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附件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競賽提案表 提案類別 □創新獎 ■精進獎 □跨域合作獎 提案年度 104 年度 提案單位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救災救護大隊 提案人員 主要提案人:林松明 貢獻度:50 參與提案人:蔡明哲 貢獻度:10 吳勇志 貢獻度:10 陳宗奇 貢獻度:10 陳柏睿 貢獻度:10 蘇峯幼 貢獻度:10 提案範圍 有關各機關業務推動方法、作業流程及執行技術之改進革新事項 提案名稱 火場移動式炮塔,救災搶救無限 提案緣起 提案動機: 一、接獲派遣火災出勤,你永遠不知道,火勢會燒多大?到達現場, 情況又是如何? 未知往往是消防人員最大的恐懼。 創意來源: 一、在多次火災現場搶救經驗中,歷經長時間裝備器材及人員力極限使用後,我不禁思考,是否有更好裝備器材,能解決 燃燒的火災,郤不需耗費太多人力呢? 二、長思結果就是移動式炮塔(附件 3 6 18) ,消防隊現有裝備 中,唯一面對火災,能長時間( 1 小時以上) 、供應高壓( 7 kg/cm 2 )高流量(250 l/min)出水救災的滅火利器,架設完 成,微調射水角度,人員不用手持瞄子,可節省救災人員遠距射水,應用高風險場所,人員可撤離現場保障災人員安全有種種優點,但多次救災現場中,郤很少看到它的出現。 三、深究原因,就是架設人力多、重量太重、體積太大、搬運不 易、使用場所少、組裝耗時、使用方便性不佳、射水角度不 足、數量較少、購置成本高、水帶延伸效率不佳,等缺點(2)。如何改進它,就是本次提案的緣起。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1

附件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競賽提案表

提案類別

□創新獎

■精進獎

□跨域合作獎

提案年度 104年度

提案單位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救災救護大隊

提案人員

主要提案人:林松明 貢獻度:50 %

參與提案人:蔡明哲 貢獻度:10 %

吳勇志 貢獻度:10 %

陳宗奇 貢獻度:10 %

陳柏睿 貢獻度:10 %

蘇峯幼 貢獻度:10 %

提案範圍 有關各機關業務推動方法、作業流程及執行技術之改進革新事項

提案名稱 火場移動式炮塔,救災搶救無限

提案緣起

提案動機:

一、接獲派遣火災出勤,你永遠不知道,火勢會燒多大?到達現場,

情況又是如何? 未知往往是消防人員最大的恐懼。

創意來源:

一、在多次火災現場搶救經驗中,歷經長時間裝備器材及人員體

力極限使用後,我不禁思考,是否有更好裝備器材,能解決

燃燒的火災,郤不需耗費太多人力呢?

二、長思結果就是移動式炮塔(附件 3圖 6、18),消防隊現有裝備

中,唯一面對火災,能長時間( 1小時以上) 、供應高壓( 7

kg/cm2 )、高流量(250 l/min)出水救災的滅火利器,架設完

成,微調射水角度,人員不用手持瞄子,可節省救災人員體

力,遠距射水,應用高風險場所,人員可撤離現場,保障救

災人員安全。

有種種優點,但多次救災現場中,郤很少看到它的出現。

三、深究原因,就是架設人力多、重量太重、體積太大、搬運不

易、使用場所少、組裝耗時、使用方便性不佳、射水角度不

足、數量較少、購置成本高、水帶延伸效率不佳,等缺點(附

件 2)。如何改進它,就是本次提案的緣起。

Page 2: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2

實施方法、

過程及投入

成本

一、 實際規劃內容:

(一)內部提案,明定目標,同仁間先行研討可行性,外部參考

網路資訊,內外部資源上進行連結、整合及運用基層消防

分隊,最通用的器材,實際操作,二支不同型式的水瞄子

(渦輪瞄子及無後座力直線瞄子) 、雙叉接頭、跨接器,三

種裝備結合,組成雙管移動式炮塔(附件 1圖 9、10)。

(二)利用水瞄子射水加壓過程中,水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相

互抵消的特性,器材與地面的摩擦力,及水帶本身的重量

提供雙管移動式炮塔,架設完成後的穏定性,取代固定腳

架(附件 1圖 13)。

二、 創新及優點:

(一)雙管射水(附件 1圖 14),流量加倍,滅火效率倍增。

(二)體積小,重量輕(18 KG),事先組裝放車上,一人即可操

作(兩性平等,男女消防員可輕鬆操作),取代消防車上炮

塔效能,水帶連接加一條,即可深入小巷弄滅火,不受地

形限制(附件 1圖 11、15)。

(三)組件少,架設所需空間小,一人能快速佈署(分拆 60秒,

組合 30秒) (附件 1圖 11、15)。

(四)雙種瞄子(渦輪瞄子及無後座力直線瞄子) (附件 1圖 10

) ,變化多,能因應火場變化,改變出水方式(直線或水

霧),達成目標(攻擊或防護) ,雙口同時出水,水霧保護

射水人員安全(附件 1圖 14),阻絶火場高溫熱輻射 (600

度以上)。

(五)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 5人

扣除司機 1人,作戰人力剩 4人,火災現場需出水線 2線

救災,1線防護人員安全, 1 線射水攻擊火點,長時間、

高壓、高流量出水 2線,需 4人分為二組,一組 2人合

力手持 1線輪流換手(附件 1圖 7、8),其缺點為水帶佈

署多,增加人員佈線時間,造成火勢成長機會升高,生命

財產損失擴大,地上水帶多,易打結卡死,影響救災,耗

費救災資源,現在只需一人,達成四個人的工作

(500l/min 高壓出水 7 kg/cm2),1 線完成部署,減少一

半水帶使用量及佈線的人力及時間,縮短一半火勢撲滅時

間,降低生命財產損失及水帶打結卡死機會,微調射水角

度,即可放手,遠距射水,人員可撤離現場,長時間射水

救災,其他人力可支援他處(附件 1圖 13、14)。

(六)組件通用,教育學習容易,人員易操作,故障時,替代率

高,可組合多組(附件 1圖 12)。

(七)高仰角射水,切換快速,射水角度不受限(附件 1圖 14)。

(八)建築物內外均可使用,室外使用為移動式炮塔,可以用來

Page 3: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3

周界防護功能,保護未受火煙波及的建築物,滅火救災功

能,撲滅戶外大型火勢,室內使用為水瞄子,可當水霧排

煙功能,排除火場有毒濃煙,增加受困人員逃生機會,殘

火處理功能,撲滅室內殘餘火勢,避免復燃,一物多功,

增進救災效率 節省救災資源(附件 1圖 16)。

三、 過程遭遇之困難點:

(一)提案之創新程度,係全國首創,從無到有,想法落實至成

品出現,經過長時間研發及救災的試驗,經驗中找出改進

方向,市面上無相同產品。

(二)同仁間舊觀念的束縛。

四、 如何突破或解決之策略及方案:

勤餘,自己動手做,不委外辦理,不花錢為最高原則,利用

分隊器材,簡單為基準,最少組件,最高效益,為目標,反

覆測試,研發成功。

五、 投入成本

研發時間(2個月)及勤餘人力(7個人),是最高的成本。

實 際 執 行

( 未 來 預

期)成效

一、成本效益分析:

(一)提升滅火功擊的效益變二倍(附件 1圖 14):

雙管射水,滅火水量變二倍為 500 l/min,高壓出水 7kg/cm2

,應用在全面燃燒大型火災現場。

(二)提升救災的安全性(附件 1圖 13):

架設完成後,只需一人,微調射水角度,即可放手,不需

理會,遠距射水,人員可撤離現場,應用在高風險場所。

(三)提升車組的機動性(附件 1圖 11、13、15):

體積小,重量輕,組件少,架設空間小,事先組裝放車上,

一人即可提走,射水角度 180度,水平不受限,能取代消

防車上的炮塔效能,水帶連接加一條,即可深入小巷弄內

滅火,不受地形限制。

(四)提升救災能量 400%(附件 1圖 13、14):

相同絛件四個人的工作(500 l/min,高壓出水 7 kg/cm2),

(一線 2人操作射水 250 l/min,高壓出水 7 kg/cm2) ,只

需 1人即可完成組裝及操作,達成長時間射水救災,其他

人力可支援他處,節省人力。

(五)增進救災效率,節省救災資源(附件 1圖 13、16):

一物多功能,建築物內外均可使用,改進水線水瞄子作戰

方式,提高救災效率,節省人力,節省水帶。

(六)增加新裝備,創新新思維,不花一分錢(附件 1圖 9、10):

消防人員面對火災及全面燃燒的強大火勢,有更好的裝備

,創新的思維觀念,運用簡易原則,達成滅火的任務,

不花一分錢。

二、綜合上述幾點,雙管移動式炮塔滅火效能高,體積小,重量

Page 4: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4

輕,架設快(一組只要 1人 30秒即可架設完成),射水角度不

受限,雙種瞄子變化多,可組多組,一物多功能,建築物內

外均可用,改進水瞄子作戰方式,節省人力,節省水帶,提

高救災效率的功能,完全符合現今消防救災快速高效益的要

求,改進革新舊式炮塔的缺點,並能具體實施。

對內:提高消防局救災行政效能、降低人力成本、精進革新。

對外:提升市府形象、輿論支持度、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之

效益。

相關附件

附件 1:雙管移動式炮塔-觀念的進步-可行性-周延性說明

附件 2:雙管移動式炮塔-與其他移動式炮塔比較表-影響性說明

附件 3:雙管移動式炮塔-與其他移動式炮塔組裝比較圖

聯絡窗口

姓名:林松明

電話:02-2791-1511

Email:[email protected]

Page 5: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5

附件 1:雙管移動式炮塔- 觀念的進步- 可行性 周延性 說明

圖 1:渦輪瞄子-渦輪出水瞄子 圖 2:無後座力直線瞄子-可減低後座力瞄子

圖 3:雙叉接頭-水線一變二,分叉功能 圖 4:跨接器-跨越障礙 防止水帶彎折功能

圖 5:一般型移動式炮塔

需 2 人合力組裝 重 33公斤

圖 6:車用炮塔(分離式)

單人不可能組裝 重 56公斤 在車頂上

圖 7: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 5人

扣除司機 1人 作戰人力剩 4人

火災現場 需出水線 2線救災

1 線防護人員安全 1線射水攻擊火點

長時間 高壓 高流量出水 2線-需 4人

圖 8:2人合力 輪流手持 1線 耗費體力人力

水帶佈署多 增加人員佈線時間 造成

火勢成長機會升高 生命財產損失擴大

地上水帶多 易打結 卡死 影響救災

出水 2線-需 2條水帶 耗費救災資源

Page 6: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6

圖 9:雙管移動式炮塔組件 (分離)

4件單一功能組件 消防車均有配件

只需水帶 1條 即可雙線出水

圖 10:雙管移動式炮塔組件 (結合)

發揮創意 結合 變 雙管移動式炮塔

不需另外購買 成本為 0 不花一分錢

圖 11:組件放在車側 不佔空間 方便取用

人員下車 一人輕鬆提走

圖 12:組件四組 通用器材 教育學習容易

人員易操作 故障 替代性高 可組多組

圖 13:架設完成 調整角度 自動射水

長時間救災 不需人力操作 省體力

遠距射水 人員可撤離 保安全

1線完成部署 減少一半 水帶使用量及

佈線人力及時間 縮短撲滅火勢時間

降低生命財產損失 及水帶打結卡死機會

圖 14:雙管射水 滅火效能高 出水量大

雙種瞄子 變化多 雙口同時出水

水霧 保護射水員 阻絶火場輻射熱

直線 同時射水 攻擊火點

高仰角射水 切換快速 角度不受限

節省人力 1組等於一輛大型消防車 4人

圖 15:體積小 重量輕 18kg 組件少 架設空間小

架設快 1人 30秒 可完成 可肩背或手提

單人攜帶 機動性高 不受地形限制

兩性平等 男女消防員 均可輕鬆使用

圖 16:室外為移動式炮塔 周界防護 滅火救災

室內為水瞄子 水霧排煙 殘火處理

建築物內外 水平及垂直水帶延伸均可

一物多功 增進救災效率 節省救災資源

Page 7: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7

附件 2:雙管移動式炮塔 與 其他移動式炮塔之比較表- 影響性說明

種類

比較情形

雙管

移動式炮塔

一般型

移動式炮塔

車用炮塔

(分離式)

出水口數量 雙 單 單

出水口功能 直線與水霧

可同時射水

直線與水霧

僅能擇一射水

直線與水霧

僅能擇一射水

出水口特色 水霧防護射水員

同時出水攻擊火點

射水員防護不足

安全有疑慮

射水員防護不足

安全有疑慮

架設工具 免 免 須工具板手組裝

架設人力 一人 輕鬆完成 二人合力 最少 需三人協力

架設時間 30秒 快 60秒 480秒 最慢

攻擊水量 500 l/min 多 250 l/min 2400 l/min 最多

滅火速度

成效分析 最快 慢 最慢

射水角度

操作速度

180度 高仰角

切換 快速

75度 角度受限

切換 快速

180度 高仰角

切換 慢

器材重量 輕 18 kg 重 33 kg 最重 56 kg

器材體積 小 大 最大

使用場所 室內 室外 狹小空間 均可 僅室外能用 僅室外能用

使用

方便性

放車側 下車即可用

1組式組裝(四合一)

放車側 下車即可用

1組式組裝

不佳

需爬上車頂拆 再放地面組裝

2件式組裝

故障

替代性

可組合多組

僅設 1組

僅設 1組

購置成本 低

原車配件組成 不需購買

需另外購買移動式炮塔

需另外購買車輛

水帶延伸

效率

有效延伸 省力

不佳

耗費 體力人力

不佳

耗費 體力人力

水平佈線 機動性高 速度快 行進不易 耗費體力 行進不易 耗費體力

垂直佈線 機動性高 速度快 行進不易 耗費體力 行進不易 耗費體力

創新性 有 無 無

註:器材以內湖消防隊現有器材測試

Page 8: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8

附件 3:雙管移動式炮塔 與 其他移動式炮塔組裝比較圖

圖 1:雙管移動式炮塔 (水箱車)

放車側 人員下車 即可操作

圖 2:雙管移動式炮塔(水箱車)

1人組裝 免工具 架設時間 30 秒

圖 3:雙管移動式炮塔(水箱車)

18kg重 1件式

圖 4:一般型移動式炮塔(化學車)

放車側 人員下車 即可操作

圖 5:一般型移動式炮塔(化學車)

需 2人組裝 免工具 架設時間 60秒

圖 6:一般型移動式炮塔(化學車)

33kg 重 1件式

Page 9: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9

圖 7:車用炮塔(分離式)

1.炮塔 固定腳架 在車頂上

人員下車後 需爬上車頂拆除

圖 8:車用炮塔(分離式)

2.二件式 炮塔 固定腳架

固定在車頂上

圖 9:車用炮塔(分離式)

3.安裝用工具扳手 在車後

圖 10:車用炮塔(分離式)

4.車頂上人員 用工具扳手 拆除

前方固定腳架 (螺絲 2只)

圖 11:車用炮塔(分離式)

5.前方固定腳架 綁上固定繩

需 3人操作 由車頂下放至地平面

圖 12:車用炮塔(分離式)

6.固定腳架 待組裝

Page 10: 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修正(草案) · )節省人力,節省水帶,以前一輛大型消防車,最多坐5人. 扣除司機1人,作戰人力剩4人 ,

10

圖 13:車用炮塔(分離式)

7.車頂上人員 扳手拆炮塔螺絲 2只

卸下後方炮塔

圖 14:車用炮塔(分離式)

8.後方炮塔 綁上固定繩

車頂下放至地平面 最少需 3人操作

圖 15:車用炮塔(分離式)

9.炮塔 待組裝

圖 16:車用炮塔(分離式)

10.地面上 炮塔 固定腳架 二者結合

固定腳架 張開固定腳

圖 17:車用炮塔(分離式)

11.地面上 炮塔 固定腳架 二者結合

用扳手再鎖固(螺絲 2只)

圖 18:車用炮塔(分離式)

12.結合完成 至地平面才能用

重 56kg 二件式 架設時間 4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