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林務局 夏榮生 1069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林務局 夏榮生

106年9月2日

Page 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目錄

壹、前言

貳、繽紛的生命

參、國際發展概況

肆、國內推動生物多樣性

伍、國內推動里山倡議

陸、結語

1

Page 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壹、前言

2

Page 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貳、繽紛的生命

臺灣

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氣候溫和、雨量豐沛,造山運動及板塊運動,使得地形錯綜複雜,高低差近四千公尺;早期冰河運動,加上北迴歸線穿越及海洋調節,孕育了豐富動植物資源。

地理環境特殊,擁有高比例的特有種與珍稀物種,已鑑定出物種已達58,979種,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1.6個物種。

這些生物大多以

森林為家,隨調

查進行,物種陸

續增加。

3

Page 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臺灣與世界生物物種數量上的比較

項目 世界 臺灣 百分比

面積(平方公里) 148,940,000 36,000

物種(已命名) 1,681,497 58,979 3.50

裸子植物 1,081 36 3.33

被子植物 247,508 5,032 2.03

昆蟲綱 827,165 22,846 2.76

魚類 33,364 3,196 9.570

爬蟲綱 10,233 132 1.28

兩生綱 6,439 44 0.68

鳥綱 10,357 788 7.60

哺乳綱 5,853 123 2.10

4

備註:世界面積資料來源:UNEP-GEO。物種資料來源:全球現有種數參考 Catalogue of Life 2017臺灣物種根據。「臺灣物種名錄」資料庫 2017 年8 月資料整理。

Page 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臺灣物種數達全球3.5% 為全球平均值的146倍

5

Page 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參、國際發展概況

生物多樣性公約

聯合國1992年簽署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

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有196個締約方。

全球最大的國際保育公約之ㄧ

6

三大層次

生態系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

基因多樣性

三大目標

保育生物多樣性

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

公平合理地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

Page 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首屆締約方大會(Convention of Parties,簡稱 COP)於1994年召開,每兩年舉辦1次締約方大會,審查進展情況、確定優先事項及制定工作計畫,迄今已舉行13屆締約方大會(印度、韓國、墨西哥)。

生態系議題:

農業生物多樣性

缺水和半濕潤土地生物多樣性

森林生物多樣性

內陸水域生物多樣性

討論議題涵蓋與生物多樣性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所有可能領域,從科學、政策、教育、農業、商業至文化等,促使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切的議題。

島嶼生物多樣性

海洋和海岸的生物多樣性

山地生物多樣性

7

Page 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生物多樣性--愛知目標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大會通過,發展出未來10年(2011-2020年)戰略計畫,除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制訂出具體的規範,並將整體藍圖共同納入各國、各區的國家體系,期望於 2020 年前達成近期目標-「有效保護生態系統,並採取行動遏阻破壞行為」。

願景「與自然和諧共生」

5 大策略目標(strategic goals)

20 項標題目標(headline targets)

8

Page 1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9

Page 1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生物多樣性—里山倡議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大會,有關生物多樣性永續使用的第32號決議通過「里山倡議」,認定「里山倡議」可謀求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作為實現生物多樣性愛知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

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與日本政府更進一步啟動 「里 山 倡 議 國 際 夥 伴 關 係 網 絡

(IPSI)」,以期整合國際社群力量實踐愛知目標,全球迄今已有202個組織加入IPSI會員。

10

Page 1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里山倡議

願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

方法

確保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和價值

整合傳統知識和現代科技

謀求新型態的協同經營體系

關鍵面向

資源使用控制在環境承載量和回復力之限度內

循環使用自然資源

認可在地傳統和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

促進多元權益關係人的參與和合作

貢獻社會經濟成長

11

Page 1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肆、國內外生物多樣性推動工作歷程

1993年 生物多樣性公約

正式生效

2003年 《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正式生效

2012年 《名古屋議定書》 正式生效

2002年 第6屆締約方大會

「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

(2010 Biodiversity Target)

2010年 第10屆締約方大會

「2011-2020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

「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里山倡議」

2001年 (民國90年)

核定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

2002年 (民國91年)

成立生物多樣性推動小組

2004年 (民國93年)核定

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滾動式階段性修訂(2007-96)

2017年 (民國106年)

研擬我國永續發展目標

2014年 聯合國正式採納「永續發展目標」(SDGs)

第1階段 第2階段

12

Page 1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

整體目標

保育我國的生物多樣性

永續利用生物及其相關資源

公平合理分享由生物資源所帶來的惠益

提升大眾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知識

參與區域性和全球性合作保育生物多樣性

13

Page 1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

實施策略

健全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之國家機制

強化生物多樣性之管理

加強生物多樣性研究與永續利用

加強生物多樣性之教育訓練與落實全民參與

促進國內外生物多樣性之夥伴關係

14

Page 1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保育 永續利用 公平互惠

提升大眾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知識

參與區域和全球性合作保育生物多樣性

消除生物多樣性的主要 威脅

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並保護傳統知識

維持生態系提供服務的能力

加強保育以減少流失的速度

生物多樣性組行動計畫理念

國際合作

外來入侵種管理

執行社區 林業計畫

執行國家植群多樣性調查及植群圖繪製

檢討各類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

15

Page 1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推動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邀集相關單位提報概況及所擬實施策略,舉辦年度檢討會議,作為生物多樣性未來執行參考之依據。

配合國際生多樣性保育育趨勢滾動式修訂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16

Page 1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生態調查研究、資料蒐集、建立資料庫

生物誌編撰

17

Page 1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資料庫建置(1/3)

18

Page 2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資料庫建置(2/3)

19

Page 2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資料庫建置(3/3)

20

Page 2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國家生物多樣性指標建立、監測

21

Page 2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棲地保育(各類自然保護區)

依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資料,造成物種絕滅最主要的原因有:

原始棲地被干擾或破壞

過度獵捕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之保護區,可分為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五類型。

生態棲地保育、維護管理、人員能力建構

22

Page 2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各類保護區統計資料

類別 自然保留

野生動物

保護區

野生動物

重要棲息環境

自然保護區

國家公園 國家自然公園

總 計

個數 22 20 37 6 9 1 95

合計面積

(公頃) 65,457.79 27,441.46 326,282.9 21,171.43 748,949.3 1,122.65 1,133,489

陸域 65,340.61 27,145.57 325,987.02 21,171.43 310,375.5 1,122.65 694,503

海域 117.18 295.88 295.88 0.00 438,573.8 0.00 438,986

占臺灣陸域面積百分比

(3,619,282)

1.81% 0.75% 9.01% 0.58% 8.58% 0.03% 19.19%

註:百分比已扣除保護區範圍重複之面積 23

Page 2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臺灣自然保護區分佈圖

24

西部濕地保育廊道 中央山脈保育廊道

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

Page 2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臺灣自然保護區經營

25

保護區

經營管理

管 理 支 體

理 效

生態指標建構

(森林型)

生態指標建構

(河口濕地型)

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

標章識別系統

Page 2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 保護區經營管理人員能力建構訓練

「2016保護區事務衝突管理小型實務工作坊」,學員深入探討保護區衝突管理的練習課題。

鼓舞年輕世代參與保育工作是世界趨勢,「與世界接軌-2016

世界保育大會之經驗傳承與分享」研習會,將國際最新資訊傳達給國內各機關同仁。

26

Page 2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保育類物種調查

野生物保育及管理

27

Page 2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28

Page 3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救傷、放生與護生

野生動物救傷及通報

29

Page 3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10603參考華盛頓公約附錄修正國際物種名錄,將197種野外族群受生存威脅之物種,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國內物種列入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福爾摩沙偽絲珊瑚」

「柴山多杯孔珊瑚」

包括國內、外物種達3千種。其中臺灣常見保育物種共214種,包括哺乳類陸域17種、海域27種、鳥類90種、爬蟲類32種、兩棲類12種、淡水魚類10種、海洋魚類2種、節肢動物昆蟲類23種、及甲殼類1種。

30

Page 3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漁業資源的管理

• 逐步強化漁業資源資料的收集

• 監測資源變化狀況

• 推動獎勵休漁計畫

• 規範捕撈鮪旗鯊類之延繩釣漁船安裝衛星通訊漁船監控系統(Vessel Monitoring System, VMS),進行監控以減少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之漁業行為

• 培訓遠洋漁船之觀察員,隨

船觀察紀錄漁獲等。

2008 年起完全禁止捕捉鯨鯊,並加強宣導漁業資源保育及生態環境保護觀念。

海洋資源保育與管理

31

Page 3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管理維護措施

縣(市)政府、漁會、當地海巡、志工及潛水人員組成巡守隊。

新北市貢寮區的卯澳灣海洋生態豐富,但昔日因過漁而漁產銳減;漁業署輔導漁會成立輔導「卯澳栽培漁業示範區」,也是全國第1個漁業示範區,生態漸漸回復。

32

Page 3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魚苗放流

藉由人工繁養殖技術,孵化培育健康優質的魚貝介種苗,實施放流,有效增裕漁業資源。

公告「水產動物增殖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將民間辦理海域水產動物放流納入管理。104年放流9,260千尾魚苗。

33

Page 3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道路致死預防與友善路廊建置

白鼻心通道:動物箱管涵洞穿越之路

34

Page 3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給石虎一條安全穿越國道的路

跨越式動物通道:通霄1號多功能跨越橋

35

Page 3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國道讓蝶道

於清明節前後架設1,010公尺長的防護網

設立紫斑蝶預警機制

飛越的蝶量超過300隻/分鐘時封閉北上外側車道

種植適生植栽,提高紫斑蝶飛越高度

與林內鄉公所及其他保育團體合作,投入紫斑蝶保育推廣行動

紫斑蝶防護網

36

Page 3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37

1.境外控制:針對高入侵風險外來種生物進行輸 入風險評估,作為是否禁止輸入之依據,並由 各主管機關審核輸入外來種生物之許可申請。 2.邊境控制:執行輸入查驗、加強走私查緝,經 緝獲者依法銷毀。 3.境內控制: (1)進行境內外來種普查,評估管理優先順序, 並長期監測入侵物種,持續控制族群數量。 (2)對於首次核可輸入之外來物種,定期進行調 查追蹤。

巴西龜(賴卓彥 攝) 南美角蛙(賴卓彥 攝)

多線南蜥(林青峰 攝)

綠繡眼(吳志典 攝)

大陸畫眉(姚正得 攝)

紅色吸蜜鸚鵡(王金源 攝)

入侵種防治與移除管理

Page 3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邊境管理-野生動物輸出入審核

• 透過野生動物簽審通關作業平台,審核、蒐集 國內動物輸出入現況,節省行政效能;另可針 對高風險或具入侵性物種,於關口邊境預先防 範。

38

Page 4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 入侵風險高、有危害生態之虞物種,依貿易法公

告為禁止輸入物種(102年已公告約503種)。 • 尚未有明確評估資料者,委請學者專家採個案評

估審查。

39

Page 4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強化邊境違法案件查緝

防檢局運用檢疫犬加強入境旅客行李及郵遞包裹之偵測,防杜境外重要疫病蟲害隨違規攜帶之動植物及其產品入境。

105年度檢疫犬組查獲動植物或其產品逾5.8萬件、約63公噸。

桃園國際機場檢疫犬執勤情形

1060313台北關查獲運動鞋夾藏15隻活體烏龜 40

Page 4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防治處理

41

白腰鵲鴝防治

亞洲錦蛙防治

藍孔雀防治

Page 4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沙氏變色蜥防治

斑腿樹蛙防治

埃及聖鹮防治

42

Page 4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43

互花米草防治

Page 4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維護原住民與地方社區傳統知識

2005-2006年「臺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

將臺灣的原住民族群關於動物的利用、植物的利用、傳統生態知識等資料進行調查與紀錄。

2007年發布「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

提供各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原住民族地區利用自然資源時, 能與原住民族協商,取得共識,並進一步建立共同管理機制,減少衝突與抗爭,以順利推動政務。

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

協助部落參與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

44

Page 4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加強公務人員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與能力建設

人事行政總局將永續發展(包含生物多樣性)納入培訓課程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也於「e等公務園」學習網及「地方行政研習e學中心」,開設生物多樣性之數位學習課程。

45

Page 4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46

建置台灣生命大百科資料庫、生物多樣性資訊網

生物多樣性推動工作訓練班、年度檢討會議、研討會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包括專題演講、講座、展覽等。

Page 4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47

Page 4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與民間團體、社區建立夥伴關係

文化部建置臺灣社區通網站,深耕社區文化,擴大宣導社區永續發展之理念。

臺灣博物館

48

田裡有腳印市集 永續年夜飯 「悠遊愛地球 展翅的生命力」 影展

Page 5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科技部打造「科學迴廊」,以電視牆及透明電視為載體,導引民眾透過藝術視角探尋科學的奧秘。

49

飛羽翩翩─ 馬祖列島鷗科鳥類生態

Blue 生色-探索海洋多元生態

打造諾亞方舟–全球熱帶植物種源保育計畫

蟲林探奇– 昆蟲大解碼

態精彩— 台灣生態驚奇

Page 5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特生中心建立「臺灣公民科學

入口網」,整理多項與生物多樣性

相關的公民科學資訊。

50

幫野生動物過馬路:

動物通道可靠嗎?

海灘垃圾圖鑑

路殺是什麼?

把螢火蟲請回大安森林公園?不只為人,是為生態

Page 5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國際保育交流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

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

IUCN國際保護區大會

51

Page 5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為瞭解國際生物多樣性發展,持續以國際自然生態保育協會」(Society for Wildlife and Nature International,簡稱 SWAN International)之名義,邀請部會代表及國內專家學者,以非政府組織之觀察員身份以報名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及科諮機構會議。

舉辦周邊會議

COP12「島嶼生物多樣性」 (Connecting the islands to complete the

biodiversity puzzles)

COP13「紮根在大地—社區參與和生物多樣性」(Rooted in the grou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Biodiversity)

52

Page 5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推動國際保育行動,贊助國際保育計畫

塞內加爾彎角劍羚復育計畫

巴西大犰狳保育和生態計畫 非洲國家反盜獵巡邏計畫

捐助執行國家遍及全球五大洲 45餘國

各類保育宣導計畫

瀕臨絕種動物保育計畫

非洲地區反盜獵計畫

協助華盛頓公約執法計畫

重要野鳥棲地計畫

53

Page 5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推動生物多樣性榮耀

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之肯定

2010年「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工作」(林務局)

2013年「災後重建推動原鄉部落參與保護區監測

行動計畫-以霧台鄉阿禮部落為例」

(林務局)

2014年「推動水梯田暨濕地生態系統復育及保育

計畫」(林務局)

「國道生態友善環境復育計畫」(高公局)

2016年「水土保持導入生態保育計畫」(水保局)

54

Page 5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榮獲第40屆金鼎獎

得獎評語

政府出版品除了推動政策使命之外,更期望人民體會政府用心。

本書為系列中第4本書,延續先前之生態多樣、永續、保育,清晰論述人與自然的複雜。在眾多西方生態翻譯書中,本書凸顯在地生態,也是關心臺灣教育者必讀作品。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4:綠色經濟幸福學」

獲頒圖書類政府出版品獎

55

Page 5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伍、國內推動里山倡議

林務局為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政策制定和推動主管機關,自2010年底引進里山倡議概念和作法,受到各界重視。

以「生物多樣性愛知目標2011-2020」為指引,借鏡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之運作機制。

56

生物多樣愛知目標2011-2020

國際里山倡議及其夥伴關係網絡(SI&IPSI)

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

多元財務機制/資源

包括創新的機制

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間的合作計畫或夥伴的個別計畫

台灣里山倡議

目標

策略

行動

Page 5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里山倡議

核心概念「社會-生態-生產地景」」

係指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馬賽克)景觀,並且在前述的交互作用下,維持了生物多樣性,並且提供人類的生活所需。

57

Page 5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58

保護區外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公約里山倡議的實踐

農田是臺灣第二大生態系,僅次於森林,佔面積29%

水梯田復育

友善環境農法恢復農田生物多樣性

創造農產品附加價值

Page 6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發展「綠色保育標章」,兼顧生物多樣性與友善生產

以「綠色保育」概念,讓農民提升產品的保育價值,創造兼具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之經典案例。

紀錄推動里山倡議成果

出版「里山臺灣-滄海桑田桃花源」紀錄片

出版「臺灣桃花源:看見里山」

59

Page 61: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邀請相關公部門、學術和試驗研究機構、社區和民間團體等實務工作者相關組織、綠色企業等參與臺灣里山倡議相關工作,並尋求多元財務機制和資源,鼓勵或支持進行夥伴之間的合作計畫或夥伴的個別計畫。

舉辦國際性研討會或工作坊,邀請國際相關機構之學者專家來臺分享專業心得,並實地踏查瞭解臺灣里山倡議進展。

60

Page 62: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架構國土生態綠網

深化里山倡議

61

Page 63: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一、 現況

(一)里山區域急需保護:

中央脊樑山脈之珍貴森林

生態系已建置中央山脈保

育軸,海岸區域則有少數

自然保護區域,淺(里)

山地區則多在保護區之外。

(二)山脈與海岸生態系統斷鏈:

西部平原因都市發展、土

地開發,棲地破碎化嚴重,

導致中央山脈與海岸間之

生態棲地無法連結。

62

Page 64: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三)海岸及淺山地區多為農

業生態系,其生物多樣

性僅次於森林生態系,

朝友善環境經營,將可

營造保護區之效應。

(四)廣大的淺山環境及農業

地景在糧食生產以外之

生態與文化價值尚未獲

得足夠之保全,如水梯

田,具有生態、文化景

觀、防災功能。

63

Page 65: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建置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串聯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至海岸,編織「森、里、川、海」廊道成為國土生物安全網。

提升淺山、平原、濕地及海岸之環境韌性與調適力,維護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

營造友善、融入社區文化與參與之社會-生產-生態地景與海景

以花蓮大農大富地區生態廊道為例 64

台九線

193線 川

川 里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二、目標

Page 66: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65

協力機關

水利署(河川兩岸生態

造林、友善工法)

內政部(串連國家重要濕

地、沿海保護區)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公

路總局(營造生物通道)

交通部觀光局(地質公園

推動、永續生態旅遊)

國有財產署(國有土地生

態造林)

原民會(原民部落傳統生

態智慧結合)

地方政府(造林、河川、

道路建置生態廊道)

臺糖公司(平地造林)

特生中心:生態資源調查監測、珍稀物種保育策略、里山個案推動。

林業試驗所:保種計畫、海岸樹種培育試驗、生態造林研究、里山案例研究

農業改良場、農糧署、農業試驗所:友善生產技術開發、農民輔導、里山案例推動。

農田水利處:灌溉水圳、溝渠營造生物通道。 水保局:水土保持生態友善工法。 漁業署:友善魚塭、里海個案推動。

農委會

林務局 建置國土生態綠網藍圖、生態廊道造林、產官學合作、推廣友善生產、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檢核機制、

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建構

合作協力

三、跨域整合與分工

Page 67: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陸、結語

生物多樣性的快速喪失是現今重大議題,危害生物多樣性與造成物種滅絕的趨勢若不改善,至2050年時將有1/4以上的物種會消失,嚴重影響人類福祉。

減緩生物多樣性消逝

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傳統知識保存

友善環境

「里山倡議」在人類深刻省思下被鄭重地提出

里海案例:重新思考與環境相容之土地利用方式

里山案例:沿續、重拾與自然和諧共存之生活方式與生產型態,優化農田生態系。

66

Page 68: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近年,林務局與夥伴們在各地留下案例,並推向國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單位與團體,共同倡導或支持友善環境的方式,一齊創建臺灣自己的「里山倡議」,同時呼應生物多樣性公約,推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復育及永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功能,並提升產業價值,維繫健康的島嶼。

67

Page 69: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不管是里山、里地、里海、里川都是達到與環境和諧共處目標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溪流是山和海的媒人

68 森林是溪流與海洋能量的來源,森里海是密不可分關係。

Page 70: 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 - swan.org.tº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生物多樣性... · 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 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以自然保育為

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