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A06 值班主任:黄娟 主编:王红卫 美编:杨薇 焦点 时事周刊 耀新加坡当地时间 18 日下午 5 时, 李光耀的长孙李毅鹏被拍摄到走进新 加坡中央医院看望病危中的爷爷。显 赫的李氏家族在这个特殊时期,再次曝 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这个家族的第一代李光耀与妻子 柯玉芝感情深厚。柯玉芝是名校高材 生,他们相识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 1946 年,李光耀赴英留学,在剑桥大 学深造,此时柯玉芝在莱佛士学院争 取该校每年只发两份的女皇奖学金, 后来很快与李光耀在剑桥会合。1947 年的圣诞节,两人在英国注册结婚,没 有通知双方家长。1950年,李光耀和 柯玉芝回到新加坡,举行正式的婚 礼。在生活上,往往是柯玉芝照顾丈 夫,但她 2003 年中风后,两人的角色 对调,李光耀把夫人照顾得无微不 至。2010年,柯玉芝去世。在她的告 别式上,李光耀俯身靠在灵柩上,将手 指贴在自己唇边后,缓缓印在妻子脸 颊上,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李光耀和妻子共育有2子1女。 长子李显龙1952年出生,是新加坡现 任总理。1978年,李显龙与马来西亚 籍女子黄名扬结婚,他们也是相识相恋 于英国剑桥大学。1982年,黄名扬生 下第二个孩子仅三周后,因心脏病猝 死,年仅31岁。她身后留下只有19个 月大的女儿李修齐和患有白化病的幼 子李毅鹏。这是李显龙人生中的第一 个重大打击,他后来形容那段时光是自 己“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1985 年, 李显龙与在新加坡国防部担任工程师 的何晶结婚。自2002年,何晶担任政 府控股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执行董事 兼总裁。 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1955年出 生,她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的院 长,至今单身。李玮玲21岁时和一名 医生进行人生第一次约会,当时他们共 赴一个宴会,李玮玲对参加者全是富人 名流不满,于是很快与这名医生分开。 李玮玲曾在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题 为《我为什么保持单身》的文章。她在 文中说:“首先,我无法想象自己成为母 亲那样的妻子和母亲,她为我设立的标 准太高;其次,我的性情与父亲相近。” 李光耀曾对她说:“你具备我所有的品 质,它们也成为你的缺点。” 李光耀小儿子李显扬1957年出 生,1995 年至 2007 年担任新加坡电信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09年担任新加 坡民航局主席。李显扬的太太是新加 坡著名经济学家林崇椰教授的女儿林 学芬,她是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创 办新加坡斯坦福律师事务所,是环太平 洋律师协会的前任主席。李显扬和林 学芬 1981 年结婚,育有 3 子。 李光耀家族的第三代很少在媒体前 曝光。李显龙共有4个孩子,女儿李修 齐和儿子李毅鹏是前妻黄名扬所生,儿 子李鸿毅和李浩毅是现任妻子何晶所 生。李毅鹏就是 18 日在新加坡中央医 院露面的李光耀长孙,他1982年出生, 患有白化病,曾经还受自闭症困扰。经 过家人和医生的悉心照料,他顺利从新 加坡国立大学毕业。李光耀认为他是 “最乖巧最讨人喜爱的孙子”。李显龙 子女中排行老三的李鸿毅1987年出 生,2007年服兵役期间曾闹出一桩沸 沸扬扬的新闻。据雅虎新闻网报道,当 时,他在军中传播一封投诉同事的电子 邮件,此举触犯国防部守则,受到惩 罚。李鸿毅曾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海 外优异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 读经济学,之后在谷歌工作过两年,任 产品经理。李显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 时表示:“从目前来看,我的孩子对政治 不太感兴趣。” 李显扬有三个儿子,长子李胜武 1985年出生,2011年攻下牛津大学经济 系的本硕学位,现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 次子李桓武1986年出生,2011-2012年 曾在高盛新加坡投行部工作,经过两次跳 槽,目前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三子李韶 武1995年出生,正在服役。 (俞懿春) 李光耀和他的家人们 新加坡“国父”病情危重国民为他祈福李显龙总理向公众支持致谢 李光耀牵动全球目光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以前曾接受 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 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 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 将进一步增强。 李光耀自1976 年以来多次访问中 国,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留下深 刻印象。 李光耀说:“中国自 1978 年以来的 变化令人惊奇。在上世纪70年代,即使 北京和上海这样大城市里的楼房,也破 烂不堪。街道上灯光昏暗,人们穿的都 是灰色或蓝色的服装。而现在的中国城 市,尤其沿海城市,拥有以惊人速度涌现 的高楼大厦及宽阔的高速公路……中国 经济正在为人们提供日益提高的生活水 平和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方式。” 李光耀表示,令人印象更深的是中 国年轻一代的教育水平,他们对市场、经 济、金融、法律及科技的了解正在不断提 高。他认为,中国重视教育的做法将会 提高下一代中国人的竞争力。再过四五 十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治 理及法制上的差距将会缩小。 在谈到中国应如何解决目前发展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光耀认为,多年 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 由于信贷危机及美国金融系统的其他问 题已经蔓延到欧洲和日本,出口日益放 缓,中国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的出口将会 下滑。中国有必要通过在基础设施上增 加投入及鼓励民众的日常消费来快速盘 活经济。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深化和加 强与新加坡及整个东盟的关系。 2008 年 8 月 8 日,李光耀专程前往 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并对此赞誉有 加。他表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叹 为观止”。数以万计的运动员和外国客 人会聚北京,但北京的交通状况良好,反 映了中国政府高效的组织能力。 李光耀对记者说: “北京市民举止甚 佳,特别是那 100 万名志愿者,他们面带 微笑,乐于帮助所有来访者,给大家留下 了很好的印象。现在的任务是应在奥运 会之后继续保持这一点。另外,在北京 城市的绿化上,中国已经超过了新加 坡。在各条道路旁,你们拥有长达数公 里的正在竞相开放的花卉和4000 万个 花坛。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我也 质疑其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能够做到这 一点。” 记者 张永兴 郑晓奕 (据新华社电) 李光耀看中国 称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 变化令人惊奇 新加坡总理公署20 日中午发布公告说,建国 总理李光耀病情依然危 重。深爱他的新加坡国民 在为他祈福。他的病情牵 动了全世界的目光。 今年2月5日,李光耀 因感染严重肺炎入院接受 治疗。28日,新加坡总理 公署发布消息称李光耀病 情稍有好转,但是仍然使 用镇静剂、呼吸机及抗生 素。本月 17 日,新加坡总 理公署证实李光耀病情恶 化。 “李光耀先生病情依 然危重,”总理公署在官方 网站每天例行更新的李光 耀情况声明中说,“李(显 龙)总理对公众的支持和 美好祝愿表示感谢。”根据 总理公署的最新公告,李 光耀目前仍在新加坡中央 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危 急。当天下午,医院特地 划出一个区域让公众留下 慰问的卡片或者花束,已 有不少民众前往。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据新华社新加坡3月20日电 18 日晚间, 互联网曾流传一张新加坡总理公署网页截图,声 称李光耀逝世,后被证实为虚假消息。新加坡总 理公署声明,有关消息为假消息,网页截屏为伪 造,已就此向警方报案。 据新加坡媒体20日报道,一名未满16岁的 新加坡男学生被疑制作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 世的假公告,目前正在接受警方的调查。 警方说,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名学生篡改了 总理公署于2010年发出的一封公告信内容,将其 制作成李光耀去世的假公告,并将截图发布。 警方说,相信这名学生是单独行动。他目前 涉嫌触犯滥用电脑法令。一旦罪名成立,他将面 临不超过 5 万新元(1 新元约合 4.6 元人民币)的罚 款,或 10 年以内的监禁,或者两者兼施。 涉嫌制造李光耀病逝假公告 新加坡一未满16岁 男生遭调查 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 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被誉为“新 加坡国父”。他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 老之一,也是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 人物之一。 新加坡有今日的成就,当然不是李 光耀一人的功劳。但是,若没有李光 耀,新加坡大概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李 光耀是特殊时代在特殊地域产生的特 殊人物,历史很难复制。 不管是正式地还是非正式地,李光 耀已经领导了新加坡50多年,美国政 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称赞李光耀是20 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他的影 响力在 21 世纪或许会更为显著。 李光耀 1923 年 9 月 16 日生于新加 坡,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 1954 年 11 月,他创建了人民行动党,并 任秘书长。1959 年 6 月 3 日,新加坡自 治邦成立,人民行动党在首次选举中成 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自治 邦政府总理。 1963 年 9 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 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李光耀 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 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 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 1990 年 11 月,李光耀卸任总理一 职,于次年任新加坡总理公署高级部 长;1997 年任内阁资政,2001 年 11 月 连任。 2011年5月,年近九旬的李光耀发 表联合声明,宣布他不会在新一届内阁 中担任职位。 “新加坡国父”让世界尊敬 新加坡可谓 21 世纪的城市榜样, 没有荒废的土地,也没有过剩的人 口。新加坡管理国家就如同经营公司 一样,并一直受到高度赞扬(据称李光 耀是刻意按照英荷壳牌石油集团的模 式设立政府机关、行政部门和激励体 制)。这个国家的经济策略看起来如 同商业计划一般,其公务员享有全球 最高的薪水,并一直都被评为世界上 最为清廉的国家。 新加坡的福利体系跟欧洲如出一 辙,包括国民医疗保险和低成本的教 育体制。新加坡通过一系列激励方案 培养市民的良好行为,而这些方案又 能使人们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 中都保持稳定,专心工作。新加坡的 失业率一直很低,几乎没有人无所事 事。新加坡还通过征收消费税和向有 车族收取拥堵费来促进对可持续发展 有利的行为。 新加坡在 20 世纪留下的这些遗产 使之成为了真正成功的后殖民国家,这 样的国家屈指可数。借用李光耀所著 长篇回忆录中一卷的题目来说—新 加坡则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第一 世界的强国。 新加坡:21世纪的城市榜样 李光耀先生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 中国的友好关系,先后访华达 27 次,与 中国三代领导人都有直接接触,见证了 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发展。 李光耀与江苏同样情缘深厚,自 1992年起十次访问江苏。1994年,李光 耀访问江苏,把他在中国实验和推广“新 加坡经验”的试验田落户在苏州金鸡湖边 的农田上,十多年后,这里长出了无数的 高楼大厦,一座崭新的城市成为中国新城 市建设的样板。此间仍广泛传播着李光 耀是如何发现并选定这块地方的故事。 最新统计表明,苏州工业园区生产 总值突破 1000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接近新加坡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近 160亿美元,成为公认的中国对外开放 的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 范。 (新华) 访华27次,与江苏有不舍情缘 李光耀、夫人柯玉芝与李显龙的合照。 李光耀的长孙李毅鹏。 虽受西方教育,但李光耀对西方思维有自己 的看法。当他主政时,他不止一次与西方媒体过 招、交锋,甚至对簿公堂,且完胜外媒。他对媒体, 有自己的看法。 【必控诉】 2010 年3 月24 日,美国《纽约时报》旗下《国际 先驱论坛报》刊登一封公开致歉信,专栏作家菲利 普·鲍林承认,所写文章诽谤新加坡政府领导人,承 诺向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国务资政吴作栋和内 阁资政李光耀支付大约 11 万美元名誉损失补偿。 鲍林在《同为一家人》的文章中把李光耀父子 列入所谓“亚洲政治王朝”,暗示李显龙靠“世袭” 上位而不是凭真本事当上总理。李光耀等三人在 新加坡法院控告报纸和作者诽谤,最终胜诉。 这是同一家报纸同一名撰稿人第二次因同一 原因公开致歉。早在1994年,鲍林就曾因一篇观 点类似的文章被李光耀捉住把柄吃了官司。当 年,《国际先驱导报》道歉赔钱后曾作承诺,不再重 复类似言论。 【皆完胜】 细数李光耀跟媒体那些事儿,不难发现,自 1965年至今,李光耀以个人身份诉媒体诽谤案件 不下20起,无一败诉。全球领导人中,大概没有 几人如李光耀那样频繁跟西方媒体过招,《时代周 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泰 晤士报》和彭博新闻社等大牌媒体无一例外对李 光耀举了白旗。 1990 年,《泰晤士报》专栏作家伯纳德·莱文 在一篇文章中指责李光耀治国“专断”。李光耀致 信这名记者,邀他在伦敦举行一场面对面的电视 直播辩论。对方没有“接招”,称李光耀应该通过 报纸而非其他媒介回应。李光耀再次回信表示 “遗憾”,《泰晤士报》未予刊载。随后,李光耀在 《独立报》买下整版广告刊登这封回信。他说,提 出质疑的人如果不肯面对他的批评对象,还有什 么话可说呢。 剑桥毕业、律师出身的李光耀懂法律,懂媒 体,懂政治。面对外媒对新加坡领导人的恶意诽 谤,他反应强硬,一招制胜。按他的说法,如果允 许外国媒体“拉我的尾巴,掐我的脖颈而没受到惩 罚,那新加坡媒体很快也会效仿”;如果新加坡政 府不回击应战,本国民众就会认为“领导人不敢辩 驳或者辩不过对方,从而不尊重我们”。 【传理念】 多年以来,西方媒体从未停止对新加坡政治 自由的批评。以本国法律维护人格尊严、与外国 媒体交锋,显然要比其他行政手段高明有效得 多。这正是他实用主义思想在实际中的运用。 李光耀曾说,如果外媒诽谤新加坡领导人,政 府可以禁止报纸在新加坡发行,还可提起诉讼。 他懂得审时度势,拿捏轻重,胜券在握,因为“世上 不仅只有你(外媒)一个聪明人”。 外媒的诽谤、西方的批评,从未动摇李光耀的 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他认为,美国和欧洲把自 己那套所谓人权、民主标准强加于世界,不可能成 功。也正因他对“亚洲价值观”的笃定信念和长期 践行,才在短短几十年间构建出一个秩序井然、经 济发达、文明富裕的亚洲“微型强国”。 韩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敢“斗”外媒的李光耀 3月20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著作摆放 在新加坡的一家书店内。 根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0日的最新公告,新加 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病情仍然处于危重状态。 新华社/法新 3 月 20 日,市民在新加坡 中央医院献花及祝福卡。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李光耀牵动全球目光hnrb.hinews.cn/resfile/2015-03-21/006/hnrb20150321006.pdf2015/03/21  · 李光耀曾对她说:“你具备我所有的品 质,它们也成为你的缺点。”

  • Upload
    others

  • View
    2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李光耀牵动全球目光hnrb.hinews.cn/resfile/2015-03-21/006/hnrb20150321006.pdf2015/03/21  · 李光耀曾对她说:“你具备我所有的品 质,它们也成为你的缺点。”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A06 值班主任:黄娟 主编:王红卫 美编:杨薇焦点时事周刊

■■■■■ ■■■■■ ■■■■■

这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渣打银行新加坡论坛(二○一三年

三月二十日摄)。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新加坡当地时间18日下午5时,李光耀的长孙李毅鹏被拍摄到走进新加坡中央医院看望病危中的爷爷。显赫的李氏家族在这个特殊时期,再次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这个家族的第一代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感情深厚。柯玉芝是名校高材生,他们相识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946年,李光耀赴英留学,在剑桥大学深造,此时柯玉芝在莱佛士学院争取该校每年只发两份的女皇奖学金,后来很快与李光耀在剑桥会合。1947年的圣诞节,两人在英国注册结婚,没有通知双方家长。1950年,李光耀和柯玉芝回到新加坡,举行正式的婚礼。在生活上,往往是柯玉芝照顾丈夫,但她2003年中风后,两人的角色对调,李光耀把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2010年,柯玉芝去世。在她的告别式上,李光耀俯身靠在灵柩上,将手指贴在自己唇边后,缓缓印在妻子脸颊上,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李光耀和妻子共育有 2 子 1 女。长子李显龙1952年出生,是新加坡现任总理。1978年,李显龙与马来西亚籍女子黄名扬结婚,他们也是相识相恋于英国剑桥大学。1982年,黄名扬生下第二个孩子仅三周后,因心脏病猝死,年仅31岁。她身后留下只有19个月大的女儿李修齐和患有白化病的幼子李毅鹏。这是李显龙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他后来形容那段时光是自己“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1985年,李显龙与在新加坡国防部担任工程师的何晶结婚。自2002年,何晶担任政府控股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

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 1955 年出生,她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的院长,至今单身。李玮玲21岁时和一名医生进行人生第一次约会,当时他们共赴一个宴会,李玮玲对参加者全是富人名流不满,于是很快与这名医生分开。李玮玲曾在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题

为《我为什么保持单身》的文章。她在文中说:“首先,我无法想象自己成为母亲那样的妻子和母亲,她为我设立的标准太高;其次,我的性情与父亲相近。”李光耀曾对她说:“你具备我所有的品质,它们也成为你的缺点。”

李光耀小儿子李显扬 1957 年出生,1995年至2007年担任新加坡电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09年担任新加坡民航局主席。李显扬的太太是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林崇椰教授的女儿林学芬,她是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创办新加坡斯坦福律师事务所,是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的前任主席。李显扬和林学芬1981年结婚,育有3子。

李光耀家族的第三代很少在媒体前曝光。李显龙共有4个孩子,女儿李修齐和儿子李毅鹏是前妻黄名扬所生,儿子李鸿毅和李浩毅是现任妻子何晶所生。李毅鹏就是18日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露面的李光耀长孙,他1982年出生,患有白化病,曾经还受自闭症困扰。经

过家人和医生的悉心照料,他顺利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李光耀认为他是

“最乖巧最讨人喜爱的孙子”。李显龙子女中排行老三的李鸿毅1987年出生,2007年服兵役期间曾闹出一桩沸沸扬扬的新闻。据雅虎新闻网报道,当时,他在军中传播一封投诉同事的电子邮件,此举触犯国防部守则,受到惩罚。李鸿毅曾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海外优异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经济学,之后在谷歌工作过两年,任产品经理。李显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我的孩子对政治不太感兴趣。”

李显扬有三个儿子,长子李胜武1985年出生,2011年攻下牛津大学经济系的本硕学位,现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次子李桓武1986年出生,2011-2012年曾在高盛新加坡投行部工作,经过两次跳槽,目前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三子李韶武1995年出生,正在服役。

(俞懿春)

李光耀和他的家人们

新加坡“国父”病情危重 国民为他祈福 李显龙总理向公众支持致谢

李光耀牵动全球目光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以前曾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李光耀自1976年以来多次访问中国,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留下深刻印象。

李光耀说:“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奇。在上世纪70年代,即使北京和上海这样大城市里的楼房,也破烂不堪。街道上灯光昏暗,人们穿的都是灰色或蓝色的服装。而现在的中国城市,尤其沿海城市,拥有以惊人速度涌现的高楼大厦及宽阔的高速公路……中国经济正在为人们提供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方式。”

李光耀表示,令人印象更深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教育水平,他们对市场、经济、金融、法律及科技的了解正在不断提高。他认为,中国重视教育的做法将会提高下一代中国人的竞争力。再过四五十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治理及法制上的差距将会缩小。

在谈到中国应如何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光耀认为,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由于信贷危机及美国金融系统的其他问题已经蔓延到欧洲和日本,出口日益放缓,中国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的出口将会下滑。中国有必要通过在基础设施上增加投入及鼓励民众的日常消费来快速盘活经济。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深化和加强与新加坡及整个东盟的关系。

2008年8月8日,李光耀专程前往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并对此赞誉有加。他表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叹为观止”。数以万计的运动员和外国客人会聚北京,但北京的交通状况良好,反映了中国政府高效的组织能力。

李光耀对记者说:“北京市民举止甚佳,特别是那100万名志愿者,他们面带微笑,乐于帮助所有来访者,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现在的任务是应在奥运会之后继续保持这一点。另外,在北京城市的绿化上,中国已经超过了新加坡。在各条道路旁,你们拥有长达数公里的正在竞相开放的花卉和4000万个花坛。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我也质疑其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记者 张永兴 郑晓奕(据新华社电)

李光耀看中国称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

变化令人惊奇

新加坡总理公署 20日中午发布公告说,建国总理李光耀病情依然危重。深爱他的新加坡国民在为他祈福。他的病情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

今年2月5日,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炎入院接受治疗。28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消息称李光耀病情稍有好转,但是仍然使用镇静剂、呼吸机及抗生素。本月17日,新加坡总理公署证实李光耀病情恶化。

“李光耀先生病情依然危重,”总理公署在官方网站每天例行更新的李光耀情况声明中说,“李(显龙)总理对公众的支持和美好祝愿表示感谢。”根据总理公署的最新公告,李光耀目前仍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危急。当天下午,医院特地划出一个区域让公众留下慰问的卡片或者花束,已有不少民众前往。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据新华社新加坡3月20日电 18日晚间,互联网曾流传一张新加坡总理公署网页截图,声称李光耀逝世,后被证实为虚假消息。新加坡总理公署声明,有关消息为假消息,网页截屏为伪造,已就此向警方报案。

据新加坡媒体20日报道,一名未满16岁的新加坡男学生被疑制作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的假公告,目前正在接受警方的调查。

警方说,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名学生篡改了总理公署于2010年发出的一封公告信内容,将其制作成李光耀去世的假公告,并将截图发布。

警方说,相信这名学生是单独行动。他目前涉嫌触犯滥用电脑法令。一旦罪名成立,他将面临不超过5万新元(1新元约合4.6元人民币)的罚款,或10年以内的监禁,或者两者兼施。

涉嫌制造李光耀病逝假公告

新加坡一未满16岁男生遭调查

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他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新加坡有今日的成就,当然不是李光耀一人的功劳。但是,若没有李光耀,新加坡大概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李光耀是特殊时代在特殊地域产生的特殊人物,历史很难复制。

不管是正式地还是非正式地,李光耀已经领导了新加坡50多年,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称赞李光耀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他的影响力在21世纪或许会更为显著。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

1954年11月,他创建了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人民行动党在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李光耀

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

1990年11月,李光耀卸任总理一职,于次年任新加坡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7年任内阁资政,2001年11月连任。

2011年5月,年近九旬的李光耀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他不会在新一届内阁中担任职位。

“新加坡国父”让世界尊敬

新加坡可谓21世纪的城市榜样,没有荒废的土地,也没有过剩的人口。新加坡管理国家就如同经营公司一样,并一直受到高度赞扬(据称李光耀是刻意按照英荷壳牌石油集团的模式设立政府机关、行政部门和激励体制)。这个国家的经济策略看起来如同商业计划一般,其公务员享有全球

最高的薪水,并一直都被评为世界上最为清廉的国家。

新加坡的福利体系跟欧洲如出一辙,包括国民医疗保险和低成本的教育体制。新加坡通过一系列激励方案

培养市民的良好行为,而这些方案又能使人们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保持稳定,专心工作。新加坡的失业率一直很低,几乎没有人无所事事。新加坡还通过征收消费税和向有

车族收取拥堵费来促进对可持续发展有利的行为。

新加坡在20世纪留下的这些遗产使之成为了真正成功的后殖民国家,这样的国家屈指可数。借用李光耀所著长篇回忆录中一卷的题目来说——新加坡则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第一世界的强国。

新加坡:21世纪的城市榜样

李光耀先生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先后访华达27次,与中国三代领导人都有直接接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发展。

李光耀与江苏同样情缘深厚,自1992年起十次访问江苏。1994年,李光

耀访问江苏,把他在中国实验和推广“新加坡经验”的试验田落户在苏州金鸡湖边的农田上,十多年后,这里长出了无数的

高楼大厦,一座崭新的城市成为中国新城市建设的样板。此间仍广泛传播着李光耀是如何发现并选定这块地方的故事。

最新统计表明,苏州工业园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接近新加坡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近160亿美元,成为公认的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 (新华)

访华27次,与江苏有不舍情缘

李光耀、夫人柯玉芝与李显龙的合照。 李光耀的长孙李毅鹏。

虽受西方教育,但李光耀对西方思维有自己的看法。当他主政时,他不止一次与西方媒体过招、交锋,甚至对簿公堂,且完胜外媒。他对媒体,有自己的看法。

【必控诉】

2010年3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旗下《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一封公开致歉信,专栏作家菲利普·鲍林承认,所写文章诽谤新加坡政府领导人,承诺向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国务资政吴作栋和内阁资政李光耀支付大约11万美元名誉损失补偿。

鲍林在《同为一家人》的文章中把李光耀父子列入所谓“亚洲政治王朝”,暗示李显龙靠“世袭”上位而不是凭真本事当上总理。李光耀等三人在新加坡法院控告报纸和作者诽谤,最终胜诉。

这是同一家报纸同一名撰稿人第二次因同一原因公开致歉。早在1994年,鲍林就曾因一篇观点类似的文章被李光耀捉住把柄吃了官司。当年,《国际先驱导报》道歉赔钱后曾作承诺,不再重复类似言论。

【皆完胜】

细数李光耀跟媒体那些事儿,不难发现,自1965年至今,李光耀以个人身份诉媒体诽谤案件不下20起,无一败诉。全球领导人中,大概没有几人如李光耀那样频繁跟西方媒体过招,《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泰晤士报》和彭博新闻社等大牌媒体无一例外对李光耀举了白旗。

1990年,《泰晤士报》专栏作家伯纳德·莱文在一篇文章中指责李光耀治国“专断”。李光耀致信这名记者,邀他在伦敦举行一场面对面的电视直播辩论。对方没有“接招”,称李光耀应该通过报纸而非其他媒介回应。李光耀再次回信表示

“遗憾”,《泰晤士报》未予刊载。随后,李光耀在《独立报》买下整版广告刊登这封回信。他说,提出质疑的人如果不肯面对他的批评对象,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剑桥毕业、律师出身的李光耀懂法律,懂媒体,懂政治。面对外媒对新加坡领导人的恶意诽谤,他反应强硬,一招制胜。按他的说法,如果允许外国媒体“拉我的尾巴,掐我的脖颈而没受到惩罚,那新加坡媒体很快也会效仿”;如果新加坡政府不回击应战,本国民众就会认为“领导人不敢辩驳或者辩不过对方,从而不尊重我们”。

【传理念】

多年以来,西方媒体从未停止对新加坡政治自由的批评。以本国法律维护人格尊严、与外国媒体交锋,显然要比其他行政手段高明有效得多。这正是他实用主义思想在实际中的运用。

李光耀曾说,如果外媒诽谤新加坡领导人,政府可以禁止报纸在新加坡发行,还可提起诉讼。他懂得审时度势,拿捏轻重,胜券在握,因为“世上不仅只有你(外媒)一个聪明人”。

外媒的诽谤、西方的批评,从未动摇李光耀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他认为,美国和欧洲把自己那套所谓人权、民主标准强加于世界,不可能成功。也正因他对“亚洲价值观”的笃定信念和长期践行,才在短短几十年间构建出一个秩序井然、经济发达、文明富裕的亚洲“微型强国”。

韩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敢“斗”外媒的李光耀

3月20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著作摆放在新加坡的一家书店内。

根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0日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病情仍然处于危重状态。

新华社/法新

3月 20日,市民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献花及祝福卡。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