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文萃 11 □黄培耘 书香人生 □黄天溥 心香一瓣 铁杵磨成针 □顾岁月留声 “乡下人”的骄傲 □徐祉悦 七彩童年 我的爸爸 塞外草原 (摄影) □谭继玮(作者系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 ESSAYS 小编的邮箱里,最近又收到了不少 同学和老师的投稿来信。真诚感谢大 家对“学生文萃”的支持,我们一定会认 真对待每一篇来稿!今天的版面上,就 有几篇自发来稿的作品,其中有你的 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赶紧行动吧!无 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或是 绘画、摄影和书法,都可以在这里尽情 展现。稿件一经录用,我们都将开列稿 费、赠予样报! 投稿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路 716号B幢2楼吴燕收。邮编: 200135。 信封上请写明“学生文萃”投稿,稿 件中请写明姓名、学校、班级、联系地址、 邮编等信息。非文字类作品建议拍成图 片格式发送至邮箱,原稿恕不退回。 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小编有约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吴燕 美编 / 黄辰毅 2016.12.15 嫩绿的苗儿,一寸一寸,顽强地从淤 泥里钻出来,慢慢地长啊长,从湖面冒了 出来,形状就像一只小脚丫。 刚开始,它软绵绵地铺在水面,好像 累了要歇会儿。过了几天,它伸了个懒 腰,挣脱水面继续长。几只蜻蜓飞到它 身上,扇了几下翅膀。没错,这就是莲。 夏天,一池子碧绿的莲叶挨挨挤 挤,随风摇摆。慢慢地,莲花开了:先是 花骨朵,鼓胀胀的,看上去马上要破裂 似的;接着爆开两三片花瓣;过几天花 瓣全展开了。一场雨来,雨水打在莲叶 上,滴答作响。雨过天晴,莲叶上的水 珠像水晶一样滚来滚去。莲叶和莲花 互相映衬,分外美丽。“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就是这幅美 景吧。 再过一段时间,秋风一起,莲花儿渐 渐谢了,长出嫩黄的莲蓬。不几天莲蓬 就变成嫩绿色的,摘下一个剥开,去了莲 心,莲子甜甜的,可好吃了! 在我们看不见的水下,莲藕也在努 力地生长,那是我爱吃的美味,煮汤、切 片都好吃。 爷爷知道我爱吃莲藕,今年就在老 家的后院种了两缸莲,过年回去就能吃 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想回老家看 爷爷了。 (作者系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 小学学生指导老师:戴建荣) 朋友,提起自己的爸爸,你是笑逐颜 开,还是愁眉苦脸?提起我的爸爸,你们 猜我会如何形容?不如随我一起悄悄地 走近我的爸爸吧。 我的爸爸有一个宽阔的额头,鼻 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面有一双 机灵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配起来还真 有点范儿。他人高马大,肚子圆圆的, 好可爱。 老爸喜欢穿比较宽松的衣服,这样 就可以把他的大肚子藏起来了。可能是 比较胖的原因,爸爸每次坐下来总会有 点慢,有时还会“哎呦”一声。他总爱戴 着手表,不是因为臭美,而是因为比较有 时间观念。 爸爸非常喜欢看书,他的书柜里 有各种各样的书,最多的是文学、历 史、心 理 学 和 管 理 学 方 面 的 书。 早 上 我刚睁开眼睛,看到爸爸在看书;晚上 我上床睡觉了,爸爸还在看书;到了饭 点,爸爸也还在看书,我叫他吃饭,他 依然手不释卷。 我还发现,有不少书爸爸会反复地 看,似乎要看到这些书都被翻烂了才肯 罢手。有时候我会问:“爸爸,你是不是 也想韦编三绝呀?”还有时候,爸爸看着 看着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当然有时 候也会把书中有趣的内容讲给我听。 爸爸不仅爱看书,还是个运动达人, 每周都会去运动,跑步、跳绳,踢球…… 样样都爱。 怎么样?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你 也喜欢上我的爸爸了?哎,别跟我抢哦, 那可是我的爸爸! (作者系浦东新区明珠森兰小学学 生指导老师:益晓峰) 窗外,一个圆圆的脑袋偷偷探出,对 着我挤眉弄眼,不停地招手。 我手握毛笔,扭了扭微微发酸的手 腕,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脚底生风。转 过头,看看正在忙碌的老妈,心一下子 凉了半截,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果 然,妈妈回头看了我一眼,温和地说: “宝贝,练了几张了?今天多练几张,下 周要参加比赛呢!”我无奈地瞥了一眼 窗外,蘸了蘸墨汁,继续抬起微微发酸 的手臂…… 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妈妈让我学写 毛笔字。一开始,我笔都握不稳,姿势也 不对。在妈妈不断的鼓励和老师的悉心 指导下,我的字突飞猛进,老师也经常夸 我。但好景不长,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 变多了,我开始觉得练毛笔字变成了负 担,讨厌它、排斥它。每当妈妈提议练字 时,我总是找理由推托,或发出练习量减 半的申请。之后的一段日子,我和妈妈 为了练字的事“斗智斗勇”,写字也没那 么认真了…… “砰”地一声,妈妈出门了。我一阵 欣喜,加快速度草草写完,胡乱收拾好。 终于自由了!我长吁了一口气,拿起白 天刚从班级图书馆借的书看了起来。《愚 公移山》《悬梁刺股》……这一个一个经 典小故事,我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看着,不知怎么的,心里暗暗感 到不对劲。我继续往下翻,看到了成语 小故事《铁杵磨成针》,故事讲述的是诗 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 爱学习。有一次偷偷跑到小河边去玩, 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石上磨一根铁 杵。李白觉得不可思议,老婆婆告诉他: 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做,铁杵就能磨成 针。受到启发,李白回家发奋读书,最终 成为了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也被 传诵至今。 “铁杵磨成针?怎么可能?”正当我 自言自语时,妈妈进门了,听见了我的 话,笑着说:“怎么不可能,水滴还能穿石 呢!李白后来要是没有像老婆婆一样用 ‘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来学习,能成为 名扬千古的大诗人?能写下这么多脍炙 人口的诗歌?”“愚公要不是坚持天天搬 石头,是不可能移掉山的;王羲之要是不 用毛笔把砚池洗黑,也成不了大书法家 的。”我顺口把刚刚看的故事一个个讲了 出来。说完,我猛然转身跑向书桌,取出 笔墨,继续练起了字。我突然明白刚才 的那点不对劲究竟来自哪儿?来自我内 心深处的羞愧。 从此,我不再把练字当成负担了,我 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啦! (作者系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 学校学生指导老师:杨爱明) 听妈妈说,曾经的浦东有大片大片的 农田,即使同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曾经 的浦东人总被人唤作“乡下人”,那时的委 屈和自卑,不言而喻。 如今,我这个小浦东也已经长成了个 13 岁的大姑娘了,看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 地,找不到一丝曾经让父母辈落寞的影子 —如今的浦东多美啊!妈妈告诉我,这 多亏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给浦东人的 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 多年来, 我们“乡下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扬 眉吐气。 居住篇 在爷爷奶奶口中,我曾经常听到这样 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 房。”那时候,浦东再大的房子,也吸引不了 别人到浦东来定居。如今,浦东高楼林立, 各种公寓住宅遍布浦东大地,而我们浦东 本地人,因为拆迁也有了新居。 现在,我的家依然很宽敞,还多了一分 整洁和大气。不少朋友到我家来玩,常常 禁不住夸赞我家漂亮。 出行篇 我们浦东的路可以用“条条大路通罗 马”来形容,每条马路都那么宽敞、平坦,疾 驰在浦东的道路上,无论是在高架还是在 地面,都犹如飞一般的畅快。隐藏在地下 的地铁网络,更是让我们浦东人的出行变 得更加方便快捷。 在我们家,大家更愿意坐地铁出行,不 仅绿色环保,还可以到达城市的不同角 落。地铁出行成了我们全家游走于城市的 一种乐趣。 人文篇 在我出生的那一年,被誉为“蝴蝶兰” 的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落成,可以说,“蝴 蝶兰”伴随着我的成长。 从最初因为我年龄太小,爸爸妈妈两 人去听音乐会,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一起 去看演出,这个艺术殿堂让我们一家人有 机会接触世界经典艺术,和艺术家们面对 面。 此外,如今的浦东还有各种博物馆、影 剧院、图书馆、画廊等。几乎每个周末,我 们都会流连于各种人文场馆,享受生活、提 升自我。 如今,如果我听到别人称我为“乡下 人”,我一定会泛起浓浓的骄傲自豪之感, 因为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地道的浦东精 —创新、包容、梦想。 (作者系浦东新区华林小学学生 指导 老师:朱莲芳) 我的妈妈喜欢花,特别是菊花,所以我 也喜欢菊花。 十月时,我在小区里看见了许多菊花, 黄的如金,红的如火,白的如雪,橙的像橙 子,紫的像水晶,还有的红黄相间…… 菊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小 太阳,活力四射;有的像一只小八爪鱼,张 牙舞爪;有的像一只小水母,调皮可爱…… 菊花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狮子须”“瀑布 菊”“鸳鸯菊”“金绣球”“泉乡银山”等。其 中,我最喜欢“太平之红莲”和“泉乡银山”。 我走到“太平之红莲”跟前一看,单个 的菊花居然是五彩缤纷的,真是百闻不如 一见。它橙中带红、红中带白、白中带粉, 像是被人用粉笔上了色一样。而它的美不 单单在颜色上,大片的花瓣像扁桃的叶子, 像一盏闪着光的花灯。“泉乡银山”则呈绒 球状,花球洁净、亮白,远看就像大号的蒲 公英。 我喜欢菊花,它虽然没有玫瑰那醉人 的芬芳,没有牡丹那高贵血统,却依然开放 得那么绚烂多姿。 (作者系浦东新区金陆小学学生 指导 教师:郭群辉) □张喜元 稚趣童言 我喜欢菊花 花朵贺卡 (衍纸作品) □苏昀(作者系上海市新云台中学学生) □吴韵涵 诗意翩翩 一条小尾巴 我有一个好姐妹 我们一起玩游戏 一起写文章 一起喝下午茶 玩游戏时 她是个听话的小妹妹 写文章时 她是个循循善诱大姐姐 喝下午茶时 她是我的好闺蜜 她呀,就是我的妈妈 每天 我都愿意和她在一起 做她的小尾巴 (作者系上海市建平西校学生)

ESSAYS - pdtimes.com.cnpdtimes.com.cn/resfile/2016-12-15/11/11.pdf · 学生文萃 11 书香人生 黄培耘 心香一瓣 黄天溥 莲 铁杵磨成针 岁月留声 顾玥涵 “乡下人”的骄傲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学生文萃

11

□黄培耘书香人生

□黄天溥心香一瓣

铁杵磨成针

□顾玥涵岁月留声

“乡下人”的骄傲

□徐祉悦七彩童年

我的爸爸

塞外草原(摄影) □谭继玮(作者系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

ESSAYS

小编的邮箱里,最近又收到了不少

同学和老师的投稿来信。真诚感谢大

家对“学生文萃”的支持,我们一定会认

真对待每一篇来稿!今天的版面上,就

有几篇自发来稿的作品,其中有你的

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赶紧行动吧!无

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或是

绘画、摄影和书法,都可以在这里尽情

展现。稿件一经录用,我们都将开列稿

费、赠予样报!

投稿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路

716 号 B 幢 2 楼 吴 燕 收 。 邮 编 :

200135。

信封上请写明“学生文萃”投稿,稿

件中请写明姓名、学校、班级、联系地址、

邮编等信息。非文字类作品建议拍成图

片格式发送至邮箱,原稿恕不退回。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小编有约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吴燕 美编/黄辰毅 2016.12.15

嫩绿的苗儿,一寸一寸,顽强地从淤

泥里钻出来,慢慢地长啊长,从湖面冒了

出来,形状就像一只小脚丫。

刚开始,它软绵绵地铺在水面,好像

累了要歇会儿。过了几天,它伸了个懒

腰,挣脱水面继续长。几只蜻蜓飞到它

身上,扇了几下翅膀。没错,这就是莲。

夏天,一池子碧绿的莲叶挨挨挤

挤,随风摇摆。慢慢地,莲花开了:先是

花骨朵,鼓胀胀的,看上去马上要破裂

似的;接着爆开两三片花瓣;过几天花

瓣全展开了。一场雨来,雨水打在莲叶

上,滴答作响。雨过天晴,莲叶上的水

珠像水晶一样滚来滚去。莲叶和莲花

互相映衬,分外美丽。“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就是这幅美

景吧。

再过一段时间,秋风一起,莲花儿渐

渐谢了,长出嫩黄的莲蓬。不几天莲蓬

就变成嫩绿色的,摘下一个剥开,去了莲

心,莲子甜甜的,可好吃了!

在我们看不见的水下,莲藕也在努

力地生长,那是我爱吃的美味,煮汤、切

片都好吃。

爷爷知道我爱吃莲藕,今年就在老

家的后院种了两缸莲,过年回去就能吃

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想回老家看

爷爷了。

(作者系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 指导老师:戴建荣)

朋友,提起自己的爸爸,你是笑逐颜

开,还是愁眉苦脸?提起我的爸爸,你们

猜我会如何形容?不如随我一起悄悄地

走近我的爸爸吧。

我的爸爸有一个宽阔的额头,鼻

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面有一双

机灵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配起来还真

有点范儿。他人高马大,肚子圆圆的,

好可爱。

老爸喜欢穿比较宽松的衣服,这样

就可以把他的大肚子藏起来了。可能是

比较胖的原因,爸爸每次坐下来总会有

点慢,有时还会“哎呦”一声。他总爱戴

着手表,不是因为臭美,而是因为比较有

时间观念。

爸爸非常喜欢看书,他的书柜里

有各种各样的书,最多的是文学、历

史、心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书。早上

我刚睁开眼睛,看到爸爸在看书;晚上

我上床睡觉了,爸爸还在看书;到了饭

点,爸爸也还在看书,我叫他吃饭,他

依然手不释卷。

我还发现,有不少书爸爸会反复地

看,似乎要看到这些书都被翻烂了才肯

罢手。有时候我会问:“爸爸,你是不是

也想韦编三绝呀?”还有时候,爸爸看着

看着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当然有时

候也会把书中有趣的内容讲给我听。

爸爸不仅爱看书,还是个运动达人,

每周都会去运动,跑步、跳绳,踢球……

样样都爱。

怎么样?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你

也喜欢上我的爸爸了?哎,别跟我抢哦,

那可是我的爸爸!

(作者系浦东新区明珠森兰小学学生 指导老师:益晓峰)

窗外,一个圆圆的脑袋偷偷探出,对

着我挤眉弄眼,不停地招手。

我手握毛笔,扭了扭微微发酸的手

腕,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脚底生风。转

过头,看看正在忙碌的老妈,心一下子

凉了半截,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果

然,妈妈回头看了我一眼,温和地说:

“宝贝,练了几张了?今天多练几张,下

周要参加比赛呢!”我无奈地瞥了一眼

窗外,蘸了蘸墨汁,继续抬起微微发酸

的手臂……

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妈妈让我学写

毛笔字。一开始,我笔都握不稳,姿势也

不对。在妈妈不断的鼓励和老师的悉心

指导下,我的字突飞猛进,老师也经常夸

我。但好景不长,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

变多了,我开始觉得练毛笔字变成了负

担,讨厌它、排斥它。每当妈妈提议练字

时,我总是找理由推托,或发出练习量减

半的申请。之后的一段日子,我和妈妈

为了练字的事“斗智斗勇”,写字也没那

么认真了……

“砰”地一声,妈妈出门了。我一阵

欣喜,加快速度草草写完,胡乱收拾好。

终于自由了!我长吁了一口气,拿起白

天刚从班级图书馆借的书看了起来。《愚

公移山》《悬梁刺股》……这一个一个经

典小故事,我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看着,不知怎么的,心里暗暗感

到不对劲。我继续往下翻,看到了成语

小故事《铁杵磨成针》,故事讲述的是诗

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

爱学习。有一次偷偷跑到小河边去玩,

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石上磨一根铁

杵。李白觉得不可思议,老婆婆告诉他:

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做,铁杵就能磨成

针。受到启发,李白回家发奋读书,最终

成为了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也被

传诵至今。

“铁杵磨成针?怎么可能?”正当我

自言自语时,妈妈进门了,听见了我的

话,笑着说:“怎么不可能,水滴还能穿石

呢!李白后来要是没有像老婆婆一样用

‘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来学习,能成为

名扬千古的大诗人?能写下这么多脍炙

人口的诗歌?”“愚公要不是坚持天天搬

石头,是不可能移掉山的;王羲之要是不

用毛笔把砚池洗黑,也成不了大书法家

的。”我顺口把刚刚看的故事一个个讲了

出来。说完,我猛然转身跑向书桌,取出

笔墨,继续练起了字。我突然明白刚才

的那点不对劲究竟来自哪儿?来自我内

心深处的羞愧。

从此,我不再把练字当成负担了,我

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啦!

(作者系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学生 指导老师:杨爱明)

听妈妈说,曾经的浦东有大片大片的

农田,即使同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曾经

的浦东人总被人唤作“乡下人”,那时的委

屈和自卑,不言而喻。

如今,我这个小浦东也已经长成了个

13岁的大姑娘了,看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

地,找不到一丝曾经让父母辈落寞的影子

——如今的浦东多美啊!妈妈告诉我,这

多亏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给浦东人的

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多年来,

我们“乡下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扬

眉吐气。

居住篇

在爷爷奶奶口中,我曾经常听到这样

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

房。”那时候,浦东再大的房子,也吸引不了

别人到浦东来定居。如今,浦东高楼林立,

各种公寓住宅遍布浦东大地,而我们浦东

本地人,因为拆迁也有了新居。

现在,我的家依然很宽敞,还多了一分

整洁和大气。不少朋友到我家来玩,常常

禁不住夸赞我家漂亮。

出行篇

我们浦东的路可以用“条条大路通罗

马”来形容,每条马路都那么宽敞、平坦,疾

驰在浦东的道路上,无论是在高架还是在

地面,都犹如飞一般的畅快。隐藏在地下

的地铁网络,更是让我们浦东人的出行变

得更加方便快捷。

在我们家,大家更愿意坐地铁出行,不

仅绿色环保,还可以到达城市的不同角

落。地铁出行成了我们全家游走于城市的

一种乐趣。

人文篇

在我出生的那一年,被誉为“蝴蝶兰”

的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落成,可以说,“蝴

蝶兰”伴随着我的成长。

从最初因为我年龄太小,爸爸妈妈两

人去听音乐会,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一起

去看演出,这个艺术殿堂让我们一家人有

机会接触世界经典艺术,和艺术家们面对

面。

此外,如今的浦东还有各种博物馆、影

剧院、图书馆、画廊等。几乎每个周末,我

们都会流连于各种人文场馆,享受生活、提

升自我。

如今,如果我听到别人称我为“乡下

人”,我一定会泛起浓浓的骄傲自豪之感,

因为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地道的浦东精

神——创新、包容、梦想。

(作者系浦东新区华林小学学生 指导老师:朱莲芳)

我的妈妈喜欢花,特别是菊花,所以我

也喜欢菊花。

十月时,我在小区里看见了许多菊花,

黄的如金,红的如火,白的如雪,橙的像橙

子,紫的像水晶,还有的红黄相间……

菊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小

太阳,活力四射;有的像一只小八爪鱼,张

牙舞爪;有的像一只小水母,调皮可爱……

菊花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狮子须”“瀑布

菊”“鸳鸯菊”“金绣球”“泉乡银山”等。其

中,我最喜欢“太平之红莲”和“泉乡银山”。

我走到“太平之红莲”跟前一看,单个

的菊花居然是五彩缤纷的,真是百闻不如

一见。它橙中带红、红中带白、白中带粉,

像是被人用粉笔上了色一样。而它的美不

单单在颜色上,大片的花瓣像扁桃的叶子,

像一盏闪着光的花灯。“泉乡银山”则呈绒

球状,花球洁净、亮白,远看就像大号的蒲

公英。

我喜欢菊花,它虽然没有玫瑰那醉人

的芬芳,没有牡丹那高贵血统,却依然开放

得那么绚烂多姿。

(作者系浦东新区金陆小学学生 指导教师:郭群辉)

□张喜元稚趣童言

我喜欢菊花

花朵贺卡(衍纸作品) □苏昀(作者系上海市新云台中学学生)

□吴韵涵诗意翩翩

一条小尾巴我有一个好姐妹

我们一起玩游戏

一起写文章

一起喝下午茶

玩游戏时

她是个听话的小妹妹

写文章时

她是个循循善诱大姐姐

喝下午茶时

她是我的好闺蜜

她呀,就是我的妈妈

每天

我都愿意和她在一起

做她的小尾巴

(作者系上海市建平西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