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 教育部補助 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 100 學年第二學期成果報告書 執行單位 高苑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課程類別 跨領域基礎課程 重點領域 □總論類□智慧健康醫療照護 ■永續智慧生活空間□文化導向生活科技 課程名稱 低碳智慧生活環境-樂活農場 應用場域 建築、能源、自動化、環境及農業 計畫經費 教育部補助款_190,000_ 元;學校配合款_38,000_ 計畫主持人 王斌弘 單位/職稱 建築系()/ 工程學院院長 ()同主持人 廖心慈 單位/職稱 化工與生化工程系()/ 教學卓越與學習品保中 心主任 ()同主持人 宋仁群 單位/職稱 機械與自動化系() 教授兼機電學院副院長 ()同主持人 吳進三 單位/職稱 化工與生化工程系()/ 教授 聯絡人 許珮瑤 單位/職稱 工程學院助理 聯絡人電話 () :07-6077681(/手機)0932460118 聯絡人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傳真號碼 07-6077055 中華民國 101 7 20

教育部補助 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œŸ末本文 0718 OK.pdf · 中華民國101 年7 月20 日. 2 教育部補助 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教育部補助

    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

    100 學年第二學期成果報告書

    執行單位 高苑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課程類別 跨領域基礎課程

    重點領域 □總論類□智慧健康醫療照護

    ■永續智慧生活空間□文化導向生活科技

    課程名稱 低碳智慧生活環境-樂活農場

    應用場域 建築、能源、自動化、環境及農業

    計畫經費 教育部補助款_190,000_元;學校配合款_38,000_元

    計畫主持人 王斌弘 單位/職稱 建築系(所)/

    工程學院院長

    共(協)同主持人 廖心慈 單位/職稱

    化工與生化工程系(所)/

    教學卓越與學習品保中

    心主任

    共(協)同主持人 宋仁群 單位/職稱 機械與自動化系(所)

    教授兼機電學院副院長

    共(協)同主持人 吳進三 單位/職稱 化工與生化工程系(所)/

    教授

    聯絡人 許珮瑤 單位/職稱 工程學院助理

    聯絡人電話 (公) :07-6077681(宅/手機):0932460118

    聯絡人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傳真號碼 07-6077055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20 日

  • 2

    教育部補助 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

    100 學年第二學期成果表 直接成果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校:高苑科技大學

    課程名稱:中文:低碳智慧生活環境-樂活農場

    英文:The intelligent of low-carbonliving environment – Lohas Farm

    重點領域:□總論類 □ 文化導向生活科技

    □智慧健康醫療照護 ■ 永續智慧生活空間

    課程定位:□校必修 □院必修 ■選修 □必選 □其他_

    開課單位:工程學院

    授課老師:王斌弘、王為、黃士賓、許桂銘、潘建亮、陳曦照、宋仁群、

    王清輝、廖心慈、王盛世、吳進三

    授課教師任教單位:高苑科技大學/工程學院/機電學院

    課程學分數:3

    每週授課時數:3

    教學網站網址:http://www.facebook.com/groups/ak81066/

    二、

    課程

    開授

    情形

    1.修課學生

    專業背景

    修課人數:共 27 人

    男生 18 人、女生 9 人;

    碩二 0 人、碩一 2 人、大四 1 人、大三 12 人、大二 6 人、大一__

    人、五專 6 人;

    □人文社會人 ■設計/建築人 □商管人

    ■資通電(資訊/通訊/電子等)人 ■工程領域(工學院)人

    □理學院人 □生科/農學院人 □其他(請說明 )人 ….

    2.教學助理

    專業背景

    教學助理:共 1 人

    學歷:碩士

    □博士班人■碩士班人□大學部人

    主修背景:化工與生化工程

    □人文社會人 □設計/建築人 □商管人

    □資通電(資訊/通訊/電子等)人 ■工程領域(工學院)人

    □理學院人 □生科/農學院人 □其他(請說明 )人

    3.課程活動

    課程總時數:時,含:

    ■老師上課(知識講授)時 ■場域專家上課(專題講授)時

    ■場域探索/觀摩__時■專題製作及報告(term project)時

    4.跨領域學

    學科主題數量:__5__

    學科主題:___綠建築___、__智慧空間_ 潔淨能源 自動化控制系統 樂活農場(請自行

    增添)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ak81066/

  • 3

    跨領域溝通/合作的時數:_54_小時

    跨領域的專家人數:□校內__人 □校外__人

    跨領域的專家姓名(1):□校內 □外校,學科領域:___

    跨領域的專家姓名(2):□校內 □外校,學科領域:___

    (請自行增添)

    5.其他成果

    數量

    低碳智慧樂活農場提案及模型製作共 5 件,2 周業界師資協同教學,2

    周校外參訪

    質性成果(效益)說明

    績效指標 達成情形說明

    跨領域對話溝通之

    成效

    1. 跨領域教學成效:課程規劃上,課程分配上,基礎課程佔 63%、

    參訪體驗 27%及成果分享佔 11%。而上課時數中,校內教師佔

    54hr、校外業師 16hr 及參訪時數佔了 16hr。可達到提供學生對於

    本課程之體認及相關知識。

    2. 老師之回應:藉由本次課程之推動與學生跨領域學習,初期學生

    對於課程與有關智慧生活之內容尚不清楚時,感覺十分惶恐,深

    怕無法達到當初所設定之教學目標。但經整學期之跨領域課程與

    校外參觀後,期末安排分組進行期末作業,每組同學均須包含各

    年級、各系之學生,因此讓每組參與同學有機會藉由討論,將自

    我本身之專長與經由整學期課程所獲得之觀念,在最後的作業

    中,統整提出。且因跨領域組合,學生均表示可藉此機會了解他

    系學生的專業,往後將會有更多可能的合作機會,這是本課程最

    大之收穫,也會是未來在學院推動跨領域學習之重要參考模式。

    3. 教學助理之回應:跨領域課程非常有趣,並且認識了不同領域的

    同學,在課程執行中,每位老師都將關於智慧生活空間相關知識

    傳授給各個學生,並規劃外校師資、校外參觀及模型製作競賽,

    這一般上課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4. 學生之回應:很高興能參與這門課程,學生與老師都是不同學習

    環境接收知識,對於觀點認知上也不一樣,讓創作上變化多端非

    常有趣,也藉此機會了解不同專業與共通性。校外參觀體會到實

    地現況,現場觀摩詳細了解也可以刺激創意,交流建議並與解說

    指導人員互動討論,給予不同概念、意見互相學習,勝過於平時

    課程觀念式教導,更為清晰更能理解。環保綠建築是未來趨勢,

    就猶如電子產品越來越精密精簡,低消耗並更改變方式達到更理

    想的需求,卻又不失生活上的趣味性。

    (可從「跨領域教學成效」、「教師、教學助理、學生之回應」等方陎說

    明)

    課程設計之創新 1. 課程主題規畫分為五大項,建築設計佔 47.7%、智慧空間佔 9.3%、

    能源科技佔 7.0%、環境概論佔 5.8%及樂活農場所佔 30.2%。

  • 4

    2. 以建築設計為主要課程規劃中心,搭配其他科系課程,並聘請產業

    界專家協同教學,最後帶領學生至綠環境館及綠建築實地參觀,本

    課程提供學生於各領域思考及想像空間,課程最後輔導學生提出「綠

    建築規劃構想書」及「綠建築模型」,聘請各領域產業及學界專家指

    導、討論後,讓學生在整合及各領域上皆具有良好的概念。

    3. 針對樂活農業智慧生活圈來規劃,課程應用場域以「建築設計」、「能

    源科技」、「自動化工程」、「環境概論」及「精緻農業」為主並結合

    各領域,使其各個領域專長皆可應用,發揮所長。

    4. 本課程針對閒置空間環境改善之規劃,使學生畢業後對於環境及綠

    色環保有一定的概念,也可實際應用於職場上,達到近程-關懷周遭

    環境,中程-提出環境改善對策,遠程-智慧農場的規劃。

    科學方法導入與科

    技工具之應用融入

    1. 課程設計可分為五階段,第一階段:綠色建築評估指標、規劃、設

    計與發展,綠色建材與綠建築概念房屋參訪。第二階段:智慧空間

    設計所需各項能源基礎觀念,生質能源與綠色能源科技。第三階段:

    智慧空間設計所需各項整合控制系統:滴灌系統與環境監測分析技

    術。第四階段:樂活農業環境規劃及低碳栽種週邊設備開發。第五

    階段:參訪綠環境館,綠建築模型構造、腦力激盪、製作模型、競

    賽分享。

    2. 將學生分成五組,而學習活動分為五大項規劃,(1)教學助理於網頁

    上,放置各領域相關資訊,提供學生進行意見及問題交換,並撰寫

    心得報告,提升學生對於此課程的興趣及了解。(2)各小組於課後進

    行相關知識討論,並回傳於負責網站維護助教,將討論內容彙整於

    網頁。(3)報告撰寫:每週於教學網站張貼與課程相關議題,修課學

    生自行討論及蒐集資料。(4)實際參訪:進行報告撰寫及具體說明優

    缺點、如何改善及應用。(5)模型設計製作:依照課程規畫之相關知

    識,實際製作綠建築模型,配合各領域做一成果發表及創意競賽,

    並邀請產業及學術界專家擔任評審,驗收修課學生的學習成效,並

    給予修課學員建議及評分。

    內外部教學資源之

    整合

    1. 建築設計課程規劃兩週業界專家,聘請台灣優奎士有限公司之「沈

    揚庭技術顧問」、「梁森富資深工程師」兩位專家,針對綠建築智慧

    空間概念與發展趨勢進行協同教學,並準備智慧空間套裝模組供學

    生實際進行模擬演練,以了解智慧空間之原理與應用模式。

    2. 場域實際體驗則以參訪方式,針對低碳智慧生活之規劃,參訪於橋

    頭之台糖舊宿舍所改建的一個極富「綠建築」概念的空間,並針對

    智慧農場安排台南文旦園區,一所結合「滴灌系統」與植物栽種,

    使學生對於本課程不再只有概念,有具有一定的想像空間。

    3. 此課程重於實作及最後能激盪出低碳綠能樂活農場規劃模型,並透

    過競賽與分享活動,達到最大之學習成效。為避免校內教師之主觀

  • 5

    意見影響到學生成果之展現,安排各場域共三位專家學者擔任學生

    作品之評審,智慧空間專家台灣優奎士有限公司-沈揚庭技術顧問,

    能源科技領域聘請成功大學-張嘉修教授,環境領域則聘請嘉南藥理

    科技大學-林秀雄教授。針對學生所提出之「綠建築規劃構想書」及

    「綠建築模擬模型」講評與提供建議,達到學習成效。

    (可從「校內教師」、「校外學者專家」、「機關組織」、「學生實作」、「場

    域體驗」等資源之整合說明)

    課程成果之示範與

    推廣

    1. 突破傳統教學:

    結合跨領域專長規劃整合,並做一系列腦力激盪的課程,所以本課

    程的特色是組合智慧型生活建築設計評估及規劃綠建築概念,搭配

    能源科技應用概念,結合自動化工程使建築內部具有環境控制及監

    控系統之智慧空間概念,最後將農業概念與以上結合,達到智慧型

    設計之樂活農場課程規劃。

    2. 課程規劃設計:

    組合各領域課程之概述,由多年經驗之業界專家現場作品實際操作

    與設計,再經由參訪與親身體驗樂活農場觀念,再藉由學生精心設

    計圖說及模型製造,展現低碳智慧型之樂活農場作品。

    3. 分組模型製作:

    本課程針對不同科系學生進行分組,在課程執行過程中,將所學擬

    定一份建築規劃書,並搭配模型製作,於期末作一成果發表,聘請

    各場域專家給予指正,使不同科系學生發揮其專長外,也可學習到

    非本科之相關知識,且於未來能多方陎應用。

    4. 本課程結束後,能使授課之學生,具有本科系專業知識外又能學習

    到其他專長,未來學生能針對低碳智慧生活環境的樂活農場課程有

    一定的體認及想法,並進行問卷調查追蹤與改善;往後會與橋頭之

    台糖舊宿舍綠建築概念房屋繼續透過志工及產學合作方式,讓學生

    再延續相關課程學習,增加學生多方位學習欲望,也讓學生將所學

    實際呈現,因此學生畢業後對於環境及綠色環保有一定的概念,也

    可實際應用於職場上,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

    (可從「教學理念」、「課程設計」、「教材內容」、「學生作業」等方向,

    說明可做為典範並能推廣的內容)

    課程效益與智慧生

    活產業創新發展之

    連結

    1. 本課程整合各院系老師專長而規劃,使不同科系領域之學生有效結

    合,提供學生發揮想像空間,課程中聘請產業界專家針對智慧空間

    概念及規劃進行業師協同教學,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實際應用,為

    了加深學生對於環境永續發展及綠建築的印象及觀念,當中規劃兩

    次校外參觀,最後學生將課程所學相關知識擬定一份構想書,並實

    際製作成模型進行成果發表競賽,再由各場域專家學者,針對學生

    所提出構想作一討論、修正及評審。

  • 6

    2. 本課程目的是以培養各系學生本業學習外之第二專長訓練創新與

    創意之智慧生活新價值,整合能源科技、環境概論、精緻農業、自

    動化工程及建築設計五大領域之基礎概念與知識,透過觀摩、參訪、

    實作來激發學生想像力,讓不同科系學生能學到其他領域相關知識

    外,激發學生未來投入智慧生活領域(健康智慧生活環境-樂活農場)

    之興趣。

    3. 於課程中在網路上增加各領域人員的資訊交流,與附近園區進行業

    界交流並展覽,課程中將所學農業相關知識,實際運用農業中,並

    舉辦交流會,提供學生機會,達到在地關懷,農村再造規劃,使農

    業產業增加附加價值,預計在未來『樂活農場』規畫設計上,聘請

    對於『在地化農村再造規劃』經驗之專業人士給予授課,增加學生

    在人文陎上的觀念。

    4. 本計畫結束後,會將本課程納入環境永續發展整合學分學程承認之

    課程,每學年透過整合性課程之推動,讓學生可以跨領域相互學習,

    並藉由課程之安排,得以接觸跨領域之知識,強化學生智慧綠建築

    的規劃設計觀念,並藉此智慧農場訓練後的學生,能完成對於智慧

    農場的想像構思,進而達到近程-關懷周遭環境,中程-提出環境改

    善對策,遠程-智慧農場的規劃。

    (請回顧,本課程在「教育理念」、「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學習活

    動」、「應用場域」等方陎,對智慧生活科技與人文交流、整合性人才培

    育、科技發展、人文探索、社會創新、族群關懷、弱勢照顧等陎向的意

    義。)

  • 7

    課程目標:

    以低碳智慧生活環境為主軸,結合「建築設計」、「能源科技」、「自動化工程」、

    「環境概論」、「精緻農業」跨領域基礎課程,以綠色建築概念為主軸搭配課程規

    劃,提升學生環境永續的概念及系統整合。

    智慧生活科技的導入:

  • 8

    課程執行、教學/學習之成果:

    課程執行:

  • 9

    期末模型競賽製作範例:

  • 10

  • 11

    教學成果:

    高苑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王斌弘 院長

    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 王為 副教授

    台灣優奎士有限公司 梁森富 工程師

  • 12

    高苑科技大學綠能系 陳曦照 副教授

    高苑科技大學機自系 宋仁群 教授

  • 13

    高苑科技大學生化系 王盛世 教授

    高苑科技大學生化系 潘建亮 助理教授

  • 14

    實地參訪:

    校外參觀-綠建築館

  • 15

    校外參觀-滴灌系統

  • 16

    成果分享-規劃構想書 :

    社區型態-小型樂活農場(第一名)

    低碳綠能樂活農場規劃(第二名)

  • 17

    樂活農場(第三名)

    綠能農場(佳作)

  • 18

    老舊建築物改建

  • 19

    成果分享-模型競賽 :

    模型競賽-實況

    模型競賽-學生報告

  • 20

    模型競賽-老師講評

    沈陽庭 工程師講評 林秀雄 教授講評

    張嘉修 教授講評

  • 21

    模型競賽-頒獎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佳作

  • 22

  • 23

    問題討論

  • 24

    問題討論

  • 25

    教學助理之回饋/意見:

    第一次擔任跨領域課程的教學助理,非常有趣,也非常好玩,並且認識了不

    同領域的同學,在課程執行中,每位老師都將關於智慧生活空間相關知識傳授給

    各個學生,但是由於課程時間太少,每個老師只能將最精華的部分傳授,使同學

    不能學習到基礎課程也不能將課程內容具體化。但是課程中有規劃外校師資、校

    外參觀及模型製作競賽,發現同學對於本課程更進一步的認識之外,也認識了不

    同領域的朋友,同學在製作模型中,不但學習到討論、互相幫忙,至最後的成果

    發表,並且享受榮耀,這都是一般上課所無法達到的效果。此外,在擔任的期間,

    幫忙同學解決上課的問題,發現自己也交了不少的朋友,也學到了不少,因此非

    常感謝院長提供教學助理這個職位讓我擔任,也謝謝在課程執行中幫忙的無盡三

    老師及學弟妹,可以使課程的執行率更好,最後,謝謝教育補給予同學這個學習

    的機會。

    修課學生之回饋/意見:

    第一組-陳宥辰(組長)、林秀玲、曾心怡、謝咏渝、黃琮瑜

    心得:

    這門課讓我受益良多,了解到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建築本身就是為了要解

    決人的需求而產生的,建築是一門整合的學科,就是要和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合

    作,這次藉由智慧生活的課程,也認識到了有關農業相關的知識,也看到了不同

    背景同學們的觀點,其是這也是在社會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與人合作~~謝謝

    老師這次的課程,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

    第二組-盧昱村(組長)、蔡文玲、林世傑、洪柏隆、陳冠丞

    心得:

    此次設計針對社區發展出微型樂活農場,透過這次的設計可以進一步了解社

    區生活形態與現今社會土地規劃之弊病,以人為出發在將焦點放大至整個社區是

    此次的設計精神,在進行改造前基地荒無廢棄,整個社區冷清無比,透過此次設

    計賦予了這個社區一個全新的綠色心臟,透過這個心臟活絡整個社區,讓人與人

    之間活動更平繁,環境可以更加綠意盎然,這是我心目中的智慧生活,透過此次

    課程我理解到智慧生活是個多元並可將人的生活變的更美好的課題,智慧生活並

    不僅是將高科技帶入生活,而是應該更進一步的體現”樂活”這個精神,現今台

    灣土地建築密集,造型設計封閉,在土地高度鋪設柏油路陎,在人與人之間陌生

    冷淡,我所希望體現的樂活是,適當密度的建築,不分的留白供綠地發展,將自

    然還給土地,打開門戶讓人們走出戶外。

    第三組-魏佩珍(組長)、林虹妙、吳俊緯、陳柏均、陳彥均

  • 26

    心得:

    由這門跨領域的課程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除了自己專業的部份以外的

    學問。

    我是建築系的學生,如果樂活農場是一個建築設計的題目,我們能涉略的就

    大概只有農場基地的規劃,氛圍的營造,建築物的改建等等。但今天這們課集結

    了各個領域的學生所以考慮的範圍更廣也更細微,如:運用何種方式經營,由於

    是由廢棄建築物的改造利用所以經費問題也必須考慮,如何管理,農場的植物用

    何種方式栽種澆灌……等。

    這次我們規劃的樂活農場位在橋頭糖廠的某一角落,地域廣大也非常適合作

    為觀光的樂活農場,我們在建築物的西邊放這了一個生態池,除了降低西曬帶來

    的溫度也充分利用再生水做到環保及生物多樣性等,建築物中間規劃出一個自動

    滴灌示範的教學空間,讓來參觀的人除了體驗如何樂活也增加了一些對栽種知識

    的養成,自動澆灌當然就必須用到能源,在屋頂放置太陽能板藉此自行供電。

    活化再利用就是以盡量保持現狀的方式下去改造它,所以我們並沒有動太多

    原本的建築也都保留原來的樹,讓他在改造的計劃過程中是零碳排放的。藉由此

    次的課程也認識到了不同系的朋友,真的很棒。

    第四組-李宗諭(組長)、柯佳蓉、黃輝毫、魏鈺穎、張家勝

    心得:

    這門課讓我受益良多,能一直思考如何用荒廢的空間,創造出能夠增進社區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且又能了解現在科技的進步,如何用最有效的資源創造新

    的空間,況且又能參觀其他系所上課的知識,很容易讓思考層陎更上一層樓。

    第五組-林睿言(組長)、張柏威、黃修辰、顏鈺昌、陳昱瑋

    心得:

    隨著現在科技與文化部斷改變進步下,創造並滿足許多不足之處,但人們

    對”需求”與”要求”的條件也有所不同。

    課程跨領域結合不同專業將多元科技智慧,融入環保生態環境創造新生活。

    很高興能參予這門課程,學生與老師都是不同學習環境接收知識,對於觀點認知

    上也不一樣,讓創作上變化多端非常有趣,也藉此機會了解不同專業與共通性。

    校外參觀體會到實地現況,現場觀摩詳細了解也可以刺激創意,交流建議並

    與解說指導人員互動討論,給予不同概念、意見互相學習,勝過於平時課程觀念

    式教導,更為清晰更能理解。環保綠建築是未來趨勢,就猶如電子產品越來越精

    密精簡,低消耗並更改變方式達到更理想的需求,卻又不失生活上的趣味性。

    最後還是把學習焦點都放在節能環保議題上,以綠節能發想來減少建築物在

    消耗上的負擔,並找回人(生物)與自然共存的原則。

  • 27

    檢討與展望:

    檢討:

    1. 各領域課程授課時間短,學生難熟悉,導致所需具備觀念缺乏,因此授課

    老師針對重點進行教學,並與學生問題討論,使學生更加了解。

    2. 對於不同領域知識,在學習上不易了解及課本知識實際運用,因此聘請校

    外專家給予授課,專家親自帶領學生操作智慧生活空間設計軟體。

    3. 與不同領域同學互動少,在作業交流上難以溝通,故將學生進行分組,使

    每組各別具有各領域學生,使學生發揮自身專長,進行模型製作。

    4. 校外參觀時間短,無法掌握參觀重點,規劃校外參觀行程,配合場域聘請

    講師,使學生能實地參訪外,透過講師,更能掌握參訪目的及重點。

    5. 建議主辦單位於各學校網路選課結束前核定計畫,以利學校宣導學程內

    容,安排課程時段並聘請業界師資,吸引學生選課。

    展望:

    1. 本課程結束後,能使上課學生,具有本科系專業知識外又能學習到其他專

    長。

    2. 本計畫結束後,會將本課程納入環境永續發展整合學分學程承認之課程,

    每學年透過整合性課程之推動,讓學生可以跨領域相互學習。

    3. 未來可強化學生智慧綠建築的規劃設計觀念,並藉此智慧農場訓練後的學

    生,能完成對於智慧農場的想像構思。

    4. 未來學生能對低碳智慧生活環境的樂活農場課程有一定的體認及想法,並

    進行問卷調查追蹤與改善。

    5. 本課程執行未來執行,近程-關懷周遭環境,中程-提出環境改善對策,遠

    程-智慧農場的規劃。

  • 28

    期 中 心 得 報 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