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1 學術研習營-語言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語法 歷史語法與華語教學 張麗麗 5 p.4 文獻篇章分析與敘事學 劉承慧 5 p.8 說「來」道「去」─漢語語法史與 方言語法史 吳瑞文 6 p.11 詞彙 方言本字研究 楊秀芳 8 p.14 音韻 時空的對話─臺灣閩南語語音變異 研究 陳淑娟 吳瑞文 共同授課 6 p.17 合音「醬」子看:歷史演變與計算 建模的觀點 曾淑娟 吳瑞文 共同授課 8 p.21 知彼知己──比較音韻及比較語法 對客語共時研究的作用 江敏華 6 p.24 南島語言 語法 台灣南島語言語法類型與教學應用 張永利 陳思瑋 共同授課 6 p.27 台灣南島民族語言的歷史與文化 李壬癸 李佩容 共同授課 8 p.32 語言習得 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 研究 黃瓊之 薩文蕙 共同授課 6 p.35 兒童語用習得 黃瓊之 4 p.38 語言障礙與語言發展 薩文蕙 4 p.40 認知語言 大腦與語言發展 李佳穎 5 p.42 大腦、語言與老化 李佳霖 5 p.46

學術研習營 語言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年1 月,〈動詞複合與象似性〉,《語言暨語言學》 4.1: 127。 - 張麗麗,2005 年5 月,〈從使役到致使〉,《臺大文史哲學報》62: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學術研習營-語言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語法

    歷史語法與華語教學 張麗麗 5 p.4

    文獻篇章分析與敘事學 劉承慧 5 p.8

    說「來」道「去」─漢語語法史與方言語法史

    吳瑞文 6 p.11

    詞彙 方言本字研究 楊秀芳 8 p.14

    音韻

    時空的對話─臺灣閩南語語音變異研究

    陳淑娟 吳瑞文 共同授課

    6 p.17

    合音「醬」子看:歷史演變與計算建模的觀點

    曾淑娟 吳瑞文 共同授課

    8 p.21

    知彼知己──比較音韻及比較語法對客語共時研究的作用

    江敏華 6 p.24

    南島語言

    語法

    台灣南島語言語法類型與教學應用 張永利 陳思瑋 共同授課

    6 p.27

    台灣南島民族語言的歷史與文化 李壬癸 李佩容 共同授課

    8 p.32

    語言習得

    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研究

    黃瓊之 薩文蕙 共同授課

    6 p.35

    兒童語用習得 黃瓊之 4 p.38

    語言障礙與語言發展 薩文蕙 4 p.40

    認知語言

    大腦與語言發展 李佳穎 5 p.42

    大腦、語言與老化 李佳霖 5 p.46

  • 2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認知語言

    跨生命週期的大腦與語言發展 李佳穎 李佳霖 共同授課

    8 p.51

    腦神經語法研究 徐峻賢 5 p.58

    大腦與語言—認識腦內解碼大師 李佳霖 4 p.61

    從心理語言學的觀點探討台灣手語對認知與大腦之影響

    邱倚璿 6 p.66

    計算機語

    言學

    計算傳播與文本分析:如何以數據觀察人類的傳播行為?

    謝舒凱 謝吉隆 共同授課

    6 p.68

    語言與科技 張俊盛 8 p.73

    翻譯

    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 廖柏森 3 p.76

    機器翻譯之應用與教學 史宗玲 4 p.79

    口譯教學與理論 汝明麗 3 p.83

    理論與實

    從製圖理論、比較句法到語言教學應用

    劉承賢 7 p.86

    生理訊號、聽覺反饋與語音研究 甯俐馨 6 p.89

    從語言學理論到教學實踐三部曲:以華語句法、習得及提問為例

    陳純音 6 p.92

    法律語言之應用研究 胡碧嬋 4 p.95

    外語服務與國際醫療 楊承淑 6 p.97

  • 3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理論與實

    專業外語與醫療翻譯 楊承淑 6 p.100

    人社研究評論的分析和撰寫 劉繼仁 8 p.102

    語言測驗理論與實務 黃恆綜 6 p.107

  • 4

    研習營-語言學門-歷史語法與華語教學 講題領域 語法 講員 張麗麗 講題 歷史語法與華語教學

    講題簡介

    課程說明:

    現代漢語不少詞語用法複雜多變,不易掌握,尤其是虛化程

    度高的功能詞,實乃華語教學的重大挑戰之一。然而,從歷史演

    變的角度視之,一些複雜難解的句法現象往往變得清晰易懂,本

    課程即嘗試說明歷史眼光對於掌握現代用法的作用。課程中將透

    過若干功能詞的歷史分析展現這方面的效能,並將研究成果運用

    於華語教學中。

    本課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內容,將透過個別詞語介

    紹歷史考察的研究方法,包含語料特性、相關語料庫、語料檢索

    分析的方法和留意事項、語言演變特性、相關理論架構等等。第

    二部分則簡單展示歷史研究成果如何運用於華語教學現場,將透

    過實例檢視目前華語教學相關教學內容以及可能的調整方式。

    課程大綱:

    一、個別詞語現代用法分析及其歷史演變歷程

    二、歷史考察方法與觀念

    三、語言演變特性

    四、從歷史到現代,從現代到教學

    進行方法: 講員講授為主,並歡迎現場隨時提問。

    建議閱讀文獻

    郭錫良,2005,《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紹愚、曹廣順主編,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

    商務印書館。

    Hopper, Paul J.和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原著,張麗麗翻譯,

    2013,《語法化》,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李小凡、張敏、郭銳等著,2015,《漢語多功能語法形式的語義

    地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真,2015,《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

  • 5

    陸儉明,2013,《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四版),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

    務印書館。

    鄧守信,201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二版),臺北:文鶴

    書局。

  • 6

    張麗麗

    學歷 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著作

    張麗麗,2001 年 11 月,〈試論促使「將」「把」虛化的因素〉,《臺大文史哲學報》55: 295-338。

    張麗麗,2003 年 1 月,〈動詞複合與象似性〉,《語言暨語言學》4.1: 1-27。

    張麗麗,2005 年 5 月,〈從使役到致使〉,《臺大文史哲學報》62: 119-152。

    張麗麗,2006 年 1 月,〈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語言暨語言學》7.1: 139-174。

    張麗麗,2006 年 11 月,〈從使役到條件〉,《臺大文史哲學報》65: 1-38。

    張麗麗,2006 年 12 月,〈使役動詞的多重虛化──從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層面觀之〉,《臺大中文學報》25: 333-374。

    張麗麗,2007 年 3 月,〈《易傳》中的「以……也句」〉,《周易研究》2007.2: 28-43。

    張麗麗,2009 年 9 月,〈從限定副詞到充分條件連詞〉,《清華學報》39.3: 355-388。

    張麗麗,2009 年 11 月,〈試論縱予連詞「即」、「便」、「就」的形成〉,《臺大文史哲學報》71: 99-145。

    張麗麗,2010 年 10 月,〈返回義趨向詞作狀語──從語義框架看虛化〉,《語言暨語言學》11.4:803-851。

    張麗麗,2011 年 12 月,〈轉折義副詞「反」、「卻」、「倒」的歷史演變與用法分布〉,《漢學研究》29.4: 253-288。

    張麗麗,2012 年 3 月,〈從限定到轉折〉,《臺大中文學報》36: 245-298。

    張麗麗,2012 年 9 月,〈從回指到承接──試論「就」與「即」承接功能的來源〉,《臺大中文學報》38: 309-358。

    張麗麗,2015 年 1 月,〈「即」、「便」、「就」時間副詞功能的形成〉,《語言暨語言學》16(2): 139-168。

    張麗麗,2015 年 11 月,〈「便」的語法化考察〉,《台大文史哲學報》83: 151-202。

    張麗麗,2016 年 6 月,〈「可」疑問用法來源補議〉,《漢學研究》34.2: 1-35。

    張麗麗,2016 年 9 月,〈轉折詞「可」與「可是」演變綜論〉,《成大中文學報》54: 167-206。

  • 7

    張麗麗,2017 年 3 月,〈試論「可」強調用法的來源〉,《清華學報》新 47.1: 1-44。

    張麗麗,2018 年 10 月,〈讓步關聯詞「盡」與「盡管」的形成〉,中國社科院語言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第 12 輯,頁 44-64。

    張麗麗,2018 年 12 月,〈轉折句常見語氣副詞的形成〉,《成大中文學報》第 63 期,頁 191-230。

    張麗麗,2019 年 6 月,〈反義複合語氣副詞的用法及成因〉,《國文學報》第 65 期,頁 1-42。

    張麗麗,2019 年 10 月,〈漢語轉折詞演變綜論〉,中國社科院語言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第 13 輯,頁 315-337。

    榮譽獎項 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

  • 8

    研習營-語言學門-文獻篇章分析與敘事學 講題領域 語法 講員 劉承慧 講題 文獻篇章分析與敘事學

    講題簡介

    本課程為古典敘事學和歷史語言學的跨領域課程。歷史語言學和

    古典敘事學在當前的人文學科架構中隸屬不同的學門領域,然而

    文獻篇章分析卻無疑是詮釋古代敘事文本的有效途徑。古今語言

    存在巨大差異,透過文獻篇章分析掌握古代的敘事語言乃至敘事

    體裁程式,可以讓我們跨越語言的隔閡,更加地貼近文本的真實

    面貌。本課程講述如何運用語法知識解讀先秦文獻篇章,從篇章

    類型切入語體和文體問題,以此闡述《左傳》敘事體裁程式,並

    進而詮釋文本的意義。

    建議閱讀文獻

    劉承慧 2018〈先秦語體特徵及其解釋——以《左傳》為主要論據的研究〉《當 代修辭學》205:59-72。

    劉承慧 2016〈論《左傳》敘事文〉《中國敘事學:中國古典敘事詩文》,李貞慧編,頁 99-13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承慧 2013〈先秦敘事文的構成與分類〉《清華中文學報》9:81-121。

    劉承慧 2011〈試論《左傳》文句、文篇與敘事文本的對應關係〉《清華中文學報》6:83-116。

    劉承慧 2011〈先秦敘事語言與敘事文本詮釋〉《清華中文學報》5:45-88。

    劉承慧 2010〈先秦書面語的小句合成體——與現代書面語的比較研究〉《清華中文學報》4:143-186。

    劉承慧 1998〈試論先秦漢語的構句原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75-101。

  • 9

    劉承慧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後

    著作

    劉承慧 2019〈重探先秦句末語氣詞――激進構式語法的“也字式”分析〉《歷史語言學研究》19:284-294。

    劉承慧 2019〈語體角度的先秦語法演變分析――從《左傳》、《荀子》的「雖然」、「然則」談起〉《漢學研究》37.2:1-24。

    劉承慧 2018〈先秦語體特徵及其解釋——以《左傳》為主要論據的研究〉《當代修辭學》205:59-72。

    劉承慧 2017〈《世說新語》文篇析論〉《漢學研究》35.2: 207-224。

    劉承慧 2017〈試論《孟子》類推修辭〉《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1:67-73。

    劉承慧 2016〈論《左傳》敘事文〉《中國敘事學:中國古典敘事詩文》,李貞慧編,頁 99-13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承慧 2015〈中古梵漢語言接觸引發的一種語法演變——以表示相對過去之時間標記為論據的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 299-314。

    劉承慧 2014〈從按斷多合句重探先秦複句問題〉《東海中文學報》28:275-290。

    劉承慧 2013〈有關先秦句末語氣詞的若干思考〉《漢學研究》31.4:1-18。

    劉承慧 2013〈先秦敘事文的構成與分類〉《清華中文學報》9:81-121。

    劉承慧 2012〈上古到中古「來」在構式中的演變〉《語言暨語言學》13.2:247-287。

    Liu, Cheng-hui. 2012.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directional verb ‘lai’: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Newes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in Chinese, ed. by Janet Zhiqun Xing, pp. 87-113.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劉承慧 2011〈漢語口語特徵與先秦句式分析〉《基於本體特色的漢語研究——慶祝薛鳳生教授八十華誕文集》,侍建國、耿

    振生、楊亦鳴主編,頁 204-22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承慧 2011〈試論《左傳》文句、文篇與敘事文本的對應關係〉

  • 10

    《清華中文學報》6:83-116。 劉承慧 2011〈先秦敘事語言與敘事文本詮釋〉《清華中文學報》

    5:45-88。 劉承慧 2010〈先秦書面語的小句合成體——與現代書面語的比

    較研究〉《清華中文學報》4:143-186。 劉承慧 2010〈中古譯經「已」對近代「了」的影響——語言接觸

    如何牽動語法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81.3:467-512。 劉承慧 2010〈先秦條件句標記「苟」、「若」、「使」的功能〉《清

    華學報》40.2:221-244。 劉承慧 2010〈漢語並列複合標記的作用〉《語言暨語言學》11.2:

    393-424。

  • 11

    研習營-語言學門-說「來」道「去」─漢語語法史與方言語法史 講題領域 語法 講員 吳瑞文 講題 說「來」道「去」─漢語語法史與方言語法史

    講題簡介

    本課程名為「方言語法史與漢語語法史」。顧名思義,本課程的

    主要內容是預計將現代漢語語法史以及文獻呈現的漢語語法史

    兩者進行有意義的整合,讓這兩種不同切入點的語法史研究可以

    彼此參照,互相補足,進而增進我們對現代漢語方言與漢語書面

    文獻兩方面的認識。 本課程將聚焦於語法功能詞(function word,傳統術語稱為虛詞)如何演變而來這項研究課題。簡言之,本課程的焦點放在功能詞

    的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問題上。語法化是指「詞彙項和構式如何在特定語境中充任語法功能,或是語法項如何發展出新

    的語法功能」。(Hopper and Traugott 原著,張麗麗譯,2013:2) 書面文獻所呈現的漢語語法史,由於漢語有三千年不間斷的文獻

    資料,這些資料大多數又都以漢字書寫,經過一定的訓練後可以

    有基本的識讀。漢語文獻資料使我們得以觀察種種語法現象在時

    間推移過程中的興起與式微,並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探討種種語法

    演變。至於漢語方言這部分,從事方言語法史的研究最初步的基

    礎是語法材料的記錄以及語法系統的共時分析。有了可靠的共時

    分析之後,才能進一步去進行歷時的研究。在方法上,應當留意

    漢語方言功能成分在「發現程序」上的重要性。具體包括: 1.漢語方言功能成分語源的考證: 依據準確的音韻規則對應,探求功能成分的來源。 2.漢語方言功能成分語音的變異: 語義虛化時伴隨的語音弱化,可為語法化的旁證。 3.漢語方言內語法化途徑的建立: 詳細觀察某一功能成分,在內部建立語法化途徑。 本課程將以現代閩語(包括閩南語、閩東語及相關漢語方言)中

    趨向動詞(「來」、「去」)為具體案例,利用「語法化」這個議題

    將方言語法史與漢語語法史進行綜合性的觀察,以期盼有效地將

    方言與文獻整合起來。我們相信合則雙美,若能把漢語方言語法

    現象和漢語文獻與法進行比較,必能左右逢源,不但闡明方言與

    文獻之間的異與同,也能深化兩方面的知識。

    建議閱讀文獻

    Heine, 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7. Wor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倫敦)。

    Hopper and Traugott 原著,張麗麗譯. 2013. 《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系列之五十一《語法化》,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

  • 12

    究所。 吳福祥. 2006.《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 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楊秀芳. 1991. 《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 13

    吳瑞文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3.7-2018.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2014.6-2017.5)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2007.6-2103.7)

    著作

    吳瑞文.2017c.〈論金門閩南語介詞 ta2 的語法功能及相關問題〉,《清華中文學報》18:275-340。(THCI 第一級)

    吳瑞文.2017b.〈位移動詞「去」的南北跨方言比較〉。邢向東主編《西北方言與民俗研究論叢》(第三集)頁 77-9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瑞文.2017a.〈閩東柘榮方言完成體助詞 li0 的來源〉。何大安、姚玉敏、孫景濤、陳忠敏、張洪年編《漢語與漢藏語前沿研

    究──丁邦新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 頁 579-59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瑞文.2015b.〈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乞」在閩語中的演變〉,《中國語言學集刊》,第 8 卷第 2 期:245-266。

    吳瑞文.2015c.〈閩東北片方言兩種處置式介詞的來源及其語法化〉,吳福祥、汪國勝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七)》,頁 303-334,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瑞文.2013.〈論三明方言 the33 的語法功能及其語法化〉,《語言暨語言學》,14(2):241-275。

    吳瑞文.2011.〈閩東方言「進行/持續」體標記的來源與發展〉,《語言暨語言學》,第 12 卷第 3 期,頁 595-626。

    榮譽獎項 民國 99 年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 14

    研習營-語言學門-方言本字研究 講題領域 詞彙 講員 楊秀芳 講題 方言本字研究

    講題簡介

    方言有許多詞的本字不清楚,其中擬聲詞、合音詞,或外

    來語借詞並無本字可言;有些詞雖有本字,但或因來源較古,

    或因方言語音和構詞的特殊性,以致難以知其本字。

    對於這些實有本字的方言詞,可藉由方言與古漢語的語音

    規則對應關係,上溯古音,從古文獻找出音義相合的本字。本

    課程將以閩南語為例,講授考求閩南語本字的方法。

    這是跨語言學門與中文學門的研究,也是跨古今的研究。

    它需要整合音韻、詞彙、語法多種線索,才能完成考求的工

    作。

    因個別語詞形音義條件之異,考求本字可區分為「覓字」、

    「尋音」、「探義」三種方法。

    (一)「覓字法」:這是根據已知的古今語音規則對應關係,到

    古籍中尋覓音義用法相合的字。覓字法考證出來的本字常是我

    們不熟悉的古字,這是由於閩南語繼承漢代以前的古漢語,因

    此保存很多的古漢語詞彙。

    (二)「尋音法」:由於可能有某種語音對應規則尚未為人知曉,

    因此覓字法終究有其限制。為突破這樣的困境,我們必須掌握更

    多音義線索,去發現潛藏未顯的對應規則。藉由語音對應規則的

    新發現而考知本字的,稱為「尋音法」。尋音法考證出來的本字,

    其音字關係是我們不熟悉的,這是由於這些音讀來自早期白讀

    層,超出我們一般的語文知識之外。

    以尋音法考求本字,需要掌握豐富的音義資料,但根據語詞

    個別的音義資料,常有文獻不足之歎。若以詞族為研究單位,利

    用同族詞可相互支援的音義線索,便有助於解決文獻不足的問

    題。

    (三)「探義法」:這是以語義為未知項,考求本字。需要運用

    這種方法的原因,是有些字或經過特殊的語義、語法演變,或

    因構詞而有特別的語義和用法。這些字語義特別,但字形字音

    可能不出平常的知識之外。

    語義特別的字,其語義既然特別,我們又能根據什麼去循線

    考求本字?異方言間的平行構詞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啟發我們對

    於待考字語義的合理認識,由此可以指引一條考求的方向,讓我

    們以此為假設的基礎,從古漢語文獻中找出音義相合的本字。當

    然,這個字一定也要符合古今語音的規則對應。

    本課程以這三種考求法為綱領,舉例說明,講授考求本字

  • 15

    的原則與方法。在講授之外,本課程亦將帶領與會者實際操

    作,參與研究。希望藉由聽講與實習,與會者都能學習到考求

    方言本字的方法。

    建議閱讀文獻

    楊秀芳,〈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 卷特刊,臺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頁 111-146,2000 年 12 月。

    楊秀芳,〈從音字脫節看語詞的變化—以「南洋鯽仔」「胳下空」

    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169-182。2007 年 5 月。 楊秀芳,〈詞族研究在方言本字考求上的運用〉,《語言學論叢》

    40 輯,頁 194-212。2009 年 12 月。 楊秀芳,〈《三六九小報》在本字研究上的貢獻〉,《臺灣文學學報》

    22 期,頁 1-26。2013 年 6 月。 楊秀芳,〈異方言「同構詞」對方言本字研究的啟發〉,《臺灣文

    學研究集刊》18 期,頁 1-22。2015 年 8 月。

  • 16

    楊秀芳

    學歷 1969-1973 台灣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 1973-1976 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76-1982 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經歷

    1982-1984 台灣大學中文系講師 1984-1991 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91-2016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2006-2016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20160731 退休

    著作

    〈論「別」的形態變化及語法化〉,《清華中文學報》,第 11 期,頁 5-55,2014 年 6 月。

    〈古籍與方言所見「揭」的形態變化〉,《東海中文學報》,第 28期,頁 203-226,2014 年 12 月。

    Southern Hokkien-An Introduction (《閩南語概論》),與 Bernhard Fuehrer 合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年 12 月。

    〈異方言「同構詞」對方言本字研究的啟發〉,《臺灣文學研究集

    刊》18 期,頁 1-22。2015 年 8 月。 〈論「苟」的虛化〉,收入洪波、吳福祥、孫朝奮編,《梅祖麟教

    授八秩壽慶學術論文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149-173。2015 年 12 月。 〈論「穿著」義動詞「上」及其在閩語的反映〉,《臺大中文學報》,

    第 54 期,頁 1-58。2016 年 9 月。 〈漢語形態構詞的多樣性與多層性〉,《中國語言學集刊》,第 10

    卷第 2 期,頁 298-328,2017 年 12 月。 〈論「艐」與「屆」的語言關係〉,收入何大安、姚玉敏、孫景

    濤、陳忠敏、張洪年編,《漢語與漢藏語前沿研究—丁邦新

    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頁 28-4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年 12 月。

    〈從詞族觀點論坤卦的帛書《周易》卦名〉,收入黃人二編《出

    土文獻與中國經學、古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445-459。高文出版社。2019 年 9 月。 〈數位分析與漢語方言研究—論「肚」的音義來源與表現〉,《清

    華中文學報》,2019 年 12 月排版中。 〈粵方言形態構詞的多樣性與多層性〉,《中國語文通訊》第 22

    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

    究中心。排印中。 〈方言形態變化中的存古與創新〉,澳門理工學院排印中。

    榮譽獎項 民國 87 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民國 94、102 年台灣大學優良教

    師獎 民國 96 年胡適紀念講座

  • 17

    研習營-語言學門-時空的對話─臺灣閩南語語音變異研究 講題領域 音韻

    講員 陳淑娟 吳瑞文

    講題 時空的對話─臺灣閩南語語音變異研究

    講題簡介

    本課程預計從空間與時間兩個維度來探討當代臺灣閩南語的語

    音變異。臺灣閩南語一個最簡單的分類,是區分為漳州腔與泉

    州腔,同時由於這兩種腔調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長久地接觸,因

    此逐漸形成一種兼容漳泉的通行腔。 就空間的觀點而言,本課程將分析漳泉變體的接觸、融合與競

    爭,並探究臺灣閩南語的新興音變,探究台灣閩南語通行腔的

    形成演變及音變成因。 就方法論而言,本課程首先將介紹如何運用社會語言學的觀念

    和方法研究台灣閩南語的變異及變化,進而闡明如何從性別、

    年齡、社會網絡等社會因素研究閩南語的音變。也將說明進行

    語言調查時,如何使用隨機抽樣調查法、快速隱密調查法、配

    對變形法等進行相關研究。上述的研究可望獲得臺灣閩南語語

    音變異在空間上的相關知識。 就時間的觀點而言,早期歷史語言學的學者認為「我們所要觀

    察的是變化的結果,而不是變化本身」。(如 Meillet1924 原著,岑麒祥譯,2008:12)這類觀點自從 Labov 提倡語言變異的研究開始有了重大的轉變。關於語言共時變異的研究,不僅能夠

    預測未來的演變趨勢,這些知識也將對於過去可能的演變歷程

    提供具備實證性質的重要參考。 總而言之,本課程將以臺灣閩南語的語音變異為對象,從社會語

    言學的觀點進行空間的調查研究,並揭示這些研究對於語言的過

    去與未來所給予的重要啟發。

    建議閱讀文獻

    Fasold, Ralph. 1984.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1992.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Holmes, Janet.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Labov.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Soci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Trudgill, Peter. 1986. Dialects in Contact. Oxford&New York: Blackwell.

    Van den Berg, Marinus E. 1986.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Use in Taiwan. Taipei: Crane.

    洪惟仁 1992《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 18

    洪惟仁 2003《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國立台灣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惟仁 2006〈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語言暨語言學》7:2:365-416。

    洪惟仁 2009〈台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類型與方言分區〉,《臺灣語文研究》3: 284-309。

    洪惟仁 2019《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第一冊,台灣語言的分類與分區:理論語方法》,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 2019《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第二冊,臺灣語言地圖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曹逢甫 2013〈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探討〉,《語言暨語言學》14.2: 457-484。

  • 19

    陳淑娟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教授兼國際學士班主任

    經歷

    《台灣語文研究》總編輯 (2013. 1- 2013. 12) 台灣語文學會理事長 (2012.10- 2014.10)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2015. 8- 2016.7) 美國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亞洲語言文化系 訪問學者(2014.5-2014.8) 日本 愛媛大學 法學部 訪問學者(2018.3-2018.5)

    著作

    陳淑娟 2019 〈新竹老同安腔閩南語央元音的衰退及元音系統的重整〉,《清華學報》,49.3: 545-576。

    陳淑娟 2018〈方言移借或自然演變──新竹老同安腔內部之差異及變化〉,《國文學報》64:251-286。

    陳淑娟、史皓元 2018/7 〈美國新澤西州台灣移民閩南語語音的調查研究〉,《飄揚萬里覓鄉音--第五屆海外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4-117。廣州市: 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淑娟、陳彥君 2017/12,〈小琉球及綠島閩南語音變的比較研究——兩個偏泉腔離島方言的調查分析〉,《臺大中文學報》

    59: 305-350。 陳淑娟 2017/10,〈宜蘭溪北溪南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台

    灣語文研究》 12.2: 187-215。 陳淑娟、鄭宜仲 2017/4〈新竹市公共地區的語言轉移:1978 及

    2015 年的比較分析〉,《自然、人文與科技的共構交響;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29-550 。台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淑娟 2014,〈龜山島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政大中文學報》 21:213-244。

    陳淑娟 2013,〈社子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語言暨語言學》14.2: 371-408。

    陳淑娟、杜佳倫 2011,〈臺北市泉腔閩南語央元音的變異與變化〉,《臺大中文學報》35: 329-370 。

    陳淑娟 2010,〈臺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 — 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

    學》11.2: 425-468。 陳淑娟 2010,〈語言因素與社會因素對音變的影響- 以鹿谷及安

    平方言為例〉,《清華學報》40: 159-191。 陳淑娟 2010〈泰雅語的語言活力與語言復振─以司馬庫斯及竹

    東為例〉,《台灣語文研究》5.1: 15-36。 陳淑娟 2009,〈台南市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聲韻論叢》1

  • 20

    6: 137-176。 陳淑娟 2009,〈台北市公共地區三十年來語言使用的變遷 — 比

    較分析 1978 及 2008 的語言調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 6:171-206。

    吳瑞文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3.7-2018.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2014.6-2017.5)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2007.6-2103.7)

    著作

    吳瑞文.2019b.〈論現代湘語中的覃談有別及其早期形式的擬測 〉,《中國語言學集刊》11.X:已接受刊登。

    吳瑞文.2019a.〈論效攝細音字在原始閩語中的層次及其演變〉,《國文學報》,第 65 期:75-118。

    吳瑞文.2018c.〈論效攝洪音字在原始閩語中的層次及其演變〉,《語言研究集刊》,第二十一輯(羅杰瑞先生紀念文稿專輯):

    343-379。 吳瑞文.2018b.〈論原始客語中的*ai 與*iai〉。莊初升、溫昌衍主

    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十二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頁 86-10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吳瑞文.2018a.〈論原始閩語中咸攝字的擬測及相關問題〉,《漢學

    研究》36.3:91-161。 吳瑞文.2017b.〈蟹攝開口一等在原始閩語中的層次分析及相關問

    題〉,《中國語言學集刊》10.2:144-176。(本刊期實際出版年份為 2018)

    吳瑞文.2017a.〈從比較閩語的觀點論古江東方言蟹攝開口二等字的擬測〉,《聲韻論叢》,第十九輯:63-112。

    吳瑞文.2016b.〈從比較閩語的觀點論來母讀 s-的現象:*hl-複聲母的擬測〉,丁邦新、張洪年、鄧思穎、錢志安編《漢語研

    究的新貌:方言、語法與文獻》,頁 247-26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吳瑞文.2016a.〈論支祭兩韻在閩語中的分合關係及其擬測〉,鄭偉主編《邊界方言語音與音系演變論文集》,頁 137-158,上海:中西書社。

    吳瑞文.2014.〈從比較閩語的觀點論南朝江東方言齊韻的擬測〉,《東方語言學》,第 14 輯:60-81。

    榮譽獎項 民國 99 年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 21

    研習營-語言學門-合音「醬」子看:歷史演變與計算建模的觀點 講題領域 音韻

    講員 曾淑娟 吳瑞文

    講題 合音「醬」子看:歷史演變與計算建模的觀點

    講題簡介

    本課程預計探討從歷史語言學與計算建模這兩個不同的研究觀

    點,探討漢語中的合音現象。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探究所謂合音現象之前,首先要能夠指認

    出某個成分是個合音詞。要指認某個成分是合音詞,主要是透過

    比較方法來察覺,之後以方言比較來重建早期形式,再從早期形

    式來說明語音縮略乃至於合音的具體情況。從歷史觀點來探討合

    音現象,可以觀察到豐富多元的現象。然而由於演變都已經完成,

    因此在討論演變過程時只能就起點(原始形式)與終點(現存形

    式)兩端來推敲,對於語音上的演變機制不容易提出解釋。 從共時的觀點來看,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自然對話中雙字詞語音

    弱化,所抽取的聲學語音參數為連續數值。如果考慮音韻理論,

    例如音節結構的組成,進而將連續數值轉化為語言學的範疇,則

    最為極端的語音弱化,就是音韻理論中經常提及的合音現象。合

    音詞的產生是否可能有部分是來自語音形式,以及合音與語音縮

    略是否有可能連同詞語的標準型態的語音形式一併儲存在語者

    的心理詞庫?這些都是計算建模預計處理的課題之一。換言之,

    共時觀點的社會語言研究可以突破歷史語言學的限制,進一步在

    演變過程中觀察變化本身。 總的來說,本項課程預計從歷時與共時這兩個角度出發,針對漢

    語中的合音現象提出若干具有啟發性的見解。

    建議閱讀文獻

    Liu, Y.-F., S.-C. Tseng and R. Jang (2016). Deriving disyllabic word variants from a Chinese conversational speech corpu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0(1), 308-321.

    Pierrehumbert, J. B. (2001). Exemplar dynamics: Word frequency, lenition, and contrast. In J. Bybee & P. Hopper (Eds.), Frequency effects and emergent grammar, pp. 137-15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hung, Rung-fu(鍾榮富). 1996.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台灣閩南語的音段).臺北:文鶴出版公司。

    吳瑞文,2010,〈論閩東霞浦方言 mang2 nau5 的來歷及相關問題〉,《中國語言學集刊》,第 4 卷第 2 期,頁 285-304。

    楊秀芳.1993.《臺灣閩南語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

  • 22

    曾淑娟 學歷 德國畢勒佛大學語言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諮詢委員 國際研究生院─計算語言學與中文語言處理學程副召集人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所長 中華民國計算語言學學會理事與秘書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副研究員 大葉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著作

    Liu, Y.-F. and S.-C. Tseng*. (to appear). Word Use and Word-level Reduction in Story-telling Speech of Chinese-speaking Hearing and Hard of Hearing Children. In: Disfluency and Fluency of Children. Budapest.

    Chen, A. C.-H. and S.-C. Tseng. (2019). Prosodic encoding in Mandarin spontaneous speech: Evidence for clause-based advanced planning in speech production. Journal of Phonetics 76:1-22.

    Tseng, S.-C. (2019). ILAS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resources. In the Proceedings of LPSS 2019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guistic Patterns in Spontaneous Speech, pp. 13-20. Taipei.

    Tseng, S.-C. (2018)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Chinese tones. In Ho, D., Yao, Y., Chen, Z., Sun, J., Zhang, H (Eds.) A Festschrift for the 80th Birthday of Professor Ting Pang-hsin. Shanghai: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pp. 416-433.

    Tseng, S.-C. (2017). Chinese demonstratives and their spoken forms in a conversational corpus. Journal of the Phonetic Society of Japan, 21(3): 41-52.

    Liu, Y.-F., S.-C. Tseng* and R. Jang (2016). Deriving disyllabic word variants from a Chinese conversational speech corpu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0(1), 308-321.

    Tseng, S.-C. (2016). /kwo/ and /y/ in Taiwan Mandarin: Social Factors and Phonetic Varia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3):383-405.

    Prevot, L., S.-C. Tseng, K. Peshkov and A. C.-H. Chen (2015). Processing units in convers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rench and Mandarin data.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

  • 23

    6 (1): 69-92. Tseng, S.-C. (2014).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in conversation.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 5(2): 231-251.

    吳瑞文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3.7-2018.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2014.6-2017.5)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2007.6-2103.7)

    著作

    吳瑞文,2017,〈位移動詞「去」的南北跨方言比較〉。邢向東主編《西北方言與民俗研究論叢》(第三集)頁 77-9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譚家麒、吳瑞文,2011,〈論金門閩南語親屬稱謂詞前綴 an35 的來源及相關問題〉,《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 10 期,頁 161-186。

    吳瑞文,2011,〈閩東方言「進行/持續」體標記的來源與發展〉,《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 12 卷第 3 期,頁595-626。

    吳瑞文,2010,〈論閩東霞浦方言 mang2 nau5 的來歷及相關問題〉,《中國語言學集刊》,第 4 卷第 2 期,頁 285-304。

    榮譽獎項 民國 99 年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 24

    研習營-語言學門-知彼知己──比較音韻及比較語法對客語共時研究的作用 講題領域 音韻 講員 江敏華 講題 知彼知己──比較音韻及比較語法對客語共時研究的作用

    講題簡介

    客語是漢語支語言下的一個語言群,對臺灣客語的共時研究,很

    大程度上也必須奠基於我們對於漢語支語言的知識基礎上。對於

    漢語的研究,在音韻上,傳統漢語音韻學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以

    了解客語在漢語支下不同語言群中的特色,在語法上,透過與不

    同漢語語言群的比較,方言語法學也提供一個比較的基準以突顯

    客語與其他漢語語言群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本課程將介紹如何運

    用比較漢語音韻與比較漢語語法這兩項漢語研究的利器,來研究

    臺灣客語的共時音韻與共時語法,以及目前為止根據這兩項利器

    所獲得的成果。本課程也將強調,音韻與語法是一個語言的不同

    面向,分別研究固然有所專精,但全面兼顧音韻、構詞、語法與

    語義,以及這些不同面向之間的互動,更能完整認識一個語言的

    全貌,本課程除了跨語言的比較,對於跨音韻、跨詞彙及跨語法

    的跨領域研究,也將有所著墨。

    建議閱讀文獻

    江敏華 2013 〈臺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語言暨語言學》14.5:837-873。(A&HCI, LLBA, MLA, SSCI)

    江敏華 2017 〈客家話的差比句及相關問題〉 (The comparison of inequality in Hakka and some related issues),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46.2:121-150.(Scopus)

    江敏華 2018 〈《客家社會生活對話》中「到3」、「到5」功能的重疊及其與臺灣客語的比較《臺灣語文研究》13.1:91-123。(THCI)

    江敏華 2018 〈客家話臻攝讀低元音的時代層次──三個客語本字的考證〉,《漢學研究》36.3:57-90。(THCI)

    江敏華 2019 〈論清濁別義及四聲別義在客家話中的表現〉,《國文學報》65:43-74。(THCI)

    李 藍 2003 〈現代漢語方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方言》3: 214-232。

    吳福祥 2010 〈漢語方言裡與趨向動詞相關的幾種語法化模式〉,《方言》2: 97-113。

    柯理思 2001 〈從普通話裡跟“得”有關的幾個格式去探討方言類型學〉,《語言研究》2: 7-18。

    柯理思 2002 〈漢語方言裡連接趨向成分的形式〉,《中國語文研究》13: 26-44.

    柯理思 2003 〈漢語空間位移事件的語言表達─兼論述趨式的

  • 25

    幾個問題〉,《現代中國語研究》5: 1-18。 楊秀芳 2014 〈古籍與方言所見「揭」的形態變化〉,《東海中

    文學報》28:203-226。 楊秀芳 2014 〈論「別」的形態變化及語法化〉,《清華中文學報》

    11:5-55。

  • 26

    江敏華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2018.1~)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8.5-2018.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2009.8-2010.10)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2003.8-2008.5)

    著作

    江敏華. 2019. 〈論清濁別義及四聲別義在客家話中的表現〉,《國文學報》65:43-74。(THCI)

    江敏華.2018. 〈《客家社會生活對話》中「到 3」、「到 5」功能的重疊及其與臺灣客語的比較〉,《臺灣語文研究》13.1:91-123。(THCI)

    江敏華.2018. 〈客家話臻攝讀低元音的時代層次──三個客語本字的考證〉,《漢學研究》36.3:57-90。(THCI)

    江敏華. 2018. 〈台灣客語語法差異舉隅〉,收於莊初升、溫昌衍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十二屆客家方言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420-432,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江敏華. 2017.〈客語傳教士文獻中所見「話」與「講」的語法

    化與詞彙化〉,何大安、姚玉敏、孫景濤、張洪年、陳忠

    敏編《丁邦-新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頁 711-72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江敏華. 2017. 〈客家話的差比句及相關問題〉 (The comparison of inequality in Hakka and some related issues),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46.2:121-150.(Scopus)

    江敏華. 2016. 〈臺灣海陸客家話處所介詞「TU5」的用法及來源──兼論持續體標記「TEN3」的來源〉,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9 (2016) 95-120。

    江敏華. 2013.〈臺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語言暨語言學》14.5:837-873。(A&HCI, LLBA, MLA, SSCI)

  • 27

    研習營-語言學門-台灣南島語言語法類型與教學應用 講題領域 南島語言語法

    講員 張永利 陳思瑋

    講題 台灣南島語言語法類型與教學應用

    講題簡介

    台灣南島語言非常多元豐富,但是卻是台灣社群所使用語言中的少數,現今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族人使用族語能力已大幅與急

    速降低。族語教學及相關復振的推動是減緩語言傳承所面臨的困

    境不可或缺的工作,而深入了解語言的語法與使用規則是從事教

    學與傳承的第一步。本課程的目的為提昇族語傳承者對於各族語

    語法本質的了解與掌握,以回饋族語教學的成效,並促進族語在

    文化與社會上各層面的應用。 本課程預計以六小時的時間,提綱挈領地運用語法類型的知識,讓有志於族語教學與傳承之學人能系統性地了解台灣南島語

    言與漢語之共同點及差異處,進而原則性地掌握各族語的語法特

    點,有效且精確地設計相應的教材及教學方法。我們規劃的語法

    類型比較內容包括:(一)領屬與存在結構的類型對比;(二)疑

    問原位與疑問分裂焦點結構的類型對比;(三)副詞修飾和副動

    詞的類型對比;(四)主動被動和多重語態的類型對比。課程所

    討論的語言將涵蓋各族語言,包括阿美語、泰雅語、賽夏語、賽

    德克語、鄒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卑南語等。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大專院校從事原住民語言教學、研究,以及與族語創作或翻譯相關的師生,課程內容將深入淺出,有

    意修課者不需事先具備語言學相關的專業訓練即可報名參加。

    預計修習課程的成果將可應用於(但不限於)下列幾個領域:

    (一)學術研究,特別是原住民語言和漢語之間的比較研究、

    (二)族語教材、教學法與課程設計的方向以及基本原則、

    (三)族語翻譯,包括文學、聖經、新聞翻譯,乃至公文書寫

    等等,以及(四)族語著作和文化推廣。

    建議閱讀文獻

    Aldridge, Edith. 2004. Ergativity and verb-initial word order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Blust, Robert. 2002.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focus’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In Fay Wouk and Malcolm Ross (eds.), The history and typology of Western Austronesian voice systems, pp.63–78. Australi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hang, Henry Y. 2019. On numeral syntax and the typology of Formosan languag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Mini-workshop o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November 19th. (in Chinese)

  • 28

    Chang, Henry Y. 2015. Extractions in Tsou causative applicatives. Lingua Sinica 1:1–48.

    Chang, Henry Y. 2011. Transitivity, ergativity, and the status of O in Tsou. In Jung-hsing Chang (ed.), Language and cognition: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James H-Y. Tai on His 70th birthday, pp. 277–308.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hang, Henry Y. 2009. Adverbial verbs and adverbial compounds in Tsou. Oceanic Linguistics 48(2): 339–376.

    Chang, Henry Y. 2006. The guest playing host: Adverbial modifiers as matrix verbs in Kavalan. In Hans-Martin Gärtner, Paul Law, Joachim Sabel (eds.), Clause Structure and Adjuncts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pp.43–82.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Chang, Henry. Y. 1997. Voice, case and agreement in Seedeq and Kavalan. PhD dissertatio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hang, Melody Ya-yin. 1998. Wh-construc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Wh- movement in Tsou.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hang, Zhong-liang. 1996. A Study of Seediq Interrogatives.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hen, Sihwei. 2007. Applicative constructions in Atayal.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hen, Victoria. 2017.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hilippine-type voice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ustronesian primary-level subgrouping.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

    Erlewine, Michael Yoshitaka, Theodore Levin, and Coppe van Urk. 2017. Ergativity and Austronesian-type voice systems. In Jessica Coon, Diane Massam and Lisa deMena Travis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rgativ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nningsson, Lars-Åke, and Arthur Holmer. 2008. The distribution of quantifiers in Seediq. Lund University, Dept.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Working Papers 53:23–42.

    Holmer, Arthur. 1996 A parametric grammar of Seediq. Sweden: Lund University Press.

    Holmer, Arthur. 2012. Evidence from Formosan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adverb ordering. Lingua 122:902–921.

    https://ling.auf.net/lingbuzz/003904

  • 29

    Li, Paul. 1973. Rukai structur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Special Publications No.64. Taipei: Academia Sinica.

    Li, Paul. 2006. Numerals in Formosan languages. Oceanic Linguistics 45(1):133–152.

    Lin, Dong-Yi. 2013.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s in Kavalan and Ami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Liu, Dorinda Tsai-hsiu. 1999. Cleft constructions in Amis. MA thesis, Normal Taiwan University.

    Paul, Ileana and Lisa Travis. 2006. Ergativity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In Alana Johns, Diane Massam and Juvenal Ndayiragije (eds.), Ergativity, pp. 315–335. Dordrecht: Springer.

    Ross, Malcolm and Teng Stacy Fang-ching. 2005. Formos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6(4):739–781.

    Ross, Malcolm. 2015. How Rukai became Accusatively Aligned. M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tarosta, Stanley. 1988. A grammatical typology of Formosan language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59: 541–576. (Reprinted in Elizabeth Zeitoun (ed.), Formosan linguistics: Stanley Starosta’s contributions, Volume 2 Publications on Formosan languages, pp.267–296.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C6.)

    Wei, Ting-Chi. 2009. Wh-interrogatives in Ami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0(2):315–374. (in Chinese)

    Wu, Joy. 2007. “Voice” Markers in Amis: A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Analysi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8(1):95–142.

    Zeitoun, Elizabeth, Huang Lilian M., Yeh, Marie M. and Chang Anna H. 1999. Existential, possessive, and locative constructions in Formosan languages. Oceanic Linguistics 38(1):1–42.

  • 30

    張永利 學歷 1997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5–present) 《語言暨語言學》主編 (2019–present)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3–2015)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 (合聘) (2004–present)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1–2003)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1997–2001)

    著作

    Chang, Henry Y. & Chiajung Pan. 2018. An Introduction to Tsou Grammar (2nd edition). Taipei: Council for Indigenous Peoples. [in Chinese]

    Chang, Henry Yungli. 2000a. A Reference Grammar of Seediq. Taipei: Yunliou Publishing Co. [in Chinese].

    Chang, Henry Yungli. 2000b. A Reference Grammar of Kavalan. Taipei: Yunliou Publishing Co. [in Chinese].

    榮譽獎項

    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3-2014) 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2) 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1) 訪問學人 (澳大利亞詹姆士庫克大學) (2010) 國科會優秀學者獎 (2008–2011) 教育部「獎勵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甲等獎 (與何大安等共)同獲得) (2000)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1998–2000)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青年學者獎 (1998) 教育部「獎勵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獎」佳作獎 (1998)

    陳思瑋 學歷 2018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9–present) 清華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新竹學習中心課程講師 (2019–2020) UBC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編輯 (2014–2017)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所 –太平洋語言時制與動貌研究室助理 (2016–2018)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所 –教學、研究助理 (2011–2018)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國科會助理 (2008.08–2010.12)

  • 31

    著作

    Chen, Sihwei and Jiang Haowen. (To appear) Ways of talking about the past: -in- and =in in Bunun. Selected Papers from AFLA 25, Journal of the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Society.

    Chen, Sihwei. 2018. Finding semantic building blocks: Temporal and modal interpretation in Atayal.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hen, Sihwei. 2018. When the progressive and result state meet: The Atayal cyux/nyux. In Matthewson, Lisa, Erin Guntly and Michael Rochemont (eds.), Wa7 xweysás i nqwal’utteníha i ucwalmícwa: He loves the people’s languages. Essays in honour of Henry Davis, pp. 243-258. Vancouver, BC: UBC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s vol. 6.

    Chen, Sihwei. 2014. The syntactic categories of adverbials in Atayal. In Zoe Lam and Natalie

    Weber (eds.), UBC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38, pp. 1-26. Vancouver, BC: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榮譽獎項

    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3-2014) 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2) 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1) 訪問學人 (澳大利亞詹姆士庫克大學) (2010) 國科會優秀學者獎 (2008–2011) 教育部「獎勵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甲等獎 (與何大安等共)同獲得) (2000)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1998–2000)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青年學者獎 (1998) 教育部「獎勵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獎」佳作獎 (1998)

  • 32

    研習營-語言學門-台灣南島民族語言的歷史與文化 講題領域 南島語言語法

    講員 李壬癸 李佩容

    講題 台灣南島民族語言的歷史與文化

    講題簡介

    台灣南島語言學是國際學術界的一大亮點。台灣有文字的歷

    史只有四百年,對於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只有歷史語言學者能

    夠提供比較可靠和詳細的資訊。可惜研究台灣史的人都不知道,

    似乎也都不想學,並誤以為史前史只有考古學的資料對他們才有

    用。

    台灣南島民族在台灣定居已經有多久的歷史?如何擴散到

    整個太平洋廣大的地區?他們更早又從何處遷移到台灣來?早

    期他們的生活型態如何?這些都是許多人很感興趣的問題。要解

    答這一類的問題,必須要有跨領域的智識,包括語言學、考古學、

    遺傳學等學門的專業知識,才能找到可靠的線索。本課程的主要

    目的是以嚴謹的歷史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嘗試解答這些迷人的

    問題。

    台灣南島語言最紛歧,因此國際學術界都認為台灣南島民族

    在台灣定居的歷史最悠久,其他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

    等等)的南島民族都是從台灣逐步擴散出去的。他們更早又是從

    哪裡來的?這就要探討南島民族跟哪一個民族有親屬關係,有什

    麼證據可以證明。這也是我們要說明的。

    自古以來(現代化以前),南島民族如何賴以維生?歷史語

    言學者所構擬的同源詞顯示他們已經擁有初步的農墾,馴化的動

    物包括狗和豬,人工栽培植物包括稻米、小米、甘蔗,所採集的

    野生植物包括山蘇、龍葵、香菇、蕨山貓、松、荸薺、竹、藤等,

    打獵的野獸包括猴、鹿、野豬、山羊等,漁獲物包括鰻、烏魚、

    沙魚、章魚、蠔、蝦、蟹、螺、蛤、鰩魚等,並有房屋、工寮、

    獵寮可以棲身。總之,人口還不太多時,他們求溫飽是沒問題的。

    南島民族的擴散,曾經帶著一些動物(狗、豬等)和植物(稻

    米、小米、甘蔗等)賴以為生。以構樹為例,它是一種人工栽培

    植物,在太平洋許多島嶼上都有,包括蘇拉威西島、斐濟、薩摩

    亞、馬克沙斯群島、夏威夷等。根據植物學者的研究,從構樹的

    DNA 比較研究,那些島嶼上的構樹全都是從台灣南部帶過去的。 除了物質生活,他們的精神生活是什麼?有什麼宗教信仰?日常

    生活有什麼禁忌?他們如何用語言委婉表達?活人跟死人的關

    係又如何?傳統文化和習俗,如刺青、去齒、獵人頭等,在語言

    上的表達又有什麼特殊之處?以上這些都是可以談的課題。

  • 33

    建議閱讀文獻

    Allan, K., & Burridge, K. 1991. Euphemism and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a shield and weap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lan, K., & Burridge, K. 2006. Forbidden words: Taboo and the censoring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ust, Robert. 2013.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sia-Pacific Linguistics.

    Kövecses, Z. 2005. Metaphor in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övecses, Z. 2006. Language, mind, and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ee, Amy Pei-jung. 2011. Metaphorical euphemisms of RELATIONSHIP and DEATH in Kavalan, Paiwan, and Seediq. Oceanic Linguistics 50.2: 351-379.

    Zhang, Y., Zhiang, Y., & Yu N. 1998. Euphemisms. Beijing: Xinhua Publishing Co. (In Chinese.)

    李壬癸。2010。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前衛出版。

  • 34

    李壬癸 學歷 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院士 經歷 台師大、台大、清華大學教授,中研院專任研究員 著作 參見李壬癸 2017 八十自述 附錄二

    榮譽獎項 教育部學術獎,總統科學獎

    李佩容 學歷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描述語言學博士 現職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經歷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著作 請參考以下連結:http://sys.ndhu.edu.tw/RD/TeacherTreasury/tlist.aspx?tcher=11107

    榮譽獎項

    2014 東華學術獎 2012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獎 2009 國立東華大學新進教師學術獎 1998 教育部獎勵原住民研究相關著作甲等獎

  • 35

    研習營-語言學門-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研究 講題領域 語言習得

    講員 黃瓊之 薩文蕙

    講題 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研究

    講題簡介

    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的語言習得可能呈現不同的歷程,相關研

    究增進了我們對兒童語言習得更完整的瞭解。 本課程介紹典型與非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研究。課程分為四

    部份。第一部份概述典型發展兒童語言習得研究的重要面向與議

    題;第二部份概述典型發展兒童之語言習得歷程與兒童認知發展

    的關聯性,第三部份概述非典型發展兒童的語言障礙及可能成

    因,第四部份概述非典型語言發展對語言發展之啟示。

    建議閱讀文獻

    Ferrand, C. T. (2017). Speech sc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4th ed). Pearson.

    Gleason, J.B., & Ratner, N.B. (ed.) (2013).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8th ed). Pearson.

    Kennison, S. M. (2013).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SAGE.

    Matthews, D. (ed.) (2014).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erratrice, L., & Allen, S.E.M. (eds.) (2015). The Acquisition of Referenc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Zhu, H, & Jin, L. (eds.) (2014).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Skills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eonard, L. B. (2014).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2nd ed.). MIT Press.

  • 36

    黃瓊之 學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應用語言學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2007/8/1~2010/7/31

    著作

    Huang, Chiung-chih. (2017). L1 acquisition of discourse and pragmatics. In Rint Sybesma, Wolfgang Behr, Yueguo Gu, Zev Handel, C.-T. James Huang, James Myers (eds.),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1 (pp. 20-26).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Huang, Chiung-chih. (2016).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andarin child speech, maternal speech, and adult speech. Lingua,184,53-68.

    Yeh, Kanyu & Huang, Chiung-chih. (2016).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use of the discourse markers hao 'okay' and dui 'right' in peer interaction. Language Sciences, 57, 1-20.

    Huang, Chiung-chih. (2014).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self/other reference in Mandarin child language. In Zhu Hua & Lixian Jin (eds.),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Skills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pp. 13-34).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榮譽獎項

    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2014/08/1~present 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100、101、102、103、104、105、1

    06 學年度 科技部研究獎勵:107 學年 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研究優良獎:100、101、103、105、106 學

    年度

    薩文蕙 學歷 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著作

    Torng, Pao-chuan & Wen-hui Sah. (2019). Narrative abiliti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1-26. online first DOI: 10.1080/02699206.2019.1655097.

    Sah, Wen-hui & Pao-chuan Torng. (2019). Storybook narratives in Mandarin-speaking pre-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auti

  • 37

    sm spectrum disorder: Intern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7(2)67-89.

    Sah, Wen-hui. (2018). Referential choice in narrativ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Form, function, and adequacy. First Language, 38(3)225-242.

    Sah, Wen-hui, & Pao-chuan Torng. (2017). Production of mental state terms in narrativ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31 (2) 174-191.

    榮譽獎項 106 學年度 政治大學研究優良獎 102 學年度 政治大學教學特優獎

  • 38

    研習營-語言學門-兒童語用習得 講題領域 語言習得 講員 黃瓊之 講題 兒童語用習得

    講題簡介

    兒童在語言習得過程中,除了要習得語言的結構、聲音、意義之

    外,也必須習得語言的使用。兒童語用習得研究關兒童如何習得

    在語境中使用語言,並達到溝通適切性的能力。 本課程介紹兒童語用習得的相關研究。課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

    部份概述兒童語用習得的歷程,第二部份概述兒童語用習得與兒

    童認知發展的關聯性,第三部份概述兒童語用習得的社會文化面

    向。

    建議閱讀文獻

    Gleason, J.B., & Ratner, N.B. (ed.) (2013).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8th ed). Pearson.

    Kennison, S. M. (2013).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SAGE.

    Matthews, D. (ed.) (2014).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erratrice, L., & Allen, S.E.M. (eds.) (2015). The Acquisition of Referenc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Zhu, H, & Jin, L. (eds.) (2014).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Skills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 39

    黃瓊之 學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應用語言學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2007/8/1~2010/7/31

    著作

    Huang, Chiung-chih. (2017). L1 acquisition of discourse and pragmatics. In Rint Sybesma, Wolfgang Behr, Yueguo Gu, Zev Handel, C.-T. James Huang, James Myers (eds.),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1 (pp. 20-26).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Huang, Chiung-chih. (2016).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andarin child speech, maternal speech, and adult speech. Lingua,184,53-68.

    Huang, Chiung-chih. (2014).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self/other reference in Mandarin child language. In Zhu Hua & Lixian Jin (eds.),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Skills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pp. 13-34).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Yeh, Kanyu & Huang, Chiung-chih. (2016).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use of the discourse markers hao 'okay' and dui 'right' in peer interaction. Language Sciences, 57, 1-20.

    榮譽獎項

    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2014/08/1~present 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100、101、102、103、104、105、1

    06 學年度 科技部研究獎勵:107 學年 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研究優良獎:100、101、103、105、106 學

    年度

  • 40

    研習營-語言學門-語言障礙與語言發展 講題領域 語言習得 講員 薩文蕙 講題 語言障礙與語言發展

    講題簡介

    人類藉由語言與他人互動、表情達意和傳遞思想文化。典型發展的兒童的語言能力循著一定的發展歷程而逐漸成熟;非典型

    發展的兒童則可能因訊息輸入/輸出的問題、或中樞神經系統障礙,使其語言理解或表達能力與同年齡者相較,有顯著落後或偏

    差,導致其溝通表達與學習的困難。 本課程將涵蓋三個面向: (1)概述典型兒童之語言發展歷程;(2)介紹非典型發展兒童的語言障礙及可能成因;(3) 非典型語言發展對語言發展之啟示。 希望透過本課程,能帶領學習者概略認識非典型兒童的語言發展,激發其日後深入學習的興趣,並涵養其對社會人文的關懷。

    建議閱讀文獻

    Ferrand, C. T. (2017). Speech sc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4th ed). Pearson.

    Fletcher, P., & O'Toole, C. (2015).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impairment: A problem-based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Gleason, J.B., & Ratner, N.B. (ed.) (2013).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8th ed). Pearson.

    Harley, T. (2014).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From data to theory (4th ed). Psychology Press

    Kennison, S. M. (2013).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SAGE.

    Leonard, L. B. (2014).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2nd ed.). MIT Press.

    Norbury, C. F., Tomblin, J. B., & Bishop, D. V. M. (2008).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Psychology Press.

    Pence Turnbull, K., & Justice, L. (2017).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3rd ed). Pearson.

    Traxler, M. J. (2012).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Understanding language science. John Wiley & Sons.

  • 41

    薩文蕙 學歷 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著作

    Torng, Pao-chuan & Wen-hui Sah. (2019). Narrative abiliti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1-26. online first DOI: 10.1080/02699206.2019.1655097.

    Sah, Wen-hui & Pao-chuan Torng. (2019). Storybook narratives in Mandarin-speaking pre-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tern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7(2)67-89.

    Sah, Wen-hui. (2018). Referential choice in narrativ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Form, function, and adequacy. First Language, 38(3)225-242.

    Sah, Wen-hui, & Pao-chuan Torng. (2017). Production of mental state terms in narratives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31 (2) 174-191.

    榮譽獎項 106 學年度 政治大學研究優良獎 102 學年度 政治大學教學特優獎

  • 42

    研習營-語言學門-大腦與語言發展 講題領域 認知語言學 講員 李佳穎 講題 大腦與語言發展

    講題簡介

    語言是人類相互溝通以及知識傳承的重要能力,也是人生必備

    的關鍵能力,從嬰兒的零階段,慢慢能聽,能說,上了小學之

    後學習讀寫,最後成為精熟聽,說,讀,寫能力的語言精熟使

    用者,主要是由大腦掌控了口語與書面語的習得與運用。爾後

    若發生神經系統退化或腦傷,語言能力也會隨之產生缺損或逐

    步退化。換言之,語言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一種動態變化的

    過程。 課程的第一部份,聚焦於將以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工具中的事件

    誘發電位以及功能性腦造影兩項技術為例,闡述這兩項工具如

    何應用在嬰幼兒語音知覺,學齡期閱讀發展等階段語言習得理

    論的建立。在基礎研究方面,如何藉由大腦活動的測量,驗證

    語言學的理論,而在應用端,如何利用大腦對於語言不同面向

    處理的活動指標,應用在語言習得或是臨床上語言能力缺損的

    評估上,以及用來開發語言復健的輔助科技設計上。 課程大綱: 1. 簡介事件誘發電位以及功能性腦造影 2. 語言處理神經機制與ERPs 指標 3. 在教育與臨床結合之實例 (1) 應用MMN 探討嬰幼兒語音知覺與學齡期閱讀發展之關連 (2) 應用 N400 評估識字發展與教育介入之成效

    建議閱讀文獻

    Cheng, Y. Y., and C. Y. Lee.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 in 12- to 24-Month-Old Infants. Front Psychol, 9, 448.

    Kutas, M., & Federmeier, K. D. (2011). Thirty years and counting: Finding meaning in the N400 component of the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 621-647.

    Naatanen, R., Paavilainen, P., Rinne, T., & Alho, K. (2007). The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in basic research of 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a review.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18, 2544-2590.

    Tzeng, Yu-Lin, Chun-Hsien Hsu, Wan-Hsuan Lin, and Chia-Ying Lee. (2018). Impaired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Dyslexic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exicality Effect on N400.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22(1), 85-100.

    Yang, M. T., C. H. Hsu, P. W. Yeh, W. T. Lee, J. S. Liang,

  • 43

    W. M. Fu, and C. Y. Lee. (2015). Attention deficits revealed by passive auditory change detection for pure tones and lexical tones in ADHD children. Front Hum Neurosci, 9, 470.

    Zani, A., & proverbio, A. M. (Eds.). (2003). The Cognitive Electrophysiology of Mind and Brain.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 44

    李佳穎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經歷 2014-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9-2014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2-200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著作

    Lee, C. Y. (2019).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and Emergent Literacy. Folia Phoniatrica et Logopaedica, 7(4), 146-155. doi: 10.1159/000497058 (SSCI)

    Chao, P.-C. Chen, W.-F., & Lee, C.-Y.* (2019). The second-order effect of orthography-to-phonology mapping consistency on Chines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51, 1-16. (SCI, SSCI; corresponding author: Lee, C.-Y.)

    Cheng, Y.-Y., & Lee, C.-Y.*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 in 12- to 24-Month-old infant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448), 1-11. (SSCI, corresponding author: Lee, C.-Y.)

    Tzeng, Y.-L., Hsu, C.-H., Lin, W.-H., & Lee, C.-Y.* (2018). Impaired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Dyslexic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exicality Effect on N400.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22(1), 85-100. (SSCI)

    Tzeng, Y.-L., Hsu, C.-H., Huang, Y.-C., & Lee, C.-Y.* (2017). The acquisition of orthographic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the lexicality effects on N400.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433), 1-15. (SSCI)

    Chen, W.-F., Chao, P.-C., Chang, Y.-N., Hsu, C.-H., & Lee, C.-Y.* (2016). Effects of orthographic consistency and homophone density on Chines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Brain and Language, 157-158, 51-62. (SCI, SSCI)

    Chang, Y.-N., Hsu, C.-H., Tsai, J.-L., Chen, C.-L., & Lee, C.-Y.* (2016). The psycholinguistic databas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naming.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48(1), 112-122. (SSCI)

    Lee, C.-Y., Hsu, C.-H., Chang, Y.-N., Chen, W.-F., & Chao, P.-C. (2015). The feedback consistency effect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Evidence from a psycholinguisticnorm.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6(4), 535-554. (SSCI)

    Cheng, Y.-Y., Wu, H.-C., Tzeng, Y.-L., Yang, M.-T., Zhao, L.

  • 45

    -L., & Lee, C.-Y.* (2015). Feature-specific transition from positive mismatch response to mismatch negativity in early infancy: Mismatch responses to vowels and initial consona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96(2), 84-94. (SCI, SSCI)

    Chou, C.-J., Huang, H.-W., Lee, C.-L., & Lee, C.-Y.* (2014). Effects of Semantic Constraint and Cloze probability on Chinese Classifier-Noun Agreement.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31, 42-54. (SCI, SSCI; corresponding author: Lee, C.-Y.)

    Hsu, C-H., Lin, S.-K., Hsu, Y.-Y., Lee, C.-Y.* (2014). The neural generators of the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s: an MEG study. Brain Research, 1582, 154-166. (SCI; corresponding author: Lee, C.-Y.)

    Cheng, Y.-Y., Wu, H.-C., Tzeng, Y.-L., Yang, M.-T., Zhao, L.-L., & Lee, C.-Y.* (2013). The Development of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s in Early Infancy.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38(5), 281-300. (SCI, SSCI)

    榮譽獎項 Fellow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7) 科技部103年度傑出研究獎 (2015)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07)

  • 46

    研習營-語言學門-大腦、語言與老化 講題領域 認知語言學 講員 李佳霖 講題 大腦、語言與老化

    講題簡介

    此部分課程將著重生命週期的另一端, 探討健康老化對於語言處理的影響。內容主要涵蓋三個議題:(1) 老化對於提取詞彙語意以及預測或整合語境以理解語意訊息的影響, (2) 老化對於理解句法訊息的影響, 以及(3)認知老化的個體差異以及可能減緩認知老化的因素。

    課程的前兩個小時將會著重在(1)(2)兩個議題,回顧老化在意義以及句法訊息理解上的影響。以往老化的文獻認為語言能

    力較不受老化的影響,但是近一二十年來的研究成果顯示,語

    言處理的確受到老化的影響,只是老化對於語言中不同層面的

    衝擊不同。比如說提取單一詞彙語意的能力較不受老化影響,

    但整合句子或篇章意義以預測或協助理解後續出現字詞的部分

    則往往在腦部反應上能看出年輕人以及健康老人之間的差異。

    此外,研究也顯示在某些受到衝擊的語言面向中,有時因為有

    處理策略或不同腦部區域補償的機制,因此在外顯的行為上不

    易發覺。比如說句法的處理在年輕母語者上往往涉及到左腦的

    處理,但在健康老人上卻往往能看到左右半腦的參與。此外,

    文獻上發現老化以及認知功能的退化有極大的個體差異,許多

    研究因此致力於發現延緩認知老化的「保護機制」或「訓練方

    法」。我們在課程的最後一個部分將會討論(3)這個議題,介紹這些個別差異,以及目前已知可能會延緩老化的語言相關因

    素,如閱讀習慣,執行功能,雙語能力等等。

    課程內容將以近期的認知神經科學以及神經心理語言學的發現為主。雖然課程中會針對對某些研究做較為深入的介紹跟討

    論,但是會以較為科普的方式呈現,希望能讓不同背景的聽眾都

    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建議閱讀文獻

    Abrams, L., & Farrell, M. T. (2011). Language processing in normal aging. The handbook of psycho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49-73.

    Bialystok, E., Abutalebi, J., Bak, T. H., Burke, D. M., & Kroll, J. F. (2016). Aging in two languages: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7, 56-60.

    Burke, D. M., & Shafto, M. A. (2011). Language and aging. In 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cognition (pp. 381-451). Psychology Press.

  • 47

    Payne, B. R., & Silcox, J. W. (2019). Aging, context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on.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71, 215-64.

    Wlotko, E. W., Lee, C. L., & Federmeier, K. D. (2010). Language of the aging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ies of comprehension in older adult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4(8), 623-638.

  • 48

    李佳霖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心理學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

    經歷

    2017 八月-今 副教授,主聘:台大語言所; 合聘:心理系,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 2012 八月-2017 七月 助理教授,主聘:台大語言所; 合聘:心理系,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 2010 九月-2012 八月 博士後研究員,Moss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bert Einstein Healthcare Network, USA

    著作

    Yu, Y. T., Huang, W. C., Hsieh, W. S., Chang, J. H., Lin, C. H., Hsieh, S., Lu, L., Yao, N.-J., Fan, P.-C., Lee, C.-L., Tu, Y. K., & Jeng, S.-F. (2019). Family-Centered Care Enhanced eonatal Neuro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Preterm Infant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hysical therapy.

    Lee, C. L. (2018). Familial sinistrality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68, 143-177.

    Lee, C. L., Huang, H. W., Federmeier, K. D., and Buxbaum, L. J. (2018). Sensory and semantic activations evoked by action attributes of manipulable objects: Evidence from ERPs. NeuroImage, 167, 331-341.

    Chen, P-H., Yeh, C., Lu, C., Hsieh, S.-K., Chou, T.-L., Su, L. I.-W., Lee, C. L. (2018). Multiple scaffolding mechanisms for L2 syntactic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15,2,63-93.

    Zhou, J., Lee, C. L., and Yeh, S.-L. (2016). Word meanings survive visual crowding: Evidence from ERPs.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31(9), 1167-1177. https://doi.org/10.1080/23273798.2016.1199812

    Zhou, J., Lee, C. L., Li, K.-A., Tien, Y.-H., and Yeh, S.-L. (2016). Does temporal integration occur for unrecognizable words in visual crowding? PLOS ONE, 11(2), e0149355.

    Payne, B.,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5). Revisiting the incremental effects of context on word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single-word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Psychophysiology. 52, 11, 1456-1469.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5). It’s all in the family: brain asymmetry and syntactic processing of word cla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 7, 997-1005.

    Shen, Z. Y., Tsai, Y. T. and Lee, C. L. (2015). Joint influence of metaphor familiarity and mental imagery ability on action

  • 49

    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 ERP study.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6(4), 615-637.

    Chou, C-J, Huang, H. W., Lee, C. L. and Lee, C. Y. (2014). Effects of Semantic Constraint and Cloze probability on Chinese Classifier-Noun Agreement.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31, 42-54.

    Lee, C. L., Mirman, D., and Buxbaum, L. J. (2014). Abnormal dynamics of activation of object use information in apraxia: evidence from eyetracking. Neuropsychologia. 59, 13-26.

    Lee, C. L., Middleton, E., Mirman, D., Kalénine, S., and Buxbaum, L. J. (2013). Incidental and context-responsive activ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based action features during object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9,1,257-270.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2). Ambiguity’s aftermath: How age differences in resolving lexical ambiguity affect subsequent comprehension. Neuropsychologia, 50, 5, 869-879.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2). In a word: ERPs reveal important lexical variables for visual word processing. In M. Faust (Ed), Handbook of the Neuropsychology of Language (PP.184-208). Wiley Blackwell.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1). Differential age effects on lexical ambiguity resolution mechanisms. Psychophysiology, 48, 960-972.

    Wlotko, E.,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0). Language of the aging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ies of comprehension in older adult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4, 8, 623-638.

    Huang, H. W.,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10). Imagine that! ERPs provide evidence for distinct hemispheric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cessing of concrete and abstract concepts. NeuroImage, 49,1,1116-1123.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09). Wave-ering: An ERP study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ntext effects on ambiguity resolution for noun/verb homograph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1,538-555.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08). To watch, to see, and to differ: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concreteness effects as a function of word class and lexical ambiguity. Brain and Language, 104, 145-158.

    Tse, C. Y., Lee, C. L., Sullivan, J., Garnsey, S. M., Dell, G. S., Fabiani, M., and Gratton, G. (2007). Imaging Cortical Dynamic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with the Event-related Opti

  • 50

    cal Sig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4 (43), 17157-17162.

    Lee, C. L. and Federmeier, K. D. (2006). To mind the mind: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word class and semantic ambiguity. Brain Research 3,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081, 191-202.

    Huang, H. W., Lee, C. Y., Tsai, J. L., Lee, C. L., Hung, L., and Tzeng, J. L. (2006). Orthographic neighborhood effects in reading Chinese two-character words. Neuroreport.17 (10):1061-5.

    Lee, C. L., Hung, L., Tse, K. P., Lee, C. Y., Tsai, J. L., and Tzeng, J. L. (2005). Processing of Disyllabic Compound Words in Chinese Aphasia: evidence for processing limitation hypothesis. Brain and Language, 92, 168–184.

    榮譽獎項

    2014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 (up to top 9%)

    2012-15 Taiwan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Recruiting Outstanding and Excellent Scholars Award, NSC 101-3114-C-002-101-ES

    2009-10 William Orr Dingwall Foundation Neurolinguistics Dissertation Fellowship

    2008 Society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arch Tursky Award

  • 51

    研習營-語言學門-跨生命週期的大腦與語言發展 講題領域 認知語言學

    講員 李佳穎 李佳霖

    講題 跨生命週期的大腦與語言發展

    講題簡介

    語言是人類相互溝通以及知識傳承的重要能力,也是人生必備

    的關鍵能力,從嬰兒的零階段,慢慢能聽,能說,上了小學之

    後學習讀寫,最後成為精熟聽,說,讀,寫能力的語言精熟使

    用者,主要是由大腦掌控了口語與書面語的習得與運用。爾後

    若發生神經系統退化或腦傷,語言能力也會隨之產生缺損或逐

    步退化。換言之,語言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一種動態變化的

    過程。 這個合授課程以近期的認知神經科學以及神經心理語言學的發

    現為主。雖然課程中會針對對某些研究做較為深入的介紹跟討

    論,但是會以較為科普的方式呈現,希望能讓不同背景的聽眾

    都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課程內容包括兩個部分, 課程的第一部份,聚焦於將以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工具中的事件

    誘發電位以及功能性腦造影兩項技術為例,闡述這兩項工具如

    何應用在嬰幼兒語音知覺,學齡期閱讀發展等階段語言習得理

    論的建立。在基礎研究方面,如何藉由大腦活動的測量,驗證

    語言學的理論,而在應用端,如何利用大腦對於語言不同面向

    處理的活動指標,應用在語言習得或是臨床上語言能力缺損的

    評估上,以及用來開發語言復健的輔助科技設計上。 課程的第二部分,著重生命週期的另一端, 探討健康老化對於語言處理的影響。內容主要涵蓋三個議題:(1) 老化對於提取詞彙語意以及預測或整合語境以理解語意訊息的影響, (2) 老化對於理解句法訊息的影響, 以及(3)認知老化的個體差異以及可能減緩認知老化的因素。 課程大綱: 1. 簡介事件誘發電位以及功能性腦造影 2. 語言處理神經機制與ERPs 指標 3. 在教育與臨床結合之實例 (1) 應用MMN 探討嬰幼兒語音知覺與學齡期閱讀發展之關連 (2) 應用 N400 評估識字發展與教育介入之成效 (3) 應用 fMRI 探討老化與語言理解的左右半腦神經補償機制

  • 52

    建議閱讀文獻

    Abrams, L., & Farrell, M. T. (2011). Language processing in normal aging. The handbook of psycho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49-73.

    Bialystok, E., Abutalebi, J., Bak, T. H., Burke, D. M., & Kroll, J. F. (2016). Aging in two languages: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7, 56-60.

    Burke, D. M., & Shafto, M. A. (2011). Language and aging. In 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cognition (pp. 381-451). Psychology Press.

    Cheng, Y. Y., and C. Y. Lee.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Mismatch Responses to Mandarin Lexical Tone in 12- to 24-Month-Old Infants. Front Psychol, 9, 448.

    Kutas, M., & Federmeier, K. D. (2011). Thirty years and counting: Finding meaning in the N400 component of the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 621-647.

    Naatanen, R., Paavilainen, P., Rinne, T., & Alho, K. (2007). The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in basic research of 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a review.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18, 2544-2590.

    Payne, B. R., & Silcox, J. W. (2019). Aging, context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on.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71, 215-64.

    Tzeng, Yu-Lin, Chun-Hsien Hsu, Wan-Hsuan Lin, and Chia-Ying Lee. (2018). Impaired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Dyslexic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exicality Effect on N400.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22(1), 85-100.

    Wlotko, E. W., Lee, C. L., & Federmeier, K. D. (2010). Language of the aging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ies of comprehension in older adult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4(8), 623-638.

    Yang, M. T., C. H. Hsu, P. W. Yeh, W. T. Lee, J. S. Liang, W. M. Fu, and C. Y. Lee. (2015). Attention deficits revealed by passive auditory change detection for pure tones and lexical tones in ADHD children. Front Hum Neurosci, 9, 470.

    Zani, A., & proverbio, A. M. (Eds.). (2003). The Cognitive Electrophysiology of Mind and Brain.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 53

    李佳穎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經歷 2014-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9-2014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2-200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著作

    Lee, C. Y. (2019).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and Emergent Literacy. Folia Phoniatrica et Logopaedica, 7(4), 146-155. doi: 10.1159/000497058 (SSCI)

    Chao, P.-C. Chen, W.-F., & Lee, C.-Y.* (2019). The second-order effect of orthography-to-phonology mapping consistency on Chines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