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1 鵯科鳥類的介紹和認識 白頭翁 烏頭翁 紅嘴黑鵯 白環鸚嘴鵯 紅耳鵯 棕耳鵯

鵯科鳥類的介紹和認識 - ewang4488.org.t · 在台灣五種鵯科鳥類中,烏頭翁與白頭翁是一般人最熟悉的。 這兩種鳥類的分佈都十分狹隘,前者為只存在於台灣的特有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鵯科鳥類的介紹和認識

    白頭翁 烏頭翁 紅嘴黑鵯

    白環鸚嘴鵯 紅耳鵯 棕耳鵯

  • 2

    白頭翁

  • 3

    又稱為「白頭殼仔」。

    屬於特有亞種,留鳥。

    雌雄同色。額、眼先、頰、耳羽至後頸黑色,因成鳥頭頂有一大白斑而得名,未成年的鳥頭頂全為暗色,耳羽下方亦有一白斑。背、肩羽、尾上覆羽為灰欖黃色,雙翼和尾羽暗褐色,有欖黃色之外緣。腹面除上胸和腋部淡褐色外,其餘為白色。喙黑色,腳鉛青色。

    白頭翁棲息於海拔 1000 公尺以下都市之公園、庭院、鄉村之樹林,山坡稀落之闊葉樹林及農田、果園之樹上。為平地與中、低海拔開墾山地非常普遍的留鳥。

  • 4

    白頭翁在台灣本島的分佈自東北部之宜蘭經北部,西部至南部屏東之枋寮,不見於花東地區及恒春半島。

    白頭翁在台灣是僅次於麻雀。

    性喧鬧好動,叫聲婉轉,有多種變化,常聽到的一種為「巧克力」、「巧克力」的叫聲。

    繁殖期為 3 ~ 7 月,喜歡築巢於相思樹和榕樹上,巢為碗狀。

    一窩產 3 ~ 4 枚蛋,蛋淺褐色有棕紅色的污斑,污斑在鈍圓的一端較密,稍尖的一端稀疏,蛋經親鳥伏孵約二個星期,幼雛便破殼而出,幼雛由雙親共同餵以昆蟲,幼雛約經二個星期的餵養,即可離巢而出。

  • 5

  • 6

  • 7

  • 8

  • 9

  • 10

    烏頭翁

  • 11

    又稱為「烏頭殼仔」。

    屬於特有種,恆春半島與花東地區普遍的留鳥。

    體長 18 公分,翼長7.5 ~ 8.5公分,雌雄同色,像白頭翁,但臉頰白色,有八字鬍、頭頂至後頸部羽色烏黑,眼之後方暗褐色,雙頰、耳羽和喉部為白色,喙黑色,喙角有一橙色小痣,背部、翅膀和尾羽為橄欖綠略帶灰色,胸部淡褐色,腹部白色,腳黑色。

    叫聲略聒噪,有多種變化,因其好鳴,堪稱「繞舌高手」。

    繁殖期為 3 ~ 7 月,築巢於離地面 0.2 ~ 2.1 公尺之樹枝上,巢呈碗狀,與白頭翁十分相似。

  • 12

    一窩產 3 ~ 4 枚蛋,一季可有 2 窩,蛋和白頭翁相似,蛋近淺紫色有棕紅色的污斑,但烏頭翁蛋的污斑比白頭翁更有光澤,且污斑的密度在鈍圓端亦較白頭翁為濃密,稍尖的一端稀疏,蛋經親鳥伏孵約二個星期。

    在台灣五種鵯科鳥類中,烏頭翁與白頭翁是一般人最熟悉的。這兩種鳥類的分佈都十分狹隘,前者為只存在於台灣的特有種,後者則是僅存於大陸華南地區及台灣的特有亞種。

    兩者的型態與習性皆相當類似,外型上的明顯差異僅有頭部羽毛顏色的黑白以及嘴基斑點的有無。

    兩種鳥類在本島的族群分佈有明顯地理分隔,白頭翁分佈於西部、北部和東北部地區,而東部之花東縱谷及恆春半島則是烏頭翁的勢力範圍;烏頭翁隔著中央山脈與西台灣的白頭翁遙遙相望。

  • 13

    花蓮及楓港是兩者的交界地帶,也因此,在那地區有烏頭翁及白頭翁配對產生,白頭翁與烏頭翁雜交的現象卻愈來愈多,同時具有兩者特徵的雜頭翁。烏頭翁的特有性將隨著廣泛的雜交行為而消失。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紅嘴黑鵯

  • 25

    又稱為「紅喙嗶仔」、「紅嘴嗶仔」 、 「紅嘴烏秋」、「山烏秋」。

    屬於特有亞種,普遍的留鳥。

    雌雄同色,頭上有著明顯的「貝克漢」龐克冠羽。體背面和腹面胸部以上有綠色閃光,成鳥全身墨黑,喙和腳為朱紅色,飛羽和尾羽外瓣灰青色,腹部以下為無光澤之灰黑色。剛出生的紅嘴黑鵯其喙和腳不像成鳥一樣具有朱紅色,因此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大卷尾」。

  • 26

    據說此鳥為了替原住民傳送火種到部落,而把嘴、腳給燙傷全身也燻成黑色了。關於「紅嘴黑鵯」的紅嘴,在原住民部落有多種傳說流傳至今,讓原住民視紅嘴黑鵯為聖鳥,不敢侵犯。相傳在一次水災中,布農部落孤立無援,就是紅嘴黑鵯啣著火種前來相助,讓住民得以取暖、烹食,保住了整個部落的人命,而紅嘴黑鵯卻也因此燒紅了嘴、腳。有另一說,山區部落乾旱發生大火,延燒數日,死傷無數,紅嘴黑鵯看見,心生不忍,為了幫忙救火,嘴喙和腳趾為火苗燒得通紅,成為烙記,一直至今。布農族人稱紅嘴黑鵯為haipis,布農族人為感謝haipis,而不獵殺haipis。

    主要分佈於中、低海拔 (200 ~ 1200 公尺) 森林邊緣,是低海拔山地非常普遍的山鳥,對林相不要求,平常三、五成群在樹稍上活動,喜歡站立於樹枝高處鳴叫。

    叫聲多變,有時像貓「喵」、「喵」的叫聲,有時發出「小氣鬼」、「小氣鬼」的叫聲。

  • 27

    繁殖期為 4 ~ 6 月,築巢於地面 2 ~ 3 公尺之樹枝上,用細小竹枝、細蔓藤條、草莖和樹葉等造成。巢碗狀。

    蛋為淡粉紅色,有褐色紫斑。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白環鸚嘴鵯

  • 37

    又稱為「石鶯哥仔」。

    屬於特有亞種,留鳥。

    雌雄同色,頭至後頸石板黑色。體背、肩羽橄欖綠色,翼之飛羽暗褐色,各羽外緣欖黃色,尾羽欖黃色,末端有暗褐色闊邊,頸部有一白橫帶延伸至頸側甚為醒目。腹部黃綠色,嘴短而厚,呈乳白色,且上喙下彎,其形類似小鸚哥,因而得名。腳褐色。

    為台灣特有亞種,另一亞種分布於中國大陸長江以南,西至雲南,東達福建沿海以及中南半島等地方。

  • 38

    普遍棲息於 600 ~ 2000 公尺之樹林邊緣和開曠的草叢地,並常單獨或 2 ~ 3 隻成群在林緣的樹枝上或芒草高莖上活動,停棲不似其他鵯科般明顯,較偏好停棲於綠葉繁茂的灌叢,喜歡於樹林中層或山坡的灌叢地帶,不會進入人類聚落。

    叫聲圓潤,短促、嘹亮似「記得是誰」、「記得是誰」之哨音,不像其他鵯科鳥類那樣聒噪。

    在台灣北部較稀少,其餘地區尚普遍。在台灣的五種鵯科鳥類中最不親近人。

    繁殖期為 5 ~ 8 月,築巢於地面 2 公尺之樹枝分叉處,用芒草花穗編成。巢呈碗狀,每窩產 3 ~ 4 枚蛋,蛋為紅褐色,無斑點。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紅耳鵯

  • 51

    俗稱「高髻冠」、「紅鬚鵯」、「高雞冠」、「高冠鳥」、「黑頭公」、「紅屁股」和「高髻郎」之稱。

    有直立的黑色的冠羽,紅色的頰斑,這二項特徵非常容易辨認,臀部橙紅色,幼鳥沒有紅色的頰斑。

    耳羽與頰下方同為纯白色,外圍以黑色。上體褐色,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上有白色的端斑。下體為白色,胸侧有近黑色的横带,尾下覆羽为猩红色。虹膜棕色或棕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留鳥,鳴叫聲為“布比-、布比-”或“威-踢-哇”。

    原產在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緬甸和南中國,在廣東一帶常被作為觀賞鳥飼養。

  • 52

    繁殖期是 3 ~ 8 月,築巢於樹上,一窩產 3 ~ 4 枚蛋,蛋為粉紅色,孵化期約 14 天。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棕耳鵯

  • 60

    棕耳鵯是台灣鵯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類。

    屬於特有亞種,留鳥。

    雌雄同色,體色為頭上,後頭羽毛略長為柳葉狀,各羽灰色而羽軸褐色,體背暗灰色,腰和尾上覆羽羽緣銹赤色,眼先黑色,眼後耳羽直至頸側均為栗色,頰、腮和喉灰白色,羽緣白色,頸和胸為栗色有分散的白點,腹部中央為白色,尾下覆羽為褐色,各羽有白色闊邊,雙翼和尾羽黑褐色,羽緣分別為橄欖色和灰色,嘴黑色,腳褐色。兩頰至胸部的棕褐色,是牠們的特徵,也是當初命名的依據。

  • 61

    在台灣有 2 個亞種,一種為留鳥,普遍棲息分佈於蘭嶼、綠島和龜山島上靠近海岸之樹林,為當地之優勢鳥類。另一種為來自日本的不規則候鳥,在台灣本島僅偶而在東部和恆春半島出現。

    棕耳鵯在日本非常普遍,但在台灣本島則完全被近親白頭翁的優勢所驅除,僅能生存於離島。相反地,在台灣極普遍的白頭翁在日本卻僅見於琉流群島,兩者的處境有些類似。

    棕耳鵯在蘭嶼島很普遍。

    繁殖期為 4 ~ 6 月,用細樹枝、植物纖維、竹葉和苔蘚等為材料,築巢於茂密樹林中層之樹枝分叉處。巢碗狀,一窩產 4 ~ 5 枚蛋,蛋為白色,有小豆色斑點。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投影片編號 1投影片編號 2投影片編號 3投影片編號 4投影片編號 5投影片編號 6投影片編號 7投影片編號 8投影片編號 9投影片編號 10投影片編號 11投影片編號 12投影片編號 13投影片編號 14投影片編號 15投影片編號 16投影片編號 17投影片編號 18投影片編號 19投影片編號 20投影片編號 21投影片編號 22投影片編號 23投影片編號 24投影片編號 25投影片編號 26投影片編號 27投影片編號 28投影片編號 29投影片編號 30投影片編號 31投影片編號 32投影片編號 33投影片編號 34投影片編號 35投影片編號 36投影片編號 37投影片編號 38投影片編號 39投影片編號 40投影片編號 41投影片編號 42投影片編號 43投影片編號 44投影片編號 45投影片編號 46投影片編號 47投影片編號 48投影片編號 49投影片編號 50投影片編號 51投影片編號 52投影片編號 53投影片編號 54投影片編號 55投影片編號 56投影片編號 57投影片編號 58投影片編號 59投影片編號 60投影片編號 61投影片編號 62投影片編號 63投影片編號 64投影片編號 65投影片編號 66投影片編號 67投影片編號 68投影片編號 69投影片編號 70投影片編號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