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编辑:王 新闻版邮箱:wybxinwen@sina. com 17 每周一、三、五出版 (今日八版) 2018年2月9日 WENYI BAO 中国作家网网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 1949 年 9 月 25 日创刊(总第 4268 期)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93 代号 1-102 星期五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蒋成 柳 王敏)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湖南省长 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两场推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 地生根理论工作座谈会。来自中央有关部门 和全国各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 180多名 同志,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 深入座谈交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 推动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经 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不断推动学习 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 国 人 民 的 思 想 旗 帜 和 精 神 旗 帜。推动 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必须牢牢把 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一核心任务, 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方法途径,讲清楚这 一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干 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 自觉行动自觉 ,着 力 统 一 思 想 、凝 聚 共 识 , 激励人们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 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 力奋斗。 中宣部召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理论工作座谈会 刘延东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 6 日出席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 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大局,着眼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互 利共赢的需求,开创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为发展全 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厚植根基。 刘延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文交流实现跨越式发 展,促进了中国与各国民心相通相亲,发挥了国家关系稳定 器、务实合作推进器、人民友谊催化器的作用。要坚持四个 自信,把握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的历史定位、目标原则,坚持 服务大局、扎根民间,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相互支撑,筑牢 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础,系牢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纽带。 要健全广覆盖多元化的交流格局,坚持元首外交引领、高访 带动、高端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 献力量。要加强品牌建设,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方式方法,讲 好中国故事,扩大覆盖面,增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度,以 深耕厚植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要将人文交流理念贯穿对 外交往各领域,实现学界、文化界、商界、媒体、智库等各行各 界参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注入更多正能量、暖力量。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 2 月 6 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获悉,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展 开,遍地开花的群众文化活动、蕴含乡音乡情的地方戏、网络 联欢过大年的“乡村春晚”等,成为戊戌狗年新春令人期待的 “文化大餐”。 目前,2018年“欢乐春节”活动已在世界多个城市拉开 帷幕。春节期间,包括艺术展览、专场演出、春节庙会、广场庆 典、非遗互动、校园联欢、文贸推介、美食品鉴等 20 多个类别 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准“欢乐春节”项目将在全球超过130个 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其中包括53个“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递来自中国的新春问候。 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基层送欢乐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介绍,文化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地 群众文艺工作者组成文艺小分队,赴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开 展慰问演出、展览、讲座、数字文化资源放映等活动。 一支支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正分赴河北西柏坡、雄 安,内蒙古赤峰,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黄平,福建龙岩,陕西 延安等地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恭王府博物馆赴山西静乐、江 西黎川等地开展送福到万家活动,将近7000个“福”字礼包 送到社区、农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和农民工兄弟家中。 与此同时,各地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文艺汇 演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如安 徽省组织开展“文化迎春,艺术为民”文化活动,在全省组织 1000场左右“乡村春晚”。青岛市文化馆的书法家们发挥特 长,到学校、农村,开展“送福进万家”系列活动。 传统文化增年味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文 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河北省开展了传统戏剧基层行系 列活动,并支持开展2018年河北省千场非遗展演进万家活 动。精选河北梆子、评剧等12个剧种的国家级、省级传统戏 剧类非遗项目,举办22场公益性演出。 2018年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全天候开放迎接到馆读 者,将举办“大年初一馆长拜年”“看《永乐大典》 过戊戌新 年”“新时代、新春联—名家带你写春联”“猜灯谜与趣味知 识问答”等特色活动,以及“甲骨文记忆”“圣贤的足迹智者 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从《诗经》到《红楼梦》 —那 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等特色展览。另外,自 2 月 6 日起,在国 家典籍博物馆举办“春节有礼自信有我—2018 年国家图 书馆年俗文化展”,向读者展现春节礼仪、传统文化。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开放的专题展览有“天禄永 —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御窑瓷器—景 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 展”“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等。国家文物局 指导举办的“戊戌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将在中国文 物报社和 16 个省区市的 21 家博物馆联袂展出。 网络联动闹新春 不久前,2018“百姓大舞台”春节文化惠民网络联动在浙 江丽水正式开幕,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依托中国文 化网络电视,在浙江丽水、宁夏盐池、广东佛冈、福建武平四 地“乡村春晚”同步直播,标志着 2018 年全国“乡村春晚”活 动正式启动。 2018年全国20个副省级以上文化馆参与,联合推出地 域特色浓厚、区域影响力大、普惠效果好的公共文化群众舞 台艺术演出、培训、展览展示、赛事等各类优秀群众文化活 动,纳入“百姓大舞台”项目,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 络电视、国家数字文化网等平台渠道在全国互动播出,在升 级推出的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精选各地方优秀的群众文化品 牌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网络书香过大年,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七,国家图书馆举 办“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春节活动,联合全国33家省级公 共图书馆,开展“九州圆梦·美好生活”在线摄影征集、“书香 博闻·畅享阅读”在线闯关答题、“喜溢门庭·戌狗贺年”数字 文化虚拟现实体验等活动。 向世界推送新时代文化精品 “欢乐春节”将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春 节为契机,向世界推送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 国创造”“中国创意”文化精品,推动“欢乐春节”项目更加品 牌化、本土化、市场化发展,传递“共商、共建、共享”,“民心相 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据介绍,“欢乐春节”活动充分尊重并结合当地文化风 俗,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突出“亲”,重点办好香港元宵彩灯会、 “欢乐春节聚香江”、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台北灯会等活 动;在亚洲地区突出“深”,重点办好泰国“欢乐春节”综合活 动、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和日本“春节祭”等;在北美和 欧洲地区突出“精”,重点举办好纽约“艺术中国汇”、加拿大 冰雪龙舟节、华盛顿博物馆家庭日、赫尔辛基庙会等品牌活 动;在非洲、拉美、大洋洲地区突出“活”,重点办好布宜诺斯 艾利斯、开罗、卢萨卡庙会和奥克兰元宵灯节等。 较往届相比,2018 年“欢乐春节”将更加突出“融合”:理 念融合,让海外民众有机会了解和分享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 风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融合,推动更多互动式年 俗文化体验活动进入公共文化场所、学校、社区;内容形式跨 界融合,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立体式“欢乐春节”项目将成为 主流;与地方发展融合,“魅力京津冀”“精彩江苏”“美丽广 西”等一批地方文化品牌将被引入;与市场融合,推动更多社 会力量、文化企业带着自身的特色项目走到前台前沿。据了 解,经过 10 余年持续推进,“欢乐春节”已在全世界形成了闪 亮的中国品牌。 (周 玮) 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将亮相海内外 新书贴 《德能无量》 李鸣生 著 中译出版社 在广州有一所 与黄埔军校并肩而 立的学校黄埔 卫校。这所曾被称 为“麻雀学校”的学 校十年来以崭新的 “德能教育”理念培 养了一大批优秀的 医护人员,悄悄改 变着中国教育的现 状。这是作者首次 涉足中国教育领域 的纪实作品,内容 真实可信,质朴感 人,观念新颖,对中 国教育如何育人的 问题作了独特思考 与反省。 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 2月6日晚, 以“诗韵京西·歌舞传情”为主题的门头沟 区 2018年迎新春文艺活动举行。此次活 动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区人民政府和中 国诗歌学会、北京作协联合主办。 活动中,瞿弦和、张筠英、朱军、朱时茂 等艺术家齐聚一堂,分别朗诵了《玫瑰花开 妙峰山》《献给永定河的歌》《门头沟的沟》 《古道》等多首反映门头沟风情的诗歌作 品,以盎然的诗意迎接新春的到来。据介 绍,门头沟区去年举办“魅力永定河·诗意 门头沟”诗歌征集活动,组织诗人们深入门 头沟进行采访,创作出一批展现时代气象、 反映人民心声的佳作。高若虹、顾子欣、刘 连勇等诗人的作品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这 些优秀的原创诗歌作品成为此次文艺演出 活动的重要底本。 门头沟区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当下 的诗歌创作也非常活跃。在此次活动中, 中国诗歌学会、北京作协分别授予门头沟 区“中国诗歌之乡”和“北京诗歌之乡”。门 头沟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头沟区今后将更 加积极地组织采访创作活动,让诗人们进 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优秀诗 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诗歌理论建设,培 养诗歌朗诵人才,以诗歌形式推动当地文 化建设。 门头沟吟咏诗歌迎新春 本报讯 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 办 的“2017 年 中 国 当 代 文 学 最 新 作 品排行榜”在狗年春节前正式评出, 为广大读者献上一份新春文学礼物。 此次共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 文学、散文随笔4类体裁的20部作 品入选,每类各有5部作品上榜。 据悉,该排行榜自 1997 年开始 评选,2007 年以前为每半年一评,之 后改为每年一评,迄今共评出上榜 作品583篇。此次上榜作品经过20 余位专家和多家文学选刊推荐,后 由《北京文学》组织编辑和专家在认 真审读之后投票选出。评选过程力 求客观公正、优中择优,上榜作品基 本代表了我国年度文学创作的最高 水平。 在此次上榜的作品中,反映新 时代新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是一 大亮点。如陈芳、余晓洁的《中国创 新之问》、李春雷的《中国塞罕坝》、 王宏甲的《塘约道路》、纪红建的《乡 村国是 —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纪 实》等报告文学作品,王安忆的中篇 小说《向西,向西,向南》,苏童的短 篇小说《玛多娜生意》,周晓枫的散 文《离歌》等均为这方面的佳作。在 《北京文学》连载四期的冯骥才散文 《意大利读画记》重读文艺复兴名作, 兼融中西,显示了东方学者在全球化 时代的独特眼光。冯骥才、王安忆、苏 童、迟子建、孙频等作家实力雄厚,继 2016 年 上 榜 之 后 ,又 以 全 新 力 作 再 次上榜。批评家雷达的散文以其真挚 动人的笔触受到评委青睐,此次也是 第二次上榜。 (欣 闻) 2 月 2 日至 6 日,国家大 剧院集聚普拉西多·多明戈、 埃尔莫奈拉·亚赫等世界一流 艺术家打造的歌剧《泰伊思》 在京首演,来自海内外的歌唱 家共同演绎了这部探究人性、 欲望及信仰的经典歌剧作 品。《泰伊思》由剧作家路易· 加莱根据法国作家、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 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法国作曲 家儒勒·马斯奈谱曲, 1894 年 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是19世纪 后半叶法国抒情歌剧代表马 斯奈的重要代表作。剧中旋 律优美、对比鲜明的音乐,深 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心路历 程。其中,表现泰伊思摆脱欲 望枷锁时内心苦痛挣扎的《沉 思曲》可谓小提琴曲中的名 作。此次演出是该剧首登中 国歌剧舞台。 王觅/文 凌风/摄 新华社济南 2 月 8 日电(记者 闫祥岭) 2月 6 日晚,高亢激昂的运河号子,拉开了“2018 年山 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序幕。 启动仪式上,来自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 徽、河北、江苏 5 省 12 个城市的近 300 名演员,所 表演的《春到运河》《鹤之舞》《曲艺串烧》等节目, 涉及山东梆子、山东茂腔、扬州弹词、黄梅戏等国 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呈现非遗文化 魅力,充分展示了运河沿线地区非遗保护取得的 显见成果。 2015 年 12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山东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 至次年的二月初二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今年为山东省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山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开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山东省潍坊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范新建表示,这 是山东省以立法形式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 现为民共享、惠民利民的一大创新。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2018年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除了邀请运河沿 线有关省(市)和山东省部分非遗剧(节)目进行 展演展示外,山东省还将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讲好非遗故事”大赛、“我身边的非遗”全省微 视频大赛、“走进新时代展现新面貌”全省剪纸 专题展、首届山东非遗传统技艺大赛、迎新春灯 谜会和元宵佳节文艺演出等。 与之呼应,在此期间,山东各地将结合实际, 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演展示 活动:济南市将举办非遗传承成果展、非遗展示 体验活动、传统戏剧专场等;青岛市将举办“我们 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年—生肖剪纸”互动体 验活动;淄博市将举办淄博琉璃烧制技艺展销展 示;烟台市将举办“我们的中国梦” —胶东花饽 饽民俗展;潍坊市将举办“第三届中国·潍坊年画 节”等等。 “初步估算,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期间,全省将举办各类非遗展演活动700余 场,观众将超过 1700 万人次。”李国琳说。 范新建认为,春节期间是传统文化生活密集 发生期,在这期间举行符合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月活动,有利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 代生活,成为自觉的生活方式,“给群众增添欢欢 喜喜过大年的节日氛围”。 山东省菏泽市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郓城剪纸非遗传承 人杨秀玲介绍,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而言,非遗有着得天独 厚的优势。目前,不仅很多青年学生喜欢剪纸传统工艺,上 了年纪的人也把剪纸作为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一部分,“这 在春节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杨秀玲说。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逐步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拥有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 名录 173 项,省级名录 751 项,有 14 个项目入选第一批中 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 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68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 范基地;全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296名, 相关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上取得显 著成绩。

中宣部召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人心、落 …wyb.chinawriter.com.cn/attachment/201802/09/48ab... ·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文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宣部召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人心、落 …wyb.chinawriter.com.cn/attachment/201802/09/48ab... ·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文

责任编辑:王 觅新闻版邮箱:wybxinwen@sina.com

17每周一、三、五出版

(今日八版)2018年2月9日

WENYI BAO 中国作家网网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

1949年9月25日创刊(总第4268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93 代号1-102

星期五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蒋成 柳王敏)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湖南省长

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两场推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

地生根理论工作座谈会。来自中央有关部门

和全国各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180多名

同志,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

深入座谈交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

推动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经

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不断推动学习

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推动

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必须牢牢把

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一核心任务,

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方法途径,讲清楚这

一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干

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

自觉行动自觉,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激励人们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

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

力奋斗。

中宣部召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理论工作座谈会

刘延东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6日出席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

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大局,着眼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互

利共赢的需求,开创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为发展全

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厚植根基。

刘延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文交流实现跨越式发

展,促进了中国与各国民心相通相亲,发挥了国家关系稳定

器、务实合作推进器、人民友谊催化器的作用。要坚持四个

自信,把握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的历史定位、目标原则,坚持

服务大局、扎根民间,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相互支撑,筑牢

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础,系牢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纽带。

要健全广覆盖多元化的交流格局,坚持元首外交引领、高访

带动、高端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

献力量。要加强品牌建设,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方式方法,讲

好中国故事,扩大覆盖面,增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度,以

深耕厚植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要将人文交流理念贯穿对

外交往各领域,实现学界、文化界、商界、媒体、智库等各行各

界参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注入更多正能量、暖力量。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2月6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获悉,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展

开,遍地开花的群众文化活动、蕴含乡音乡情的地方戏、网络

联欢过大年的“乡村春晚”等,成为戊戌狗年新春令人期待的

“文化大餐”。

目前,2018年“欢乐春节”活动已在世界多个城市拉开

帷幕。春节期间,包括艺术展览、专场演出、春节庙会、广场庆

典、非遗互动、校园联欢、文贸推介、美食品鉴等20多个类别

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准“欢乐春节”项目将在全球超过130个

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其中包括53个“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递来自中国的新春问候。

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基层送欢乐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介绍,文化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地

群众文艺工作者组成文艺小分队,赴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开

展慰问演出、展览、讲座、数字文化资源放映等活动。

一支支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正分赴河北西柏坡、雄

安,内蒙古赤峰,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黄平,福建龙岩,陕西

延安等地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恭王府博物馆赴山西静乐、江

西黎川等地开展送福到万家活动,将近7000个“福”字礼包

送到社区、农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和农民工兄弟家中。

与此同时,各地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文艺汇

演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如安

徽省组织开展“文化迎春,艺术为民”文化活动,在全省组织

1000场左右“乡村春晚”。青岛市文化馆的书法家们发挥特

长,到学校、农村,开展“送福进万家”系列活动。

传统文化增年味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文

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河北省开展了传统戏剧基层行系

列活动,并支持开展2018年河北省千场非遗展演进万家活

动。精选河北梆子、评剧等12个剧种的国家级、省级传统戏

剧类非遗项目,举办22场公益性演出。

2018年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全天候开放迎接到馆读

者,将举办“大年初一馆长拜年”“看《永乐大典》过戊戌新

年”“新时代、新春联——名家带你写春联”“猜灯谜与趣味知

识问答”等特色活动,以及“甲骨文记忆”“圣贤的足迹 智者

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从《诗经》到《红楼梦》——那

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等特色展览。另外,自2月6日起,在国

家典籍博物馆举办“春节有礼 自信有我——2018年国家图

书馆年俗文化展”,向读者展现春节礼仪、传统文化。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开放的专题展览有“天禄永

昌——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御窑瓷器——景

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

展”“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等。国家文物局

指导举办的“戊戌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将在中国文

物报社和16个省区市的21家博物馆联袂展出。

网络联动闹新春

不久前,2018“百姓大舞台”春节文化惠民网络联动在浙

江丽水正式开幕,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依托中国文

化网络电视,在浙江丽水、宁夏盐池、广东佛冈、福建武平四

地“乡村春晚”同步直播,标志着2018年全国“乡村春晚”活

动正式启动。

2018年全国20个副省级以上文化馆参与,联合推出地

域特色浓厚、区域影响力大、普惠效果好的公共文化群众舞

台艺术演出、培训、展览展示、赛事等各类优秀群众文化活

动,纳入“百姓大舞台”项目,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

络电视、国家数字文化网等平台渠道在全国互动播出,在升

级推出的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精选各地方优秀的群众文化品

牌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网络书香过大年,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七,国家图书馆举

办“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春节活动,联合全国33家省级公

共图书馆,开展“九州圆梦·美好生活”在线摄影征集、“书香

博闻·畅享阅读”在线闯关答题、“喜溢门庭·戌狗贺年”数字

文化虚拟现实体验等活动。

向世界推送新时代文化精品

“欢乐春节”将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春

节为契机,向世界推送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

国创造”“中国创意”文化精品,推动“欢乐春节”项目更加品

牌化、本土化、市场化发展,传递“共商、共建、共享”,“民心相

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据介绍,“欢乐春节”活动充分尊重并结合当地文化风

俗,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突出“亲”,重点办好香港元宵彩灯会、

“欢乐春节聚香江”、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台北灯会等活

动;在亚洲地区突出“深”,重点办好泰国“欢乐春节”综合活

动、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和日本“春节祭”等;在北美和

欧洲地区突出“精”,重点举办好纽约“艺术中国汇”、加拿大

冰雪龙舟节、华盛顿博物馆家庭日、赫尔辛基庙会等品牌活

动;在非洲、拉美、大洋洲地区突出“活”,重点办好布宜诺斯

艾利斯、开罗、卢萨卡庙会和奥克兰元宵灯节等。

较往届相比,2018年“欢乐春节”将更加突出“融合”:理

念融合,让海外民众有机会了解和分享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

风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融合,推动更多互动式年

俗文化体验活动进入公共文化场所、学校、社区;内容形式跨

界融合,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立体式“欢乐春节”项目将成为

主流;与地方发展融合,“魅力京津冀”“精彩江苏”“美丽广

西”等一批地方文化品牌将被引入;与市场融合,推动更多社

会力量、文化企业带着自身的特色项目走到前台前沿。据了

解,经过10余年持续推进,“欢乐春节”已在全世界形成了闪

亮的中国品牌。

(周 玮)

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将亮相海内外

新书贴 《德能无量》李鸣生 著

中译出版社

在广州有一所与黄埔军校并肩而立的学校——黄埔卫校。这所曾被称为“麻雀学校”的学校十年来以崭新的

“德能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护人员,悄悄改变着中国教育的现状。这是作者首次涉足中国教育领域的纪实作品,内容真实可信,质朴感人,观念新颖,对中国教育如何育人的问题作了独特思考与反省。

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 2月6日晚,

以“诗韵京西·歌舞传情”为主题的门头沟

区2018年迎新春文艺活动举行。此次活

动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区人民政府和中

国诗歌学会、北京作协联合主办。

活动中,瞿弦和、张筠英、朱军、朱时茂

等艺术家齐聚一堂,分别朗诵了《玫瑰花开

妙峰山》《献给永定河的歌》《门头沟的沟》

《古道》等多首反映门头沟风情的诗歌作

品,以盎然的诗意迎接新春的到来。据介

绍,门头沟区去年举办“魅力永定河·诗意

门头沟”诗歌征集活动,组织诗人们深入门

头沟进行采访,创作出一批展现时代气象、

反映人民心声的佳作。高若虹、顾子欣、刘

连勇等诗人的作品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这

些优秀的原创诗歌作品成为此次文艺演出

活动的重要底本。

门头沟区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当下

的诗歌创作也非常活跃。在此次活动中,

中国诗歌学会、北京作协分别授予门头沟

区“中国诗歌之乡”和“北京诗歌之乡”。门

头沟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头沟区今后将更

加积极地组织采访创作活动,让诗人们进

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优秀诗

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诗歌理论建设,培

养诗歌朗诵人才,以诗歌形式推动当地文

化建设。

门头沟吟咏诗歌迎新春

本报讯 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

办的“2017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

品排行榜”在狗年春节前正式评出,

为广大读者献上一份新春文学礼物。

此次共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

文学、散文随笔4类体裁的20部作

品入选,每类各有5部作品上榜。

据悉,该排行榜自1997年开始

评选,2007年以前为每半年一评,之

后改为每年一评,迄今共评出上榜

作品583篇。此次上榜作品经过20

余位专家和多家文学选刊推荐,后

由《北京文学》组织编辑和专家在认

真审读之后投票选出。评选过程力

求客观公正、优中择优,上榜作品基

本代表了我国年度文学创作的最高

水平。

在此次上榜的作品中,反映新

时代新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是一

大亮点。如陈芳、余晓洁的《中国创

新之问》、李春雷的《中国塞罕坝》、

王宏甲的《塘约道路》、纪红建的《乡

村国是——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纪

实》等报告文学作品,王安忆的中篇

小说《向西,向西,向南》,苏童的短

篇小说《玛多娜生意》,周晓枫的散

文《离歌》等均为这方面的佳作。在

《北京文学》连载四期的冯骥才散文

《意大利读画记》重读文艺复兴名作,

兼融中西,显示了东方学者在全球化

时代的独特眼光。冯骥才、王安忆、苏

童、迟子建、孙频等作家实力雄厚,继

2016年上榜之后,又以全新力作再

次上榜。批评家雷达的散文以其真挚

动人的笔触受到评委青睐,此次也是

第二次上榜。

(欣 闻)

《北京文学》评出二〇一七年文学作品排行榜

2 月 2 日至 6 日,国家大剧院集聚普拉西多·多明戈、埃尔莫奈拉·亚赫等世界一流艺术家打造的歌剧《泰伊思》在京首演,来自海内外的歌唱家共同演绎了这部探究人性、欲望及信仰的经典歌剧作品。《泰伊思》由剧作家路易·加莱根据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谱曲,1894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抒情歌剧代表马斯奈的重要代表作。剧中旋律优美、对比鲜明的音乐,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其中,表现泰伊思摆脱欲望枷锁时内心苦痛挣扎的《沉思曲》可谓小提琴曲中的名作。此次演出是该剧首登中国歌剧舞台。

王觅/文 凌风/摄

新华社济南2月8日电(记者 闫祥岭) 2月

6日晚,高亢激昂的运河号子,拉开了“2018年山

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序幕。

启动仪式上,来自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

徽、河北、江苏5省12个城市的近300名演员,所

表演的《春到运河》《鹤之舞》《曲艺串烧》等节目,

涉及山东梆子、山东茂腔、扬州弹词、黄梅戏等国

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呈现非遗文化

魅力,充分展示了运河沿线地区非遗保护取得的

显见成果。

2015年 12月 1日正式施行的《山东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

至次年的二月初二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今年为山东省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山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开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山东省潍坊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范新建表示,这

是山东省以立法形式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

现为民共享、惠民利民的一大创新。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2018年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除了邀请运河沿

线有关省(市)和山东省部分非遗剧(节)目进行

展演展示外,山东省还将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 讲好非遗故事”大赛、“我身边的非遗”全省微

视频大赛、“走进新时代 展现新面貌”全省剪纸

专题展、首届山东非遗传统技艺大赛、迎新春灯

谜会和元宵佳节文艺演出等。

与之呼应,在此期间,山东各地将结合实际,

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演展示

活动:济南市将举办非遗传承成果展、非遗展示

体验活动、传统戏剧专场等;青岛市将举办“我们

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年——生肖剪纸”互动体

验活动;淄博市将举办淄博琉璃烧制技艺展销展

示;烟台市将举办“我们的中国梦”——胶东花饽

饽民俗展;潍坊市将举办“第三届中国·潍坊年画

节”等等。

“初步估算,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期间,全省将举办各类非遗展演活动700余

场,观众将超过1700万人次。”李国琳说。

范新建认为,春节期间是传统文化生活密集

发生期,在这期间举行符合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月活动,有利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

代生活,成为自觉的生活方式,“给群众增添欢欢

喜喜过大年的节日氛围”。

山东省菏泽市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郓城剪纸非遗传承

人杨秀玲介绍,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而言,非遗有着得天独

厚的优势。目前,不仅很多青年学生喜欢剪纸传统工艺,上

了年纪的人也把剪纸作为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一部分,“这

在春节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杨秀玲说。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逐步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拥有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

名录173项,省级名录 751项,有 1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中

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

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68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

范基地;全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296名,

相关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上取得显

著成绩。

山东非遗保护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共享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