生回头一看,发现厕所门口正上方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正对着厕所内。

“尽管每个厕所隔间都有门,但总感觉在厕所装监控摄像头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王先生说,尽管自己最终用了厕所,但厕所里的摄像头让他无法接受,“因为厕所是公用,男女均可。”

为什么要在厕所装监控摄像头?该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说,监控摄像头是上个月西安全面禁烟前后安装的,装摄像头之前他们在厕所发现了一个烟头,而他们机构内部一直是坚决禁烟的,不仅禁止学生抽烟,同时也禁止老师抽烟。为了防止有人在厕所抽烟,就装了这个摄像头,

之后厕所也再没发现过烟头。同时安装摄像头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在厕所打闹,避免受伤。

对此,北京君致(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毅说,隐私影响到人的人格尊严,在厕所里装摄像头本身就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就算该厕所的显眼处写着提示,但也不能进行监控,“就算是为了监管学生抽烟的问题,你可以在有证据,或是有人举报的情况下处罚学生,而不是在厕所装摄像头。”王毅说,虽然厕所门关上以后拍摄不到,“但是人一进厕所往往就会自然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别说是学生,大人也有可能忘记关好门,就算有提醒,被拍到隐私的风险也是存在的。”王毅认为,从法律原则上来说,虽然这是一个公共性质的厕所,但也是一个隐秘场所,不应被设置监控摄像头,该机构没有权力采集这些视频图像。

据《华商报》

遭车祸死里逃生后老人携妻当上交通劝导员

教培机构公厕装摄像头学生家长:尽管隔间都有门,但总感觉心里不舒服教培机构:有醒目提示语,为禁止师生抽烟或打闹

天山最美来信看哭学生网友广州援疆青年女教师给学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思念鼓励成长引无数网友点赞

“亲爱的六(8)班孩子们:

你们还好吗?三月不见,甚是

想念!苦寒之地,萧瑟之秋,

最宜思念……”近日,一位在

新疆支教的青年女教师王滟

娜给她在广州带过三年的学

生们写来了一封长信,感动了

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

他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在王

老师的朋友圈留言表达思念,

更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在这

封信中,王老师点出了全班48

位孩子每一位的名字和他们

的往事,12 月 2 日,记者连线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带来王

滟娜老师的近况和心声。王滟娜

棠澍小学的孩子们向远在新疆的老师展示自己的成绩。

王滟娜写给远在广州的孩子们的信。

思念:初到南疆思乡心切写信发朋友圈获鼓舞

惊喜:孩子们的回信如雪片般飞回天山深处

心声:做一名老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