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州年俗 责任编辑 周天玉 美编 朱薇薇 校对 朱美华 2017 1 25 日 星期三 A06 福字要不要倒着贴?为啥有“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大年初一拜年吃素饺…… 民俗专家为你解读徐州年俗 过了腊八就忙年。 腊八过后,城乡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虽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不少 人都把置办年货的时间推迟到年前那几天,但家中年货越堆越多的时候,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福字倒着贴,守岁放鞭炮,初一拜年吃素饺,正月不理发……这些民俗你都还记得吗? 还遵守吗? 它们都是迷信吗? 听 听我市民俗专家和养生专家怎么说。 后天就是年三十了, 很多市民已 经买好了春联和福字,准备贴上。 贴福字有很多规矩。 李女士发现, 她买的福字中,有的是顺着的,有的是 倒着的。“不是福字倒着贴最好吗? 代 表福到了。 但现在好像倒着的福字越 来越少了。 特别是那种又大又精美的 福字,我没买到一个倒着的。 ” “福字倒着贴还是顺着贴,包括贴 的时间都是很有讲究的。 ”徐州市民俗 专家李世明解释说, 贴福字的时间应 该在除夕的那天下午, 太阳尚未落下 之前。 而且,贴福字的顺序应该是从外 向里贴,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最后 一个才能贴倒福, 意味着一年的福气 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 这是 因为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 之意。 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比 较庄重和恭敬的地方, 所贴的福字须 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门外 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 的感觉。 屋内贴福字适合倒着贴, 以前 农村的风俗是贴在水缸和家里的箱 柜上。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 已久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桃符和宜春贴。 关于福字倒贴习俗的 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在清代, 有一年春节,恭亲王府大管家为讨主 子欢心,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 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有个家人因 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 了。 大管家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 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 如今大福 真的到( ) 了,乃吉庆之兆。 福晋听 一高便了管家和那个贴 倒福的家人。 包括咱们徐州在内的很多地方, 都有“正不能剃头”的说,要问老 的人为什么不能剃头得到 答案都有几分恐怖色彩:“正月剃 头死舅舅!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迷信人为了个吉, 都会在春节前 把头好, 年都会 在这个时迎来高峰期如今的年人在春节前是为了以一个崭新形象年,而且春节团圆同学朋 友聚特别多, 他们希望在亲 面前展示自己美好的形象民俗专家李世明说,“正月剃头死 舅舅固然迷信的说但也是有 由的。 清入关时,大清皇帝为了 削平四周留守”的国主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将发从 部到脑顶剃去四周的发际全 部剃光只留下中间中的一和一 长长的大子。 为了一统江山统治思想,这种发要在人间 肆推行。这场头发的变革惹恼分汉人。 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留头发,发不留头”。 在大清 国的高下,一些文人士大发不可”,而是以“正剃头” 来表达对明王思念为“ 思旧”,为了耳目传为“ 舅舅”。 一在三多年前的头闹剧至今未而, 养生专家出,正剃头养生角度来说是对身体的。 《黄帝经》 调神”中 的“春三有一段话说:“ ,以使志生勿杀勿夺勿罚春气之应,养生道也; 则伤肝实寒变奉长者 少。 ”具体到理发上是,春天的这三 ,应该让生长,而不该 剪断; 应该让松散上, 而不该扎得违反这个规伤到肝于这一说, 徐州市中医院名 医秦云峰教授认为, 春天发是有 道理的,发时头皮紧绷,人感觉 到精神放松月剃头对身体没有 多少影响, 古时不主月剃头确 养生,那是因为春天风大,发后发是湿容易受到寒 侵袭现在有了发后吹干再出门,即使月理发,身体 不会受到伤害刚放寒假开始调皮经开始玩起, 春节对他们说,爆竹岁钱都不能少。 民俗专家李世明说, 徐州人爆竹,要从除夕开始。“ 声爆竹传,弱孙雀跃画堂前。 有心公礼索於添岁钱华恨华堂供蜡含烟衣冠肃 拜诚岁良宵夜。 ”这是徐 州民国卜啸除夕旅怀中的 诗句描绘时徐州人除夕的风俗 和心那时的除夕不是家人 枯坐虽然没有春是有 许多事情需,而且是晚饭后,首先祭祖像,焚香 。一人家的祭祀虽然简单是要盘供品点炷香洒杯酒口里祈祷。 还要在“年”, 故人表心意。 团圆夜盼年。 钟声候新的一年的降临子时, 大家便鞭炮子,子”,大年一这一天, 徐州人一早鞭炮烧金箔,俗天地。 这一天爆竹,迎爆竹带庆和时, 来了大气污染。 为了防止环境污 , 我市1995 年规定城区内不 烟花爆竹。 后来考虑民俗, 又于 2014 1 1 施《 徐州市 烟花爆竹安法》,规定市8 烟花爆竹,这 8 所和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关、 事设施自然保护区物保护单位 米范围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及铁路公路线 路安保护区;影剧院公园游(娱)乐、会幼儿园、中老院、大型百 货商市、 商贸中心、 繁华 中的公共米范围等等外还在阳 外、 烟花爆竹 禁止性规定。 美发店内人满为患,都赶着年前剪新头过新年 什么生越来越好, 人年味越来越? 有人说是因为 以前年才能东西, 现在时都能年没什么期了。 有人说, 年味是因为民俗慢慢遗忘了, 年如有年味,要民俗中的一感”。 除了贴福字、不发、, 李世明又介绍了一慢慢化的徐州年民俗。 大年三十前: 说: 十三送灶天, 熬糖炒花炸果子,笤帚扫掸尘土赶集去割肉杀只八蒸馍面发,九垃圾,大年三十烧香。如有年三十, 什么事情前准 备,那倍加忙碌有了民没有年三十的。 这是来的习。 除夕: 年包子,要准备素馅子、子。 素馅子是萝卜细粉麻叶子。 子不可以,“ 了”、 了了”之是“大忌讳”。 大年初一: 鞭炮烧金箔,俗天地。 子要早来是年。 大年睡懒觉,一年都会。 大年一要穿,不一年没有子。 大年一说明,了,流里流气一年。 徐州大年,不能面水,那兆不好,一年糊涂拖拖拉拉子,不能子。 子,未来的一年净净初二: 初二开始时的规矩是 初二姥姥初五看丈母”, 现在初二初丈母初五 ”。 徐州地是如初二婿子,是的一天。 徐州地婿称为“高 ”,要所有,热情婿初三:赤狗日 大年三又称赤狗口”不会外出年,传说 这天容易人发争执。不这个习俗早已时, 因为现在人春节团聚对此化许多。 初四: ,不宜出。 大年子,鱿”,这天也就明,收拾走人。 还 有传说说,这天要来查户口, 此也不宜出。 初五: 求财,倒垃圾。正,徐州人为“ ”。 早来, 先焚香供天,忌动针线区及十里 之内的民,多隍庙直延初六: 六六大顺, 营业开张。年初六酒楼才正式开 营业,而且要大鞭炮,不于除 夕的。 传说这一天最欢迎的 12 , 因为 12 6 ,这六六大顺。 这一天, 积存垃圾,这穷鬼/ 记者 吴云 除夕守夜放爆竹 正月不剃头有养生依据? 福字到底要不要倒着贴? / 记者 谭歌 这些被淡化的徐州过年民俗

民俗专家为你解读徐州年俗epaper.cnxz.com.cn/pcwb/page/219/2017-01/25/A06/20170125...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 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民俗专家为你解读徐州年俗epaper.cnxz.com.cn/pcwb/page/219/2017-01/25/A06/20170125...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 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

徐州年俗责任编辑 周天玉 美编 朱薇薇 校对 朱美华

2017年 1月 25日 星期三A06

福字要不要倒着贴?为啥有“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大年初一拜年吃素饺……

民俗专家为你解读徐州年俗过了腊八就忙年。 腊八过后,城乡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虽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不少

人都把置办年货的时间推迟到年前那几天,但家中年货越堆越多的时候,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福字倒着贴,守岁放鞭炮,初一拜年吃素饺,正月不理发……这些民俗你都还记得吗? 还遵守吗? 它们都是迷信吗? 听

听我市民俗专家和养生专家怎么说。

后天就是年三十了, 很多市民已经买好了春联和福字,准备贴上。

贴福字有很多规矩。 李女士发现,她买的福字中,有的是顺着的,有的是倒着的。“不是福字倒着贴最好吗? 代表福到了。 但现在好像倒着的福字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那种又大又精美的福字,我没买到一个倒着的。 ”

“福字倒着贴还是顺着贴,包括贴的时间都是很有讲究的。 ”徐州市民俗专家李世明解释说, 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除夕的那天下午, 太阳尚未落下之前。 而且,贴福字的顺序应该是从外

向里贴,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 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 这是因为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 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比较庄重和恭敬的地方, 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

屋内贴福字适合倒着贴, 以前农村的风俗是贴在水缸和家里的箱柜上。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和宜春贴。关于福字倒贴习俗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在清代,有一年春节,恭亲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大管家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 如今大福真的到 (倒)了,乃吉庆之兆。 福晋听罢一高兴, 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

包括咱们徐州在内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要问老一辈的人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 得到的答案都有几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头死舅舅! ”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迷信, 但多数人为了图个吉利, 都会赶在春节前把头发理好, 理发店的生意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迎来高峰期。

如今的年轻人在春节前做发型,则多数是为了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迎接新年,而且春节期间全家团圆,同学朋友聚会也特别多, 他们希望能够在亲友面前展示自己美好的形象。

民俗专家李世明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固然是迷信的说法,但也是有原由的。 清军入关时,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

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 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 这场头发的变革惹恼了部分汉人。 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 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未结。

然而,也有养生专家指出,正月不剃头从养生角度来说是对身体有益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就有一段话说:“被发缓

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夏为实寒变, 奉长者少。 ”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 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 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肝。

对于这一说法, 徐州市中医院名中医秦云峰教授认为, 春天披发是有道理的,披发时头皮不紧绷,人们感觉到精神放松。 但正月剃头对身体没有多少影响, 古时候不主张正月剃头确实有利于养生,那是因为春天风大,理发后头发是湿的被风吹后容易受到寒气侵袭,但现在有了吹风机,理发后把头发吹干再出门,即使正月理发,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

从刚放寒假开始, 调皮的孩子们已经开始玩起了爆竹, 春节对他们来说,爆竹和压岁钱一样都不能少。

民俗专家李世明说, 徐州人过年放爆竹,要从除夕守夜开始。“震耳声声爆竹传,弱孙雀跃画堂前。 有心教演周公礼,反索於我添岁钱。 触目年华恨不蠲,华堂正供蜡含烟,衣冠肃拜诚如祭,守岁良宵夜不眠。 ”这是徐州民国诗人卜啸天《除夕旅怀》中的诗句。 描绘出当时徐州人除夕的风俗和心境。

那时候的除夕守夜, 并不是家人相对枯坐,虽然没有春晚可看,但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而且是需要认真做、小心做。 晚饭后,首先是祭祖,条几揩

净,供上祖像,摆好鸡、鱼、肉、果,焚香而拜。 一般人家的祭祀,虽然简单,也是要摆上四盘供品,点炷香,洒杯酒,口里祈祷几句。 还要在路口烧“年纸”,给故人表示心意。

团圆饭后守夜盼新年。 孩子望星空,数着钟声,等候新的一年的降临。待子时钟响, 大家便燃放鞭炮下饺子,此谓“交子”,寓意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大年初一这一天, 徐州人一早就起床放鞭炮,烧金箔,俗谓接天地。 初五这一天则要放爆竹,迎财神。

但爆竹带来喜庆和热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 我市曾于 1995 年规定城区内不

得燃放烟花爆竹。 后来考虑到民俗,又于 2014 年 1 月 1 日实施《徐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市区8 大类场所禁放烟花爆竹,这 8 大类场所和区域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军事设施、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一百米范围内;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 公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影剧院、体育场、公园、游(娱)乐场、会堂、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大型百货商店(场)、集市、商贸中心、繁华街道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及周边一百米范围内等等。 另外还对在阳台、窗外、楼道、楼顶燃放烟花爆竹做了禁止性规定。

美发店内人满为患,都赶着年前剪新头过新年

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 人们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有人说是因为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 现在平时都能吃到,对过年没什么期盼了。也有人说, 年味变淡是因为过去的民俗慢慢都被遗忘了, 过年如果希望有年味,就需要民俗中的一些“仪式感”。 除了贴福字、不理发、放鞭炮, 李世明又介绍了一些慢慢在淡化的徐州过年民俗。

●大年三十前:

民谚说: 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熬糖炒花生炸果子,二十五买新笤帚扫屋掸尘土,二十六赶集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馍把面发,二十九垃圾脏物朝外走,大年三十烧香守夜。 如果没有年三十, 什么事情均需提前准备,那就倍加忙碌。遂有了民谚:忙得跟没有年三十似的。 这是千百年来的积习。

●除夕:

过年包饺子,要准备素馅子、荤馅子。 素馅子是萝卜、细粉、麻叶子。小孩子不可以乱讲话,“吃完了”、“烧了了”之类的话是“大忌讳”。

●大年初一:

放鞭炮,烧金箔,俗谓接天地。孩子要早起,起来是拜年。 大年初一如果睡懒觉,一年都会变懒。 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服, 不然一年没有新样子。 大年初一说话要文明,否则要学瞎了,流里流气一年。

徐州大年初一第一顿早餐不能吃剩饭,不能喝面水汤,那样预兆不好,一年糊里糊涂、拖拖拉拉。第一顿饭只能吃素饺子,不能吃荤饺子。 素饺子,求得未来的一年素素净净。

●初二:

初二开始走亲戚,旧时的规矩是“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现在变成“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 徐州地区也是如此,初二是娘家接闺女带女婿的日子,是娘最忙碌的一天。 徐州地区把女婿称为“高客”,要倾其所有,热情款待女婿。

●初三:赤狗日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 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 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祭财神,不宜远出。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

“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供神求财,倒垃圾做活。 正月初五,徐州人称为“五忙”。 早晨起来,先焚香供神, 晚上再收供。 五忙这天,禁忌动针线,郊区及周围数十里之内的民众,多到城内城隍庙进香,直延至正月十五。

●初六:

六六大顺, 营业开张、 接待朋友。 年初六,旧时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 因为 12 是6 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文 /记者 吴云

除夕守夜放爆竹

正月不剃头有养生依据?

福字到底要不要倒着贴?

图 /记者 谭歌

这些被淡化的徐州过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