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5 Q&A 張黛眉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5 q&a 張黛眉 . q1 •我的孩子因記憶能力較弱,加上動作很慢,老公在教孩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5 Q&A

張黛眉

Q1• 我的孩子因記憶能力較弱,加上動作很慢,老公在教孩子時,常失去耐心,而用貶抑、嘲諷和孩子對話

• 「這種題目都寫錯,你是笨蛋嗎?你是白癡嗎?你到底是笨蛋還是白癡?」

• 例如:昨天孩子拿回課堂上考卷,造句整大題沒寫,老公很生氣問:「為什麼空白!?」兒子說:「也有好幾個人沒寫完呀!」老公說:「為什麼要跟爛的比,你要當最爛的嗎?」

• 為了這些貶抑的措詞,我非常頭疼,私下我會跟兒子說他也有很多很棒之處,只是唸書方面是需要多練幾次就可以,請問我能做些什麼?讓老公了解比馬龍效應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不再用負面語氣和孩子對話。

• 改變另一半的辦法

1.和另一半溝通

2.邀他一起上課或分享上課內容

3.把書或資料不經意放在家裡某處

4.透過別人告訴他,或分享別人的故事

5.鼓勵另一半好的行為:當他鼓勵孩子時

6.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讓他體會別人的感受

• 幫助孩子解讀爸爸的意思,看到爸爸的擔憂和隱藏在擔憂之下的愛

Q2• 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如何不吃藥而能正常學習1.小孩之前服「利他能」(短效型),但他會覺得頭痛、脹氣、食慾不振、體重減輕。2.最近改服「思銳」,但有嗜睡、食慾不振的情形

• 做為家長覺得很心疼,不知如何是好

• 用藥的決定1.如果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人際關係及自信心,建議用藥協助。

2.如果可以用外在明確的結構及賞罰等行為改變技術來改善,可以考慮不用藥物治療。

• 前額葉的發展較一般孩子慢兩年1.前額葉負責計畫、整理、先思考後行動等執行功能2.不容易從經驗中記取教訓,會重複犯一樣的錯3.用方法技巧協助他建立好的習慣4.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遠流)分心不是我的錯(遠流)

Q3

• 小朋友(一年級)每天發呆,活在幻想世界中,該帶去學校的東西都沒帶,課本、聯絡本、積木(積木課),便當盒忘了2週才帶回(每天交代找回)應該如何處理動作慢、不在意?忘東西?藉口一堆!

• 天生氣質:

接納孩子的特質與困難,給他時間學習和成長

• 後天教養:

行為分析:分析行為的前因後果,去除前

因,改變後果。

孩子的行為問題:請用行為改變技術

1.一次處理一個行為

2 .清楚定義目標行為:模糊的描述沒有用• 我不追逐打鬧—在教室跑來跑去 (清楚)

• 我不取笑別人—笑別人胖 (清楚)

• 上課和別人說話 (清楚)

• 打掃時間還沒結束,他就玩起來了 (清楚)

• 功課方面最近較不用心 (模糊)

3.行為約定:1)和孩子討論問題的原因 2)排除行為的困難

3)用適當的行為取代不適當的行為 4)明確的獎懲(代幣制度)

Q4

• 我的女兒國小四年級,比較沒自信,不敢表達意見,在意別人的看法,較無法忍受挫折與壓力,生氣時甚至說出「不想活了」。

• 另外,個子稍瘦小,但受同儕影響,嫌自己胖,一直說要減肥,不肯多吃一點,吃一餐飯量好幾次體重,稍重一點就發脾氣,找醫生、護士跟她說過都沒用,請問如何處理?

• 當孩子求助時,和孩子討論如何自我肯定。

1.別人不會因為你的表達就不理你

2.練習婉轉說出自己的想法,先不管結果如何

3.如果有好的結果,強調表達的好處

• 飲食過度控制,不要與他對抗,用其他方法淡化對食物或減重的執著。

1.透過朋友影響他對體重的看法,例如太瘦不好看

2.偶爾外食,找他喜歡吃的東西。

3.增加生活中其他可以自己控制的事情

不善表達的孩子

• 不如己意,或感到委屈時,不會用語言表達或為自己辯解。覺得自己被強迫時,就情緒瞬間爆怒,自己也難以控制。

• 孩子的想法及需求要被瞭解和尊重

• 互動之間需要更細膩的討論和說明,讓孩子理解,也幫助孩子學習說明自己的想法

• 以為別人都應該瞭解和知道他的想法,練習表達及說明自己的感受,父母要傾聽。

Q5當孩子的理想我十分高,但實際能力無法達到又無法面對挫折感,該如何引導降低期待值?(尤其是體能類)想加入足球隊,覺得自己很厲害,但體力、技能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時又怨天尤人

眼高手低的孩子

1.和孩子討論如何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要一直看著遠方的目標,而是看見眼前的小進步,如果目標是100步,先走第一步就好了。

2.把目標拆解為小段,在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小進步就會得到鼓勵,但也會有挫折,有挫折也是好事,孩子才會調整目標。

3.回頭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從這件事得到什麼快樂,可不可以從別的事情也得到相同的快樂。

Q6

• 我們家長都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努力讓孩子肯定自己,但對於氣質害羞或甚至有ADHD 傾向的孩子,如何讓師長、其他家長或同學們能體諒並接受這些孩子們?

• 親師溝通

• 入班當志工媽媽

• 入班上EQ課

親師關係

• 親師一定要合作友善,不要激化對立的情緒

• 家長要當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橋樑

• 老師也需要被鼓勵:告訴老師,他對孩子的鼓勵和稱讚很受用

• 告訴孩子老師很喜歡他,很關心他

• 彼此鼓勵,表達感謝(多看正面),不要彼此批評指責(只看到負面的)

Q7

• 想請問如果孩子(男生)被同儕同學取綽號是有關人身體特徵來取的(胸部),孩子說剛開始覺得很難過,但事後想想就沒那麼在意,可是我的感覺他沒放下,只是不去想它,我想請問老師,這種情況做父母的該如何教他,還有父母應該要用何種態度呢?

• 瞭解孩子與同學互動的情形,是不是常被用隱諱的方式欺負,還是只是同學開玩笑沒有拿捏好分寸。

• 事件過去了嗎?

1)對之前的事仍難忘記

2)繼續有新的事件換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

• 若是欺負的事情在班上發生,建議入班上EQ學園

• 教導孩子表達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他

Q8小女兒高一(青春期)

每天下課要與同學開心聊天、逛文具行、吃晚餐到8:30才回家,回家要上網,不寫功課,累了躺沙發睡著了不洗澡,早上起床匆忙洗澡,書包塞塞去上學。

自己無力改變,但不聽勸告,也會懊惱,我們覺得她人生沒有目標。

她是個拒絕面對問題,大多逃避,不會累積過去經驗教訓,只注重當下感覺的人,所以心中懊惱常常重覆出現。

因為青春期、稍微跟她說,就會生氣,所以我們都不能說,有人說耐心等到她頹廢久了之後自我覺醒,是這樣嗎?(因為很難溝通,脾氣大)

• 用筆談

• 改善關係

• 看優點(由零分開始加分)

• 找到成就感的來源

父母如何協助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成長

• 七種要命的壞習慣:批評、責備、抱怨、嘮叨、威脅、懲罰、利用獎賞控制別人

• 七種建立關係的好習慣:關懷、信任、傾聽、支持、協助、親近、鼓勵

聽比說重要

• 先閒聊後溝通,閒聊沒有壓力沒有意圖,溝通則是刻意談一件事。

• 把閒聊變成習慣。談大範圍的話題,如電視節目、運動、音樂、美食、但問題內容應正面,有助於彼此了解。

• 青少年在晚上比較愛講話,並肩談取代面對面。

避免誤解

• 你是在「幫助」孩子,但由於你同時也在向他「吼叫」,因此孩子認為你所做的事,就只是「在生氣而已」。

• 你很「擔心」,所以和孩子談他的「問題」,但他所聽到的卻是「他有毛病有缺陷」。

• 你只是在「設下限度」,但卻用處罰的形態執行,因此孩子認為你並不真的關心他,只是「想出一口氣而已」。

避免用品性標記或誇大的語詞

• 一旦孩子的行為造成衝突時,不要以品性標記(懶惰、貪心、浪費、自私、散漫)來談這件事。

• 或是用「每次都是」「總是如此」「永遠都不會改變」等誇大的語詞來否定孩子的努力

• 用我訊息(具體描述行為、造成的後果、給你的感受、你希望他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