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道德經 目 錄 01 論道 02 聖人之治 03 無為之治 04 不言之教 05 眾生平等 06 利他主義 07 上善若水 08 功成身退 09 抱樸 10 以無為本 11 反向思維 12 貴民思想 13 參玄悟道 14 有道之士 15 歸根覆命 16 太上 17 治國原則 18 聖凡有別 19 智慧的源泉 20 以誠為本 21 量變質變規律 22 對立統一規律 23 民重君輕 24 尊師重教 25 立法 26 天下神器 27 用兵之道

道德經 - oa.lib.ksu.edu.tw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6/2/道德經新解.pdf · 道德經 目 錄 01章 論道 02章 聖人之治 03章 無為之治 04章 不言之教

  • Upload
    others

  • View
    1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道德經 目 錄

    01 章 論道

    02 章 聖人之治

    03 章 無為之治

    04 章 不言之教

    05 章 眾生平等

    06 章 利他主義

    07 章 上善若水

    08 章 功成身退

    09 章 抱樸

    10 章 以無為本

    11 章 反向思維

    12 章 貴民思想

    13 章 參玄悟道

    14 章 有道之士

    15 章 歸根覆命

    16 章 太上

    17 章 治國原則

    18 章 聖凡有別

    19 章 智慧的源泉

    20 章 以誠為本

    21 章 量變質變規律

    22 章 對立統一規律

    23 章 民重君輕

    24 章 尊師重教

    25 章 立法

    26 章 天下神器

    27 章 用兵之道

  • 28 章 交戰之道

    29 章 法律與道德

    30 章 自知自勝自強

    31 章 遵道成聖

    32 章 勸道

    33 章 微明

    34 章 樸治

    35 章 意識論

    36 章 有無相生

    37 章 貸智於道

    38 章 宇宙論

    39 章 貴生

    40 章 生克

    41 章 人性論

    42 章 微觀認識論

    43 章 科學與哲學

    44 章 立法與變法

    45 章 攝生之道

    46 章 玄德

    47 章 襲常

    48 章 唯施是畏

    49 章 治國平天下

    50 章 赤子

    51 章 玄同

    52 章 為政

    53 章 儉德

    54 章 鬼神論

    55 章 外交

    56 章 幸福觀

    57 章 舉輕若重

    58 章 防患於未然

    59 章 大順

    60 章 平凡與偉大

    61 章 三寶

  • 62 章 微觀認識論

    63 章 自知、自愛

    64 章 天網

    65 章 三權分立

    66 章 義利觀

    67 章 強大處下

    68 章 革命

    69 章 正言若反

    70 章 社會、人事制度

    71 章 大同世界

    72 章 總論

    附錄

     

     

     

     

     

     

     

     

     

     

     

     

     

     

     

     

     

     

     

     

     

     

     

     

  •  

    01 章 論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聖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卻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

    卻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這種解釋是前人從沒有過的,前賢解老,

    開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說論,這就為打開老子道的大門設置了障礙。

    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

    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無非是追

    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

    走法。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

    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

    會。

    “道",是老子首創的含有深刻哲理意義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

    的意思,引申為事物運動變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規則。除此以外,老

    子“道"的哲學內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兩方面內容:一、道體

    (有),即“道之為物",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的物質。二、道性(無),

    是宇宙萬物賴以生成的最一般規律。道體、道性不可分離,二者相互對立

    統一,構成了宇宙的本原。

  •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個“道"同於後一個“道",都是名詞“道

    路"的意思,但前一個“道"特指聖人之道。中間的“道",是名詞用作

    動詞,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沒有體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

    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個“名"是指沿聖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

    也即“樸"(二十五章);中間的“名",是名詞用作動詞,即“求得"、

    “佔有"的意思;後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

    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

    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

    會。聖人內求,所得之名,雖虛而實;常人外求,所得之名,雖實而虛。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無: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則是化生宇宙萬物的原動力,故

    “名天地之始";有:道體。化生萬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質,故“名

    萬物之母"。

    “有"屬於物質範疇,而“無"則是和物質概念相對立的概念。如果

    把“有"界定為具體的物質,那麼,“無"就是具體的物質之所以存在的

    結構方式、時空關係、運動和變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規律"來概

  • 括。“有"和“無"不可分,有“有"就有“無",有“無"就有“有",

    純粹的“有"和純粹的“無"是不存在的,它們相互對立、相互依存,也

    就是老子所說的“有無相生"。(二章)“有"為實,“無"為虛,道體

    為實,道性為虛。彼此陰陽對立,虛實相合,共同構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無的對立統一是現實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

    把世界的本體看作是精神的(無)或者物質的(有),都是主觀片面

    的、非辯證的。老子的有無論是辯證本體論,即從世界的本體上確立了對

    立統一規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恆的、至誠的、無私無欲的,我欲“觀

    其妙",就必須“無欲"。這是說自我之性須符合道性。無欲:沒有自我

    外在欲望。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聲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

    體之親欲和名利之欲。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內,所以,只有無外欲,

    才能進入客觀存在的道的境界,體會宇宙之奧妙。妙:微妙、美妙,是就

    道境而言,是人腦透過心靈對微觀世界的直觀感受。這一妙境,用莊子的

    話說,就是“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莊子·大宗師》)意思是說:

    這一境界是最適宜的,妙境來不及應接,心笑來不及安排。其實,這一境

    界也就是佛祖所說的“極樂世界"、基督所宣揚的“天堂"的境界和穆聖

    所謂的“天啟"的境界。

  • 有欲:識道之欲。因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徼:是邊際、邊界的意

    思,這裡是指矛盾的對立層面。“觀其徼",就是於“觀妙"之中尋求矛

    盾雙方的本質聯繫,揭示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機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即共性和個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等

    都屬於“觀其徼"的範疇。

    “觀其妙"是同一說,面對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條件是“無欲";

    “觀其徼"是對立說,面對的是現實世界,前提條件是“有欲"。要想實

    現人生之“大欲",必須從“無欲"入手。只有“無欲",才能進入道境,

    把握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從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會。“無欲"是實

    現“有欲"的方式和策略。這裡,“無欲"和“有欲"是辯證的。“無欲"

    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觀規律、有害於生命的欲望;“有欲"是增強符合客

    觀規律、有利於認識和改造人類命運的欲望。越是“有欲",越具備“無

    欲"的堅強意志;“無欲"的境界越高,人生價值越大。因為只有體悟大

    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從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任何

    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鬥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

    盾的鬥爭性是相互連結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矛盾的統一體,矛盾的

    鬥爭性存在於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鬥爭性,故說

  • “同出而異名"。

    “玄",古字為“c",是象形字,即對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繪。玄,

    作為客觀存在,它必然是結構的、秩序的、規則的、運動的,所以,玄還

    有“旋轉"的含義。在微觀世界,不論是人體基因組,還是電子、質子、

    誇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運動形式存在的,現代科學技術已經證實了這

    一點。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明瞭世界的本體即玄是旋轉

    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宇宙和人生奧妙、玄機是蘊藏于玄的。把

    握不斷旋轉運動著的玄是探索和認識人生、社會以及宇宙奧妙的門戶。這

    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

    首章開宗明義,確立了道的哲學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

    一生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這是由人的價值觀所決定的。而正確價值觀來

    源於正確的宇宙觀。要獲得正確的宇宙觀就必須去認識宇宙的本原,因此,

    老子把宇宙本原賦予道的哲學內涵。道是“有"和“無"即物質和規律的

    統一體,其形態是不斷旋轉運動著的玄,玄蘊藏著人生和宇宙奧妙。然而,

    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認識的,外官所認識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屬

    於感性認識。要把握世界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必須反觀內視,開發悟性認

    識,前提條件是“無欲",這就關係到認識論的問題。

    老子哲學是徹底的自然主義。馬克思說:“徹底的自然主義或人道主

    義,既不同於唯心主義,也不同於唯物主義,同時又是將這二者結合的真

    理。我們同時也看到,只有自然主義能夠理解世界歷史的行動。"。馬克

  • 思的這一自然主義的定義,恰如其分地說明瞭老子的哲學思想。

    我們知道,老子把客觀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質稱之為“有",把物質發

    展變化所依賴的結構、關係、秩序、規則和資訊等統稱之為“無",認為

    有和無不可分,它們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萬物的始母,也

    就是宇宙的本原。以後的“有無相生"(二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

    為用"(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三十六章),都說明

    瞭有和無的對立統一關係。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有)的,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

    是精神(相當於無)的,而自然主義則認為,沒有物質(有)的規律(無),

    和沒有規律的物質是同樣不可想像的。

    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規律,它應當首先體現于宇宙的本原,

    否則,辯證法也就無從說起。作為辯證法大師的老子正是根據這一辯證本

    體論來闡述他的道德哲理的。

    傳統的認識方法是通過人的外部感官對現實世界做出反應,如果我們

    稱這種認識方法為宏觀認識,那麼老子認識世界的方法是微觀認識(或稱

    直覺認識)。微觀認識是不借助人的外觀器官和科學儀器,而是借助心靈

    對細胞、原子作直覺思維的認識。天地是大宇宙,細胞(包含原子)是小

    宇宙。宏觀認識是表面的、膚淺的、機械的,微觀認識才是本質的、整體

    的、能動的。老子的認識論相反於傳統的認識論,儘管有些哲學家、科學

    家認識到微觀思維的重要性,但是都沒能指出具體的、科學的認識方法。

    只有確立老子的微觀認識論,才能全面地、立體地認識世界。宏觀世界統

  • 一於微觀世界,認識且只有認識微觀世界,才能真正認識宏觀世界。宏觀

    世界具有無限性(其大無外),而人的外部感官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雖

    然現代人借助于高科技成果,但還是不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微觀

    世界儘管也具有無限性(其小無內),但是人的心靈的認識能力也是無限

    的,並表現為立體的整體認識。心靈的認識能力取決於自身修養功夫,功

    夫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老子的微觀認識論,是科學的、辯證的。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涵蓋天地,無所不包,但它首先以人體科學

    為理論基礎,並由養生理論擴展到治國理論,因此,《道德經》既是治身

    理論,又是治國理論,治身和治國是密切聯繫、相互印證的。人的肌體是

    細胞的集合體,每個人大約有 60 萬億個細胞,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靈子,

    相當於國家的一名成員;大腦是魂的居所,相當於統治者的首府;魂是自

    我之主,相當於國家的統治者;骨骼相當於國家的政府機構;精氣是肌體

    的養分和能量,相當於物質財富;血液循環系統,相當於道路交通;免疫

    系統,相當於司法系統;神經系統,相當於資訊網路;消化系統相當於工

    廠企業......。明白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身國同構理論。

    人是哲學永恆的主題,離開了自我修證而片面強調哲學理論,哲學就

    顯得空洞,很難為所有的人所接受。哲學的大道必須從認識自我開始。哲

    學要想解放全人類,必須首先解放人的心靈,或者說人類社會的健康之道

    首先應是自我的健康之道,這就是老子的聖人之道,也是老子哲學的最大

    特點。

     

     

     

     

     

  •  

    02 章 聖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凡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惡,凡指一切醜陋的事物。

    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這說明醜陋的東西已經遍佈天下;

    當人們都在為美好的善行而歡呼的時候,這說明不善已經充斥整個社會。

    美醜和善惡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之所以知美,是因為有醜存在;之所

    以知善,是因為有惡存在。至道之世,人們不知有醜惡,也不知有美善,

    一切皆順其自然,發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

    為人生觀的人,為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來偽裝自己。因為集美

    善於一身則名利雙收,而美善存偽,醜惡即生。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所以的意思。通過對上句美醜、善惡這兩對具體矛盾具體分析,

    揭示出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轉化的規律,進而引出下文。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它們的關係都是相互對立、

    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辯證地看待它們,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決。

    世人無不追求有、易、長、高、聲(名聲)、前,而厭惡其反面,其結果

  • 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學,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

    是,求“有"須向“無"中求;求“易"必須重視“難";欲“長"必先

    始“短";欲“高"必先為於“下";欲播聲於“外",必先發音於

    “內";欲處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後"。總之,要以辯證法的觀點,

    從所追求事物的對立面著手,讓其自然而然地由量變到質變向正面轉化。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連詞,承上啟下,通過總結上文得出結論。

    人生一世,誰不想有所作為?要想社會安定團結,不端正人們的思想

    觀念怎麼能行?因此,“有為"和“言教"成為社會的普遍理念。然而,

    根據對立轉化規律,統治者強調自我有為,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無所作為;

    強調言教,必然導致人心不古、道德墮落。所以,社會上的醜惡現象都是

    片面追求“有為"和“言教"之過。“有為"的對立面是“無為",“言

    教"的對立面是“不言之教",為了實現無所不為和社會淳樸的目的,所

    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正是具體運用了矛盾的對立統一

    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規律,也是老子辯證法的靈魂。

    聖人:就治身而言,指體悟大道、返樸歸真的人;就治國而言,指理

    想的統治者即神聖法律的代言人。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為辯證法大師的老子向世人推出

    的濟世安民的兩大法寶,是對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運用,也是聖人

    治身、治國的最根本措施。

  • 我們須知,老子的《道德經》是治身理論和治國理論的統一,治國理

    論源於治身理論,只有從治身和治國兩個方面去闡釋《道德經》,才能明

    白老子偉大的哲學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說“處無為之事"。就治身而言,處無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

    虛己守靜、無私無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

    是自我不帶有任何主觀偏見,始終遵循客觀規律,讓規律發揮作用。“無

    為"的目的在於大有作為、無所不為。欲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採取辨證的

    觀點: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靈,解放心靈的過程就是凝聚真樸的過

    程,凝聚真樸的過程就是強身建體的過程,朴成則以樸治身,以樸治身才

    能健康長壽。自我“無為",才能充分發揮體內每個細胞的內在協調作用,

    使真樸得以逐漸形成;自我“有為"則靈受制於魂,靈受制於魂則真樸不

    現。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樸的力量是無限的。我“無為"事樸,樸“無

    不為"治身。以樸治身,則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長

    壽之目的也就達到了。就治國而言,處無為之事,是要求統治者不要玩弄

    心計,搞獨裁統治,而是虛己謙下,無私忘我,還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

    全體人民的智慧,建設公平、公正、正義的國家法律。總之,就是拋棄人

    治,實行法治。統治者“無為",法律才會健全、神聖,以神聖的法律治

    國,國家必然有持久的繁榮和穩定。統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

    是無限的。“處無為之事",收穫的卻是無所不為的成果。與之相對的是

    “有為之治",而有為之治是所有階級社會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它強調的

    是統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數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為的背後是個人英

    雄主義,是英雄史觀。有為之治正是阻礙社會發展,產生歷史悲劇的根源。

  • 現在,人們對老子的“無為"思想認識不明,是幾千年封建思想的餘

    毒在作怪,人民群眾還沒有真正覺醒的緣故。統治者的有為觀念,必然導

    致官僚主義和個人崇拜,而官僚主義和個人崇拜又必然導致政治腐敗和社

    會混亂。

    “處無為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則是言“教"。和“不

    言之教"相對的是設言施教。設言施教是統治者希望利用某個人或某些人

    的思想觀點進行表面說教。有人說,言教只是一種語言遊戲和思想控制的

    拙劣形式。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因為表面的說教不可能觸及每個人的

    心靈,徹底改變並鞏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造就真正意義的人和健

    康向上的社會。“不言之教"則是通過每個人的自身練功實踐活動去參悟

    大道,實施自我教育,並自覺自願地摒棄與客觀規律相違背的自我意識,

    使之逐漸統一到客觀規律上來。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

    創造全社會的共識,形成共同的道德觀念,因為世界的根本規律是至誠不

    移的。這一共識的形成必然成為改造現實世界的巨大物質力量。“不言之

    教"實際上是將人類的品德修養付諸解放心靈、求證大道的實踐過程之

    中,是對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

    “不言之教"關注的是人的靈魂,但又不同於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

    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說教,說教即“言教。"值得辯明的是,佛教和道教

    的根本,不屬於宗教。宗教是講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創造的,如基督教的“上

    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則不同,佛教是講世人皆有佛性,

    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謂佛,是大徹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

    教講修道成仙,所謂仙,是通過自我修煉塑造出了與自我對立的陽神的人,

    這一陽神就是樸,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

  • 的人物,但他們要麼是師徒關係,要麼是同學關係,都是自身修煉的結果,

    他們之間只有境界的不同,沒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雖然也具有太多

    的“言教"即鬼神說教的成分,但這只是後期的演化,其根本還是沒有脫

    離“不言之教"。奉老子為始祖的道教已經偏離了老學的宗旨,成為和佛

    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組織,但是,他們的出世思想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總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樸學的未完成式,它

    們或深或淺地解釋了對大道的認識成果,但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

    法論。只有消除宗教,讓人類文化歸結到老子樸學思想上來,世界才會和

    諧有序,人類才能消除信仰危機,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萬物之靈的人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

    性,以嚴肅的、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通過自身實踐去開啟那個真實存在的

    既不屬於上帝也不屬於他人的心靈家園,並利用潛在的智慧,來指導人生

    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實現“小國寡民"的人間天堂而創造人生價值。“不

    言之教",既使靈魂有所寄託,又不去為了靈魂得救而犧牲了塵世生活,

    因而是積極的、科學的、無與倫比的施教措施。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實踐和認識的高度統一,是基於微

    觀認識論並通過自我身心健康來檢驗真理的。“處無為之事"是法治,“行

    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才能確保人類的和平及人生

    幸福。“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方法論,也只有

    真正體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這一哲學方法論。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湧現而不躲避矛盾、推脫責任,真朴生成而不占為己有,追求有

    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自傲,功勳才永不

    磨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說聖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卻把功勞

    記在了聖人身上。正如泰戈爾所說:“你從不尋求名聲和崇拜,可是愛之

    神卻發現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無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中心論點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

    之教",也是整部經書的靈魂,以後各章論述都是圍繞著“無為之治"和

    “不言之教"這一辯證法的基本原理而展開的。

    處於“有"的層面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強調有為,追求功利,

    施行言教,其結果只能是強化自我意識,加劇自身矛盾和社會矛盾。人類

    只有徹底轉變價值觀念,參玄悟道,追求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創造真我,

    取得“無為而無不為"、不言而勝於言教的成果。

    我們知道,《道德經》是以自身修養功夫即以生命科學作為理論基礎

    的。現在,人們把我國古代的修養功夫通稱為“氣功",但是用“氣功"

    二字來說明道家功夫是不恰當的。

    它只強調了氣的功能,目的也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其認識境界不明

    確,指導思想狹隘。道家功夫是基於微觀認識論,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根本目的,以返樸歸真為最高原則,要求在內創造無限

    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創造“小國寡民"的人間天堂。而強身健體、延年

  • 益壽,則是在悟道修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實現的,是不為而為,無私而成

    其私。因此,我們不妨稱道家功夫為“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過練功

    實踐活動,平衡陰陽,創造真我,開啟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使自

    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從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術。正念(或稱正心),是指要

    樹立合乎道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人生法則統一於宇宙法則;正

    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術,是指要正視科學理論的

    指導作用,包括導引術、吐納術、存想術、房中術等。道德功是嚴肅的人

    體科學,忽視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是極其危險的。正術的背後是強調尊師重

    教。

    修煉道德功依次出現的境界是:一、自我回憶,在道境之中直觀人生

    歷程。二、自我透視即返觀自身的內部構造。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說的

    “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就是這一境界,我國的中醫理論即基於

    此。三、細胞、微粒透視,直觀人體基因組和微觀粒子,破譯基因密碼和

    宇宙密碼,徹悟人生規律和自然規律,從而實現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四、

    返樸歸真。

     

     

     

     

     

     

     

     

     

     

     

  •  

    03 章 無為之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尚賢:標榜賢良,崇尚有為。“尚賢"是****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

    其實質就是“賢人政治"。賢人政治就是與“法治"相對立的“人治"。

    在****社會裡,賢與不賢,是以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的,符合統治者

    利益需求的,樹為賢人,可得高官厚祿,從而名利雙收。尚賢的結果,是

    使人們在權力的誘惑下爭做表面文章。因此,賢多是假賢。有道之世,尚

    法不尚賢,法律高於一切。只有在法制社會,才有不爭名、不爭利、腳踏

    實地、樂於奉獻的真賢湧現。

    難得之貨:憑藉正常手段從正常管道難以得到的東西,凡指錢財。有

    之則貴,無之則賤,致使人的欲望膨脹而成為盜賊。

    見可欲:見,通“現",呈現、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欲望膨脹

    的東西,指美色。欲可抑不可縱,統治者不炫耀美色,人們不因此而迷亂

    心性。心性不亂,則身心健康,社會安定。

    是以聖人之治:

  •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聖人之治,即“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虛其心,即正心,是修練道德功的首要條件。練功時,要平心靜氣,

    忘懷名利得失,掃除心中的一切私心雜念。心虛則氣聚,氣聚則神凝,神

    凝則樸生。虛其心不是讓心空著,無所事事,無所適從,而是積極主動地

    打掃出潔淨的家園,接納那至誠不移、至高無上的心靈。她是轉變人們的

    觀念,實現返樸歸真的必要條件,是人的能動作用的具體體現。當今社會,

    人們不是“虛其心",而是“實其心",權力、金錢、美色充滿心田,終

    日心事重重,勞苦愁煩。一虛一實,則聖凡有別。

    虛其心是道家的人生法則。基督教則不同,它的人生法則是“交托",

    就是把自我一切交托給上帝,讓上帝來主宰自己的命運,因而是唯心的、

    消極的、被動的。佛教的人生法則則是“放下"。佛教認為,人生來是苦

    的,一切改變現實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齋念佛,來世才能進入極樂世

    界。這種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於來世的思想觀念無疑是消極的、悲觀

    的。——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來,佛家的“放下"同於道家的“虛

    其心"。佛家認為,現象世界的一切是虛幻不實的,只有放下對表面現象

    的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覺悟人生,修得六神通。虛心、交托、放下,雖

    然都含有順其自然、不執著於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觀不同方法論就不

    一樣。

  • 實其腹:正念既來,則心平氣和,此時,精神內守,外欲不生,身心

    放鬆,呼吸自然。以後天之氣,煉液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待到精

    足、炁滿、神全,則小腹如孕婦一般,這才是真正的“實其腹"。彌勒佛

    的海肚,不是吃出來的,那是修煉有成的象徵。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的不

    是精足、炁滿、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餚。兩種不同的追求,必然

    造就兩種不同的命運。

    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觀意志,一切順其自然。只有淡化主觀意志,進

    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心靈的作用,保持身體的陰陽平

    衡。同樣,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未體道之人,總是個人英雄主義占上風,缺乏法治觀念。然而自我能力畢

    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才能取得無所不為的業績。

    人類歷史表明,是歷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創造了歷史。信奉個人英

    雄主義就是“有為"。

    強其骨: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強弱,

    是由精氣決定的。人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莫不與精氣的盛衰有關。

    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養氣為第一要義。精氣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強健,

    則肌肉豐滿,而骨強體健,是開啟精神天堂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並非是聖人的愚民政策,而是體道的根本措施和

    開發潛在智慧、修養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無知無欲",是精神已經進

    入道境,處於直覺思維狀態,此時此刻,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自我

    外在表現卻是“無知無欲"的平靜狀態。“常使民無知無欲",就是使民

    “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經常沐浴在美妙的心靈家園裡,才能認識

  • 自己,從而陶冶情操,昇華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是說,能夠經常進入“無知無欲"狀態的人,

    都已經具備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局限于自我,平時善於投機取

    巧、玩弄心計、耍小聰明的“智者",在他們面前,如同小巫見大巫,自

    然不敢胡作非為;有道者“無知無欲",方有大智大慧,這自然會啟示並

    促使那些“智者"自覺自願地從“敢為"轉向“不敢為"。

    為無為,則無不治。

    只有清靜“無為",才能取得無所不治的成果。自我“無為",樸“無

    不治";統治者“無為",法“無不治"。治身之道,在於樸治;治國之

    道,在於法治。

    本章的主題是“為無為,則無不治"。體現了老子關於有為、無為的

    辯證思想。崇尚人治的統治者“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

    誘之以權力、金錢、美色,致使天下人爭權、圖利、貪欲,結果是社會混

    亂,天下紛爭。只有施行無為之治,才能實現天下大治。

     

     

     

     

     

     

     

     

     

     

     

  •  

    04 章 不言之教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沖:通“盅",虛的意思。道的境界是心靈的世界,它的空虛,是相

    對於自我世界而言,是不為人的外觀所感覺到的。淵,形容道境深遠,找

    不到邊際。

    道的境界是虛幻的,但它虛而有物,它的無窮妙用對於得道之士來說,

    是永遠不會感到滿足的。因為,心靈在道的世界裡自由翱翔是最快樂的,

    也最能滿足人的天性。在浩瀚無際的道境之中,蘊藏著天地萬物的本原。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銳:自我銳氣。紛:不切合實際的紛紛之想。塵:指現象世界,相對

    於本質世界。

    暢遊於道的美妙境界裡,徹悟了人生真諦,獲取了大智大慧,原先那

    種不可一世的自我銳氣被挫消了,一切與我無益的紛紛之想得以解除;原

    先那種狂喜、憤怒、悲觀、傲慢等情緒化的目光,得以和心靈之光充分調

    和,取而代之的是不卑不亢、溫和慈祥的目光。以合乎道的觀點來看待世

  • 間的美醜、善惡、榮辱、貴賤,這時的人才是清醒的、覺悟的。“不言之

    教"的功用體現於此。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湛,是說道的境界非常清晰、明澈。似或存:好象有人存在。

    既然道的境界是靈明清澈的,如果有人存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而

    不能說好象有人存在;既然說好象有人存在,就和“湛兮"二字相矛盾。

    其實,這裡的“似或存"是一種猜疑的說法,意思是說:大自然實在是奧

    妙無窮,它有著至誠不移的規律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好象有人在背後主

    宰著宇宙。這就象今天人們懷疑上帝的存在一樣:如果說沒有上帝的存在,

    那麼日月星辰的運轉,四時的交相更替等現象,怎會這樣有規律性呢?“吾

    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是似問實答,是說孕育世界萬物的是隱而不

    顯的道,而不是上帝。因為道是永恆的,它在上帝之前就存在了,從而否

    定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

    本章旨在說明不言之教的巨大功用。自我只有親歷道境,不為現象世

    界所羈絆,才能獲得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道是虛幻的,又是客觀存在

    的,正是它的虛,才可充實人們的心田。有了充實的心田,就可以挫銳解

    紛,和光同塵。把握了世界的本質規律,就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  

    05 章 眾生平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古人用穀草紮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靈的狗。芻狗雖結草而成,

    但祭祀的人卻視其有魂靈而裝飾打扮並侍奉它們,以求福於天地神靈。待

    大禮已畢,芻狗的魂靈升入天堂,它也就還原為紙草了,或者以火焚之,

    或者任人踐踏。

    聖人以百姓為芻狗,實質上是視百姓若神靈,從而敬重他們,保護他

    們,服務於他們,目的是為了國泰民安。倘若有人靈魂喪失,做出有害於

    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會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棄,下場如同喪

    失了靈魂的芻狗。

    萬物雖為天地所生,但無一物為天地所偏愛。天地統治萬物利用的是

    至誠不移的自然規律,萬物的生長發育,只能遵循這一規律,否則就會受

    到嚴懲。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

    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聖人是由人民推舉產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

    律的執行者和捍衛者。在聖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觀念,而不能存有

    “仁"的觀念。有了“仁"的觀念,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用權力代替法律,

    這樣一來,法律就會失去威嚴,社會就會滋生罪惡,百姓就要遭殃,這才

    是統治者最大的不仁。

  •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

    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來體現;聖人至仁,用完善的

    社會法律來體現。另外,“天地不仁"是萬物平等的思想,“聖人不仁"

    則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橐籥:用手操作的鼓風工具,即風箱。

    天地之間,風霜雨雪,電閃雷鳴,皆為天地二氣激發滌蕩所致,萬物

    生生不息,無不依賴此氣。如果把天地比作一個大風箱,那麼人體就是一

    個小風箱。風箱的作用在於使爐火更旺。如果用風箱的原理來治身,則生

    命會更富有激情,生命力會更強。具體要求是“虛"和“守中",反對“躁

    動"和“多言"。虛,貴在心意不動,目的在於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即“不

    屈"。虛並非形不動,而是反對躁動,躁動則“火"滅。

    多言,喻鼓風的次數。“多言數窮",是就鼓風的速度和風箱的效果

    而言,速度太快反而起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如守中",是說既要發揮風

    箱的作用,又要始終把握火候,當武則武,當文則文,“無過而無不及",

    以“不屈"、不“出"、不“窮"為度。

  • 就治國而言,這一節要求統治者要虛懷若穀,不可妄言妄動,炫耀自

    我威風,應始終把握法律這一火候,以至公之治實現至仁之德。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道中真炁不脫,才能成為化生大道的母體。化生大道母體的門戶,

    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來,纏纏綿綿,若有若無,不可刻意求之。

    “守中"的目的在於使“穀神不死",自我之所以能夠孕育真朴,全

    賴此火候。玄:道體。天地根:天根和地根。綿綿若存:天地相接,二氣

    相交,纏纏綿綿,不要過於執著。“用之不勤":強調應有所克制,不可

    操之過急。

    就治國而言,這一節是強調精神的溝通作用。只要統治者和人民群眾

    同心同德,一切按客觀規律辦事,人間盛世自然來臨。

    本章是老子的人人平等思想,而人人平等要靠完善的法律來體現。治

    理國家決不能憑藉統治者的自我主觀意志去任意發揮,必須“以百姓之心

    為心",逐步完善法律法規。只有用牢固的法治觀念取代統治者的自我“有

    為"思想,社會才能持久穩定,國家才能健康發展。這就是統治者的“不

    仁"之仁。

  • 附:本章河上公、王弼本分為二章,“不如守中"以上為一章,以下

    為一章。魏源本合為一章。這裡,前句說“不如守中",後面則說明瞭為

    何“不如守中"。“守中"即是守“穀神",“穀神"是化生“玄"的母

    體,否則,玄不會出現。

     

     

     

     

     

     

     

     

     

     

     

     

     

     

     

     

     

     

     

     

     

     

     

     

     

     

     

     

     

     

     

  •  

    06 章 利他主義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自生:為自己謀生。

    天地之所以長久,因為天地都不為自己謀生。天和地是對立統一的、

    不可分離的,天因地而生,地因天而存。天地無私,故能天長地久。所以,

    無私才合乎自然規律。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同樣也不例

    外。身體和靈魂的關係就象天和地一樣,是相互依存的。靈魂依賴身體的

    養育而存活,身體需要靈魂的協調而生長。只因靈魂是以真氣的形式隱藏

    於體內的,不為人的眼睛所見,所以,世人養生注重的只是有形的身體而

    忽視了無形的靈魂,這是人生痛苦的根源。為了有形的身體而生活,人生

    價值觀自然就是無止境地追求金錢財富,目的在於以有形養有形,滿足自

    我外部感官的需求。這樣一來,身體就有災難了,因為人的欲望是沒有滿

    足的。無盡的欲望必然導致陰陽失調,內外失衡,身體各種疾病接連不斷,

    以至於未老先衰,黃泉早赴。聖人則不是這樣,他明白靈魂和身體的關係,

    即只有保持靈魂和身體的平衡,才能確保身心健康。因此,聖人治身不片

    面追求有形物質來養身,而是先育法身。法身是靈魂的化身,正氣的凝聚,

  • 相對於有形的肉體(色身)而言。《西派真傳》說:“抱吾法身,養吾色身,

    色法兼養,性命雙修。"其結果是法身未現,色身卻首先得以強壯——“後

    其身而身先"。因為健康的身體是法身顯現的基礎。

    呵護法身的過程,就是修養色身的過程。道德功要求正身、正念、正

    術。端正身姿可以舒血暢氣,利於調息凝神,主動入靜。端正思想意識,

    可以集中思想,排除外在的七情六欲,消除私心雜念,心存每個靈子。調

    整呼吸,煉精化炁,可以協調陰陽,按摩內臟,加強心臟和腸胃的功能,

    改善氣血循環,有利於新陳代謝以及積蓄精氣和能量,增強免疫系統的功

    能。存想可以凝神,獲得心靈的寧靜,有利於靈魂和肉體的內在和諧。一

    旦掌握了練功的要素,並持之以恆,功力就會逐日加深,消化系統、神經

    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得以逐步增強,身體自然而然變得精力

    充沛、骨強體健。這就是“後其身而身先"。一個多災多難的身體是養育

    不出變化莫測的法身的。值得強調的是,練功須有名師指導,正確利用各

    種道術,嚴肅對待練功過程。只有志向,沒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很容易

    用迷信的觀點看待練功中出現的幻覺現象,以致走上自殺、殺人的邪路。

    聖人把色身置之度外——外其身,始終關注著法身,反而延長了壽

    命——身存。色身和法身是對立統一的,我無私以養法身,法身無私以治

    色身,法身存則色身存,法身失則色身亡。

    道德功是內功、靜功,不同於當今轟轟烈烈的體育運動。可以說,身

    體的內部矛盾是決定身體健康與否的主要因素,只注重外因而忽視了內因

    是不符合辯證法的。

  •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並非聖人沒有私心,只是因為聖人徹悟了大道,才能夠成全他健康長

    壽的私心。

    聖人“身先"、“身存"之私的實現,是深明先與後、內與外、本與

    末、人與己的辯證關係的結果。

    老子根據宇宙法則揭示了人生法則,而人生法則又貫穿著社會法則。

    他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憂而

    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原形。治理國家,只要時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

    面,自然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從而體現人生價值,獲得人生幸福;

    為了肉體而活著的人,生命不會長久;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活著的人,只要

    社會存在,他的英靈就會存在,因為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本章是老子的符合利己主義的利他主義思想。利他在前,利己在後;

    無私在前,成私在後,無私而成其私。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

    人生和社會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要求人與人之間要愛而忘私、和

    諧相處,由此而形成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無私是合乎道的美德,

    只有用以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來取代以利己主義、個人主

    義為中心的價值觀,人類才能實現整個世界和諧有序的最大私心。

     

     

     

     

     

     

     

  •  

    07 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合乎道的意識、行為。幾於道:接近於道或相似於道。

    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為表現為利於萬物而

    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

    近似於道的特性。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低窪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

    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並有利於修道。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穀,從不自我炫耀。

    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著至誠不移的規律性;

    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為本。

  •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污垢,刷新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善於消

    除腐敗。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內能外,能升能隱;

    聖人做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

    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夫唯不爭,故無尤。

    夫唯:正因為。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得出結論。

    水的特性近似於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聖人的特性。聖人與世無爭,

    一切遵循自然規律行事,不主觀妄為,反而獲得了別人所無法爭到的東西,

    這正是不爭之爭。一個始終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自然不會有過失。

    本章以水的特性闡述了聖人為而不爭的高尚品質。不爭是順應自然法

    則,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沒有憂患,充分體現了老子的自然主義思想。

     

     

     

     

     

     

     

     

  •  

    08 章 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持:持有。盈之:充滿且即將外溢。行事之功在於持而不盈,倘若盈

    之,不如停下來不做。否則勞而無功反而有禍。

    “持而盈之",反映的是功事已到了一定限度。“不若其己",要求

    主觀願望應符合客觀規律,應知及時自我收斂。

    揣而棁之,不可常保。

    揣:捶打。梲之:使之堅挺。借用外力使虛弱、疲軟的東西堅強、挺

    拔,是不能保持長久的。

    “揣而悅之",是說只強調外因而不顧及內因。“不可常保",說明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道德功的修練,正是強調內因作用,只有

    加強內在修養,蓄浩然正氣,才能確保生命之樹長青。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真氣循任督脈運行,印堂為必經之地。練功時,真氣穿印堂,透眼簾,

    過雙目,有珠玉滾落之感,卻不能守於印堂,守則氣滯,氣滯則有頭暈、

    頭痛、失眠等症狀。

  • “金玉滿堂",是財富充實(精氣充沛)的象徵。“莫之能守",說

    明金玉的價值在於流通,執著於守將會帶來不安和危害。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因富貴而驕橫,必有遺失真我之咎。自古驕兵必敗,不識驕的危害性,

    必定有終生遺憾。

    社會上有些人,起初為人民的利益而盡心盡力,以至於富貴加身,本

    該得到人們敬仰的,卻因其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以至於晚節不保,功虧

    一簣,身敗名裂,成為人民的罪人。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這是自然規律。事業已遂,力量至極,則引身

    退後,這是自覺遵循自然規律。知進而不知退者,禍必及身。

    世間偉人,一旦達到事業的頂峰,完成其歷史使命,就應該順應歷史

    發展的潮流,效法自然,主動地退位讓賢。“功遂身退"是主動的、積極

    的。在聖人之治的社會裡,不存在功高蓋主,危及生命的現象。封建士大

    夫們所奉行的明哲保身,歸隱山林,則是被動的、消極的。

    本章的主題是講功成身退之道。“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千古不變

    之觀念。無論治身、治國,都不能盲從於自我主觀願望,要克制自我,去

    私去欲,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否則,必然招致禍患。

     

  •  

    09 章 抱樸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載負。細胞是靈的載體,色身是魂的載體。營魄:喻靈魂。營為

    先天之氣,也即元氣,為靈之本;魄為後天之氣,為魂之本。靈生於先天,

    為陰神或元神;魂長於後天,為陽神或識神。嬰兒宜靜怕驚,即因魂不全。

    魂的成長,既受靈的制約,又受後天環境影響。修煉道德功,就在於使靈

    魂“抱一"。修道以育靈,在於開發潛意識;修德以育魂,在於培育顯意

    識。人不修煉道德功,則靈潛伏於內,受治於魂。魂統治靈,則以自我為

    中心,認識問題必然帶有局限性、主觀片面性。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說靈與魂能否和諧同一,是身體健康

    的關鍵。靈、魂和則正氣聚,正氣聚則法身成,法身成則身心健康。色身

    如車,裝載靈魂。無靈魂主宰的色身是僵屍,無色身裝載的靈魂是虛氣。

    同樣,人泯滅了心靈是魔鬼,心靈不以魂起作用則是傻瓜,是沒有能動性

    的動物。人是由色身、靈、魂組成的三位一體的高級動物,只有三者和諧

    統一,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人。

    就國家而言,國家是由國土、被統治者和統治者組成的,其成分分別

    相當於人的色身、靈和魂。統治者脫離了人民的制約和監督,則是魔鬼,

    是“國之賊";人民脫離了統治者合乎道的管理和指引,就會陷入無政府

    主義的混亂狀態。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同心同德,國家才能健康發展,

    否則,國家就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導致國破人亡。

  •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集中、結聚的意思。氣:漢字中有三個“氣"字,即氣、炁、気

    (“氣"下為“火"),它們都有“虛"的特性,含義卻大不一樣。氣是

    “氣"的簡化,含有“養"的意思,是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之氣,

    也是人的呼吸之氣。大自然之氣有內外溝通、相互迴圈的特性,把天地萬

    物融為一體。所以,人體的健康狀況直接受大氣的影響。炁是人體吸收食

    物營養形成的精氣,又稱真氣,是人體賴以存活的物質能量。修煉道德功

    的基礎功就是利用後天之氣,煉精化炁。我們平常人的呼吸是肺部呼吸,

    也稱胸式呼吸。道德功的修煉,首先改變人的呼吸方式,變胸式呼吸為腹

    式呼吸,即吸氣時一定要把氣送到腹部,又稱“氣沉丹田"。當然,這些

    都是在心平氣和後自然實現的,無需刻意為之。呼吸深、細、勻、緩,這

    樣腹部就會形成相對高壓,高壓產生高溫,高溫有利於食物的消化,使後

    天食物精華轉化為炁。待腹部真氣充盈,真氣自然下沖會陰,逆督脈而上,

    順任脈而下,完成小周天旋轉,進而打通四肢八脈及周身穴位,完成大周

    天迴圈。這一規律也完全合乎現代熱力學原理,即氣體會從高壓區域自動

    向低壓區域膨脹。可以說,功夫練到這個層次,身體就可以抵禦大氣中邪

    氣的侵襲,傷風感冒的疾病就不會再發生,萬一發生,我們也可以調動真

    氣把病氣逼出體外。因為,“熱的作用在於使分子或原子之間的聯繫鬆弛

    乃至完全解除,並且使那些沒有聯繫的分子再彼此儘量地遠離。"如果練

    功之前身體存有慢性疾病,特別是風濕、類風濕疾病都可以得到根治。這

    就如同形成於赤道兩側的熱帶高壓氣流,氣流沖到哪裡,哪裡的寒氣就會

    被驅逐,冰雪就會被融化。再說気,気是炁的昇華,即神氣,屬高能量粒

    子流,含有火的性質,可以放出電波,形成磁場。煉炁至気,即可以殺死

    體內的病毒基因,排除一切疾病,並可以發気為別人治病。炁轉化成気,

  • 即是“產藥",又稱“結丹"、也即上文所說的“嬰兒"。“結丹"時會

    出現少食、厭葷腥的反應,有如女人懷孕後的感覺,故又稱“結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就是要求在呼吸上用工夫,煉精化炁,煉

    炁化気,結成

    “樸胎"。樸胎即結,須時時小心呵護,直至朴成,朴成,則以樸治

    身。樸就是法的化身,若能牢守法身,法身也就能牢牢地守護住身體了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靜坐之時,要掃除大腦中的一切私心雜念,達到身如槁木,心似死灰,

    若有絲毫分心,就不會進入道境。“滌除"是“玄覽"的前提,“玄覽",

    即“覽玄",於道境之中直觀道體,體悟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疵:缺點、

    毛病,指不合乎客觀規律的思想觀念。“能無疵乎?"是說置身大道之境,

    體悟了世界的本質和規律,能消除不合乎道的觀念、行為嗎?

    治國、治身,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無私忘我,否則,後患無窮。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熱愛國家,治理人民,能施行“無為之治"嗎?

    國與身同,民與靈同。不論治身治國都必須拋開自我之智,施行法治,

    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無所不為的成果。

  •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樸身出入之門戶,位於頭頂正中,其下為泥丸宮。朴胎結于下

    丹田,待十月功滿,移入泥丸宮。此時,朴如同剛剛脫離母體的嬰兒,十

    分嬌嫩,須用心撫養,細心呵護,使之健康成長。滋養到一定火候,天門

    自動開闔,樸由此出入。出入之初,只讓其在近處活動,並很快收回。漸

    漸地使其活動時間由短到長,距離由近到遠,出入次數也由少到多,這樣

    經過長期地鍛煉,朴可以出入自由。朴成即可以遨遊宇宙,變化莫測。正

    所謂“合抱之木,始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五十八章)

    雌,相對於雄,有陰柔的特點。“為雌",就是守樸,守樸在於“貴柔"。

    天門開,是出世,出世則守樸;天門闔,是入世,入世則守法,守法在於

    “貴弱"。出世是為了入世,只有出世才能更好地入世,否則,憑什麼濟

    世安民?“為雌",是老子的法治思想。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徹悟大道,窺破天機,煉就六通神功,能夠不自我炫耀,一切按客觀

    規律辦事嗎?修煉道德功達到一定境界即可以破譯基因密碼的時候,就能

    追憶過去,預測未來。然而,有些未來之事畢竟有其發展的自然過程,預

    先洩漏天機會給社會帶來不必要的混亂。因此,老子特意強調,儘管“明

    白四達",也要甘守“無知"。

    生之,畜之。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生樸,厚德育樸。遵道則生朴,修德以育樸,

    無德樸不成。

    “生而不有",是無私之德;“為而不恃",是無爭之德;“長而不

    宰",是無為之德。

    無私,無爭,無為,正是大道之性,合乎道的思想、行為就是玄德。

    玄德又稱“陰德",具備玄德,真朴乃成。

    本章是修道育樸的方法和過程,從“載營魄抱一"到“明白四達",

    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

    德與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具備了玄德,也就具備了科學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樸身顯現的前提。

     

     

     

     

     

     

     

     

     

     

     

     

     

     

     

     

  •  

    10 章 以無為本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輻:車輪上連接輪輞和輪轂的輻條。轂:車輪中心的孔型部件,外連

    輻條,內裝車軸。無:指車輪中心的圓孔,是車輪的樞紐。當車的重力施

    加於車軸時,車軸就會通過輪轂均勻地分配給每一根輻條。輻條在輪轂和

    輪輞的作用下,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承擔起單根輻條所根本不能承受的

    壓力。只有這樣,車輪才旋轉不息,完成任重而道遠的負載,從而顯示出

    車的巨大作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和泥。埴:粘土。用粘泥燒制陶器,使之中空,用來盛物,這是

    製作陶器的目的所在。器小有小器之用,器大有大器之用,無形的空間決

    定了陶器的使用價值。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戶:房門,有出入之用。牖:窗戶,有通氣採光之用。人們建造房子,

    必須開闢房門,使住房者出入自由;開闢窗戶,使光照充足,氣流暢通,

    才不會傷害住房者的身體健康。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通過以上三個論據可以看出,車子、陶器、房子都是有形的(有),

    而體現它們自身價值的卻是無形的空間(無)。“有"和“無"的關係,

    就是“利"和“用"的關係。“利"是使用價值的前提條件,“用"是使

    用價值的決定性因素。所謂“有無相生",是就“利"和“用"關係而言,

    利和用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有"就有“無",有“實"

    就有“虛",在時間上沒有先後,在主次上沒有本末。但是,我們看待問

    題的時候,必須以“無"為本,以“有"為末,崇本而舉末。這是因為,

    我們是處在“有"的層面的,只有守住其對立面的“無",才能利於

    “有"。倘若以“有"為本,以“有"治“有",就會加速“有"向“沒

    有"的方面轉化,這是不符合辯證法的。

    就治身而言,要想健康長壽,就不能只是強調用有形的佳餚來厚待有

    形的身體,而根本在於關注無形之法身,只要守住法身,健康長壽就會成

    為必然。人體就象房子,法身是房子的主人,只要主人不去,房子就不會

    倒塌。

    就治國而言,其根本在於神聖的法律,而不是有為的統治者;只要具

    有了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國家自然有持久的繁榮和穩定。期待英

    雄的時代是強盜的時代,是愚昧的時代,是人民還沒有真正覺醒的時代。

    本章的中心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具體論證了“有"和

    “無"也即“利"和“用"的關係,旨在闡明有和無的對立統一關係。我

    們是處在“有"的層面的,所以,解決矛盾時要以“無"為本。

     

     

     

     

  •  

    11 章 反向思維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這裡指代有形世界的顏色。五

    音:宮、商、角、徵、羽五種聲音,這裡指代有形世界的聲音。五味:酸、

    甜、苦、辣、鹹五種味道,這裡指有形物質的味道。

    大象無形,目不可視,只因五色亂目,使人迷失了心靈的家園。儘管

    有形世界,風光無限,但是眼睛的視野,相對於心靈的視野來說,是有局

    限的。人們只執著於五色世界,忽視了精神世界,而心靈的失明,才使人

    真正迷茫。

    大音希聲,耳不能聽,只因五音亂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聲音。大道

    的聲音才是最真實、最動聽、最感人的。人們只執著於外在的聲音,忽略

    了心靈的呼喚。而心靈的失聰,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獨可怕。

    爽,是違背的意思。人們貪求口福,喜歡山珍海味,只去滿足口感的

    需要,卻違背了心靈的渴求。心靈所渴求的是淡而無味卻又韻味無窮的大

    道。

  • 追求“五色"、“五音"、“五味",只是為了滿足外部感官的需求,

    忽視的是心靈的渴求,違背了“利"和“用"的辨證關係,其結果必然是

    心靈過早地枯竭,肉體過早地腐敗。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馳騁:騎馬賓士,喻動之極。畋獵:獵取野物。發狂:心理失常,處

    於瘋狂狀態。追逐野味,最大限度地滿足感官需求,這樣會使人失去平靜,

    以至心情狂亂,不能自抑。

    難得之貨:從正常管道,以正常手段很難獲取的東西。令人行妨:“難

    得之貨"的誘惑力使人心生奸詐,行為不端。

    心靈本是寧靜、充實的,一個沒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必定會不停

    地追求外來刺激和身外之物。這是迷失心靈的緣故。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

    為腹:通過返觀內視即神視來認識大道。神視是反向思維,是對本體

    世界的客觀反映。認識的條件就是通過修練道德功進入道境,只有進入這

    一境界,才能知常人所不知。為目:通過目視來認識現象世界。目視是擴

  • 散思維,是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一功能,為人人所具備。“為腹"的目

    的是通過對世界本質的認識直接把握普遍規律,“為目"則只能通過對外

    部世界具體事物的認識來總結規律並通過實踐來檢驗。內部世界和外部世

    界是互相對應、互相聯繫、息息相通的,只要認識了內部世界,也就認識

    了外部世界。相反,只把目光停留在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上,那麼,世界的

    本質及其規律就永遠無法揭示,神秘主義亦將永遠神秘。所以,老子強調

    要去彼(為目)取此(為腹)。認識外部世界的主體是自我,認識內部世

    界的主體是心靈。要想認識自身內部世界,就必須通過修練道德功來超越

    自我,解放心靈。

    本章揭示了“為腹"與“為目"的辨證關係。實際上就是把上一章的

    “利"和“用"關係歸結到人體科學上來。表明了老子以道為本的微觀認

    識論。

     

     

     

     

     

     

     

     

     

     

     

     

     

     

     

     

     

     

     

  •  

    12 章 貴民思想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有驚恐之感,是因為有榮辱觀念。有榮辱觀念,是因為以自身為貴。

    以自身為貴,就是以大患為貴。以自身為貴,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

    必生貪爭之念。有貪爭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

    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嗎!為了身外之物而不擇手段,禍患能不

    產生嗎!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是謂寵辱若驚。

    什麼是“寵辱若驚"呢?在有些人看來,人得寵則榮,榮則名利雙收;

    受辱則賤,賤則無名利可圖。這種觀念都是社會意識形態造成的。在老子

    看來,因得寵而驚喜的人,是喜名利、貴自身的人,這種視寵為上的人,

    正是卑下之人——“寵為下"。因得寵而驚喜,因失寵而驚恐,全是名利

    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內。目光在

    外的人,近名利而遠人民;目光在內的人,近人民而遠名利。遠人民的人

    必有禍患,近人民的人必然獲得人民的愛戴。

  •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

    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吾:自我、凡我,為肉體之身,以魂為主宰。我:真我、樸,是自我

    修煉的成果。《道德經》中的“吾"和“我",不是同一概念,當區別對

    待。

    什麼是“貴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因為有自我觀念,以自

    身利益為重。如果到達忘卻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榮辱、得失,乃至

    生死,我哪裡還有禍患呢?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權力託付給我,那麼,我一定以貴己之

    心貴天下人民。——人以權為貴,貴天下人的人,必然讓權力屬於人民;

    如果人民把謀求福利的希望寄託於我,那麼,我一定以愛己之心愛天下人

    民。——人以福利為愛,愛天下人的人,必然讓福利屬於人民。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論。論證了榮辱、貴賤、上下、得失的辨證關係,

  • 說明貴吾、愛吾的人有驚恐之災,喪身之禍;貴民、愛民的人得天下之貴、

    天下之愛。這充分體現了老子的貴民、愛民思想。治國之道也是治身之道,

    二者同一道理。

     

     

     

     

     

     

     

     

     

     

     

     

     

     

     

     

     

     

     

     

     

     

     

     

     

     

     

     

     

     

     

     

     

     

  •  

    13 章 參玄悟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詰,故混而為一。

    這大概是老子於道境之中對人體基因組直覺後的體悟。

    夷:平坦無阻的意思。這是就基因組的能量場來說的。希:真實、珍

    貴的意思。這是就基因組所蘊藏的世界萬物的資訊來說的。微:細微的意

    思。這是就構成基因組的物質微粒來說的。“夷"(場)、“希"(資訊)、

    “微"(微物)這三種成分不可過細地劃分,它們共同融合成一個統一的

    整體即細胞。細胞是宇宙的縮影,它蘊藏著宇宙的一切奧妙。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說道的境界是清晰、明淨的,其上面不

    耀眼,下面也不昏暗。你所直覺之景物,無上下內外之分,無視覺障礙,

    只是一派立體的靈明。

    “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

    前一個“繩"是動詞,即結繩。後一個“繩"是名詞,即繩子。“繩

    繩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說明瞭人體基因組的結構及其運動形式。人體

    細胞的細胞核中包含著來自父母的陰陽兩套染色體,基因組就是染色體上

    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呈雙螺旋結構,如同一條不停地扭

    動的繩子,這也就是首章所說的“玄之又玄"。“不可名",是說無法為

    它具體命名。在老子看來無法命名的東西,卻被現代科學命名為人體基因

    組,且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隨著科學的發展,老子所創建的宏偉的哲學

    大廈之門,必將逐漸為人們所開啟,並為整個人類帶來無上的福音。

    “複歸於無物",是不停運動著的基因組“遠逝"的結果。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種狀態、景象是對心靈而言的,對

    自我而言則“無狀"、“無象"。之所以稱之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說的。

    “是謂惚恍",是說基因組處於飛速旋轉狀態,閃爍不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是說飛速旋轉的基因組是循環往

  • 復、無始無終、周流不息的。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修道者執著于古人所遵循的認識世界的道路,用來抵禦今人只追求外

    在名利(有)的思想觀念。能夠知道遠古萬物的起源並能認識它們發展變

    化的規律,是因為道都作了真實的記錄。這是說,人體基因組是一部記載

    著宇宙萬物和人類歷史的活的百科全書,只要具備了破譯基因密碼的功

    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運。

    現代科學已證明,人類基因組蘊藏著生命奧秘,記載著生命資訊,決

    定著人的生老病死。但在老子看來,人類基因組不僅蘊藏著生命密碼,還

    蘊藏著宇宙密碼。只要破譯了這些密碼,就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

    界,認識過去和未來。

    本章是老子對人體基因組所作的具體、生動、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

    是認識真理的真正源泉。老子號召人們“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不要

    再在違背自然規律的道路上走下去。當今人類應當醒悟老子思想,走“返

    樸歸真"之路,遏制社會只片面追求物質文明而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嚴

    重毀壞的局面。

     

     

     

     

     

  •  

    14 章 有道之士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善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詣的人。微妙玄通:善為道者的功夫已進

    入識玄的境界,思想意識已經和大道相通。這樣以來,他們就具有了奇妙

    的高深莫測的特異功能,以及一些不能為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觀念、行為,

    故說“深不可識。"這是總言“善為道者"的特性。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穀;

    混兮其若濁。

  • 正因為深不可識,所以只能勉強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

    豫兮若冬涉川:豫,遲疑猶豫,引申為謹慎小心。豫的另一層意思是

    歡喜、和樂的意思。綜合起來理解,這一句是說,“善為道者"潛心修道,

    始終謹慎小心,即使進入高層境界,理應歡樂、慶賀,但在成績面前卻沒

    有表現出半點的驕傲情緒,而是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象冬天踩冰過

    河一樣,時刻小心,以防陷入危機之中。

    猶兮若畏四鄰:猶,是慎懼的意思。“善為道者"與世人相處,無門

    戶、宗族觀念,無榮辱、貴賤之分,對人團結友愛,謙誠有加。“若畏四

    鄰",不是害怕四鄰,而是以禮相待,他不為有超常的智慧而傲視四鄰,

    相反卻主動接近他們,以溝通情感和意志,體現的是謙下之德。

    儼兮其若客:儼,是儼然的意思,表明容貌莊重。修道有成的人,對

    練功的態度是嚴肅的,表情是莊重的。他以朴為主人,自我不敢妄作妄為。

    表現在為人處世上,他愛人如己,敬重他人,沒有主人的觀念,而是甘做

    世人的客人,對人有禮有節,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因而,他是一位德高望

    重的人。

    渙兮其若冰釋:渙,是渙然的意思。修道之人安心靜坐,排除各種恩

    恩怨怨和名利之心對心靈的幹擾,使真氣貫通全身,就會有渾身溫暖如蒸,

    酥軟融融的感覺,直至自失忘我,這正是渙然冰釋的印證。有道之士悟證

    了這一道理,在人生的實踐活動中就不會為身外之物所羈絆,從而全心投

    入到行道的事業中去。

  • 敦兮其若樸:敦,是誠實、忠厚的意思。大道是至誠不移的,有道之

    士始終以大道來充實內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斷昇華。因此,他給人的印

    象必然是至誠不欺、忠厚樸實的。

    曠兮其若穀:曠,是廣闊、空曠的意思。有道之士的功夫越深,道的

    境界就越廣闊,破譯的密碼就越多。此時,他的視野早已跳出自我的圈子、

    家庭的圈子、親友的圈子,而是放眼於整個人類的利益。他的山谷般的胸

    懷,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認識和理解的。

    混兮其若濁:混和濁,都是愚昧、糊塗的意思。有道之士既然徹悟大

    道,有天地般的胸懷和志向,自然不會執著於個人的名利得失,而是以忘

    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這在有些人看來,勞碌一生而

    不為名利,無異於頭腦簡單、愚蠢的傻子。其實,真正渾濁的是那些執著

    于個人名利的人。雷鋒式的“傻子",才是人類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以上七句,是對“善為道者"的個性分別作出的描述。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誰能夠靜之以道,讓那渾濁的名利之心得以慢慢地澄清呢?誰又能夠

    動之以道,讓那治國安民的遠大志向慢慢地升起呢?

    識道在於守靜,守靜才能逐步轉變以名利為中心的價值觀念。隨著價

  • 值觀的轉變,社會上的不道現象得以逐步認識,濟世安民的偉大志向也就

    隨之形成。這一節,是老子對世道的憂心和對仁人志士的呼喚。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充滿、滿足。蔽:疑為“敝",舊的,和“新"相對,喻過時的、

    錯誤的思想觀念。

    持有這一功夫的人,不會自我滿足。正因為不自我滿足,才能不斷地

    消除錯誤觀念取得新的成就。

    本章通過對“善為道者"的形象描述,體現了有道者的偉大人格形

    象。說明道德功的本質和巨大功用。

     

     

     

     

     

     

     

     

     

     

     

     

     

     

     

     

  •  

    15 章 歸根覆命

    致虛極,守靜篤。

    虛己以待物,虛魂以待靈。魂虛則靈實,魂靜則靈動。虛極則自失,

    靜篤則忘我。自失不等於忘我,自失是靜坐中自我軀體在意念中消失,一

    切知覺全無,但自我意念還存在。忘我則是進入道的境界,自我意念完全

    被道的景象所吸引,情不自禁,萬慮頓失,一靈獨存。守虛至誠,守靜至

    篤,才能進入道的境界。以篤誠之心反觀內視,以不變觀萬變,這就是修

    煉道德功的存想術。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這是在道境中觀察萬物變化所得出的結論,

    是事物的一般規律。

    道境之中,萬物並作出現,我得以反復觀察萬物從生到死的發展過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不歸結到大道這一根源(真性)上來。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 不知常,妄作凶。

    “氣脈舒而內蘊元神,則曰真性;神思靜而中長元氣,則曰真命。孩

    子之體正所謂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複其天命,此即可謂之道。"

    (張三豐之《大道論》)“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氣、真氣。

    常:客觀規律、自然法則。

    魂守靜則元神動,元神動則元氣長。率元神以長元氣,可謂懂得了自

    然法則。懂得了自然法則,就會明白養生之道。否則,就會妄作妄為,做

    出有害生命的事情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懂得了自然法則,才能自我寬容,不以意氣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

    情;寬容則不偏私於任何一個器官,讓真氣公允地沐浴每一個細胞;公允

    地沐浴每一個細胞,才能保全整個身體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

    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會遵大道而行;遵大道

    而行,生命才會長久,且終身沒有危害。

    本章是老子對養生之道的闡述和論證。宇宙萬物各歸其根,然而歸根

    必須覆命。守靜則元神動,守虛則元氣實,元氣充沛則元神旺暢,元氣是

    元神的物質基礎。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礎,有精則有神,無精則

    神滅。反過來說,精須神守,有神守護的生命才會充滿活力。總之,欲歸

    根、覆命,須守虛、守靜。

     

     

  •  

    16 章 太上

    太上,不知有之;

    道的境界太高的人,不被周圍的人們認識。

    真正的得道高人,有著出神入化的功夫,但是他從不炫耀自己,即使

    你天天和他在一起,也不會認識他的真正面目,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

    相非真人。"道家弟子稱老子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這已是後

    來的事情,當時的人們大概沒有誰親眼見過老子顯示神通,以至於老子的

    身世到現在還是一個迷。

    其次,親而譽之;

    道的境界比“太上"之人低一個層次的,人們親近他、讚譽他。

    如果我們把這一思想放眼整個世界的話,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當屬於

    耶聖、穆聖和佛祖。他們都是得道之士,屬於唯心主義哲學大師,但是他

    們卻都不是博學之士,那麼他們的哲學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是直覺

    思維。直覺思維的物件就是人體基因組這一天書,這也正是他們思想理論

    的源泉。耶聖的“天堂"的境界,穆聖的“天啟"的境界,佛祖的“涅磐"

    的境界,就是老子的“道"的境界,只不過境界有高低罷了。為什麼說他

    們是“其次"呢?這是因為他們對於道境中出現的景象缺乏深刻的理性思

    維,還認識不到那都是“物中之精,精中之信。"因此使自己的學說成為

    唯心論。見神不見物,自然不能為人類指明一條“長生久視"的康莊大道。

  • 但是,由於他們的思想貼近時代生活,貼近人們的心靈需求,人們感其德,

    歎其功,驚其神跡,自然“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境界又低一個層次的,周圍的人們害怕他們。

    這一層次的人就是邪教教主。他們只是有了一些幻覺,還不知道為何

    物,就把自己裝扮成救世主,打著傳道的旗號,秘密結社,搞非法組織,

    宣揚歪理邪說,愚弄不明真相的信徒,致使信徒自殺殺人,嚴重擾亂社會,

    危害人民。中國的被立教、****功,美國的人民聖殿教、大衛教派,日本

    的歐姆真理教等等,無一不給社會帶來可怕的後果,致使人們談教色變,

    對此必須堅決取締。

    其次,侮之。

    最次級的是社會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小混混,他們打著修道、傳道之名,

    行騙財、騙色之實。一旦真相敗露。必招致人們的辱駡。

    信不足,有不信。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道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求道的路程是艱難而漫長的,非有誠心和恒

    心不可。對此,世人有的相信卻意志不堅,最終與大道無緣。有的人根本

    就不相信道這會事,片面認為這不過是騙人的神秘主義而已。真正的修道

    之士,平時悠然自得,默默無聞,即使功成事遂,返樸歸真,周圍的人也

    難以發現他聖人的面目,這是因為聖人從不自我炫耀的緣故。

    本章是老子對天下修道者的分類。修道者的境界不同,世界觀就不同,

    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造就什麼樣的人生。真正悟透

    天機的太上之人,已經認識到了歷史發展的自然過程,大道的推廣、普及

    畢竟要等待時機,所以他是不會違背自然規律的。

     

     

     

     

     

     

     

     

     

     

     

     

     

     

     

     

     

     

     

     

     

     

     

  •  

    17 章 治國原則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大道:合乎自然規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仁義:仁愛和正義,是

    人類最美好的思想品德。智慧:人類特有的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

    也是區別於獸類的主要標誌。

    老子是體道聖人,深明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矛盾著的雙方是互相對

    立、互相依存的,只強調一個方面,矛盾必然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脫

    離了大道而強調仁義,就會出現不仁不義;脫離了大道而強調智慧,陰謀

    詭計就會相伴而生。人們讚美仁義,渴求智慧,是因為身處大道廢馳、社

    會紛亂、人性貪婪的時代。如果社會本身就是至純至朴的,人人都是真善

    美的化身,仁義、智慧還有誰會強調呢?就象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他不會

    去感激良醫;不是痛不欲生,他不會渴求杜冷丁;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

    用不著尋求外來刺激。這裡,老子所要說明的是,舍大道而強調仁義、智

    慧,是舍本取末、背道而馳。仁義、智慧雖不失為一付治世良藥,但它治

    標不治本,再說,有良藥出現,就會有假藥降生。假藥可查,假仁假義則

    不易識破。強調仁義、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說法,是不懂

    得辯證法的精髓,關鍵是沒有體“無"。老子談道論德,是要求人們樹立

    合乎道的思想觀念,通過自身實踐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用來指導人們正

    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自我與真我之間的矛盾。

  •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們尊敬的。家庭需要孝慈,國家需要忠臣,然

    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後卻是家庭不和、奸臣當道,這又是人們所不願看到的。

    昏亂,是說先有昏君而後有國亂。治國和治家,道理是一樣的,都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