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1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之 國際趨勢介紹 申永順 副教授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管理策略」講習會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之 國際趨勢介紹 - tri · 中國的經濟奇蹟促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激增 依據美國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二氧化碳資訊分析中心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之國際趨勢介紹

    申永順 副教授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管理策略」講習會

  • 2

    內 容 國際溫室氣體排放與管理活動之發展趨勢

    國際間自願碳排放管理規範

    我國政府及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管理策略措施

    能源產業之因應對策

  • 環境與永續議題之變遷

    減污 減廢

    減碳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制訂法規 管末處理

    污染預防 資源節用

    產業永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

    減毒

    產品生命週期設計 源頭管理

    水? 糧食?

    現地性

    區域性

    全球性

    範圍擴大

    衝擊倍增

  • 4

    影響地球永續與人類生存的雙E

    環境 environment

    能源 energy

    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

    氣候變遷 調適策略

    能源/綠色科技 減量策略

  • 5

    全球能源的存量與供應 種 類 蘊藏量 開採量 可開採年限

    石 油1 12,082億桶 81.7百萬桶/日 41年

    天然氣1 181.5兆立方公尺 2.87兆立方公尺 63年

    煤1 9,091億公噸 61.95億公噸/年 147年

    鈾2 362.2萬噸 4.5萬噸/年 77年

    資料來源:1BP 2007;2World energy 2003(若採用快滋生反應器可使用5000年)

    1.依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20年後全球能源消耗量將比現在增加50%以上。

    2.金磚四國積極發展經濟,造成近年來能源價格飆漲。

  • 預估在2030年間化石能源仍是主要初級能源,成長幅度約佔90%

    預估在2030年間全球能源使用所排放二氧化碳將增加62%

    開發中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於2020年間超過已開發國家

    國際能源展望 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700

    Oil

    Natural Gas

    Coal

    Nuclear Other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Qua

    drill

    ion

    BT

    Us

    Developed

    Developing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Bill

    ion

    Met

    ric T

    ons

    Car

    bon

    Dio

    xide

    Source: USDOE EIA IEO 2004 Reference Case

    國際能源展望及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6

  • 國際溫室氣體排放地圖

    List of countries by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s of March 2010

    7

  • 在西元1850年至2000年間,美國與歐盟二者約貢獻近60% 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中國與印度則分別約貢獻7% 與2%。

    前五大累積排放國約佔總累積排放量80%

    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累積總量之比較

    2002 美國:中國 =21% : 15% 2004 美國:中國 =19% : 17% 2010 美國:中國 =16% : 24%

    8

  • 中國的經濟奇蹟促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激增

    依據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二氧化碳資訊分析中心的統計,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09年的316.3億公噸增加為2010年的335.1億公噸,增幅為6%,幅度超過預期。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09年的74.6億公噸增加為2010年的81.5億公噸,增幅為9.3%,全球占比為24.3%。

    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09年的52.7億公噸增加為2010年的54.9億公噸,增幅為4.1%,全球占比為16%。

    印度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6億公噸較2009年增9.4%。

    中美印三國占全球比例 = (81.5+54.9+20.6)/335.1= 47%

    (Chinese economic miracle fuels surge in carbon emissions — The Independent 05 November 2011)

    9

  • 10

    碳知能之演進(Carbon Literacy)

    被動弱識 Carbon unknown Random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s

    CO2 unknown

    起始管理 Carbon managed CO2 known – baseline carbon footprint

    Focused energy reduction

    碳中和化 Carbon neutral CO2 managed, reduced and the balance offset

    Strategic decision with commercial benefits

    主動減量 Carbon positive CO2 managed, reduced and the balance offset

    Influences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CSR

  • UNFCCC減量目標示意圖

    溫室氣體排放量

    2001 2030 | |

    2100

    2030

    溫室氣體排放軌跡

    相對脫鉤 絕對脫鉤

    主要措施: •社會行為改變 •技術創新 •市場經濟制度與工具

    11

  • 2050年全球擬降低430億噸CO2之關鍵技術

    12

    (IEA, 2010)

  • 13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活動之發展趨勢

    1995 2000 2003 2005 2006 2008 2009 2012

    1997年通過京都議訂書

    2001年第一個由政府推動成功之市場交易制度 UK-ETS啟動

    2001年 WBCSD/WRI

    GHG Protocol

    初版公告

    UNFCCC

    政治協商

    相關標準制定

    我國因應發展歷程

    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

    • 2004/2005

    年起環保署/工業局/能源局推動溫室氣體施政與產業試行計畫

    2000年研擬溫室氣體防制法草案

    2006年3月ISO 14064系列標準公告

    • 2006年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送院,研訂配套措施

    • 2006年4月召開國家永續會議

    • 2006年標檢局公告CNS 14064標準

    2005年歐盟交易體系正式推動

    2005年2月京都議訂書生效

    2007年議定Bali Roadmap

    2011年COP17德班年會

    2008年10月PAS 2050標準公告 ISO 14066/14067 標準制定

    2004年 WBCSD/WRI

    GHG Protocol

    二版公告

    1995 2000 2003 2005 2006 2008 2009 2012

    • 2005年研訂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 2005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

    2009年第三次全國能源會議

    2009年環保署/工業局/能源局推動碳足跡相關計畫

    ISO 50001 VCS GS

    2010年環保署公布「溫室氣體先期專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

  • 聯合國氣候大會獲進展 德班之後路仍遙

    • UNFCCC/COP17去(2011)年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 與會194國代表同意歐洲聯盟提出的締結減碳新條約「路線圖」

    • 在2015年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強制要求包含美國、中國大陸和印度在內的所有汙染國家減少碳排放。

    •卡達將承辦COP18/CMP8

    2011-聯合國氣候大會獲進展 德班之後路仍遙.doc../2011-聯合國氣候大會獲進展 德班之後路仍遙.doc

  • 15

    主要國家減量策略措施模式分析 1. 日本、英國、荷蘭、瑞士為達成溫室氣體排放脫鉤目標國家

    2. 主要國家策略措施發展途徑:能力建置→排放管理(實質減量)→排放配置(總量管制)

  • 16

    0

    5

    10

    15

    20

    25

    618

    1835

    2659

    4320

    5042

    1520

    3

    1630

    8

    2646

    4

    2683

    6

    3385

    4

    3391

    8

    3474

    0

    3513

    3

    3575

    7

    3702

    3

    3750

    4

    3861

    8

    4200

    0

    5053

    2

    6419

    3

    越南

    中國泰國

    巴西

    台灣

    馬來西亞

    南韓

    紐西蘭

    新加坡

    法國

    德國

    澳大利亞加拿大

    日本

    英國

    芬蘭 荷蘭

    美國

    瑞士挪威

    GDP/人

    公噸CO2/人

    低碳發電佔比 0-20% 20-50% 50%以上

    國家標示 12個選取國家 其他國家

    I II

    III IV

    Median:

    33,886

    Median:

    9.05

    (15,203, 11.41)

    0.24 0.43 0.53 0.570.7 0.8

    1.782.68

    4.41

    0

    2

    4

    6

    日本 歐盟 美國加拿大南韓 澳洲 印度 中國全世界

    2005年各國CO2/GDP

    各國能源密集度

    CO2/GDP2005年各國進口能源依賴度(%)

    31

    62

    14

    83

    6

    82

    90

    美國

    德國

    英國

    日本

    中國

    韓國

    台灣

    各國進口能源依賴度

    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管理發展途徑 -- 各國溫室氣體管理規劃路徑

    (台經院, 2009)

  • 17

    國際間溫室氣體實務管理模式 國際京都彈性機制

    ↑ 國內減量/碳交易

    ↑ 總量管制

    ↑ 排放量分/核配(訂定基準年)

    ↑ 登錄/產品碳足跡

    ↑ 查證 ↑

    溫室氣體排放盤查 ↑

    自發減量活動(含協議、協商)

    GHGs減量模式:自願減量

    GHGs減量模式:總量管制

    台灣目前試行中之工作

    發展變因:

    國際公約之進展

    國際市場之驅動國內政策之制定

    附件一國家

    OECD國家 非附件一國家

    如韓國 如日本

    台灣目前研究中之工作

    CDP/SCLC

    CFP/CL/CD

    2010

    2007

    2004

  • 18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之主要發展 能源產業為各國減碳管制政策之重點。

    溫室氣體管理主體之轉移,由國家產業廠商個別產品供應鏈事件與活動之GHG風險管理(碳中和)。

    組織與產品GHG資訊揭露活動日顯重要(如碳揭露專案(CDP)活動、產品碳足跡/碳標簽) ,產品碳足跡標準規範與工具之需求日趨迫切,相關計算與驗證準則,亟待建立共識。

    以產品設計與供應鏈管理為主之減量專案,未來有可能朝向認可其適格性之方向發展。

  • 19

    組織/實體層級GHG管理標準與交易原則

    允排額度

    減量信額

    登錄/驗證

    組織盤查

    減量計畫

    標準規範 排放權交易

    配額(Allowance)交易

    信用額度(Credit)交易

  • 20

    目前各主要國家政府及產業(包括能源部門等)在進行溫室氣體管理時,所引用之國際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標準大致可分為三大體系:

    (1) ISO 14064/14065:屬驗證用規範類

    (2)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世界資源協會(WBCSD/WRI)所制定溫室氣體議定書(GHG Protocol) :屬參考性指引類

    包括組織盤查、減量專案及產品碳足跡等。

    (3) 自願碳標準(VCS) 或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屬驗證用規範類

    為非京都國家及地區頗受重視的國際標準,因其較具彈性,不似京都彈性機制中清潔發展機制(CDM)的嚴謹且實施成本較高。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標準

  • 21

    國際系統驗證、永續/環保相關活動及法規

    ISO 9001

    ISO 14001

    OHSAS 18001

    ISO/IEC 27001

    ISO/IEC 17025

    ISO 26000

    RoHS

    WEEE EuP

    REACH

    GHG

    GRI

    ECA

    EPD/LCA

    ISO 31000

    績效 承諾

    ISO 28000

    CDM

    ISO 50001 EnMS

    ISO 14064

    RMS

    CSR

    PAS 2050

    ISO 14067 CFP

    QMS

    EMS

    SMS

    IECQ QC 080000

    PAS 2060

  • 22

    產品GHG評估與減量標準

    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ing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PAS 2050)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claims (PAS 2060)

  • 我國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23

  • • 我國能源供應結構主要由原油及石油產品(49.04%)、煤及煤產品(32.09%) 、核能發電(8.28%)及天然氣(10.16%)所組成。(2010年能源局統計,請詳右圖)

    • 我國能源供給呈現增加的趨勢,平均年成長率約4.66%。

    • 台灣限於自有能源貧乏, 99.30%依賴進口,能源需求卻逐年增加,產業與民生需求皆然。

    • 新能源及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雖然成長迅速,但占比仍低。

    • 新能源及再生能源之關鍵技術與設備未能及時本土化,影響生產與使用成本。

    我國能源供給情勢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中華民國99年能源統計手冊,100年5月

    24

  • 2009年 台灣 排名 全 球 OECD 日本 韓國 美國 中國

    排放總量a (百萬公噸CO2)

    250.11 23 28,999 12,045 1,092.86 515.46 5,195.02 6,831.60

    人口(百萬) 22.97 48 6,761 1,225 127.33 48.75 307.48 1,331.46

    每人平均排放 (公噸CO2/人)

    10.89 17 4.29 9.83 8.58 10.57 16.90 5.13

    燃料燃燒CO2排放指標跨國比較

    資料來源:IEA/OECD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9 & 2010 Edition 25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抵減量管制 http://www.epa.gov.tw

    排放量(百萬噸) 年成長率

    (%)

    人均排放量(百萬噸) 年成長率

    (%) 年度 2008 2009 2008 2009

    全球 29,381.00 28,999 -1.3 4.39 4.29 -2.30

    OECD 12,630.00 12,045 -4.6 10.61 9.83 -7.30

    中國 6,508.24 6,831.60 4.96 4.91 5.31 8.14

    美國 5,595.92 5,195.02 -7.16 18.38 16.90 -8.00

    日本 1,151.14 1,092.86 -5.06 9.02 8.58 -4.80

    韓國 501.27 515.46 2.83 10.31 10.57 2.52

    台灣 264.29 250.11 -5.3 11.53 10.89 -5.56

    08 與 09 年 排 放 量 比 較

    2009年我國CO2排放總量居世界第23位,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17位。

    2009年我國CO2排放量較2008年減少5%。

  • 111

    153

    215

    252

    263252

    240254

    2610.0208

    0.0203

    0.0221 0.0217

    0.02030.0193

    0.01870.0179 0.0177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年

    二氧化碳排放量(百

    萬公噸)

    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排放密集度

    (kg

    CO

    2/元

    )

    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度

    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量趨勢圖

    我國燃料燃燒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年平均增加率約為4.2%。

    2008、2009年燃料燃燒CO2排放及人均排放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

    隨著全球景氣轉好與經濟復甦,2010年起排放量呈現增加趨勢,惟排放量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

    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度近年來均呈現下降趨勢,2010年較2009年減少4.3%,2011年再較2010年減少1.4%。

    26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統計與分析,100年6月。

    2008年較2007年減量4.1%,

    為20年來首度呈現的負成長

    2010年因景氣復甦

    ,較2009年增加6.2%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度自2009年的0.0187kg CO2/元降至2010年的0.0179kg CO2/元

    註:2011燃料燃燒CO2排放量為經濟部能源局初步估計數據

  • 各產業與2009年相較之增減情況

    能源部門因煉鋼產能開發,增加5.9%;

    受景氣復甦,製造工業需求回升排放量增加12.1%,運輸也增加 3.4%;

    政府積極推動與示範節能減碳,配合減少燃料消費,以天然氣代替液化石油氣等,服務業排放量減少1.7%,住宅減少0.2%。

    CO2排放趨勢及減量現況

    27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統計與分析,100年6月。

    各產業歷年燃料燃燒CO2排放量趨勢(含電力消費) 2010年工業部門放量較

    2009年增加 12.1%

    2010年能源部門放量較 2009年增加 5.9%

  • 歷年非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 在京都議定書所規範之Non-CO2溫室氣體包括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 SF6)等五種氣體。

    • 上述溫室氣體之「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值較高的,表示該氣體於大氣生命週期長,對於全球溫室效應影響也較大。

    CO2 CH4 N2O SF6 HFCs PFCs

    GWP 1 25 298 22,800 124~14,800 7,390~12,200

    其中Non-CO2排放總量已經呈現 下降趨勢(詳左圖) • CH4排放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推測其因: 1.垃圾減量發揮效果 2.推動廢棄物零掩埋政策、沼氣

    處理與鼓勵沼氣回收發電等 • N2O排放主要來自農耕土壤排放,

    大致呈現持平趨勢 • 含氟氣體 (HFCs、PFCs、SF6)

    整體排放量近年呈現持平趨勢

    資料來源:2007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

    28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年

    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工業製程CO2排放 CH4排放量 N2O排放量 HFCs排放量 PFCs排放量 SF6排放量

  • 依據2010年各部門燃料燃燒CO2排放統計資料,以能源部門及工業部門占最大宗。

    各部門不包含電力消費 各部門分攤電力消費

    能源65.7% 工業48.3%

    29

    各部門別CO2排放現況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統計與分析,100年6月。

  • 30

    衝擊評估及調適研擬 Impact and Adaptation

    推動方案 Action Plan

    氣候變遷評估 調適策略

    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GHG Mitigation

    減量技術 市場機制 社會行為

    環保署及相關部會執行

    探討極端氣

    候事件及頻

    率 建立相關評

    估模式

    發展生質能源

    產業G

    HG

    盤查

    及自願減量

    減量技術發展

    推動排放交易

    制度

    建立驗證機制

    全民二氧化

    碳減量行動

    建立氣候變

    遷脆弱性預

    警指標

    推動調適策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跨部會協調整合 溫室氣體減量法

    我國執行策略

  • 1992 1995 1997 2002 2005 2007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成立

    召開第一屆締約國大會

    COP1

    通過 《京都議定書》

    歐盟推動 交易體系

    •京都議定書 正式生效

    •AP6推動 夥伴計畫

    •峇里島 路線圖

    歐盟15國 集體批准 加入《京

    都議定書》

    UNFCCC 重要進程

    ISO, IAF

    標準檔制定進程

    第一次 能源會議

    ISO/TMB

    /AHGCC

    成立

    ISO開始制定 ISO 14064

    公告ISO 14064

    公告ISO 14066

    ISO 14067(草案)

    研擬溫室 氣體防制 法草案

    • 環保署編訂 國家通訊

    • 能源局持續 推動能源大用戶能源查核制度及節能輔導

    • 2008環保署溫減管理室成立

    • 2008溫室氣體減量法 (草案 )立法院審查一讀通過

    • 2009行政院成立節能減碳推動會

    • 2009發布管理查驗機構作業原則

    • 2008年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 2009辦理第三次全國能源會議

    • 2009推動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

    第二次 能源會議

    • 2007召開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 2006標檢局公告CNS 14064

    2008年公告 CNS 14065

    • 2006成立經濟部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TIGO

    台灣積極建構溫室氣減緩及調適等

    能力

    COP15

    哥本哈根 協議

    COP16

    坎昆協議

    1998 2001 2002 2005

    •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 2006召開台灣永續發展會議

    公告PAS 2050

    PAS 2060

    2009 201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1

    •發布盤查及登錄管理原則

    •發布先期專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

    •修正管理查驗機構作業原則

    •推動碳交易平台

    • 2010年推行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並發布我國溫室氣體適當減緩行動

    •發布減量額度帳戶管理要點

    • 2011年公告五項行業別之排放強度

    •建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 2012年公告6種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

    • 2012年預告預告「第三批公私場所應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固定污染源」(草案)

    COP17

    南非協議

    註:ISO/TMB/AHGCC - 國際標準組織氣候變遷特別委員會

    國內外溫室氣體管理體系發展趨勢

    公告ISO 14065

    2012

    2012

    COP18

    卡達12月召開

    31

    (環保署,2012)

  • 提出我國溫室氣體適當減緩行動

    自2009年12月丹麥哥本哈根會議(COP15)後,我國為善盡地球村成員

    義務且積極回應「哥本哈根協議」,成立「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

    」,統籌規劃「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2010年我國以本署署長名義致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表達臺灣支持哥本哈根協議,自願承諾於2020 年達成將溫室氣體

    排放總量比排放基線(Business as usual, BAU)減少至少30% 的目標。

    此BAU 減緩幅度遠高於與我國競爭力相當的國家(韓國較BAU 減30%、新加坡

    較BAU 減16%),及IPCC 提議開發中國家應在202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BAU 減

    15-30% 目標。

    參考「哥本哈根協議」要求各國依其國情為基礎採取最適合的減量

    策略,強調各國對於溫室氣體減緩行動必須透明化,並訂定一套可

    量測、可報告與可查證(MRV)機制,我國擬訂我國溫室氣體適當減緩

    行動(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 NAMAs)。

    32

    (環保署,2012)

  • 我國溫室氣體適當減緩行動

    我國溫室氣體適當減緩行動NAMAs架構

    (一)建構 法制基礎

    (二)落實 部門減量

    (三)善用 市場機制

    (四)強化 教育宣導

    (五)促進 國際合作

    優先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立法工作,作為本方案之核心要素,並結合「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稅法(草案)」 等相關法令,奠定依法行政基礎

    推動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措施,藉由從下而上的方式,推估其減量成本以推行優先減緩措施,落實具體行動

    適時反映能源成本及減碳支出,促使能源價格合理化;推展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碳權抵換交易等機制,使責任業者以最高成本效益方式執行減碳工作

    凝聚公民意識,紮根氣候變遷環境教育,推行節能減碳新生活運動。

    積極拓展國際氣候變遷合作交流,參酌各國成功溫減制度經驗、低碳技術及綠能科技、大氣觀測/風險管理/衝擊調適等作為 ,提昇我國能力建構

    33 (環保署,2012)

  •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34

    (能源局,2012)

  • 35

    溫室氣體 減量法 (草案)

    能源 稅法

    (草案)

    再生能源 發展條例

    能源 管理法

    提升 發電效率

    發展 再生能源

    擴大區域能資源 整合

    推動 智慧電網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推動減碳四法

    政策 引導 協調 支援

    主政辦理

    宣導、營造低碳文化

    參與低碳投資認養公共設施

    2011年建構 50個低碳社區

    2014年建設 4座低碳城市及2座低碳島

    2010年形成 4個低碳 生活圈

    2040年邁向低碳社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民間 團體

    民間 企業

    鋼鐵石化工業政策

    環評

    綠能產業 旭升方案

    農業 節能減碳

    產業 自願減量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35項計畫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環保署,2012)

  •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策略落實情況

  •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立法工作

    立法目的 • 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對外宣示我國願意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 責任。

    • 對內落實經續會等重大會議立法共識,規範政府間跨部會推動溫室 氣體減量機制、減量執行模式及執行工具,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推動歷程 • 因未及於立法院第7屆第8會期完成協商程序,依法案屆期不連續審議規定,業於2012年2月6日函送行政院審議,經行政院法規會討論 通過納入立法院第8屆第1會期優先審議法案

    • 2012年2月23日經行政院第3287次會議決議通過,函送立法院審議;業於2012年4月6日立法院會一讀通過,交付社環委員會進行審查

    37

    (環保署,2012)

  • 因應國際管制溫室氣體排放趨勢,環保署依循溫減法(草案)精神與架構,勾勒三階段減量策略。

    我國溫減法階段性減量策略

    38

    Stage II

    總量管制 抵換交易

    自願盤查 登錄與減量

    強制盤查登錄 自願減量

    規範 重大排放源

    由環保署直接分配減量責任予排放源

    排放源 自願參與

    先期專案 和抵換專案

    溫減法施行

    國內自願 減量方案

    -排放量核配和額度抵換 (allowance allocation / offset)

    對象

    Stage I

    環評抵換 / 碳足跡 / 碳中和 國內碳管理措施

    (環保署,2012)

  • 我國減量策略配套-碳交易機制與工具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精神

    於2010年12月啟動符合我國國情的碳交易平台,以建構我國碳權 經營及減量額度管理制度。

    碳交易平台建置採階段性推動方式,第一階段以資訊揭示為主

    主要交易標的包括:

    1.環保署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認可的碳額度;

    2.自國外取得經過國際認可之碳權額度;

    3.向本署登錄的自願性碳額度。

    溫減法通過前,依現行環境影響評估機制,研訂管理規範

    交易機制配套管理規範:已完成「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書件及審查結論溫室氣體減量監督要點」(草案)及「境外減量額度註銷轉回管理原則」(草案)等之研訂。

    碳交易平台階段性功能建置:配合境外碳權經營帳戶開立相關 作業,增設與國內碳平台連接之功能,完成案例試行操作,進而協助釐清建置工作完成度及改善處,建構與國際接軌之國內碳管理機制。

    39

    (環保署,2012)

  • 40

    資訊檢核

    資訊檢核

    •查驗機構及人員管理規範

    •溫室氣體查驗人員訓練

    •溫室氣體查驗技術指引

    •認證單位與查驗機構資格審核

    •盤查與登錄管理規範

    •盤查及登錄技術指引

    •盤查與登錄工具表單

    •產業盤查及登錄輔導

    •溫室氣體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申請作業

    •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認定基準與審議規範

    •減量額度帳戶開立與額度使用

    •產業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相關作業輔導

    盤查登錄 子系統

    查驗管理 子系統

    額度管理 子系統

    國家登錄平台 盤 查 登 錄

    查 驗 管 理

    減 量 專 案 管 理

    查證排放量

    查證減量

    盤查文件

    減量文件

    盤查表單

    減量專案 子系統

    我國減量策略配套-溫室氣體管理機制與工具

    (環保署,2012)

  • 41

    溫減法施行前之管理制度(1/3)

    我國階段性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策略(1/3)

    為推動減量工作,掌握排放源之溫室氣體排放情

    形已為我國首要任務:

    參採國際作法,環保署已於2012年5月9日公告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

    六氟化硫及全氟化碳為空氣污染物」。溫室氣

    體納入「空氣污染防制法」進行管制後,期以

    作為溫減法施行前之溫室氣體管理基礎。

    (環保署,2012)

  • 我國階段性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策略(2/3)

    考量現階段掌握主要排放源之情形為第一要務,參採國際對溫室

    氣體申報管理作法,環保署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於2012年5月9日預告「第三批公私場所應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之

    固定污染源」(草案)

    規範之固定污染源,應定期申報其溫室氣體 排放量,並由地方環

    保機關導入第三者查驗機構協助確認,環保署監督管理查驗機構。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作業(草案) 。

    42

    包括:水泥業、半導體業、電力業、鋼鐵業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特定業

    特定

    業別

    包括:石油煉製業、石油化工原料製造業、人造纖維製造業、紙漿業與紙及紙製品製造業等特定業別

    全廠(場)設計或實際總輸入熱值達750萬仟卡/小時以上者

    達2.5萬

    公噸CO2e/年

    以上者

    溫減法施行前之管理制度(2/3) 參

    (環保署,2012)

  • 公告第三批公私場所應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固定污染源(草案)

    三、申報方式、頻率及期限

    申報方式 網路申報

    申報頻率 採季登錄年申報

    申報頻期限 製程或設施直接

    排放:每年1月

    底前完成申報

    外購電力、熱或

    蒸氣:每年4月

    底前完成登錄

    四、排放量 門檻計算方式

    計算方式 依中央主管機關

    建置之試算工具

    進行

    排放量基準年 公告前設立者:

    以100年之活動

    量計算

    公告後設立者:

    以原(物)料、

    燃料之最大設計

    活動量計算

    五、免除申報 排放量規定

    連續5年年排放量<2.5萬公噸CO2e

    連續3年年排放量< 1.5萬公噸CO2e

    因歇業、污染源設備拆除或其他因素致無排放空氣污染物者

    二、申報氣體 種類與計量單位

    申報氣體種類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亞氮(N2O)

    氫氟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六氟化硫(SF6)

    計量單位 以二氧化碳當量

    表示(簡稱CO2e)

    一、適用對象 及申報時間

    適用對象 屬先期專案公告

    排放強度之業別

    (水泥、半導體、

    電力、鋼鐵與

    薄膜電晶體液晶

    顯示器等)

    達一定排放規模

    以上者(煉油、

    石化、紙漿、

    人纖、造紙等)。

    申報時間 每年1月底前完

    成申報

    43

    我國階段性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策略(3/3)

    本公告草案內容共有五點與三個附表,其條文架構如下。

    溫減法施行前之管理制度(3/3) 參

    (環保署,2012)

  • 44

    利害相關者及股東壓力

    政府因應策略及規定

    買主之要求(如CDP)

    新開發案環評壓力

    制定公司GHG議題政策與策略

    進行標準化盤查與報告活動

    國家及產業之配額多寡

    及分配方法

    尋求排放交易之投資機會

    已形成

    研議中

    逐漸形成

    逐漸形成

    國際間(EU-ETS)已推行多時,國內仍觀察評估中(VCS)

    逐漸普遍

    ISO 14064 GHG系列標準WBCSD/WRI-GHG Protocol

    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

    台灣企業在溫室氣體議題面臨之挑戰與機會

    逐漸形成

    國際貿易障礙之壓力

    逐漸形成

  • 45

    我國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管理策略措施 推動策略 內容

    研究發展 國際共同研發淨煤及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提高能源相關研究經費4年內由每年50 億元倍增至100 億元。

    能力建置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完成立法,建構溫室氣體減量能力並進行實質減量。 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完成立法,發展潔淨能源 研擬「能源稅條例」並推動立法,反應能源外部成本。 修正「能源管理法」,有效推動節能措施 建置溫室氣體盤查、登錄、查核、驗證制度。 完備溫室氣體統計資料,建立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排放管理

    加速電廠的汰舊換新,訂定電廠整體效率提升計畫,並要求新電廠達全球最佳可行發電轉換效率水準。 促使能源價格合理化,短期能源價格反映內部成本,中長期以漸進方式合理反映外部成本。 改善電網結構,降低輸電線路損失。 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於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8%以上。 增加低碳天然氣使用於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25%以上。 促進能源多元化,將核能作為無碳能源的選項。 推廣汽電共生系統,改善其發電效率。 獎勵推廣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產業

    排放配置 規劃碳權交易及設置減碳基金,輔導產業以「造林植草」或其他減碳節能方案取得減量額度;推動參與國際減碳機制,透過國際合作加強我國減量能量。

    核配企業碳排放額度,賦予減碳責任, 促使企業加強推動節能減碳產銷系統。

    (能源局, 2008)

  • 46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架構

    確定範圍及要求

    管理責任

    建立能源政策

    能源剖面

    能源基線

    能源績效指標

    法令規章及其他要求

    建立目標

    分析

    結果審查

    鑑別及改善

    確認持續改善

    能力、認知及訓練

    文件化及文件化管制

    內外部溝通

    設計

    能源服務、商品及能源採購

    監督、量測與分析

    守規性評估

    執行內部稽核

    不符合、矯正及預防措施

    P D

    C A

    (陳楊文,2010)

  • 47

    能源管理時代的來臨

    從IT(intelligent technology)→ET(Energy technology)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 Thomas L. Friedman

    產品碳足跡

    環境(綠色)會計 總量節能減碳

    全面性 能源管理

    (陳楊文,2010)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_author.php?key=Thomas%20L.%20Friedman

  • 48

    時間

    企業環境管理歷程

    組織型GHG 盤查

    ISO 14064-1

    碳風險 分析 碳足跡

    盤查

    揭露產品 環境宣告

    EPD

    履行企業 社會責任

    CSR

    工具

    標準

    CDM

    VCS 抵換專案

    設定減量目標 執行減量

    GHG Protocol

    碳交易與 碳中和

    碳揭露計畫 (CDP)

    SWOT分析

    ISO 14064-2

    GHG Protocol 減量方法學

    PAS 2050

    ISO 14067-1

    WRI-WBCSD

    碳足跡盤查 工具

    碳揭露計畫 (CDP)

    SWOT分析

    改善排放強度 提升效能標準

    被動管制 自主管理

    改善排放強度 提升效能標準 改善排放強度 提升效能標準

    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 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 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

    溫室氣體減量法

    ISO 14064-2

    GHG Protocol 減量方法學

    ISO 14064-2

    ISO 50001 能源管理

    產業建構碳管理之路徑圖

    PAS 2060

    (環科公司,2009)

  • 49

    結 語 能源產業之減量策略可參考國際企業之標竿作法,於供應端及需求端管理面向,研擬適合自身特性之減量作法,溫減法尚未通過前,政府單位宜規劃更具誘因之策略,鼓勵業者參與減量活動。

    隨著國際貿易市場綠色供應鏈之要求腳步加快,企業必將面臨每年定期組織別與產品別之盤查、登錄與查證要求。企業可檢視自身於國際供應鏈之要求與未來國內溫減法制定方向二大趨勢中之角色,發展自發性之管理模式,盤查、減量與查證管理為主要的工作重點。

    推動結合計畫型減量與綠色能源科技之試行計畫。

    溫室氣體減量技術面與管理面之專業領域,有待更多資源與人才投入參與。

  • 50

    謝謝聆聽 歡迎指教

    申永順 副教授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

    綠色科技與管理研究室

    Web: www.mmc.edu.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02-2636-030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