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杂帝王家食鱼的“ 滋味 2016 年 5 月 9 日 星期一 责编/胡贝 美编/何子利 31 史事 别以为老佛爷只会整天板着脸跟大臣 说军机大事,下了朝,她跟我们一样,也 需要消遣。看小人书,就是她的消遣方式 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聊斋图 说》,就是清代红顶商人徐润送给老佛爷的 一套小人书。这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 异》绘制而成的。 1894 年,慈禧六十寿辰,她在颐和园举 行庆典,接受朝廷百官的朝贺。面对百官进 献的古玩珍宝,慈禧不再觉得新鲜,唯有礼 单中的一套《聊斋图说》连环画,让她觉得非 常有趣,于是叫人拿来过目。看到装裱精 美、图文并茂的《聊斋图说》,她非常喜爱。 据专家考证,《聊斋图说》 是清代商人 徐润组织当时的知名画家绘制而成。徐 润,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原名徐以 璋,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人。咸丰年 间,他随叔父到上海做生意。 19世纪60年代,徐润以开设茶庄起家, 后创办水险公司,并涉足出版业,于 1881 年 与弟弟徐宏甫一起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奉 朝廷之命,印刷“内廷传办”的百部《图书集 成》,其中包括《康熙字典》、《子史精华》、《佩 文斋书画谱》、《易筋经》等。 慈禧六十大寿这年,他听说慈禧喜欢 读《聊斋志异》,就把当时的绘画名家召集 到一起,绘制了这套 《聊斋图说》。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聊斋图说》 被俄军掠走。直到 1957 年,当时的文化部 长郑振铎访问苏联时,苏联政府才答应把 《聊斋图说》归还给中国。 《聊 斋 图 说》 原 48 册 , 今 存 世 46 册 。 画册为折叠本,封面和封底均以织锦装 裱,非常精美。全书共绘有420个聊斋故 事。每篇故事的绘图,少则 1 页,多则 5 页。多为一页绘图配一页文字。 文字为题诗和故事,如《宦娘》的题 诗为:“偶因避雨遇多情,愿结婚姻竟未 能;夜静更阑弹一曲,良缘暗里代经营。” 题诗后紧接着讲述一名温姓书生因为避雨 偶遇宦娘的故事。文字旁边,是色彩华丽 的画面。 如此,每页一题诗、一故事、一绘 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每个聊斋故事 的内容都一目了然。 古人曾大谈鱼与熊掌并重,物欲难舍, 视食鱼的滋味为举箸咂舌的赏心悦事。 但此事一旦发生在帝王家,也就别有滋 味了,比如,悲怆、羞辱、贪逸、瞒诈、尴尬…… 晚唐藩镇割据,不仅连年混战,甚至称兵 入觐,杀宰相,劫皇帝。士卒出身的凤翔节度 使李茂贞先发兵攻占兴元、进逼长安,继而杀 掉宰相韦昭度、李谿。天复元年,更干脆将唐 昭宗李晔劫持至凤翔(今陕西凤翔县)。 明代陶宗仪《说郛》引唐人韩《金銮 密记》说:“昭宗在凤翔,宴侍臣,捕池鱼 为馔。李茂贞曰:本蓄小鱼,以候车驾。” 人被劫持了,御宴只能捞点池里的小鱼上 席,还要听李茂贞的一番奚落。堂堂天子, 食鱼的滋味岂是“难堪”二字说得尽? 不料,御宴上,李茂贞举巨杯劝酒。昭 宗不愿喝,李茂贞竟持杯叩击他的脸颊和下 巴。贵为君王,却只得孱孱忍辱如此。据 载,唐昭宗当时在陕西郊野有诗云:“纥干 山头冻杀雀,不如飞去生处死。”可见其生 不如死的悲苦心境。 宋代,高宗赵构偏隅临安(今浙江杭 州)。 明 人 田 艺 蘅 《西 湖 志 余》 有 一 则 纪 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氏宋五嫂,拿手 绝活烹鱼羹。当时,她在西湖苏堤附近开 店,卖的是地道的鱼羹。 宋高宗游西湖,不仅进食宋五嫂鱼羹,还 宣召她上船询汴京旧事,不觉凄然。后赐宋 五嫂金钱十枚,银钱百枚,绢十疋,令其鱼羹供 奉皇宫后苑。本来宋高宗凄然食鱼羹,应当 是追怀旧事,不忘君父之仇,立志收复失地。 但他并没有,陆云锦《芝园杂记》说得明 白: “宋与金和,后人专咎秦桧,桧之罪固无可 辞,然推原其本,当由高宗怀苟安之心……又 如西湖吃宋五嫂鱼羹之类,则固以天下为乐, 而君父之仇,原已置之度外矣。”他只是追恋 繁华享乐,决无靖康雪耻的志向。 宋高宗的生母显仁太后,也是嗜鱼的老 吃货。她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喜食子 鱼。子鱼是浙江沿海一带对鲻鱼的称呼,长 七八寸,阔二三寸许,肉细嫩,味鲜美,鱼卵可 制作鱼子酱。 当时,丞相秦桧的老婆经常出入宫中,侍 奉显仁太后,无非献媚讨好。一日,显仁太后 提及近日进贡的子鱼极少有大的。秦桧老婆 一听,当即搭腔,臣妾家里有大的,马上挑百 尾进奉。谁知回家一告诉秦桧,却被臭骂一 顿:弄不好,惹上侵占皇室贡品的死罪。 为掩饰老婆的失言,秦桧与门客商量 后,送进宫里百尾青鱼。显仁太后见了,拊 掌大笑:“我说这婆子蠢笨,果不其然。” “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亦称“黑鲩”,有 点像子鱼,尤以冬令最肥壮,长达 1 米左 右,生长迅速,与子鱼的味道相去甚远。 但显仁太后万万想不到,食鱼还食出瞒 诈使奸的事来了。不过,秦桧诈傻扮懵,总 算避过了杀身之祸。 明太祖朱元璋好食鲥鱼。当时,定都南 京,一到农历四月,从江中捕获鲥鱼进京, 还算便利。自从永乐十九年 (1421 年) 正 月,明成祖朱棣改北京为京师,在京建太庙 后,麻烦可就来了。因为北方不产鲥鱼,必 须从南方运来进奉。 按朝廷规定,每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孝 陵以鲥鱼上供,随后进鲜船北运上京。从南 京到北京二三千里,又逢夏日炎热,北运鲥 鱼必须加冰保鲜。沿途贡船还需向地方索冰 补充,有些地方官以银折纳,行贿皇差。 结果,舱里的鲥鱼缺冰保鲜,运抵北京 时大都变质。尽管经过挑选、洗刷,加上调 味烹饪,品相也似模似样,但实质上,御膳 食用的已是臭鱼。 可以说,至清代康熙皇帝诏罢南方进贡 鲥鱼止,明、清二代不少帝王食鲥鱼的滋 味,仅剩下尝臭罢了。 (李树政) 慈禧太后 珍爱的小人书 曾几何时,上世纪风靡全国的小人书连环画,悄悄地杀了个回马枪,成为人们怀旧的新宠。在淘宝和天猫搜 索“连环画”,共有 36 万个“宝贝”;而在百度上搜索“连环画”,竟有 247 万条结果。在古旧书店,一本二十多年前 的原版小人书,可卖出“古董”的价钱。但并非现代人才爱看小人书的,当年大清的老佛爷也很爱看,现藏国家博 物馆里的小人书《聊斋图说》,就是她当年的珍爱之物。 在众多画作中,国家博物馆馆藏的 《聊斋图说》图册笔法细腻、色彩华丽、描 写生动,艺术水准很高。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特别注意 人物性格的描述。《聊斋图说》同样具有这 样的艺术魅力,如画面中的婴宁(《婴 宁》),无论是爬在树上,还是骑在马上, 都巧笑嫣然,比蒲松龄文字下的婴宁更为 形象、具体和生动。 《聊斋图说》还丰富和发展了原著《聊 斋志异》的内容。比如《阿绣》中杂货铺 一节,原著仅写道:刘子固到舅舅家,看 见杂货铺中一名女子非常漂亮,暗暗喜欢 上她,于是到杂货铺中假托买扇子,与该 女孩搭讪。至于杂货店中的具体陈设,文 中只字未提。 而《聊斋图说》却可以看到阿绣经营 的杂货铺。绘图中如此形象的店铺门面和 细节,全凭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才 能一一绘制出来。 在画面构图上,《聊斋图说》也非常讲 究。如《画皮》的绘画,画面正中床上,铺着 一张美女人皮,一个全身绿色的狞厉之鬼, 正执笔在人皮上绘画,非常富有戏剧性。细 看书斋内的陈设,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家 居摆设,条案方几,绣墩坐榻,书函画轴,水 石盆景,其式样质地一丝不苟。 侠骨柔肠的红玉,天真善良的婴宁,温 柔多情的狐女……这些在原著中令人喜爱、 代表着真善美的传奇女子,在《聊斋图说》中 都可以一一见到。在《聊斋图说》中,还能看 到像《江城》里追打丈夫的悍妇江城,《马介 甫》中虐待公婆的恶媳尹氏。 清代学者纪昀曾说 《聊斋志异》“一书 而兼二体”,书中既有人物传奇,又有奇闻 趣事。而《聊斋图说》同样把这些精彩内 容表现了出来,其中活灵活现的画面,为 读者复活了原著中的精彩文字,让人看到 插图作者的神奇想象。 (陶梦清) 六十寿辰,慈禧唯一看中的贺礼 《聊斋图说》的艺术水准很高 《聊斋图说·侠女》的绘画 《聊斋图说·崂山道士》的绘画 《聊斋图说·瑞云》的绘画

曾几何时,上世纪风靡全国的小人书连环画,悄悄地杀了个回马 …ngdsb.hinews.cn/resfile/2016-05-09/031/ngdsb20160509031.pdf · 历史杂谈 帝王家食鱼的“滋味”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历史杂谈 帝王家食鱼的“ ”滋味

2016年5月9日星期一 责编/胡贝 美编/何子利31史事

别以为老佛爷只会整天板着脸跟大臣说军机大事,下了朝,她跟我们一样,也需要消遣。看小人书,就是她的消遣方式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 《聊斋图说》,就是清代红顶商人徐润送给老佛爷的一套小人书。这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绘制而成的。

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她在颐和园举行庆典,接受朝廷百官的朝贺。面对百官进献的古玩珍宝,慈禧不再觉得新鲜,唯有礼单中的一套《聊斋图说》连环画,让她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叫人拿来过目。看到装裱精美、图文并茂的《聊斋图说》,她非常喜爱。

据专家考证,《聊斋图说》是清代商人徐润组织当时的知名画家绘制而成。徐

润,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原名徐以璋,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人。咸丰年间,他随叔父到上海做生意。

19世纪60年代,徐润以开设茶庄起家,后创办水险公司,并涉足出版业,于1881年与弟弟徐宏甫一起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奉朝廷之命,印刷“内廷传办”的百部《图书集成》,其中包括《康熙字典》、《子史精华》、《佩文斋书画谱》、《易筋经》等。

慈禧六十大寿这年,他听说慈禧喜欢读《聊斋志异》,就把当时的绘画名家召集到一起,绘制了这套《聊斋图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聊斋图说》被俄军掠走。直到1957年,当时的文化部长郑振铎访问苏联时,苏联政府才答应把

《聊斋图说》归还给中国。《聊斋图说》 原 48 册,今存世 46 册。

画册为折叠本,封面和封底均以织锦装裱,非常精美。全书共绘有420个聊斋故事。每篇故事的绘图,少则1页,多则5页。多为一页绘图配一页文字。

文字为题诗和故事,如《宦娘》的题诗为:“偶因避雨遇多情,愿结婚姻竟未能;夜静更阑弹一曲,良缘暗里代经营。”题诗后紧接着讲述一名温姓书生因为避雨偶遇宦娘的故事。文字旁边,是色彩华丽的画面。

如此,每页一题诗、一故事、一绘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每个聊斋故事的内容都一目了然。

古人曾大谈鱼与熊掌并重,物欲难舍,视食鱼的滋味为举箸咂舌的赏心悦事。

但此事一旦发生在帝王家,也就别有滋味了,比如,悲怆、羞辱、贪逸、瞒诈、尴尬……

晚唐藩镇割据,不仅连年混战,甚至称兵入觐,杀宰相,劫皇帝。士卒出身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先发兵攻占兴元、进逼长安,继而杀掉宰相韦昭度、李谿。天复元年,更干脆将唐昭宗李晔劫持至凤翔(今陕西凤翔县)。

明代陶宗仪《说郛》引唐人韩偓《金銮密记》说:“昭宗在凤翔,宴侍臣,捕池鱼为馔。李茂贞曰:本蓄小鱼,以候车驾。”人被劫持了,御宴只能捞点池里的小鱼上席,还要听李茂贞的一番奚落。堂堂天子,食鱼的滋味岂是“难堪”二字说得尽?

不料,御宴上,李茂贞举巨杯劝酒。昭宗不愿喝,李茂贞竟持杯叩击他的脸颊和下巴。贵为君王,却只得孱孱忍辱如此。据载,唐昭宗当时在陕西郊野有诗云:“纥干

山头冻杀雀,不如飞去生处死。”可见其生不如死的悲苦心境。

宋代,高宗赵构偏隅临安 (今浙江杭州)。明人田艺蘅 《西湖志余》 有一则纪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氏宋五嫂,拿手绝活烹鱼羹。当时,她在西湖苏堤附近开店,卖的是地道的鱼羹。

宋高宗游西湖,不仅进食宋五嫂鱼羹,还宣召她上船询汴京旧事,不觉凄然。后赐宋五嫂金钱十枚,银钱百枚,绢十疋,令其鱼羹供奉皇宫后苑。本来宋高宗凄然食鱼羹,应当是追怀旧事,不忘君父之仇,立志收复失地。

但他并没有,陆云锦《芝园杂记》说得明白:“宋与金和,后人专咎秦桧,桧之罪固无可辞,然推原其本,当由高宗怀苟安之心……又如西湖吃宋五嫂鱼羹之类,则固以天下为乐,而君父之仇,原已置之度外矣。”他只是追恋繁华享乐,决无靖康雪耻的志向。

宋高宗的生母显仁太后,也是嗜鱼的老

吃货。她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喜食子鱼。子鱼是浙江沿海一带对鲻鱼的称呼,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肉细嫩,味鲜美,鱼卵可制作鱼子酱。

当时,丞相秦桧的老婆经常出入宫中,侍奉显仁太后,无非献媚讨好。一日,显仁太后提及近日进贡的子鱼极少有大的。秦桧老婆一听,当即搭腔,臣妾家里有大的,马上挑百尾进奉。谁知回家一告诉秦桧,却被臭骂一顿:弄不好,惹上侵占皇室贡品的死罪。

为掩饰老婆的失言,秦桧与门客商量后,送进宫里百尾青鱼。显仁太后见了,拊掌大笑:“我说这婆子蠢笨,果不其然。”

“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亦称“黑鲩”,有点像子鱼,尤以冬令最肥壮,长达1米左右,生长迅速,与子鱼的味道相去甚远。

但显仁太后万万想不到,食鱼还食出瞒诈使奸的事来了。不过,秦桧诈傻扮懵,总算避过了杀身之祸。

明太祖朱元璋好食鲥鱼。当时,定都南京,一到农历四月,从江中捕获鲥鱼进京,还算便利。自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成祖朱棣改北京为京师,在京建太庙后,麻烦可就来了。因为北方不产鲥鱼,必须从南方运来进奉。

按朝廷规定,每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孝陵以鲥鱼上供,随后进鲜船北运上京。从南京到北京二三千里,又逢夏日炎热,北运鲥鱼必须加冰保鲜。沿途贡船还需向地方索冰补充,有些地方官以银折纳,行贿皇差。

结果,舱里的鲥鱼缺冰保鲜,运抵北京时大都变质。尽管经过挑选、洗刷,加上调味烹饪,品相也似模似样,但实质上,御膳食用的已是臭鱼。

可以说,至清代康熙皇帝诏罢南方进贡鲥鱼止,明、清二代不少帝王食鲥鱼的滋味,仅剩下尝臭罢了。

(李树政)

慈禧太后珍爱的小人书

曾几何时,上世纪风靡全国的小人书连环画,悄悄地杀了个回马枪,成为人们怀旧的新宠。在淘宝和天猫搜索“连环画”,共有36万个“宝贝”;而在百度上搜索“连环画”,竟有247万条结果。在古旧书店,一本二十多年前的原版小人书,可卖出“古董”的价钱。但并非现代人才爱看小人书的,当年大清的老佛爷也很爱看,现藏国家博物馆里的小人书《聊斋图说》,就是她当年的珍爱之物。

在众多画作中,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聊斋图说》图册笔法细腻、色彩华丽、描写生动,艺术水准很高。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特别注意人物性格的描述。《聊斋图说》同样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如画面中的婴宁 (《婴宁》),无论是爬在树上,还是骑在马上,都巧笑嫣然,比蒲松龄文字下的婴宁更为形象、具体和生动。

《聊斋图说》还丰富和发展了原著《聊斋志异》的内容。比如《阿绣》中杂货铺一节,原著仅写道:刘子固到舅舅家,看见杂货铺中一名女子非常漂亮,暗暗喜欢

上她,于是到杂货铺中假托买扇子,与该女孩搭讪。至于杂货店中的具体陈设,文中只字未提。

而《聊斋图说》却可以看到阿绣经营的杂货铺。绘图中如此形象的店铺门面和细节,全凭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才能一一绘制出来。

在画面构图上,《聊斋图说》也非常讲究。如《画皮》的绘画,画面正中床上,铺着一张美女人皮,一个全身绿色的狞厉之鬼,正执笔在人皮上绘画,非常富有戏剧性。细看书斋内的陈设,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家居摆设,条案方几,绣墩坐榻,书函画轴,水

石盆景,其式样质地一丝不苟。侠骨柔肠的红玉,天真善良的婴宁,温

柔多情的狐女……这些在原著中令人喜爱、代表着真善美的传奇女子,在《聊斋图说》中都可以一一见到。在《聊斋图说》中,还能看到像《江城》里追打丈夫的悍妇江城,《马介甫》中虐待公婆的恶媳尹氏。

清代学者纪昀曾说《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书中既有人物传奇,又有奇闻趣事。而《聊斋图说》同样把这些精彩内容表现了出来,其中活灵活现的画面,为读者复活了原著中的精彩文字,让人看到插图作者的神奇想象。 (陶梦清)

六十寿辰,慈禧唯一看中的贺礼

《聊斋图说》的艺术水准很高《聊斋图说·侠女》的绘画

《聊斋图说·崂山道士》的绘画

《聊斋图说·瑞云》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