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email protected]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Page 2: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第二版)

姚丽娜 主 编

叶永良 许 燕 韩 民 副主编

北 京

Page 3: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内 容 简 介

本书按照管理的四大职能进行设计,主要介绍了管理总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相关内容,结构合

理,层次清晰,具备实用性和可读性。书中每章都设有学习目标、导入案例、知识链接、特别提示、管理案例、

本章小结及课后复习思考题等内容,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的阅读和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真正做到了

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本书对应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 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 网站下载。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 姚丽娜 主编. —2 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0474-0

Ⅰ. ①管… Ⅱ. ①姚… Ⅲ. ①管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Ⅳ. ①C93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8)第 127550 号

责任编辑:胡辰浩 高晓晴 封面设计:孔祥峰

版式设计:思创景点

责任校对:牛艳敏 责任印制:李红英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 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email protected] 质 量 反 馈:010-62772015,[email protected] 印 装 者:北京密云胶印厂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85mm×260mm 印 张:19.75 字 数:538 千字 版 次:2014 年 10 月第 1 版 2018 年 9 月第 2 版 印 次:2018 年 9 月第 1 次印刷 定 价:56.00 元 ————————————————————————————————————————————— 产品编号:078668-01

Page 4: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前 言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但其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却只有百年

左右的时间。目前,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其触角已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演进。目前,管理学科的专著、教材版本较多,一方面,

为我们开展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但另一方面,大量不同版本的专著和教材又显

得过于庞杂,读者在参考过程中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一

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结合最新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并采用新的编排方

式,编写一本更实用、更适合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的教材。在学校教务等部门的支持下,这

一愿望终得以实现。 本着古为今用、博采众长的原则,在本教材中我们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较多地融入有

关章节中,并且注重对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思想和理论最新动态的介绍。本着理论和

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力求做到全面、系统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

系;在全面介绍管理职能的情况下,重点介绍管理思想、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组织、领

导、控制等内容。 本教材既注重理论性,又注重实践性,形式灵活,每章都设有学习目标、导入案例、知识链

接、特别提示、管理故事、管理案例及课后的复习思考题和实践训练,方便学生的阅读和学习。

适应目前学生学习和阅读方式的变化,方便教师教学,更方便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 本书第二版既忠实于第一版教材的基本内容,又不拘泥于原教材,更加注重借鉴和吸收管理

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第二版的主要变化包括: 每章都增加了本章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 将第三章“西方管理思想及理论”改为“外国管理思想及理论”,并加入日本的管理思想

的介绍。 对第四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的内容做了较多的修订。 调整原第七章决策和第六章计划的顺序,因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有了决策才有

计划,这样使逻辑更合理。 部分章节的课后习题增加了管理道德方面的讨论。 添加了一些顺应时代的主题,包括大数据、可穿戴技术、社交媒体及其他内容。 对于过时的案例和数据进行了更新。 本教材共计 16 章,由姚丽娜担任主编和总体策划。各章编写人员及分工如下:第二、三、四、

十二、十三、十四章由姚丽娜编撰,第五、六、七、十五、十六章由叶永良编撰,第八、九、十、

十一章由许燕编撰,第一章由韩民编撰。此外,崔松岩、徐凌、卫明凤、赵珍等老师在收集资料

Page 5: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II

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全书最终由姚丽娜总纂。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优秀专著、教材和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在

此,向这些成果的贡献者深表感谢。同时,感谢宁波工程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由于水平所限,

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010-62796045。 本书对应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 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 网站下载。

编 者

2018年6月

Page 6: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目 录

第一篇 管理总论/1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 2 第一节 管理的定义与特征···························2 第二节 管理职能···········································4 第三节 管理者···············································5 本章小结 ··························································7 复习题 ······························································8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11 第一节 儒家的修齐治平·····························12 第二节 兵家的战略谋划·····························17 第三节 道家的无为而治·····························25 第四节 商家的计然之策·····························29 本章小结 ························································32 复习题 ····························································32

第三章 外国管理思想及理论······················ 34 第一节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35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37 第三节 行为管理理论·································42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44 第五节 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46 本章小结 ························································54 复习题 ····························································55

第四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58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59 第二节 管理道德·········································66 本章小结 ························································71 复习题 ····························································71

第二篇 决策部分/73

第五章 管理环境·········································74 第一节 管理环境概述·································76 第二节 管理环境因素分析·························77 第三节 环境分析方法·································86 本章小结·························································88 复习题·····························································89

第六章 决策 ················································92 第一节 决策概述·········································93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95 第三节 决策的程序·····································99 第四节 决策方法·······································103 本章小结·······················································112 复习题···························································112

第七章 计划 ··············································116 第一节 计划概述·······································116 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原则和程序···············120 第三节 计划的方法···································123 本章小结·······················································132 复习题···························································132

第三篇 组织部分/135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 ·······························136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原则·······137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141 第三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类型···················147 本章小结·······················································152 复习题···························································152

Page 7: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IV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156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规划与设计···············157 第二节 人员招聘与培训···························163 第三节 绩效管理·······································169 本章小结 ······················································171 复习题 ··························································172

第十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175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176 第二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179 第三节 多元文化组织的管理···················182 第四节 组织变革·······································184 本章小结 ······················································188 复习题 ··························································188

第十一章 团队管理···································193 第一节 团队概述·······································193 第二节 团队管理的绩效···························197 第三节 全球团队管理的差异···················200 本章小结 ······················································201 复习题 ··························································202

第四篇 领导部分/205

第十二章 领导 ··········································206 第一节 领导及领导者影响力···················208 第二节 领导方式及理论···························211 第三节 领导艺术·······································223 本章小结 ······················································229 复习题 ··························································229

第十三章 激励 ··········································233 第一节 激励概述·······································235

第二节 激励理论·······································236 第三节 激励实务·······································245 本章小结·······················································249 复习题···························································249

第十四章 沟通···········································251 第一节 沟通概论·······································252 第二节 人际沟通·······································254 第三节 组织沟通·······································257 本章小结·······················································262 复习题···························································262

第五篇 控制部分/265

第十五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266 第一节 控制概述·······································267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272 第三节 控制的原理和要求·······················275 第四节 控制的过程···································279 本章小结·······················································281 复习题···························································282

第十六章 控制方法和手段························284 第一节 预算和非预算控制·······················285 第二节 财务分析和审计控制···················291 第三节 产品库存和质量控制···················293 第四节 现代组织绩效综合控制技术·······296 本章小结·······················································303 复习题···························································304

参考文献······················································308

Page 8: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Page 9: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学习目标 1. 了解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管理的属性 3. 掌握管理的技能 4. 了解管理者的特征 5. 理解管理者应掌握的三种技能

导入案例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原因,大家普遍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致,于是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 10 米加高到 20 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了外面,于是

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到 30 米。没想到隔天居然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

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 100 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闲聊:“你们说,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袋鼠说。 问题:动物园在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是什么问题?

第一节 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管理是人类行为中 重要的活动之一,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凡是由两个以上的人

组成的、有一定目的的集体就离不开管理,大到国家、军队,小到企业、医院、学校等,无一例

外。随着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日益细化,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

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 想一想:何为管理,为什么要进行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management)一词在当今社会已被普遍使用,但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原

Page 10: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3

因就在于它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外延和内涵随着社会进步被不断丰富和充实。从

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管教、管人、理事、治理等意思,主要内容包含管人与治事两层含义。 自20 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形成发展以来,对管理一词的定义更是多种多样。如

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 5 种

因素的运用和体现过程;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 F.W.泰罗(F. W. Taylor)认为管理就是对工人进行

挑选和培训,对生产和操作进行统计和记录以及定额管理的过程;组织理论代表者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则认为管理是通过行政组织体系层层下达并实现企业经营者意图的过程。曾获得

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

策”。在目前西方的一些教科书中把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

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上述定义基本上是从某一侧面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基本属性,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对管理

的看法。我们认为: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

资源,并通过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组织中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共同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想一想:企业、学校、军队、医院、政府以及家庭的管理一样吗?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 管理的产生是来自社会活动组织的要求,即这种社会活动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两个

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活动。共同劳动的规模越大,劳动分工和协作越复杂,管理工作就越重要。 (2)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即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组织是一个子系统,管理通过组织这

个子系统去实现管理目标。 (3)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是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要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4) 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利用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地通过决策、组

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种管理职能,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

三、管理的属性

管理是组织内的一种活动,是对劳动作业必不可少的组织、指挥、监督等工作。作业劳动既

包含体力劳动,也包含脑力劳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管理就其基

本意义而言,对劳动作业的管理包含着双重含意:与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社会的正常秩序

动物拉车

有一次,天鹅、狗鱼和虾,想一起拉动一辆装东西的货车,三个家伙套上车索,拼命用力拉,可车

子还是拉不动。怎么回事呢?原来天鹅拼命向云里冲,虾尽力向后倒拖,狗鱼使劲向水里拉动。结果当

然是车子还停留在老地方。 员工之间不协调,工作就开展不好,只会把事情弄糟。管理者的智慧所在,即能妥善分配员工的工作,

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

管理故事

Page 11: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4

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想一想:何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和物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

维护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活动的秩序,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管理的生

产力属性。它要求凡是进行社会化生产的部门都要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即管

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有效组织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越快,社会化生产水

平越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管理这种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并不因社会制度的

不同而产生差异,它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因此,管理中有关合理组

织生产力、组织社会化生产的一些形式和方法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性,是可以相互

借鉴的。 2. 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到生产方式、生

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所以管理必然体现社会统治阶级和生产资料所有者

的意志。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在不同的社会制

度下具有本质的区别,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管理中关于维护生产关系的制度、原

则和方法都是为适应和维护特定生产关系的需要而服务的,并不是全部的社会生产关系都适用。

第二节 管理职能

想一想:管理职能有哪些,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法约尔(Fayol,1916)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写道,所

有管理者都行使着 5 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

国加州大学的两位教授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z and O'Donnell,1955)在教科书中,把管理的职能

划分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全书的结构安排基于这种职能划分。此书一问世

就成为 畅销的教科书。自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管理学家西蒙(Simon,1978)因决策理论的

提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决策问题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本书将决策作为管理的第

一职能,而只将计划作为决策的一个部分。

一、决策职能

决策就是针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预先考虑 5 个 W(what,who,when,where,why),在此基础

上进行定案。决策在现代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首要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事业的成败。

这就如同作战要考虑战略一样,战略正确了,胜利就有了基础。决策职能包括环境分析、决策方

法以及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二、组织职能

为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要对组织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部门在工作中的分工合作

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静态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动态的组织行为,具体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人

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及团队管理等。

Page 12: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5

三、领导职能

领导即根据计划目标的要求对下属部门单位和职工进行领导调度,以便同心协力地完成企业

的预定目标。领导职能包括领导方式及理论、激励、沟通等内容。

四、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也称监督职能,是为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并顺利实现计划目标而对组织的经济活动

和共同劳动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督导的程序。内容主要包括控制原理、过程和方法。

第三节 管 理 者

想一想:谁是管理者,管理者的职责有哪些?

一、管理者的类型

1. 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根据管理层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发展目

标和发展战略,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组织与环境的相关性要求高层管理者与外部人员和组织密

切合作。传统意义上,高层管理者的作用是通过制定战略和控制资源确定企业总体发展方向,是

总设计师,要把握发展机遇。现在,高层管理者经常被叫作真正的组织领导者,他们确立和阐述

一个为人们所认识和积极认同的公司目标,并在组织中努力创造一个人们为之积极工作并为属于

它而自豪的环境。 (2) 中层管理者,是指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

者,如部门或办事处主任、事业部经理、大学二级学院的院长等。其负责将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总

目标和计划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活动,并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传统意义上的中层管

理者是作为高层和基层的管理控制者。而现在,需要他们不仅是管理控制者,而且还是其下属的

成长教练,他们必须支持并指导下属,使其更具创新精神。 (3) 基层管理者是组织中处于底层的管理者,他们所关系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

理人员,如班组长、工段长、系主任等。其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

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以及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 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根据管理的领域不同,管理者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1) 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 (2) 专业管理者是指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的管理者。 特别提示:以前,定义谁是管理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组织中,不断变

化的工作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界限。如位于加拿大的通用电缆公司,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同承担管

理责任。该公司的大多数员工接受过交叉培训,掌握多种技能。通过岗位轮换,他们可以成为团队领导者、设

备操作员、维修技师、质量监督员或改进计划的制定者。

Page 13: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6

二、管理者的技能

想一想: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是一样的吗?

尽管管理者的种类很多,工作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发挥作用的大小以及能否进行有效的管理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具备的管理技能。技能是来源于知识、信息、实践和资质的特

殊能力。管理者需要的技能通常分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与管理技能之间的关系

1. 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指拥有和使用与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及完成组织任务的能

力,如工程师的设计能力、医生的医术、教师的授课能力、推销员的推销能力等。对于管理者来

说,虽然不一定要自己成为精通某一领域技能的专家,但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

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将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无法对

他所管辖的业务领域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当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技术技能要求的

程度不一样。相对而言,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 重要,而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只需有较浅的了

解即可。 2.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沟通、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

理者必须花大部分时间与人打交道,因为他不仅要领导下属,还得与上级和同级人员交流,与组

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沟通。对成功的管理者而言,与不同类型的人愉快相处并交换信息的能力是

不可缺少的。因此,人际技能对于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要。 特别提示:在许多公司,一个管理者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他没有技术技能,而是没有人际技能。

3. 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

和相互作用关系的能力。当管理者考虑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时,考虑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和组织在外部环境中的角色时,就需要这种概念技能。当然,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越高,其面

临的问题就越复杂,也就越需要具备概念技能。 特别提示:这三种技能对于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是需要的,只是不同的层次侧重点不同。层次越高,需要的

概念技能越高;层次越低,需要的技术技能越高;而人际技能对三种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相当重要。

三、管理者面对的变化

今天的管理者需要面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化的工作场所、道德事项、安全

威胁以及不断进步的技术。同时,管理者管理的方式也在随之改变。表 1-1 展示了管理者现今面

对的一些 重要的变化。

Page 14: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7

表 1-1 管理者面对的变化

变 化 变化的影响

组织边界的改变

虚拟的工作场所

流动性更高的员工队伍

灵活的工作安排

向员工授权

不断变化的技术(数字化)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重新定义的价值观

重新建立的信任 对组织和管理伦理的更多强调

更大的责任

顾客服务

创新

全球化 更激烈的竞争

效率/生产率

风险管理

未来的能源 / 资源价格的不稳定性

重构工作场所

歧视

全球化

员工帮助计划

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经济气候的不确定性

如今的管理者更需要倾听来自顾客的心声,需要了解顾客的情绪,包括沮丧或满意,而员工

的态度对顾客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今天的发达国家的大多数雇员从事服务业。如美国、

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日本从事服务业的员工比例为 77%、71%、75%、72%和 75%,即便是

在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这一比例也为 63%。服务工作包括:技术支持代表、快餐店的柜台工作人

员、销售员、教师、护士、电脑修理师、前台人员、咨询师、采购代表、理财师、银行出纳等。

管理者必须创造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组织的员工以有效、礼貌、随和、快速、专业的方式

应对顾客的需求,并乐意为顾客效劳。 同时,今天的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创新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探索新

的领域,并且承担风险。创新不仅适用于高科技公司或拥有复杂技术的公司,也适用于传统的制

造业或商业企业。

本 章 小 结

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并通过决

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组织中人员的活动,使组织成员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

过程。管理的特征表现在:管理产生于两个以上的社会活动组织的要求;管理的“载体”是组

Page 15: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8

织,管理通过组织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管

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由于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要保证社会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就必须

要求一方面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管理要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要

求,决定了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职能的内容也在不断演变,目前管理职能已经演变为决策、组

织、领导和控制 4 项职能,这也是业界达成共识的几个职能。 管理者是实施决策和计划,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者与非管理者

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随着管理阶层的上升,这几个

方面的技能要求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工作内容。

同时,不论哪个层次的管理者,他们都需要应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技术的进步

所导致的工作场所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安全威胁,还有日益被关注的管理道德问题,他们需要比

以往更多的创新及对客户的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复 习 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领导职能范畴的是( )。

A. 指挥 B. 人事 C. 激励 D. 沟通 2. 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相对更重要的技能是( )。

A. 概念技能 B. 人际关系技能 C. 计划技能 D. 技术技能 3.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4. 在特定工作领域内运用技术、工具、方法等的能力称为( )。

A. 人际技能 B. 技术技能 C. 概念技能 D. 以上均不是 5. 洞察事物,抽象形成概念的能力对( ) 为重要。

A. 高层管理人员 B. 中层管理人员 C. 基层管理人员 D. 以上均不是 二、判断题 1.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 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 ) 2. 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全体成员。 ( ) 3. 企业的大量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中层管理人员来负责。 ( ) 4. 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人的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 ) 5. 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 ) 6.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性,但营利性组织比非营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 ( ) 7.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 ( ) 8. 中层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 ( )

Page 16: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9

三、案例分析题

总经理的烦恼

陈某是某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刚步入社会的他对自己的前程感到一丝迷茫。走进人才市场,面对众多企业,

陈某开始犹豫了,最后他挑了几家自己认为不错的公司并投了简历。由于成绩优秀,专业技能非常出色,没过多

久他就被一家正在发展的公司聘用,开始了职业生涯。

在试用期期间,每当他的部门经理分派任务给他时,陈某都会一心一意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并经常加班到深夜。有一次陈某接到的任务是整理一份材料,这是他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对他来说是个挑战,

因此陈某接到任务后自行找了很多关系讨教,并上网收集了许多案例样本,参照着整理了材料。任务完成以后,

经理对陈某大加赞赏,对他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并开会讨论决定结束陈某的试用期,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成为

正式员工的陈某经常会接到任务和锻炼机会,陈某也非常虚心求教他的前辈同行,因此他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的

进步。几年后管理层人事变动,陈某因其工作出色以及老部门经理的极力举荐顺利当上了部门经理。

在部门经理岗位上,陈某也是尽心竭力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对于上面交代下来的工作总是能够在第一

时间完成,并时常受到总经理等领导的褒扬。陈某对自己的属下也很是宽容和理解,从不让他们超量工作,分派

下去的也只是些琐碎简单的事情,甚至有些事情分派下去前都已经做好了流程、步骤和时间的规划,他的部下只

需要按照他制定好的方案实施就够了,部门权力牢牢地掌握在陈某一个人的手上,以他个人的意志在运转着。另

外,陈某也非常重视处理好他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工作与难处,尽自己所能地予以帮助,因此换来了

其他部门的信任与支持。由于陈某出色的表现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在 5 年后的董事会上公司决定让陈某出任公

司总经理一职。

陈某在坐上总经理位子时回想了他这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经历,忽然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

重,自己其实还没有做好当总经理处理各项事务的准备,生怕自己的一个决定、一项措施对公司产生严重的损失

和不好的影响,为此他更加严谨细致,埋头苦干,事无巨细,事事亲力亲为。

一段时间过去后,陈某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看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此外,每天还必须

去各部门指导工作,保证各部门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不久,几个部门的经理开始对陈某有了意见,觉得陈某管

得太宽了,无形中剥夺了部门经理的一些权力,渐渐地也就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而底下的员工更是觉得无所适

从,他们一会儿接到的是直属部门经理的指示,一会儿接到的是更高级别的总经理的亲自指示,都觉得这工作没

法干了。而陈某原来负责的部门情况更糟,由于陈某在当部门经理期间都是分派一些小事给员工做,导致员工没

有太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因此现在他们独当一面后对陈某派下来的工作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开展。而董事会这边,

由于公司业绩连年下滑,也开始对陈某显出不满和怀疑,为此,陈某感到非常苦恼。

(注:该案例是浙江海洋大学 A10 机械 1 班的吴建淼同学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学生社团组织的现象及自己

的认识编写的现代职场案例。)

问题:

1. 作为一名管理者,陈某在哪些管理技能方面比较擅长,而哪些技能比较欠缺?

2. 你觉得陈某是个合格的管理者吗,为什么?

3. 你觉得陈某应该补上哪些管理技能才能胜任总经理一职,如何提高?

四、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 如果让你的朋友为你的公司工作,这可能会带来怎样的问题?你将如何解决? 3.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发现, 重要的管理行为涉及两个基本事项: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取

得进步;把员工当作人,体面地对待他们。你如何看待这两种管理行为?

Page 17: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10

五、实践练习题 1. 至少阅读一种当前的经济管理类期刊,如《21 世纪经济导报》《企业管理》《中国经营报》

《中外管理》等,将你发现的关于管理者或管理的有趣的信息记录下来。 2. 利用当前的各种信息渠道,找出至少一名你认为是管理大师的管理者,描述这几位管理

者及说出为何他们配得上管理大师的头衔。 3. 如果你参加了社团组织,你可以尝试扮演领导的角色,或参与使你能够对不同项目和活

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工作。

Page 18: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学习目标 1. 理解儒家学派中的“中庸”“经常与权变”“絜矩之道”等思想 2. 理解掌握道家学派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3. 理解掌握兵家学派中的“论五事”“较七计”“保五全”的思想 4. 掌握商家管理思想的要点

导入案例

鲨鱼的天敌——强与弱的辩证法

没有人能说清,鲨鱼在大海骄横称霸了多少年,它们的凶悍不仅表现为高居食物链的顶端,通吃海中众生,

还在于它们戏耍已经到手猎物的本性。当海豹、海狮和信天翁等动物不幸成为它们的午餐时,鲨鱼并不急于吃掉

猎物,而是将猎物在水面抛来抛去,使其在毙命前饱受煎熬。所以,人们常将鲨鱼比作冷面杀手。 难道鲨鱼就没有天敌吗? 当然有,鲨鱼的克星叫盲鳗。盲鳗接近鲨鱼时,非常温柔,让鲨鱼根本感觉不到威胁。它用黏滑的吸盘吸附

在鲨鱼身上,而将其中的利齿藏好,缓缓滑向鲨鱼鳃边。它那不断分泌黏液的吸盘,在皮肤上移动,想必是麻酥

酥的,所以鲨鱼美滋滋的,很是受用,已然把盲鳗当作自己的朋友了。 虽已稳操胜券,但盲鳗依然不温不火,在鲨鱼的鳃边停留好一会儿,才在鲨鱼盯住一只海龟时迅速闪身而入,进入

鲨鱼的身体。至此,它将在这海洋霸主的体内一显身手,让稳居食物链顶端的家伙尝尝纤柔盲鳗的厉害。 得手的盲鳗立刻在鲨鱼体内施展饕餮之功,它吸盘的口内有肉质的舌,舌上两排角质利齿,以活塞状啃食猎

物,一小时能吃下自己体重两倍的血肉。盲鳗的集体观念很强,一边进食一边释放黏液向同类传递信息,呼朋引

类,分而食之。用不了多久,一条鲜活的大鲨鱼便被它们从里往外吃得只剩下空荡的皮囊 。 正如老子所认为的,至柔往往能克至刚。面对强者,弱者最有力的武器,往往就是索性示弱。而另一方面,

从古至今,那些海内臣服、叱咤风云的帝王英雄,往往毁于身边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人之手,如齐桓公、汉武

帝。因为那些看起来的弱者,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强者的柔软之处。

(资料来源:佚名. 鲨鱼的天敌——强与弱的辩证法[J]. 中外管理,20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