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清華中文學報 第七期(2012 6 月)第 18923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徐國能 ∗∗ 摘要 杜甫在詩歌創作上對元好問的影響已為歷來論者所關注,傳統論 者以元好問詩詞中大量引錄杜句,以及元好問詩中紀史內容、雄放風 格等三方面來說明二者關係。本文認為,元好問才力雄傑,其杜詩學 除上述三者外,應另有深刻的意涵。以時代而論,南宋杜詩學鼎盛, 然同時北地卻相對蕭條,僅元好問一家編著《杜詩學》,然此書不僅 顯示了南北學術交流的實況,遺山亦於引文中提出對當時注杜的不滿 與反省,他認為讀者追求的應是領會詩人遙深悟境,並非漫談字詞出 處等表面手段和任意附會妄言詩旨,這顯然是對宋金以來整體詩歌創 作與批評風潮的重省。除此之外,本文嘗試從實際文本的承繼關係來 觀察並解釋杜甫對於遺山作品所產生的影響作用,並對遺山〈論詩絕 句〉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思考的問題與針砭之現象提出解釋。元 好問認為杜甫之最有價值者,並非某一種類型的風格或技巧,而是以 自身才力及詩人精神重塑傳統,並因此建構文學史的新價值體系,而 這也是遺山文學事業所嚮往的終極成就關鍵詞:元好問(遺山)、杜詩、金詩、文學批評、詩史 本論文部分曾宣讀於淡江大學舉辦「第十二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 5 月), 後經刪改,又據論文匿名審查人提供諸多修改意見重新修訂;特此感謝會議主辦單位、講 評人與論文審查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中文學報 第七期(2012 年 6 月)第 189~234 頁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lowast 徐國能lowastlowast

摘要

杜甫在詩歌創作上對元好問的影響已為歷來論者所關注傳統論

者以元好問詩詞中大量引錄杜句以及元好問詩中紀史內容雄放風

格等三方面來說明二者關係本文認為元好問才力雄傑其杜詩學

除上述三者外應另有深刻的意涵以時代而論南宋杜詩學鼎盛

然同時北地卻相對蕭條僅元好問一家編著《杜詩學》然此書不僅

顯示了南北學術交流的實況遺山亦於引文中提出對當時注杜的不滿

與反省他認為讀者追求的應是領會詩人遙深悟境並非漫談字詞出

處等表面手段和任意附會妄言詩旨這顯然是對宋金以來整體詩歌創

作與批評風潮的重省除此之外本文嘗試從實際文本的承繼關係來

觀察並解釋杜甫對於遺山作品所產生的影響作用並對遺山〈論詩絕

句〉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思考的問題與針砭之現象提出解釋元

好問認為杜甫之最有價值者並非某一種類型的風格或技巧而是以

自身才力及詩人精神重塑傳統並因此建構文學史的新價值體系而

這也是遺山文學事業所嚮往的終極成就

關鍵詞元好問(遺山)杜詩金詩文學批評詩史

lowast 本論文部分曾宣讀於淡江大學舉辦「第十二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 年 5 月)

後經刪改又據論文匿名審查人提供諸多修改意見重新修訂特此感謝會議主辦單位講

評人與論文審查人

lowastlowas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清華 學報

190

一緒論

「杜詩學」泛指歷代相關杜甫之一切文藝行為舉凡對其個人之

研究以及創作上之題詠唱和集句仿擬或對作品之編年箋

釋集注考證評點析論等都可視為廣泛的杜詩學杜甫詩藝

成就輝煌而影響巨大後世對他的評議不僅關乎杜詩本身的解讀和

評價同時亦反映了古典詩學在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所側重的興趣和

問題「杜詩學史」可說是一部微觀的古典詩歌理論與批評史

杜詩學以宋清兩代最為發達宋人於杜詩之收集整理刊刻流

布與編年校注等居功厥偉同時他們也對杜甫「詩聖」「詩史」「忠

君」「集大成」等重要評價提出了完整的論述而清人則精益求精

產生了《錢注杜詩》《讀杜心解》《杜詩詳注》《杜詩鏡銓》等深具

學術意義的作品相對而言金元這兩個征服王朝統治下的中國

杜詩學之發展較為冷落今人之關懷亦不及他朝許總《杜詩學發微》

將金元時期定調為杜詩學的「過渡期」認為此時「顯示出由宋代杜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此說大致反映了今人對金元時期杜詩學的普遍看法

然從實際的詩學內容來觀察金代中前期雖無影響深遠的杜詩注

論相關作品但金末元好問以雄傑的才力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不凡的

意義其重要性不減於前後作者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人金代文化

自海陵王天德三年(1152)遷都燕京後加速漢化世宗大定(1161-

1189)年間崇儒奉學文教昌明金世宗有「小堯舜」之喻元好問

生逢文教盛世七歲能詩十四歲從郝天挺學奠定其學術修養與人

1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頁 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1

格懷抱三十二歲登進士第後輾轉地方為官四十二歲應詔入汴京

為尚書都尚掾次年陷於兵間後金哀宗出奔汴京城降好問被俘

轉羈山東聊城金亡後返回故鄉號「遺山真隱」布衣以終晚年

致力整理故國文獻編有《中州集》《中州樂府》等元好問詩藝廣

受推崇《金史》稱其詩「奇崛而絕雕劌巧縟而謝綺麗五言高古

沉鬱七言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歌謠慷慨挾幽併之氣」2《四

庫全書總目》則曰「興象深邃風格遒上無宋南渡末江湖諸人之

習亦無江西詩派生拗粗獷之失」3 顧奎光(約 1765 年在世)〈金

詩選序〉曰「渾浩流轉如長江大河開闔變化包舉百家」4

金代詩歌雖承北宋遺緒但風格頗為多元劉祁(1203-1250)《歸

潛志》載「明昌承安間作詩者尚尖新故張翥仲揚由布衣有名

召用其詩大抵皆浮豔語helliphellip南渡後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

多學風雅由趙閑閑李屏山倡之」5 文中所舉張趙李等人詩皆

自有規模不主一體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遷都南京(即汴京)

後為金代詩學的高峰期作者輩出如雷淵(字希顏1184-1231)「詩

雜坡谷喜新奇」6李經(字天英約西元 1215 年前後在世)被

稱為「真今世太白也」7李純甫(字之純號屏山居士1177-1223)

「詩不出盧仝李賀晚甚愛楊萬里詩」8 張瑴(字伯玉生卒不

詳)〈古鏡〉「軒姿古鏡非如漆錦華鱗皴秋雨濕」則「人以為不減

2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卷 126頁 2742 3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 19》(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卷 166頁 3271 4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和刻漢詩集成》五

輯)頁 7 5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卷 8頁 85 6 同前註卷 1頁 10 7 同前註卷 2頁 12 8 同前註卷 8頁 87

清華 學報

192

長吉」9在各家爭鳴的風潮中金詩隱然有崇杜一脈如趙秉文「詩

多法唐人李杜諸公然未嘗語人」10辛愿「杜詩韓筆未嘗一日去

其手」11以及「陷汴京圍城中痛憤作詩指斥蒙古不啻杜子美

之於祿山思明也」12 之元好問趙秉文與元好問有師生之誼辛

愿則是元好問最欽遲之詩友13 三人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元好問

元好問首先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挑戰了元稹這位杜詩的權威

讀者重新反省了杜甫詩的可貴之處爾後他完成了金代唯一杜詩專

著《杜詩學》一書此書雖已亡佚但〈杜詩學引〉一文不僅指陳

歷來解杜之弊同時也再次分析杜詩之妙深刻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

詩學觀點而「杜詩學」這一用語的提出更顯示了在歷代積累下

杜詩研討的內涵已達於相當的深厚度足以成為一門獨立之學同時

這也意味著杜詩讀者窮究杜詩的興趣與學術意識除此之外元好問

有多篇序論及詩作涉及杜詩都可說是金元杜詩學史上的相當重要的

文獻是知在動蕩的歷史情境中元好問卻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一頁

元好問為一代大家歷來學者對元好問的研究已有相當豐富的成

果對杜元關係也多有敘論不過多著眼於元好問襲化杜甫詩句的創

作方式以及推測〈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指為

9 同前註卷 2頁 13 10 同前註卷 8頁 85 11 [金]元好問《中州集溪南詩老辛愿》引自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2004 年)卷 41頁 956辛愿亦作「辛願」《元好問全集》以下統稱《全

集》 12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卷 13頁 646 13 大德碑本〈遺山先生墓銘〉載「(好問)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趙

禮部見之以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後好問中舉時趙為主試又元好問於《中州

集》中列辛愿為「三知己」之一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3

何然本文認為遺山之杜詩學不僅代表了他對杜甫的理解同時也

反應了他對金元之際詩壇普遍存在的詩學問題之反省故本文企圖解

釋杜甫對元好問的具體啟發與影響為何尤其在此影響下元好問對

杜詩的體認在杜詩學史上又有何超越時代的專屬貢獻而我們又應

如何理解文學史上的杜元關係以下即就此數點略言其要

二元好問「杜陵嫡派」的內涵

「杜陵嫡派」是一個具有肯定意味的關係描述也就是透過元好

問詩藝為杜甫後嗣的文學史意義來推崇元好問的詩歌成就

當今學界普遍以元好問詩風近似杜甫14 或直接認為遺山乃詩學

少陵15 為共識但此識甚為晚出元明兩朝並未深究遺山對杜甫之紹

繼至清人如陸次雲(約 1662 在世)查慎行(1650-1727)顧嗣立

(1665-1722)施國祁(1750-1824)翁方綱(1733-1818)趙翼

(1727-1814)等始紛就遺山承續杜甫詩風有所著墨同治六年

(1867)忻州重建「遺山祠」以「杜陵嫡派」書其匾額元好問詩

藝來自杜甫幾成定論 14 如錢鍾書《談藝錄七律杜樣》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關於元好問》等篇都主張遺山學

杜另如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264「尤

其是他以國破家亡為主題的喪亂詩就其深切感人的程度而言在同類作品中除了杜甫表

現安史之亂的詩作外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

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15「元好問『以唐人為指歸』偏向于杜詩七律」等都勾

勒出杜甫和元好問之間的特殊關係 15 如蕭麗華教授所說「元人之學杜氣格上以元好問最神似然情志之沉鬱則諷時紀事亡

國遺音一類的作品多有老杜遺風」又考諸家之論而曰「元好問既得杜法又得杜意很

能切近杜詩的精神內涵」見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 年)頁 329又如詹杭倫認為「遺山學杜一在繼承弘揚杜詩愛國憂民的精神實質

二在借用點化杜甫的大量詩句」見詹杭倫〈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

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1 年)頁 477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190

一緒論

「杜詩學」泛指歷代相關杜甫之一切文藝行為舉凡對其個人之

研究以及創作上之題詠唱和集句仿擬或對作品之編年箋

釋集注考證評點析論等都可視為廣泛的杜詩學杜甫詩藝

成就輝煌而影響巨大後世對他的評議不僅關乎杜詩本身的解讀和

評價同時亦反映了古典詩學在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所側重的興趣和

問題「杜詩學史」可說是一部微觀的古典詩歌理論與批評史

杜詩學以宋清兩代最為發達宋人於杜詩之收集整理刊刻流

布與編年校注等居功厥偉同時他們也對杜甫「詩聖」「詩史」「忠

君」「集大成」等重要評價提出了完整的論述而清人則精益求精

產生了《錢注杜詩》《讀杜心解》《杜詩詳注》《杜詩鏡銓》等深具

學術意義的作品相對而言金元這兩個征服王朝統治下的中國

杜詩學之發展較為冷落今人之關懷亦不及他朝許總《杜詩學發微》

將金元時期定調為杜詩學的「過渡期」認為此時「顯示出由宋代杜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此說大致反映了今人對金元時期杜詩學的普遍看法

然從實際的詩學內容來觀察金代中前期雖無影響深遠的杜詩注

論相關作品但金末元好問以雄傑的才力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不凡的

意義其重要性不減於前後作者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人金代文化

自海陵王天德三年(1152)遷都燕京後加速漢化世宗大定(1161-

1189)年間崇儒奉學文教昌明金世宗有「小堯舜」之喻元好問

生逢文教盛世七歲能詩十四歲從郝天挺學奠定其學術修養與人

1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頁 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1

格懷抱三十二歲登進士第後輾轉地方為官四十二歲應詔入汴京

為尚書都尚掾次年陷於兵間後金哀宗出奔汴京城降好問被俘

轉羈山東聊城金亡後返回故鄉號「遺山真隱」布衣以終晚年

致力整理故國文獻編有《中州集》《中州樂府》等元好問詩藝廣

受推崇《金史》稱其詩「奇崛而絕雕劌巧縟而謝綺麗五言高古

沉鬱七言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歌謠慷慨挾幽併之氣」2《四

庫全書總目》則曰「興象深邃風格遒上無宋南渡末江湖諸人之

習亦無江西詩派生拗粗獷之失」3 顧奎光(約 1765 年在世)〈金

詩選序〉曰「渾浩流轉如長江大河開闔變化包舉百家」4

金代詩歌雖承北宋遺緒但風格頗為多元劉祁(1203-1250)《歸

潛志》載「明昌承安間作詩者尚尖新故張翥仲揚由布衣有名

召用其詩大抵皆浮豔語helliphellip南渡後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

多學風雅由趙閑閑李屏山倡之」5 文中所舉張趙李等人詩皆

自有規模不主一體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遷都南京(即汴京)

後為金代詩學的高峰期作者輩出如雷淵(字希顏1184-1231)「詩

雜坡谷喜新奇」6李經(字天英約西元 1215 年前後在世)被

稱為「真今世太白也」7李純甫(字之純號屏山居士1177-1223)

「詩不出盧仝李賀晚甚愛楊萬里詩」8 張瑴(字伯玉生卒不

詳)〈古鏡〉「軒姿古鏡非如漆錦華鱗皴秋雨濕」則「人以為不減

2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卷 126頁 2742 3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 19》(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卷 166頁 3271 4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和刻漢詩集成》五

輯)頁 7 5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卷 8頁 85 6 同前註卷 1頁 10 7 同前註卷 2頁 12 8 同前註卷 8頁 87

清華 學報

192

長吉」9在各家爭鳴的風潮中金詩隱然有崇杜一脈如趙秉文「詩

多法唐人李杜諸公然未嘗語人」10辛愿「杜詩韓筆未嘗一日去

其手」11以及「陷汴京圍城中痛憤作詩指斥蒙古不啻杜子美

之於祿山思明也」12 之元好問趙秉文與元好問有師生之誼辛

愿則是元好問最欽遲之詩友13 三人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元好問

元好問首先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挑戰了元稹這位杜詩的權威

讀者重新反省了杜甫詩的可貴之處爾後他完成了金代唯一杜詩專

著《杜詩學》一書此書雖已亡佚但〈杜詩學引〉一文不僅指陳

歷來解杜之弊同時也再次分析杜詩之妙深刻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

詩學觀點而「杜詩學」這一用語的提出更顯示了在歷代積累下

杜詩研討的內涵已達於相當的深厚度足以成為一門獨立之學同時

這也意味著杜詩讀者窮究杜詩的興趣與學術意識除此之外元好問

有多篇序論及詩作涉及杜詩都可說是金元杜詩學史上的相當重要的

文獻是知在動蕩的歷史情境中元好問卻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一頁

元好問為一代大家歷來學者對元好問的研究已有相當豐富的成

果對杜元關係也多有敘論不過多著眼於元好問襲化杜甫詩句的創

作方式以及推測〈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指為

9 同前註卷 2頁 13 10 同前註卷 8頁 85 11 [金]元好問《中州集溪南詩老辛愿》引自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2004 年)卷 41頁 956辛愿亦作「辛願」《元好問全集》以下統稱《全

集》 12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卷 13頁 646 13 大德碑本〈遺山先生墓銘〉載「(好問)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趙

禮部見之以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後好問中舉時趙為主試又元好問於《中州

集》中列辛愿為「三知己」之一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3

何然本文認為遺山之杜詩學不僅代表了他對杜甫的理解同時也

反應了他對金元之際詩壇普遍存在的詩學問題之反省故本文企圖解

釋杜甫對元好問的具體啟發與影響為何尤其在此影響下元好問對

杜詩的體認在杜詩學史上又有何超越時代的專屬貢獻而我們又應

如何理解文學史上的杜元關係以下即就此數點略言其要

二元好問「杜陵嫡派」的內涵

「杜陵嫡派」是一個具有肯定意味的關係描述也就是透過元好

問詩藝為杜甫後嗣的文學史意義來推崇元好問的詩歌成就

當今學界普遍以元好問詩風近似杜甫14 或直接認為遺山乃詩學

少陵15 為共識但此識甚為晚出元明兩朝並未深究遺山對杜甫之紹

繼至清人如陸次雲(約 1662 在世)查慎行(1650-1727)顧嗣立

(1665-1722)施國祁(1750-1824)翁方綱(1733-1818)趙翼

(1727-1814)等始紛就遺山承續杜甫詩風有所著墨同治六年

(1867)忻州重建「遺山祠」以「杜陵嫡派」書其匾額元好問詩

藝來自杜甫幾成定論 14 如錢鍾書《談藝錄七律杜樣》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關於元好問》等篇都主張遺山學

杜另如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264「尤

其是他以國破家亡為主題的喪亂詩就其深切感人的程度而言在同類作品中除了杜甫表

現安史之亂的詩作外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

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15「元好問『以唐人為指歸』偏向于杜詩七律」等都勾

勒出杜甫和元好問之間的特殊關係 15 如蕭麗華教授所說「元人之學杜氣格上以元好問最神似然情志之沉鬱則諷時紀事亡

國遺音一類的作品多有老杜遺風」又考諸家之論而曰「元好問既得杜法又得杜意很

能切近杜詩的精神內涵」見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 年)頁 329又如詹杭倫認為「遺山學杜一在繼承弘揚杜詩愛國憂民的精神實質

二在借用點化杜甫的大量詩句」見詹杭倫〈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

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1 年)頁 477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1

格懷抱三十二歲登進士第後輾轉地方為官四十二歲應詔入汴京

為尚書都尚掾次年陷於兵間後金哀宗出奔汴京城降好問被俘

轉羈山東聊城金亡後返回故鄉號「遺山真隱」布衣以終晚年

致力整理故國文獻編有《中州集》《中州樂府》等元好問詩藝廣

受推崇《金史》稱其詩「奇崛而絕雕劌巧縟而謝綺麗五言高古

沉鬱七言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歌謠慷慨挾幽併之氣」2《四

庫全書總目》則曰「興象深邃風格遒上無宋南渡末江湖諸人之

習亦無江西詩派生拗粗獷之失」3 顧奎光(約 1765 年在世)〈金

詩選序〉曰「渾浩流轉如長江大河開闔變化包舉百家」4

金代詩歌雖承北宋遺緒但風格頗為多元劉祁(1203-1250)《歸

潛志》載「明昌承安間作詩者尚尖新故張翥仲揚由布衣有名

召用其詩大抵皆浮豔語helliphellip南渡後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

多學風雅由趙閑閑李屏山倡之」5 文中所舉張趙李等人詩皆

自有規模不主一體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遷都南京(即汴京)

後為金代詩學的高峰期作者輩出如雷淵(字希顏1184-1231)「詩

雜坡谷喜新奇」6李經(字天英約西元 1215 年前後在世)被

稱為「真今世太白也」7李純甫(字之純號屏山居士1177-1223)

「詩不出盧仝李賀晚甚愛楊萬里詩」8 張瑴(字伯玉生卒不

詳)〈古鏡〉「軒姿古鏡非如漆錦華鱗皴秋雨濕」則「人以為不減

2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卷 126頁 2742 3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 19》(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卷 166頁 3271 4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和刻漢詩集成》五

輯)頁 7 5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卷 8頁 85 6 同前註卷 1頁 10 7 同前註卷 2頁 12 8 同前註卷 8頁 87

清華 學報

192

長吉」9在各家爭鳴的風潮中金詩隱然有崇杜一脈如趙秉文「詩

多法唐人李杜諸公然未嘗語人」10辛愿「杜詩韓筆未嘗一日去

其手」11以及「陷汴京圍城中痛憤作詩指斥蒙古不啻杜子美

之於祿山思明也」12 之元好問趙秉文與元好問有師生之誼辛

愿則是元好問最欽遲之詩友13 三人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元好問

元好問首先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挑戰了元稹這位杜詩的權威

讀者重新反省了杜甫詩的可貴之處爾後他完成了金代唯一杜詩專

著《杜詩學》一書此書雖已亡佚但〈杜詩學引〉一文不僅指陳

歷來解杜之弊同時也再次分析杜詩之妙深刻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

詩學觀點而「杜詩學」這一用語的提出更顯示了在歷代積累下

杜詩研討的內涵已達於相當的深厚度足以成為一門獨立之學同時

這也意味著杜詩讀者窮究杜詩的興趣與學術意識除此之外元好問

有多篇序論及詩作涉及杜詩都可說是金元杜詩學史上的相當重要的

文獻是知在動蕩的歷史情境中元好問卻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一頁

元好問為一代大家歷來學者對元好問的研究已有相當豐富的成

果對杜元關係也多有敘論不過多著眼於元好問襲化杜甫詩句的創

作方式以及推測〈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指為

9 同前註卷 2頁 13 10 同前註卷 8頁 85 11 [金]元好問《中州集溪南詩老辛愿》引自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2004 年)卷 41頁 956辛愿亦作「辛願」《元好問全集》以下統稱《全

集》 12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卷 13頁 646 13 大德碑本〈遺山先生墓銘〉載「(好問)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趙

禮部見之以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後好問中舉時趙為主試又元好問於《中州

集》中列辛愿為「三知己」之一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3

何然本文認為遺山之杜詩學不僅代表了他對杜甫的理解同時也

反應了他對金元之際詩壇普遍存在的詩學問題之反省故本文企圖解

釋杜甫對元好問的具體啟發與影響為何尤其在此影響下元好問對

杜詩的體認在杜詩學史上又有何超越時代的專屬貢獻而我們又應

如何理解文學史上的杜元關係以下即就此數點略言其要

二元好問「杜陵嫡派」的內涵

「杜陵嫡派」是一個具有肯定意味的關係描述也就是透過元好

問詩藝為杜甫後嗣的文學史意義來推崇元好問的詩歌成就

當今學界普遍以元好問詩風近似杜甫14 或直接認為遺山乃詩學

少陵15 為共識但此識甚為晚出元明兩朝並未深究遺山對杜甫之紹

繼至清人如陸次雲(約 1662 在世)查慎行(1650-1727)顧嗣立

(1665-1722)施國祁(1750-1824)翁方綱(1733-1818)趙翼

(1727-1814)等始紛就遺山承續杜甫詩風有所著墨同治六年

(1867)忻州重建「遺山祠」以「杜陵嫡派」書其匾額元好問詩

藝來自杜甫幾成定論 14 如錢鍾書《談藝錄七律杜樣》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關於元好問》等篇都主張遺山學

杜另如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264「尤

其是他以國破家亡為主題的喪亂詩就其深切感人的程度而言在同類作品中除了杜甫表

現安史之亂的詩作外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

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15「元好問『以唐人為指歸』偏向于杜詩七律」等都勾

勒出杜甫和元好問之間的特殊關係 15 如蕭麗華教授所說「元人之學杜氣格上以元好問最神似然情志之沉鬱則諷時紀事亡

國遺音一類的作品多有老杜遺風」又考諸家之論而曰「元好問既得杜法又得杜意很

能切近杜詩的精神內涵」見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 年)頁 329又如詹杭倫認為「遺山學杜一在繼承弘揚杜詩愛國憂民的精神實質

二在借用點化杜甫的大量詩句」見詹杭倫〈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

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1 年)頁 477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192

長吉」9在各家爭鳴的風潮中金詩隱然有崇杜一脈如趙秉文「詩

多法唐人李杜諸公然未嘗語人」10辛愿「杜詩韓筆未嘗一日去

其手」11以及「陷汴京圍城中痛憤作詩指斥蒙古不啻杜子美

之於祿山思明也」12 之元好問趙秉文與元好問有師生之誼辛

愿則是元好問最欽遲之詩友13 三人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元好問

元好問首先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挑戰了元稹這位杜詩的權威

讀者重新反省了杜甫詩的可貴之處爾後他完成了金代唯一杜詩專

著《杜詩學》一書此書雖已亡佚但〈杜詩學引〉一文不僅指陳

歷來解杜之弊同時也再次分析杜詩之妙深刻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

詩學觀點而「杜詩學」這一用語的提出更顯示了在歷代積累下

杜詩研討的內涵已達於相當的深厚度足以成為一門獨立之學同時

這也意味著杜詩讀者窮究杜詩的興趣與學術意識除此之外元好問

有多篇序論及詩作涉及杜詩都可說是金元杜詩學史上的相當重要的

文獻是知在動蕩的歷史情境中元好問卻在杜詩學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一頁

元好問為一代大家歷來學者對元好問的研究已有相當豐富的成

果對杜元關係也多有敘論不過多著眼於元好問襲化杜甫詩句的創

作方式以及推測〈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少陵自有連城璧」所指為

9 同前註卷 2頁 13 10 同前註卷 8頁 85 11 [金]元好問《中州集溪南詩老辛愿》引自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2004 年)卷 41頁 956辛愿亦作「辛願」《元好問全集》以下統稱《全

集》 12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卷 13頁 646 13 大德碑本〈遺山先生墓銘〉載「(好問)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趙

禮部見之以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後好問中舉時趙為主試又元好問於《中州

集》中列辛愿為「三知己」之一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3

何然本文認為遺山之杜詩學不僅代表了他對杜甫的理解同時也

反應了他對金元之際詩壇普遍存在的詩學問題之反省故本文企圖解

釋杜甫對元好問的具體啟發與影響為何尤其在此影響下元好問對

杜詩的體認在杜詩學史上又有何超越時代的專屬貢獻而我們又應

如何理解文學史上的杜元關係以下即就此數點略言其要

二元好問「杜陵嫡派」的內涵

「杜陵嫡派」是一個具有肯定意味的關係描述也就是透過元好

問詩藝為杜甫後嗣的文學史意義來推崇元好問的詩歌成就

當今學界普遍以元好問詩風近似杜甫14 或直接認為遺山乃詩學

少陵15 為共識但此識甚為晚出元明兩朝並未深究遺山對杜甫之紹

繼至清人如陸次雲(約 1662 在世)查慎行(1650-1727)顧嗣立

(1665-1722)施國祁(1750-1824)翁方綱(1733-1818)趙翼

(1727-1814)等始紛就遺山承續杜甫詩風有所著墨同治六年

(1867)忻州重建「遺山祠」以「杜陵嫡派」書其匾額元好問詩

藝來自杜甫幾成定論 14 如錢鍾書《談藝錄七律杜樣》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關於元好問》等篇都主張遺山學

杜另如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264「尤

其是他以國破家亡為主題的喪亂詩就其深切感人的程度而言在同類作品中除了杜甫表

現安史之亂的詩作外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

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15「元好問『以唐人為指歸』偏向于杜詩七律」等都勾

勒出杜甫和元好問之間的特殊關係 15 如蕭麗華教授所說「元人之學杜氣格上以元好問最神似然情志之沉鬱則諷時紀事亡

國遺音一類的作品多有老杜遺風」又考諸家之論而曰「元好問既得杜法又得杜意很

能切近杜詩的精神內涵」見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 年)頁 329又如詹杭倫認為「遺山學杜一在繼承弘揚杜詩愛國憂民的精神實質

二在借用點化杜甫的大量詩句」見詹杭倫〈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

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1 年)頁 477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5: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3

何然本文認為遺山之杜詩學不僅代表了他對杜甫的理解同時也

反應了他對金元之際詩壇普遍存在的詩學問題之反省故本文企圖解

釋杜甫對元好問的具體啟發與影響為何尤其在此影響下元好問對

杜詩的體認在杜詩學史上又有何超越時代的專屬貢獻而我們又應

如何理解文學史上的杜元關係以下即就此數點略言其要

二元好問「杜陵嫡派」的內涵

「杜陵嫡派」是一個具有肯定意味的關係描述也就是透過元好

問詩藝為杜甫後嗣的文學史意義來推崇元好問的詩歌成就

當今學界普遍以元好問詩風近似杜甫14 或直接認為遺山乃詩學

少陵15 為共識但此識甚為晚出元明兩朝並未深究遺山對杜甫之紹

繼至清人如陸次雲(約 1662 在世)查慎行(1650-1727)顧嗣立

(1665-1722)施國祁(1750-1824)翁方綱(1733-1818)趙翼

(1727-1814)等始紛就遺山承續杜甫詩風有所著墨同治六年

(1867)忻州重建「遺山祠」以「杜陵嫡派」書其匾額元好問詩

藝來自杜甫幾成定論 14 如錢鍾書《談藝錄七律杜樣》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關於元好問》等篇都主張遺山學

杜另如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 264「尤

其是他以國破家亡為主題的喪亂詩就其深切感人的程度而言在同類作品中除了杜甫表

現安史之亂的詩作外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

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15「元好問『以唐人為指歸』偏向于杜詩七律」等都勾

勒出杜甫和元好問之間的特殊關係 15 如蕭麗華教授所說「元人之學杜氣格上以元好問最神似然情志之沉鬱則諷時紀事亡

國遺音一類的作品多有老杜遺風」又考諸家之論而曰「元好問既得杜法又得杜意很

能切近杜詩的精神內涵」見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 年)頁 329又如詹杭倫認為「遺山學杜一在繼承弘揚杜詩愛國憂民的精神實質

二在借用點化杜甫的大量詩句」見詹杭倫〈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

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1 年)頁 477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194

清人之忽然重視元杜關係之考察是在當時重新認識元好問的詩

學脈絡上展開的而清人對元好問詩歌的發現與興趣卻是基於兩個

彼此矛盾的政治認同一是清廷對金代文學的重視另一則是清初部

分士人尊崇元好問亡國不仕修史著書以傳世的民族氣節以前者而

言康熙五十五年《御定全金詩》編成以皇朝之力所標舉的金詩在

唐宋詩的傳統外另樹一幟改變了明朝輕視金元文學的主流看法也

使元好問得到更多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則如遺民傅山(1607-1684)

他在〈遺山懷古〉一詩評曰「清操恥與降臣比」「杜陵詩史屹相向」

16因此清代對元杜關係的理解可分為二途一是從愛國與氣節之

行誼及「詩史」內涵來追蹤他與杜甫的關係另一則是透過作品細讀

來確立元好問借用或擬化杜甫詩句的痕跡並藉此來呈現元好問學

杜仿杜的創作意識進而鞏固其近似杜陵的歷史地位以下就此二

點分論之

(一)寓託政治興衰的詩史觀

「詩史」說雖源於唐人但卻成為宋人論杜的重要內涵宋人以

善陳時事敘事筆法實錄功能褒貶大義及觀察世變等提出詩史之

論然至於清初「詩史」更是解釋了詩歌在大時代中的存在價值

也就是在當時士人的認知中「詩歌的價值只有轉化成歷史的價值

才是有意義的」17 當此論成為考察詩人的重要依據除了杜甫詩史

意義再次獲得楬櫫元好問「詩史」特質也得到發揚

清人闡述遺山「詩史」之內涵可分兩途一是著眼於元好問編《中

州集》雖為存詩但實則保存一代人物文化的歷史意識如清聖祖

16 此詩未見原書《元遺山志》引自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頁 129 17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頁 2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5

稱曰「太原元好問撰《中州集》以人屬詩以事屬人後世有詩史

之目helliphellip朕嘗覽《金史》多採用好問《中州集》益信所謂『詩史』

不虛也」18 又如王士禛說「(中州集)其小傳足備金元一代故實」

19顧嗣立稱「元遺山先生《中州集》之選寓史於詩而犁然具一

代之文獻」20 這些說法正呼應了他在〈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亂來史筆亦燒殘百年遺藁天留在抱向空山掩

淚看」21 一詩中嘆息史傳化為劫灰以及珍惋幸留人間詩稿的著

述意識

遺山「詩史」說的另一含義是對於他以詩作記述金國政治興衰

並寓託個人感懷的創作內容如〈續小娘歌〉顧嗣立評曰「此為宋

助攻蔡州而發」〈秋夜〉一詩則被評曰「此為汴京之難言之」22 於

此可見透過索隱詩中的軍政事件是清人理解遺山詩作的途徑也

就是元好問的詩作除了文學上的價值還具歷史學上的意義

清代中葉的翁方綱及趙翼這兩位深於史學及杜詩的詩人以「詩

史說」推究杜元之承繼脈絡翁云「一於先生詩中寓杜老之史

坡之仙」23 趙翼則曰

(遺山)七言律則更沉摯悲涼自成聲調唐以來律詩之可歌

可泣者少陵十數聯外絕無嗣響遺山則往往有之如〈車

18 見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御制全金詩序》(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頁 1 19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卷 11頁 262497 則 20 [清]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金元傳記資料叢

刊》本)第 15 冊頁 7 21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卷 5

頁 1334以下簡稱《校注》 22 [清]顧嗣立《元詩選遺山集》頁 104123 23 [清]翁方綱〈知忻州汪君本直修元遺山先生墓〉見《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卷 48頁 107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8: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196

駕遁入歸德〉之「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蛟龍

豈是池中物蟣蝨空悲地上臣」〈出京〉之「只知灞上空兒

戲誰謂神州遂陸沉」〈送徐威卿〉之「蕩蕩青天非向日

蕭蕭春色是他鄉」〈鎮州〉之「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是楚囚日月盡隨天北轉古今誰見海西流」〈還冠氏〉之

「千里關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座主閑閑公諱日〉之

「贈官不暇如平日草詔空傳似奉天」此等感時觸事聲淚

俱下千載後猶使讀者低徊不能置蓋事關家國尤易感人

惜此等傑作集中亦不多見耳24

趙翼從「七律」之「可歌可泣者」著眼遺山之「嗣響」老杜也就是

杜甫開創了寓含政治性質的七律書寫而遺山正是這個傳統最重要的

後繼者

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一文將杜甫詩中書

寫政治內容的表現角度和方式分為「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在

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的身世之感」「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

內涵」等三種類型25 如果對照元好問 327 首七律則亦不乏這三種

類型之作如〈岐陽〉三首寫木華黎攻掠關中之事〈癸巳四月二十

九出京〉「塞外初捐賜宴金當時南牧已駸駸只知灞上空兒戲誰

謂神州遂陸沉」記邊務不敕遂使蒙古南下之恨〈衛州感事〉「神

龍失水困蜉蝣一舸倉皇入宋州」則是嘆金哀宗衛州兵敗都可視為

「對現實政治的直接描寫」

另如〈新野先主廟〉藉劉備於當陽保民不棄之事以諷金廷南遷

24 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甌北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卷 8頁 1267-1268 25 見程千帆張宏生〈七言律詩中的政治內涵mdashmdash從杜甫到李商隱韓偓〉收入程千帆

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47-7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7

後禁止流民南渡之舉〈讀靖康僉言〉一篇則是以宋滅於金之歷史

感歎金朝當日之危殆則應屬「以詠嘆史實來表現政治內涵」的作品

在杜元集中最深刻的應屬「在巨大的現實政治背景中所反應

的身世之感」這類詩作元詩如〈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

一方面記哀宗出奔之事一方面則以「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

此身」來自勉〈淮右〉一詩以宋破淮西及哀宗歸德被囚事為背景

寫下「空餘韓偓傷時體留與纍臣一斷魂」的自傷〈即事〉「秋風

一掬孤臣淚叫斷蒼梧日暮雲」〈送仲希兼簡大方〉「家亡國破此身

留留滯聊城又過秋」〈寄欽止李兄〉「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

一夢中」等所賦皆是亂亡中自我處境的蕭條悲哀近於趙翼所說「感

時觸事聲淚俱下」者

杜甫這種感時傷政的抒情詩打破了早期七律以頌德朝讌為主

的詩體內涵獨樹貞剛悽楚的七律情韻據程千帆考論杜甫以後李

商隱及韓偓皆繼此體但並不成功惟元好問及錢謙益等卻更較義

山韓偓為全面26 遺山亦嘗自比「韓偓傷時體」可見以詩紀時傷

事本是他詩作的重要內涵他嘗嘆言「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

與細論」(秋夜)將自我情感投入興衰遷滅的大歷史以痛苦的心靈

覺察時代這詩史意識同為杜元所有他們的作品不僅留下史跡

也因雄偉牢落的歷史感受而成就了詩歌的巔峰麗句中有蒼涼蕭瑟

裡寓悲憤的格調境界成為傳統詩歌批評的最高審美價值杜甫「詩

史」之譽早為文學史上的共識元好問或也因此格調境界而被譽為

杜甫「嫡派」

26 同前註該文舉遺山〈岐陽〉三首之一〈衛州感事〉二首之二〈四哀王仲澤〉為三類

之代表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198

(二)宋人詩學風氣下的學杜

清人不僅注意到元好問在詩史精神上與杜甫相契可為嗣響他們

更發現了元好問對杜甫詩句的大量化用顧嗣立云「遺山詩用前人

成語極多陶杜句尤甚」27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也拈出不少直

接化用杜句的詩例然最著名的當屬施國祁之注元處處皆引杜詩為

其詩語出處28

元好問詩中照搬或點竄杜句為用甚多如〈送周帥夢卿之關中〉

「箭筈通天有一門」全搬杜甫〈望岳〉句〈懷益之兄〉「三年浪走空

皮骨」29 改杜句一字於此我們固然可以相信杜詩是元好問語料的來

源但此現象卻不能孤立地解釋為元好問對杜甫的孺慕因襲而應視

為當時創作風氣對元好問的影響

27 [清]顧嗣立《元詩選》〈淮右〉頁 123 28 據詹杭倫考訂施引杜注元達 110 首見〈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

誕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1990 年)頁 478然施

注不僅有所遺漏同時不免附會之嫌如遺山詩卷一〈虞鄉麻長官成趣園〉「蹉跎匡山游」

施注以杜甫〈懷太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又如卷七〈嗣侯大總管哀挽〉二首

「運隔黃圖日」施注以杜詩「臺閣黃圖裡」前例「匡山」在元詩應指「匡廬」也就是以

陶潛比喻麻平甫並以「匡廬」喻中條山王官谷但在杜詩則指蜀地彰明縣南之大匡山

事可見《丹鉛錄》《容齋三筆》等後例「黃圖」者《杜詩詳注》已點出用江總賦「覽

黃圖之棟宇」又如卷 9〈寄答飛卿〉「喜於滄海得遺珠」施氏以杜句「地靈步步雪山草

僧寶人人滄海珠」注「遺珠」一語但「滄海遺珠」一詞與本是閻立本稱狄仁傑「君可謂

滄海遺珠」事可見《新唐書》115 卷又如《校注》卷 4〈送崔夢臣北上〉其中「玉樹清

姿」一句施氏以杜甫「皎如玉樹臨風前」注「玉樹」之出處然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全唐詩》133 卷)或更可注解元好問詩施注本

欲箋證本事後因友人慫慂反注解故實其陋於錢鍾書《談藝錄》已詳述故偶然字面相

同便引杜為出處雖不夠嚴謹但卻反應了一個事實即清人已認為元遺山化用杜詩為其特

色故處處草木皆兵以杜注元另趙永源統計《遺山樂府》380 多闋詞作借用杜詩有

117 闋見〈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

頁 48 29 見《校注》頁 1495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199

荊公嘗言曰「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言語已被

樂天道盡」30 宋人居唐賢之後一方面感嘆好句難覓另一方面則

顯示出他們勇於對前人的好語言有所翻新創造營造新的詩歌語言

因此宋人詩詞大有翻新前人陳言的作法31 待黃庭堅提出「取古人之

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32 之說將這種潛在已久

的創作方式表面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3

這種創作概念一方面符合宋人重視博學廣識的文化氣息一方面

則滿足了宋人喜出奇翻新的藝術思維因此在北宋中後期成為創作中

普遍的藝術手法這種手法並未隨著宋亡而消失金代詩壇亦流布此

風如《中州集》載「(岳行甫)舊所傳『沾泥柳絮燕銜去鎖月梨

花鸎喚開』本前人詩又苦無佳致世俗識真者少誤為仁老所作

乃鬨傳之」34 又如辛愿〈亂後還〉三首其二「亂後還家春事空樹

30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卷 14頁 91引陳

輔之《詩話》 31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頁 148 稱認為這種「貴用事」「殆同

書鈔」的形式主義「在王安石的詩裡又透露了跡象在「點瓦為金」的蘇軾的詩裡愈加發

達而在「點鐵成金」的黃庭堅的詩裡登峰造極」如果從實際的作品來說蘇詩如「天

外黑風吹海立」近似杜詩「四海之水皆立」(朝獻太清宮賦)之語典而他的詞作如〈水

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念奴嬌〉之「我醉拍手

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等亦然黃庭堅詩亦善此法宋人詩話論之頻頻如葛立

方《韻語陽秋》卷 2 舉出「織成白髮三千丈」等句洪邁《容齋隨筆》卷 1 舉出〈題畫睡

鴨〉全用徐陵〈鴛鴦賦〉句此類例多不能遍舉 32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答洪駒父書》(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卷 19頁

204 33 周裕鍇認為「點鐵成金」的創作效果是「由於這些陳言與原典文本意義相脫離因而成為

獨立的富有表現力的形象從而獲得全新的審美效果helliphellip所以這種『取古人之陳言入於

翰墨』就不是蹈襲而是改造甚至是創造」見《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乙編第 3 章頁 178 34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卷 7頁 11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00

頭無處覓殘紅」35 點化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姚孝錫〈芍

藥〉「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原本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

舞散化作綵雲飛」這些例子很多也有化用杜句的如蔡松年〈庚

申閏月從師還自潁上對新月獨酌〉「燈花何太喜似報天雨霽」36可

見金代創作風氣是仍帶著一些北宋的習氣元好問亦復如此如張廷

玉《澄懷園語》便曾指出「元遺山詩中用古人成語甚多不以為

嫌至其人自為詩句重見集中者更不一而足」37 趙翼《甌北詩

話》有「遺山複句最多」一條錄「一片傷心畫不成」「老夫聊發少

年狂」「詩卷長留天地間」「兩都秋色皆喬木」38 等句多次出現在

不同的詩中是知遺山化用杜句是宋金創作風潮下個人選擇的結果

已是有意相師而非無心暗合

清人以遺山之襲化杜詩為元好問尊杜學杜的力證在此基礎

上元好問師法杜甫殆無疑義但除了借用轉化杜句元好問對杜甫

之襲取而造成二人有著相近的面貌是否還可能表現在其他藝術技巧

上呢以下分述之

1 構句

杜甫特殊的藝術構思往往形成了風味獨具的名句而成為後人模

仿的對象金代亦不免此風如高士談〈不眠〉「月近中秋白風從

半夜清」很可能是仿杜甫「語峻而體健」39 的作法遺山詩有些在結

35 同前註卷 9頁 147 36 同前註卷 1頁 27 37 引自[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9 編8 冊頁 4839 38 《甌北詩話》卷 8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269-1270各詩典出高蟾〈金陵

晚望〉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黃庭堅〈讀

曹公傳〉等 39 高詩見[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卷 1頁 32「語峻體健」為王彥輔論杜句「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見[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1

構上亦頗似杜甫如〈送吳子英之官東橋且為解嘲〉「良醞暫留王績

醉新詩無補玉川窮」40兩句皆以五六字入人名修飾第七字之構

句法頗似杜詩「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縫袁紹杯」(秋盡)又如

〈過寂通庵別陳丈〉「違離更覺從公晚卻望都門一慨然」41以「更

覺」一詞在律詩中第七句三四字斡旋將惆悵情意轉折更深並喚

起下句以悲慨作結此法始自杜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

衣」42 除了這些詩例遺山還特別喜歡將己句和杜句作成對偶《養

一齋詩話》便發現此法並舉出實例「多病所需唯藥物一錢不值是

儒冠」「風流豈落正始後詩卷長留天地間」「東閣官梅動詩興洞

庭春色入新芻」等43 這或許不是偶然的互文用典而是有意識地讓

自己與杜詩以交流對話透過對偶杜句也就是對杜甫構句的模仿和

句意的互動進而形成更緊密的文學關係因此元好問之學杜不只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遠距觀摹而是企望達到密切的交流

同化

2 造意

宋人有「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

謂之奪胎法」之說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認為「奪胎換骨」本

是道教術語是「惠洪借用來比喻作詩師法前人而不露痕跡並另

有創新」44 的一種詩法周裕鍇從「原型」的理論來闡釋其意所謂

40 見《校注》卷 3頁 524 41 同前註卷 5頁 1156 42 錢鍾書嘗指出遺山以實大聲宏飽滿高渾多填入人名地名為句的創作手法來學杜甫七

律之「肥」者而這一類或亦可視為是構句上的承襲錢說可參《談藝錄》(臺北書林出

版社1988 年)頁 172-175 4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20 44 「奪胎換骨」之說出於惠洪《冷齋夜話》學界已有不少討論其內涵可參周裕鍇《宋代

詩學通論》頁 185-198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02

「結構原型」乃指兩詩「語序意脈及其互補結構所形成的張力」的一

致前文「構句」一節所述較近乎此而「意義原型」則是「相同環

境的影響下同一類型的經驗產物」本處所言元好問和杜甫之雷同即

著眼於此

遺山詩如〈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

發幽妍」45以「題詩」之行為來緩解作者假擬出的窘況(笑遲暮)

在詩中強調自己「題詩」行為的特別用意這和杜甫〈題鄭縣亭子〉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頗感近似46 又如元好問詩〈阿

千始生〉「田不求千畝書先備五車野夫詩有學他日看傳家」47

和杜甫〈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

綵衣輕」48 兩詩中盼子潛心文術並繼承父親詩學事業之期許真

可說是如出一轍又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寫戰亂中的生民遭

劫掠殺戮意與杜甫〈三絕句〉也頗近似元詩「紅粉哭隨回鶻馬

為誰一步一回頭」49相較於〈三絕句〉中「婦女多在官軍中」50

皆透過女性遭遇而突顯離亂之痛可說是「窺入其意而形容之」的例

證故這類詩句雖彼此用語相異構句亦不甚同但創作的意圖和句

中的含意卻可說是共同的這或許是「後天的相似環境中所產生的文

45 見《校注》卷 2頁 260 46 遺山詩「只恐春叢笑遲暮題詩端為發幽妍」經論文審查人指出「為菊花發幽妍」非為

己而作愚意以為詩中或有自喻之意蓋此詩作於金正大元年甲申(1224)時好問已 35

歲元好問於 16 歲時應舉一直未中32 歲時方登進士然輿論以為此乃趙秉文(即本詩題

中座主趙閑閑)循私之弊故好問憤不就選直至此年 5 月其方應宏詞科試夏歸嵩山

旋入史館為修編秋賦此詩故本文推測「遲暮」或有晚遇之意「幽妍」則謂己不慕榮華

之心 47 見《校注》卷 3頁 499 48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頁 413-414 49 見《校注》卷 4頁 648 50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57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5: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3

化心理結構」51但亦可能是遺山受杜甫影響下的創作

3 章法

杜詩不僅在詩意上有其沉鬱之處其構句之巧思與意脈頓挫之法

亦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成就元好問對杜詩的襲承除了前述亦見於

章法之鋪排如〈紀子正杏園燕集〉中間一段描寫花開

未開何所似乳兒粉妝深絳唇能啼能笑癡復騃畫出百子元

非真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陽和入骨春思動欲語不語時

輕顰

就中爛漫尤更好五家合隊虢與秦helliphellip52

這讓我們直接想起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為圔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雖然句數略有參差但問答之體裁及句勢卻是相同的我們很難說元

好問在創作時不是受到杜甫的影響又如〈長壽新居〉三首其一

地古村墟迥川回縣郭斜蒲池餘老節菊水引新芽

卜築欣成趣歸耕覺有涯迎門顧兒女今日是山家53

在整首作品的章法及情境上和杜甫〈為農〉一詩幾同機杼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54

51 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189 52 見《校注》卷 4頁 712 53 見《校注》卷 3頁 491 54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318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04

首聯點出地理空間之蕭條頷聯承上言村居細景以彰靜好頸聯分別

用「卜築」「卜宅」之意象並同寫對自我生命的情境的省思尾聯

則結上以抒發當下懷抱杜甫此詩章法特色在於前四句由闊而細並

於頸聯之入言心事較諸盛唐山水詩人如王維之〈終南山〉〈終南別

業〉〈漢江臨汎〉或劉窅虛〈闕題〉祖詠〈蘇氏別業〉等名篇多喜

四句寫景暗寓意境或於頷聯說人事反於頸聯作景語以開蕩意興杜

甫此章法可說亦為一體我們雖不必一定斷言遺山〈長壽新居〉這類

詩歌的章法必來自杜詩但他們在類似的人生意境中所書寫的篇章

心理感受次序若有雷同是可想像的而元好問以這樣的章法來表現心

境或也是一種文化的心理結構下的選擇吧55

4 詩體

杜甫詩之富於創造亦表現於其對詩體的開創上杜甫所賦如〈飲

中八仙歌〉如〈北征〉〈同谷七歌〉〈存歿口號〉〈觀打魚歌〉及

連章七律論詩絕句等都是一再為後人所仿擬的詩體56 對杜甫特

殊詩體的繼作是詩歌史上一個普遍而重要的現象然金代除了元好

問較少見其他詩人如此操作

元好問在詩體上襲取杜甫但他往往加入自己的變化如〈存歿

辛老敬之劉兄景玄〉是明顯是承襲杜甫〈存歿口號〉的作品但他

55 有關杜詩章法的分析詳可參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

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56 如洪邁《容齋隨筆》卷 2並列杜甫〈存歿口號〉及山谷〈病起荊江亭即事〉「閉門覓句」

一首亦即兩詩同體又吳可《藏海詩話》「魯直〈飲酒〉九首『公擇醉面桃花紅焚香

默坐日生東』一絕其體效〈飲中八仙歌〉」而宋人楊時(1053-1130)有〈鄱陽湖觀打

魚〉陳師道(1053-1101)〈次韻蘇工西湖徒魚〉則是仿杜〈觀打魚歌〉至於邱葵(1244-1333)

汪元量(1241-1317)文天祥等南宋末詩人則多借杜〈同谷七歌體〉言亡國之痛周裕

鍇《宋代詩學通論》則以「偷勢」喻此現象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5

將杜甫七絕的形式變化為七律57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襲自杜甫〈戲

為六絕句〉的〈論詩絕句〉三十首遺山自稱「誰是詩中疏鑿手

暫教涇渭各清渾」是知遺山乃承杜甫之原意但在體裁上更為擴大

內容上也更具系統性他這種按時序專論歷代詩人詩作得失的「論詩

絕句」區隔了一般泛論詩歌作法或讀他人詩後的感悟所寫成之「絕

句」遺山透過論詩絕句建構詩歌史觀與表現審美標準的作法在後

代為人一再仿效如錢謙益〈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

句十六首〉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田雯〈論詩絕

句〉十二首謝啟昆〈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三十八首舒位〈論詩絕句〉二十八首(詩前有序「元

遺山撰論詩絕句王文簡嘗仿之」)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李希

聖〈論詩絕句六十首〉陳衍〈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等

都是這個傳統中的作品不少詩人也在題目或序中點出「仿遺山」之

意故元好問在這個詩體上的仿擬雖來自杜甫但他有所蛻變而成新

體可見元好問之學杜並非沿襲守舊而是借助杜詩來完成開創之境

綜上所述可見「杜陵嫡派」一語所描述的杜元關係不只是用

字借句這種表象層面元好問所追蹤杜甫的一方面是書寫時代家國

的政治意識上另一方面則是在表現手法上他大量點化杜句入詩

同時在構句造意章法詩體等各層次都可見他學習類近杜詩

的痕跡元好問的創作除了個人天賦亦不能脫離時代來理解從元

好問的詩作中正可見北宋詩風對金代的浸漬濡染也就是遺山之學

杜是透過北宋人所營構出的詩學方法帶著宋代詩學的影響來學杜

的然元好問並非以模擬為出發以近似而滿足而是透過杜詩的文

化遺產增益自我作品的藝術性建立屬於自我的美學風格因此我們

可感於遺山之作中有杜詩的存在但亦有他自身的精神面貌

57 見《校注》卷 5頁 1630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8: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06

從杜詩學的立場來說正如前文所述金代詩學不主故常並不

特別標舉哪一家的詩風因此元好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便特別顯豁

他證明了以杜詩為資憑可增益詩歌的藝術效果也就是「學杜」是一

條完成詩藝的可行之路然而他也以其詩作示範了「如何」學杜的問

題也就是學杜不是要「像」杜而是能深化與改造杜甫所營構的藝

術世界進而成就自我的新藝境故我們可以說杜甫的詩學成就來

自於吸納前賢特長而轉變為自我的詩歌藝術而元好問也正是如此

故從今日的眼光來看也許「杜陵嫡派」之說並不是一個托足權門以

自高的溢美形容而是一種詩人真精神的遙遠呼應

三〈杜詩學引〉和「少陵自有連城璧」

元好問除了在創作上向杜甫所建構的大傳統回歸並再次證明

「杜甫傳統」的重要性他在金元杜詩學史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貢

獻一是《杜詩學》一書的編纂一是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重新

反省杜甫的詩學價值所在以下就此二者分言之

(一)〈杜詩學引〉的批判與內省

杜詩在宋代是一個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從詩集的整理考校

編年到詩藝之肯定闡揚至於杜詩在實務創作上的價值對國家

社會政教上的意義以及詩史詩聖等尊號內涵的完備與確立都可

說是宋人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自王洙編纂王琪刊刻之杜集問世長久冷落之杜詩漸成詩壇顯

學宋人對杜詩評談不輟許多精闢的意見漸次闡揚然以杜詩之博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1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7

肆宋人亦不免有「苦其難曉」之嘆58 宋人為通曉杜詩至少有四

方面的努力

1 年譜編次與詩作繫年

2 字詞名物之典故及詩句出處注解

3 箋釋詩意

4 探討杜詩寫作藝術

如果從時代來看杜詩的編年始自北宋黃伯思(字長睿1079-1118)

《校定杜工部集》(成書於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精於南宋魯訔

(字寄欽紹興五年[1135]進士)《編次杜工部集附年譜一卷》(成

書於南宋高宗紹興癸酉1153)大成於黃希(字仲得一字夢得

乾道二年[1164]進士)黃鶴(字叔似)父子《黃氏補千家集註杜

工部詩史》(董居誼作序於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早期注解杜

詩多已散佚目前可見者以趙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近體詩先後并解》

(約成書於紹興四年[1134-]到十七年[1147]間)為最早集注

則以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書名為《四庫全書》所命成書於南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為最早箋釋杜詩則以蔡夢弼《草堂詩箋》

(此書成書年代不詳翁方綱攷為嘉泰甲子[宋寧宗四年1204])

為最著至於對杜甫詩藝或詩歌內涵的申說等則泛見於諸多著作

中可注意者一為方深道(徽宗宣和六年[1124]進士)《諸家老杜

詩評》一為前述《草堂詩箋》所附之《草堂詩話》二者皆為袞輯他

人論杜意見之彙編作品至於最早的批點本當推劉辰翁(字孟會

號須溪1232-1297)的《須溪批點選註杜工部詩》(刻於元成宗貞元

58 見[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詩序〉見[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

里仁書局1980 年)頁 2244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08

元年1295)如果從王琪於嘉祐四年(1059)官刻杜詩至於魯訔之

作也可以說是杜詩復興百年後已有了相當的成果

當南宋在杜詩學的發展上已蔚然有成北方的金國相對而言卻是

相當冷落的百年間沒有一本杜詩方面的相關著作唯在金哀宗正大

二年(1225)三十六歲的元好問編成《杜詩學》一書此書是金代

唯一的杜詩專門著作惜已湮沒無存今唯餘〈杜詩學引〉言其編書

用心其文如下

杜詩《注》六七十家發明隱奧不可謂無功至于鑿空架虛

旁引曲證鱗雜米鹽反為蕪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趙次公

作《證誤》所得頗多託名于東坡者為最妄非託名者之過

傳之者過也竊嘗謂子美之妙釋氏所謂學至于無學者耳今

觀其詩如元氣淋漓隨物賦形如三江五湖合而為海浩浩

瀚瀚無有涯涘如祥光慶雲千變萬化不可名狀固學者

之所以動心而駭目及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則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也夫

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識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

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入有不可復以金屑

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故謂杜詩為無一字無來

處亦可也謂不從古人中來亦可也前人論子美用故事有「著

鹽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于滅沒

存亡之閒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先東巖君有言

「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為『今人讀杜詩至謂草木蟲魚皆

有比興如世閒商度隱語然者』此最學者之病山谷之不注

杜詩試取《大雅堂記》讀之則知此公注杜詩已竟可為知

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09

乙酉(按1165 年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之

夏自京師還閒居崧山因錄先君子所教與聞之師友之閒者

為一書名曰《杜詩學》子美之《傳》《誌》《年譜》及唐

以來論子美者在焉候兒子輩可與言當以告之而不敢以示

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59

以此引文推測元好問這部《杜詩學》可能月餘即成內容多為編纂

而非自述不過從〈杜詩學引〉一文中卻可見遺山對於杜詩之體會

雖然他謙稱此書意在「教子」然他所意圖者或是一套理解杜詩進

而學習詩藝的法門可分為以下三點論之

1 反「蕪累」注杜的深意

遺山此文以批評舊注為起點其所見者已有六七十家從此或能

推知北人並未隔絕於南方興盛的杜詩學不過元好問對南方詩學未盡

滿意在創作上「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元好問並不

認為北方詩歌的藝術成就遜於南人在批評上「北人不拾江西唾

未要曾郎借齒牙」他亦不十分同意江西詩派的詩學主張60

〈杜詩學引〉中所謂「鑿空架虛旁引曲證」等即可以他所言

「託名于東坡者」的「偽蘇注」為代表此書或間有少數蘇軾確實說

過之語然餘多為注者自造61 荒誕粗淺無甚可取不過元好問的

觀點很獨特「非託名者之過傳之者過也」可知他認為偽注之盛

59 見《全集》卷 36頁 750 60 二詩為〈自題中州集後五首〉其一其二見《校注》頁 1330-1331 61 此作又稱《東坡杜詩事實》《東坡杜甫事實》《東坡老杜詩史》等成書時間不詳朱熹

不知以何原因稱是閩中鄭昂尚明偽為之目前內容以《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此書編者不詳

應刻於寧宗年間(1195-1224)保存最多莫礪鋒考證應成書於 1142-1147 年間並稱「偽

蘇注」3000 餘條注解中至少有 14 條實為蘇軾語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唐

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5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10

不啻為淺學之妄信與商賈之求利而應視為宋代詩學風氣尤其是江

西詩派後學的論詩偏頗所致

莫礪鋒認為偽蘇注是在宋人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觀念下

以及崇尚「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一字無來處」等創作意識下

產生出來的62 因此偽蘇注假託權威以言出處「傳之者」既先入為

主地相信杜詩下字造語必有來歷出處又心虛於自己之無學而缺乏實

事求是的考核能力故以訛傳訛而偽蘇注亦在捏造杜句出處時暗

示杜甫詩句乃點化前人詩句而來稱「工部或得換骨之法」「傳之者」

信而從之亦證明了其對江西詩法的盲目宗仰以及欲於杜詩中找到

詩法依託的渴切心理

「偽蘇注」只是一個特別突出且有道德問題的顯例宋人注杜

過份強調出處典故之習氣俯拾皆是即便到了清代如仇兆鰲之《杜

詩詳注》等亦不免此病「無一字無來處」可溯源至老杜「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創作經驗適逢宋人好學反俗故為詩也不能

擺脫自矜博雅的炫學之樂其詞語必有來處並非一味守舊排斥獨

創反之其所追求者正是期待能由自我詩句脈絡的重組去開創

一既有語詞中前人(包括首創者與後繼使用者)尚未體會之幽窅深

意同樣地其喜用典使事也絕非食古不化而是要翻出一故事之

新味與新意故宋人認為「以新為新」不僅不雅(缺乏文化內蘊)

同時也不文(缺少藝術手段)要「以故為新」方見學力才是工夫

這種心態不免產生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奇拗」和「尖新」為美往

往使詩人過分重視新奇之技巧使詩歌造作而欠渾成自然其次在

創作過程中一味追琢詞語典故之巧態創作旨趣便偏重文字技巧而

忽略了詩歌內涵的追求正是劉克莊所謂「鍛煉精而性情遠」63 之

62 同前註頁 66-69 63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2頁五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1

弊同時當後學過分迷信這些詩法遂依仰前人而不能自脫於文化羈

縻自我才性遂不得彰顯64

如果我們從遺山的詩作來看其詩字句多有來處用典也十分頻

繁但詩中卻能見至性情是知元好問的重點不在於「學」的淺深問

題而在於「化」的功力之上因此他不滿注杜者之「蕪累」一在

於迷信詩法而先入為主地造成附會之說二在於淺妄無學而導至的瑣

碎失義三在於他們只能見杜詩文字之表象而不能見杜詩運用轉化

的詩法之妙mdashmdash這不僅是「如何注杜」的問題更是對詩歌內涵究竟

為何物的認識問題

因此元好問主張理性自然看待創作他對學詩的反省是

初學詩以十數條自警無怨懟無謔浪無驁狠無崖異無

狡訐無媕婀無傅會無籠絡無炫鬻無矯飾無為堅白

辨無為賢聖癲無為妾婦妬無為仇敵謗傷無為聾俗哄傳

無為瞽師皮相無為黥卒醉橫無為黠兒白捻無為田舍翁木

強無為法家醜詆無為牙郎轉販無為市倡怨恩無為琵琶

娘人魂韻詞無為村夫子兎園策無為算沙僧困義學無為稠

梗治禁詞無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無為薄惡所移無為正人

端士所不道65

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對宋金以來許多詩歌在內容語言或風格上諸多弊

端的整敕這「自警」之辭隱含了元好問的期許詩歌應該超越以

孟浪為趣味的語言操作也應該避免淪於宣洩一己私情而無深思的淺

64 此弊正如周裕鍇所言「江西末流之弊大略有二端一是為求新奇有意廢棄前人作詩規

矩helliphellip二是將黃庭堅『覆卻萬方無准』的詩法總結為種種具體的詩法helliphellip其結果使

本來變化不測的句法反而成為有跡可尋的新套路」見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頁 223 65 〈楊叔能小亨集引〉見《全集》卷 36頁 763-764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12

薄層次同時應該避俗去累回歸淳雅與正道追求深遠的悟境而

詩人尤其應該「自警」於盲目的下筆並在對傳統及時俗的反省中樹

立自我的創作良知在這樣的詩學觀點下注詩自也可免旁曲附會的

蕪累之病

2 追求渾化無跡的境界

遺山對於強調詩中用字必有來歷有所不滿但他並非排斥學養或

主張「無學」而是強調另一層次的「以學為詩」元好問推崇趙次公

說他的「證誤」是「所得頗多」然而趙次公卻是一個最喜言杜詩典

故出處的注家例如杜詩〈熱〉一首中「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次公以《魏志》「賈逵自為兒童戲弄」66 來注其出處可見其注杜之

法而他嘗曰

余喜本朝孫覺莘老之說謂「杜子美詩無兩字無來處」又王

直方立之之說謂「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看老杜

詩」因留功十年注此詩稍盡其詩乃知非特兩字如此耳

往往一字綮切必有來處皆從萬卷中來至其思致之貌體

格之多非惟一時人所不能及而古人亦有未到焉者若論其

所謂來處則句中有字有語有勢有事凡四種兩字而

下為字三字而上為語擬似依倚為勢事則或專用或借用

或直用或翻用或用其意不在字語中于專用之外又有

展用有倒用有抽摘滲合而用則李善所謂「文雖出彼而意

殊不以文害」也又至用方言之穩熟用當日之事實者又

有用事之祖有用事之孫何謂祖其始出者是也何謂孫

雖事有祖出而後人有先拈用或用之別有所主而變化不同即

66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頁 95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5: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3

為孫矣杜公詩句皆有焉世之注解者謬引旁似遺落佳處

固多矣至於只見後人重用重說處而不知本始所謂無祖

其所經後人先撚用並已變化而但引祖出是謂不知夫舍祖

而取孫又至於字語明熟混成如自己出則杜公所謂「水中

著鹽不飲不知」者蓋言非讀書之多不能知覺尤世之注

解者弗悟也67

從注解的立場來說首先必須假設詩人的創作在是在豐厚的文化基礎

上所展開因此清理詩中詞語的文化深意分析作者選用該詞語的多

元考量必然有助於疏通詩意的理解而杜甫也正是以博學廣識為藝

術特徵的詩人因此宋朝之注杜皆不能擺脫言其典故出處的慣例

但是元好問所在意的是在於注家能否真正理解杜詩對傳統文化的汲

取和活用他認為趙次公「所得頗多」不是在於他能注出「兒童」

典出《魏志》這個層面上而是在於他能發揮杜甫轉化所學以為詩的

特色揭示杜詩隱涵於無色無相中的「字」「語」「勢」「事」之來

歷與意義以及歸納出杜甫運用這些文化素材的手法

倘若將趙注相較於「偽蘇注」及其相同概念下的注家除了精博

以外趙注對杜甫以功力融化書卷而自成瑰句之體會更深這是元好

問最為肯定者他用「合而為劑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鹹之相

入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朮參(蓡)桂而名之者矣」來形

容杜詩文化內涵之豐富和融洽故注杜者面對如此淵深洋溢的文本

要能「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

「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典出《列子說符》68意指相對於

67 同前註頁 1〈趙次公自序〉 68 九方皐之相馬不識牝黃牡驪伯樂卻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

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皐之相者乃有貴乎

馬者也」見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頁 263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14

津津樂道杜詩典故出處的注家所識不過「金屑丹砂芝朮參桂」

之藥材名目卻不能知這些藥材間的作用變化只能知馬匹的「牝黃

牡驪」的外在樣貌卻無法真正理解馬匹情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因此

遺山所謂之「天機」主要是指詩人鎔鑄材料以應己需的藝術創造能

力也就是當詩人以其心靈交接於宇宙而得到了啟示進而產生澈悟

的當下他能以自身才力完成表達此澈悟之意象或語言等藝術操作

一般注解家顯然無法真正理解與闡釋於詩人這種才力而元好問

在此也指出了杜詩的精微不在用事廣或文字巧這類人所共覺之表

象而是他能在紛然尋常的世界中深深領會難以言喻的生命意境

同時可透過強大的藝術能力表現此境而這或許才是「子美之妙」

故元好問所言「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不僅對照出注家之弊同

時也說明了傳統注解無能發揚詩篇的精神內涵

3 對「甄隱」杜詩的思考

古典詩歌以比興為義「比興」者即不明言所涉意涵因此對

詩旨的追蹤是所有讀者一致面臨的課題只注釋一般名物或典故出處

的注家於詩旨之探求顯然過淺然望文生義隨意聯想或假託史

實附會牽強者又失其真如何透過詩人所提供之語碼符號經過

有效的解碼過程而體會詩人在隱顯之間欲言又止的真實心跡或是

注家最神聖而艱難的工作

元好問在〈杜詩學引〉中亦對時人探求杜詩本義的方法與結果提

出質疑他特別舉出黃庭堅〈大雅堂記〉認為有此一篇「則知此公

注杜詩已竟」這「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觀念所指即為〈大

雅堂記〉所云

余嘗欲隨欣然會意處箋以數語終以汩沒世俗初不暇給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5

雖然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於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

《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

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後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使後

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彼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魚蟲以為物

物皆有寄託如世間商度隱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69

黃庭堅的「不注而注」也就是他認為逐字逐句箋釋並不能真正幫助

讀者理解杜詩之妙因此他提出的是讀詩之法讓讀者從自我學養的

增益中去逐步理解杜詩這才是「得天機于滅沒存亡之閒」的最善方

法元好問接受了黃庭堅這個觀點他用「讀之熟求之深含咀之

久則九經百氏古人之精華所以膏潤其筆端者猶可髣髴其餘韻

也」來呼應黃庭堅的主張也就是深化自我學養才是理解偉大作

品的最好途徑

元好問這個觀念雖然來自黃庭堅但在此時提出則反應了他對

他所接觸的「杜詩注六七十家」的不滿

在黃庭堅的年代注杜即有不少「穿鑿」注家往往以已意妄測

杜甫尋其「寄託」這類事事有所寄託的言詩觀念可以說是《詩

經》美刺說影響傳統詩學詮釋方法的一個顯例無論毛公鄭玄都

將《詩》依託於周代的實際政治也就是說詩者必先主張每一篇詩

作都只是一個喻依其中必有一個更遙深的喻體而且這喻體多半有

關於現實政治也就是說詩是政治「寄託」之產物宋人之讀杜

雖不盡然必從政治層面來解杜但基本上也是先假設杜甫詩句本身具

有不單純的個性然後窮盡心思來尋繹其複雜內涵相對於黃庭堅或

元好問主張透過對傳統文化的融會吸納以作為讀杜之根本並憑藉這

69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7頁 180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8: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16

一層工力來「得天機」這類「以為物物皆有寄託」的注家其弊不

在於索求過深反而在於識詩太淺也就是說詩句固然有其表面上

的句意和平行於此句意的深層意但兩者的對應是否能那麼簡約一

致或是否能透過那麼單純的聯想附會便可呈顯出這窅邈的深意詩

之不同於「隱語」便是在於作品中的情意色彩和生命悟境如果論

詩似「商度隱語」mdashmdash只是透過文字線索來找一個現實中可能相應的

事件以為詩的「答案」那麼雖有「答案」卻失落了詩歌本身最可貴

的本質「子美之詩委地矣」就是因注家的窳陋反使杜詩在被誤解的

情境中而全面降格的感歎

欲求杜詩「深意」的注家在山谷與遺山的眼中反而是「過淺」

也就是說遺山所在意者是杜詩中的另一種超寄託的存在那是什

麼呢江弱水教授說

詩人的心聲并不是社會思考與歷史回憶的抽象說明也不是

外在于自身的客觀物象的單純摹寫而是心與境遇物我相

契「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然後發而為詩因為此時此際

「峽束滄江起」的絕勝山水尤其助成了文學的奇崛不凡「窮

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在夔州的歲月杜甫直可謂獨與天

地精神相往來70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語出《莊子天下》此處可說是曲盡杜詩

的深微黃庭堅所謂「觀杜子美到夔州後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後

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71 遺山也說

方外詩學有為道日損之說又有學至於無學之說詩家亦有

之子美夔州以後樂天香山以後東坡南海以後皆不煩繩

70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頁 112 71 [宋]黃庭堅〈與王觀復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2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7

削而自合非技進於道者能之乎詩家所以異於方外者渠輩

談道不在文字不離文字詩家聖處不離文字不在文字

唐賢所謂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72

「不在文字」「不知文字」不僅是指超越了對詩句的修飾雕琢等外

在藝術經營同時亦為「情性」在感物當下的興發飛揚73 所謂「不

煩繩削而自合」者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放在宋人喜言詩法的批評脈絡

中便可知「繩削」之規矩法度其目的在使詩歌合於某一種寫作理

想此理想近似王夫之所謂「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

珠圓玉潤helliphellip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74 因此元好問也以「技進

於道」來推崇杜甫於此之圓滿無懈只是這樣的詩並非一般注解出

處虛言寄託或苦求句法的詩論家所能指出與說明遺山以為唯有

通過讀者自我的提升也成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物或能

可領略杜甫之意

因此遺山對當時流傳諸多勘甄杜詩詩旨的作品表面上是不滿於

其多所附會的虛妄但實際上是對其人不解詩之真義亦無能對杜詩

之深邃複雜有所領會的遺憾在遺山彼時注詩僅止句典出處論藝

不離句法對偶探旨勉為穿鑿寄託者滔滔皆是遺山之悟於彼人而

言近乎架空故不免留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的感嘆

透過以上三點可知元好問一方面吸納了黃庭堅論注杜詩的觀

7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2 73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亦見於〈楊叔能小亨集引〉該文亦提出「吟詠情性之謂詩」

可見元好問將「情性」視為詩之核心所謂「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三者相為

一」觀其「情性」近於儒家先天的本性說「詩」即為此性觸物而生的感悟見姚奠中

主編《元好問全集》卷 36頁 762-764 74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頁 50第

四則「論謝詩」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18

念一方面對當時流布甚廣的杜詩注解提出了反省〈杜詩學引〉彰

顯了他對杜詩的體會在於詩法的運用轉化之妙傳統的融貫與渾然

無跡之表現以及超越於「寄託」這一層次所能涵涉的詩歌深意而

這也正是元好問的詩學理想所在因此元好問透過杜詩反省的是日

漸走向庸俗的詩學詩藝不在泛論詩人如何「用故事」也不是妄測

這首詩在「寫什麼」就罷了而是有一些更幽深的情緒與磅礡的思維

尤其我們若往下觀察元代的詩學發展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宋人長

期論創作言詩法元代詩人承襲了這種風氣更轉為詩格詩勢等

更形式化的思考整體詩學走向平淺庸俗於詩的真旨要妙漸行漸

遠明人李東陽(1447-1516)曰「宋詩深卻去唐遠元詩淺卻

去唐近顧元不可以為法所謂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耳」75 其「淺」

者不只在於詩中用字明白詩旨顯豁亦在於元人對詩的認識要

不講字句之典故出處要不言格勢法規我們只要翻讀《杜陵詩律五

十一格》或《詩學禁臠》這些作品便可知其對詩的認識如何因此

元好問在金元之際有著超時代風潮的詩學見解可惜時人固知其為

當代大家卻無法領會其詩論要義整體詩學風氣遂不可避免地走向

了庸俗

(二)「少陵自有連城璧」的再詮釋

元好問不僅對宋代以來的注杜內容頗感不滿他也上溯唐代針

對元稹(779-831)這位杜詩學史上的第一位權威讀者提出質疑他

在〈論詩三十首〉第十首說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

之識碔砆76

75 《懷麓堂詩話》引自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頁 1640 76 見《校注》卷 1頁 5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19

元稹在〈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並序〉除了論述了杜甫集大成

的意義外最受後人重視的論點是他比較李杜而形成的觀點「至

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77

〈論詩三十首〉作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當時廿八歲的元

好問因戰亂避居三鄉鎮(今河南宜陽縣)這組上繼杜甫〈戲為六絕

句〉的論詩絕句雖是元好問的少作不過不少見解鞭辟入裡深遠影

響後人對歷代詩家與詩歌史的看法但因此組作品採用「論詩絕句」

這個本身就易滋誤解的形式故其中一些詩學主張至今仍爭訟不休

以此作而言詩中是否涉及李白是否排斥「排比鋪張」詩中所指

的是排律還是古體而「連城璧」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似乎到目前為

止並無確切答案

對於〈論詩絕句三十首〉解釋的分歧主要來自於「論詩詩」這

種體裁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以下論詩絕句本身便具晦澀模稜的

特質因此我們本來就很難對詩中主旨提出確定的回答故本文並無

意判斷歷來諸說而是將關懷焦點由詩旨之詮解轉向為「元好問對

杜甫價值之推測」所隱涵的詩學思想以及分析元好問欲重新理解杜

詩的內在因素

1 杜甫價值之推定

〈論詩三十首〉疏鑿古今議論雄闊而兼細膩不過此組論詩絕

句在明代僅偶見徵引並無全面的討論清初雖有漁洋的仿作但論

者仍少首先提出全面評議的當屬清代中葉的翁方綱而晚清宗廷

輔(1815-1889)《古今論詩絕句》中亦有許多後人一再徵引之意見

77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頁 1139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20

民國以來王禮卿郭紹虞吳世常李正民周惠泉周益忠姚

殿中胡傳志何三本敏澤錢仲聯張晶方滿錦等學者都曾

對這組作品提出研究心得

在前人的研究軌跡中自翁方綱《石洲詩話》提出「所謂『連

城璧』者蓋即《杜詩學》所謂蔘苓桂术君臣佐使之說」78

施國祁(1750-1824)以下莫不引〈杜詩學引〉索解詩旨79 近人研

究則多躡跡上述者如郭紹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亦引〈杜詩

學引〉至「有不可復以金屑丹砂芝术參桂而名之者矣」並曰「蓋

即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者」80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

一書也同引施國祁之引文81

不過對於「連城璧」為何物諸家說解卻有出入

如 翁 方 綱 實 指 「 連 城 璧 」 為 杜 甫 善 於 化 用 學 問 潘 德 輿

(1785-1839)《養一齋詩話李杜詩話》則説

微之少游尊杜至極無以復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則徒以

其包眾家之體勢姿態而已其於本性情厚倫紀達六義紹

三百者未嘗一發明也則又何足以表洙泗「無邪」之旨而

允為列代詩人之稱首哉元遺山云「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

微之識碔趺」所見遠矣82

78 《石洲詩話》卷 1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 79 施注引「竊嘗謂子美之妙」至「人所共知者為可略爾」一段以注「連城璧」 80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頁 66另如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太原人

民出版社1987 年)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一文及李建崑〈元好問及其論

詩三十首〉收入《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等皆近此論 81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62 82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218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1

是知他體會遺山所謂「連城璧」為「洙泗『無邪』之旨」郭紹虞同

意翁說而認為潘說雖近杜詩本原但非遺山之意亦有學者在翁說的基

礎上近一步提出

元好問在這裡指出詩聖杜甫經過「學」的工夫即含咀「九經

百氏古人之精華」的階段達到了「無學」的境界即「元氣

淋漓不可名狀」的化合境地這一境地就是元好問體認杜詩

的「連城璧」換言之杜詩的「連城璧」就是杜甫鎔鑄「九

經百氏古人之精華」的結晶83

而王運熙顧易生則宣稱「元好問則指出杜甫之長不在此(鋪陳始

終排比聲韻)乃在於『眼處心生句自神』有實歷有真情乃有

好詩」84

此類意見同異之間都有根據亦難斷定孰為是非但我們可以發

現這類理解咸以為遺山心中的杜甫價值既非「鋪張排比」則必

屬另一存在可辨的藝術特質在討論杜詩最高價值的過程中論者

或可能有其先入為主的解讀故只從遺山諸多論詩文獻中摘取能支持

己論者如受到翁方綱影響而據〈杜詩學引〉以言杜甫善於化用學問

入詩為其「連城璧」之說影響甚廣但考慮到元好問《杜詩學》之成

書距離〈論詩絕句〉已是八年後的事是否能代表此時元好問的理

解不無疑慮如果觀諸〈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有「心聲只要傳

心了」「眼處心生句自神」「筆底銀河落九天」85「古雅難將子美親」

83 見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頁 198 84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頁 883另如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頁 411-412 論此詩亦

全襲此說 85 此三篇皆和杜詩關系密切如翁方綱認為「心聲只要傳心了」一首之義當與「排比鋪張」

一首「合觀」「筆底銀河落九天」一首「妙於借拈李詩以言杜詩」「眼處心生句自神」一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22

「縱橫正有凌雲筆」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推論遺山所重之杜

甫是在於「傳心」「親臨體物」「雄健」或「古雅精純」「待境而

生」等藝術特質故我們或可體會這些一鱗半爪的附會並非對錯問

題只是正如黃庭堅和元好問所不滿「如世間商度隱語者」之論詩態

度過度侷限在單一比附上的詩歌解釋不免掛一漏萬無法昭彰詩

歌的真正內涵

杜甫不僅在語彙意象上提供元好問豐富的基礎他如詩史意識

句法詩體等可說是全面地影響了元好問而元好問也以杜甫的知音

自居批判了宋代箋注杜詩的種種亂象他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

更以「疏鑿手」自命也就是要對混淆已久的詩學觀重予貞定因此

其論也不免帶有對時代的反省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詩學風氣裡來觀

察宋金詩人好學前賢多已經揚棄了自我創變的可能性只在形似

前人的創作中自得其樂評者論詩亦以「類」「似」前人為褒貶也

就是當時詩人雖眾但能拔立於歷史高峰的卻很罕見在這個歷史的

潮流裡元好問特別強調「新」的創作意識和藝術價值例如他評淵

明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論謝靈運是「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

五字新」「新」不是「爭一字之奇競一韻之巧」的語言鬥妍而是

打開了一種創作風氣或樹立一種美學態度但如何在豐厚的文化傳統

中既能吸取其中養分又能掙脫其影響而擁有自我嶄新的面貌不

啻為詩家的一大難關

這類問題宋人已有不少思辨而元好問論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很

大黃庭堅曾提到蘇軾指導文章之法是「熟讀《禮記檀弓》」而當

他「取〈檀弓〉二篇讀數百過然後知後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

86 蘇黃之意並非教人仿習〈檀弓〉而是提出對文本涵養領會吸納

首宗廷輔稱「少陵長安十載長篇短詠皆即事抒懷之作也」

86 〈與王觀復書〉[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 19頁 20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5: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3

轉化是個人創作的重要憑資而杜甫在詩中將傳統創變為新的審美

價值實可說是蘇黃理想的先行者他不僅透過文學傳統成就了不凡

的詩藝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世讀者重新認識了他所仰賴的

文學傳統也就是說杜甫之「集大成」一方面說明了他是一誕生

於歷史文化中的作家但他卻能在打破文本間因產生先後而形成的不

對等關係他將自我轉化為一個超越並回饋傳統的作家

如果我們把李白與杜甫并置兩人之天分才力難分軒輊實際作

品亦同臻藝術巔峰但在對詩歌藝術本身的覺察反省和吸納傳統並鎔

鑄創新的意義上或許才是李白不如杜甫之處成書於元代的《詩法

正宗》曰「杜少陵古律各集大成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

而書法盡廢」87 所謂「漸趨浩蕩」即能盡展自我的意義價值而「盡

廢」者乃是以自我超越取代了前行文本而成為後世最重要的臨

摹對象杜甫證明了雖為依附傳統而生後世作者但其創作亦能擁有

無限的價值泯滅了我們在創作上無法掙脫前人影響的焦慮感mdashmdash這

無疑是杜甫最具啟發之處相對南宋或金元時期許多詩人並無能以

「真正創新」的藝術作品來表現自我只是以眩販對前人的熟稔或巧

用為詩即使再怎麼滅盡針線之跡終歸是俯仰隨人因此元好問對

於「筆底銀河落九天」的李白並不菲薄他透過申張前人所忽略的杜

甫特質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與針砭時代風氣

因此如果進一步追問元好問是如何體會杜甫對於這個創作困

境的突破我們或可注意「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一語

此論並非否定「排比鋪張」而是認為「排比鋪張」僅為杜甫諸法中

之一法不足為其詩藝的全面代表是知無論是「無邪之旨」「眼處

心生句自神」「心聲只要傳心了」「古雅精純」「待境而生等」等

87 舊題揭曼碩撰《詩法正宗》引自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320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24

亦皆為杜詩之「一途」耳因此「連城璧」應非限縮在某「一途」之

中而是包含杜甫全面的藝術成就至於後來所提出的「學至於無

學」可能更是對杜詩創作的一個總結概括性的說法是知元好問

追求的不是片面單向的杜詩成就而是對其藝術精神及歷史意義的

全面領會

2 詩人精神之相契

元好問論詩主觀性很強對於自我崇尚的美學傾向相當堅定同

時帶有強烈的北方意識他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陳子昂之功在以復古之論修正了齊梁以來的辭華質虛的南方風氣88

又如〈自題中州集後〉五首中「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等皆顯示遺山論詩自有主張

絕不隨人俯仰的論詩態度以及對傳統的深切反省這些行為與思想

表現了元好問對詩的一種堅持之態也使他對詩歌藝術投入了大量的

熱情和思辨這和杜甫頗為近似之處

杜甫和當時其他詩人不同在於他時時回顧自我詩人的身分並

以此身分作為其現世位置與存有價值雖然杜甫從青年時期便有匡濟

天下之志但在政治與社會的理想之外真正讓杜甫虔誠以待並藉

之成就自我生命的惟有詩歌而其一生之鬱悶流離憂國與傷懷皆

一寄於詩在人生的蕭瑟處杜甫惟有透過詩歌才能完成其生命詩

歌和生命的緊密無間使杜甫不同於那些專以現世功業為人生主題的

士人而有更多藝術反省因此杜甫並不靜態接受詩歌的既成樣貌而

是透過各種形式和語言上的嘗試企圖來創造詩歌的新姿態「露從

88 《吳越春秋》載「越王使良工鑄金象范蠡形象置之座側」元好問以此典推崇陳子昂

轉變詩學風氣的重大貢獻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引顧星五「唐詩復古首推子昂」及

查初白「平吳二字妙在關合齊梁」引自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

首小箋》頁 6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7: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5

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句勢「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

風」這種意象連章七律同谷七歌等形式皆開前人所未有以史

入詩著議論於詩這樣的內容和關懷也都成為後世模擬的典範詩

體除此之外在詩學理論與批評尚未發達的盛唐杜甫已提出不少

創作心得從單純的詠歌到反身思考創作與文類的本質這詩的自

覺將「詩」本身的意涵及可能性轉加深邃與廣闊遂重新定義了藝

術之構成與美學上的秩序是知在杜甫的自覺裡「詩人」不單純只

是一個運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人而是能豐富這個文學形式的藝術內

涵及增益其文化可能性的人這種對「詩」的責任感才是詩人真正

的存在價值

後世許多詩人接受杜甫所創造之詩歌傳統卻未曾體會杜甫對於

詩歌反身思考下產生的詩人精神只是在「無一字無來處」的語彙追

究填入人名地名或典故的獺祭搬弄句法或經營章法等技術層次

上出奇出新但元好問卻不然他和杜甫一樣對詩本有一份他事無

可取代嚮往我們回顧前文所引遺山初學詩時「自警」的數十條

真可對照出他是多麼不屑於那些流行於當時耽溺於薄情寡愛或談玄

說道無所為而作的詩篇也就是在這樣的創作意識下元好問詩卓

然有成他自言「袖裡新詩一千首不愁錦繡裹山川」89又曰「詩

家關捩知多少一鑰拈來便有餘」90可見他對自己窺見創作之秘充

滿信心而其自信或來自於長期將作詩視為自己的「專門之業」

後學時文五七年之後頗有所省進而學古詩一言半辭

傳在人口遂以為專門之業今四十年矣見之之多積之之

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驚動海內則未能至于量體裁審

音節權利病證真贋考古今詩人之變有戇直而無姑息者

89 〈雜詩六首道中作〉其六見《校注》頁 919 90 〈感興四首〉其三見《校注》頁 1649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8: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26

雖古人復生未敢多讓91

一位成功的詩人也必然是成功的詩評家如果他無法對詩歌之體

裁音節利病等情事有所掌握那麼他如何訂正作品或是在既有的

規模上創造出更繁複的技巧這一點元好問和杜甫有著驚人的相

似當老杜沉吟於「老去漸於詩律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等狀態時正也是他「見之之多積之之久揮豪落筆自鑄偉詞以

驚動海內」的時刻而元好問亦嘗自覺於他和杜甫間的淵源關係他

特別認同杜甫「毫髮無遺恨」「老去漸於詩律細」「佳句法如何「新

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92 等對詩歌的苦心以及專業追

求並說「今就子美而下論之後世果以詩為專門之學求追配古

人欲不死生於詩其可已乎」93 是知元好問晚年在從政挫敗後

將心力全然投入詩歌並上紹杜甫的意志「詩狂他日笑遺山飯顆

不妨嘲杜甫」「共笑詩人太瘦生誰從慘淡得經營」94 等正是他心

境的自陳都是以杜甫的勞神苦吟形象來自居是故元好問對於杜

甫不僅有其字句章法與內容上的承襲他們以專業詩人身分自命

堅持追琢藝術的苦悶過程這些創作精神上的一貫相通可能更我我

們在理解二人文學關係時不可避免的考量因素

杜詩的讀者身分各不相同長期以來包括了學問家考據家

評點專家名臣高僧或鄉村塾師等他們對杜詩未必不能理解但

其理解相較於元好問這種以專業詩人自命下的體悟終有不同如翁方

綱說「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不難於妙悟而實

難於鋪陳始終排比聲律」又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云

91 〈答聰上人書〉見《全集》卷 39頁 808 92 〈陶然集詩序〉見《全集》卷 37頁 771 93 同前註卷 37頁 772 94 〈天涯山〉見《校注》頁 1138〈自題二首〉其一見《校注》頁 171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39: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7

「少陵長律排比鋪張之內陰施陽設變動若神元微之素工此體

故能視其奧窔而李之遜杜實在此處元遺山以譏微之亦好高而

不察實也」95 王鳴盛也說「微之此論最精而元裕之反云『少陵

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趺』吁宋元人習於浮誕故其言如此」

96 從「轉不難於妙悟」「好高而不察實」「習於浮誕」等語可見他們

與遺山之間對詩學體悟的不同於此更可知元好問在杜詩學史上的獨

特之處

然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點是遺山拈出詩人應獨具「連城

璧」並要求大家不必以鋪張排比及類同層次的藝文手段來論李杜優

劣亦盼論者不應僅只於此此方面求詩但他卻又不言明杜甫或詩家

之「連城璧」究竟為何元好問用暗示而不明言的方式言詩其原因

與目的究竟何在

或許那是他可感卻無法說明的東西或他認為那是一旦說明

便貶損其自身價值的東西又或許他認為直接說出便違背了「詩」

的妙處那是一個「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杜詩學引)mdashmdash知

者自知不知者說明了亦不知的東西不過當元好問採取了「論詩

絕句」這個由杜甫所創發的驚人形式來討論此問題其行為本身就已

是一個答案他要藉此向杜甫致敬因為杜甫首先以一個詩人的態度

及詩的思維來「戲」談詩歌杜甫傳達了一種詩的主體性和此主體性

下的文藝可能營造了詩不同於散文的獨有特質元好問明顯受此啟

發也企圖將他的評論意念保存在杜甫所建構的詩歌獨有之晦澀與模

稜中言有盡而意無窮那才是一位詩人應去追求的事業元好問的

體會是「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了從教看莫

95 例兩則分見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頁 13731559 96 見[清]周春撰王鳴盛序《杜詩雙聲疊韻括略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頁

7-8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0: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28

把金鍼度與人」97 對詩人主體性的認知與完成可說是元好問最近

於杜甫之處而這也可能是元好問的杜詩學中最根本的影響所在

四結語

元好問的杜詩學是在北宋詩學遺緒下展開的然而從元好問的杜

詩學中亦可見北宋詩風在金代的影響遺山當世學者已指出元好

問詩歌與杜甫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經過元明兩代至清世學者

復從元杜關系來論攷遺山詩藝施國祁舉大量杜詩注元好問詩實可

謂此設想明確化之最高峰然本文所關懷者乃在於元好問之於杜

甫除了是一個語彙意象或某些詩體風格的借用者外是否存在其

他杜詩學上的意義

在金代的文學史中元好問是唯一於北方留下杜詩專著的作者

在他的〈杜詩學引〉一文中表現了他不滿江西習氣下以求字詞來處

或探句詩本原為解杜之主要途徑同時也感於時人好杜甫卻往往未

能真知杜甫那些過於附會的詩旨漫說如同猜謎的論詩方式都是

他所不滿的因此也可以說元好問似乎以更超然的方式看待宋金以

來的杜詩學發展而提出針砭我們也可從他的不滿中體會他對杜詩的

理解超越了字句表面的出處探勘及妄加比附的淺層詩學而追求杜

詩裡面更渾化超脫的藝術個性這在詩學逐漸走向平淺庸俗以論講

字句章法勢格等為主要內涵的宋元時期元好問之詩學理想實有獨特

的宏偉意念

97 元好問〈論詩〉三首之三見《校注》頁 1869詩人示人者應為作品而非法度或理論

「莫把金鍼度與人」並非吝嗇或藏私而是在作品中即包蘊了詩人所有創作的理想與方法

詩人應使有意求此的讀者於詩中自悟而不是踰越或遺落了詩人的本分喋喋於傳述詩法

終於一無是處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29

除此之外本文以為元好問除了挪借杜詩成句以為己用的互文現

象以外杜甫在構句成體等層面上亦對元好問有身切的影響而更

重要的是元好問體認杜甫以無畏的創造精神及自我的藝術成就表

現了詩人對於文化傳統的吸納之法及轉換為自我面貌的可能性元好

問借杜甫所宣示的一方面是指出了學習前人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

則是樹立了重視自我原創的藝術準則這對於以模擬化用前人為創

作風氣的宋金詩學而言元好問的杜詩學有深遠的影響元好問在自

己的作品中體會摹仿或改造杜甫時或也覺悟到做為一個後繼者

一個晚世詩人的困難與焦慮因此也能明白杜甫的那種轉變在文藝上

的意義故本文以為元好問所指出之「少陵自有連城璧」並非某一

單一類型的創作或模式而是在詩人的自覺精神下對當下文學審美

立場與歷史結構的反省以及透過自身才力所創造出的撼動而遺山

此悟也證明了他專屬詩人的個性與思維而從元好問的杜詩學中

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杜詩的闡釋不僅不能脫離當代的詩學風氣同時

亦是當代詩家反省時代風氣的主要契機故杜甫所產生的影響不僅

存在實際的詩歌創作上同時亦存在於古典詩學的觀念思辨和歷史發

展中

(責任校對黃智群)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30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 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年

[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

局2011 年

[元]劉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元明史料筆記

叢刊》本

[元]脫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 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1984 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周春《杜詩雙聲疊韻括略》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續

修四庫全書》本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3: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1

[清]顧奎光編《金詩選》東京汲古書院昭和五十四年(1979)

《和刻漢詩集成》五輯

[清]薛福成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遼

金元傳記資料叢刊》本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 年

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年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2002 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晚期杜甫獨語與冥想》北京三聯書

店2010 年

吳世常《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發凡》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07 年

張健編《元代詩法考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 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年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4: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32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

鐸出版社1982 年

陳書龍〈評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收入《元好問研究文集》太

原太原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162-172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詹杭倫沈時蓉〈元好問的杜詩學〉收錄於《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

辰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籌備會

1990 年頁 463-496

趙永源〈詞中的杜陵嫡派〉《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第 9 卷第 4

期2007 年 7 月頁 48-53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 年

鍾屏蘭《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簡錦松陳怡婷〈杜甫七律章法規格化之研究〉《東華漢學》第 9

期2009 年 6 月頁 199-252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5: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233

Yuan Haowenrsquos Explor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Guo-neng Xu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Du Fursquos poetry on Yuan Haowen (also known as

ldquoYi Shanrdquo) has long been noted by critics Traditional critics cite the

large amount of quotations from Du Fu that are present in Yuanrsquos poetry

as well as his poemsrsquo historic content and force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While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is article

also recognizes Yuan Haowenrsquos individual outstanding talent In Yuan

Haowenrsquos time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under the Song Dynasty was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and splendor however northern China was

facing recession and bleak economic times Yuan Haowen was the only

person to make a compilation of Du Fursquos poetry These books not only

revealed how academic exchan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ut also highlighted Yuanrsquo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Du Fursquos poetry at that time Yi Shan believed that readers should

search for the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meanings in poe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ssage rather than conducting a meandering

investigation of words terms and sources which focus on the exterior

medium thereby arbitrarily drawing conclusions by assuming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merely from its words This obviously created a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

Page 46: 元好問杜詩學探析 摘要 - nthur.lib.nthu.edu.twnthur.lib.nthu.edu.tw/retrieve/112634/201_JA06_2012_p189_p234.pdf · 詩學重教化到明清杜詩學重審美的轉變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作用。」1

清華 學報

234

wave of unrest as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totally departed from that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attempt to explain using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ldquohypertextualityrdquo the influence of Du Fu on Yi Shanrsquos work

In particular it will elucidate the sentence ldquoShaoling ziyou lianchengbirdquo

少陵自有連城璧 in Yi Shanrsquos ldquoA Poetical Discourse of Quatrainsrdquo

Yuan Haowen believed that Du Fursquos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etry

was not his particular style or technique but the use of his talent and

poetic spirit to model a new poetic tradi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construct a new value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This ultimate

achievement was also what Yi Shan aspired to for his own literary career

Key words Yuan Haowen (Yi Shan) Du Fursquos poetry Jin Dynasty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epic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