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前言 iv 作者簡歷 vi 圓桌會議 高寶齡:淺談文化力量的發展 4 許曉暉:文化藝術與社區發展的機遇 10 馬逢國:打造自己社區的獨特性 20 黃英琦:營造社區自豪感 以藍屋活保育為例 26 高寶怡:讓「公共藝術」締造香港本土特色 34

前言 iv - cp1897.com.hk · 活」為口號,「推動本地藝術發展,傳播世界優秀作品,弘揚中華民族文 化」 為宗旨,積極發揮藝術活動的親和力,鼓勵更多的澳門居民參與藝術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前言 iv

作者簡歷 vi  

圓桌會議高寶齡:淺談文化力量的發展 4   

許曉暉:文化藝術與社區發展的機遇 10

馬逢國:打造自己社區的獨特性 20

黃英琦:營造社區自豪感 以藍屋活保育為例 26

高寶怡:讓「公共藝術」締造香港本土特色 34

目錄

inside artwork 7.indd 2 13/6/15 12:28 pm

發現香港 陳財喜:城市文化治理 42

伍婉婷:文化建設與我城發展 46

葉傲冬:趣談油尖旺 廟街的五光十色 60

鄭泳舜:文化「深」情 68

高寶怡: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72

油麻地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 令人流連忘返的「油麻地、榕樹頭」 82

李月民:天水圍雕塑廊 92

邱榮光:香港第一個自然蝴蝶保育的社區故事 100

陳博智:發現西貢 106

附件附件一:文化力量簡介 114

附件二:文化力量的倡議 115

附件三:對西九文化區的意見 119

附件四:1997-2014年香港文化事件簿 122

附件五:香港人對本地文化活動的參與狀況調查 125

inside artwork 7.indd 3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iv

前言文化的源頭是土地、人民和社會。因此,文化是人民的生活結晶,歷史的昇華。提升文化藝術水平,正是社會的軟實力、競爭力及凝聚力提升的基石。不過,一些市民認為:文化是深奧的、藝術是精緻的,同時文化人和藝術家面對星斗市民時,又有點格格不入。

如何讓「人人認識藝文、親近藝文、欣賞藝文、享受藝文,達致保育文化和創造文化」的目的?如何讓特區政府及市民認識到「人人享有文化平等權」的重要,都願意投放時間和資源來提升文化涵養,建設優質的文化環境呢?

回歸後,特區政府對文化藝術投放的資源是加大了力度,但用於提升文化藝術水平的力度卻不足。特區政府要把文化藝術普及化,建立「文化平等權」,以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視野,讓社會各階層市民都感受到、發揮到文化的力量。市民可透過提升自己的文化涵養和欣賞能力來豐富文化生活;文化人和藝術家透過充權得到更大的發揮。這一切,都為文化藝術、社區發展提供了機遇。

為了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和分享把握機遇的經驗,「文化力量」於去年舉辦了「文化•社區•機遇」圓桌會議。除了從事文化藝術工作者外,還有來自十三個區議會的二十多位區議員一齊來探討:如何把握機遇,促進文化藝術進入社區,從而提升社區的生活,讓文化藝術的花朵,在社區的土壤裏盛放。

inside artwork 7.indd 4 13/6/15 12:28 pm

v

《發現香港——文化•社區•機遇》 一書就是以社區文化發展為主線,透過不同持份者包括文化工作者、文化評論員、社區人士分享的社區文化故事,展示今天香港社區文化的持份者,如何把握機遇來發展社區的文化特色。正是這些別具特色的社區文化,使文化人和藝術家們得到養分和發揮,並為社區文化營造提供了素材和特色。

另外,我更要鳴謝馬介欽博士、馬僑生先生和羅漢文先生的支持,沒有他們提供的財政資助,我們是沒有足夠資源出版此書的。

此外,衷心感謝許曉暉副局長為書名題字。

《發現香港》,值得你一看!

高寶齡 文化力量主席

2015年•春

inside artwork 7.indd 5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vi

作者簡歷高寳齡 銅紫荊勳章、太平紳士現任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諮詢委員會委員、原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化力量主席。

許曉暉 太平紳士2002年加入渣打銀行,離開前為該銀行東北亞地區業務策劃及發展主管,期間曾兼任香港銀行公會秘書、香港總商會財經事務委員、香港總商會中國委員會召集人之一,以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2008年加入特區政府,擔任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至今。

馬逢國 銀紫荊勳章、太平紳士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組別議員、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新世紀論壇召集人、前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

黃英琦 太平紳士香港執業律師、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市政局民選議員、灣仔區議會主席。現為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監、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創辦人。

inside artwork 7.indd 6 13/6/15 12:28 pm

vii

高寳怡 博士藝術教育系博士,曾任舊建築物活化計劃策劃總監,現任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館長、香港當代藝術家協會秘書長。

陳財喜 博士 榮譽勳章 中西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文化力量副主席。曾任市政局及臨時立法會議員、香港公共管治學會理事長。著作包括

《香港第一》(合著)及《創意轉商機》(合著)。

伍婉婷 榮譽勳章曾任文字記者、電台節目主持、新媒體節目監製、饒宗頤文化館顧問、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等。現為資訊科技機構電子商務總監、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副主席、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環境局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成員及西九文化管理局諮詢會成員等。

葉傲冬 區議員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會成員、酒牌局委員、伊利沙伯醫院管治委員會委員。

鄭泳舜 區議員深水埗區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西九龍家長聯會主席、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

inside artwork 7.indd 7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viii

油麻地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1949年仲冬期間,油麻地一群熱心人士獲華民政務司署社會局長麥道軻先生協助,在1950年間組成「油麻地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早期以贈醫施藥、免費留產所、開辦義學、地區坊眾福利工作為主。近年社區進步,福利健全,民生環境已漸改善,街坊會轉而多舉辦一些與社區坊眾康樂聯誼為主的活動。

李月民 榮譽勳章 元朗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元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社會服務總監(註冊社工)。

邱榮光 太平紳士 大埔區區議員、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諮詢委員會委員、平和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環保協進會主席。

陳博智 區議員西貢區區議會社會服務及健康安全城市委員會副主席、2009年度

「十大傑出青年」、文化力量執行委員會委員。

inside artwork 7.indd 8 13/6/15 12:28 pm

ix

inside artwork 7.indd 9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002

圓桌

inside artwork 7.indd 2 13/6/15 12:28 pm

議003

會議

inside artwork 7.indd 3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004

淺談文化力量的發展

高寳齡 文化力量主席

inside artwork 7.indd 4 13/6/15 12:28 pm

議005

人類學家根據文化的內部結構,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高級文化,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第二是大眾文化,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係各方面的生活方式;第三是深層文化,主要是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係相關的個人角色。從這三個層次的關係可見: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由此可見,文化的三個層次是互相依存、互不排斥的。三個層次互相推動,就能增強大眾文化、提升高級文化、促進深層文化,使社會的凝聚力、競爭力、創造力得到加強。因此,市民的個人文化素養,反映出是社會的人民質素,是社會軟實力的表現。

如何發揮香港的文化力量?對文化和歷史的認同十分重要。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去蕪存菁、不斷優化。因此,社會的進步與否,往往是「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要用自信、開闊、包容」的態度面對。哪一個時間的文化氣氛濃厚,社會的空氣就新鮮、有陽光,並能保持濕度。因此,文化有如耕種一樣,需要維持土壤在最好的狀態。從事文化工作,即人類的靈魂工程,需要政府重視、議會或議員支持、市民響應。三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香港回歸祖國後,要構建和諧社會,絕不能企圖一蹴而就。香港經過英國百多年的殖民統治,經歷了百多年的奴化教育;香港與內地一河之隔,但所處的社會制度不同,生活方式和水平不同,故而產生了文化差異,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不大,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不深。面對這些現象,

inside artwork 7.indd 5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006

特區政府如何看待?從事文化工作的靈魂工程師怎樣處理?政府在公共政策的施行,市民面對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選擇,都影響着香港社會的氣氛,影響着對特區政府施政的支持。但,現今的香港,政治與經濟、權利與義務都失去了平衡。怎麼辦?筆者嘗試從澳門、台北、上海三個地區的文化藝術狀況、氣氛等經驗,來看看香港的文化力量應如何發揮。

澳門、台灣和上海的成功經驗素有文化小鎮之稱的澳門,每年五月均舉辦澳門藝術節,為居民及遊客提供多采多姿的文藝生活。由文化局策劃的藝術節以「結伴藝術,品味生活」為口號,「推動本地藝術發展,傳播世界優秀作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為宗旨,積極發揮藝術活動的親和力,鼓勵更多的澳門居民參與藝術活動和文化生活。藝術節引進中華民族的傳統劇目,讓中華藝術得以在澳門的舞台上走向世界,大放異彩。與此同時,文化局積極推廣澳門的藝術創作,每年籌辦的大型展覽和眾多演出,為藝術團體提供展演平台。為使藝術更深入地走進生活,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或講座等周邊活動,介紹藝術資訊動態、傳授藝術技巧,並開放部分表演節目的排練活動,讓觀眾進入排演現場,親身感受藝術創作的氣氛,體現「結伴藝術」的真實感覺。澳門文化局在社會文化司的領導下,與教育暨青年局、旅遊局互相配合,並與各藝術機構、民間團體緊密合作,透過文化基金推動各藝術機構發展。想要知道澳門地區和世界各地每天有哪些藝術消息和藝術展覽?頒發了哪些藝術獎項?市民大眾只需登入「澳門藝術網」網站,來自四面八方的藝術新聞逐日更新,為市民的藝術細胞補充能量。這些資訊,為澳門地區煥發出獨特的文化魅力,這便是文化局和各藝術機構的耕耘成果。

inside artwork 7.indd 6 13/6/15 12:28 pm

議007

台灣的文建會(全稱為「文化建設委員會」,是台灣負責文化事務的機構,於2012年升格為「文化部」)於2000年提出「台灣文化新思維──文化政策之回顧與前瞻」;2013年台北政府文化局作為「文化推手」,提出「主要施政的六項方針」。十多年來,台北在文化局的推動下,把公民素養、人文涵養與傳統文化底蘊作為文化土壤來培育;透過「藝術在社區」,使藝術的根能紮得深,讓文化人和藝術家可以在社區的沃土上,得到源源不絕的養分。同時,培養到觀眾,維持到有活力的藝文發揮。透過「藝術銀行」引入民間資源,把閒置空間改建為開放藝廊,進行美學推廣教育。推出「閱讀時光」計劃,收錄十篇各具時空特色的文學作品,透過電影藝術,把台灣百年來的人文蛻變,活現在讀者和觀眾面前。又推廣文學的閱讀大使,引領觀眾進入文學的豐富內涵,有助於台灣的文學走向國際。推動政府為文化發展立法和修訂法例等。確實,完整的、全方位的、大格局的文化政策,令台灣的文化藝術上了台階和層次,推動了創意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就業和經濟。

上海是藝術與設計之都。這座城市的藝術不僅在博物館和展覽中心的展台上,而更多是散落在那些歷經滄桑的老建築中,不同於中規中矩的博物館,這些老房子是歷史的親歷者,後來被改造為藝術空間,它們更像一個個講故事的人,一邊訴說當年的故事,一邊講述當下的藝術。1999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屆揭幕,其後便每年舉辦,經歷不尋常的14年後,令上海躋身世界知名藝術節之列。僅第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就吸引了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演出團體,200多個國際文化機構舉辦3,000多場活動,惠及450餘萬人次觀眾參與,已成為影響深巨的國際文化交流盛會,亦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的「中國舞台」。上海市文化局從政府層面來策劃,由各行政區域的文化局具體推動,使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台由黃浦江畔的中華藝術宮,至密佈於城市中

inside artwork 7.indd 7 13/6/15 12:28 pm

發 現 香 港

008

的文化創意園區到舉世矚目的夢工廠和迪士尼,上海的文化創新顯示出精彩,社會經濟的創新和轉型發展,為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另一種形式的、完整的、全方位的、大格局的文化政策,有分有合的統籌機制,令上海國際藝術節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推進中外藝術合作和交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發揮文化力量的關鍵要素反觀香港,特區政府每年投放於文化藝術的資源雖不斷增加,但,為何成果未見彰顯?香港政府透過法律及司法程序來保障文化藝術的創作及表達自由,另以財政資助方式提供積極支援發展的環境,並開放公共空間容許多元化發展及自由競爭。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尊重創作及表達自由;提供讓更多人參與的機會;鼓勵多元及均衡發展;以及提供有利的環境及條件(場地、撥款、教育及行政)。政府雖然有為文化制定長遠發展目標,確認「以人為本」、「多元發展」、「尊重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版權」、「全方位推動」、「建立夥伴關係」和「民間主導」六項原則,以凝聚價值共識,但不對文化藝術立下官方定義,亦不影響具體創作,並以放權委託形式資助公共文化藝術團體,讓其自主運作。民政事務局透過屬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演藝學院分別提供場地,策劃、推廣及支持本地藝術發展和培植人才。我認為,問題出在:「政出多門、各自為政、政策不力、資源分散。」民政事務局負責文化藝術政策、教育局負責落實藝術教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推廣文化藝術普及 等。民間藝術團體怎會感到政府對文化藝術的支持呢?

inside artwork 7.indd 8 13/6/15 12:28 pm

議009

我從多個不同層面的接觸和實踐,體會到要發揮文化力量的作用:政府部門、議會和議員、個人和社區是四個重要的關鍵要素。第一個要素是政府有關部門,目前涉及的文化政策分別於不同政策和部門管理,應制定完整的文化政策,以文化權利、文化視野來檢視和整合現行政策,讓文化資源滲透各區,讓每一顆民間的文化種子都能紮根、開花,讓社區文化生根茁壯,人人得以親近文化,讓文化的土壤溫潤。透過文化治理來加強文化管理,培育文化策劃和管理人才;推動文化多樣性;在十八個行政區設文化專員;開展社區營造,改善文化環境,推動文化紮根社區的文化建設;推動創意產業。第二個要素是各級議會:要推動文化在社區,議會的角色就十分重要了。議員有文化視野和文化觸角,就能推動文化保護,使社區的故事得以傳承及保育,透過社區營造來進行文化更新。第三個要素是文化人和藝術家:不斷擴闊視野和自我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要靠文化人的努力和堅持;精緻藝術的提升和推廣,大眾藝術的提升和發展,讓市民對藝術的興趣、欣賞的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並讓文化的土壤得以溫潤。第四個要素是社區層面:要發揮民間的潛能、拓展創作空間、增加文化內涵、增強欣賞能力,促進文化市場。因此,充能才能充權,充能就是基礎。

香港要成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會,除了政府重視和增撥資源之外,必須建立文化平等權,以文化視野和文化觸角來提升各部門官員的文化管理能力,提高市民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素養,讓市民以文化充能,文化人和藝術家充權,才能發揮文化力量。

inside artwork 7.indd 9 13/6/15 12:2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