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Page 2: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增訂版 序序

第一章——兒童遊樂場引言知多一點點

攀高攀低考身手——攀爬架高速下滑甚刺激——滑梯盪來盪去搖晃樂——鞦韆一高一低真有趣——蹺蹺板左右前後難分辨——迷宮穿穿梭梭齊躲避——穿山洞一前一後上上落落——鐵馬氹氹轉菊花園——氹氹轉自得其樂—— 小玩意老幼咸宜鬥技巧——乒乓波枱

8

24

40

48

56

58

62

64

72

76

目錄

Page 3: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90

108

124

126

131

134

157

164

第二章——荔園引言知多一點點

考身手拿獎品——攤位遊戲童年歡樂一再嘗——機動遊戲免費玩意樂半天——有趣設施恐怖怪屋始祖——神秘寶洞及恐龍屋重現北宋繁華景致——宋城不能磨滅的集體回憶——動物園

荔園以外——大圍歡樂城

第三章——虎豹別墅引言知多一點點

中式文藝復興建築風格——胡文虎花園警世勸善壁畫——十八層地獄

Page 4: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1第一章——兒童遊樂場

第一章—— 兒童遊樂場

Page 5: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早期的兒童遊樂設施,因安全問題及設備老化等原因,絕大部分已於九十年代遭淘汰。

Page 6: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引言

時代轉變,經濟發展迅速,物質豐富,現在的孩子擁有無數玩具,爸爸媽媽

又時常會帶他們到大型主題公園遊玩。然而,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

百物匱乏,兒童出生率甚高,一個家庭四、五個孩子是平常事。父母為口奔

馳,大都早出晚歸,根本沒有時間照料子女。因為經濟問題,那時候很多孩

子未能上學校唸書,只好終日流連遊樂場,鞦韆、滑梯、迷宮、攀爬架、氹

氹轉等,就成為了小朋友的良伴。當年有些遊樂場還附設圖書館和電視機,

讓小朋友不用花費一分一毫就能玩上一整天,是名副其實的兒童樂園。

我的童年也如許多同年代的香港人一樣,在沒有書讀的日子,最喜歡到兒童

遊樂場消遣;我最常去的就是長沙灣楓樹街和花墟遊樂場,而看電視則是我

最愛的消閒節目(當年電視機是奢侈品,並非家家戶戶能擁有,而部分公園

設有電視機,免費供巿民收看,是為最佳娛樂之一)。記得有一次我與朋友

正準備收看一齣熱切期待的電視節目時,豈料遊樂場的管理員急步跑來替電

視機上鎖,並告知即將要懸掛八號風球,着我們盡快離開!我們唯有依依不

捨地看着管理員把電視機關掉,然後才趕快回家避風。

回想昔日的遊樂場,那幾層樓高,又長又斜的滑梯,還有不設地墊的攀爬架,

從今時今日角度看可能安全問題多多,卻很能夠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挑戰

膽量。此外,遊樂場也是結識新朋友,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相處的好地方。

遊樂場陪伴着我度過不少快樂時光,相信也是大家童年回憶中最重要的一頁。

Page 7: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知多一點點

二十年代的香港,市民生活艱難,父母為口奔馳,孩子終日流連街頭,失學

兒童、童犯問題相當嚴重。二十年代末,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曾任潔淨局(巿

政局前身 ) 議員的曹善允博士為興建兒童遊樂場進行研究報告。翌年,政府

成立「遊樂場地委員會」,專責統籌興建遊樂場的事宜,可說是本地兒童遊

樂場的萌芽期。

三十年代︰成立「兒童遊樂場協會」

1933 年,由修頓爵士、麥花臣、曹善允博士等多位知名人士、社會賢達所

組成的「兒童遊樂場協會」正式成立,專責管理由政府批出的多幅兒童遊樂

場場地,冀為本地兒童提供更多遊玩設施以減少社會問題。後來該會更提出

興建福利大廈的構思。與此同時,南華會、馬會、青年會等團體也積極響應

興建計劃,官民齊心,眾志成城。

四十年代︰地區性遊樂設施出現

四十年代,政府認識到長遠規劃的重要,並積極發展遊樂空間。1951 年,

政府頒佈「兒童遊樂場會條例」,地區性的遊樂設施開始出現。當中,灣仔

修頓球場一帶除提供體育設施外,晚上更化身為平民夜總會,為貧苦大眾提

供免費娛樂。此外,被喻為九龍區街童最大樂園的麥花臣福利大廈,亦提供

各項兒童遊樂設施,如鞦韆、嬉水池、大型籃球場、羽毛球場及晚間比賽設

備等。

Page 8: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香港遊樂場協會」前身為「兒童遊樂場協會」,是政府資助的非牟利組織。

麥花臣遊樂場是香港最早期的兒童遊樂場之一。

五十年代︰遊樂場滲入居住環境

直至五十年代,大部分香港人仍居住木屋、寮屋或是艇戶,因此遊樂設施仍

只是集中在某些地區。要見到兒童遊樂場遍地開花,就不得不提 1953 年的

石硤尾大火。1953 的聖誕節,石峽尾木屋區發生火災,波及白田上村、白田

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及大埔村等,逾五萬八千名居民頓失

家園,也促使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其後政府在原址興建包寧平房,接着

再興建二十九座七層高徙置大廈,成為香港第一批公屋。及後政府進行城市

規劃,這時兒童遊樂場才真正得以廣泛和大規模地滲入居住環境內,公共屋

邨兒童遊樂場正式誕生。

Page 9: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六十年代︰遊樂設施更多元化

六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兒童人口急增,但當時的社區遊樂設施仍然

嚴重缺乏。那時的居所擠迫,一屋幾伙,天台屋、板間房林立,小朋友只好

在住所附近的走廊、樓梯、騎樓底、街角和屋邨外圍的空地玩耍。幸好,隨

着公共屋邨的發展,遊樂場漸漸增加,部分兒童遊樂場也增設公共圖書館,

為兒童提供更多元化的設施。

早期公共屋邨的兒童遊樂場設施,多以金屬鋼具組成,一組一組的,獨立而

零星地分佈在空地上不同角落,典型的設備包括滑梯、鞦韆、蹺蹺板、馬騮

架和氹氹轉等,採用金屬材料的好處是耐久、不用太多保養。

七十年代︰「香港遊樂場協會」成立

七十年代,工商業發達。公共屋邨內的康體設施百花齊放,除了兒童遊樂場

的鞦韆、蹺蹺板、氹氹轉、公共圖書館外,部分更包括兒童及青少年活動中

心。而「兒童遊樂場協會」亦於 1974 年改名「香港遊樂場協會」,成為政

府資助的非牟利組織,現時會址位於灣仔修頓中心。

八十年代及以後:安全至上,長幼共融

八十年代起,香港經濟富庶,社會環境轉變,開始在各區的休憩用地引入園

林建築的概念。九十年代開始,園境師更全面投入屋邨休憩用地的設計,其

中兒童遊樂場的設計方向是使用遊戲組合,像砌積木般把塑膠料的預製組件

Page 10: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合併;「傳統」遊樂設施逐漸被取代,部分能過渡到九十年代的,也統統在

地上鋪上一層黑色軟墊,以策安全。另一方面,本港人口結構轉變,休憩地

已滲入長者的健體器材,鼓勵長幼共融,卻間接令兒童遊樂場的設施萎縮,

面目全非。如今,絕大部分的早期遊樂場設施已經拆卸,只有在少數公共屋

邨仍能見到它們的零星蹤影。

九十年代的愛民邨遊樂場,現已面目全非了。

Page 11: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8 再會.遊樂場 ( 增訂版 )

遊樂場

攀高攀低考身手

——

攀爬架

01

Page 12: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9第一章——兒童遊樂場

攀爬架是遊樂場中最考驗膽量、手腳協調和腦筋的益智遊戲,只因各款攀爬架設計不一,「機關」不同,完全沒有固定的玩法。例如左圖及下 圖 這 款, 可 以 從 斜 梯 開 始 攀 爬,或從那大圓圈爬上,到了頂部又可沿 橫 架 爬 行 ……, 左 圖 中 兩 位 小 朋友展示的又是另一種玩法。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較年幼的孩童因畏高或手力不夠,往往爬至半途時放棄,造成攀爬架上「交通擠塞」。

所在位置︰九龍塘歌和老街

攝於 1992 年

Page 13: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10 再會.遊樂場 ( 增訂版 )

這攀爬架,俗稱「馬騮架」,屬經典遊樂設施之一,很多公共屋邨都見其 踪 影, 五 層 高 的 架 身, 玩 法 變 化多端。其一是鬥快從地下爬至架頂,另外就是「兵捉賊」遊戲——在不能觸地的規則下,縱然見到對方身處鄰近一格,要捉到對方也絕非易事。

所在位置︰石硤尾邨

攝於 1996 年

Page 14: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11第一章——兒童遊樂場

Page 15: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12 再會.遊樂場 ( 增訂版 )

「馬騮架」還有其他遊戲以外的實際用途,例如健身︰可引體上升練臂力或雙腳倒吊架上練腰力;當陽光猛烈時,定必被大人「徵用」來曬衫晾棉被。(見前頁圖)

所在位置︰青衣邨

攝於 1996 年

這攀爬架設計工整,實而不華。頂部設有小紅球作點綴,留意右邊鐵柱下方刻有相信是攀爬架製造商的品牌,可見該公司十分重視自家設計的作品。這屬於香港極早期的遊樂設施之一。

所在位置︰上環

攝於 1992 年

Page 16: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13第一章——兒童遊樂場

攀爬架的層數有高有低,圖中這款只有四層,相對較矮,安全度提高了,但好玩度也降低。(難怪圖中小孩自創新玩法——在架上打籃球了 ) 很 多 相 類 似 的 遊 樂 設 施, 自八十年代末起陸續加鋪安全墊,而早期部分攀爬架的地面是鋪上沙土作保護的。

所在位置︰愛民邨

攝於 1996 年

Page 17: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

lok yuan cover-2015-04-final-outlined.pdf 1 15年4月14日 上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