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3 社会民生 SHEHUIMINSHENG 责编/刘涛 编辑/安娜 美编/贺晓瑜 校检/王震 1 1月26日,李宇莲随榆林援鄂医疗队同第一 批陕西省援鄂医疗队在西安汇合,并于当天晚上 乘机飞往武汉。到达武汉后,经过紧张有序的准 备,1月30日,李宇莲和战友们进入武汉市第九 医院,她们被分到该院危重症病区,负责护理内 区重症监护室的 8 位患者和外区重症病房的 28 位患者。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人要负责7—8名患 者,从内区重症监护室到外区重症病房,查房、打 扫卫生、收生活垃圾、给病人测量体温、发口服 药、送餐、为病区和病人房间消杀、心理护理等。” 在李宇莲的描述中,不难想象这些工作的繁琐与 复杂,但对于女孩子来说,最艰难的工作是给内 区重症监护室搬氧气罐,一个氧气罐重达55公 斤,每班(8 个小时)要来回搬运好几次,一天下 来,满身都是汗水。 “欣慰的是,一起援鄂的队友,大家相互帮 助,在这趟不平常的‘旅行’中,让我不仅积累 了很多护理经验,也结识了许多老师朋友,觉得 很开心。”苦中作乐,同伴之间相互加油打气、 抗击疫情,李宇莲就是和战友们这样肩并肩扛 下来的。 援鄂护士李宇莲: 身披战袍 即为战士 文图/本报通讯员王金梅 韩艳艳 1 月26 日,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3 月20 日,春风报捷,英雄凯旋。 “去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 次经历,如今安全返回,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 期待和关心。”4 月 4 日,结束了为期 14 天的 医学隔离和休息后,神木唯一一位援鄂护士 李宇莲安全回到神木,面对家乡父老乡亲的 热情欢迎,李宇莲满怀激动。 55个昼夜里,李宇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 医护任务,用大爱奉献、出色业绩诠释了“最 美逆行者”。 “书”香不怕巷子深。榆林市数字 图书馆崇文路办事处分馆是我市第一 个创新将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有效融 合,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学习 中心。 2019 年之前,办事处图书室门庭 冷落。由于购买新书的经费短缺,添置 新书频率缓慢,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阅 读需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缤纷四 季”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榆阳区崇文路 街道办事处与榆林市数字图书馆联合, 建立了榆林市数字图书馆崇文路街道 办事处分馆,2019年9月向全市城乡 群众免费开放。 纸质图书阅览区存放近 1 万册书 籍,涵盖绘本、文学、历史、政治、文教、 生活、人物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 需要,同时开展图书置换活动;数字阅 览区有200多万册镜像数字图书, 6000 多种数字期刊,300 多种主流电 子报纸,1.5 万个集音视频读物,40 万 条本地特色资源,把CNKI中国知网数 据库、万方数据系统接入数字图书馆公 众号平台,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资源 检索、参考咨询、数字资源下载、网络信 息多媒体点播等服务;图书馆还配备朗 读亭一台,它融合了朗读练习、英语学 习、录制、演讲训练、悦读、线上分享等 丰富功能,资源共分 6 大类,包括诗歌 散文、唐诗宋词、亲子儿童经典文学选 段、外语名篇(带译文)等,总数超过 2 万余种,可满足群众享受朗读、快乐阅 读和社交分享的个性需求。 街道办始终围绕“崇文尚德、幸福家 园”创建目标,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该 馆以丰富活动内容为突破口,以转变管 理方式为抓手,让群众参与到全民阅读 中来。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公共文化共 享工程平台将数字图书资源覆盖到辖区 各社区、各单位、各学校,把CNKI中国知 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系统免费向所有居 民群众和单位提供。将推荐阅读书目的 二维码以实体书的形式放置到社区、学 校和各单位,并定期更新,便于没时间阅 读的书友随处可利用碎片化时间扫码读 书。凸显人文情怀。探索出图书馆与通 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阅读、艺术、 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方面 的知识,带领群众将阅读融入到他们的 生活中。唤醒阅读意识,通过开展“爱拼 才会赢” “百善孝为先”亲子互动游戏和 “中国梦我的梦”朗读赛、 “读一本好书分 享一份快乐”等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活 动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全天 12 小时开放,全年 365 天开馆。 传统+数字共享阅读时代 —榆林市数字图书馆崇文路办事处分馆阅读推广纪实 本报通讯员 余东东 一、网友咨询:农民工可以缴纳灵 活就业人员公积金吗?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 根据 《榆林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业务 暂行管理办法》,凡在我市稳定就业且 有合法经济收入,参照法定退休年龄男 未满 60 周岁,女未满 55 周岁的,均可按 照自愿原则申请建立公积金账户。办理 条件为:前往公积金服务网点签订《灵活 就业人员缴纳公积金协议》并携带《灵活 就业人员缴存申请表》、身份证、银行 卡。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政策已经 制定出台,可在我中心网站查询。 二、网友建议:建议增加榆林市区 公交数量和路线。 公交公司回复: 目前,榆林城区现 有公交线路21条,运营公交车355辆, 基本实现城区及城郊全覆盖。根据中 心城区整体发展要求及资金落实、场 站建设、道路通行情况,结合市民出行 需求和初步完善公共交通线网计划, 我公司2020年拟定开通4条新线路, 同步对14、23路公交车进行运力补 充。今后,我们将适时优化调整公交 线网布局,开通新线路,着力提高公交 覆盖面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公共交 通服务水平。 三、网友咨询:榆林二院如何开诊 断证明? 市卫健委回复: 根据市二院《医疗 证明管理制度》规定:1. 各专科医师限 开本人执业范围内的证明书,并按照病 情诊断如实书写,所写内容必须有客观 依据,不得推论。2.医师在开具医疗证 明时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将诊查情 况、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 见、经过、后续的建议、休息方式等在病 历中载明,以备查考。门诊、急诊患者 在门诊病历中记载;住院患者(含急诊 住院、留观)在住院病历中记载。3.严 格掌握病休时间,休息情况需要按照病 种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有其他诉求, 请与市二院医患关系办公室联系,电话 为 3359632。 四、市民来电咨询:领养儿童,上户 需要哪些手续? 榆林市沙河口派出所户籍科回复: 需监护人、收养人身份证、户口本、被收 养孩子收养证即可。 五、市民来电咨询:榆阳区农机补 贴标准是多少,农耕机器是否可以通过 农机站购买? 榆阳区政府回复: 榆阳区补贴标准 为中央补贴的15%,具体政策市民可咨 询农机服务中心,农耕机器需到市场自 行咨询购买,购买后到农机服务中心办 理补贴。 六、市民来电咨询:残疾人语言康 复有无补助政策。 市残联回复: 成年残疾人语言康复 免费佩戴助听器,儿童残疾人语言康复 则免费安人工耳蜗,免费语言训练,免 费安助听器。 (康世亮 刘畅整理) 有稳定收入者,可申请建立公积金账户 子洲县 开展登记备案国家工作 人员数据库专项清理工作 本报通讯员张晓丽报道 近日,子洲县公安局出 入境管理大队扎实开展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数据库 专项清理工作。 据了解,本次清理的重点包括:一是错误数据,主 要是登记备案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信息与人口库不 匹配的问题;二是应撤不撤数据,主要包括登记备案人 员死亡的、退休或调离原单位不符合报备条件的;三是 登记备案单位发生变更、单位签字人发生变化、单位已 撤销的等情况。 横山区李生军 用泥塑为抗疫加油 本报记者赵娜报道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虽然不 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奔赴一线去战斗,但我想用泥塑这 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祝愿。”横山区雕塑非遗传承 人李生军说。 近日,横山区雕塑非遗传承人李生军用一种特殊 的形式—雕塑艺术手法,为疫情防控送祝愿。据李 生军介绍,他的泥塑作品选用的原型来源于神话传 说,他用了半个月时间,构思创作了这个作品。 据了解,出生于1960年的李生军是区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雕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表现形 式夸张,人物塑造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曾获“中国乡土 艺术手工艺杰出贡献奖”。 给病人治疗、护理,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病例,被 感染的风险很大。在和李宇莲的交谈中,问她身处疫 区害怕不?她笑着说:“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一 进去以后,穿上这身白衣服也就顾不得害怕了,尤其 是看到患者减轻症状,康复出院时,心里便觉得十分 欣慰。” 四个小时换一次防护装备,这期间,为了不上厕 所,他们都要提前做好特殊准备。遇到女生的生理 期,就穿着尿不湿。有些患者过度紧张,李宇莲和 “战友”们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疏导 安抚工作。“我护理的患者中,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 大爷,从内区监护室转入外区病房不久后,又出现 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奈又将他转回危重症监护室。” 李宇莲说,可能是经过这样一来回,老大爷情绪波 动很大,总怀疑自己是治不好了,害怕一个人待 着。李宇莲作为责任护士,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安慰 他、鼓励他,给他喂药、打水、喂饭等,尽可能地多陪 伴在身边。因为是隔离空间,患者家人们都无法在 其身边,李宇莲需要扮演“家人”的角色,给患者更 多战胜病魔的信心。 “一切安好,@所有关心我的人……”这是李 宇莲在55天期间,发得最多的一条朋友圈。为 了不让家人、朋友担心,她每天都这样汇报自己 的情况。 “刚去的那几天不敢和爸爸妈妈视频、打电话, 害怕自己会哭。”采访中,李宇莲有些不好意思地 说,自己出发的时候“骗”父母说只是去西安培训, 其实,后来父亲才告诉她,早就知道了真相。 “一开始听到女儿援鄂的消息,说实话很担 心,但是每天从新闻上看到全国的医护人员纷纷 前往武汉,宇莲作为我们神木的一名护士,能去 援鄂,是责任担当,也是我们的自豪。”李宇莲的 父亲李占雄说,“好在现在终于春暖花开,孩子们 都安全回来了,我们一家终于能吃顿团圆饭了。” 白衣执甲,战士出征赴荆楚,春暖花开,英雄 凯旋归故乡。 再难也要扛起来 2 给患者当“家人” 3 凯旋归来是团圆 抗疫故事 李宇莲凯旋归来 榆林首批援鄂医护人员、市 二院急诊科主管护师王慧慧登 上返程车辆前,瞅了一眼手机上 的日历:4月4日。这一天是她和 “战友”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 家的第 69 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慧 慧所在的榆林市第二医院被确 定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发热门 诊之一。面对疫情,二院全体医 护人员勇做“逆行者”,哪里有危 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榆林 人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医院上下全力以赴 1 月 20 日,在确定新冠肺炎 存在人传人现象后,市二院迅速 进入紧急状态。医院第一时间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全院医务 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将疫情防 控工作作为医院首要任务和核 心工作来抓。 随后,市二院迅速编制新冠 肺炎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抽调 76名医护人员组成专家队伍;成 立疫情防治指挥部和办公室并 将其移至门诊二楼,先后成立5 个专家梯队和3个一线梯队,其 中联防联控指挥部33人,专家梯 队 36 人,一线医护人员 239 人; 建设独立的分诊设施和封闭式发热门诊,并在医院改 造出收治传染病人的独立病区;组织全院相关职能科 室、医疗专家组进行发热患者就诊应急演练;组织专题 培训会议,解读和培训新冠肺炎防控最新指南和操作 方案,对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 医院主要负责人深入发热门诊开展现场办公,督 导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留观病区等场所工作流程, 查看防控一线人员的值班情况,详细询问来院患者流 量、发热门诊、留观室设置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各项工 作落细落实。 医护人员纷纷请战 “我经验丰富,我报名。”经历过抗击非典、有 30 年 从医经验的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兼变态(过敏)反 应科主任陈秀山主动请战。 医院门诊部主任、门诊预检分诊组组长马红云始 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说:“特殊时期,预检分 诊就是医院的‘守门员’,守好这道防线就是守护群众 的健康安全。” 1月26日,大年初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节日 假期里时,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王慧慧、妇产科护士任 瑞、呼吸内科一病区护士牛思倩把万家灯火留在身后, 转身飞往武汉,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旅途,在荆楚大地 书写爱的传奇。 如今,他们已圆满完成支援武汉的任务平安返 榆。王慧慧说:“在武汉,我们全体医疗队员面对挑战 没有一位退缩,坚守抗疫第一线,无愧当初许下的以生 命佑生命的誓言。” 科室联动筑牢战“疫”防线 “您叫什么名字?” “您是从哪里来?”这些是预检分 诊人员每天重复最多的话。尤虎艳和边雪梅都是医院 的应急护士,大年初二开始两人成为第一批被抽调到 预检分诊的医护人员。 尤虎艳说:“每班工作8小时,其间,有半小时吃饭 时间,最初物资紧张时,我们尽量少喝水,因为防护服 一脱一穿费时费力,还浪费。” 急诊预检分诊、隔离留观治疗、急危重症抢救…… 急诊科工作繁多,但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各 科室紧张而有序,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始终坚守在战 “疫”、急救的最前线。 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贺波说:“面对疫情,没有旁观 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二院人都在自己 的岗位上用行动扛起责任,用担当诠释忠诚,决战疫 情,不负使命。”

身披战袍 即为战士 - ylrbszb.ylrb.com/page/1/2020-04/13/A3/20200413A3_pdf.pdf · 责编/刘涛 编辑/安娜 美编/贺晓瑜 校检/王震 1 1月26日,李宇莲随榆林援鄂医疗队同第一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身披战袍 即为战士 - ylrbszb.ylrb.com/page/1/2020-04/13/A3/20200413A3_pdf.pdf · 责编/刘涛 编辑/安娜 美编/贺晓瑜 校检/王震 1 1月26日,李宇莲随榆林援鄂医疗队同第一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3社 会 民 生 SHEHUIMINSHENG

责编/刘涛 编辑/安娜 美编/贺晓瑜 校检/王震

1

1月26日,李宇莲随榆林援鄂医疗队同第一批陕西省援鄂医疗队在西安汇合,并于当天晚上乘机飞往武汉。到达武汉后,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1月30日,李宇莲和战友们进入武汉市第九医院,她们被分到该院危重症病区,负责护理内区重症监护室的8位患者和外区重症病房的28位患者。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人要负责7—8名患者,从内区重症监护室到外区重症病房,查房、打扫卫生、收生活垃圾、给病人测量体温、发口服药、送餐、为病区和病人房间消杀、心理护理等。”在李宇莲的描述中,不难想象这些工作的繁琐与复杂,但对于女孩子来说,最艰难的工作是给内区重症监护室搬氧气罐,一个氧气罐重达55公斤,每班(8个小时)要来回搬运好几次,一天下来,满身都是汗水。

“欣慰的是,一起援鄂的队友,大家相互帮助,在这趟不平常的‘旅行’中,让我不仅积累了很多护理经验,也结识了许多老师朋友,觉得很开心。”苦中作乐,同伴之间相互加油打气、抗击疫情,李宇莲就是和战友们这样肩并肩扛下来的。

援鄂护士李宇莲:

身披战袍 即为战士文图/本报通讯员王金梅 韩艳艳

1月26日,白衣执甲,逆行出征。3月20日,春风报捷,英雄凯旋。“去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

次经历,如今安全返回,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和关心。”4月4日,结束了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和休息后,神木唯一一位援鄂护士李宇莲安全回到神木,面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热情欢迎,李宇莲满怀激动。

55个昼夜里,李宇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护任务,用大爱奉献、出色业绩诠释了“最美逆行者”。

“书”香不怕巷子深。榆林市数字图书馆崇文路办事处分馆是我市第一个创新将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有效融合,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学习中心。

2019年之前,办事处图书室门庭冷落。由于购买新书的经费短缺,添置新书频率缓慢,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阅读需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缤纷四季”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办事处与榆林市数字图书馆联合,建立了榆林市数字图书馆崇文路街道办事处分馆,2019年9月向全市城乡群众免费开放。

纸质图书阅览区存放近1万册书籍,涵盖绘本、文学、历史、政治、文教、生活、人物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要,同时开展图书置换活动;数字阅览区有 200 多万册镜像数字图书,6000多种数字期刊,300多种主流电子报纸,1.5万个集音视频读物,40万条本地特色资源,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接入数字图书馆公众号平台,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资源检索、参考咨询、数字资源下载、网络信息多媒体点播等服务;图书馆还配备朗读亭一台,它融合了朗读练习、英语学习、录制、演讲训练、悦读、线上分享等

丰富功能,资源共分6大类,包括诗歌散文、唐诗宋词、亲子儿童经典文学选段、外语名篇(带译文)等,总数超过2万余种,可满足群众享受朗读、快乐阅读和社交分享的个性需求。

街道办始终围绕“崇文尚德、幸福家园”创建目标,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该馆以丰富活动内容为突破口,以转变管理方式为抓手,让群众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公共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将数字图书资源覆盖到辖区各社区、各单位、各学校,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系统免费向所有居

民群众和单位提供。将推荐阅读书目的二维码以实体书的形式放置到社区、学校和各单位,并定期更新,便于没时间阅读的书友随处可利用碎片化时间扫码读书。凸显人文情怀。探索出图书馆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阅读、艺术、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带领群众将阅读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唤醒阅读意识,通过开展“爱拼才会赢”“百善孝为先”亲子互动游戏和

“中国梦我的梦”朗读赛、“读一本好书分享一份快乐”等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活动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全天12小时开放,全年365天开馆。

传统+数字共享阅读时代——榆林市数字图书馆崇文路办事处分馆阅读推广纪实

本报通讯员 余东东

一、网友咨询:农民工可以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吗?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根据《榆林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凡在我市稳定就业且有合法经济收入,参照法定退休年龄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均可按照自愿原则申请建立公积金账户。办理条件为:前往公积金服务网点签订《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公积金协议》并携带《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申请表》、身份证、银行卡。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政策已经制定出台,可在我中心网站查询。

二、网友建议:建议增加榆林市区公交数量和路线。

公交公司回复:目前,榆林城区现有公交线路21条,运营公交车355辆,基本实现城区及城郊全覆盖。根据中心城区整体发展要求及资金落实、场站建设、道路通行情况,结合市民出行需求和初步完善公共交通线网计划,我公司 2020 年拟定开通 4 条新线路,同步对 14、23 路公交车进行运力补充。今后,我们将适时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开通新线路,着力提高公交覆盖面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公共交

通服务水平。三、网友咨询:榆林二院如何开诊

断证明?市卫健委回复:根据市二院《医疗

证明管理制度》规定:1.各专科医师限开本人执业范围内的证明书,并按照病情诊断如实书写,所写内容必须有客观依据,不得推论。2.医师在开具医疗证明时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将诊查情况、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经过、后续的建议、休息方式等在病历中载明,以备查考。门诊、急诊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载;住院患者(含急诊住院、留观)在住院病历中记载。3. 严格掌握病休时间,休息情况需要按照病种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有其他诉求,请与市二院医患关系办公室联系,电话为3359632。

四、市民来电咨询:领养儿童,上户

需要哪些手续?榆林市沙河口派出所户籍科回复:

需监护人、收养人身份证、户口本、被收养孩子收养证即可。

五、市民来电咨询:榆阳区农机补贴标准是多少,农耕机器是否可以通过农机站购买?

榆阳区政府回复:榆阳区补贴标准为中央补贴的15%,具体政策市民可咨询农机服务中心,农耕机器需到市场自行咨询购买,购买后到农机服务中心办理补贴。

六、市民来电咨询:残疾人语言康复有无补助政策。

市残联回复:成年残疾人语言康复免费佩戴助听器,儿童残疾人语言康复则免费安人工耳蜗,免费语言训练,免费安助听器。

(康世亮 刘畅整理)

有稳定收入者,可申请建立公积金账户

子洲县

开展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数据库专项清理工作

本报通讯员张晓丽报道 近日,子洲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扎实开展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数据库专项清理工作。

据了解,本次清理的重点包括:一是错误数据,主要是登记备案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信息与人口库不匹配的问题;二是应撤不撤数据,主要包括登记备案人员死亡的、退休或调离原单位不符合报备条件的;三是登记备案单位发生变更、单位签字人发生变化、单位已撤销的等情况。

横山区李生军

用泥塑为抗疫加油本报记者赵娜报道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虽然不

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奔赴一线去战斗,但我想用泥塑这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祝愿。”横山区雕塑非遗传承人李生军说。

近日,横山区雕塑非遗传承人李生军用一种特殊的形式——雕塑艺术手法,为疫情防控送祝愿。据李生军介绍,他的泥塑作品选用的原型来源于神话传说,他用了半个月时间,构思创作了这个作品。

据了解,出生于1960年的李生军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雕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表现形式夸张,人物塑造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曾获“中国乡土艺术手工艺杰出贡献奖”。

给病人治疗、护理,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病例,被感染的风险很大。在和李宇莲的交谈中,问她身处疫区害怕不?她笑着说:“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一进去以后,穿上这身白衣服也就顾不得害怕了,尤其是看到患者减轻症状,康复出院时,心里便觉得十分欣慰。”

四个小时换一次防护装备,这期间,为了不上厕所,他们都要提前做好特殊准备。遇到女生的生理期,就穿着尿不湿。有些患者过度紧张,李宇莲和

“战友”们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疏导

安抚工作。“我护理的患者中,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大爷,从内区监护室转入外区病房不久后,又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奈又将他转回危重症监护室。”李宇莲说,可能是经过这样一来回,老大爷情绪波动很大,总怀疑自己是治不好了,害怕一个人待着。李宇莲作为责任护士,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给他喂药、打水、喂饭等,尽可能地多陪伴在身边。因为是隔离空间,患者家人们都无法在其身边,李宇莲需要扮演“家人”的角色,给患者更多战胜病魔的信心。

“一切安好,@所有关心我的人……”这是李宇莲在 55 天期间,发得最多的一条朋友圈。为了不让家人、朋友担心,她每天都这样汇报自己的情况。

“刚去的那几天不敢和爸爸妈妈视频、打电话,害怕自己会哭。”采访中,李宇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出发的时候“骗”父母说只是去西安培训,其实,后来父亲才告诉她,早就知道了真相。

“一开始听到女儿援鄂的消息,说实话很担心,但是每天从新闻上看到全国的医护人员纷纷前往武汉,宇莲作为我们神木的一名护士,能去援鄂,是责任担当,也是我们的自豪。”李宇莲的父亲李占雄说,“好在现在终于春暖花开,孩子们都安全回来了,我们一家终于能吃顿团圆饭了。”

白衣执甲,战士出征赴荆楚,春暖花开,英雄凯旋归故乡。

再难也要扛起来 2 给患者当“家人”

3 凯旋归来是团圆

抗疫故事

李宇莲凯旋归来

榆林首批援鄂医护人员、市二院急诊科主管护师王慧慧登上返程车辆前,瞅了一眼手机上的日历:4月4日。这一天是她和

“战友”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家的第69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慧慧所在的榆林市第二医院被确定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发热门诊之一。面对疫情,二院全体医护人员勇做“逆行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榆林人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医院上下全力以赴1月20日,在确定新冠肺炎

存在人传人现象后,市二院迅速进入紧急状态。医院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全院医务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医院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来抓。

随后,市二院迅速编制新冠肺炎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抽调76名医护人员组成专家队伍;成立疫情防治指挥部和办公室并将其移至门诊二楼,先后成立5个专家梯队和3个一线梯队,其中联防联控指挥部33人,专家梯队36人,一线医护人员239人;建设独立的分诊设施和封闭式发热门诊,并在医院改造出收治传染病人的独立病区;组织全院相关职能科室、医疗专家组进行发热患者就诊应急演练;组织专题培训会议,解读和培训新冠肺炎防控最新指南和操作方案,对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

医院主要负责人深入发热门诊开展现场办公,督导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留观病区等场所工作流程,查看防控一线人员的值班情况,详细询问来院患者流量、发热门诊、留观室设置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我经验丰富,我报名。”经历过抗击非典、有30年

从医经验的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兼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陈秀山主动请战。

医院门诊部主任、门诊预检分诊组组长马红云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说:“特殊时期,预检分诊就是医院的‘守门员’,守好这道防线就是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

1月26日,大年初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节日假期里时,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王慧慧、妇产科护士任瑞、呼吸内科一病区护士牛思倩把万家灯火留在身后,转身飞往武汉,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旅途,在荆楚大地书写爱的传奇。

如今,他们已圆满完成支援武汉的任务平安返榆。王慧慧说:“在武汉,我们全体医疗队员面对挑战没有一位退缩,坚守抗疫第一线,无愧当初许下的以生命佑生命的誓言。”

科室联动筑牢战“疫”防线“您叫什么名字?”“您是从哪里来?”这些是预检分

诊人员每天重复最多的话。尤虎艳和边雪梅都是医院的应急护士,大年初二开始两人成为第一批被抽调到预检分诊的医护人员。

尤虎艳说:“每班工作8小时,其间,有半小时吃饭时间,最初物资紧张时,我们尽量少喝水,因为防护服一脱一穿费时费力,还浪费。”

急诊预检分诊、隔离留观治疗、急危重症抢救……急诊科工作繁多,但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各科室紧张而有序,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始终坚守在战

“疫”、急救的最前线。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贺波说:“面对疫情,没有旁观

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二院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扛起责任,用担当诠释忠诚,决战疫情,不负使命。”

以生命护佑生命

——

榆林市第二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陈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