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责编 谭宇宏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刘敬涛 领读七天 文学 日用器物之美的关键要素是“平常”,附着于 生命本体的“滋润” “亲和”成为内在的美感渴求。 用这句话来理解记录匠人人生的《器物帖》 《手艺与禅心》,甚至小津安二郎《我是卖豆腐 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都是合适的。所谓匠人 之心,不光要运斧成斤,还要添上人生百味。学 者陈思和给我们的同事老楼的《铁骨柔情当代 文化人素描》一书作序,笔墨所到之处,也是一 个“平常”的记者形象。在平常之外,老楼的采 写有思想有深度,熔铸了他的人生经验和选择, 这才显出了他的不平常。 在小编看来,寻找中国匠人之旅,为当代中 国文化人素描,搜集消失的老北京歌谣……这 些应该都是幸福的游走中国的方式,唤醒记忆, 也亲近故土。 —编者按 我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认识楼乘震的。大 约是在我担任中文系主任的时候,经常请学术 名流来做讲座或者召开学术会议,在来往的媒 体记者中,老楼总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不是 因为他在一般记者群里显得年龄偏大,倒是他 的在场总是那么认真,活跃,你只要看到一个在 现场忙上忙下拍照录音的人,一定是他;只要看 到一个在会场提问环节总是第一个举手发问, 而且锋芒命中要害的人,也一定是他;还有在讲 座结束后,一个会主动找演讲者个别交谈采访 的人,那更一定是他。 按理说,上海的媒体相当发达,聪慧的记者 也是不少,但我还是偏爱老楼的工作,期盼他参 与上海的各类文化活动。老楼的工作是不可被 人取代的。我从老楼的采访文字和人物特写上 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讯息,而是一种有 思想有深度的报道。他对于人物的访谈和特写 总是能够抓住主要事件和场面,沿着人物的性 格描写而深入展开,许多内容都是他独特的采 访而取得的,熔铸了他的人生经验和选择。比 如写萧斌如,我也是上世纪80年代就认识萧斌 如老师,但我一直不知道这本重要的《中国近代 现代丛书目录》就出自她的辛勤劳动,萧老师也 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我现在在图书馆 工作,深深了解这项征集工作的意义和不易,萧 斌如就是一个恰好的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 展现了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的丰富和辉煌。 又如写劳继雄,劳先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家,煌 煌九大卷《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是中国书画 界的扛鼎之作,熔铸了书画、收藏领域顶级人物 的珍贵经验和见识。在老楼的笔下,劳继雄也 是一个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 谢稚柳领衔的书画界专家组长达 8 年的普查鉴 定全国古代书画工作,生动描写了谢稚柳、启 功、徐邦达、谢辰生等顶尖专家为国家保护文 物工作中的音容笑貌。这篇文章起先所写的 故事仿佛与劳先生无关,直到结尾才点明这一 切都是劳先生所叙述,劳继雄的高风亮节也跃 然纸上。 老楼的人物采访和特写的接触面非常之 广,本书所搜集的只是他的一部分文章,涉及文 学、艺术、翻译、摄影、收藏等六个方面,真是群 星灿烂,把中国文化的上空照耀得绚烂璀璨。 有些文化巨人的采写,是通过他人的嘴巴转述 的,却比当面采访还要精彩。如写巴金的那篇, 老楼主要是采访了两位新华社的记者郭玲春和 赵兰英,她们都写过关于巴金的重要报道。我 不了解老楼是同时约了两位名记者现场采访还 是分别采访以后综合成稿,文章里有好几处都 透露出重要信息……巴金是一位作家,当他直 面社会,批评某些社会现象时,为了让他的观点 更加生动地传达给读者,在某些细节上就很可 能采用的虚构的创作手法。这一点,在楼乘震 采写、郭玲春提供的这一细节上,可以得到证 实。这样的采访和特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 文章。 (此文为《铁骨柔情》序,限于篇幅有删节) 对于沉醉茶酒之间的人,唤醒记忆是需要钥匙 的,这把钥匙,也许是江天白雨间满画垂钓蓑衣的 骨瓷白杯,也许是返乡祖居里儿时手持的拨浪鼓, 也许是千山万水间街头裁缝的细密针线。《手艺与 禅心:寻访中国匠人之旅》写下的手艺活儿中,凝聚 着健康的生活之美、亲切的故土之爱。如作者浅草 所言,在“不小心读到”日人著作之后,“不仅发现了 中国也有最好的匠人和手作,也是我体验过的最好 的游走中国的方式”。在江南与西南的足下游走, 带动起《手艺与禅心》的创作意欲。 在柳宗悦、盐野米松等近乎散文的日式手艺之 美刺激下,《手艺与禅心》广罗建水陶、越窑青瓷、斫 琴、翡翠雕刻、核雕、海派旗袍、缂丝、瓷胎竹编、折 扇制作、龚扇(竹丝团扇)、银匠、乌铜走银、个旧锡 器、滇滕古纸、团扇、紫砂壶、桃花坞年画、精细竹 编、苏绣、玉雕计二十种我国传统手艺、二十位杰出 手工艺人,以温情的目光记录匠人人生,《手艺与禅 心》是匠人之心与文人之笔的合力贴心之作。 所谓匠人之心,有“运斧成斤”基础上的人生体 味。从技术到技巧,从技巧到技能,如柳宗悦言乎匠 人,“成千上万次的反复使他的手获得了完全的自 由,再从自由中产生出非凡的创造。”在近乎无穷的 单调磨练中,劳动的自然韵律形成潜在的“大道”,这 一造物过程,是在不断地打散、重组中形成人类利生 的崭新事物,在最有利于日用之中体现造物之美,微 缩验证着马克思式人化自然的创造意识。 手艺制造之物既在山川风土中形成,祖国辽阔 的土地与物产,赋予着匠心外的人生。无论是以物 造物的匠人,还是使用手艺器物的巷陌家庭,都是 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所谓文人之笔,就是以知识 者平等而冷静的目光,在沉实的记述中自然透露手 艺蕴藏的“人”与人生日用人情之美、追求由技而艺 的极致之美,这种美,因紧贴器物日用之“用”而呈 现出朴实的健康之美。“平常”成为日用器物之美的 关键要素,附着于生命本体的“滋润”“亲和”成为内 在的美感渴求。若桌椅之造型、壶勺之体貌,在漫 长的生活进化中汲取“用”之体验,遂成合乎人体需 求之造型,如同业界前辈姜今在《散朴篇》中论,“材 料、制作、功能本身就要求美与用的矛盾的统一。 古人早已认识到这种美的转化作用;陶瓷、青铜器、 壶耳手柄的装饰造型,美就体现在功能之中。”是 “合用”“宜用”中,自然生发便利人生、滋润生命的 亲和之美。人人俱要生活,这种信念凝聚在手艺器 物与匠人的手中,使貌似微小同质的生命集结起 来,汇化人世之大美。这种美,诞生于生活的厚土 洪流,回归于此域之众民心魂。展现生生不息的造 物审美,正是文人之笔走向厚实的民间日用、走向 深厚的民艺审美的表现。 匠心文笔之外,用近乎纪录片的方式展示手艺 中凝聚的清空安宁禅心,也是《手艺与禅心》胜处。 百余幅手艺现场图片,文图相映,情景相接,依稀勾 连起手艺制作内质的气场。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方言区日常使 用的语言都有所差别,但由于普通话三十多年的大 力推广和广泛使用,目前很多方言渐趋濒临消失的 现状,特别是有些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以及习 惯性比喻用语等更鲜有人知道,故而我们有必要对 方言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补充和完善中华语言 文字库的资源。作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北京方言 颇具代表性,故而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董树人先生编 写了《北京歌谣熟语集释》。 《北京歌谣熟语集释》是在编写《新编北京方言 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积累的资料的基础 上再收集、整理而成的,共分四个分册:《北京歌谣 集释》《北京谚语集释》《北京惯用语集释》《北京歇 后语谜语集释》),内容包括从民国到当下北京地区 的歌谣、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谜语等。 《北京歌谣集释》是《北京歌谣熟语集释》的第 一分册,主要收入了从民国以来直至当下北京地区 的歌谣580余首,约8万字。其中的多数歌谣是作 者在日常收集的,一部分是通过书册、报章杂志积 累的,最后又通过专书补充了一些。作者见到的专 书,最早的是 Kinchen Johnson编写的由商业印 书局 1932 年 6 月出版发行的《北平歌谣》(复印 ),另一本是薛汕编写的由北京出版社1958年3 月出版的《北京的歌谣》。由于歌谣在人们的长期 口耳相传中传承,难免会有些讹误、增减变化,上述 两部著作弥补了作者搜集、积累的不足,也帮助订 正了一些错讹。 鉴于方言收集、整理对保存语言文字资料的重 要性,《北京歌谣熟语集释》这套书的价值性是不言 而喻的,编写方面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说是真正 地弥补了北京方言在歌谣熟语方面的系统性搜集、 整理工作。但是 ,由 于《北 京 歌 谣 集 释》中 收 入 的 歌谣的地域范围涉及整个大北京地区,时间跨度 也是从民国年代到当下,很多相同语词的方言在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也发生了变迁和演变,其 中的意思也是各地众说纷呈,故而在对这一类方 言词语的注释 (注音) 上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 混淆或同一化。同时,由于歌谣大多都是口头语, 其产生的背景大多与当时的一地一时一事有关, 故而在每首歌谣的简析里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以 免与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语词发生张冠李戴、南辕北 辙的错误。如此,这样的一本《北京歌谣集释》当是 值得收藏和阅读的,因为消失的老北京都在这一首 首歌谣里。 记者老楼的“素描” 陈思和(学者) 《铁骨柔情当代文化人素描》 楼乘震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2 月出版 器物存情 陈镭 (书评人) 《手艺与禅心: 寻找中国匠人之旅》 浅草 著 文汇出版社 2016 年 11 月出版 消失的老北京歌谣 谢惠 (书评人) 《北京歌谣集释》 董树人 著 语文出版社

记者老楼的“素描” 器物存情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7-03/12/A13/20170312A13_pdf.pdf · 的极致之美,这种美,因紧贴器物日用之“用”而呈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记者老楼的“素描” 器物存情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7-03/12/A13/20170312A13_pdf.pdf · 的极致之美,这种美,因紧贴器物日用之“用”而呈

13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责编 谭宇宏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刘敬涛

领读七天文学

日用器物之美的关键要素是“平常”,附着于生命本体的“滋润”“亲和”成为内在的美感渴求。

用这句话来理解记录匠人人生的《器物帖》《手艺与禅心》,甚至小津安二郎《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都是合适的。所谓匠人之心,不光要运斧成斤,还要添上人生百味。学者陈思和给我们的同事老楼的《铁骨柔情 当代文化人素描》一书作序,笔墨所到之处,也是一个“平常”的记者形象。在平常之外,老楼的采写有思想有深度,熔铸了他的人生经验和选择,这才显出了他的不平常。

在小编看来,寻找中国匠人之旅,为当代中国文化人素描,搜集消失的老北京歌谣……这些应该都是幸福的游走中国的方式,唤醒记忆,也亲近故土。 ——编者按

我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认识楼乘震的。大

约是在我担任中文系主任的时候,经常请学术

名流来做讲座或者召开学术会议,在来往的媒

体记者中,老楼总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不是

因为他在一般记者群里显得年龄偏大,倒是他

的在场总是那么认真,活跃,你只要看到一个在

现场忙上忙下拍照录音的人,一定是他;只要看

到一个在会场提问环节总是第一个举手发问,

而且锋芒命中要害的人,也一定是他;还有在讲

座结束后,一个会主动找演讲者个别交谈采访

的人,那更一定是他。

按理说,上海的媒体相当发达,聪慧的记者

也是不少,但我还是偏爱老楼的工作,期盼他参

与上海的各类文化活动。老楼的工作是不可被

人取代的。我从老楼的采访文字和人物特写上

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讯息,而是一种有

思想有深度的报道。他对于人物的访谈和特写

总是能够抓住主要事件和场面,沿着人物的性

格描写而深入展开,许多内容都是他独特的采

访而取得的,熔铸了他的人生经验和选择。比

如写萧斌如,我也是上世纪 80 年代就认识萧斌

如老师,但我一直不知道这本重要的《中国近代

现代丛书目录》就出自她的辛勤劳动,萧老师也

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我现在在图书馆

工作,深深了解这项征集工作的意义和不易,萧

斌如就是一个恰好的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

展现了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的丰富和辉煌。

又如写劳继雄,劳先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家,煌

煌九大卷《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是中国书画

界的扛鼎之作,熔铸了书画、收藏领域顶级人物

的珍贵经验和见识。在老楼的笔下,劳继雄也

是一个展示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

谢稚柳领衔的书画界专家组长达 8 年的普查鉴

定全国古代书画工作,生动描写了谢稚柳、启

功、徐邦达、谢辰生等顶尖专家为国家保护文

物工作中的音容笑貌。这篇文章起先所写的

故事仿佛与劳先生无关,直到结尾才点明这一

切都是劳先生所叙述,劳继雄的高风亮节也跃

然纸上。

老楼的人物采访和特写的接触面非常之

广,本书所搜集的只是他的一部分文章,涉及文

学、艺术、翻译、摄影、收藏等六个方面,真是群

星灿烂,把中国文化的上空照耀得绚烂璀璨。

有些文化巨人的采写,是通过他人的嘴巴转述

的,却比当面采访还要精彩。如写巴金的那篇,

老楼主要是采访了两位新华社的记者郭玲春和

赵兰英,她们都写过关于巴金的重要报道。我

不了解老楼是同时约了两位名记者现场采访还

是分别采访以后综合成稿,文章里有好几处都

透露出重要信息……巴金是一位作家,当他直

面社会,批评某些社会现象时,为了让他的观点

更加生动地传达给读者,在某些细节上就很可

能采用的虚构的创作手法。这一点,在楼乘震

采写、郭玲春提供的这一细节上,可以得到证

实。这样的采访和特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

文章。(此文为《铁骨柔情》序,限于篇幅有删节)

对于沉醉茶酒之间的人,唤醒记忆是需要钥匙

的,这把钥匙,也许是江天白雨间满画垂钓蓑衣的

骨瓷白杯,也许是返乡祖居里儿时手持的拨浪鼓,

也许是千山万水间街头裁缝的细密针线。《手艺与

禅心:寻访中国匠人之旅》写下的手艺活儿中,凝聚

着健康的生活之美、亲切的故土之爱。如作者浅草

所言,在“不小心读到”日人著作之后,“不仅发现了

中国也有最好的匠人和手作,也是我体验过的最好

的游走中国的方式”。在江南与西南的足下游走,

带动起《手艺与禅心》的创作意欲。

在柳宗悦、盐野米松等近乎散文的日式手艺之

美刺激下,《手艺与禅心》广罗建水陶、越窑青瓷、斫

琴、翡翠雕刻、核雕、海派旗袍、缂丝、瓷胎竹编、折

扇制作、龚扇(竹丝团扇)、银匠、乌铜走银、个旧锡

器、滇滕古纸、团扇、紫砂壶、桃花坞年画、精细竹

编、苏绣、玉雕计二十种我国传统手艺、二十位杰出

手工艺人,以温情的目光记录匠人人生,《手艺与禅

心》是匠人之心与文人之笔的合力贴心之作。

所谓匠人之心,有“运斧成斤”基础上的人生体

味。从技术到技巧,从技巧到技能,如柳宗悦言乎匠

人,“成千上万次的反复使他的手获得了完全的自

由,再从自由中产生出非凡的创造。”在近乎无穷的

单调磨练中,劳动的自然韵律形成潜在的“大道”,这

一造物过程,是在不断地打散、重组中形成人类利生

的崭新事物,在最有利于日用之中体现造物之美,微

缩验证着马克思式人化自然的创造意识。

手艺制造之物既在山川风土中形成,祖国辽阔

的土地与物产,赋予着匠心外的人生。无论是以物

造物的匠人,还是使用手艺器物的巷陌家庭,都是

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所谓文人之笔,就是以知识

者平等而冷静的目光,在沉实的记述中自然透露手

艺蕴藏的“人”与人生日用人情之美、追求由技而艺

的极致之美,这种美,因紧贴器物日用之“用”而呈

现出朴实的健康之美。“平常”成为日用器物之美的

关键要素,附着于生命本体的“滋润”“亲和”成为内

在的美感渴求。若桌椅之造型、壶勺之体貌,在漫

长的生活进化中汲取“用”之体验,遂成合乎人体需

求之造型,如同业界前辈姜今在《散朴篇》中论,“材

料、制作、功能本身就要求美与用的矛盾的统一。

古人早已认识到这种美的转化作用;陶瓷、青铜器、

壶耳手柄的装饰造型,美就体现在功能之中。”是

“合用”“宜用”中,自然生发便利人生、滋润生命的

亲和之美。人人俱要生活,这种信念凝聚在手艺器

物与匠人的手中,使貌似微小同质的生命集结起

来,汇化人世之大美。这种美,诞生于生活的厚土

洪流,回归于此域之众民心魂。展现生生不息的造

物审美,正是文人之笔走向厚实的民间日用、走向

深厚的民艺审美的表现。

匠心文笔之外,用近乎纪录片的方式展示手艺

中凝聚的清空安宁禅心,也是《手艺与禅心》胜处。

百余幅手艺现场图片,文图相映,情景相接,依稀勾

连起手艺制作内质的气场。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方言区日常使

用的语言都有所差别,但由于普通话三十多年的大

力推广和广泛使用,目前很多方言渐趋濒临消失的

现状,特别是有些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以及习

惯性比喻用语等更鲜有人知道,故而我们有必要对

方言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补充和完善中华语言

文字库的资源。作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北京方言

颇具代表性,故而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董树人先生编

写了《北京歌谣熟语集释》。

《北京歌谣熟语集释》是在编写《新编北京方言

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积累的资料的基础

上再收集、整理而成的,共分四个分册:《北京歌谣

集释》《北京谚语集释》《北京惯用语集释》《北京歇

后语谜语集释》),内容包括从民国到当下北京地区

的歌谣、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谜语等。

《北京歌谣集释》是《北京歌谣熟语集释》的第

一分册,主要收入了从民国以来直至当下北京地区

的歌谣 580 余首,约 8万字。其中的多数歌谣是作

者在日常收集的,一部分是通过书册、报章杂志积

累的,最后又通过专书补充了一些。作者见到的专

书,最早的是 Kinchen Johnson 编写的由商业印

书局 1932 年 6 月出版发行的《北平歌谣》(复印

本),另一本是薛汕编写的由北京出版社 1958 年 3

月出版的《北京的歌谣》。由于歌谣在人们的长期

口耳相传中传承,难免会有些讹误、增减变化,上述

两部著作弥补了作者搜集、积累的不足,也帮助订

正了一些错讹。

鉴于方言收集、整理对保存语言文字资料的重

要性,《北京歌谣熟语集释》这套书的价值性是不言

而喻的,编写方面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说是真正

地弥补了北京方言在歌谣熟语方面的系统性搜集、

整理工作。但是,由于《北京歌谣集释》中收入的

歌谣的地域范围涉及整个大北京地区,时间跨度

也是从民国年代到当下,很多相同语词的方言在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也发生了变迁和演变,其

中的意思也是各地众说纷呈,故而在对这一类方

言词语的注释(注音)上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

混淆或同一化。同时,由于歌谣大多都是口头语,

其产生的背景大多与当时的一地一时一事有关,

故而在每首歌谣的简析里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以

免与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语词发生张冠李戴、南辕北

辙的错误。如此,这样的一本《北京歌谣集释》当是

值得收藏和阅读的,因为消失的老北京都在这一首

首歌谣里。

记者老楼的“素描”陈思和(学者)

《铁骨柔情 当代文化人素描》楼乘震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器物存情陈镭(书评人)

《手艺与禅心:寻找中国匠人之旅》浅草 著文汇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消失的老北京歌谣谢惠(书评人)

《北京歌谣集释》董树人 著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