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8 责任编辑:王杨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外国文艺 去年我在西班牙访学时,发现电视 上热播一部叫做《伊莎贝尔》的古装剧, 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甄嬛传》在中 国。与我同住的委内瑞拉人也看得很起 劲,因为对于拉美人来说,电视剧的女主 人公与他们的民族身份有着紧密联系。 在委内瑞拉舍友的带动下,我也看了几 集。和《甄嬛传》相比,《伊莎贝尔》的服 饰、道具乃至布景都要寒碜得多,能博得 今天西班牙国民的热情追捧,实在是与 历史人物伊莎贝尔女王的崇高地位分不 开的。她是统一的西班牙联合王国的缔 造者之一,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 的穆斯林政权,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通过在外交和军事上的精心谋划使西班 牙成为欧洲霸主,进而成为全球性的帝 国。伊莎贝尔女王代表了西班牙历史上 最为辉煌的岁月。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像,是伊莎 贝尔女王最广为人知的画像之一。“天主 教国王”的头衔,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 1496年授予伊莎贝尔和她的丈夫斐迪 南国王的,旨在嘉奖他们为保卫罗马天 主教廷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对夫妻共 治日渐强盛的西班牙,一面在基督教世 界内部维持秩序,痛击侵入那不勒斯的 法兰西人;一面在欧洲国家中带头抗击 穆斯林,“光复”了西班牙全境,从而结束 了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近 800 年的统 治,为正处于奥斯曼土耳其步步紧逼之 下的基督教世界争了一口气。很多历史 学家都指出,论治国才能和历史贡献,伊 莎贝尔都远远高于她的丈夫。老派的西 班牙人敬重她、纪念她,首先因为她是一 位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时刻以天主教的 利益为重,而西班牙帝国的百年辉煌,在 西班牙人看来正是建立在对天主教狂热 而坚定的捍卫上的。 我们在这幅画像上看到的,就是一 个虔诚信徒的形象。或许“圣洁”是最能 与这一形象相匹配的形容词。全黑的背 景和白色纱巾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对比, 使得人像仿佛被圣光照亮,即使与其他 的肖像画并置一处,也能突出地显示出 来。这幅画像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就 是一道耀眼的白光。女王的白底衬衫延 伸了白色的区域,远远望去仿佛女王头 像的基座。衬衫外面披裹一身的袍衣是 深色的,与周遭的背景几乎浑然一体,如 此达到的效果,仿佛圣洁的女王是从一 片幽暗中浮现而出的,又好像是女王的 光辉照亮了四周。背景的简略乃至趋于 空无,是西班牙肖像画逐渐形成的一个 传统。精心描绘人物背后的风景,或是 人物周围的物件,自然会分散观者的注 意力。西班牙画家在略去人物背景时, 努力呈现所画之人的独特个性,欲使观 者深入所画之人的独特气质之中。从委 拉斯开兹到戈雅再到20世纪的苏洛亚 加,我们在西班牙肖像画中经常看到的 就是这样的效果:人物仿佛出现在一块 毫不显眼的幕布前,好似是在梦幻里浮 现,脸部特征和眼神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这幅载入西班牙艺术史的画 作,其作者却不是西班牙人。历史上并 没有留下多少关于宫廷画家胡安·德·佛 兰 德 斯(1465-1519)生 平 的 记 述 。“ 德· 佛兰德斯”这一姓氏既已揭示了他的出 生地:佛兰德斯,大致相当于今天比利时 的部分地区,此地的民族被称为佛莱芒 人。当我们谈起文艺复兴艺术时,首先 想起的往往是意大利,是佛罗伦萨、罗 马、威尼斯,其次才会想到阿尔卑斯山以 北。佛莱芒人的绘画是北方文艺复兴艺 术的杰出代表,相比于意大利人的画作 呈现出很不一样的风格。贡布里希曾提 供了一种区分文艺复兴南北绘画的简便 办法:只要以表现花朵、珠宝或织品等事 物的美丽外观见长,大约就是北方艺术 家的作品;以鲜明的轮廓线、清晰的透视 法、美丽躯体的准确知识见长,大约就是 意大利人的作品。在回溯西班牙艺术史 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西班 牙在地缘上属于南方,更靠近意大利,其 文艺复兴绘画却更多受到佛莱芒画家的 影响。这种影响更多是历史原因。因为 穆斯林的长期占据,而穆斯林文化又杜 绝对画像的崇拜,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古 希腊罗马的绘画传统即古典传统几乎彻 底中断了。佛莱芒画家比意大利画家更 早旅行到伊比利亚半岛并对那里的绘画 产生影响,而西班牙王室特别是伊莎贝 尔女王又对佛莱芒绘画表现出特别的偏 爱。佛莱芒画家在西班牙服务于宫廷和 教会的同时,也将技法传授给当地的学 徒们,西班牙艺术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 被称为“西班牙-佛莱芒”的独特风格。 不过,佛莱芒画家在西班牙也不得不适 应当地主顾的需要,改换一下画风。比 如,画作的订购者多为教会人士,他们需 要的是摆放在教堂里的巨幅祭坛画,用 以远观,如此一来,佛莱芒绘画精心描绘 物件表面细节的优势就不得不打折扣 了,并且因之带上了更多的与宗教情绪 相关的悲怆意味。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 画像,从女王衬衫的纹样和她佩戴的首 饰上,仍可见出佛莱芒绘画的特点,尤其 是首饰上镶嵌的一圈珍珠,粒粒圆润有 光泽,这是佛莱芒人的拿手好戏,但这些 细节并不会让我们注意太久,因为比这 些更具意味的,是女王的面容。 站在胡安·德·佛兰德斯画笔前的 她,是当时欧洲最有权力的女人。 此时的她差不多已过天命之年,完 成了她作为一国之君的所有壮 举。然而在画像上,我们似乎找不 到一丝成功的喜悦,反而是难以掩 饰的哀愁。克斯汀·唐尼在她引人 入胜的传记《伊莎贝拉:武士女王》 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女王的最后岁 月的: “战争让她变得冷酷,生活让 她悲伤,她自己也变得更加僵化、 更缺乏宽容。”对天主教的虔诚驱 使她完成了光复大业,也驱使她做 出了饱受后人诟病的举动—推 动建立臭名昭著的宗教异端裁判 所,以及下令驱逐西班牙境内所有 不肯改宗为基督徒的犹太人。由 此我们不禁可以感到,女王的“圣 洁”也是带着某种冷酷、恐怖的意 味的。为什么“生活让她悲伤” 呢?因为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 她接连失去了三个至亲:1497 年,她惟一 的儿子、王位继承人胡安去世;紧接着, 1498 年,胡安之后顺延的王位继承人、她 的长女伊莎贝尔去世;再接下来,伊莎贝 尔公主诞下的幼子即女王的外孙、按照女 王的设想将继承西班牙与葡萄牙王位的 米盖尔又在 1500 年不幸夭折。下一位继 承人于是轮到了女王远嫁佛兰德斯的二 女儿胡安娜,但胡安娜的情商并不能让女 王放心,她为自己身后西班牙帝国的事 业而焦虑。 女王的另一幅比较著名的肖像画创 作于约1490年。该作曾长期被认为也 出自胡安·德·佛兰德斯之手,后被艺术 史家的考证所推翻。这幅画作同样有着 明显的佛莱芒风格。与头罩白纱的女王 画像相比,10年之前的女王自然要年轻 许多,一头秀发,眼袋不是那么明显,皮 肤更为紧致,面色更为红润,而不变的是 虔诚的信仰—她的左手食指插在一部 经书的书页间,仿佛是在掩卷沉思。 无疑,暮年女王的画像是更具悲怆 意味的。作为绘画体裁的一种,肖像画 是与死亡相联系的。用西班牙学者维森 特·加林的话说,肖像画的创作就是为了 战胜死亡。肖像画所呈现的不是抽象意 义上的人,而是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 人,一个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终有尽 头的人,画家的本事,是把这个人的所有 独特之处、所有的生命性情凝结在平面 上的线条与色块中。斯人已逝,肖像长 存,后人睹之,如见真人。这是肖像画的 使命。伊莎贝尔女王在自己的人生走向 终点之时,得到了权力世界的一切,又遭 受了家庭生活的重创。与此同时,她积 极地预料身后之事,为此费尽心机。这 种种复杂的情绪、生命的悲剧意识,被画 家捕捉到,定格在画作中,直到今天仍具 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在比较10年前后 的两幅画作时,我们不由得会想起杜拉 斯的名句:“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 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女王伊莎贝尔 女王伊莎贝尔凝结在线条与色块中 凝结在线条与色块中 张伟 张伟度史诗电影《巴霍巴利王:开 端》是印度历史上投资最大 的电影作品,宏大的战争场 面堪称宝莱坞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巴霍 巴利王》讲述一对兄弟争夺王国统治权的 故事,承袭了印 度神话史诗的叙 事传统。 公元前6世 纪初,印度进入 史诗时代,出现 了著名的两大史 诗《摩诃婆罗多》 和《罗 摩 衍 那》。 《摩诃婆罗多》早 在约公元1世纪 就已形成,至今 仍是印度教的经 典,是一部从公 元前 800 年以来 流行于印度的神 话汇集。 《摩 诃 婆 罗 多》经历了许多 个世纪,融合了吠陀神话和史诗时期的后 期信仰,成为印度神话的宝库。《摩诃婆罗 多》即指“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以列国 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讲述婆罗多 家族的后代俱卢族和般度族兄弟为争夺王 位进行的毁灭性战争。古印度象城的持国 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因天生眼瞎,因而 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 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前者称为 俱卢族,后者则是般度族。不久,般度去 世,由持国执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 为王位继承人,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 位,战争因此开始。经过18天的激烈战 争,俱卢族全军覆没,就在般度族大功告成 之时,俱卢族仅存的三个战士夜袭般度族, 杀害了般度族的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 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于难。坚战精神 沮丧,随后在众人劝说下,登基为王。统治 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坚战指定了 王位继承人后,遂和四个弟弟以及黑公主 一起升天。 《摩诃婆罗多》为电影《巴霍巴利王》提 供了基本的叙事框架,并成为“味论”叙事 体验的范本。味论作为一种艺术批评原 则,是婆罗多首先在《乐舞论》中提出的。 在印度现存最早文献《吠陀诗集》中,味 (rasa)这个词也用作汁、水和奶。从词源学 上 说 ,味(rasa)的 原 始 意 义 是 汁 (植 物 的 汁),水、奶和味等等是衍生义。在奥义书 中,“味”这个词也用作本质或精华。例如: “万物的精华(rasa)是地,地的精华是水,水 的精华是植物,植物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 是语言,语言的精华是梨俱(颂诗),梨俱的 精 华 是 娑 摩 (曲 调),娑 摩 的 精 华 是 歌 唱 ” ( 《歌者奥义》 .1.2)。 婆罗多在《乐舞论》中,将生理意义上 的滋味移用为审美意义上的情味。他所谓 的味是指戏剧表演的感情效应,即观众在 观剧时体验到的审美快感。按照婆罗多的 规定,味共有 8 种:艳情味、滑稽味、悲悯 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和奇异 味。“味”产生于情,“情”在《乐舞论》中是 指观众所能感受到的语言、形体和真情。 可见,味与情密切相关,观众所产生的味源 自情,如果说情是叙事的方式,那么味就是 叙事的效果。 《摩诃婆罗多》作为印度经典的叙事 诗,表现了强烈的英勇味。英勇味产生于 情勇。婆罗多说,英勇味以上等人为本源。 它通过镇定、坚韧、谋略、素养、晓勇、能力、 威武和威力等情由产生。它应该以坚强、勇 敢、刚毅、牺牲和精明等情态表演。婆罗多 还将英勇味分为布施英勇味、正义英勇味和 战斗英勇味三类,即通过慷慨布施、献身正 义和勇敢战斗显示的英勇味。 《摩诃婆罗多》主要颂扬了以坚战为代 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了以难敌为代表的邪 恶势力。在史诗中,坚战代表公正、谦恭和 仁义,而难敌则被塑造成贪婪、傲慢和残忍 的形象。坚战五兄弟为了避免流血战争, 作出最大让步,且获得黑天的支持。在历 时18天的俱卢之战中,充分表现了坚战 五兄弟以及黑天献身正义、勇敢战斗的英 勇味。 印度两大史诗已然是印度电影艺术的 原型模式,正如《圣经》的结构为欧洲文学 提供了一个神话的或者想象的宇宙轮廓。 《摩诃婆罗多》为印度电影艺术提供了叙事 框架。 《巴霍巴利王》的叙事直接受到《摩诃婆 罗多》的影响,讲述古印度摩喜施末底王国, 巴霍巴利与堂兄巴拉拉德夫德斯争夺王位 的故事,巴霍巴利体恤民情、以德服众,而巴 拉拉德夫德斯力霸朝野、杀伐于形色。邻国 卡拉克亚率军突袭摩喜施末底国时,巴霍巴 利破敌无数,以智取胜。而巴拉拉德夫德斯 的父亲则故意扣下巴霍巴利的器械,虽然巴 拉拉德夫德斯在战场上以器械取胜,杀伐果 敢。但最后,巴霍巴利设下三叉戟计(三叉戟 是湿婆的标志性武器),势如破竹,以德取 胜;而巴拉拉德夫德斯虽立得大功,但终究 因其暴戾乖张而不能服众。 巴霍巴利名叫希瓦,即印度教中的湿 婆(Shiva)。在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主印 度,带来了自己的宗教,他们的神话和信仰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适应了印度 的环境,兼容了印度土著居民的祖先崇 拜。至吠陀时代后期,梵天、湿婆和毗湿奴 地位逐渐升高,形成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 崇拜,最后发展成现在的印度教。 湿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早在吠 陀时代,鲁陀罗是湿婆的前生,湿婆混合了 鲁陀罗的特征,同时兼有印度河之神的特 点。他的力量来自瑜伽的苦行修炼。鲁陀 罗是吠陀时代的牲畜之神,混合了前雅利 安兽主的特征,其中,公牛被认为是生殖力 的象征。至史诗时代,湿婆和瑜伽兽主的 形象等同,经过神祇的变迁和融合,湿婆成 为带来生殖者、创造者和毁灭者的形象。 湿婆的力量通过瑜伽苦行修炼而成,这种 力量提高了他作为众神的祭司的权利。湿 婆通常被描绘成面孔雪白,身披虎皮,头发 缠结的形象。湿婆的武器是三叉戟,即闪 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威力无 比。湿婆集宇宙的创造、维持和毁灭三种 力量于一身,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永恒生 命。史诗给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湿婆作为一种原型赋予希瓦隐喻的形象。 《巴霍巴利王》不但在故事框架上借鉴 了史诗模式,同时在“味”的叙事体验上强 烈地表现了味论美学中的英勇味。《巴霍巴 利王》中的男主角希瓦(Shiva,湿婆)即是 永恒生命的象征。在电影中,希瓦是勇士 的形象,奔跃如飞,身轻如燕。他也是正义 的象征,他帮助阿凡缇卡救出被囚禁25年 的王后提婆犀那(希瓦的生母),打败了巴 拉拉德夫德斯一族的统治,成为英雄形 象。两军交战,虽残酷杀戮,但希瓦处处以 苍生百姓为上,避免伤及无辜,最后赢得百 姓的拥戴。希瓦的形象表现了婆罗多味论 中的慈悲英勇味和战斗英勇味。印度著名 文论家新护认为英勇味具有崇高的性质, 因为它的常情勇是上等人(即崇高的人)的 品质。新护遵循婆罗多的观点,认为英勇 味来源于崇高的角色。因此,希瓦的英勇 味能引发人们内心的崇高感,类似于古希 腊悲剧中的角色。 作为居世界电影产量前茅的宝莱坞, 大量的电影源自神话史诗,其中《摩诃婆罗 多》是重要的叙事原型。神话思维全面渗 透到艺术中,卡西尔认为,神话的原型不是 大自然,而是社会,是社会的仪式及其制 度,因而神话的真实性存在于它对社会仪 式的象征性再现之中。神话的基础是对宇 宙生活一体化的直觉,因而神话是潜在的 宗教。 在前文学阶段,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自 己用言语构成的文化,由于抽象思维还没 有形成,整个文 化 体 系 由 故 事 组 成 ,严 肃 性较强的故事便是神话。诺思罗普·弗莱 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神话故事逐渐 变成讲故事时的结构原理,而神话观念等 则变成了思维中惯用的隐喻。在一种充 分成熟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都生活在一个 传统的故事及形象的系统之内。印度历 史上有丰富而复杂的神话体系,创造出一 个自成体系的世界。印度人借助神话的 熏陶建立了一种文化传统,当代印度电影 也借助深厚的文化传统来讲述故事,史诗 神话被不断重构到电影艺术作品中,同电 影艺术的其他因素共同建构起一种独特的 印度审美向度。 《天主教女王伊莎贝尔》 胡安·德·佛兰德斯 约 1500 年至 1504 年 木板油画, 63×55厘米 现藏西班牙马德里王宫 《天主教女王伊莎贝尔》 无名氏 约 1490 年 木板油画,21×13.3厘米 现藏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巴霍巴利王 巴霍巴利王 》: 》: 史诗重构中的味论美学 史诗重构中的味论美学 李美敏 李美敏 巴霍巴利王 巴霍巴利王开端 开端 电影剧照 电影剧照 巴霍巴利王 巴霍巴利王开端 开端 电影剧照 电影剧照 西班牙艺术史漫步

《巴霍巴利王》: 史诗重构中的味论 ...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8B160808_Print.pdf · 人物周围的物件,自然会分散观者的注 意力。西班牙画家在略去人物背景时,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巴霍巴利王》: 史诗重构中的味论 ...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8B160808_Print.pdf · 人物周围的物件,自然会分散观者的注 意力。西班牙画家在略去人物背景时,

38责任编辑:王 杨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外国文艺

去年我在西班牙访学时,发现电视

上热播一部叫做《伊莎贝尔》的古装剧,

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甄嬛传》在中

国。与我同住的委内瑞拉人也看得很起

劲,因为对于拉美人来说,电视剧的女主

人公与他们的民族身份有着紧密联系。

在委内瑞拉舍友的带动下,我也看了几

集。和《甄嬛传》相比,《伊莎贝尔》的服

饰、道具乃至布景都要寒碜得多,能博得

今天西班牙国民的热情追捧,实在是与

历史人物伊莎贝尔女王的崇高地位分不

开的。她是统一的西班牙联合王国的缔

造者之一,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

的穆斯林政权,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通过在外交和军事上的精心谋划使西班

牙成为欧洲霸主,进而成为全球性的帝

国。伊莎贝尔女王代表了西班牙历史上

最为辉煌的岁月。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像,是伊莎

贝尔女王最广为人知的画像之一。“天主

教国王”的头衔,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

1496年授予伊莎贝尔和她的丈夫斐迪

南国王的,旨在嘉奖他们为保卫罗马天

主教廷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对夫妻共

治日渐强盛的西班牙,一面在基督教世

界内部维持秩序,痛击侵入那不勒斯的

法兰西人;一面在欧洲国家中带头抗击

穆斯林,“光复”了西班牙全境,从而结束

了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近800年的统

治,为正处于奥斯曼土耳其步步紧逼之

下的基督教世界争了一口气。很多历史

学家都指出,论治国才能和历史贡献,伊

莎贝尔都远远高于她的丈夫。老派的西

班牙人敬重她、纪念她,首先因为她是一

位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时刻以天主教的

利益为重,而西班牙帝国的百年辉煌,在

西班牙人看来正是建立在对天主教狂热

而坚定的捍卫上的。

我们在这幅画像上看到的,就是一

个虔诚信徒的形象。或许“圣洁”是最能

与这一形象相匹配的形容词。全黑的背

景和白色纱巾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对比,

使得人像仿佛被圣光照亮,即使与其他

的肖像画并置一处,也能突出地显示出

来。这幅画像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就

是一道耀眼的白光。女王的白底衬衫延

伸了白色的区域,远远望去仿佛女王头

像的基座。衬衫外面披裹一身的袍衣是

深色的,与周遭的背景几乎浑然一体,如

此达到的效果,仿佛圣洁的女王是从一

片幽暗中浮现而出的,又好像是女王的

光辉照亮了四周。背景的简略乃至趋于

空无,是西班牙肖像画逐渐形成的一个

传统。精心描绘人物背后的风景,或是

人物周围的物件,自然会分散观者的注

意力。西班牙画家在略去人物背景时,

努力呈现所画之人的独特个性,欲使观

者深入所画之人的独特气质之中。从委

拉斯开兹到戈雅再到20世纪的苏洛亚

加,我们在西班牙肖像画中经常看到的

就是这样的效果:人物仿佛出现在一块

毫不显眼的幕布前,好似是在梦幻里浮

现,脸部特征和眼神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这幅载入西班牙艺术史的画

作,其作者却不是西班牙人。历史上并

没有留下多少关于宫廷画家胡安·德·佛

兰德斯(1465-1519)生平的记述。“德·

佛兰德斯”这一姓氏既已揭示了他的出

生地:佛兰德斯,大致相当于今天比利时

的部分地区,此地的民族被称为佛莱芒

人。当我们谈起文艺复兴艺术时,首先

想起的往往是意大利,是佛罗伦萨、罗

马、威尼斯,其次才会想到阿尔卑斯山以

北。佛莱芒人的绘画是北方文艺复兴艺

术的杰出代表,相比于意大利人的画作

呈现出很不一样的风格。贡布里希曾提

供了一种区分文艺复兴南北绘画的简便

办法:只要以表现花朵、珠宝或织品等事

物的美丽外观见长,大约就是北方艺术

家的作品;以鲜明的轮廓线、清晰的透视

法、美丽躯体的准确知识见长,大约就是

意大利人的作品。在回溯西班牙艺术史

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西班

牙在地缘上属于南方,更靠近意大利,其

文艺复兴绘画却更多受到佛莱芒画家的

影响。这种影响更多是历史原因。因为

穆斯林的长期占据,而穆斯林文化又杜

绝对画像的崇拜,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古

希腊罗马的绘画传统即古典传统几乎彻

底中断了。佛莱芒画家比意大利画家更

早旅行到伊比利亚半岛并对那里的绘画

产生影响,而西班牙王室特别是伊莎贝

尔女王又对佛莱芒绘画表现出特别的偏

爱。佛莱芒画家在西班牙服务于宫廷和

教会的同时,也将技法传授给当地的学

徒们,西班牙艺术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

被称为“西班牙-佛莱芒”的独特风格。

不过,佛莱芒画家在西班牙也不得不适

应当地主顾的需要,改换一下画风。比

如,画作的订购者多为教会人士,他们需

要的是摆放在教堂里的巨幅祭坛画,用

以远观,如此一来,佛莱芒绘画精心描绘

物件表面细节的优势就不得不打折扣

了,并且因之带上了更多的与宗教情绪

相关的悲怆意味。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

画像,从女王衬衫的纹样和她佩戴的首

饰上,仍可见出佛莱芒绘画的特点,尤其

是首饰上镶嵌的一圈珍珠,粒粒圆润有

光泽,这是佛莱芒人的拿手好戏,但这些

细节并不会让我们注意太久,因为比这

些更具意味的,是女王的面容。

站在胡安·德·佛兰德斯画笔前的

她,是当时欧洲最有权力的女人。

此时的她差不多已过天命之年,完

成了她作为一国之君的所有壮

举。然而在画像上,我们似乎找不

到一丝成功的喜悦,反而是难以掩

饰的哀愁。克斯汀·唐尼在她引人

入胜的传记《伊莎贝拉:武士女王》

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女王的最后岁

月的:“战争让她变得冷酷,生活让

她悲伤,她自己也变得更加僵化、

更缺乏宽容。”对天主教的虔诚驱

使她完成了光复大业,也驱使她做

出了饱受后人诟病的举动——推

动建立臭名昭著的宗教异端裁判

所,以及下令驱逐西班牙境内所有

不肯改宗为基督徒的犹太人。由

此我们不禁可以感到,女王的“圣

洁”也是带着某种冷酷、恐怖的意

味的。为什么“生活让她悲伤”

呢?因为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

她接连失去了三个至亲:1497年,她惟一

的儿子、王位继承人胡安去世;紧接着,

1498年,胡安之后顺延的王位继承人、她

的长女伊莎贝尔去世;再接下来,伊莎贝

尔公主诞下的幼子即女王的外孙、按照女

王的设想将继承西班牙与葡萄牙王位的

米盖尔又在1500年不幸夭折。下一位继

承人于是轮到了女王远嫁佛兰德斯的二

女儿胡安娜,但胡安娜的情商并不能让女

王放心,她为自己身后西班牙帝国的事

业而焦虑。

女王的另一幅比较著名的肖像画创

作于约1490年。该作曾长期被认为也

出自胡安·德·佛兰德斯之手,后被艺术

史家的考证所推翻。这幅画作同样有着

明显的佛莱芒风格。与头罩白纱的女王

画像相比,10年之前的女王自然要年轻

许多,一头秀发,眼袋不是那么明显,皮

肤更为紧致,面色更为红润,而不变的是

虔诚的信仰——她的左手食指插在一部

经书的书页间,仿佛是在掩卷沉思。

无疑,暮年女王的画像是更具悲怆

意味的。作为绘画体裁的一种,肖像画

是与死亡相联系的。用西班牙学者维森

特·加林的话说,肖像画的创作就是为了

战胜死亡。肖像画所呈现的不是抽象意

义上的人,而是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

人,一个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终有尽

头的人,画家的本事,是把这个人的所有

独特之处、所有的生命性情凝结在平面

上的线条与色块中。斯人已逝,肖像长

存,后人睹之,如见真人。这是肖像画的

使命。伊莎贝尔女王在自己的人生走向

终点之时,得到了权力世界的一切,又遭

受了家庭生活的重创。与此同时,她积

极地预料身后之事,为此费尽心机。这

种种复杂的情绪、生命的悲剧意识,被画

家捕捉到,定格在画作中,直到今天仍具

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在比较10年前后

的两幅画作时,我们不由得会想起杜拉

斯的名句:“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

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女王伊莎贝尔女王伊莎贝尔::凝结在线条与色块中凝结在线条与色块中□□张伟张伟劼劼

《《巴霍巴利王

巴霍巴利王::开端开端》》电影海报

电影海报

印度史诗电影《巴霍巴利王:开

端》是印度历史上投资最大

的电影作品,宏大的战争场

面堪称宝莱坞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巴霍

巴利王》讲述一对兄弟争夺王国统治权的

故事,承袭了印

度神话史诗的叙

事传统。

公元前6世

纪初,印度进入

史诗时代,出现

了著名的两大史

诗《摩诃婆罗多》

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早

在约公元1世纪

就已形成,至今

仍是印度教的经

典,是一部从公

元前800年以来

流行于印度的神

话汇集。

《摩诃婆罗

多》经历了许多

个世纪,融合了吠陀神话和史诗时期的后

期信仰,成为印度神话的宝库。《摩诃婆罗

多》即指“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以列国

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讲述婆罗多

家族的后代俱卢族和般度族兄弟为争夺王

位进行的毁灭性战争。古印度象城的持国

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因天生眼瞎,因而

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

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前者称为

俱卢族,后者则是般度族。不久,般度去

世,由持国执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

为王位继承人,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

位,战争因此开始。经过 18天的激烈战

争,俱卢族全军覆没,就在般度族大功告成

之时,俱卢族仅存的三个战士夜袭般度族,

杀害了般度族的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

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于难。坚战精神

沮丧,随后在众人劝说下,登基为王。统治

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坚战指定了

王位继承人后,遂和四个弟弟以及黑公主

一起升天。

《摩诃婆罗多》为电影《巴霍巴利王》提

供了基本的叙事框架,并成为“味论”叙事

体验的范本。味论作为一种艺术批评原

则,是婆罗多首先在《乐舞论》中提出的。

在印度现存最早文献《吠陀诗集》中,味

(rasa)这个词也用作汁、水和奶。从词源学

上说,味(rasa)的原始意义是汁(植物的

汁),水、奶和味等等是衍生义。在奥义书

中,“味”这个词也用作本质或精华。例如:

“万物的精华(rasa)是地,地的精华是水,水

的精华是植物,植物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

是语言,语言的精华是梨俱(颂诗),梨俱的

精华是娑摩(曲调),娑摩的精华是歌唱”

(《歌者奥义》Ⅰ.1.2)。

婆罗多在《乐舞论》中,将生理意义上

的滋味移用为审美意义上的情味。他所谓

的味是指戏剧表演的感情效应,即观众在

观剧时体验到的审美快感。按照婆罗多的

规定,味共有8种:艳情味、滑稽味、悲悯

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和奇异

味。“味”产生于情,“情”在《乐舞论》中是

指观众所能感受到的语言、形体和真情。

可见,味与情密切相关,观众所产生的味源

自情,如果说情是叙事的方式,那么味就是

叙事的效果。

《摩诃婆罗多》作为印度经典的叙事

诗,表现了强烈的英勇味。英勇味产生于

情勇。婆罗多说,英勇味以上等人为本源。

它通过镇定、坚韧、谋略、素养、晓勇、能力、

威武和威力等情由产生。它应该以坚强、勇

敢、刚毅、牺牲和精明等情态表演。婆罗多

还将英勇味分为布施英勇味、正义英勇味和

战斗英勇味三类,即通过慷慨布施、献身正

义和勇敢战斗显示的英勇味。

《摩诃婆罗多》主要颂扬了以坚战为代

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了以难敌为代表的邪

恶势力。在史诗中,坚战代表公正、谦恭和

仁义,而难敌则被塑造成贪婪、傲慢和残忍

的形象。坚战五兄弟为了避免流血战争,

作出最大让步,且获得黑天的支持。在历

时 18天的俱卢之战中,充分表现了坚战

五兄弟以及黑天献身正义、勇敢战斗的英

勇味。

印度两大史诗已然是印度电影艺术的

原型模式,正如《圣经》的结构为欧洲文学

提供了一个神话的或者想象的宇宙轮廓。

《摩诃婆罗多》为印度电影艺术提供了叙事

框架。

《巴霍巴利王》的叙事直接受到《摩诃婆

罗多》的影响,讲述古印度摩喜施末底王国,

巴霍巴利与堂兄巴拉拉德夫德斯争夺王位

的故事,巴霍巴利体恤民情、以德服众,而巴

拉拉德夫德斯力霸朝野、杀伐于形色。邻国

卡拉克亚率军突袭摩喜施末底国时,巴霍巴

利破敌无数,以智取胜。而巴拉拉德夫德斯

的父亲则故意扣下巴霍巴利的器械,虽然巴

拉拉德夫德斯在战场上以器械取胜,杀伐果

敢。但最后,巴霍巴利设下三叉戟计(三叉戟

是湿婆的标志性武器),势如破竹,以德取

胜;而巴拉拉德夫德斯虽立得大功,但终究

因其暴戾乖张而不能服众。

巴霍巴利名叫希瓦,即印度教中的湿

婆(Shiva)。在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主印

度,带来了自己的宗教,他们的神话和信仰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适应了印度

的环境,兼容了印度土著居民的祖先崇

拜。至吠陀时代后期,梵天、湿婆和毗湿奴

地位逐渐升高,形成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

崇拜,最后发展成现在的印度教。

湿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早在吠

陀时代,鲁陀罗是湿婆的前生,湿婆混合了

鲁陀罗的特征,同时兼有印度河之神的特

点。他的力量来自瑜伽的苦行修炼。鲁陀

罗是吠陀时代的牲畜之神,混合了前雅利

安兽主的特征,其中,公牛被认为是生殖力

的象征。至史诗时代,湿婆和瑜伽兽主的

形象等同,经过神祇的变迁和融合,湿婆成

为带来生殖者、创造者和毁灭者的形象。

湿婆的力量通过瑜伽苦行修炼而成,这种

力量提高了他作为众神的祭司的权利。湿

婆通常被描绘成面孔雪白,身披虎皮,头发

缠结的形象。湿婆的武器是三叉戟,即闪

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威力无

比。湿婆集宇宙的创造、维持和毁灭三种

力量于一身,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永恒生

命。史诗给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湿婆作为一种原型赋予希瓦隐喻的形象。

《巴霍巴利王》不但在故事框架上借鉴

了史诗模式,同时在“味”的叙事体验上强

烈地表现了味论美学中的英勇味。《巴霍巴

利王》中的男主角希瓦(Shiva,湿婆)即是

永恒生命的象征。在电影中,希瓦是勇士

的形象,奔跃如飞,身轻如燕。他也是正义

的象征,他帮助阿凡缇卡救出被囚禁25年

的王后提婆犀那(希瓦的生母),打败了巴

拉拉德夫德斯一族的统治,成为英雄形

象。两军交战,虽残酷杀戮,但希瓦处处以

苍生百姓为上,避免伤及无辜,最后赢得百

姓的拥戴。希瓦的形象表现了婆罗多味论

中的慈悲英勇味和战斗英勇味。印度著名

文论家新护认为英勇味具有崇高的性质,

因为它的常情勇是上等人(即崇高的人)的

品质。新护遵循婆罗多的观点,认为英勇

味来源于崇高的角色。因此,希瓦的英勇

味能引发人们内心的崇高感,类似于古希

腊悲剧中的角色。

作为居世界电影产量前茅的宝莱坞,

大量的电影源自神话史诗,其中《摩诃婆罗

多》是重要的叙事原型。神话思维全面渗

透到艺术中,卡西尔认为,神话的原型不是

大自然,而是社会,是社会的仪式及其制

度,因而神话的真实性存在于它对社会仪

式的象征性再现之中。神话的基础是对宇

宙生活一体化的直觉,因而神话是潜在的

宗教。

在前文学阶段,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自

己用言语构成的文化,由于抽象思维还没

有形成,整个文化体系由故事组成,严肃

性较强的故事便是神话。诺思罗普·弗莱

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神话故事逐渐

变成讲故事时的结构原理,而神话观念等

则变成了思维中惯用的隐喻。在一种充

分成熟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都生活在一个

传统的故事及形象的系统之内。印度历

史上有丰富而复杂的神话体系,创造出一

个自成体系的世界。印度人借助神话的

熏陶建立了一种文化传统,当代印度电影

也借助深厚的文化传统来讲述故事,史诗

神话被不断重构到电影艺术作品中,同电

影艺术的其他因素共同建构起一种独特的

印度审美向度。

《天主教女王伊莎贝尔》胡安·德·佛兰德斯约1500年至1504年木板油画,63×55厘米现藏西班牙马德里王宫

《天主教女王伊莎贝尔》无名氏约1490年木板油画,21×13.3厘米现藏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巴霍巴利王巴霍巴利王》:》:

史诗重构中的味论美学史诗重构中的味论美学□□李美敏李美敏

《《巴霍巴利王巴霍巴利王::开端开端》》电影剧照电影剧照

《《巴霍巴利王巴霍巴利王::开端开端》》电影剧照电影剧照

西班牙艺术史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