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风 6 A 微信号 fbweifuxin 新闻热线:3996036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徐志勇 本版编辑 王云辉 □记者 王颖丽 摄影 马志宇 —记海州区西阜新街道科技社区居民李洪香的家风故事 □记者 王颖丽 摄影 马志宇 —记海州区河北街道西华园社区居民苑久祥的家风故事 孝老敬亲美名传 好党员带起小区好“家风” 李洪香在照顾公公喝水 在科技社区提起居民李洪香,邻居们 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个女人是个 慈眉善目的热心肠,不但对 90 岁的公公十 分孝顺,还教育出优秀的军官儿子。平日 里,左邻右舍谁家有个困难事,她也会热 心帮忙!”记者初见今年 59 岁的李洪香,果 然如邻居们夸赞的一般,她性格开朗、温 柔,说起话来总是笑容满面。 李洪香从小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工人 家庭,母亲因患有气管炎,长年不能干重 活,时不时还要住院治疗。即使如此,她 还会尽心竭力地照顾李洪香双目失明的 奶奶及一家人的起居。“母亲对我的影响 很大,她不但勤劳且十分坚强,她总教育 我们几个子女即使自己吃点苦、挨点累, 也要竭尽所能地孝顺长辈!在母亲的影 响下,我们兄弟姐妹几人从小就帮助母亲 干家务活,帮她照顾不能自理的奶奶!”李 洪香说道。 1984 年,李洪香与丈夫成家后便与 公公婆婆及两个未出嫁的小姑一起居 住。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李 洪香这个大家庭中却从未发生过婆媳红 脸、闹别扭的情况。李洪香每天下班回 来,即使再累也会为全家人做可口的饭 菜,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只要有好吃 的菜她一定会留给公婆吃。看到儿媳妇 如此贤惠,公公婆婆也是倍感幸福,他们 主动承担起帮助李洪香照顾孩子的责 任,减轻儿媳的压力和负担。 1992 年,眼看着全家的小日子越过 越红火,不幸的是婆婆被诊断出了肺癌 晚期。听闻这一消息,全家人如同遭受 晴天霹雳一般,立刻开始四处奔波帮助 老人治疗,在经历 3 次化疗之后,李洪香 的婆婆病情仍不见好转,此时,老人已 经无法再承受化疗之痛,于是只能进行 保守治疗,那个时候,李洪香的丈夫每 天守护在病榻前,而李洪香则每天为老 人做各种可口的饭菜、换洗衣服、擦背翻 身,然而,最终婆婆还是离开了他们。 备受打击的小两口自此之后照顾公 公更加无微不至。如今,李洪香的公公 已是 90 岁的高龄,但看起来却比实际年 龄年轻很多,除了耳背没有什么大毛 病。公公说自己能有这么好的体格,与 儿媳妇一点说道没有、能让老人宽心的 好性格有很大关系。 在孝顺老人的同时,李洪香对儿子 的培养也十分上心。儿子小的时候,李 洪香一直鼓励他要做品学兼优的好孩 子。上初中时,儿子学习紧张时,她会 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为儿子补养身体, 而且保证每晚陪同孩子学习到深夜。 有一段时间,李洪香发现儿子有迷恋 网络游戏的倾向,她没有和正在处于 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发生正面冲突,而 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儿子讲道 理,最终,成功帮助儿子改掉了这一坏 习惯,她的儿子学习成绩也重归稳 定。此后,其儿子不但成为一名优秀 大学生,还入伍从军成为一名空军军 官, 2008 年曾荣获三等功,如今已是一 名正营级干部。 虽然李洪香的儿子远在内蒙古服 役,但只要有假期他一定会大包小裹地 回来看家人。已成家立业的他曾多次劝 说父母和他搬到一起居住,但李洪香却 对儿子说:“父母在不远行!你爷爷身体 好能跟我们去,但你姥爷身体不好,需要 我留下照顾!”原来,李洪香的父亲现在 因病瘫痪在床,虽然有李洪香的弟弟弟 媳照顾,但每周李洪香都会去打替班照 顾老人。邻居们都说,李洪香看似平淡无 奇,但身上却闪烁着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之光。 苑久祥在给楼下花果园浇水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拔起的 高楼大厦让邻里之间渐渐变得陌生起 来。与之不同的是,多年来,西华园社区 维也纳小区 15 号楼的 50 多户居民在 19 党员的带动下,保持着休闲环境好、有事 大家帮、邻里似亲人的良好生活氛围。为 此,该居民楼还被评为“市级党员示范 楼”。 这一居民楼的楼长名叫苑久祥,是一 名曾在公安战线奋战 34 年的退休老党 员。“刚刚在这里居住时生活环境很不好, 楼前一座垃圾山杂草丛生、脏水四溢,东 南角的露天厕所臭味熏天、老鼠乱窜,晚 上女同志下夜班都十分害怕。那个时候 跟邻居们又彼此都不熟悉,我就寻思先凭 一己之力改善一下环境,没想到我一开 干,楼上的邻居们纷纷下来帮忙,尤其老 党员们更是态度积极,大家有钱的出钱有 力的出力!”苑久祥说。 此后,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居民们 共同集资一万余元,雇来铲车和自翻车, 铲走了露天厕所,运走垃圾 14 300 吨。同时,又运进 9 车土沙,平整了场地, 铺设了道板。垃圾山清除后,大家一起研 究决定在这片空地建一处可供人欣赏、休 闲、娱乐的“花果园”。于是苑久祥马不停 蹄地四处联系,买来 35 棵果树、 18 棵葡萄 树及架设葡萄架所需的钢材、电线以及价 7000 余元的仿木水泥凳和桌椅;居民刘 宇生设计、监管了葡萄架的架设和焊接, 安装了草坪灯;刘军向朋友要来了 1000 株欣赏花;叶建民和老伴等众多党员群众 也是每天坚持在楼下打理这片花果园。 此后,为了让大家在冬天也能有休闲 聊天之地,苑久祥又在花果园里搭建了简 易房,支起了炉子,每个冬日的夜晚大家 都会凑在一起烤地瓜、唠家常。每年除夕 夜,大家都会共度春节美好时光。就这 样,有了花果园这片休闲娱乐之地, 15 楼的居民们变得越来越亲近和睦。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栋居民楼内的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久我们社区党总支决定 在这里成立一个‘离退休红色党支部’及‘党 员合作社’,并推选苑久祥为党支部书记。” 西华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姜丽萍对记者说。 为了服务更多居民,让大家共享劳动 果实,此后,苑久祥等支部老党员每到果 实丰收的时候,便会将采摘来的蔬果择 好、分好,居民们下班后可以随意取用。 有些居民回家晚,他们还把蔬果袋子挂在 他们的门把手上。不仅如此,他们还致力 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我市唯一的青少 年科普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前来 学习实践。他们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种 植蔬果花木,还邀请农学专家为学生们讲 解相关知识。 “远亲不如近邻、举手之劳、雪中送 炭”,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在这栋居民楼 也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只要谁家有婚丧嫁 娶之事,苑久祥等党员群众一定会到场帮 忙、捧场。谁家有困难时,他们更会伸出 援助之手。居民刘某得了食道癌,儿女都 在外地工作,老伴患有糖尿病,视力模 糊。为此,苑久祥赶紧帮着联系北京医 院,帮他办理转院手续,并主动借钱给刘 某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 有了这栋党员示范楼的引领作用,周 围楼院的党员积极性也都被带动起来,维 也纳 2 号楼的党员们就主动粉刷楼道并张 贴楼道文化宣传板等等。 有了苑久祥的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维 也纳 15 号居民楼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 尽责”的良好小区“家风”。而苑久祥表 示,自己之所以致力于营造温馨和谐的邻 里氛围,与自己的家风影响不无关系。 苑久祥从小生活在居民院中,母亲是 居委会主任,每天忙碌于居民之间的大事 小情。“母亲经常戴着红袖标在街上巡逻, 帮着不和谐的家庭调解矛盾,遇到有困难 的家庭还会慷慨解囊。”苑久祥说,在母亲 的带动下,附近的邻里非常和谐,谁家做 了好吃的,一定会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尝 尝;谁家办喜事需要帮忙,大家就二话不 说“一齐上阵”。 正是十分怀念青少年时期邻里关系的 温馨、合谐,所以,搬到维也纳小区之后,苑 久祥才有了创建和谐大家庭的原动力。 苑久祥说,如今自己是西华园社区离 退休红色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一定将 “退岗不褪色”的余热作用继续发挥好。

好党员带起小区好“家风” - szb.fxrbs.cnszb.fxrbs.cn/fxwb/images/2019-07/31/a6/fxwb20190731a6.pdf · 维也纳小区15 号楼的50 多户居民在19 名 党员的带动下,保持着休闲环境好、有事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好党员带起小区好“家风” - szb.fxrbs.cnszb.fxrbs.cn/fxwb/images/2019-07/31/a6/fxwb20190731a6.pdf · 维也纳小区15 号楼的50 多户居民在19 名 党员的带动下,保持着休闲环境好、有事

家风 6A微信号fbweifuxin 新闻热线:3996036 E-mail:[email protected]年7月31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徐志勇 本版编辑 王云辉

□记者 王颖丽 摄影 马志宇

——记海州区西阜新街道科技社区居民李洪香的家风故事

□记者 王颖丽 摄影 马志宇

——记海州区河北街道西华园社区居民苑久祥的家风故事

孝老敬亲美名传

好党员带起小区好“家风”

李洪香在照顾公公喝水

在科技社区提起居民李洪香,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个女人是个慈眉善目的热心肠,不但对90岁的公公十

分孝顺,还教育出优秀的军官儿子。平日里,左邻右舍谁家有个困难事,她也会热心帮忙!”记者初见今年59岁的李洪香,果然如邻居们夸赞的一般,她性格开朗、温

柔,说起话来总是笑容满面。李洪香从小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工人

家庭,母亲因患有气管炎,长年不能干重活,时不时还要住院治疗。即使如此,她

还会尽心竭力地照顾李洪香双目失明的奶奶及一家人的起居。“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不但勤劳且十分坚强,她总教育我们几个子女即使自己吃点苦、挨点累,

也要竭尽所能地孝顺长辈!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几人从小就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帮她照顾不能自理的奶奶!”李洪香说道。

1984 年,李洪香与丈夫成家后便与公公婆婆及两个未出嫁的小姑一起居住。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李洪香这个大家庭中却从未发生过婆媳红脸、闹别扭的情况。李洪香每天下班回来,即使再累也会为全家人做可口的饭

菜,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只要有好吃的菜她一定会留给公婆吃。看到儿媳妇如此贤惠,公公婆婆也是倍感幸福,他们主动承担起帮助李洪香照顾孩子的责任,减轻儿媳的压力和负担。

1992 年,眼看着全家的小日子越过

越红火,不幸的是婆婆被诊断出了肺癌晚期。听闻这一消息,全家人如同遭受晴天霹雳一般,立刻开始四处奔波帮助

老人治疗,在经历 3 次化疗之后,李洪香的婆婆病情仍不见好转,此时,老人已经无法再承受化疗之痛,于是只能进行保守治疗,那个时候,李洪香的丈夫每

天守护在病榻前,而李洪香则每天为老人做各种可口的饭菜、换洗衣服、擦背翻

身,然而,最终婆婆还是离开了他们。备受打击的小两口自此之后照顾公

公更加无微不至。如今,李洪香的公公已是 90 岁的高龄,但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除了耳背没有什么大毛病。公公说自己能有这么好的体格,与儿媳妇一点说道没有、能让老人宽心的好性格有很大关系。

在孝顺老人的同时,李洪香对儿子的培养也十分上心。儿子小的时候,李

洪香一直鼓励他要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上初中时,儿子学习紧张时,她会

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为儿子补养身体,而且保证每晚陪同孩子学习到深夜。有一段时间,李洪香发现儿子有迷恋网络游戏的倾向,她没有和正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儿子讲道理,最终,成功帮助儿子改掉了这一坏

习惯,她的儿子学习成绩也重归稳定。此后,其儿子不但成为一名优秀大学生,还入伍从军成为一名空军军

官,2008 年曾荣获三等功,如今已是一名正营级干部。

虽然李洪香的儿子远在内蒙古服役,但只要有假期他一定会大包小裹地回来看家人。已成家立业的他曾多次劝

说父母和他搬到一起居住,但李洪香却对儿子说:“父母在不远行!你爷爷身体

好能跟我们去,但你姥爷身体不好,需要我留下照顾!”原来,李洪香的父亲现在因病瘫痪在床,虽然有李洪香的弟弟弟媳照顾,但每周李洪香都会去打替班照顾老人。邻居们都说,李洪香看似平淡无

奇,但身上却闪烁着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之光。

苑久祥在给楼下花果园浇水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拔起的高楼大厦让邻里之间渐渐变得陌生起来。与之不同的是,多年来,西华园社区维也纳小区15号楼的50多户居民在19名党员的带动下,保持着休闲环境好、有事大家帮、邻里似亲人的良好生活氛围。为此,该居民楼还被评为“市级党员示范楼”。

这一居民楼的楼长名叫苑久祥,是一名曾在公安战线奋战 34 年的退休老党员。“刚刚在这里居住时生活环境很不好,

楼前一座垃圾山杂草丛生、脏水四溢,东南角的露天厕所臭味熏天、老鼠乱窜,晚

上女同志下夜班都十分害怕。那个时候跟邻居们又彼此都不熟悉,我就寻思先凭一己之力改善一下环境,没想到我一开干,楼上的邻居们纷纷下来帮忙,尤其老党员们更是态度积极,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苑久祥说。

此后,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居民们共同集资一万余元,雇来铲车和自翻车,铲走了露天厕所,运走垃圾 14 车 300 余吨。同时,又运进 9车土沙,平整了场地,铺设了道板。垃圾山清除后,大家一起研

究决定在这片空地建一处可供人欣赏、休闲、娱乐的“花果园”。于是苑久祥马不停

蹄地四处联系,买来 35棵果树、18棵葡萄树及架设葡萄架所需的钢材、电线以及价值7000余元的仿木水泥凳和桌椅;居民刘

宇生设计、监管了葡萄架的架设和焊接,安装了草坪灯;刘军向朋友要来了1000多株欣赏花;叶建民和老伴等众多党员群众也是每天坚持在楼下打理这片花果园。

此后,为了让大家在冬天也能有休闲聊天之地,苑久祥又在花果园里搭建了简易房,支起了炉子,每个冬日的夜晚大家都会凑在一起烤地瓜、唠家常。每年除夕

夜,大家都会共度春节美好时光。就这样,有了花果园这片休闲娱乐之地,15号楼的居民们变得越来越亲近和睦。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栋居民楼内的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久我们社区党总支决定在这里成立一个‘离退休红色党支部’及‘党员合作社’,并推选苑久祥为党支部书记。”西华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姜丽萍对记者说。

为了服务更多居民,让大家共享劳动果实,此后,苑久祥等支部老党员每到果实丰收的时候,便会将采摘来的蔬果择好、分好,居民们下班后可以随意取用。有些居民回家晚,他们还把蔬果袋子挂在他们的门把手上。不仅如此,他们还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我市唯一的青少年科普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前来

学习实践。他们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种植蔬果花木,还邀请农学专家为学生们讲

解相关知识。“远亲不如近邻、举手之劳、雪中送

炭”,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在这栋居民楼

也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只要谁家有婚丧嫁娶之事,苑久祥等党员群众一定会到场帮忙、捧场。谁家有困难时,他们更会伸出

援助之手。居民刘某得了食道癌,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患有糖尿病,视力模糊。为此,苑久祥赶紧帮着联系北京医院,帮他办理转院手续,并主动借钱给刘

某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有了这栋党员示范楼的引领作用,周

围楼院的党员积极性也都被带动起来,维也纳2号楼的党员们就主动粉刷楼道并张

贴楼道文化宣传板等等。有了苑久祥的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维

也纳 15号居民楼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小区“家风”。而苑久祥表

示,自己之所以致力于营造温馨和谐的邻里氛围,与自己的家风影响不无关系。

苑久祥从小生活在居民院中,母亲是居委会主任,每天忙碌于居民之间的大事

小情。“母亲经常戴着红袖标在街上巡逻,帮着不和谐的家庭调解矛盾,遇到有困难的家庭还会慷慨解囊。”苑久祥说,在母亲的带动下,附近的邻里非常和谐,谁家做了好吃的,一定会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尝尝;谁家办喜事需要帮忙,大家就二话不说“一齐上阵”。

正是十分怀念青少年时期邻里关系的

温馨、合谐,所以,搬到维也纳小区之后,苑久祥才有了创建和谐大家庭的原动力。

苑久祥说,如今自己是西华园社区离退休红色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一定将

“退岗不褪色”的余热作用继续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