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C

M

Y

CM

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Page 2: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採用環保紙印製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OSHC HK

APR-JUN 2019 四-六月號 季刊 CONTENTS VOL.29 NO.2 第二十九卷 第二期

目錄

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中國香港北角馬寶道二十八號華匯中心十九樓PUBLISHED BY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COUNCIL19/F, China United Centre, 28 Marble Road, North Point, Hong Kong SAR, China電話 Tel: (852) 2739 9377 傳真 Fax: (852) 2739 9779 職安熱線 Hotline: (852) 2739 9000職安資訊傳真服務 SafeFax: (852) 2316 2576 電郵 Email: [email protected]網址 Website: www.oshc.org.hk

「綠十字」為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之刊物。本刊所載資料只為提供一般資料之用,而不構成對任何特定事宜之醫療、健康或任何方面之建議。個別撰稿者之意見未必代表職業安全健康局之意見。故此職業安全健康局不會為任何因依賴本刊內任何資料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賠償而負責。職業安全健康局謹此明文卸棄任何因本刊將所載源自第三方之所有廣告、推廣或其他資料之內容而引致及或與之有關的責任。本刊內資料可被用作參考,但不可在未徵得職業安全健康局事先書面同意下以任何媒介複製或儲存。任何獲許可之使用必須附有下列確認聲明:“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之「綠十字」”。©職業安全健康局2019版權所有

The ‘Green Cross’ is published b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the Council”). The materials contain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provid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medical, health or any advice on any particular matter. Views expressed by individual contributors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uncil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which may arise from reliance on materials contained herein.The Council hereby expressly disclaims any liability arising from and/or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all advertisements, promotional or other materials originating from third parties contained therein. The materials may be use for reference, but may not be reproduced or stored in any media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Council. Any permitted use of the material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acknowledgement “Green Cross, published b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2019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職業安全健康局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COUNCIL主席 陳海壽博士,太平紳士Chairman Dr. Alan CHAN Hoi-shou, JP

編輯委員會EDITORIAL BOARD 總編輯 游雯Chief Editor Bonnie Yau

編輯委員 黃黛玲、鍾立仁、嚴慧敏Editorial Members Louisa Wong, Jimmy Chung, Patricia Yim

廣告代理,製作及印刷Advertising Agency, Production and PrintingTHEDO 香港觀塘成業街19-21號成業工業大廈12樓34室Room34, 12/F, Shing Yip Industrial Buliding, 19-21 Shing Yip Street, Kwun Tong, Kowloon, Hong Kong 電話 Tel: (852) 3580 2977 傳真 Fax: (852) 3007 0305

02 編者的話03 身歷其境.安全要識驚05 攜手提升身、心、靈健康 職業健康大獎分享會暨 頒獎典禮2018-19 Join hands to raise physical, physchological and mental health Occupational Health Award Forum and Award Presentation 2018-1907 上海蘇州建造業及環保工程安全考察團10 覺得唔清醒 唔好再死頂!12 職安健科學 戶外工作安全16 在職人士的健康飲食及運動狀況調查(上)22 青少年暑期工作安全24 「操作移動機械及處理重型物件職安健推廣活動」 - 防止被移動機械及物件碰撞意外

31 第三屆「應用職業安全及健康專業文憑課程」畢業禮32 工作安全健康DIY-預防蚊患 你我有責36 健康頻道 認識傳染病38 職安健科學 如何於園藝工作中安全使用除害劑42 簡介ISO45001 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43 職安警示44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45 職安焦點46 個案分析 一名工人在貨櫃碼頭被前置式貨櫃吊機撞倒 A worker was struck by a front loader in a container terminal50 海上工作意外個案分析 安全頭盔的實效個案

P43P05

P07P03

GREEN CROSS VOL.29 NO.2 01

Page 3: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酷熱天氣易中暑打風落雨保安全

踏入2019年第二季,香港的天氣亦開始變得炎熱潮濕。近年本港夏季的氣溫有明顯的長期上升趨勢,溫度較多出現正常至偏高的情況。世界各地氣候模式預測今年夏季華南氣溫正常至偏高,預料香港今年夏季雨量將介乎正常至偏多。

在2018年天文台曾連續15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是自本港有酷熱警告以來最「長命」的酷熱天氣警告,而在今年由5月起6月中旬,天文台已四度發出共長34小時的酷熱天氣警告。

在酷熱天氣之下預防中暑,對需要戶外工作及或要從事體力勞動的工友至為重要,職安局今年聯同勞工處推出《預防在酷熱的工作環境下中暑推廣活動》,透過派發防護裝備包括,安全帽頸檔、清涼巾、附有長嘴及頸檔的防曬帽、防曬手袖、水樽、毛巾及預防中暑的宣傳印刷品等,提醒戶外工作工人注意酷熱天氣下工作的潛在危害,採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減低中暑風險。隨《小心!熱暑人》宣傳短片在5月底推出,整個推廣活動已正式啟動,宣傳海報和資訊卡正陸續發予相關關構組織等;而遍及電視台、社交媒體、港鐵站、戲院等大眾媒體的宣傳活動亦已如火如荼展開。

《綠十字》每年都會趁夏季出版期數,不厭其煩地提醒需要在戶外工作的工友,注意在酷熱天氣下工作的預防措施,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注意補給體內水分以及定時小休,是預防中暑的重點,中暑危害是絕對不容輕視的。

除中暑威脅以外,在夏季需要戶外工作的員工亦時常會面對包括蚊叮蟲咬、狗隻襲擊及在惡劣天氣下受強風暴雨吹襲等危害。僱主應該作出相應安排,而員工亦應予以配合並做足預防措施,提醒身邊同事切勿進行錯誤的行為,以確保大家的戶外工作安全與健康。因此,今期《綠十字》會有詳盡文章,討論以上各項與炎熱多雨天氣有關的職安健問題,並且提出有效的解釋和建議。

如何預防蚊患及正確使用除蟲劑,更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了解蚊子的生活習慣、特性以及各種預防措施,固然重要;但是大部分除蟲劑本身含有一定毒性,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對人畜及環境造成嚴重損害,請細閱我們的「職安健科學」文章,安全使用以保障工友及一般市民的健康。

編者的話

02 綠十字第29卷2期

Page 4: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根據勞工處數字顯示,2018年首三季發生的12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

有11宗涉及建造業,而「人體從高處墮下」是主要成因。職安局位於青衣職安健學院的「身歷其境職安健體驗中心」於2019年3月28日正式開幕,其中與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和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合作開發的imseCAVE系統,以外牆懸空式竹棚架作為首個虛

擬工作場景,為學員提供體驗式的高處工作安全訓練。

(左起)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董事局成員余梓山先生、勞工處副處長梁永恩先生,太平紳士、職安局主席陳海壽博士,太平紳士及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新)劉應機博士,主持「身歷其境職安健體驗中心」開幕禮。

劉應機博士指,學員只需戴上3D眼鏡及動作追蹤器,就能在該空間內看見仿如真實的工作環境,在訓練時可如常與身旁的人溝通或跟從導師指示。

身歷其境‧安全要識驚

03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5: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余梓山先生指出項目的成功,結合了香港大學團隊多年來在虛擬技術領域的研發技術,政府、創新科技署及LSCM 的技術和經費資助,職安局對利用創新科技提升學員職安培訓體驗的推廣。

Jensen活用多年課堂上累積的教學經驗,演活虛擬場景中的「搭棚師傅」。

Maggie指出平日的宣傳工作需要簡而精地傳遞職安健訊息,亦運用這個心得為踏入體驗中心 的學員進行清晰扼要的解說。

體驗中心以建造業的外牆懸空式竹棚架工作為虛擬訓練場景,學員要按照指示在外牆棚架上工作,並「親身」體驗不安全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最後由系統解釋懸空式棚架的正確安全規格,及使用個人防墮系統的重要性。

04 綠十字第29卷2期

身歷其境‧安全要識驚

Page 6: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運動是良藥 為鼓勵機構持之以恆改善職業健康水平及實施創新而有效的措施,今年「好心情@健康工作間大獎」則新增設了「創意措施獎」以及在健康飲食,體能活動和心理健康的推廣優秀表現獎;而另外兩個「聽覺保護大獎」及「預防肺塵埃沉著病大獎」則設有「創新改善措施獎」。

Sport and Physcial Health To recognise organisations that use creative

and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to recognize their continuous effort, new

categorie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Joyful@Healthy

Workplace Best Practice Award, i.e. Innovation

Measures Award and Distinction in Healthy Ea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Well-being Promotion

Award. On the other hand an Innova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Award has also been added to the Hearing

Conservation Best Practice Award and Prevention of

the Pneumoconiosis Best Practice Award.

健康和愉快的工作環境,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及生產力,既可保障員工健康又能提升企業形象。第十四屆「職業健康大獎」特別為表揚本地致力推動職業健康方面表現突出的機構而設。今年接獲超過210個參賽項目,充份反映業界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重視。

A happy and healthy work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essential for 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but also for raising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corporate image. The 14th Occupational Health Award aims to recognise companies that perform outstandingly in promot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 total of 210 projects had been received for the competition - an indication of the importance that companies in Hong Kong place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t workplace.

JOIN HANDS TO RAISE PHYSICAL,PHYCHOLOGICAL AND MENTAL HEALTH OCCUPATIONAL HEALTH AWARD FORUM AND AWARD PRESENTATION 2018-19

攜手提升身、心、靈健康 職業健康大獎分享會暨頒獎典禮2018-19

05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7: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將正能量注入工作間 其他獲獎機構還有廣華醫院及東華三院黄大仙醫院的同心同路「健康醫院」齊創造,他們舉辦的健康飲食餐單設計比賽鼓勵關愛文化,製作心意卡為醫護人員打氣,時刻關心他們的身體及精神健康。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煤氣5星級工作間則從不同範疇將正能量注入工作間,舉辦低碳飲食每一週,著重「康體活動」及提升「身心靈健康」,包括舉辦健安環萬里行等。香港理工大學與恒隆地產有限公司除了獲得「超卓機構大獎」同時也獲得該組別 的「創意措施大獎」。

而在好心情@健康工作間大獎(業務部/中小企組)獲得「超卓機構大獎」又同時贏得「創意措施大獎」為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一期—清水灣道至匡湖居。機構與健康飲食大使研究並為員工提供有營食譜,在工作環境內設置「好心情‧休閒鍛鍊走廊」。其管理團隊更透過公司研發的手機 App「行為安全之星」以讚賞鼓勵的方式,推動員工主動提升工地的健康水平。

好心情 @ 健康工作間大獎(企業/機構組)「超卓機構大獎」得獎機構之一為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火炭坳背灣街 1-11 號綜合住宅發展項目,為了建立健康的工作環境,早在地盤施工規劃之前已預留八分一位置,建造全新概念的工人休息區—「生活區」。設施包括沖身室,洗衣房、健身區、羽毛球場等。機構還會定期派送新鮮水果和涼茶為工友打氣,以及舉辦不同的健康推廣活動予工友。

同樣獲獎的還有香港大學在校園內實施的「運動是良藥」計劃,為員工量身訂制健身計劃,更在餐廳提供健康菜單。而美國輝瑞科研製藥有限公司的輝瑞「168.家.健康」為員工舉辦心身健體的興趣班,亦設有健康中心為員工及定人進行體檢。輝瑞的 Family Club 更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例如親子露營及寵物同樂日等,鼓勵員工帶同一家大小參與。增加員工友善政策,為大家實踐「光輝」及「長壽」的遠景。

用創意營造健康環境 獲得「聽覺保護大獎」旗下「卓越表現大獎」之一的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道路工程聽覺保護計劃,透過引入遙控挖掘工程機械「小天鵝」以及自主研發的「流動式隔音房」,有效減少嘈音。工程人員能在安全位置操作遙控挖掘機,有效地阻隔嘈音來源。而「流動式隔音房」,能以全密封式方法隔絕嘈音。

另一得獎項目,中國路橋有限責任公司的啟德發展計劃—前跑道南面發展項目—基礎設施工程第三期,透過採用建設方法及善用機械輔助去提升工作環境的健康水平,例如使用鐵模板取代木板,使用「水磨」方法去用露出鋼筋連接器等等。華營建築有限公司的香港國泰航空逸泰居外墻維修及油漆工程就研發了全新滅聲裝置,配合根據評價所制定的施工方案使用,大幅降低工序所產生的噪音,有效保護工人的聽覺。以上三間機構也同時得到「聽覺保護大獎」的「創新改善措施大獎」。

從細節著手改善 獲得「預防肺塵埃沉著病大獎」卓越表現大獎之一的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P575 機場北商業區基礎設施工程,除了為工地增設了流動洗車機、手電工具防塵套件等設備,更安裝了與實時揚塵監測系統連接的霧炮,不僅嚴密監察地盤pm2.5空氣質量指數,更確保灑水措施能適時及有效發揮作用。

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東港城商場就自主研發了創新的獨立式高效能臭氧除塵機,加上訂立完善的監察和通報機制,能適時對施工的業戶提供包括空氣淨化機、噴霧風扇等,避免「二次揚塵」出現。興勝建築有限公司的大埔第一區體育館、社區會堂及足球場項目則針對不同工序,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改善揚塵的問題,如行車通道設置自動灑水系統;以大型帆布覆蓋各個泥 面,並使用創新研發旋風塵粉分離器,配合手磨使用以控制塵粉排放源頭等等。以上三間機構也同時得到該組別的「創新改善措施大獎」。

06 綠十字第29卷2期

攜手提升身、心、靈健康 職業健康大獎分享會暨頒獎典禮2018-19

Page 8: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上海蘇州建造業及環保工程安全考察團

飛機及大型起重機械製造廠參觀 考察團參觀的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的浦東基地,早已在廠房推行了安全管理制度,作為國家飛機產業的核心企業,公司提倡「快樂工作」,為職工提供健康、安全、舒適及愉快的工作環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理念。此外,考察團更到訪位於長江口的上海振華重工起重機械生產基地,該基地負責設計、建造安裝和承包大型港口裝卸起重系統和設備、海上重型起重裝備、工程船舶大型金屬結構件及部件。上海振華的安全人員詳細講解生產基地的安全管理以及各項職安健措施。考察團員都覺得能夠近距離看見如此巨型的起重裝備及了解其安全措施,機會彌足珍貴。

考察團成員跟已組裝完成的C919 飛機合照

考察團成員與上海振華的管理層交流推行職安健的心得,並分享內地與香港職安健的最新動向。

上海振華的起重機械廠房實行5S方針。

安全人員向考察團成員講解操作大型集裝箱起重機械的安全措施。

上海及蘇州近年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進行,而兩地與香港在發展模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為借鑑當地的成功經驗,職業安全健康局聯同香港職業安全健康聯會及香港工程師學會安全工程專責事務委員會於今年年初合辦了一個為期四天的「上海蘇州建造業及環保工程安全考察團」,是次考察活動包括參觀飛機及大型機械設備製造廠、實地考察兩地建築工地和環保工程項目,以及消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考察中更與相關安全人員會面,交流推行職安健的心得,並分享兩地與香港職安健的最新發展。

安全考察團

上海蘇州建造業及環保工程安全考察團

07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9: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住宅工程及商業大厦工地實地考察 為體會當地預防工業意外的實際情況,團員實地考察了當地的住宅工程及商業大厦工地項目,包括徐家匯中心、蘇河灣及星港灣的建築工地。工地積極應用新科技協助控制及監察施工情況,例如使用無人機拍攝施工進度及利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協助工程團隊可以預先發現設計上不協調的地方,從而減低失誤。此外,工地更推廣「安全隱患隨手拍」,工友只要使用智能電話掃描相關的二維碼,便可以將發現的安全隱患相片或視頻作即時上傳,以便相關人士作出即時的跟進。承建商亦在工地設立體驗式培訓設施,在安全體驗區設置了不同的裝置,讓工友們親身參與和體會,令每位工友能從實際體驗中明白實施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工地更建造科技體驗館「智慧工地」,利用虛擬實境的體驗方式讓工友們感受不安全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提升工友的安全意識。

工地使用無人機巡航拍攝及監控不同危險位置,協助管理人員掌握工地的實際情況。

考察團成員有機會嘗試不同的體感式培訓設施,當中包括「安全帽撞擊體驗」

工地設安全作業體驗區 。

「安全隱患隨手拍」方便工友即時上傳在工地發現的安全隱患,以便相關人士作出即時的跟進。

有不同的虛擬場景體驗,包括高處墜下、建築物坍塌、物件墜下、機械傷害、觸電及火災。

考察團成員正體驗虛擬實景。

上海蘇州建造業及環保工程安全考察團

08 綠十字第29卷2期

Page 10: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環保工程項目及其安全施工方案 隨着近年內地不少環保工程陸續展開,團員亦實地考察了兩個大型的環保工程的基建項目,分別是位於蘇州的污水處理廠及廚餘處理廠。實地考察所見,管理人員有系統地整理各生產程序、工具、安全配備及物料儲存,以協助機構建立一個清潔、整齊、有條不紊的工作環境,避免或減少因工場整理不善而造成的意外。

內地的消防工程技術 防火安全是施工安全中重要的一環,所以是次考察亦參觀了內地其中一間最具規模的消防防災實驗室及消防防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機構亦是港珠澳大橋海底主體隧道工程的消防供應商,在考察過程中,該機構的工程人員向考察團成員示範了多個有關消防防災的技術,包括電器設備機房對應的高壓細水霧系統、地下綜合管廊的滅火系統、地鐵間隧道列車的消防方案及隧道工程的火警警報系統。

考察團成員參觀全比例地鐵區間列車火災實體試驗平台。

考察團成員細心聆聽廚餘處理廠工程人員的講解。

考察團成員參觀廚餘處理廠的車輛卸料間及了解當中的安全措施。

地下綜合管廊試驗平台是針對地下電纜引致的火警提供實體的試驗平台,以找出應對的消防方案。

在廠房較高噪音的地方,提供聽覺保護器。

工程人員向考察團成員示範如何使用移動式細水霧滅火裝置。

建立識別管道的系統,以不同的顏色區別運載不同氣體的管道

09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1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10 綠十字第29卷2期

覺得唔清醒 唔好再死頂!

小心熱「暑」人! 在炎炎夏日預防中暑,對需要在戶外工作的人員當然至關重要。然而有些室內工作場所,例如倉庫、廚房和洗衣房等,員工亦有機會因為酷熱室溫引致中暑,危害身體健康。員工如果長時間在酷熱或潮濕的環境下工作,身體可能無法有效地藉排汗幫助散熱而調節體溫,如他們在這些環境下長時間工作而沒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便容易出現與高溫有關的不適,增加中暑的風險。

大眾媒體宣傳活動 我們呼籲不同行業人士廣泛推廣預防中暑的職安健知識,更透過流行傳播媒體如電視台、電台、社交媒體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宣傳平台,將預防中暑的資訊和小貼士帶給市民大眾,提醒僱主和僱員採取適當措施,預防在酷熱潮濕的環境下工作而引致中暑。

為推廣活動打響頭炮的是由藝人盧覓雪女士參與演出的《小心!熱暑人》短片。該宣傳片已於5月起透過電視台的各大頻道及社交媒體播放,其後亦於多個戲院院線放映。另外,亦透過電台及於全港59個港鐵站內張貼《小心!熱暑人》海報,將預防中暑的資訊和小貼士帶給市民。

製作預防中暑清涼用品 推廣活動亦考慮到長時間在炎熱的戶外環境下工作的僱員對消暑降溫有實際需要,特別製作了一系列通用和方便的清涼用品,為僱員消暑降溫和加強預防中暑意識:

1 清涼巾—只需浸泡或噴灑清水,可提供即時的清涼感覺;

2 防曬手袖—吸汗、速乾並提供涼感效果,同時可阻擋紫外線,保護手臂免被曬傷;

3 防曬帽—阻擋陽光、保護面部和後頸部位免被曬傷和減輕受熱;

4 安全帽頸擋—阻擋陽光、保護頸後部位免被曬傷和減輕受熱;

5 水樽—鼓勵工友携帶飲用水,在工作時隨時補充水份;

6 毛巾—方便工友在戶外工作時抹汗及洗面;

7 防中暑資訊咭、貼紙和海報—透過幾條簡單問題,讓工友開工前自行檢查身體狀況,注意工作時有否出現與高溫有關的不適症狀及預防中暑的方法。

香港夏天一向酷熱而潮濕,近年香港達酷熱天氣的日數持續上升,出現的次數愈加頻繁。單在去年,天文台曾連續15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更預料2019年全年平均氣溫有機會繼續打破「史上最熱年份」的紀錄。職安局與勞工處聯同多個行業工會和商會繼往開來,於今年5月開展「預防在酷熱的工作環境下中暑」推廣活動,向全港僱主僱員推廣酷熱天氣下工作的職業健康資訊,推動業界建立良好的預防中暑健康意識和文化。

「預防在酷熱的工作環境下中暑」推廣活動 覺得唔清醒 唔好再死頂!

簡而精的防中暑資訊,讓工友開工前自行檢查身體狀況,並提供預防中暑的方法。相關資訊印製成袋裝卡、貼紙和海報,方便於不同工作環境宣傳資訊。

Page 12: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11GREEN CROSS VOL.29 NO.2

與「中暑高危」行業工友分享預防中暑資訊,並希望前線工友在工作時能夠做好預防中暑措施。

向機場工作人員介紹清涼用品的用法及好處。

《小心!熱暑人》宣傳短片

《小心!熱暑人》系列海報,提醒公眾「口渴、冇晒力、隨時中咗招!記得去陰涼處同飲水」,仲要記住「覺得唔清醒唔好再死頂!」,減低中暑風險。

如欲了解更多預防中暑的資訊,可參閱以下超連結,歡迎下載及轉發:

重溫短片:https://youtu.be/Dx3R1LeP0QA

外展宣傳活動 緊接一輪媒體宣傳攻勢,職安局聯同勞工處、工會和商會亦隨即展開一連串宣傳工作,特別提醒從事體力勞動或需要經常進行戶外工作的僱員,包括建造業工人、保安員、園藝工人、戶外清潔工人、機場停機坪工人及貨櫃碼頭工人等「中暑高危」行業,注意酷熱天氣下工作的潛在危害,並採取多項預防措施,減低中暑風險。

連串的外展宣傳活動,到訪不同行業的工作地點,因應行業的工作性質,派發切合需要的預防中暑清涼用品及資訊,並於休息時段進行簡報會,將有關炎夏工作的安全健康資訊直接送到前線工友。

早前職安健大隊就率先向機場停機坪從業員、園林樹藝及戶外清潔工友推廣酷熱天氣下工作安全的訊息,其後將陸續與「中暑高危」行業之工會及機構合作,為需要長時間在炎熱的戶外環境下工作的僱員提供消暑降溫用品及預防中暑的相關資訊,提升業界的職安健意識。整項推廣活動之受惠人數預計可達十萬人次。

防中暑資訊卡:https://bit.ly/2YxJ7zS

防中暑資訊海報:https://bit.ly/2XqCD9x

防中暑資訊貼紙:https://bit.ly/2RV7chr

其他預防中暑訓練課程及資訊:https://bit.ly/2YBj2js

《小心!熱暑人》系列海報

Page 13: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要避免被蚊子叮咬,預防措施如下:

• 應穿著寬鬆、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避免於接近草叢密集的地方休息;

職 安 健 科 學

不應該

任由積水自然曬乾或風乾

隨意棄置空罐、空飯盒和舊車胎

應該

清除地面的積水,最少每星期將洞穴、窪地及坑道的積水抽乾,經沉澱後排放到雨水渠

清除器皿中的積水,把所有貯水容器蓋好以防蚊子進入產卵

鑽穿竹棚的竹端或以幼沙填塞

把棄置車胎鑽穿

按需要適當使用對環境安全的殺幼蟲劑

在戶外工作的員工時常會面對包括蚊叮蟲咬、狗隻襲擊及在惡劣天氣下受強風暴雨吹襲等威脅。僱主應該作出相應安排,而員工亦應配合並做足預防措施,提醒身邊同事切勿進行錯誤的行為,以確保大家的安全與健康。以下將列出一些預防措施作參考。

預防蚊子傳播疾病

戶 外 工 作 安 全

清除積水是防止蚊子傳播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經常巡視工作場所,確保沒有積水滋生蚊蟲,並各種杜絕蚊子的方法。

•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有活性成分避蚊胺NN-Diethyltoluamide (DEET) 的昆蟲驅避劑,在有需要時重覆使用。成年人使用的 DEET 濃度應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五;

• 如休息地方沒有空調設備,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

幼沙

12 綠十字第29卷2期

職安健科學 戶外工作安全

Page 14: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在經常有流浪狗出沒的地方工作的員工,例如進行鄉郊建造工程者,切勿做出不安全的動作,以免令狗作出恐懼性、保衛性或主宰性的攻擊。另外,員工必須評估到訪地有沒有狗隻出現或存在的可能,例如搖動鑰匙、按汽車喇叭或拍打鐵絲網等。如有發現,應評估狗隻有否被束縛或阻隔,最重要的是要評估狗隻會否作出具攻擊性行為,以致對工友構成威脅。

隨身物件如雨傘、外套、背包或任何物件,只要能有效阻隔狗隻,都可以用作防護裝備。萬一被咬受傷,待脫身後,應立刻徹底地以皂液及溫水清潔傷口,並立即前往急症室尋求診治。員工有需要時應報警,向警方和漁農自然護理署職員交代事發經過以及狗隻的顏色、外形及逃走方向等。

當狗隻有意進行襲擊時,正確的應付方法如下:

對峙情況 應該 不應該

被襲前 • 保持冷靜,發出堅定口令例如 「 不 ! 」 或 「 回 家 ! 」等,喝斥狗隻離開。

• 保持站立和敵對的姿勢,並慢慢地離開狗隻的範圍。

• 如果有防護裝備在身,保持側 身 的 姿 勢 , 把 防 護 裝 備擺放在自身和狗隻之間作保護,然後慢慢離開。

• 向沒有任何動靜的狗隻無故揮動防護裝備,特別是棒狀物件,會令狗隻感到被威脅和恐懼,誤以為員工想支配牠並進行突襲回應。

• 用手拍打或腳踢狗隻作出挑釁行為。• 突然背向狗隻,誤向狗隻發出可進攻

的信號。• 驚叫及逃走,因狗隻會視逃走的人為

弱者,更具信心地主動進攻。

被咬時 • 轉 為 側 身 的 姿 勢 , 站 穩 馬步,保護自身重要部位。發出堅定的口令如「放開」,順著被狗咬的部份擺脫。

• 情況危急時,踢打狗隻敏感和易受傷的部位,包括腳爪和鼻,令牠懼怕和感到痛楚而放棄攻擊。如實際可行,可向狗鼻灌水或以打火機燒狗鼻。

• 如實際可行,身旁工友可用雙 手 執 狗 耳 或 狗 頸 提 狗 離地,或緊扼狗後腿,當狗放口時便逃脫。

• 以蠻力拉扯造成更大的裂傷。• 踢打狗隻身驅,因狗隻的忍痛能力很

高,可忍痛地還擊。

避免在工作中被狗隻咬傷

13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15: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惡劣天氣情況 應該 不應該

強風中(包括當熱帶氣旋警告或強烈季侯風信號生效時)

• 應該留意天氣報告所述的風向(氣流可能會受到附近建築物或地形的影響);

• 應在烈風吹襲前完成所有預防措施,包括移除或縛緊鬆散的物料、固定棚架等裝置、在當風窗戶貼上膠紙;

• 如在高空工作時突然遭受強風吹襲,應保持冷靜,並立即通知有關人士,在安全情況下,離開高空工作地方;

• 在公路及高架天橋上駕車的人士,必須特別提防強勁陣風的吹襲。

海上作業人員:• 每次出海前均必須留意電台的天氣預報; • 如在出海途中發覺天氣將會轉壞或有颱風

迫近,應及早返回避風港內; • 海上作業人員必須穿上防滑安全鞋及救生衣; • 船上需備有個人漂浮器具,以備萬一有人

墮海便可拋向墮海人士。

• 不應進行任何涉及戶外的高空工作如修葺外牆、清潔外牆、在天台搭架、和吊重等,以防被強風吹倒或者被吹倒的物件╱設備擊傷;

• 不應進行高空吊運工作;• 不應接近當風的門窗,以免給隨風吹來

的碎片擊中;• 不應使用容易被強風引致身體失平衡的

傘具。

閃電 • 停止戶外工作並進入安全庇護所暫避;• 遠離金屬喉管、電纜/電線或屏障;• 移除身體上的金屬物件;• 遠離窗戶;• 遵循安全指示行事;• 經常保持警覺,留意工作地點的環境變

化。

• 不應在水中或空曠地方停留;• 不應在所處地的高點停留,如山頂高處;• 不應在樹底、燈柱或其他導電物體旁停留;• 不應佩帶高度傳電的用具,如耳筒機;• 不應拿著長棒狀或尖的長型物體;• 不應倚在車輛或構築物的牆壁;• 不應倚賴膠靴和雨衣作為防電擊的保護;• 躲避雷電期間,不要躺在地上,潮濕地

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盡量減少與地面接觸;

• 切勿在河流、溪澗或低窪地區逗留。

香港天文台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提供流動個人化天氣服務,讓用戶得知所在地區的最新天氣資訊。另外,只要啟動天氣警告通知服務,當天氣警告信號轉變時,程式會自動把提示訊息傳送到用戶的智能手機。程式同時提供「定點降雨預報」服務,讓用戶可輕易掌握所在位置或其他選定地點未來兩小時的降雨預報。戶外工友可利用這些即時天氣資訊,規劃工作及為現場快將出現的天氣現象部署。

惡劣天氣情況下的安全要點

避免在惡劣天氣下受傷

職安健科學 戶外工作安全

14 綠十字第29卷2期

Page 16: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惡劣天氣情況 應該 不應該

暴雨中 • 保持警覺,注意水位上升和湧至;• 準備隨時撤離危險地點;• 熟習在緊急時使用的逃生路徑;•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後,應採取預防水

淹等措施,如清理排水道,開啟水泵,以防積水;

• 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後,在空曠地方工作的人士應暫停戶外工作,直至天氣情況許可為止;如必須外出,應先仔細考慮天氣及道路情況是否許可;

•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後,應留在室內,並到安全的地方暫避,直至大雨停止。

• 大雨期間不應進行挖掘坑穴、隧道及斜坡鞏固工程等;

• 不應停留在斜坡邊和挖掘的土坑內,亦不應在溝渠內躲避,以免遭遇水淹和泥土下塌的危險;

• 不應在未知地面的情況下,在積水的地方上行走;

• 不應以失靈的汽車作為庇護所;• 切勿接近危險斜坡;•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後,在空曠地

方 工 作 的 人 士 , 不 應 繼 續 在 戶 外 工作,應立刻到安全地方暫避。

酷熱天氣 • 戶外工作人員在酷熱天氣下工作應注意:- 穿著通爽、淺色的衣服;- 戴上適當帽子;- 戴上太陽眼鏡;- 在外露的皮膚塗上防曬系數15或以上的

太陽油;- 架設臨時帳蓬作庇護;- 到陰涼地方多作小休;- 飲用足夠的水。

• 應安排在日照較弱或氣溫較低時進行燒焊工作或安排工人輪流工作;

• 在沒有空調設備室內的工作人士,應盡量打開窗戶以保持空氣流通。

• 酷熱天氣下,不應在中午時份陽光最猛烈時工作;

• 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以免受太陽紫外線曬傷。

• 如開始覺得頭暈,需要進行休息,不應繼續工作

• 如出現口渴、身體乏力,代表可能已中暑,不應停留在陽光照射下,立即到陰涼處休息及補充水份

寒冷天氣 • 僱主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例如提醒必須在戶外或偏遠地方工作的僱員穿着合適的禦寒或防滑衣物,盡量安排僱員交替在戶外及戶內或有遮蔽的地方工作;

• 僱員要留意天氣報告、穿着合適的禦寒衣物和留意身體狀況,如有不適,例如手腳冰冷和全身震顫,應盡快通知主管和看醫生。

• 嚴寒天氣下,戶外人士不應長時間置身寒風中或高山地方;

• 使用暖爐或暖風機時,不應放近易燃物件及使電力負荷過重;

• 切勿在室內生火取暖。

要避免蚊叮、狗咬、受風雨雷電及惡劣天氣的傷害,在戶外工作的員工應採取合適安全措施,例如穿長袖上衣及長褲,使用蚊怕水,懂得評估狗隻出沒的環境及被狗隻襲擊的可能性,採取恰當的避襲及應對行為,以及利用官方天氣資訊,依既定方針規劃工作及為惡劣天氣部署等,減低風險。

總結

15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17: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在職人士的健康飲食及運動狀況調查

背景

全球正面對一項嚴峻的公共衞生挑戰,雖然目前人口的預期壽命因社會發達富裕而變得更長。但是,在社會急速發展的同時,愈來愈多人患有非傳染病(又稱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死於非傳染病的人數高達 4,100 萬人,相當於全球總死亡個案 71%。而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及中風)、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和糖尿病更為非傳染病的「四大頭號殺手」,佔所有非傳染病死亡數字八成。

非傳染病威脅全球,香港亦未能獨善其身。在 2016 年,上述四種主要非傳染病造成 25,771 人死亡,超過全年總死亡登記人數的一半。癌症及心臟病的死亡登記人數更由1961年時死亡人數的 12.2% 及 9.4% 分別上升至 2016 年的 30.5% 及 13.3 %。另外,

在職人士每天至少有三分一的時間處於工作地點內,世衛把工作間定為廿一世紀優先考慮的健康促

(上)

香港衞生署於 2017 年發表的《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顯示,本港 15 至 84 歲的人口當中,患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比率分別為 49.5%、27.7% 及 8.4%。按推算估計,近半成年人在 40 歲時會患有至少一種上述疾病,65 歲時更有一成人會患有全部三種疾病。

為配合世衛的《非傳染病全球行動計劃》,務求在 2025 年把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而導致的「過早」死亡減少25%,衞生署於 2018 年制定並通過了名為《邁向 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此計劃參照世衛建議制定了九項本地目標,並重點關注四種非傳染病(即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以及四種共通的行為風險因素(即不健康飲食、缺乏體能活動、吸煙和酒精傷害)。計劃的目的是期望在二零二五年或之前,減少非傳染病在香港所造成的負擔,包括殘疾和早逝。

進場所。因此,工作間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地方向在職人士推廣健康生活。職安局作為一個致力提高在職人士的工作安全和健康的機構,我們亦密切地關注非傳染病日益嚴峻的趨勢,並決定對在職人士的飲食及運動狀況展開全面調查,預防非傳染病於本地蔓延。《綠十字》將會分兩期為大家介紹研究結果。本期會先報告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集中了解受訪者的體能活動及飲食狀況。而下一期將會報告不同飲食及運動習慣在健康及生活層面對受訪在職人士的影響和工作間對飲食及運動的影響。最後綜合多方面的研究結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改善受訪者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減低患上非傳染病的機會。

16 綠十字第29卷2期

在職人士的健康飲食及運動狀況調查(上)

圖片來源:衞生署

Page 18: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17GREEN CROSS VOL.29 NO.2

研究目的

是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

• 收集不同行業在職人士的個人和職業資料,了解他們的飲食及體能活動狀況;

• 分析在職人士的飲食習慣,以及他們對健康飲食的認知和態度;

• 分析在職人士的運動習慣,以及他們對體能活動的認知和態度;

• 探討不同飲食及運動習慣在健康及生活層面對在職人士的影響和工作間對飲食及運動的影響;及

• 提出改善在職人士的飲食及體能活動狀況的建議。

研究方法

受訪者與抽樣方法 是次調查於 2016 至 2018 年間進行,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在職人士的個人、職業、飲食、運動及健康狀況等資料。調查主要透過不同行業的安全健康研討會、各種公開推廣活動、培訓課程,以及訪問不同行業的受訪者,例如研究人員會到不同區域的商舖尋找零售業訪問對象,來收集相關資料數據。當受訪者完成問卷後,會獲派發一張名為「健康飲食及運動小貼士」的單張,單張上附有問卷中一些關於飲食及動能活動認知問題的相關資料,令他們即時知悉正確的答案。

是次研究一共收集了 4,618 份問卷。為確保問卷質素,若問卷資料缺失率超過七成,該份問卷即被視為作廢。調查中共有 127 份問卷的資料缺失超過七成,所以最終有效的問卷數目為 4,491 份。由於調查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未能採用隨機抽樣,因此所得的樣本資料可能會有偏差,例如行業的人數分佈未必與本港工作人口的分佈相

問卷設計 研究所用的問卷主要分為六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受訪者的個人及工作背景資料。第二及第三部份集中調查受訪者對體能活動和健康飲食的認知、態度及行為習慣。而第四部份針對受訪者的其他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飲酒及睡眠習慣。第五部份主要了解受訪者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第六部份則集中了解受訪者的工作狀況及壓力,以及工作間對員工飲食及運動所提供的支援。

質量控制 是次調查在不同階段(包括設計問卷、收集問卷、分析數據和撰寫報告中)採取了一系列的質量控制,確保訪問的質素和數據的可靠性。在設計問卷的階段,問卷經反覆討論以覆檢內容,並確保言語上的一致性。若有差異或存在誤解和混淆的地方,在考慮所有意見和建議後,對問卷作出了修改。為確保調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所有調查員在進行問卷調查之前都經過嚴格的訓練,他們的表現在調查進行前均經過評估,並須於調查時遵守相關的訪問指引,以加強調查員對問卷的理解,以及統一訪問的程序與措辭。負責人員會檢查所有收集回來的問卷和相關資料。若發現問卷有任何錯漏,會立即跟進,負責人亦會定期進行選樣偏差和資訊偏差評估。

研究結果

受訪者個人及工作背景 本調查成功訪問了4,491人,受訪者中以男性為多,有2,816人

(65.3%),而女性則有1,494人(34.7%)。年齡方面,絕大部份 的 受 訪 者 屆 乎 2 1 歲 到 6 0 歲(98.5%),男女受訪者的年齡分佈相約。教育程度方面,接近四成(39.1%)受訪者持有中學學歷,其次是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32.9%)、證書或文憑(23.0%)及小學或以下學歷(5.0%)。六成受訪者的每月家庭入息在$10,001至 $20,000(33.0%)及$20,001至 $30,000(27%)的範圍內。

較多受訪者來自地產、專業、商用服務及物業管理(12.4%),其次是公共行政(12.1%)、社會及個人服務(9.5%)、建造業(9.4%)、金融及保險(9.4%)、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9.3%)、製造業(9.0%)、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8.9%)、住宿及膳食服務(7.9%)、資訊及通訊(5.5%)、其他行業(2.5%)、行政及支援服務(2.2%)和電力及燃氣供應及廢棄物管理(2.1%)。受訪者的職級主要為一般僱員(54.5%),而管理及督導職級分別各佔22.2%和12.8%,專業人員則相對較少,佔9.6%。日常工作性質以「文職工作為主」(43.5%)及「體力勞動與文職相約」(31.6%)的受訪者佔大多數,另有兩成受訪者的工作以「體力勞動為主」(24.9%)。多數受訪者在日班工作(81.8%),只有少數需要輪班當值(15.9%)或夜班當值(2.2%)。大部份人的每週平均工作日數為6天(49.6%)及5天(44.1%),平均每天工作8至10小時(76.8%)。

在工作安全與健康方面,有百分之四的受訪者曾在過去一年因工受傷,當中大部分人只有一次工傷病假(73.5%),且因工傷而得到病假三天以上的有八成多人(80.7%)。另外,近四成受訪者過去一年有曾因工傷以外的健康問題請病假(例如傷風、感冒、發燒等)(40.5%)。

若,部份行業的樣本數目可能較少。為減少樣本偏差的影響,本研究盡量安排在不同場合收集不同行業在職人士的數據資料,令每個行業的樣本數量具一定的代表性。

Page 19: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在職人士的健康飲食及運動狀況調查(上)

18 綠十字第29卷2期

體能活動

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認知、態度

是次調查中,有八成受訪者表示他們知道甚麼是適量的體能活動(80%)。為進一步測試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認知,我們分別問了兩條題目包括︰「根據衞生署建議,成年人每週應最少累積進行多少分鐘中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及「缺乏體能活動會引致的疾病」。

結 果 顯 示 , 只 有 一 成 人 能 正確回答成年人每週應最少累積進行

表 1. 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認知

150分鐘中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10.0%),大部份受訪者選擇低於150分鐘的答案(70.6%),反映他們大部份人對建議的中強度體能活動量未有充份了解。至 於 對 缺 乏 體 能 活 動 會 引 致 的疾 病 的 認 知 方 面 , 超 過 七 成 半受 訪 者 都 知 道 缺 乏 體 能 活 動 會引致心臟病(82.2%)及高血壓(73.5%),但較少知道缺乏體能活動會引致糖尿病(43.7%)。有一小撮受訪者卻以為缺乏體能活動會引致貧血(11%)或腸胃炎(9%)。而能夠正確指出缺乏體能活動會引致心臟病、高

血 壓 及 糖 尿 病 的受 訪 者 不 足 三 成(25.4%)。總括而言,只有約百分之三(2.8%)的受 訪 者 能 夠 同 時正 確 回 答 這 兩 條問 題 , 而 兩 條 問題均回答錯誤的有近七成多(66.8%)(表1)。

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認知

知道甚麼是適量的體能活動嗎?

根據衞生署建議,以中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計算,成年人每週應最少累積進行多少分鐘?

缺乏體能活動所引致疾病的認知 (可選多於一項) N = 4151

體能活動的認知問題的回答正確率

知道

不知道

*總數

60分鐘

90分鐘

120分鐘

150分鐘

180分鐘

*總數

心臟病

貧血

糖尿病

高血壓

腸胃炎

全部正確

一半正確

全部錯誤

*總數

N

2132

525

2657

800

508

653

236

534

2731

2246

271

1229

1993

236

78

790

1800

2668

%

80.2

19.8

100

29.3

18.6

23.9

8.6

19.6

100

82.7

10.0

45.3

73.4

8.7

2.9

29.6

67.5

100

N

1114

289

1403

375

283

341

183

277

1459

1165

184

587

1060

136

38

453

937

1428

%

79.4

20.6

100

25.7

19.4

23.4

12.5

19.0

100

81.1

12.8

40.9

73.8

9.5

2.7

31.7

65.6

100

總數

N

3246

814

4060

1175

791

994

419

811

4190

3411

455

1816

3053

372

116

1243

2737

4096

%

80.0

20.0

100

28.0

18.9

23.7

10.0

19.4

100

82.2

11.0

43.7

73.5

9.0

2.8

30.3

66.8

100

Page 20: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19GREEN CROSS VOL.29 NO.2

男 女 總數

%N %N %N

達標^

不達標#

完全沒有運動

*總數

533

1745

206

2484

21.5

70.2

8.3

100

174

1020

97

1291

13.5

79.0

7.5

100

707

2765

303

3775

18.7

73.2

8.0

100

總運動量

有參與運動

^以每周累積進行 150 分鐘中強度體能活動計算(或 75 分鐘劇烈體能活動)或兩者混合計算。#不達標包含了有參與中強度或劇烈強度體能活動,及只參與低強度體能活動的受訪者。

表3. 按受訪者的總運動量分折是否附合建議的標準

在表示過去一星期有參與劇烈運動的受訪者當中(930人),他們一星期總運動量的平均值為113.3分鐘,而有參與中強度(1,144人)及低強度(1,805人)受訪者一星期總運動量的平均值分別為105.1分鐘及100.9分鐘(表4)。

是次問卷參考了英國NHS資訊中心於2007年在英格蘭進行的健康調查(Craig & Shelton, 2008),我們採用了當中四條題目探討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態度。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即使每次只進行十分鐘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的」(67.8%)。分別近八成人對「即使是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78.7%)及「每次維持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能活動會對身體有更大裨益」(81%)都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反映大部份受訪者對體能活動都持有正面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體能活動會為身體帶來益處,而且每次進行體能活動的時間愈長,可以為身體帶來愈大的裨益。但值得留意的是,受訪者對其中一條題目的同意及非常

同意程度相對較低,即「進行劇烈強度比中度強度的的體能活動對身體帶來更大的裨益。」(26.3%)。較少受訪者同意劇烈強度比中度強度的的體能活動對身體帶來更大的裨益,這可能是由於受訪者認為劇烈強度體能活動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有機會令身體受傷。

受訪者參與體能活動的行爲習慣及自我評價

世衛建議成年人每星期最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關於不同程度體能活動的例子可參考表2。是次調查結果顯示,只有約兩成受訪者的總運

表2. 不同劇烈程度的體能活動例子

劇烈程度 表徵 體能活動 / 運動

劇烈強度 進行體能活動時呼吸很急速、大量流汗,以及心跳非常急速,感覺辛苦而不能持續應付。

例子:跑步、跳健康舞、打籃球、踢足球

中強度 進行體能活動時呼吸加速、流汗,以及心跳加快,但仍可持續應付而不至辛苦。

例子:急步行、用中等速度踏單車

低強度 例子:散步、伸展運動

一些簡單、輕量、可以應付自如的體能活動。

動量符合標準(18.7%)。另有約七成人雖然有參與運動,但其運動量並不達標(73.2%)。而有近一成人是完全沒有運動(8.0%)。另外,男性受訪者(21.5%)參與運動的表現較女性受訪者(13.5%)為佳,達標率比女性高出約一成。整體而言,大部份受訪者的運動量並未達到世衛的建議標準,情況有待改善(表3)。

Page 2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20 綠十字第29卷2期

在職人士的健康飲食及運動狀況調查(上)

男 女 總數

N平均值 N平均值 N平均值

進行體能活動的日數(日)

每次進行體能活動的時間(分鐘)

*總運動量(分鐘)

2.2

58.1

112.0

684

692

654

2.1

48.4

94.5

246

249

230

2.2

55.5

113.3

930

941

884

劇烈運動(只計有參與者)

進行體能活動的日數(日)

每次進行體能活動的時間(分鐘)

*總運動量(分鐘)

2.8

45.8

105.9

812

810

758

2.5

48.9

103.2

332

332

309

2.7

46.7

105.1

1144

1142

1067

中強度運動(只計有參與者)

進行體能活動的日數(日)

每次進行體能活動的時間(分鐘)

*總運動量(分鐘)

3.8

28.0

102.1

1118

1070

1007

3.7

28.5

99.1

687

691

640

3.8

28.2

100.9

1805

1761

1647

低強度運動(只計有參與者)

表4. 參與不同強度體能活動的時間分佈(以受訪者過去一星期的體能活動計算)

大多受訪者進行體能活動的原因是為了健康(85.6%)。表示為減壓及控制體重或身形的受訪人數相約,有接近五成(49.7%及46.6%)。亦有約四成人指出運動帶來樂趣(35.3%)。選擇的運動類型方面,超過五成受訪者選擇步行為日常體能活動(57.7%),其他常見的運動項目有︰伸展運動或瑜伽(34.2%)、跑步(28.8%)、球類運動(15.9%)、游泳(14.4%)及踏單車(10.1%)等。

運動參與度方面,與同齡人比較,超過五成人認為自己的體能活動參與相對一般(53.8%),另有約兩成半人覺得自身體能活動參與較其他同齡人不積極或非常不積極(25.2%)。對於增加體能活動參與的難度,近半受訪者認為要令自己做更多體能活動的難度屬於一般(53.1%)。近三成人認為要令自己做更多體能活動是困難(25.8%)或非常困難的(3.4%),只有一成半人覺得令自己做更多的體能活動是容易(16.8%)或非常容易(0.8%),

反映較多受訪者認為要做更多的體能活動是困難的。

至於提升體能活動參與度的困難原因,接近六成人認為工作後的疲勞是阻礙提高體能運動量的主要原因(58.2%),有四成半人認為沒有時間讓他們提高體能運動量(47.1%),超過四成人則覺得是由於工作太忙(39.7%),另有三成半人表示是因為自己懶惰而阻礙他們做更多體能活動(36%)。由此可見,工作後的疲憊感及沒有時間是最大的障礙。故此,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多些空餘時間最能推動他們做更多的體能活動(57.9%)。其他動力來源分別有身體出現問題(36.8%)、有人陪伴(30.9%)和醫護人員的忠告等。

體能活動的認知、態度及行為的相互關係

根據受訪者回答的體能活動問題,我們將其分為「完全正確」、「部份正確」及「完全錯誤」以反

映他們對體能活動的認知程度。由於一人對某事物/事情的認知會影響他們的相關態度,我們利用變異數分析(ANOVA)來測試體能活動認知與相關態度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結果顯示,所有問題都能回答正確的受訪者,他們對體能活動的態度會更加正面,例如他們會更同意「即使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的」[F(2,315.54)=16.53,p < 0.001],及「每次維持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能活動會對身體有更大禆益」[F(2,4232)= 21.70,p < 0.001]。但有一條題目的結果則相反,回答完全正確的人反而明顯較少人同意「進行劇烈強度比中度強度的的體能活動對身體帶來更大的禆益」 [F(2,4235)= 5.46,p < 0.01]。

另外,我們發現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態度與他們體能活動的參與程度有顯著的關係。體能活動量達標的受訪者,他們愈同意體能活動所帶來的益處,而完全沒有運動的受訪者,他們的同意程度愈低。結果反映,當受訪者愈同意體

Page 22: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即使是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的。

認知  態度

認知題目

每次維持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能活動會對身體有更大禆益。

認知題目完全正確 部份正確 完全錯誤

同意

程度

(平

均值

)

3.8

4

4.2

4.4

即使是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的。

態度  行為

運動量

達標 不達標 完全沒有運動

同意

程度

(平

均值

)

3.6

3.8

4

4.4

4.2

每次維持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能活動會對身體有更大禆益。

運動量達標 不達標 完全沒有運動

同意

程度

(平

均值

)

3.4

3.6

3.8

4.2

4

21GREEN CROSS VOL.29 NO.2

能活動能夠帶來相關的好處時,「即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身體都是有益的」 [F(2,716.75)= 20.24,p < 0.001],及「每次維持至少三十分鐘的體能活動會對身體有更大禆益」[F(2, 733.60)= 39.85,p < 0.001],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會參與更多的運動(圖1)。

體能活動量與受訪者個人背景的關係

我 們 利 用 皮 爾 森 卡 方 檢 定(Pearson’s chi-squared test)來探討性別與體能活動量的關係,結果顯示兩者有顯著的關係 [χ2(2, N = 3852) = 38.42, p = 0.000]。男性受訪者中每星期總運動量達標的人數比例明顯較女性受訪者多,而女受訪者運動量不達標的人數比例

則顯著較多。年齡方面,21至30歲受訪者明顯較多比例的人運動量達標,而 41 歲以上的人當中,達標人數比例顯著較少 [χ2(10, N = 3830)= 60.7, p = 0.000]。教育程度與運動量關係方面,證書或文憑及大學或以上受訪者運動量達標的人數比例顯著較高,小學及中學受訪者則分別顯著較多比例是運動量不達標及完全沒有運動[χ2(6, N = 3852)= 49.51, p = 0.000]。

體能活動量與受訪者行業、職位及工作性質的關係

比較不同行業受訪者的體能活動量達標與否,結果顯示,行業與總運動量有顯著的關係 [χ2(24, N = 3826)= 46.66, p < 0.01],即從事建造業及公共行政的受訪者,

完全正確 部份正確 完全錯誤

同意

程度

(平

均值

)

3.6

3.8

4

4.2

圖1. 受訪者對體能活動的認知、態度及其行為的關係

他們總運動量達標的人數比例顯著較多;而從事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受訪者表示從來沒有運動的人數比例則顯著較多。

此外,受訪者的職位與體能活動量達標沒有顯著的關係(p > 0.05)。由於不同職位所需負責的工作性質都會有所不同,結果顯示,日常工作性質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受訪者 [χ2(4, N = 3843) = 17.57, p = 0.001],當中完全沒有運動的人數比例顯著較多,文職工作者運動量不達標的比例明顯較多,而體力勞動及文職工作相約的受訪者中,運動量達標的人數比例則顯著較多。

(下期待續)

Page 23: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22 綠十字第29卷2期

青少年暑期工作安全

青少年暑期工作安全

基本安全注意事項 暑期工在開工前應聽從僱主和負責人的指示和訓導,特別

是在工作安全和健康方面更不能掉以輕心;

入職時,必須參與職安健培訓;

工作期間如發覺有安全和健康問題,要立刻向主管報告;

於工作進行時必須格外留神,不可嬉戲和做出不安全行為,引致自己或他人受傷;

在任何工作場所,暑期工均要熟悉逃生通道、注意防火安全措施以及相關緊急應變措施,當發生緊急事故例如火警時,能適當及迅速地應變。

從事重複性動作或體力勞動工作該些有關工作較易造成勞損,因此必須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例如:

接受安全培訓,學習及遵從每項工序最安全和健康的做法,確保工作姿勢正確和舒適,並於小休時多做一些鬆弛及伸展運動;

適當地安排工作,避免長時間做重複動作的工作,例如不時交替進行不同類型工作;

把常用的工具放在易於拿取的地方;

配合自己的身高和體型,調整工作位置的高度;

使用按人體功效學原理設計的手工具或設備;

保持設備在良好狀態。

多做一些鬆弛及伸展運動

必須參與入職安全培訓

很多青少年會做暑期工賺取外快,同時汲取工作經驗。然而,他們大都缺乏從事相關工作崗位的經驗,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及機械設備,往往因缺乏

足夠的職安健意識及認知而導致工傷意外發生,嚴重更會造成人命傷亡。本文將會簡述青少年於暑

期工作時應留意的相關事項及安全要點。

Page 24: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用電安全要點 不可在電源插座上接駁過多電器,引致電

力負荷過重;

預先檢查電器設備,如發覺有損壞,應立即向主管呈報並由主管安排進行維修;

使用電器設備後,立即把電源關上;

避免把水或其他液體濺在插頭或電器上;

在插入或拔出插頭時,要保持手部乾爽;

不可自行更改、接駁及維修電器裝置。

化學品使用安全要點 了解使用的化學品可能產生的變化及帶來的危害;

不可擅自處理有危險性的化學品;

使用化學品前,細閱貼在化學品容器上的化學標籤;

遵從化學標籤上列明的安全措施;

應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使用化學品;

使用化學品前應先配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設備, 例如符合安全標準的防護手套等;

處理化學品時不可飲食並要注重個人衛生。

正確的體力處理操作步驟1. 確保通道暢通無阻;

2. 衡量負荷物的重量、大小和形狀,並考慮自己的體力能否搬運有關的負荷物;盡量使用輔助工具及在需要時找同事協助。避免提舉過重的負荷物;

3. 雙腳分開以保持平衡,並盡量靠近負荷物;

4. 曲膝半蹲,保持腰背平直,雙手抓緊負荷物,並把負荷物貼近身體;

5. 運用大腿肌肉站起。提起負荷物時,動作須順暢和有節奏,避免突然或急促地移動身體;

6. 當負荷物穩妥地擱於手部及手臂時,朝着運送的方向舉步,不要扭曲臂部或肩部;

資料來源:勞工處—體力處理操作 僱員須知

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pdf/os/D/MHO-Employee.pdf

勞工處 新聞公報—暑期工職業安全須注意事項https://www.labour.gov.hk/tc/major/230501ca.html

勞工處—新入職青少年的職安健須知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pdf/os/D/Youth.pdf

勞工處—重複性動作或體力勞動的工作—僱員須知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pdf/os/D/repeat.pdf

錯誤的負荷物提舉方法

7. 放下負荷物就如拿起負荷物一樣重要。運用腿部肌肉,曲膝半蹲至一個舒適的角度,然後放下負荷物。負荷物未放穩前,不要突然放手。

標籤的左邊印有危險分類的符號

標籤的右邊印有化學品名稱、危險情況及安全措施的資料

一款常見的漂白水標籤

23GREEN CROSS VOL.29 NO.2

手濕時不可使用插頭不可在電源插座上接駁過多電器

危險分類的符號

Page 25: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從意外統計看風險高低 工作風險的高低一般以「風險 = 意外發生機會 x 意外後果嚴重性」的方式表達。勞工處定時公佈多個行業的意外統計,總共以 23 個類別分類。假設同一行業的員工發生個別意外類別的機會相約,意外宗數便大致可表達意外類別的發生機會。另外,當致命宗數愈多,某意外類別的嚴重程度就愈大。再者,分析該意外類別發生宗數內屬致命比例所得的死亡率,亦不失為另一嚴重程度指標。

被移動物件或與移動物件碰撞意外發生機會高,亦造成不少致命意外。以高風險的建造業為例,人體從高處墮下意外發生宗數排第 4 位多,致命意外更高據首位(見表一)。因此,其高風險屬性同時反映於高發生宗數及高死亡意外宗數。至於本文主題的被移動物件或與移動物件碰撞,佔常見意外類別第 3 位多,每年平均有 539 宗,亦同為第三最常見的死亡意外類別,每年平均死亡率為2.0。因此,與墮下意外同屬高風險類別。

人體從高處墮下屬高風險意外類別,而緊接其後的就是被移動物件或與移

動物件碰撞的意外。自去年年底起,本地發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均與移動

機械或其吊運中的貨物碰撞有關。我們應從意外中汲取教訓來預防工業意外

及職業傷亡的發生。本文將介紹如何以「停一停,諗一諗」進行第一步的動

態風險評估及其他相關的工作安全行為,以保障工友的安全。

表一:建造業工業意外類別風險=意外發生機會x意外後果嚴重性

最多意外* (宗數) 最多死亡意外* (宗數) 最高意外死亡率^(%)

1. 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 (803)

1. 人體從高處墮下 (逾10) 1. 遇溺 (100%)

2. 觸電或接觸放出的電流 (接近2)

2. 窒息 (100%)

3. 被移動物件或與移動物件碰撞 (接近2)

3. 泥土傾瀉受傷 (25%)

5. 受困於物件之內或物件之間 (接近1)

5. 受困於倒塌或翻側的物件 (11%)

4. 遭墮下的物件撞擊 (接近2) 4. 觸電或接觸放出的電流(20%)

2. 提舉或搬運物件時受傷 (589)

3. 被移動物件或與移動物件碰撞 (536)

4. 人體從高處墮下 (386)

5. 與固定或不動的物件碰撞 (338)

*2008至2017年的十年平均宗數^意外死亡率=死亡宗數/意外宗數

24 綠十字第29卷2期

「操作移動機械及處理重型物件職安健推廣活動」 - 防止被移動機械及物件碰撞意外

Page 26: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近期致命意外帶出的教訓 每宗意外都是獨特的,意外成因不盡相同兼相當複雜。表二列出了近期七宗致命工業意外。

意外標題

1. 被貨車撞斃

2. 被貨車撞斃

3. 被變形的升降工作台夾死

4. 被墮下的玻璃嵌板擊斃

5. 被爆破輪胎撞斃

6. 被倒車中的象式起重車撞斃

7. 被叉式起重車裝載機械部件進入一個貨櫃箱時擊倒

2018年12月6日

2019年1月5日

2019年2月10日

2019年2月22日

2019年2月25日

2019年4月3日

2019年4月9日

一名建造業工友在一條興建中的隧道內進行鋪設瀝青的前期工作時,被一輛無人駕駛溜後的貨車撞斃。死者為39 歲尼泊爾裔男子,與妻育有兩子女並與父母同住,是家庭經濟支柱。他在現場地盤工作約一年。

一名貨車司機在一個倉庫外的車輛通道上,嘗試用俗稱「過江龍」的起動電纜啟動一輛貨車的引擎時,懷疑被該輛突然溜向前的貨車撞斃。疑因肇禍壞車事發時沒有拉手掣。死者為 61 歲男子,受聘於一間物流公司,擔任中港貨車司機。

一部裝有升降工作台的貨車沿著一條鄉村道路行駛以進行街燈清潔工作時,已升起的工作台懷疑因撞到附近架空電纜而變形。一名停留在工作台上的工友因被變形了的工作台夾住,引致頭部嚴重受傷,並於同日去世。死者為 37 歲男子,遺下居於深圳的妻子及兩個月大兒子。

一疊玻璃嵌板從一輛貨車式起重機卸下時,於吊運途中墮下並擊斃一名站在附近的倉務員。疑因綑綁玻璃板的纖維吊帶斷裂,廿塊共重約兩噸的玻璃板塌下。死者為59 歲男子,與妻子育有兩女一子,長女及兒子剛投身社會,幼女在大專就讀 。

一名工友在一個車輛維修工場內為一輛貨櫃車的輪胎充氣時,遭受突然爆破的輪胎所危及。該名工友頭部嚴重受傷,並於同日去世。死者為 57 歲男子,於去年四月開始在上址任職雜工,遺下妻子。

一名辦公室職員在貨櫃碼頭內橫過行車通道時,被一輛倒車中的象式起重車撞斃。死者為 32 歲女子,入職僅一個多月。

一名工友在一個貨倉戶外的貨櫃內協助叉式起重車(俗稱剷車)將機械部件裝載入貨櫃箱時,被該部件擊倒。機械部件為約四噸重的印刷機,體積約為六點四米乘二點一米。該名工友被送院救治,並於同日去世。死者為 69 歲男子,已婚,育有兩名女兒,其中一人已成家立室。

意外日期 意外摘要

(資料來源:勞工處《職安警示》、明報、東方日報)

25GREEN CROSS VOL.29 NO.2 25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27: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以芝士模型(又稱乳酪理論)分析意外成因,能查找四層芝士所代表的四重防禦的漏洞,包括第一層有關涉事工友們的人為失誤、第二層涉及這些失誤的「人機物法環」前題、第三層代表督導員/管工的表現、第四層就是機構的管理(請參閱《綠十字》第 24 期第 5號〈本港建造業高處墮下的死因研訊個案(1999-2011)〉及第 25 期第 6 號〈人為失誤〉)。由於這七宗意外屬近期,相關的法律程序或調查工作還未完結,以下是綜合分析了官方及報章資料後得出相信能堵塞第一及二層漏洞的要點及工作安全行為,供大家參考。

指導新工友 表二的兩宗致命意外(5,6)均涉及新員工進入了「火線」。兩位死者為新人,被倒車中的象式起重車撞斃的女文員入職個多月,而被爆破輪胎撞斃的雜工入職不足一年。根據能量意外理論,意外是被非計劃下釋出的能量擊中。所釋出能量的方向(或所涉及力如張力、地心吸力的方向)就是要避免進入或逗留的「火線」。「火線」例子包括移動中機械的前後、轉向中車輛的轉向半徑範圍、爆破中車胎的錐形空間。

由於工業場所存在不少工作風險,新入行或新到工地的工友容易遭遇工傷,因此這類新入職員工極需要其他人關顧。根據「建造業關顧新人工作安全」計劃,被總承建商委任的指導員應肩負責任積極推行,其中三項為:

‧帶領工友認識工作環境及措施,包括福利、健康及安全措施;

‧安排合適的工作及培訓,包含簡介工作相關的危害及風險,評估工作是否合適;

‧在安排工友工作時,有明確指示,涵蓋施工方法、工具運用及基本檢查方法、工作潛在風險及預防措施等。

除了被委任的指導員外,其他工友當然亦有提點新工友的義務,以展現「關愛文化」。

安全工作行為:‧睇真啲,識別「火線」,遠離「火線」

‧關愛啲,主動提點新工友,願意作為新人的指導員

輪胎充氣時,必須站在輪胎組件飛脫軌跡範圍外(圖片來源:勞工處)

意外因素的辨別

偶爾性違規 技術錯誤

慣性違規知覺錯誤

組員資源管理 生理/精神極限個人準備

自然環境

技術環境

資源管理

組織運作

計畫運作不周全

督導者違規

督導不足

未能修正已知的錯誤

組織的安全氣候

別人造成的危害 精神狀態不佳

生理狀態不佳

決策錯誤

第四層:組織(管理)的影響

第三層:不安全督導

第二層:不安全行為的前提

第一層:不安全行為

26 綠十字第29卷2期

防止被移動機械或物件碰撞意外

Page 28: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跨越「做了」、「做完」,達到「做對」、「做好」的態度 兩宗涉及貨車流動而撞斃工友的致命意外(1,2)均顯示,工友有必要養成安全工作習慣。進入或逗留在流動中車輛的「火線」而被撞擊固然危險,其後被該車推至不能逃脫的「死位」,導致因受困於物件之間而亦有可能致命。

「安全文化」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機構員工自覺需要對「工作安全」肩負起責任,追求每日平安回家的安全目標,並做到跨越「為做而做」的工作態度。每人持有不單「做了」、「做完」,還要「做對」、「做好」,更渴望「做得妙」的安全工作態度。員工用心盡力去辨認、介入及修正危險的工作環境及冒險的工作行為。(註:「做得妙」表示運用智慧從更高層面分析問題及以創意解決問題,獲得令人讚嘆的美妙效果。)

.剎車至停車只是「做了」

.停車後拉上泊車手掣,充其量是「做完」(因拉手掣力度不足,車輛還是會流動的。)

.拉緊手掣泊車(自動波車入 P 檔),車輛不流動算是「做對」

.不怕麻煩,揀選平坦堅實的位置拉手掣泊車才是「做好」,才能提供雙保險(在平地泊車,拉緊手掣自動波車入 P 檔)為第二重保險;車頭向上在斜路泊車,泊近路壆,扭前輪向路中(棍波車入一波),再按需要以楔子固定輪胎便是斜路泊車的第二重保險;車頭向下時,則相反,即扭前輪向路邊,棍波車入後波。)

安全由認知開始,信念及情感形成態度,態度指導行為。為謀求一致,行為反過來亦會影響態度。因此,為了自己及影響他人實踐安全工作行為,內心要經常向自己獨白,又主動與同輩工友講及:「我信『小心駛得萬年船』,為屋企我確係貪生怕死。做足啲,就無死喇!」

“我信「小心駛得萬年船」,為屋企我確係 貪 生 怕 死 。 做 足啲,就無死喇!”

楔子

楔子

安全工作行為:‧睇真啲,識別「火線」,遠離「火線」及其可能形成的「死位」

‧做足啲,遵從良好工作習慣,務求達到雙重保險

車頭向上時,應如圖示,泊近路壆,扭前輪向路中及/或以楔子墊阻後輪後面。

車頭向下時,應如圖示 , 扭 前 輪 向 路 邊及/或以楔子墊阻後輪前面。

任務:「停架車喺度」

27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29: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提高醒覺,為特殊環境作決定 上述另一宗被剷車裝載機械部件入貨櫃時撞倒的意外(7),死者是協助「睇位」的訊號員。這不是首宗剷車手撞死協助的訊號員。

在基本剷車操作員訓練課程中,剷車學員學習不少操作上的一般規則及特殊規則。當前方視野受所載貨物阻擋,便要找訊號員協助,以達到眼望行車方向,是一條常用的一般規則。當駛入貨櫃或貨𨋢等限制空間時,更要確保貨櫃或貨𨋢內無人、無訊號員,按響號,駛入車頭,以達到不會造成「死位」,是一條少用的特殊規則。正因為少用少見,特殊規則的規則強度(Rule strength)比一般規則弱,容易被忽略或忘記。再者,通常訓練課程的實習考試都沒有考核特殊規則。然而在特殊工作環境就必須採用特殊規則。否則依慣性沿用一般規則,就會犯下誤用好規則的決策上錯誤,極可能造成傷亡!

當剷車手未能看清現場全局時,訊號員的協助是必要的,以作為操作員的延伸耳目。為了做好耳目的角色,訊號員必須遠離剷車行駛所造成的「火線」及「死位」,停留在剷車手的視線範圍內。雙方還要經常互望,有效溝通。講清講楚及保持表達內容及方式一致,是兩個良好的實踐指引。要講清講楚,不要省略訊息以避免出現誤會。在多年前近似的意外中,訊號員被配備特殊推貨鐵板裝置的剷車撞斃,該名已辭世的訊號員可能因事而短暫離開了現場,剷車手決定自行操作,未得悉訊號員已回來時駛前,把訊號員撞過正著致死。

訊號員以兩個或以上的方式表達內容,例如除說話外再用手指向休息室方向,又如打手號要求剷車手暫停工作。剷車手待訊號員說畢後,也必須明確回應對方的行動要求。

用三部曲溝通方法務求講清講楚

訊號員離開現場時講

1. 情景

2. 複雜處

3. 行動要求

「我老婆打電話嚟,話屋企有急事。」

「我要去休息室聽清楚呢件事。」

「麻煩你暫停大概 10 分鐘,等我返嚟。」

「已聽完電話。」

「攪掂哂。」(可加一個寬容表情,令對方安心)

「不如我哋繼續開工?」

訊號員回來報告

確保環境安全妥當 上述一宗被墮下的玻璃嵌板擊斃的意外(4),一名倉務員在吊運區遇害。過去,同樣也有附近的工友給操作中的挖土機的機身或挖斗擊中身亡。

機械操作員需要與現場管工協調,把工作範圍圍封,避免其他非相關人士進入。機械操作員亦有責任確保機械設備妥當,包括為機械部件、吊具等做好事前及定期的檢查及保養工作。芝士模型的第二塊芝士就包含了技術環境及自然環境等因素。俗語有云:「刀不會傷人,持刀者才會。」 機械操作員要明白自己操控危險機械的角色,克盡己責,顧己及人,以堵塞自然環境及技術環境因素的隱患為己任。

安全工作行為:‧睇真啲,確保機械操作圍封區內無

其他人士

‧做足啲,確保機械及設備處於安全操作狀態

安全工作行為:‧諗真啲,回想所見識過的規則,作出正確的行動決定

‧睇真啲,視訊號員為自己耳目,切勿讓對方進入「盲點」及「死位」

‧講足啲,遵從良好的溝通指引,創造理解和感受的共同基礎

28 綠十字第29卷2期

防止被移動機械或物件碰撞意外

Page 30: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停一停,諗一諗,發揮情景意識 上述一宗被變形了的升降工作台夾倒的致命意外(3)中,夜間碰著架空電纜的風險未有被適當地評估及處理。

有時開工前的危害識別活動未必能準確評估當日的工作風險,現場主管便要進行動態風險評估。無論是由現場主管還是普通一名前線人員進行動態風險評估,都需要依靠情境意識。

情境意識對前線員工十分重要。每個人藉著了解他們的周圍環境和面臨的潛在危害以做出決定。暫時喪失或缺乏情境意識,往往是許多意外事故的成因,也正是犯上人為失誤中的決策錯誤。情境意識有四步曲,以下是一個應用例子(請參閱《綠十字》第28期第2號,〈以動態風險評估方式剖析吊船工作安全〉一文)。

以夜間清潔街燈工作為例子,發揮「情景意識」的四步曲:

情景意識步驟

1.停一停,諗一諗

2.環顧工作場所並找到對你和身邊組員的危害(若有的話,立即向主管報告)

4.如果你覺得不安全就應停止工作,告訴主管和同事

3.與管工一起評估危害對「人機物法環」的影響後,問自己是否有知識、培訓和工具來安全地完成任務

看看手中的任務:兩人一組,在夜間8小時內,於新界小路以貨車式升降台清潔街燈若干盞。從近期對附近環境的認識(如交通情況,汽車盲點位置)及/或地圖資料,估計涉及的行車距離、車速及清潔工作速度,再為作息時段作初步安排。

在日落前視察環境(即自然環境及技術環境)。如果未能在日落前視察街道而又估計有架空電纜(危害)的話,便報告主管有撞上架空電纜及從高處墮下的風險。

在仔細閱讀地圖時,貨車司機發現地圖是十年前的版本,按該區的發展,地圖看似已過時。身為組長的貨車司機一向做事以「快、靚、正路」為原則,深信保障職安健才是正途。回想過去的意外新聞報道,貨車司機便伙拍清潔工,鼓起勇氣向管工提出,要求放寬工作目標,否則不應貿然開工。(管工答應和該組組員共同商量。最後得出更妥善的工作安排,順利完成該晚工作。

該組兩人即升降台的貨車司機及清潔工,與管工一起評估風險:

一、清潔工過度伸展肢體越過護欄而從高處墮下——現有預防措施:在工作台設置高中護欄及踢腳板,再加上全身式安全帶。現場視察確認工作台、安全帶及其繫穩點處於安全操作狀態。上工作台前會用「指差呼稱」確認扣上安全帶。風險評為可接受的低。

二、工作台撞上架空電纜——在工作其間貨車向 前駛時,清潔工逗留處可以有三個選項:(a) 在升高了的工作台上;(b) 在下降至托架上的工作台上;(c) 返回貨車駕駛車廂內。選項 (a) 及 (b) 省時,但違反操作說明,有安全風險,甚至會遭受檢控;而選項 (c) 會花多一點時間,安全風險較低。管工不指明那個選項,只要求在限時完成工作。工友倆估計只能用頭兩個選項才能依時完成。另一方面,手上的地圖指出在當晚施工處並沒有標明架空電纜位置,看似危害並不存在。

情景及行動描述

安全工作行為:‧睇真啲,視察現場環境,

細閱手上資料

‧諗真啲,回想所學及過去經驗,作出正確的行動決定

總結 根據意外統計數字及近期多宗致命意外分析,被移動機械或其物件碰撞意外屬高風險。為了堵塞前線人為失誤及其前提,管理層應推廣及所有員工應實踐實用的工作安全行為,包括睇真啲遠離「火線」、關愛新工友、做足啲「雙重保險」、睇真啲圍封區內無人、做足啲機械設備安全操作狀態、切勿讓訊號員進入「盲點」及「死位」、講清講楚啲。此外,還有兩個重點:跨越「做了」、「做完」,達到「做對」、「做好」的安全工作態;及「停一停,諗一諗」,發揮情景意識。在慶祝「世界安全日」及勞動節之時,祈望日後大家可以多從成功中學習職安健,而毋須汲取自己或他人血的教訓,因為代價實在太大了!

29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3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主要參考資料:1. 職業安全健康局,2010年,《「建造業負荷物移動機械安全」訓練課程》(講義)。2. 職業安全健康局,2018年,《「建造業安全先鋒」訓練課程》(講義)。3. BSI. (2018).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BS

ISO 45001:2018). UK: BSI.4. Health & Safety Executive. (2013). Rider-operated lift trucks: Operator training and safe use - Approved code

of practice and guidance (3rd ed.). UK: HSE.

講清講楚小話題:機械操作員有牌是否等於合資格?不是。

問題可以更清晰地改寫為合資格機械操作員需要甚麼條件。假設(一)涉及機械是危險機械,因而已受法例監管,例如《工廠及工業經營(負荷物移動機械)規例》;(二)有牌是指該類機械由勞工處認可訓練機構發出的訓練證書;及(三)該訓練證書為適用於該機器所屬種類的負荷物移動機的有效(即未過期)證書。

以剷車為例,與安全操作相關的前提有:

有關資格(Competence)的:

1.操作員必須曾受訓練及具備足夠能力操作該起重車(《工廠及工業經營(貨物搬運及貨櫃處理作業)規例》,第7(1)(b)條)。

2.工友的資格通常包括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混合(BS ISO 45001:2018)。

有關訓練(Training)的:

3.訓練有助工人掌握應有技能、知識及態度,從而使他們安全及健康地工作(勞工處《安全管理工作守則》,第 41 頁)。

4.以職安局職安健訓練學院(全港最大的公開剷車訓練機構),剷車分抗衡型、伸展型及托盤堆疊車三類。

5.勞工處沒有要求剷車按噸數(即安全操作負荷量)分類,也沒有要求依品牌、型號、動力、所配置的附件(如剷叉、夾板、旋轉夾)分類。

6.英國《騎式剷車操作員訓練工作守則》指出訓練分三個階段及其他安排:

結論 機械操作員有牌並不等於合資格。誤以為足夠的話便會犯上謬誤,因為牌照是必要但非充份的條件。以下的方程式簡明地歸納合資格的條件。

資格 = 訓練 + 能力

= 知識 + 技能 + 態度 + 操作經驗 + 年滿18 + 體格健全 + 心智正常

訓練 = 基礎訓練* + 特殊工作訓練 ̂+ 熟習訓練 + 轉化訓練(按需要) + 重溫訓練(法定的操作員訓練重新甄審資格課程或按需要)

*包含在職安局的法定剷車訓練課程^部份包含在職安局的法定剷車訓練課程

基礎訓練(Basic Training)

特殊工作訓練(Specific Job Training)

熟習訓練(Familiarization Training)

內容包括剷車的控制、例行檢查及保養、工作、工作情況、工作守則、安全工作制度等一般範圍。

內容大致與基礎訓練相同,而特別適用於學員工作地點及所使用剷車。

.為在職訓練,內容包括操作員所執行的實際工作,由操作員的管工監督。.當操作員需要使用一個新附件、操作同類型但體積及重量大異的剷車、或

操作其他類型剷車,必須要接受一個轉化訓練(Conversion Training)。.操作員應定期或按需要接受重溫訓練(Refresher Training),以維持良好

的操作習慣。.經理和管工應接受剷車督導員訓練(Supervisor Training)。

7.報讀重新甄甄審資格課程的人士必須:

.獲現任僱主書面證明操作某類負荷物移動機至少6個工作天;或

.在過去 5 年有 1 年半的操作經驗;或.在過去 1 年有 6 個月的操作經驗(勞工處有關負荷物

移動機操作員訓練課程的《營辦強制性安全訓練課程的批核條件(第II部分—單元4)》(第1.1版),第3頁)。

有關能力(Abilities)的:

8.操作員必須年滿 18 歲(《工廠及工業經營(負荷物移動機械)規例》,第 3(a)條)。

9.操作員應最少年滿 18 歲,體格健全,身心智力正常(勞工處《在建築地盤安全使用負荷物移動機作搬土工作指引》(第二版),第 20 頁)。

30 綠十字第29卷2期

防止被移動機械或物件碰撞意外

Page 32: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重視職安健知識實際應用

有助註冊成安全主任

主禮嘉賓職業安全健康局主席陳海壽博士於致辭時表示,專業文憑課程為有志在職安健範疇發展的人士,提供專業培訓,為本地培育職安健專才。課程讓學員全面學習,包括職安健法例、防止意外科技、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及衛生等不同知識,而導師更親自帶領學員到工地進行安全視察實習,加強學員的「實戰」經驗。課程不僅理論與實踐並重,更獲勞工處認可為安全主任註冊申請所要求的學術資格,課程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課程評審,達資歷架構第四級別,並已上載至資歷名冊。當每位畢業學員累積足夠相關工作經驗,便可向勞工處申請註冊成為安全主任。

當日職安局亦頒發獎項予表現出眾的學員,獲得「最佳職安健專題研究報告獎」的吳金龍表示,在從事物業管理工作之餘,他一直有留意坊間有關的進修課程,相比其他同類型的課程,職安局的專業文憑課程涵蓋多個重要的職安健範疇,無論是職安健法例、職安健管理等,每一個單元,甚至每一個課題,都是由資深經驗的導師教授。每位導師在相關的課題上均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知識,讓整個學習的過程更加深入和全面。他以其研究報告為例,在撰寫報告的過程中與導師不斷討論,學習到要有效實施安全管理,每個細節都十分重要;而導師們的經驗分享也讓他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更貫徹應用於日常工作上。

另一位畢業學員黎嘉麟於環境及安全部門工作,他坦言在報讀課程前對於職安健的知識瞭解不多,課程讓他大開眼界,也充實了他的專業知識,有助於工作場所執行安全措施。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到訪工地進行實地考察和實習。他指雖然日常工作也須要不時進出工地,但能夠深入探討工地裏每一個位置的安全需要,就只有這個課程能提供這寶貴的經驗。

新一屆「應用職業安全及健康專業文憑課程」將於2019年10月開始接受報名,明年3月開課,有興趣人士歡迎登入 https://eform.oshc.org.hk/course/tchi/course/CourseDetail.asp?TopicID=8&CouID=579或致電3106 5630 / 2116 5702 查詢。

    職業安全健康局自2016年起開辦「應用職業安全及健康專業文憑」課程,為工作上需要負責職安健及有志投身職安健專業的人士提供進修機會。年初職安局為今年畢業的第三屆學員於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畢業典禮,現場有來自不同行業的業界人士一同見證這重要時刻。

經驗豐富導師 全面指導

培育職安健專才

本身修讀建築學的李民偉表示,課程具高度實用性,導師於職安健法例的講解讓他獲益良多。除了導師的教導,他更指學員來自各行各業也能讓自己瞭解到不同工種的職安健知識與問題,有助自己對現時從事職安健的工作範疇進行反思。

退休警長黃中衛認為本港不同行業對職安健愈來愈重視,自己從警務工作退下火線後有意向這方面發展,而課程能提供一個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他更表示將來有意成為註冊安全主任,但深信必須繼續不斷學習以及累積更多的經驗才能成功,而修讀此課程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第三屆「應用職業安全及健康專業文憑課程」畢業禮

31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33: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預防蚊患 你我有責氣候對蚊子滋生的模式有很大影響,高溫多雨有利蚊子滋生,而香港夏季的天氣炎熱多雨,正有利蚊子繁殖。為減低藉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大家需要積極參與防蚊工作,防止蚊子滋生,在戶外工作時亦要做好預防蚊叮的措施。

本地常見的蚊品種 在全球已發現的3,000多種蚊子當中,本港錄得超過70多種常見的蚊子,包括有中華按蚊、多斑按蚊、白紋伊蚊、致倦庫蚊和三帶喙庫蚊等。

傑普爾按蚊

• 在荒田、稻田、沼澤處及小溪滋生

• 在晚上11時至凌晨2 時之間非常活躍

• 會吸動物血亦非常喜愛吸人血

• 本地瘧疾病媒之一

微小按蚊

• 在水流緩慢、不受污染、岸邊長有植物及有漫射陽光的山溪及河流滋生

• 在雨季前後(3至4月和9至10月)大量繁殖

• 雌蚊在晚上吸動物及人血(在晚上兇惡地叮咬)

• 雌蚊在吸血後會在室內棲息至黎明

• 本地瘧疾病媒之一

東鄉伊蚊

• 在海岸邊貯有海水和雨水的石漥大量地孳生

• 在晚上兇惡地叮咬人和動物

• 飛行能力很強

• 能傳播絲蟲病

在 本 港 發 現 的 病 媒 蚊 有 :

32 綠十字第29卷2期

工作安全健康DIY - 預防蚊患 你我有責

工 作 安 全 健 康 D I Y

Page 34: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白紋伊蚊

• 卵的抗旱力很強

• 孑孓在所有類形的細小積水處(樹洞、竹泂、空罐、輪呔、地漥等)孳生

• 成蚊在胸背和腳都有白色間條

• 棲息在樹叢

• 成蚊雖喜歡在室外活動,但亦會飛進室內

• 雌蚊通常會於日間叮咬人(約在日出至日落之間)

• 飛行能力不強(約100 米)

• 登革熱病病媒

致倦庫蚊

• 於差不多任何有水的地方(如盛水的器皿和污水渠)大量滋生

• 經常出現於工地

• 每一批卵可多達 300 顆

• 雌蚊只在晚上兇惡地叮咬動物或人

• 飛行能力很強

• 絲蟲病病媒

三帶喙庫蚊

• 在水池、魚塘、積水草地、水流慢的溪澗和水溝滋生

• 成蚊在晚間活動及在入黑後一小時最為活躍

• 喜歡戶外活動但於吸血前後會留於戶內

• 主要嗜吸動物血但亦會叮咬人

• 日本腦炎和絲蟲病病媒

33GREEN CROSS VOL.29 NO.2

常 見 的 蚊 傳 疾 病

瘧疾 • 由瘧原蟲所引致

• 通過帶有瘧原蟲的按蚊吸吮人血而侵入人體

• 本港可傳播瘧疾的病媒是微小按蚊和傑普爾按蚊

登革熱 • 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致

• 通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伊蚊吸吮人血而侵入人體

• 本港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是白紋伊蚊

• 登革熱病毒可經由卵傳給蚊的下一代

日本腦炎 • 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致

• 通過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吸吮人血而侵入人體

• 本港可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是三帶喙庫蚊、白雪庫蚊和棕頭庫蚊

• 日本腦炎病毒亦可經由卵傳給蚊的下一代

Page 35: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戶外容器用蓋子蓋好或放在有遮蔽的地方

填平地面凹陷處。

防蚊控制措施 蚊子成蟲一般都分為四個重要階段,分別為即卵、幼蟲、蛹及成蟲,為一個稱為完全變態的生命周期,且均會在水中進行,需時約一星期。

因此,既然知道蚊子主要的滋生地是水,那控制蚊子滋生源頭的根本方法便是要消除積水。

成蟲

蛹幼蟲卵

蚊子7天成蟲蚊子7天成蟲

滅蚊重點:1.消除蚊卵 2.清除積水工作場所防蚊措施 為預防蚊子在工作場所滋生,例如建築地盤、垃圾房、公園、叢林等,我們應採取一系列滅蚊和預防蚊患措施:

為防止蚊蟲滋生,應最少每星期將洞穴,窪地及坑道的積水抽乾,經沉澱後排放到雨水渠。1. 應盡快清除積水。

2. 在無法接近或難以消滅的滋生地,應適當施用對環境安全的殺幼蟲劑。

1. 經常巡視工作場所,確保沒有蚊蟲滋生。

2. 定期檢查建築物天台,以防積水。

將竹棚向上的竹端塞好或包好,以免引致積水。

34 綠十字第29卷2期

工作安全健康DIY - 預防蚊患 你我有責

Page 36: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戶外工作預防蚊叮的方法 進行戶外工作時,應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可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長靴裡。

1. 按驅蚊劑標籤指示在衣服或皮膚上施用驅蚊劑;

2. 在兼用防曬霜及驅蚊劑時,先塗防曬霜,再塗驅蚊劑;

3. 戶外工作時避免施用有氣味的化裝品或護膚露;

4. 戶外工作時應使用行人徑,避免穿過草叢或樹叢。不要觸碰沿行人徑生長的植物;

5. 避免在草叢、樹叢或潮濕陰暗處歇息;

6. 不要把衣物掛在草叢或樹叢上。

要有效杜絕蚊患,我們應切實執行防蚊措施,如在戶外工作時懷疑被蚊子叮後身體感到不適,例如發燒、嚴重頭痛、肌肉及關節痛等,應盡快求診。

市民如發現蚊患,可致電熱線 1823 向政府部門報告,亦可與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分區防治蟲鼠辦事處或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聯絡,需要時可與相關滅蟲公司聯絡協助防治蚊蟲。

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衞生署及衞生署

35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37: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相信大家不時在新聞中見到一些有關本港傳染病爆發的報道,例如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手足口病及腸病毒感染;市民經由外地感染登革熱的外地傳入個案、市民於病毒傳染期曾前往日本後返港感染麻疹個案等。其實傳染病是甚麼呢?究竟為何我們要經常強調注意個人衛生,尤其到受影響地區旅遊或公幹時應如何提高警覺?今期的《健康頻道》會向大家介紹一些有關傳染病的概念。

傳染病是甚麼? 傳染病是指一些具傳播性的疾病。簡單來說,傳染病是一種可以從一個人或其他物種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的感染病。病原體入侵人體就會繁殖或產生毒素並破壞身體細胞及其功能,嚴重時可引致死亡。病原體需要配合一個有效的傳染鏈,傳染病才會有效傳播。

傳染鏈 傳染鏈主要由四個傳染因素構成: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及宿主。

病原體 引致感染的病原體是一些很細小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

宿主 宿主通常指容易受感染者。抵抗力較弱的人例如幼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會比較容易受到感染,而成為傳染病的宿主。

傳染源 指任何讓病原體可以存活、寄居和繁殖的環境如受感染的人類(例如病人、帶菌者和隱性感染患者)、禽畜、昆蟲和泥土。我們可透過接觸傳染源感染病原體。

認 識 傳 染 病 健 康 頻 道

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體)

患病雞隻(傳染源)

近距離接觸患病雞隻(傳播途徑)

H7N9禽流感患者(宿主)

36 綠十字第29卷2期

健康頻道 認識傳染病

傳染鏈例子

Page 38: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由一處移到另一處的移動方式。在香港,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本港共有 50 種須呈報的傳染病,當中傳播途徑主要有七種,分別是(1)接觸傳播、(2)飛沫傳播、(3)空氣傳播、(4)食物或水源傳播、(5)病媒傳播、(6)血液或體液傳播和(7)先天傳染。

預防傳染病由我做起 要預防染上傳染病,我們可以從截斷傳染鏈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和良好個人衛生,包括經常洗手,特別是飯前、處理食物前和如廁後都應洗手,來減少因透過接觸傳播而染病的機會,亦可以在有需要時透過接種疫苗以增強個人抵抗力。保持環境及食物衞生,可以減少透過食物及環境等間接方法傳播病原體。

傳染病小知識—何謂風土病? 風土病又稱為地方性流行病,在流行病學中,指毋須從外界輸入便能在本地人口內持續出現的疾病。以登革熱為例,因為東南亞不少國家的蚊子都有登革熱病毒,所以登革熱在這些國家就屬於風土病。由於目前並沒有針對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的治療,而重症登革熱是可以導致死亡的併發症,所以如果我們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應在出發前六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受到叮咬,減少病毒傳入本地的機會。

參考資料: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24/index.html

接觸傳播通常指經直接接觸患者的身體或經間接接觸沾有病原體的物件。

幼兒接觸沾有腸病毒的玩具引致手足口病,成年人在抵抗力差的時候亦會有機會染病。

飛沫傳播經吸入患者打噴嚏、咳嗽、吐痰或講話時所噴出的飛沫,或經觸摸沾有病原體的物件後,再觸摸口、鼻或眼睛時進入身體。

當流感患者呼氣、大聲說話、咳嗽和打噴嚏時,大量含有病原體的飛沫經口、鼻噴出體外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空氣傳播病源可以附在微塵或水點上,在空氣中浮游一段時間,透過呼吸系統而進入人體,這些附有病源的輕微物體可能長時間停留在空氣中,仍保留感染別人的能力。

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將細菌散播到空氣中,抵抗力稍差的人吸入後便會染病。

食物或水源傳播進食了受污染的水或食物或使用受污染的食具。

諾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

病媒傳播昆蟲是常見的病媒。病原體在昆蟲體內寄居、繁殖並經之傳播。

登革熱透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

血液或體液傳播經輸血、紋身、穿耳或性行為時進入身體。

常見的傳染病有乙型肝炎、後天免疫缺乏症(愛滋病)等。

先天傳染由母體傳給胎兒。

常見的傳染病有先天性德國麻疹綜合症、先天性梅毒、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等。

傳播途徑 例子

37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39: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減少使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可視除害劑為解決蟲害的唯一方法,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建議,從事草地及園藝保養的人士應採用綜合蟲害防治方法(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減少使用除害劑。這樣不但能保障市民健康及保護環境,且能減低害蟲產生抗藥性的機會,從而提高其防治效果。

若有必要使用除害劑,使用者必須顧己及人,並採取合適及足夠的安全措施。

職 安 健 科 學

如何於園藝工作中安全使用除害劑

香港雖然被喻為「石屎森林」, 但亦不難在街道上和屋邨中看到大大小小的綠化地帶和公園,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增添

不少生氣和色彩。這全靠一眾園藝工作人員花了不少心血保持花草樹木的健康成長,他們不但要定時為植物淋水及施肥,還要

進行種植、修剪及殺蟲等工作,當中有機會涉及使用除害劑。但是大部分除害劑本身含有一定毒性,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對人畜及環境造

成嚴重損害。因此,本文會簡述有關除害劑的一些安全使用資訊事宜。

有關常見作物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資料,可以參考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網站

https://www.afcd.gov.hk/tc_chi/agriculture/agr_useful/agr_useful_com/agr_useful_com.html

小 資 訊

38 綠十字第29卷2期

職安健科學 如何於園藝工作中安全使用除害劑

Page 40: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除害劑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

人體吸收除害劑主要有三個途徑,分別包括 :

1.皮膚接觸一些除害劑可滲透無損的皮膚或經傷口進入人體,所以要避免:

皮膚直接沾上除害劑 ;

穿著沾有除害劑的衣物 ; 及

暴露於除害劑霧滴或蒸氣中。

2.吞食除害劑會經消化系統進入人體,所以:

接觸除害劑後,要清潔手部及面部才可飲食。

要明確標籤除害劑的容器,以免被誤食或飲用。

避免進食受除害劑污染的食物。

準備工作

‧ 因應有關園林及蟲害情況,選用合適的除害劑。

‧ 只選購已註冊、包裝妥當及附有合格標籤的產品。

‧ 必須閱讀及遵照標籤上的指引,並特別留意施用的濃度及次數、適用範圍、有關的特別安全措施等。

‧ 應使用不同的噴霧器噴灑殺蟲劑/除真菌劑及除草劑。每個噴霧器須加上明顯標記以資識別。

‧ 使用特別為除害劑而設的量杯,使用後要徹底清洗。

‧ 準確量度除害劑的使用量,切勿稀釋超過即時所需的份量。

‧ 在空氣流通處調配除害劑,用棒攪拌,切勿徒手調配。

‧ 施藥前提前通知受影響的人士或公眾。

3.呼吸揮發性或霧化的除害劑容易經呼吸系統進入人體,所以要:

保持空氣流通 ;

正確地使用呼吸防護器 ; 及

避免除害劑經通風系統散播。

漁農自然護理署,《詳閱除害劑標籤,保障健康免生險》https://www.afcd.gov.hk/tc_chi/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qua/pub_qua_lea/files/ReadthePesticideLabel.pdf

相關資訊請參閱

39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4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施藥

‧ 如遇下列情況,切勿施藥:施藥範圍或目標作物已受雨水或霧水沾濕;吹強風時;預測未來數小時內可能會下雨;在烈日當空下。

‧ 施藥前後,應在當眼處加上警告告示(如毒藥、不准進入、除害劑名稱、除害劑註冊編號、施藥日期及時間等)。

‧ 施藥時不可吸煙或飲食。

‧ 留意風向,必須順風向施藥。

‧ 施藥時應避免藥霧飄散至非目標範圍,如溪澗或池塘。

‧ 小心藥霧及藥粉,避免吸入或接觸到口、眼睛、皮膚及衣物。

‧ 慎防被藥液濺到。施藥時應在附近放置一桶清水及肥皂備用,如不慎被藥液濺及,便可立即清洗。

切勿在吹強風時施藥

留意風向,須順風向施藥 施藥前後,應在當眼處加上警告告示

裝備

‧ 調配及施用除害劑時,穿戴適當的個人安全裝備(例如工作服、防護手套、膠靴、面罩、 護目鏡等)。

‧ 定期檢查及維修噴霧器,留意噴霧器可能出現的毛病:例如藥液由接口、喉管或破損處漏出;噴咀腐蝕或阻塞(引致噴霧不均勻)等。

‧ 不要使用有破損的器具。

‧ 使用噴霧器後應以清水沖洗,並將噴咀及噴筒內的水份徹底排清。

‧ 若未來48小時不會再使用機動噴霧器,應將油箱及化油器內的燃油徹底排清。

定期檢查及維修施藥器具

穿戴適當的個人安全裝備

‧ 如使用剩量少並已稀釋的藥液,可將之均勻地噴灑在施藥區內。

‧ 施藥後須以清水及肥皂徹底清洗身體。並應清洗施藥時所穿的衣物,同時必須與日常衣物分開洗滌。

‧ 將容器及攪拌棒徹底清洗,然後把清洗好容器作一般都市廢物處置。

‧ 收集清洗液並均勻地噴灑在施藥區內,切勿污染水源。

如預測未來數小時內可能會下雨切勿施藥

SDS

40 綠十字第29卷2期

職安健科學 如何於園藝工作中安全使用除害劑

Page 42: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運輸、貯存及棄置

‧ 裝卸除害劑時必須小心。

‧ 盛載除害劑的器具和容器,在運輸過程必須牢固穩妥地放置。

‧ 避免除害劑由容器或噴霧器內濺出。

‧ 不宜購買過多除害劑,足夠應付日常所需便可。

‧ 常備除害劑安全資料表,以便在緊急情況時查閱。

‧ 必須備存除害劑購買及棄置記錄,並備存最新的存貨清單及完整的施用日誌。

‧ 不要貯存已稀釋的除害劑。

‧ 除害劑必須貯存在附有標籤的原裝容器內並緊鎖。運送及貯藏時,須確保瓶蓋已封好,遠離食物、飲料或飼料。不可讓兒童或禽畜接觸,並須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 除草劑必須與其他殺蟲劑/除真菌劑分開存放。

‧ 不可將空容器作其他用途。

‧ 準備布料、沙、空容器、清潔用品等,以便在藥劑洩漏時可立即處理。

‧ 若要棄置不需要的除害劑,必須符合環境保護署就規管廢物處置所制定的法律管制規定。

常備除害劑安全資料表,以便在緊急情況時查閱

急救措施

‧ 除害劑中毒後的個別急救方法,可參考除害劑生產商或供應商在產品標籤或安全資料表提供的資料。

‧ 除害劑中毒時,一般可採取以下急救方法:

‧ 如不慎誤服,應攜同除害劑標籤求醫診治。

‧ 如濺入眼睛,應以緩速的水流沖洗眼部。

‧ 如不慎吸入,應把中毒者移至空氣清新的地方。

‧ 如觸及皮膚,應脫掉受污染衣物,及以大量肥皂及清水清洗觸及部位。

‧ 如持續感到不適,應攜同除害劑標籤求醫診治。

如觸及皮膚,應脫掉受污染衣物,及以大量肥皂及清水清洗觸及部位

如持續感到不適,應攜同除害劑標籤求醫診治

參考資料:漁農自然護理署,《安全及正確使用除害劑 草地及園境管理》https://www.afcd.gov.hk/tc_chi/quarantine/qua_pesticide/qua_pes_safe/files/Turf_Land-scape_2017.pdf

食物環境衞生署,勞工處職業健康服務部 -《防治蟲鼠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指引 》https://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library/pest_control/index.html

漁農自然護理署,《加深認識除害劑,減少危害護身體》https://www.afcd.gov.hk/tc_chi/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qua/pub_qua_lea/files/awareness_c.pdf

漁農自然護理署,《詳閱除害劑標籤,保障健康免生險》https://www.afcd.gov.hk/tc_chi/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qua/pub_qua_lea/files/ReadthePesticideLabel.pdf

41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43: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簡介ISO 45001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於2018年推出首個國際性的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下稱安全管理系統)標準ISO 45001,並包括使用指南的相關規範。

這標準適用於不論規範大小及行業的機構,協助他們透過建立、推行及維持一個安全管理系統來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場所給員工,並能持續改善職安健的績效。

標準所倡導的安全管理系統運作模式是 Plan-Do-Check-Act (PDCA),此模式可應用於整個管理系統,也可應用於系統內個別骨幹要素;並透過重複執行這模式,讓機構可達致以下的預期效果,包括:

� 滿足法規要求

� 達成既訂的職安健目標

� 持續改善職安健的績效

標準所要求安全管理系統的骨幹要素有:

圖一:PDCA與安全管理系統的骨幹要素之間的關係

參考資料:-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45001

– All you need to know (www.iso.org/news/ref2271.html )- ISO/FDIS 45001:2018 主要觀點與 OHSAS 18001 差異精

解 – 英國標準協會- BS ISO 45001:2018 -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 OSHAS 18001:2007-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

策劃

支援與運作

績效估評

改善行動

領導作用及員工參與

P

C

A D

有關人士的需要和期望

機構與其業務環境及內外部議題

預期結果

ISO 45001標準的構建是以OHSAS 18001:2007為基礎,兩者的主要目標相同,皆為提升機構職業安全健康的績效。但ISO 45001的面世會取代OHSAS 18001,而原已取得OHSAS 18001認證的機構,將有三年的轉換期。此外ISO 45001也更容易與其他重要國際標準ISO 9001及ISO 14001等整合,原因是這套標準是採用與ISO 9001及ISO 14001相同的「高階結構」(即High Level Structure)來編寫。而這架構不僅统一了核心的要項結構,對於基本用語也有一致性的詮釋。

� 機 構 的 組 織 背 景 與其 有 關 人 士 的 需 要和期望

�領導作用及員工參與

� 策劃

� 支援

� 運作

� 績效估評

� 改善行動

ISO 45001與OHSAS 18001的主要不同之處 :

ISO 45001 OHSAS 18001

安全管理系統關注於機構與其業務環境的相互影響。這標準在ILO(國際勞工組織) 的參與下,增加對員工工作條件的考慮,例如:在鑑別危害時,應考慮工作規劃,工作量,工作時間和機構文化等。

安全管理系統關注於管理職安健危害及其他內部事宜(例如政策,管治,問責和資訊傳遞等)

安全管理系統以流程(Process)為導向,並將流程定義為「將輸入轉換為輸出的相互關連的活動」。

安全管理系統則著重以程序(Procedure)為導向。

強調高層管理的職責和領導作用,及員工的參與。 安全管理系統沒有強調領導作用及員工參與的重要。

要求機構在策劃安全管理系統時,制訂所需要採取管理風險和改善機遇的措施,以確保系統能夠實現機構的預期效果,並達致持續改善。所考慮管理風險和改善機遇的措施,包括:安全視察和安全審核所發揮功能、採用工作危害分析、實施工作許可證來施工等。

安全管理系統著重管理風險。

安全管理系統除考慮員工的需要和期望外,還有其他受影響有關人士(例如供應商、承辦商、訪客、公眾人士等)的需要和期望。

安全管理系統只考慮員工的需要和期望。

結語 若機構能實施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統,除有助減少員工發生工傷意外及職業病外,還有其他裨益,例如避免代價高昂的訴訟或降低勞工保險的費用,當員工看見他們的需求或意見被管理層納入考慮時,就能在機構中建立積極正面的文化。

安全管理系統的範疇

簡介ISO45001 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

42 綠十字第29卷2期

Page 44: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部製作的《職安警示》旨在透過一些嚴重或致命的工傷意外,提醒僱主╱承建商以至僱員採取必要的安全及健康措施,以避免悲劇重演。

除文字版本外,勞工處亦製作了十套動畫版本的《職安警示》,而每套動畫片長不超過兩分鐘,主題包括:一、《懸空式竹棚架拆卸篇》二、《電力工作篇》三、《高處工作安全》四、《挖掘機的安全操作》五、《從樓面孔洞墮下》

六、《從木梯墮下》七、《被挖掘機撞倒》八、《被吊運途中墮下的物體擊斃》九、《清理電弧焊設備時觸電》十、《被升降機機廂夾斃》

透過動畫來敘述意外事件、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去帶出預防意外的重點。

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www.labour.gov.hk/tc/news/work_safety_alert_video.htm

《懸空式竹棚架拆卸篇》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1_chi.mp4

《從木梯墮下》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6_Chi.mp4

《電力工作篇》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2_chi.mp4

《被挖掘機撞倒》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7_Chi.mp4

《高處工作安全》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3_Chi.mp4

《被吊運途中墮下的物體擊斃》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8_Chi.mp4

《挖掘機的安全操作》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4_Chi.mp4

《從樓面孔洞墮下》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5_Chi.mp4

《被升降機機廂夾斃》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10_Chi.mp4

《清理電弧焊設備時觸電》https://www.labour.gov.hk/tc/news/LD_Story9_Chi.mp4

職安警示職安警示

43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45: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N33°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

德國A+A國際職安健的展覽及會議 由 Messe Düsseldorf GmbH 主辦的 2019 年 A+A 國際展覽及會議將於2019 年 11 月 5 至 8 日於德國杜塞爾多夫市舉行。這兩年一度的活動將圍繞三大與工作有關的主題,包括安全、健康及保安範疇。活動透過舉行第 36 屆國際職業安全及職業醫學研討會議及大型職安健的產品及服務展覽,把最新的職安健資訊帶給活動參加者。

請瀏覽以下網址參閱有關詳情: https://www.aplusa-online.com/

第23屆亞洲職業健康會議 由南韓職業及環境醫學學會(Korean Society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KSOEM)主辦的第 43 屆亞洲職業健康會議(Asian Congress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COH)將於2020 年 5 月 27 至 29 日於南韓大邱市舉行。會議的主題為「更愉快的工人生活:轉化知識為行動」 (Happier Workers’ Life: Translating Knowledge into Action) ,將滙集亞洲各國職業健康的研究人員、從業員及決策人等分享其推行職業健康及安全的知識。

請瀏覽以下網址參閱有關詳情:http://www.acoh2020.org/

澳洲工作安全局 (Safe Work Australia)十分關注酷熱環境與工作安全的問題,除了製作有關熱壓力的指引、急救指南、影片等資訊,並放在其專題網頁讓讀者下載外,最近還在網站上載了一個主題為預防酷熱和工作受傷是共同責任(Heat and work injury prevention - a shared responsibility)的研討會。該研討會由職業安全健康顧問、環境衞生學者、政府官員等分享如何預防因酷熱環境所產生的職安健危害。

請瀏覽以下網址參閱有關詳情:https://www.safeworkaustralia.gov.au/media-centre/heat-and-work-injury-prevention-shared-responsibility

澳洲對酷熱環境下工作安全的網頁

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2019 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於 2019 年慶祝成立100 週年,而「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是由該組織於 2003 年提倡並定於每年 4 月 28 日,以喚起各界人士對職安健的關注,促進創建工作安全和健康的文化,期望減少與工作有關的傷亡和患病人數。本年度的「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主題為「安全和健康是明日工作的核心」。國際勞工組織為內推出了相關的報告、單張、海報及明信片給各國的職安健持分者便於配合這主題推廣之用。

請瀏覽以下網址免費下載:https://www.ilo.org/safework/events/safeday/lang--en/index.htm

44 綠十字第29卷2期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

Page 46: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職安焦點職安焦點

獨立救生繩的安全單張

請到職安局網站下載有關的宣傳單張:http://www.oshc.org.hk/tchi/main/osh_info/publications/Leaflet/index.html

職安局推出「中小型企業環境衞生業防護手套資助計劃」,資助環境衞生業中小企購買符合安全標準的防護手套,讓從業員在使用化學清潔劑和處理垃圾時,可改善經常沾水、接觸刺激性化學品及較鋒利表面的垃圾等問題,以提升業界的職安健水平。

現時資助計劃已擴大受惠行業,如中小企的直接聘用的員工需執行環境衞生的相關工作,亦符合申請資格。

請到以下網址下載有關計劃的申請表格:http://www.oshc.org.hk/oshc_data/files/PorfessionalServices/SMESponsorshipSchemes/SME_Gloves_scheme_form.pdf

職安局製作了兩款有關正確使用獨立救生繩的單張,內容分別是選擇適當獨立救生繩的繫穩點和怎樣扣好獨立救生繩。單張展示了兩個正確的繫穩點和兩個不正確的繫穩點。進行裝修及維修的有關人士必須注意,獨立救生繩應利用連接器扣穩於經合資格人士安裝及檢驗的有眼螺栓或流動式臨時防墮繫穩裝置上,絕對不建議繫在喉管或窗框等設施上。同系列的另一張單張「扣好獨立救生繩」則展示了正確及不正確的獨立救生繩連接方法。

中小型企業環境衞生業防護手套資助計劃(已擴大受惠行業)

職安局轄下的文職及專業服務業安全及健康委員會將於2019年8月16日舉辦「工作與常見的腸胃病」講座,由勞工處及職安局代表分享工作中常見的腸胃病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請傳真至27399779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預留座位。https://sms.oshc.hk/portal/enrollment/activityT.aspx?activityid=7131

文職及專業服務業「工作與常見的腸胃病」講座

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請傳真至21517438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預留座位。https://sms.oshc.hk/portal/enrollment/activityT.aspx?activityid=7124

公開講座—預防工作間暴力公開講座 工作間的衝突及暴力事件不但令員工及管理層十分困擾,影響企業的士氣,亦可能對員工造成身體的傷害。為提高在職人士對工作間暴力的認識,職業安全健康局於2019年7月23日舉辦公開講座,並邀請香港職業健康護士會代表講解預防工作間暴力事故的知識、策略及實務經驗。

45GREEN CROSS VOL.29 NO.2

Page 47: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46 綠十字第29卷2期

個案分析

一名貨櫃維修工人(下稱死者)在貨櫃碼頭(下稱碼頭)被一輛正在倒後的前置式貨櫃吊機撞斃。

1. 死者的其中一項職責,是通知吊機操作員將已完成維修的貨櫃由工場運走。由於沒有提供對講機給死者,他不得不站在行車通道附近的位置,才能向吊機操作員大聲叫喊或揮手發出信號。

2. 死者在事發時正在離開工場,沒有人知道當時他究竟在做甚麼。

3. 死者在事發時並沒有穿著反光背心。

4. 涉事的吊機大約 4 米長,其車頭及車尾分別闊 3 米及 2 米,而其駕駛室則離地面 3.5 米。

5. 該駕駛室後面裝有一部閉路電視攝影機,用以捕捉最近車尾的景觀,並展示於軚盤前端的閉路電視顯示屏上。然而,該閉路電視攝影機的鏡頭被污垢及灰塵覆蓋,顯示器上無法顯示清晰的影像。此外,吊機左右兩旁都沒有安裝側鏡。換句話說,吊機的後方形成操作員的盲點。

6. 除上述以外,該吊機的信號及警報系統在倒車時運作正常。意外後亦未發現有任何機件失靈。而在意外之前,該吊機已由註冊專業工程師進行測試及徹底檢驗,並由一名合資格人士檢查及證明其處於安全操作狀態。

1. 一間貨櫃處理服務供應商,佔用了碼頭內一些場地作駐場辦公室及工場之用。有關服務包括處理及維修貨櫃工作。現場提供前置式貨櫃吊機(下稱吊機)及叉式起重車等貨櫃處理設備,以便進行有關工作。

2. 死者負責在工場內進行貨櫃維修工作,而需要維修或已完成維修的貨櫃會存放於工場內。完成維修的貨櫃稍後會被送回碼頭繼續使用。

3. 事發時,一名操作員打算操作一部吊機從工場內提取一個 40呎長的貨櫃。當他在駕駛室內注意到該貨櫃仍未完成維修,他便將吊機倒後並準備從工場內另一位置提取另一個 40呎長的貨櫃。

4. 其間,正在工場旁邊的行車通道上行走的死者被該輛正在倒後的吊機撞斃。

事故概要

事發情況

調查結果

46

勞工處LABOUR DEPARTMENT

一名工人在貨櫃碼頭被前置式貨櫃吊機撞倒

A WORKER WAS STRUCK BY A FRONT LOADERIN A CONTAINER TERMINAL

綠十字第29卷2期

Page 48: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47GREEN CROSS VOL.29 NO.2 47GREEN CROSS VOL.29 NO.2

在工作地點內須訂立及實施一個處理及維修貨櫃的安全工作系統,以防止工人被前置式貨櫃吊機撞倒。該安全工作系統須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事項:

(a) 委任合資格人士進行貨櫃處理及維修工作的針對性風險評估,在充分考慮到其工作環境及讓行人(包括工人和逗留在工作地點的其他人士)使用的通道後,找出相關的潛在危害;

(b) 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為貨櫃處理及維修工作制定及實施安全施工方法及程序;

(c) 提供及維持安全通道予工作地點內的行人;

(d) 以適當的屏障及標誌為行人劃分專用通道;

(e) 在當眼處張貼告示,提醒及促使行人使用專用安全通道;

(f) 實施管制措施,以防止未經授權人士進入有負荷物移動機械(例如該吊機)操作或移動的作業區域;

(g) 妥善保養吊機的閉路電視系統,例如保持攝影機鏡頭清潔;

(h) 為吊機兩旁安裝側鏡;

(i) 如吊機操作員看不清路面狀況及視線受阻,委任一名訊號員向該操作員提供指示;

(j) 確保每名在工作地點的工人穿著高能見度或反光的衣物,讓人易於識別;及

(k) 為所有負責貨櫃維修工作的工人、吊機操作員及與使用吊機處理貨櫃工作有關的工人,提供與安全工作安排有關的足夠資料、指導、訓練及監督。

建議預防措施

《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6A(2)(a)條 —— 工業經營的東主須設置及保持在合理切實可行範圍內盡量是安全和不會危害在工業經營中僱用的所有的人健康的一個工作系統。

相關適用法例

7. 涉事的操作員持有有效的貨櫃處理作業平安卡及前置式貨櫃吊機操作員證書。

8. 涉事的操作員在抵達工場時並未見到死者,他自發地開始處理已維修的貨櫃的工作。

9. 維修工場並未設有讓工人進出工場的專用行人通道。

10.工場內貨櫃維修區的地面沒有妥為劃分或以屏障分隔貨櫃維修區及行車通道。

11.根據調查所得,貨櫃處理服務供應商未有就使用吊機訂立工作安全系統,以防止工人被吊機撞倒。就現行的工作安排,有以下的不足之處:

(a) 未有為貨櫃處理及維修作業進行風險評估,以識別其潛在危害;

(b) 未有訂立約束性的規則以要求工人在工作地點內必須穿著反光背心;

(c) 未有為工人設置專用行人通道進出工作地點;

(d) 未有妥善保養吊機的閉路電視系統,導致閉路電視未能正常運作;及

(e) 未有在吊機左右兩旁安裝側鏡,導致操作員未能正常地留意車尾兩旁的視野。

總括而言,該吊機的閉路電視系統未有妥善保養和沒有安裝側鏡,與及現場沒有專用行人通道是導致意外的主要成因。

行人專用通道

PEDESTRIAN PATH

Page 49: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48 綠十字第29卷2期48 綠十字第29卷2期

個案分析

its left and right hand sides. In other words, the rear side of the front

loader became the blind spot of the operator.

6. Apart from the above, the signalling and alarming system of the

front loader were functioning properly during its reversing operation.

No mechanical irregularity of the front loader was found after the

accident. The front loader had been tested and thoroughly examined

by a 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and was certified to be in safe

working order by a competent person before the accident.

7. The operator held valid Green Card for container handling and

certificate of front loader operator.

8. The front loader operator did not see the deceased when he arrived at

the workshop. H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start his work of handling the

repaired containers.

9. There was no designated path for workers walking to and fro the

workshop.

10. There was no demarcation on the ground near the container repairing

area at the workshop or physical segregation between the container

repairing area and the vehicular road.

11.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safe system of work for

using the front loader in handling containers provided by the container

handling service provider to prevent workers from being struck.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 work arrangement were found as follows:

(a) No risk assessment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container handling

and repairing works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b) No restrictive rule was set to require workers to wear reflective

vests when working in the workplace;

(c) No designated pedestrian path was provided for workers to access

the workplaces;

(d) The CCTV of the front loader had not been properly maintained.

Thus, the CCTV could not serve its purpose at all; and

(e) No side view mirrors were install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ont loader. As a result, the operator was unable to regularly

check the rear views at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loader.

In conclusion, the absence of a well maintained CCTV system and side

view mirrors of the front loader and the lack of pedestrian path at the

scene were the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Incident

A container repairing worker (the deceased) was struck to death by a reversing front loader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the terminal).

1. A container handling service provider occupied some areas in the terminal for site office and workshop purposes. The services included handling and repair of containers. Container handling equipment such as front loaders and fork-lift trucks were provided for the work.

2. The deceased was responsible for container repairing work at the workshop where containers under and after repair were kept. Repaired containers would be returned to use in the terminal later on.

3. At the time of accident, a front loader operator operating a front loader intended to pick up a 40-foot container from the workshop. Having noticed from the driver cabin that the container had not yet been repaired, the operator reversed the front loader and prepared to pick up another 40-foot container at another location in the workshop.

4. Meanwhile, the deceased was walking on the vehicular road just beside the workshop and was struck to death by the front loader during its reverse movement.

Findings and Observations

1. One of the duties of the deceased was to notify the front loader

operator to take away the repaired containers from the workshop. As

he was not provided with a walkie-talkie, he had to stand near the

vehicular roadside so that he was able to speak out or wave his hands

to give signal to the front loader operator.

2.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 the deceased was walking away from the

workshop. No one knew what he actually did at that time.

3. The deceased did not wear a reflective vest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

4. The front loader was about 4 m long, 3 m wide at the front side

and 2 m wide at the rear side. Its driver cabin was 3.5 m above the ground.

5. There was a CCTV camera installed behind the driver cabin of the front

loader to capture its immediate rear view which was shown on a CCTV

monitor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driving wheel. However, the lens of the

CCTV camera was covered with dirt and dust and no clear picture could

be shown on the monitor. In addition, there was no side view mirror at

Circumstances

Page 50: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49GREEN CROSS VOL.29 NO.2 49GREEN CROSS VOL.29 NO.2

Prevention Recommended

A safe system of work for container handling and repairing in the workplace shall be devised and implemented to prevent workers from being struck by the front loader. The safe system of work shall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a) Appointing a competent person to conduct task-specific risk

assessments in identifying all potential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ainer handling and repairing 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the passage of pedestrians including

workers and other persons staying in the workplace;

(b)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safe work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container handling and repairing with due regard to the results

of the risk assessments;

(c) Providing and maintaining safe walkways for pedestrians to move

around the workplace;

(d) Demarcating designated walkways for pedestrians by suitable

barriers and signages;

(e) Displaying warning notices at prominent locations to alert and

remind pedestrians of using the designated walkways;

(f) Exercising control measures to avoid unauthorised entry into the

operating zone where loadshifting machinery, e.g. the front loader,

operates or travels;

Applicable Legislation

Section 6A(2)(a) of the Factories and Industrial Undertakings Ordinance – The proprietor of an industrial undertaking shall provide and maintain a system of work that is, so far as i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safe and without risks to health of the persons employed at the industrial undertaking.

(g) Maintaining the CCTV system of the front loader properly, e.g. the

lens of the camera should be kept clean;

(h) Installing side view mirrors to the front loader;

(i) Appointing a signaler to give signals to the front loader operator if

the operator did not have a clear and unrestricted view of the road

condition;

(j) Ensuring that every worker in the workplace was wearing a high

visibility or reflective jacket so that they could easily be seen; and

(k) Providing adequate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on the safe working arrangement to all workers for

container repairing work, all front loader operators and all other

workers involved in the work in connection with using front loaders

in handling containers.

為吊機兩旁安裝側鏡

Installing side view mirrors to

the front loader

Page 51: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2019...MY CY CMY K Greencross 2019 Vol29 No2.pdf 1 8/7/19 1:03 pm 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安全頭盔的實效個案 海事處

個案概要 2018年6月一個下午,一艘內河船到達新油麻地錨區,靠泊到一艘躉船旁邊,計劃卸去船上的貨櫃,並重新裝載少量運往內地的貨櫃。在晚上約8時30分,內河船完成了整個貨櫃卸載及裝載工程,準備駛離新油麻地錨區。

意外發生後,該船員被送往醫院救治。幸好該名船員佩戴了安全頭盔,頭部得已受到保護,大大減輕了傷勢。在經過一天觀察後,該名船員獲淮離開醫院,隨船回到內地繼續治理頭部傷勢。

安全建議1) 必須牢固或貯存好任何置於高處的物件,零碎物件應

以適當容器貯存,以防滾動及墮下。

2) 在進行工作之前,必須審視工作場所環境並進行風險評估及防護安排。

3) 同時亦可按風險評估的結果,在工序上作出相應調整。

櫃座

在裝卸貨櫃的過程中,部份用來固定堆疊貨櫃位置的櫃座(即俗稱的「菠蘿頭」)被遺留在內河船貨艙中的不同位置;有些被棄置於貨艙底部,有些則被遺漏於艙中貨櫃頂部。此時,兩名船員按指示走到貨艙底部,拾起置於艙底的櫃座,放回甲板上的固定儲存位置。因內河船並沒有裝載太多貨櫃,恰巧又遇上了浪湧,所以船身搖擺得頗為利害。一些留在貨櫃頂部的櫃座亦因船隻搖擺而滾動,其中一隻因此而掉下,並且剛好掉到正在下面工作的其中一名船員頭上引致其受傷。

經櫃座撞擊後的安全頭盔

50 綠十字第29卷2期

海上工作意外個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