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說明手冊 106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中華民國 106 年 07 月 01 日印製

南華大學academic2.nhu.edu.tw/files/archive/916_08fde328.pdf · 具有運動多元思維、國際視野及持續學習新知的能力 道 職場 素養 40% 實務應用30% (實務力)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說明手冊

    106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中華民國 106 年 07月 01日印製

    http://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frm=1&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j4nsqK--HUAhUMlZQKHcUSC4cQjRwIBw&url=http://www.dianmeng.com/moban/beijingtupian/19633_3.shtml&psig=AFQjCNFK9DNB7TsYrKFeLycDlhyvM8e6ng&ust=1498788067504364

  •       

    目          學

              宗

              設

              未

              人

              師

              招

              招

              課

              課

              課

              學

              南

              南

     

     

    目錄學程簡介

    宗旨與目

    設備與資

    未來發展

    人才培育

    師資陣容

    招收學生

    招生管道

    課程圖示

    課程地圖

    課程時序

    學習地圖

    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

    錄 介         

    目標     

    資源     

    展         

    育圖     

    容         

    生         

    道         

    示         

    圖         

    序表     

    圖‐魚骨

    學運動績

    學運動績

          ……

          ……

          ……

          ……

          ……

          ……

          ……

          ……

          ……

          ……

          ……

    圖  ……

    績優學生

    績優生入

    ……………

    ……………

    ……………

    ……………

    ……………

    ……………

    ……………

    ……………

    ……………

    ……………

    ……………

    ……………

    生獎勵辦

    入學獎勵

    ……………

    ……………

    ……………

    ……………

    ……………

    ……………

    ……………

    ……………

    ……………

    ……………

    ……………

    ……………

    辦法……

    勵辦法

    ……………

    ……………

    ……………

    ……………

    ……………

    ……………

    ……………

    ……………

    ……………

    ……………

    ……………

    ……………

    ……………

    …………

    競技提升

    ……………

    ……………

    ……………

    ……………

    ……………

    ……………

    ……………

    ……………

    ……………

    ……………

    ……………

    ……………

    ………………

    ……………

    升、培養

    ……… 1 

    ……… 2 

    ……… 3 

    ……… 3 

    ……… 4 

    ……… 5 

    ……… 8 

    ……… 8 

    ……… 8 

    ………10

    ………11

    ……….12

    …….13

    …… 14

    養第二專專長

  • 壹、學程簡介

    因應本校整體發展、入學多元化以及提供高中職學校運動績優生優質的升學管道,本校於

    103 學年開始以獨立招生的方式招收運動績優生,全數置於管理學院之旅遊管理學系之下,105

    學年因應招收運動項目逐漸專業化以及旅遊系發展屬性的限制,本校以現有的運動相關資源單獨

    成立管理學院「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旋即獲得教育部同意並於 106 學年開始招生,

    預計以獨立招生方式招考對運動領域有興趣之運動績優生就讀。

    一、學士學位學程的意涵

    不同於科系的單位模式,學程的意涵在於打破系所院的編制限制,運用校內相關的師資與設

    備投入特定的發展領域,本校「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設置在管理學院下,以跨領域合

    作之方式,整合本校「旅遊管理學系暨碩士班」、「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暨自然療癒碩士班」、「文化

    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暨碩士班」、「生死學系暨碩士班」、「資訊管理學系暨碩士班」之師資,以及「體

    育教學中心」與「佛光山三好體育協會」之軟硬體設備,提供學生運動與健康促進之專業課程,

    並提供學生第二專長之學習。學程等同科系的編制之設置規定,同樣有組織、課程、教學等架構

    規範,兼具科系主軸式培育學生專長以及學程主題式跨域彈性的優點。

    二、運動競技

    運動競技為本學程雙主軸之一,本著為國育才,接續高中端優秀的運動競技人才,提供豐厚

    的獎學金、優質的訓練環境、教練與教學環境等,學科課程與專長訓練相輔相成,讓選手競技水

    準得以再提升突破,終能為國爭光為自己未來鋪路,本校錢弘毅同學入選 2017 世大運武術散打

    60公斤級國手、105學年武術隊勇奪大專錦標賽四面金牌以及棒球隊獲得公開組二級第二名等佳

    績為最佳的競技實力的展現。本學程主要招收棒球、足球、籃球、排球、國武術、跆拳道、網球

    與木球等項目,未來可從事運動選手或運動教練等工作。

    三、健康促進

    另一主軸「健康促進」領域為近年來世界潮流,運動介入的健康促進更是在醫療與營養等領

    域外發展快速的次領域,現代人對自身身體的重視、健康知識普及以及坐式生活型態,運動是最

    佳的療癒處方,是提升身心靈狀態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健康所說的「身體、精神和社會」

    的幸福感(well being)狀態不可或缺的要素。事實上,「運動健康促進產業」依行政院主計處行

    業標準分類為「運動場館業」、「運動用品業」與「其它運動服務業」等,即為運動產業的另一說

    法,培養有運動背景專長的學生擔任健康促進領域的指導或管理人才是本學程主要的任務。

    因此,本學程成立的目的在於招收運動競技選手訓練為運動競技人才以及培育其第二專長;

    其次為招收運動專長學生培育運動產業管理人才與運動介入之健康促進指導人才。本學程有完善

    的培訓體系可訓練競技選手投入職場,在選手不再從事競技運動時,本學程課程培育學生第二項

    專長,包含運動教練、運動產業管理與健康促進指導等,期待給予運動背景學生一個優質的學習

    管道與良好的培訓場域,使學生成為具備專業知能、自覺學習、實務應用、溝通合作、社會關懷

    及身心康寧之人才,未來能發揮所學進入合適的職場。

  • 貳、宗旨與目標

    一、設立宗旨 結合佛光資源、邁向國際舞台 連結在地資源、紮根回饋地方

    健全培訓體系、落實輔導機制 重視品德教育、強化運動知能

    培育指導專項、投入健康促進 完備管理能力、培育產業人才

    二、教育目標 (一)增進畢業生在運動與健康促進領域的專業素養,強化運動專業力。

    (二)強化畢業生在運動與健康促進領域的職場素養,提升運動就業力。

    (三)提高畢業生在運動與健康促進領域的運動素養,精進運動生命力。

    三、核心能力 (一)具備運動專項競技技術能力。

    (二)具備運動科學基礎知識能力。

    (三)具備運動產業管理之理論與實務能力。

    (四)具備一般與樂齡族群健康促進評量與指導之理論與實務能力。

    ~核心思想、基本素養、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

    核心

    思想

    基本

    素養 核心能力 能力指標(檢核指標)

    專業

    素養

    35%

    專業知能 20%

    (專業力)

    ◇具備運動專業知識與運動技術指導能力

    ◇具有獨立思考判斷及展現運動專業的能力

    自覺學習 15%

    (生命力)

    ◇具有身體自覺、自省、自信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具有運動多元思維、國際視野及持續學習新知的能力

    職場

    素養

    40%

    實務應用 30%

    (實務力)

    ◇具備運動與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勝任職場專業的實務能力

    ◇具有運動與健康促進之創新、創意或創業的能力

    溝通合作 10%

    (溝通力)

    ◇具有職場所需的中文能力及外語、資訊基本能力

    ◇具有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博雅

    素養

    25%

    社會關懷 10%

    (關懷力)

    ◇具備責任感、公民意識及運動專業倫理

    ◇富有感恩回饋、熱心助人、環境永續及奉獻社會的精神

    身心康寧 15%

    (身心力)

    ◇具有健康身體與心靈的基本涵養

    ◇藉由運動提升情緒管理、抗壓及身心靈療癒之

    2

  • 參、設備與資源

    本校現有校地六十三公頃餘。校園規劃為行政、教學、活動、生活及運動等五

    大區。運動設施大約有 10 公頃,規劃為「運動園區」,設有綜合球場(2 面籃球場

    與八面羽球場)、標準 400 公尺田徑場(一面足球場)、室外網球場四面,室外籃球

    場四面,室外排球場四面、射箭場一座(15 靶位)、桌球室一座(20 張桌球桌)、

    第一棒球場、第二棒球場、投打練習室、技擊室、體適能暨重量訓練室與有氧舞蹈

    教室等,供本學程術科課程與專長訓練之用;學程辦公室與學科課程教室設置在學

    慧樓教學大樓。

    肆、未來發展 ◎本學程培育學生投入運動健康促進產業,擔任下列四項工作之一:

    一、運動選手:

    本學程之專任教練、防護員、運動科學團隊以及場館設施,配合專長訓練課程

    以及第三學期彈性修課制度,選手無後顧全力精進運動技術層面實力,畢業後投入

    運動競技職場。

    二、運動教練:

    輔導取得體育署「一般初級運動教練」資格,包含學歷、證照與運動成就三項,

    學歷部分本學程提供專項術科訓練、自然科學學群、社會人文學群、體能與運動技

    術學群與運動傷害與防護學群等 32 學分;證照部分本學程畢業前輔導取得 C 級證

    照;運動成就部分則須取得全國運前三名、全大運前三名或團體前二名、大專聯賽

    前二名。

    三、運動產業管理人才:

    本學程畢業授予管理學士,借由本校管理學院專業師資群,投入本學程以運動

    為導向的管理課程,課程範疇包含運動產業、運動管理、運動行銷、職業運動、運

    動賽會、運動設施管理等課程,畢業前接受運動產業實習銜接就業。

    四、健康促進指導人才:

    學生必須完成健康促進相關課程、教學指導相關課程和健康促進相關設備與器

    材操作課程。主要培訓學生進入社區健康促進、運動健康活動或是樂齡者健康促進

    等相關職場,課程範疇包括身體活動基礎概論、運動科學、身心靈療癒、體適能測

    驗與評量、運動處方設計、樂齡者身體活動與指導等,畢業前接受健康促進產業實

    習銜接就業。

    3

  • 4

  • 伍、師資陣容 本學程目前有4位專任教師、20位校內可支援相關師資以及若干校外兼任教師、

    12 位專兼任教練、2 位防護員以及 3 位學程助理,負責課程、訓練、比賽、生活輔

    導與行政業務等工作。

    (一)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程組織圖

    5

  • (二)專任教師 (三)兼任教師

    級稱 體育中心暨運動學程主任

    聯絡電話 05-2721001#299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管理組博士

    研究專長 運動管理、體育測驗評量、體適能

    許伯陽 授課領域 運動產業、運動管理、桌球

    級稱 助理教授

    聯絡電話 04-22071195

    電子郵件

    學歷 國立體育大學碩士

    研究專長 運動傷害、物理治療、復健訓練、體能訓練

    陳建中 授課領域 運動科學分析、運動傷害防護、動作評估 運動傷防物理治療

    級稱 學程專任教授

    聯絡電話 05-2721001#5612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學科技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 運動教育、休閒方案規劃 高齡健康、運動器材應用

    黃清雲 授課領域 高齡健康促進、體育教學、休閒活動、高爾夫

    級稱 助理教授

    聯絡電話 05-2755558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台灣師大體育博士

    研究專長

    運動肌骨解剖學、運動營養學、運動醫學

    健康評估與體適能檢測、體適能與運動處

    方、銀法族運動健身指導、田徑技術指導

    林玉瓊 授課領域 田徑、游泳、體適能指導、羽球、肌力訓練

    級稱 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聯絡電話 05-2721001#56325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營養組博士

    研究專長 運動營養、禁藥、休閒治療

    何應志 授課領域 運動營養、運動科學概論、網球、

    壘球

    級稱 講師

    聯絡電話 05-6628397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博士(修業中)

    研究專長 樂齡體適能、有氧舞蹈

    陳依靈 授課領域 運動處方、健康促進

    級稱 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聯絡電話 05-2721001#56325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美國馬頓拉大學教育領導研究所碩士

    研究專長 運動心理、技術分析、訓練與指導

    詹麗雲 授課領域 運動心理、運動紀錄分析、運動指導法、籃球、排球

    6

    級稱 講師

    聯絡電話 05-2267125#61502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學歷 國立體育大學碩士

    研究專長 體適能、健康促進

    莊麗燕 授課領域 運動健康促進、運動處方、瑜珈及有氧舞蹈

    http://sporthealth.nhu.edu.tw/zh_tw/teacherlineup/parttimeteacher/parttimeteache/%E6%9E%97-%E7%8E%89%E7%93%8A-91766394http://sporthealth.nhu.edu.tw/zh_tw/teacherlineup/parttimeteacher/parttimeteache/%E8%8E%8A-%E9%BA%97%E7%87%95-50229133

  • (四)運動校隊教練

    級稱 甲組棒球隊總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棒球

    蔡仲南 證照 棒球 B 級教練

    級稱 甲組棒球隊打擊教練

    聯絡電話 藍少白

    電子郵件 05-2721001#77000

    運動專長 棒球

    藍少白 證照 棒球 C 級教練

    級稱 甲組棒球隊守備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棒球

    郭健瑜 證照 棒球 C 級教練

    級稱 甲組棒球隊助理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棒球

    施華星 證照 棒球 B 級教練、初級專任運動教練

    級稱 國武術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2992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國術、武術

    鄭旭龍 證照 國武術國家 A 級教練、裁判

    級稱 跆拳道教練

    聯絡電話 05-2396957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跆拳道

    崔方璇 證照 跆拳道國家級教練

    級稱 足球隊總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足球

    顏世淙 證照 國家 C 級教練

    級稱 足球隊守門員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運動專長 足球

    Felipe Galdino Macedo 證照

    級稱 籃球隊教練

    聯絡電話 05-2216908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籃球

    鄭勝元 證照 籃球 C 級教練

    級稱 木球隊教練

    聯絡電話 05-2721001#5612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木球

    黃清雲 證照 木球 C 級教練

    級稱 男子排球隊教練

    聯絡電話 097014335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排球、桌球

    吳寧鑫 證照 排球 C 級教練

    級稱 女子排球隊教練

    聯絡電話 0980363785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排球、壘球

    黃健安 證照 排球 C 級教練、壘球 B 級裁判 棒球 C 級裁判

    7

  • (五)行政及防護團隊

    級稱 行政專員

    聯絡電話 05-2721001#2991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籃球、桌球

    黃群智 負責職掌 體育中心業務

    級稱 行政助理

    聯絡電話 05-2721001#2992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國武術

    鄭旭龍 負責職掌 校隊經營

    級稱 行政助理

    聯絡電話 05-2721001#2992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運動專長 排球、壘球

    黃健安 負責職掌 運動學程經營

    級稱 運動防護員

    聯絡電話 05-2721001#77000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證照 運動員防護

    黃子健

    陸、招收學生 一、運動競技選手:本學程招收高中畢業之棒球、男子籃球、排球、國武術、

    網球、跆拳道、木球與其他等專長項目的校代表隊選手。

    二、運動專長生:包含體育班、運動性社團、高度運動參與者以及運動愛好者

    等,但須符合體育署所規範之運動績優生條件。 柒、招生管道 本學程招收全國高中職校運動績優生為主要對象,採獨立招生考試。

    捌、課程圖示

    ◎修業要點說明

    一、本學程學生畢業時應完成通識中心非正式課程包含:完成成年禮認證(大

    一必修)、參與社團活動(必修 1 學期)、修習服務教育(必修 1 學年)、通

    過中文能力檢定(參閱本校中文能力檢測實施辦法)、通過資訊能力檢定

    (參閱本校資訊能力檢定實施辦法)。

    二、本學程學生畢業時應完成非正式課程包含:體育志工 100 小時、證照考

    取(包含運動資格證書或教練裁判證一張、檢測相關證照或急救相關證照

    一張,共二張證照,請參閱 106 級運動學程證照表)。

    三、大四上需參與校外「運動業界實習」至少 120 小時,參與運動賽事可抵

    本實習。

    8

  • 南華大學管理學院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課程圖示

    9

    模組課程(各 16學分)

    運動產業管理模組 運動健康促進模組

    運動行銷學 職業運動產業 運動觀光產業 運動賽會經營與管理 俱樂部經營與管理 運動場地設施經營與管理

    國際體育組織 運動產業經營專題

    健康評估與體適能檢測 運動處方設計 運動健康管理 樂齡者健康促進 重量訓練理論與實務 運動安全與傷害急救

    運動按摩學 健康促進專題製作

  • 10

  • 南華大學 106 學年度 管理 學院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開課時序表 106 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

    106 年 4 月 6日 105 學年度第一次運動學程課程會議通過

    106 年 4 月 12 日本院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次院課程會議訂定通過

    106 年 4 月 26 日本校 105 學年度第 2 次校課程會議訂定通過

    本學程學生畢業時至少應修滿 128 學分,包括: 1.通識課程 40 學分(詳見「南華大學 106 學年度學士班通識教育課程架構」) 2.專業必修 60 學分(院基礎課程 12 學分、院共同專業選修課程 6 學分、系核心課程 42 學分) 3.專業選修 28 學分

    通識課程(

    40學分)

    生命涵養課程 3 1.成年禮:2 學分,成年禮儀式、講座及相關認證 2.正念靜坐:1 學分,大一上學期或下學期各 1 學分 3.服務教育:0 學分,大一上下學期及完成 30 小時志工服務認證 4.社團活動:0 學分,畢業門檻(至少參加一學期)

    通識基礎課程 10

    1.中文閱讀與表達:4 學分,大一上、下學期各 2 學分 2.英文:4 學分,大一上、下學期各 2 學分 3.英聽:2 學分,大一上、下學期各 1 學分 4.體育:0 學分,大一、二年級上下學期每週 2 節

    5.中文能力檢測:0 學分(畢業門檻) 6.外語能力檢定:0 學分(畢業門檻) 7.資訊能力檢測:0 學分(畢業門檻)

    通識核心課程 9 1.核心素養領域:3 學分,強化全人素養、國際視野及當代文明 2.中國經典領域:3 學分,強化生命自覺相關中國經典 3.外國經典領域:3 學分,強化生命自覺相關外國經典

    通識應用課程 9 1.專業倫理領域:3 學分,強化倫理省思與實踐 (學程大三上學期在通識開設「運動倫理」3 學分) 2.創新與創業領域:3 學分,強化實作,結合非正式課程 3.身心靈成長領域:3 學分,強化體驗、省思與實

    進階跨領域課程 9

    人文藝術 領域

    1.哲學人文類 2.藝術美學類 (管理學院、社會學院、科技學院至少必修 3-6 學分,均強化領域就業素養)

    社會科學 領域

    1.法政社會類 2.商管經濟類 (人文學院、藝術學院、科技學院至少必修 3-6 學分,均強化領域就業素養)

    自然科學 領域

    1.科學生態類 2.科技資訊類 (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社會學院、藝術學院至少必修 3-6 學分,均強化領域就業素養)

    備註:各學院除免修屬性接近之領域外,至少修其他兩領域之課程,請修人文藝術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合計 6 學分

    一年級

    (freshman)

    上學期 Fall Semester

    下學期 Spring Semester 二年級

    (sophomore)

    上學期 Fall Semester

    下學期 Spring

    Semester 三年級 (junior)

    上學期 Fall Semester

    下學期 Spring Semester

    四年級 (senior)

    上學期 Fall Semester

    下學期 Spring Semester

    學分

    Credits 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學分

    Credits時數

    Hours

    院基礎課程 12

    經濟學 3 3 統計學 3 3

    會計學 3 3

    管理學 3 3

    院共同專業 選修課程

    6

    上學期:國際禮儀(學分 3/時數 3)、專業企劃與簡報技巧(學分/3 時數 3)、溝通與談判(學分 3/時數 3) 下學期:☆商事法(學分 3/時數 3) 、跨文化管理與溝通(學分 3/時數 3) 1.106 學年度入學之管院學生,在畢業前須修過上列 5 門課的任 2 門。 2.管院會在每學期就該學期的課開設兩個班供院內各系學生選修,每班以六十人為上限。

    核心 課程 42

    運動產業概論 3 3 *運動營養學 3 3 *運動管理學 3 3 *運動心理學 3 3

    運動科學概論 3 3 *運動傷害防護 3 3 *運動倫理學(通識學分)

    3 3 運動業界實習 3 3

    運動健康促進 3 3 *運動生物力學 3 3 *運動指導法 3 3 運動科學講座 3 3

    *運動生理學 3 3 *運動技術分析 3 3 *肌力與體能訓練法 3 3

    專業必選修 小計 60 學分(60 credits)

    運動產業 管理

    學分學程(16)

    運動行銷學 2 2 運動賽會經營與管理 2 2 國際體育組織 2 2

    職業運動產業 2 2 俱樂部經營與管理 2 2 運動產業經營專題 2 2

    運動觀光產業 2 2運動場地設施經營與管理

    2 2

    運動健康

    促進指導

    學分學程

    (16)

    健康評估與體適能檢

    測 2 2 樂齡者健康促進 2 2 *運動按摩學 2 2

    運動處方設計 2 2*重量訓練理論與實

    務 2 2 健康促進專題製作 2 2

    運動健康管理 2 2*運動安全與傷害急救

    2 2

    必選

    選修

    (12)

    運動資訊與電腦文書

    處理 2 2

    *競技運動團隊經營

    策略 2 2 身心靈療癒 2 2

    賽會活動規劃

    與實作(Ⅰ) 1 2

    賽會活動規劃與實作

    (Ⅲ) 1 2 運動貼紮理論與實務 2 2

    運動健康促進實務

    2-游泳 2 2

    賽會活動規劃

    與實作(Ⅱ) 1 2

    賽會活動規劃與實作

    (Ⅳ) 1 2

    運動健康促進實務

    1-球類 2 2

    運動健康促進實務

    3-健身運動 2 2

    *運動專長訓

    練 (I) 2 2 *運動專長訓練 (Ⅲ) 2 2 *運動專長訓練 (Ⅴ) 2 2

    * 運 動 專 長 訓 練

    (Ⅶ) 2 2

    *運動專長訓

    練 (Ⅱ) 2 2 *運動專長訓練 (Ⅳ) 2 2 *運動專長訓練 (Ⅵ) 2 2

    * 運 動 專 長 訓 練

    (Ⅷ) 2 2

    選修小計 28 學分(28 credits) 學期總計 至少 128 學分(128credits)

    一、輔導取得體育署「一般初級運動教練資格」

    學歷 證照 運動成就

    大學以上畢業,並修畢教練專業知識課程 持有奧林匹克運動會或亞洲運動會競賽種類(以下稱奧、亞運動種類)全國性體育團體發給之 C 級以上教練證

    擔任選手時獲得下列成績之一: 1. 全國運動會前三名。 2.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最優級組,個人項目前三名或團體項目前二名。 3. 大專運動聯賽最優級項目,團體項目前二名。

    二、*星號課程為體育署專任運動教練「教練專業知識」課程,總計超過32學分並須通過體育署審核使可取得專任運動教練大學體育相關科系之學歷認可。 三、教練專業知識課程

    號 學群名稱

    相關課程(每一課程須滿2學分以上) 本學程對應課程

    學分 課程 學分 課程

    1 專項術科訓練 4-6 專項術科課程 12 運動專長訓練(I)~(VI)

    2 自然科學學群 10-12運動生物力學相關課程、運動心理學相關課程、運動生理學

    相關課程 12 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

    3 社會人文學群 6-8 教練指導相關課程、競技運動團隊經營與管理策略相關課

    程、體育行政與管理相關課程、運動倫理相關課程 12

    運動指導法、競技運動團隊經營與管理策略、體育行政與管理、

    運動倫理學

    4 體能與運動技術學群 6-8 肌力與體能訓練相關課程、運動技術分析相關課程 6 運動技術分析、肌力與體能訓練法

    5 運動傷害與防護學群 4-6 運動傷害與急救相關課程、運動防護相關課程 6 運動傷害急救、運動傷害防護

    總學分數 32 48

    11

  • 12

  • 南華大學運動績優學生獎勵辦法

    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體育教學中心業務會議通過

    103 學年度第 1 次體育指導委員會議通過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通過

    106 年 3月 13日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行政會議修訂通過

    第一條 為提昇本校運動代表隊實力,鼓勵積極爭取校外優異成績,為校爭光,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本校運動代表隊參加下列各項運動競賽成績優異者均得申請。

    一、國際性運動競賽。

    二、全國運動會。

    三、全民運動會。

    四、全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主辦之各項大專盃運動競賽。

    五、全國各單項運動協會主辦之全國性各項運動競賽。

    第三條 獎勵項目及發放獎助學金標準:

    目 參加比賽種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一 參加奧運、世界運動會、世界大學運動會、

    亞運,獲得團體或個人項目前六名者。 100,000 8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1、 大專運動會及大專單項錦標賽、大專運

    動聯賽,個人公開組或團體公開組之最

    優級組。

    2、 全國運動會。

    25,000 15,000 10,000 8,000 5,000 3,000

    1、 大專運動會及大專單項錦標賽、大專運

    動聯賽,個人公開組或團體公開組之第

    二級組。

    2、 全民運動會。

    15,000 10,000 8,000 5,000 3,000 2,000

    1、 大專運動會及大專單項錦標賽、大專運

    動聯賽,個人一般組或團體一般組

    2、全國單項協會主辦之各種運動錦標賽。

    8,000 5,000 3,000 2,000 --- ---

    1、 團體項目之獎助學金,以實際上場人數為準核發。

    2、 每學年僅擇最佳成績提出申請。

    第四條 當選亞奧運、世界盃或世大運等國家代表隊者,頒發獎勵金二萬元。

    第五條 本辦法由「學生參加校外競賽活動補助及獎勵委員會」審查。

    第六條 符合申請資格者須於比賽完成兩周內完成附件一之表格,由教練向體育教學中心提出

    申請,經審核後建議獎勵標準,陳請校長核定,於公開場合由校長頒獎表揚。

    第七條 本辦法經費由本校專案計畫或由體育中心編列年度預算支應。

    第八條 本辦法經體育指導委員會通過,提送行政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

    同。

    13

  • 南華大學運動績優生入學獎勵辦法

    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體育教學中心業務會議通過

    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3 次人文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會議通過

    105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5 次行政會議通過

    第一條 南華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獎勵優秀運動人才入學就讀,提昇本校運動代表隊競技實力,以及表彰運動

    成績優異之學生,特訂定運動績優生入學獎勵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錄取本校新生學費與雜費,依國立大學大學部日間部收費標準優待收費外,成績優異者,每學期另外給予

    獎助學金。

    第三條 適用本辦法之新生須達下列標準:

    (一)第一級

    1.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前三名者。

    2.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世界錦標賽前二名者。

    3.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亞洲運動會第一名者。

    (二)第二級

    1.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前四~八名者。

    2.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世界錦標賽第三名者。

    3.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亞洲運動會前三名者。

    4.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或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名者。

    (三)第三級

    1.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亞洲錦標賽前三名者。

    2.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或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前三名者。

    3. 曾獲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之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前三名者。

    (四)第四級

    1. 具備「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第四條規定之「申請甄審升學」資格新生。

    2. 參加教育部主辦之中等學校運動聯賽,獲得最優級組前三名。

    3. 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獲得前三名。

    4. 參加全國運動會、全民運動會,獲得前三名。

    (五)第五級

    具備「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第六條規定之「申請甄試升學」資格新生。

    第四條 運動績優生入學獎助學金獎勵方式依據本辦法第三條之標準,通過審查者,發予如下獎勵金:

    (一) 第一級:獎助學金 60 萬元。

    (二) 第二級:獎助學金 40 萬元。

    (三) 第三級:獎助學金 30 萬元。

    (四) 第四級:獎助學金 16 萬元。

    (五) 第五級:獎助學金 8 萬元。

    第五條 「獎助學金」於本校就讀期間按八學期平均發給,自第二學期起,續領下一學期獎助學金,續領條件如下:

    (一) 前一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高於 60 分。

    (二) 學期總學分數二分之一以上(含)學分及格。

    (三) 未受記大過以上處分者。

    第六條 凡領有本項獎學金者,不得申請校內其他入學獎助學金。

    第七條 依本辦法獲得獎勵之學生除應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並須接受績效考評如有下列各項情形之一者,得撤銷其獎

    勵資格。違反第三至五款者,另須簽請學校依校規議處。

    (一)於獎勵期間,退學或轉學者。

    (二)經教練提報怠惰練習者。

    (三)偽造、變造申請獎勵之證件者。

    (四)以不當或非法之方式獲得名次,經舉發而調查屬實者。

    (五)違反校規,情節嚴重者。

    第八條 申領本項獎助學金,應於每學期開學後 15 日內向體育教學中心提出申請,依規定造冊審核,簽請核發。

    第九條 符合本辦法申請條件者,同時符合教育部之各類學雜費減免及弱勢學生助學金條件者,應優先申請教育部

    補助款項,若補助後應繳金額高於國立大學收費標準時,其差額由本校補足之。

    第十條 領取本獎學金者年限至多四年,延畢及喪失申請資格不得受領。受獎學生自休學、退學或轉學之日起,取

    消當學期領取資格。

    第十一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實施,修正時亦同。

    14

  • 就讀

    讀南

    南華 讓

    WE

    讓人

    SPO

    人生更

    ORT

    更菁

    TO

    菁華

    W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