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先說在前頭…… - CONCERT · 凝視不同時空與文化,可清楚審視自我所處的環境與價值 受到異質元素的影響(新觀念、新技術、新設備) 環境:安靜自習、討論辯證、多元交流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先說在前頭……

人:館員、讀者

角色、思維與行為

驗證:從一個小實驗說起

將「創意」具體變成「創新」

將「經驗」轉化為「驚豔」

可愛又可敬的館員

夢想者、設計者、執行者

讀者到圖書館 是手段還是目的?

校園行進動線的中繼站—閱覽席→空間、傢具

尋人問路的資訊站—櫃台→服務人員

行囊背包的暫放處—閱覽席→置物櫃

補眠的好地方—閱覽席→傢具的調性與配置

課堂空檔的休息站—閱覽席→空間、傢具

見面會合的地方—門口→逗留點

解急不用忍之處—廁所→無障礙、性別平等

建立共學革命情感的戰場—討論室→使用規則、設備

臨時庇護—躲雨、求援→愛心傘、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隨處皆宜的優雅進行式—閱讀→館藏、傢具、氛圍…

偷竊、把妹、推銷→監視系統、巡館…

還有什麼呢?………

創新規劃 從微驗證做起

100% NEW – 新閱讀區

50dB TALK – 輕閱讀區

§驗證空間規劃的微型實驗(2009年)

Before – 西文參考書區@舊館

「新閱讀區」色彩規劃示意圖@舊館

After – 「新閱讀區」實景@舊館

Before – 中文參考書區@舊館

「輕閱讀區」色彩規劃示意圖@舊館

After – 「輕閱讀區」實景@舊館

2009年:從1F專架搬到2F專架

2013年3月:新館2F專架

2014年7月:取消專架陳列,

改為一般可供外借之圖書。

§參考書在總圖…….

規劃特色

不設限的「異」想

空間與機能

§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

圖書館 行政中心 24hr自習室 國際會議廳

國際會議廳棟

圖書館棟

挑空川堂

24hr自習室

遠距教室

國際會議廳

圖書館

密集書庫

行政中心

§互動共享的空間機能

空間規劃基本原則:以讀者為優先

密集書庫搭配調閱服務,釋放更多空間

因應群體學習與社群活動的趨勢

劃分「吵雜」與 「安靜」的學習區

1F—4F為輕聲討論之開放學習區

5F—6F為安靜閱讀區

§創意豐富的場域

穿堂

穿越、駐足:隨時迎接意外驚喜的停留

小聚、展覽:促進跨領域互動

清沙龍

講座、閱讀分享:開啟對話合作的契機

藝文:創意發想、豐富生命

工作坊

跨領域、做中學

服務體驗設計工作坊(2014年8月21日)

§多元的學習模式

共學

一群人辯證討論與相互激盪逗留點

學習共享區、討論室、簡報練習室、小舞台

自學

一個人專心研讀

一般閱覽席、夜讀區、研究小間、安靜閱讀區

課輔

定時駐點的教學發展中心課輔家教

討論室

個人研讀 & 群體激盪

清華「威秀」& 清華「百視達」

(視聽中心)

智慧型設備與服務

§智慧型服務設計

UHF RFID智慧型圖書管理系統

自助式借還書

借書機

還書機

還書機

§智慧型服務設計

UHF RFID智慧型圖書管理系統

智慧型書架:自助預約取書

§智慧型貼心服務設計

整合式空間管理系統

席位與空間預約及報到

透過Web及Kiosk進行預約

學習共享區 討論室 個人聆賞席 資訊島

Kiosk(資訊站)

多人聆賞席

§智慧型服務設計

整合式空間管理系統

智慧管理:控制網路、電源與空調

空間仿飯店管理模式

座位採靠卡後開通網路、電源

靠卡後開啟門鎖

插卡後供應電燈及空調電源

紅外線偵測、分貝感應器

靠卡機(座位)

靠卡機(空間) 資訊面板(空間)

§讀者需求與營運成本間的平衡

全天候的閱讀服務

前棟夜讀區 vs 後棟圖書館

各自獨立的空間,服務時段互補

全年無休的還書服務

2個館外自助還書口

讀者還書不受開館時間限制

還書記錄即時更新

榮耀與溫馨

§榮耀的清華

校史展示區

常態展區:以圖片、文物及多媒體展示

呈現清華發展面貌

特展區:校史主題展覽,每年一檔

§榮耀的清華

清華書房

彰顯清華人獨特性之館藏

清華大學教師著作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品

熱門預約館藏

此區陳列館藏均不外借

營造個人書房與家的氛圍

靜態展示活潑化

2013年主題展 2014主題展 校史電子書

留念清華 校史展示區紀念章戳

清華人的專屬書房

NTHU造型牆

空間命名的創意

§空間命名的創意

清沙龍 Idea Hub

「沙龍」:藝文集會

舉辦推廣與閱讀分享之場域

知識集 The Circle

行雲流水意象之展示區

館藏與服務的展示櫥窗

讀者獲取接觸展示資訊的核心區

逗留點 Meeting Point

簡單富變化的閱覽座位設計

提供讀者暫時駐足以及好友相約之空間

§空間命名的創意

清華書房 NTHU Mini-Library

溫馨的書房營造家的感覺

屬於清華的閱讀空間

陳列清華教師著作與讀者最愛的熱門書籍

團體聆賞室

以經典且片名有色彩之電影名稱命名

搭配設計空間與傢具顏色

發呆區Relaxing and Inspiration

思緒放空、沉澱或重整的空間

舒適的沙發,輕柔的音樂,優美的窗景

貼心對待 認真學習的讀者

愜意 & 沉澱的空間

細膩的規劃

智慧型置物櫃

手機亭

愛心傘

「閱」讀 = 「悅」讀

夜讀區位於學習資源中心前棟四樓,坐擁成功湖與校園美景

獨立門禁,接續圖書館服務時間,提供清華學子24小時不間斷的閱讀服務

坐、倚、靠 隨處皆宜的優雅進行式

1F穿堂—水桶椅

4F夜讀區—青蛙沙發

1F 逗 留 點 吧 台 椅

另一種支撐結構 時尚、簡約、有趣

無處不驚奇 這種地方也要玩創意

Barcode &

QR Code

花下閱讀 推廣閱讀,從圖書館走出去

愛上圖書館

§讀者有多愛「新館」?2013年3—12月統計

平均每日3,000人次進館

討論室13間,平均每日使用22.9次

研究小間48間,總有效預約次數3,031次,報到率87.85%

團體室5間,平均每日使用8.3次

聆賞席總有效預約次數17,599次,平均每日使用58.6次

夜讀區200席,平均每日使用175次

置物櫃232格,平均每日使用125.9次

§原本逐年下滑的借閱量…….

總量 月平均 變動百分比

102年 457,383 38,115

6.94%

103年 491,491 40,958

學生眼中的新總圖

大學圖書館空間 的 想像

§「異托邦理論」擴充了對空間的想像

烏托邦(Utopia)

雖然理想又美好,但終究是虛幻不存在的

異托邦(Heterotopia)

法國學者Michel Foucault所提出

重構空間,排除其任何原始用意與價值

進而重新定義空間的屬性

異托邦是真實存在的空間

像鏡子一樣,有實景(真)與鏡影(虛)的對照

例:陰森的墓園→莊嚴的生命紀念園區

例:博物館→進入另一個時空的入口

§圖書館是「異托邦」

圖書館與博物館一樣

像一座稜鏡,是透視的窗口

放進什麼內容,它便折射什麼面貌

凝視不同時空與文化,可清楚審視自我所處的環境與價值

受到異質元素的影響(新觀念、新技術、新設備)

環境:安靜自習、討論辯證、多元交流

館藏:數位虛擬典藏,往事不會盡如煙

書架:自動化倉儲式書架、RFID智慧書架

圖書館創新重點 活水計畫

§圖書館是一方活水,需要持續灌注

朱熹「觀書有感」之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之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知識匯

Knowledge Hub @ NTHU

匯:匯集、轉換與加值的樞紐

呈現並串連研發能量

行銷研究者之研發成果

發揮學術影響力

§學習會

Learning Commons @ NTHU

會:菁英之所聚、

價值共創之場域

營造多元豐富的學習空間

促進跨領域知識交流

共創多元共享的創新價值

§文化薈

Cultural Archival @ NTHU

薈:文化精粹之典藏

典藏文物、傳承文化

文物的研究教學與出版

文物的文創應用

Learning Commons

再進化

從「圖書館」擴大到「旺宏館」

§服務設計

發掘使用者的需求

透過開放空間論壇:對話、分享、行動方案

讓任務與需求有所連結,才能共創價值

§活化旺宏館川堂

設置傢具

有短暫駐足的倚靠介面

可互動討論的簡易桌面

空間規劃

people to meet people

劇本法 Scenario-based Design

mockup

主題活動:配合校園節慶與教、研、學、社

§解禁圖書館1F場域

將圖書館1F定位為無門禁之空間

方便推廣活動之規劃

擴大參與者的屬性

達到跨領域交流的目的

§看見與連結、實踐與對話

與系所合辦成果展

讓學習與研發成果被看見

促成跨領域合作與人際網絡的連結

市集與小舞台概念的活動

提供可以實踐個人或多人理念與努力的空間與機會

讓志同道合的夥伴有對話的空間與機會

例:工作坊、展演、藝文市集、創業小聚、TED-like短講、

開放空間論壇

§開放空間論壇 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

一個「規劃、匯談、資訊蒐集與分享」的過程

2014年12月6日於清華登場

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會

一起構思旺宏館的多元學習樣貌

§Learning Commons 與「清華三創」

促成跨領域交流與激發創新的機會

提供媒合創意的場域

成為推動創業的平台之一

改頭換面 初衷不變

§轉型與向上提升

瞭解服務對象(現有與潛在待開發者)的需求

進行服務設計

行銷創新服務

同仁是服務的提供者

也是服務設計與行銷的執行者

服務對象是與我們共創服務價值的夥伴

§轉型四階段

「圖書館」是圖書館

「圖書館」不只是圖書館

「圖書館」超越圖書館

「圖書館」不是圖書館

不斷創新精進

自我超越

完工啟用不是工作計畫的句點 而是冒號:後面接著無限的可能……

謝謝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