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西East and West: Chinese Christian Families and Their Roles in Two Centuries of East-West Relations by York Lo 羅元旭 St. John’s University Soochow University McTyeire School for Girls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Young Men’s Chrisian Association

與中西交流百年 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 · 叔青家族的資料後,發現羅君所研究的七個基督教家族竟然一半以上和李叔青有姻親關係。 通過羅君我也聯絡到李叔青在上海的嫡曾孫李鴻捷(Roger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西

卜舫濟 楊寬麟 王正廷

顏永京 顏惠慶 曹子實

鮑咸昌 夏瑞芳 李政道

宋家姐妹 李子義

李叔青 朱友漁 晏陽初

East and West:

Chinese Christian Families and

Their Roles in Two Centuries of

East-West Relations

by York Lo

羅元旭 著

St. John’s University

Soochow University

McTyeire School for Girls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Young Men’s Chrisian Association

目錄

010-019  序一   吳秀良

          序二   郭穎頤

          序三   史濟良

          序四   丁新豹

020-023 前言

028-079 1

真理追尋者黃光彩牧師及其後人

黃家族譜

080-133 2東西萬花筒顏永京牧師及其後人

顏家族譜

134-217 3情繫家國倪蘊山牧師及其後人

倪家族譜

218-279 4走向世界王有光牧師及其後人

王家族譜

280-347 5以商養學鮑哲才牧師及其後人

鮑家族譜

348-392 6

精學博習李子義牧師及其後人

李家族譜

394-432 7世界大同許芹牧師及其後人

許家族譜

434-437 後記

東成西就

10

序 一

在今日的網絡時代,或然率(概率)的計算方式徹底改變了。以前成功機率幾乎是「無

限小」的事,現在通過網絡的虛擬世界竟然能不費吹灰之力地穿越現實世界的時空而遽然實

現了。我和本書作者羅元旭的萍水相逢正是這個「新或然率」運行的結果!

2010 年本人懷著無奈的心情在台灣出版了《李叔青醫生:中國教會復興的先聲》(李叔

青是本書七個基督教家族中李子義牧師的三子)。那時之所以感到無奈是因為在從事李叔青

(1875-1908)後裔追蹤的漫長過程中,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我竟然走進了一個死胡同裡。最後,

我只好把這個難題交給掌管或然率的上帝去解決了。

萬萬沒想到,我的小書出版後不到三個星期就收到羅元旭君的電郵。我們交換了有關李

叔青家族的資料後,發現羅君所研究的七個基督教家族竟然一半以上和李叔青有姻親關係。

通過羅君我也聯絡到李叔青在上海的嫡曾孫李鴻捷(Roger Lee),並且從李君獲得關於李氏家

族的全部資料和照片。這樣我終於能夠在 2012 年 5 月簡體版《李叔青醫生》(北京:九州出版

社)中把李叔青以及和他有關的基督徒家族間的「姻親網絡」清楚地拼繪出來。目前李君也

正在從事他的家族史和清末「留美幼童」史的研究。李叔青的岳公溫秉忠也是「留美幼童」

之一。溫秉忠和宋慶齡父宋耀如是連襟;宋娶了倪蘊山牧師二女桂珍;溫娶了倪牧師女秀珍。

宋慶齡和宋美齡成年後在近代中國的政治和外交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是眾所周知的。

就纂述歷史的性質來看,《東成西就》與目前眾多國內外學者對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相

比,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第一,《東成西就》是把上海地區七個基督教家族,以巧妙的架構和流暢的筆法,編織

成的一部基督教「家族複合史」 (composite history of families),是一部以嶄新的視角對這些家族之

間縱錯交叉的「姻親互聯網」的研究。在漢文的世界裡,無論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西教士的

傳記 (如戴德生) 或是華人教會領袖的傳記(如陳崇桂和倪柝聲)都是局限於對主角生平研

究的「個案史」。能夠完成一部基督教「家族複合史」實在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工作。

東成西就

11

第二,《東成西就》是一位業餘史家以專業史家的治學態度,和「竭澤而漁」的史學方

法去窮追史料,而創造出來的一部歷史著作。無論是對文字檔案的利用(如蔣介石日記)、

或對電郵訪問的匯集 (如黃光彩牧師曾孫郭穎頤)、 以及對主角的家譜(如鮑哲才)和手稿(如

王正廷未公開的自傳)等資料的利用,都展示了羅君卓越的「史才」(引史學大師錢穆語)。

第三,《東成西就》具有西方史學界特別重視的「修正性」 (revisionism)。這也正是目

前大陸和港台新一代的中國史學研究者一致的取向。例如,二十世紀以來中外主流史學界對

宋耀如家族和他的女婿蔣介石的評價,除了宋慶齡是唯一例外,一般都傾向於負面的詆毀,

而其史料的根據卻常來自謠傳,羅君根據孔祥熙和宋子文的個人信函等一手史料破解了半個

多世紀以來國人對他們貪污致富的指控。同樣,目前隨著「蔣介石日記」和國民黨檔案的開放,

中外學者們終於能夠以冷靜客觀的態度「重寫抗戰史 」(參考 2012 年 8 月 26 日《世界日報》

美洲版)。作為一個歷史見證人,我永遠不會忘記「盧溝橋事變」後(1937 年 7 月 7 日),年

僅八歲的我聆聽到「蔣委員長 」慷慨激昂地呼籲全國軍民一致團結抗日的講話後,立刻就號

召我村石家莊鎮頭二街的小孩子們組成「 秘密抗日」的彈弓隊。對於一個深夜我隊利用泥土

作成的彈丸「襲擊」一幢日本兵正在其中幹壞事的房門的壯舉,在將近八十年後的今日,我

仍然記憶猶新!

最後,本人願意從西方在華傳教史的角度對羅君的巨著加以評論。同時希望也能從「屬

靈」的維度上對《東成西就》的內容稍做補充。

美國神學思想家拉爾夫.愛默生(Ralph W. Emerson,1803-1882;羅君定居的美國歷史名城康

科特 Concord 是他的故居)曾有一句名言說:「一切的歷史著作都是傳記(All history is biography)」

誠然,「人」是歷史的主人和中心。沒有人哪裡來的政治史(人治理人)、社會史(人際群

體的關係)、外交史(國人和外人的交往),和傳教史(西教士對中國人傳福音)。但是「人」

又有 「內心和外體」之分;而二者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organism)。另外「人」的社

會和經濟的地位也有「上下」之分。把這兩個類比應用到西方在華「傳教史」的範疇裡,我

東成西就

12

們就很容易理解他們當初在中國傳教的兩種「策略」。

因為西教士是根據清廷和帝國主義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而進入中國的,因此在中國

「人」眼裡,他們就好像是帶著醫藥和救濟物資的紅十字會成員乘著一艘海盜船登陸的外國

人一樣,一般中國人自然會對他們持有懷疑和敵視;而上流社會的士大夫們自然更對他們不

屑一顧。一切的「教案」和「慘案」都因此發生。

當美國聖公會(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和美南監理會(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的傳

教士於十九世紀進入中國後,他們起初只能採取「先外後內」和「先下後上」的宣教策略。

因此最初接受福音的信徒都是社會最下層衣食無著的貧民和那些為傳教士服務的門房、工友

一類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因著「外面」物質生活的需要才去「入教」。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後,上海地區隨著外貿的發展逐漸改變了當地「人」的經

濟實力和社會地位。蘇州原本就是這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而上海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但 1842 年後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後,隨著外貿的急劇發展,到了世紀末竟然取代了蘇州

經濟霸主的地位。這個期間,地區經濟實力的提升促成了由「下」而「上」的社會移動(upward

social mobility)。同時西教士也就把他們的福音對象轉向這個新興的華「人」的「上」層。羅君

的《東成西就》詳細描述了七個基督教家族如何從「下」層的微寒群體而「上」游到這個新

的社會階層,並且還成為影響近現代中國命運至深的兩個「貴族教會學校」的共同創建者!

第一個學校是美國聖公會在上海建立的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簡稱「約大」;

另一個是美國南方監理會在蘇州建立的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isty)。此外,同是監理會在上

海創建的中西女塾(McTyeire Home and School for Girls)是宋慶齡姊妹和眾多二十世紀中國婦女名人

的母校。

聖約翰大學和東吳大學在中國教育界的地位好些方面和美國的哈佛和耶魯相似。 從《東

成西就》中我們清楚看到大約在上世紀前半,在「屬世」方面,對中國的教育、政治、外交、

東成西就

13

文化、經濟、醫療各領域的貢獻既大又廣。東吳大學在同時期雖然在「屬世」方面的貢獻比

不上約大,但是也相當可觀。不但如此,東吳大學在「屬靈」方面,為了中國教會的「靈命

復興」和信徒人數的急速增長而產生了世界級的教會領袖,乃是東吳大學的女子醫學院產生

了中國第一個女奮興佈道家余慈度(1873-1931;她的姐姐是東吳大學第一任華人校長楊永清的

母親),也是從東吳大學創建人之一李子義牧師家族中產生了中國教會的「施洗約翰」——

李叔青醫生。李叔青啟動了中國教會復興的浪潮,此後,更多「屬靈」的後裔從中國把普世

福音傳揚的方向盤逆轉過來。

從上世紀新中國成立後,西教士退回西方;但是李叔青和余慈度的「屬靈」後裔們把基

督的福音從中國反饋到全球每一個角落。在本人訪問過的世界重要城市,包括日本、東南亞、

東西歐、中南和北美以及南非等地,我都看到了華人傳教士們的「佳美腳蹤」。

在巴西,站在萬人的禮拜堂裡佈道的人不是說葡萄牙話的本地人,而是一個初中畢業做

五金生意的寧波人;在馬尼拉訓練菲律賓人如何佈道的傳教士是一個帶著山西口音、從國防

醫學院畢業的中國醫生;在美國、俄國、烏克蘭和波蘭,以及英國、非洲甚至巴勒斯坦的耶

路撒冷都有受過一個煙台人培訓出來的華人和白人傳教士站在講台上佈道的盛大場面。即使

在加勒比海中的千里達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人們也會發現以客家人為主的華人傳教士的蹤跡。

至於從「中國基督教特區」(溫州)出去的「商人教士」,他們所展示的宣教熱忱和他們製

造的高檔鞋子都是遍佈全球眾多城市的「中國現象」(China phenomenon)!

這一股從中國大陸湧流到世界各地的宣教浪潮和華人宣教士為著宣揚普世福音所展示的

的努力和熱情,正如今日的中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強勢崛起,同樣贏得國際間的讚賞和尊

重。當我們目睹國人在政經和宣教領域裡所贏得的「雙料金牌」時,我們豈能忘記《東成西就》

中七個基督教家族和他們那些「屬世」的和「屬靈」的雙重後裔們為他們所熱愛的祖國和人

民所做的重大貢獻?

吳秀良 (Silas Wu) 波士頓學院歷史系教授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2 年 8 月 28 日

東成西就

14

序 二

過去一個半世紀的中國近代史可說是一部中西文化相遇史。這相遇(encounter)的歷程中

有相衝(collision)、亦有相融的成份和時期。而一般論著卻偏重相沖之說,甚至於看整個過程

為中西文化的衝擊。「近代西方」、「傳統中國 」變成兩個不同價值觀的對峙。張之洞十九

世紀末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雖然道出了這看法在心理上很令人滿意(兩得其全),但

是在邏輯上是難以說得通的。同一機體不可僅有「用」而另一機體僅是「體」。當時,嚴復

已以「牛體、馬用」喩之謂不邏輯。總之,持之以久,「文化兩端化」之說難免留下文化交

接「沒有美滿結果」、「不消化」的感覺。

本書七家族史稱意取題為《東成西就 》。作者羅元旭君,擁有業餘史家的興致,配上專

業史家的見識而去其拘謹,以流暢的文筆寫了一部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史。在這七個家族的敍

述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交接下可有高度的相融調和,並且在近代史上,無論是宗教、教育、

政界、經融、商業、外交、美學、建築、體育、出版業、醫務、社會服務以及其他方面,貢

獻多姿多彩的建設。這七家史並非一般光宗耀祖之作,其涉及面之廣,以及搜尋工作之精密,

充分陳佈了七家族的個人和集體的經歷及建樹,尤其是在近代極度動盪的年代中的建樹。因

此它亦應當提供給歷史的閒讀者抑或細研者相當寶貴的材料和啟示。最值得我們考慮深思的,

是如何看待和繩量近代化中的 「中――西 」、「內――外 」、「體――用 」、「本――末 」、

「東――西 」種種問題。文化相遇過程中能獲好果的是相沖?是相融?

郭穎頤

檀香山

2012 年 8 月中旬

(郭穎頤為黃光彩牧師外曾孫,曾任夏威夷大學歷史系主任及教授多年。)

東成西就

16

序 三(中譯)

可能是因為生長於老上海的基督教家庭,有很多事情我都習以為常。由父母兩邊的祖上

算起,我是第四代基督教徒,所以我自小以為所有人星期天都到教堂做禮拜,或許是不同支

派的教堂。另一個共識就是因為基督教家庭之間相互通婚,很多人都是我的親戚,我表親的

表親的表親亦成為我自己的表親。

年青史學家羅元旭有尋根究柢的精神,加上記憶力好,我亦很樂意為他提供各家族關係

的來龍去脈及資料,作為本書的基礎。我個人亦深覺如現在不把這些家族的故事紀錄下,恐

怕有失傳的可能。無論如何,這些基督教家族對上海社會的發展有深厚的影響,亦因而對全

中國從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中的文化發展關係密切。正如羅君在著作中記述,部分家族後

人推動中國以至美國的發展,直至今天。

史濟良 (Julian Suez) (商務印書館創辦人夏瑞芳外孫)

東成西就

17

Having been born into and raised in a Christian family in Shanghai, I took many things for granted. Being a 4th

generation Christian, on both my father's and my mother's side, I assumed everybody went to church on Sundays, possibly to

churches of different denominations. Another matter of fact was that everybody was, somehow, related to everybody else. The

relationship was mostly by marriages. So, a first cousin of a first cousin of a first cousin of mine, would be a cousin of mine, as

long as I know who married whom, was a sibling to whom, or was an in-law of whom, etc.

Enters York Lo, the young historian. He has an inquisitive mind and remembers many facts. I was pleased to

provide York with many of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to provide some base of his book. I happen to realize that if these family

backgrounds are not documented now, they would be lost forever. Like it or not, some of these Christian familie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way the Shanghai society evolved, which in turn had much to do with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from the mid-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mid 20th Century. Some of the descendants of these Christian families brought on

developments in China and even rippled, to this day, to US, as York clearly has documented in his book.

Julian Suez ( 史濟良)A grandson of Zoen Fong How ( 夏瑞芳 ) , Founder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 商務印書館 )

東成西就

18

序 四

應該是五年前了,本人幸運地在加路連山墳場找到近代中國啓蒙思想家胡禮垣的墳墓,

羅元旭先生給我傳來電郵查詢詳情,我們就是這樣結識的。通過網絡我們不時就找到的名人

墳墓交換意見和資料,羅先生對香港的世家大族及彼此間的關係,瞭如指掌,令我暗暗吃驚。

但令我更為吃驚的是數月後首次會晤,在我的想像中,羅先生能對這方面如此熟悉,年

紀應有相當,也大概是從事學術文化工作的,但出乎意料之外,羅先生原來是從事投資金融

的青年才俊,他只是利用工餘時間到圖書館、檔案館翻查資料,是一個業餘的歷史愛好者。

以他這樣的年紀及職業,而能對香港歷史有如此深入的認識,委實難能可貴,吃驚之餘,還

著實感到幾分慚愧。

數月後,我們相約往薄扶林墳場考察,我滿以為近年已多次到此勘察,更曾權充嚮導,

雖未敢說瞭若指掌,但總算有相當認識。誰知羅先生在墳場裡走來走去,時而東,時而西,

忽上忽下,不到半個小時,我已無法跟上。指的不是步伐,而是腦袋已一片空白,無法裝載,

因為他提到的人,有泰半是從未聽過的。尤為難得的,是他可以對這些人及他們家族間的關

係,掌握得一清二楚。這次考察使我對香港基督徒所形成的網絡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

對辛亥革命與基督教的密切關係有更深的體會。

從羅先生口中得知,他搜集了大量的家譜及報章上刊登的訃聞,這是他藉以研究家族史

的材料,不禁由衷佩服。我想,羅先生倘若能抽空把他所識的寫下來,讓更多的人分享,那

該多好。後來,通過同窗好友冼玉儀博士的穿針引線,他參與了香港大學的《香港歷史人物誌》

的寫作,負責撰寫了數十篇人物的傳記,成為該書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大概是前年吧,他告

訴我正準備寫一本有關上海七個基督教家族的書,透過這個龐大的家族網絡去探索中國的現

代化及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題目,一直翹首以待,今知悉是書

終於付梓出版,不勝欣喜!

這本書以上海美國聖公會在華首位教徒及華人牧師黃光彩為開端,通過縷述黃牧師及與

東成西就

19

他通姻的六名華人牧師顏永京、鮑哲才、倪蘊山、王有光、李子義及許芹,如何藉著宗教和

教育主宰命運,建功立業,並彼此通過相交、合作,締建了近代中國影響深遠的聖約翰大學、

商務印書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等機構。他們的後人及門生在教育、文化、政治、外交、醫療、

建築、商業各方面各有建樹,而影響力不單超越上海,更遠及海外,共同譜寫了中國現代化

的篇章。

是書旁徵博引,資料翔實,所用材料來自海內外,更有不少是私人珍藏和獨家訪問,對

於中國基督教史、家族史、教育史、政治史、中國出版印刷史、上海史有興趣的讀者,這是

不容錯過的新作。

記得有一次和羅先生聊天時他對我說:從李鴻章到曾蔭權以至李光耀等人都有親屬關係,

當下半信半疑,相信看過這本書的讀者,一定會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

丁新豹

壬辰夏於銅鑼灣寓所

(丁新豹擔任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多年。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榮譽高級研究員)

東成西就

20

前 言

廈門少年黃光彩隨美傳教士文惠廉(William Boone)赴美時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比

容閎留美還早五年。及後黃光彩回國,在上海成為美國聖公會在華首位教徒及華人牧師。黃

牧及與其姻親、另外六位上海地區華人基督教牧師,顏永京、鮑哲才、倪蘊山、王有光、李

子義及許芹,皆出身寒微:黃光彩當家僮;顏永京家裡窮得妹妹都被送人撫養;曹子實是孤

兒;王有光的父親債台高築;李子義賣紐扣維生;倪蘊山的祖先得罪了清廷使後人永不錄用;

鮑哲才要半工讀完成學業。這批人在舊社會根本沒有向上發展的支撐力量,但教會給予他們

教育機會,他們掌握了英文及西方科學知識,這些新知識在新社會中,在清末亂世引發的中、

西交流中大派用場,這七家人通過宗教及出國留學而時勢造英雄,改寫自己家族的命運,亦

同時改寫整個中國的命運。

這七個百年家族五代世交、緊密合作,締建上海聖約翰大學、商務印書館、中華基督教

青年會等機構(見後表),後人及學生在教育、文化、外交、政治、醫療、建築、商業多方

面各展所長,影響力由上海擴展到全國,以至香港、菲律賓、美國甚至更遠。而故事並沒在

1949 年完結:他們有些在文革賠上了性命、有些全情建設新中國、有些在海外揚名,改革開放

後很多又再次成為促進中外關係的重要橋樑,直到今天。書中所談及部分人物或機構曾被個

別立傳,但並未有以家族整體角度作分析。亦有史家如羅香林、施其樂(Carl Smith)、李志剛

等寫過關於香港早期粵籍基督教家族(這些家族與本書所述六家亦有姻誼)的文章,但粵籍

家族的影響力又未及這七個江浙地區基督教家族之廣。

從太平天國到改革開放、由上海工部局到香港九七前的立法局,本書以人物世家帶出清

末至今不平凡的中國歷史,透過後人獨家訪問,歐美珍藏史料及圖片,用另一個角度看中國

近百年現代化歷程。有別於一般「重男輕女」 的家族傳記,此書盡量均衡關於家族男女成員

的篇幅,以求更全面反映史實,作者亦希望透過各家族的關連,解釋百年政商人事變遷。筆

者對家族關係一直以來都非常感興趣,收藏了大批近代兩岸三地以至東南亞、北美的家譜資

料,發現由李鴻章到曾蔭權,以至李光耀等名人都有親屬關係,打算寫一本像陳柔縉所著的

《總統是我家親戚》,何彼德(Peter Hall,冼德芬孫兒)所著關於香港歐亞族裔的 In the Web 的書。

東成西就

21

筆者同時對基督教教育在中國的發展史非常感興趣,但寫一本校史或教育史又覺得有點沉悶,

於是一直想找一個能以家族人物故事帶出這段歷史的題材。

筆者對基督教在華教育史的興趣源自自己的經驗,因為筆者祖父為香港道教領袖,但他

並沒有計較宗教信仰,安排我的父親進基督教學校。到筆者六歲那年,父母又安排受浸,他

們並非虔誠教徒,安排我受浸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入讀師資最好的基督教小學,接受他

們自己畢生受惠的基督教教育。結果筆者亦不負所望,受了聖公會的九年教育,在英語等各

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影響了我的一生,雖然沒有成為虔誠的教徒,但對教會的恩典我是非

常感激的。正如哈佛東亞研究泰斗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曾在他的著作中講到,中國人很

現實,單純向他們傳教是沒有效用的,所以在華教會早就發現要提供教育及醫療等服務才能

吸納教徒,而經過百多年的苦心經營,基督教在中國的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影響,生活書店的

創辦人鄒韜奮亦是本書多次述及的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

為什麼最後選了這七個基督教家族呢?背後有個故事。由於筆者是香港歷史迷,在香港

居住時於史家雲集的皇家亞洲研究協會(Royal Asiatic Society)認識了香港大學的冼玉儀教授(後

來才發現原來她的次子是上述這家基督教小學的舊同學,而她又是筆者母親在基督教女中的

同學)。冼教授介紹我給香港大學出版社《香港歷史人物誌》(Dictionary of HK Biography)的編

輯潘鬘(May Holdsworth),在過去兩年,作者為他們寫了數十篇傳記,有一天 May 突然叫我嘗

試寫關於一位郭德華的小傳。筆者自問熟讀中國香港近代史,僅知郭德華在戰後曾任國民政

府駐港專員,但除他當專員五年期間一些剪報以外,此君的資料有限,連生卒年齡都找不到,

筆者好不容易從一美國名人錄中發現,他有一位在夏威夷大學當教授的兒子郭穎頤,於是毛

遂自薦寫電郵給郭教授。數天後,筆者竟得到意外的回覆,此後跟郭教授不斷有電郵往來,

發現他的家族跟上海知名聖約翰大學的洋校長卜舫濟有親戚關係,他又把筆者介紹給居住於

加州聖地牙哥的表妹黃安琪,黃氏又不辭勞苦給她的各堂表親逐個打電話、傳電郵,並郵寄

不少珍重資料及照片給筆者。筆者原本只打算寫黃氏一門的故事,但發現黃安琪的母親是商

務印書館創辦人夏瑞芳的幼女,她又把筆者介紹給她商務那邊的表兄史濟良,濟良是舊上海

東成西就

22

世家關係的活字典,他跟本書七家族的後人都很熟,筆者獲益良多。

史君又把筆者介紹給顏惠慶的後人及解釋他家跟多個家族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商務親

戚徐芝韻又介紹了自己王正廷家的親戚(徐氏對家譜的熱情不遜於筆者,她提供了不少書籍

和資料,包拈王正廷未公開的英文自傳手稿,在此筆者向徐氏特別致謝)。經過所謂六度相

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一個家族變成七個,每一個家族中又包含幾個不同姓氏的家庭,

總計變成了一本「百家姓」,顏惠慶的女婿秦寶雄向筆者打趣說,比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

還多(秦氏不幸未及看到本書出版在本年初去世,可幸臨終前受筆者鼓勵將自己所知寫下數

篇文章在國內發表)。這七個家族的姻親及共事關係簡圖,詳見每章後的族譜。

英文諺語有云「一幅圖勝於千隻字」(A picture speaks a thousand words),令筆者想起一幀

1940 年已發黃的照片。右圖這張照片是聖約翰香港校友會於 1940 年 5 月 26 日在香港中環 Wiseman

餐廳祝賀朱友漁榮升聖公會主教的聚會。主家席由左至右按相片由舒麗安所註分別為顏惠慶、

朱友漁主教、港區何明華主教(Bishop Hall)、顏惠慶的妹妹顏昭、王正廷以及顏昭的丈夫舒厚

仁醫生,貫穿本書提及的四個家族。這班西裝筆挺的校友,都是當時中、港兩地精英中的精英,

因為戰事留在香港,大部分既是校友也是教友,有些更發展成親友而走在一起。時至今日,

約大校友會至今在各地依然活躍,他們的後人仍互有交往,繼續擔當推動中西交流、中國現

代化的重任。在香港,聖約翰大學這所六十年前結束遠在上海的學府的校友們影響力到今日

仍是隨處可見的。01

經過數年的研究訪問,筆者在吸收資料之餘亦為這七大家族後人提供一些新發掘的資料,

如黃家祖先光彩牧師的真像等,同時亦把一些隔了幾代沒有聯絡的後人連上。由於很多這些

後人在外國長大,部分已不諳中文,所以筆者在書中亦盡量將名詞作中英對照,希望將來有

機會為本書出英譯版。

羅元旭

2012 年 8 月

波士頓到康鎮火車上

01 聖約翰大學在港影響深遠的校友包括前大法官楊鐵樑 ( 亦為東吳校友 ),電影大亨鄒文懷,西餅皇后李曾超群,殿堂級會計師容永道,匯豐總部的承建商陸孝佩,設計中銀總部的貝聿銘,公仔麵創辦人王漢熙,瑞興百貨的古勝祥,船王曹文錦及何兆豐,代理東芝電梯的其士集團主席周亦卿,太平地氈創辦人葉元章,信報前老總沈鑒治,小說家劉以鬯,首位華人天主教主教徐誠斌,名教授饒餘慶等,國內名人則數中信創辦人榮毅仁及外交官魯平和國民黨駐港專員郭德華。

東成西就

23

東成西就

24

黃 顏 鮑

聖約翰大學

聖瑪利亞女校

卜舫濟(創辦人)

卜其吉(代校長、教育主任)

卜威廉(哲學教授)

卜華德(醫科教授)

楊寬麟(校長、土木工程院長)

黃宣平(校董)

郭德華(校友會會長)

林鳳歧一家

顏永京(創辦人)

顏惠慶(教師、校董會主席)

劉鴻生( 校董)

顏福慶(醫科)

顏明慶

顏連慶

曹氏兄弟

謝洪賚(首批畢業生、教習)

謝少文

謝覃文(會計主任)

史久榮(講師)

鮑慶林

郭誠錫

馬月苞

丁恩沐

湯銘恩

東吳大學 卜舫濟(抗戰時與約大合併為

華東基督教聯合大學)

林鳳歧

曹子實(創辦人)

舒子寬

謝洪賚(首批畢業生,教習)

謝少文

謝覃文

燕京大學 楊斐(夫為周學章子乃文) 顏惠慶(校董)

顏棣生

青年會 黃佐庭(男青會長)

黃薛葩(女青會長)

林黃倩英(女青會長)

余林倩儀(女青董事)

曹雪賡(總幹事)

顏惠慶

顏福慶

曹麗雲

謝洪賚

湯仁熙(總幹事)

鈕立卿(總幹事)

鮑咸亨(理事)

湯寶琳(女青董事)

謝文秋(女青副主席)

商務印書館 黃佐庭(編輯)

黃漢樑(董事)

顏惠慶(編輯)

顏福慶

鮑咸恩(創辦人)

鮑咸昌(創辦人)

夏瑞芳(創辦人)

郭秉文(董事)

鮑慶林

鮑慶甲

夏鵬

(其餘不能盡錄)

協和醫院 顏福慶

陳國鳳

謝少文(教授)

宏仁醫院

同仁醫院

博習醫院

黃瓊仙

卜華德

楊虞文

吳虹玉

顏福慶

夏瑞芳

七家族與主要機構的關係

從太平天國到改革開放、由上海工部局到九七年前的香港立法局,以人物世家

帶出清末至今不平凡的中國歷史,透過後人獨家訪問,歐美珍藏史料及圖片,

用另一個角度看中國近百年現代化歷程。卜舫濟、夏瑞芳、顏惠慶、王正廷、

晏陽初、李政道、宋慶齡三姐妹所屬的七個家族創建上海聖約翰大學、商務印

書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國紅十字會等多家機構,成為近世紀中西文化交

流的橋樑,締造中國百年家族故事。

此書把上海地區七個基督教家族,以巧妙的架構和流暢的筆法,編織成一部基督教

「家族複合史」(composite history of famil ies),具有西方史學界特別重視的「修正性」

(revisionism)。這也正是目前大陸和港台新一代的中國史學研究者一致的取向。

–– 吳秀良(Silas Wu) 波士頓學院歷史系教授

是書旁徵博引,資料翔實,所用材料來自海內外,更有不少是私人珍藏和獨家訪

問,對於中國基督教史、家族史、教育史、政治史、中國出版印刷史、上海史有

興趣的讀者,這是不容錯過的新作。

–– 丁新豹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HK $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