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www.fisc.com.tw 41 打造企業 API 服務〡資訊分享 打造企業 API 服務 蔡蔚華 / 台灣 IBM 軟體服務部工程師 一、 前言- 企業數位轉型面臨的挑戰 金融機構業務數位轉型的推動力,主要 源於金融科技 (FinTech) 的演變與競爭,如早 期核心系統的電子化、ATM 的導入使用、後 有網際網路所引發的新應用等,不過「金融科 技」一詞本身的實際內涵,亦隨金融發展與資 訊科技進展而有所演化,愛爾蘭國家數位研究 中心以「金融服務創新」定義其主軸,並將其 認定為一種新型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對於金 融服務業的業務模式、產品、流程、和應用系 統的開發來說,具有強烈顛覆性創新的特性。 在此商業思維潮流下,出現與以往科技 應用的巨大差異,即:以往是新的技術引發 新的應用,使得金融機構運作得以降低成本及 改善效率;現今是金融業務開始有新的創新商 業模式,從觀察使用者與市場著手,快速規劃 模式以建立營銷策略,並且不時檢驗以及彈性 調整,之後再選擇是否導入資訊科技來服務商 業模式。這波新的潮流並非由傳統金融巨人引 領,而是由電子商務公司或者新創公司創造出 市場機會所形成的廣泛熱議,並且引起金融領 域與資訊科技領域的注意,進而賦予金融科技 新的精神、發展思維與應用科技。 扮演組織內資訊科技舵手的資訊部門,面 臨外界的變化與典範移轉,開始著手研擬因應 的策略,下列幾點的需求議題,可帶領舵手們 思考如何協助引導業務大船駛向創新商業模式 的藍海: ( ) 快速打造新產品的需求:大量溝通、快 速交付軟體版本以及採行高效率與效果 佳的方法,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任務價 值。 ( ) 建立既有資源的重複可用性:企業原本 在異質平台間,所打造的服務導向架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實 際採用的技術可能包括 XMLHTTPSOAP 等,藉由這些開放產業標準讓資 訊環境內的各系統可以藉由各自所提供 的服務來達成互通,不需了解各自的程 式語言。 ( ) 需快速回應市場:這個領域的市場需求 是新興的、快速發展的、變化大的,因 此在業務推展要求下需要前端應用系統 的敏捷能力,並專注於業務邏輯的開 發,以因應需求的快速變化。 ( ) 需要較低的資訊處理成本:資訊環境整 合的一個思考點是,前端系統如何能方 便取用,且高效率使用後端核心系統的 資料與服務。 ( ) 持續開發的業務系統功能:行動運算帶 來與使用者體驗更接近的媒介,同時也 對業務系統開發帶來快速的步調,可以

打造企業 API 服務 - fisc.com.tw · 42 財金資訊季刊 / no.93 / 2018.08 資訊分享〡打造企業api 服務 思考的是,若將單一包含多個執行模組 的交易切開成單一業務功能,對外提供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www.fisc.com.tw ■ 41

打造企業 API服務〡資訊分享

打造企業 API服務蔡蔚華 /台灣 IBM軟體服務部工程師

一、 前言- 企業數位轉型面臨的挑戰

金融機構業務數位轉型的推動力,主要

源於金融科技 (FinTech)的演變與競爭,如早

期核心系統的電子化、ATM的導入使用、後

有網際網路所引發的新應用等,不過「金融科

技」一詞本身的實際內涵,亦隨金融發展與資

訊科技進展而有所演化,愛爾蘭國家數位研究

中心以「金融服務創新」定義其主軸,並將其

認定為一種新型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對於金

融服務業的業務模式、產品、流程、和應用系

統的開發來說,具有強烈顛覆性創新的特性。

在此商業思維潮流下,出現與以往科技

應用的巨大差異,即:以往是新的技術引發

新的應用,使得金融機構運作得以降低成本及

改善效率;現今是金融業務開始有新的創新商

業模式,從觀察使用者與市場著手,快速規劃

模式以建立營銷策略,並且不時檢驗以及彈性

調整,之後再選擇是否導入資訊科技來服務商

業模式。這波新的潮流並非由傳統金融巨人引

領,而是由電子商務公司或者新創公司創造出

市場機會所形成的廣泛熱議,並且引起金融領

域與資訊科技領域的注意,進而賦予金融科技

新的精神、發展思維與應用科技。

扮演組織內資訊科技舵手的資訊部門,面

臨外界的變化與典範移轉,開始著手研擬因應

的策略,下列幾點的需求議題,可帶領舵手們

思考如何協助引導業務大船駛向創新商業模式

的藍海:

(一 ) 快速打造新產品的需求:大量溝通、快

速交付軟體版本以及採行高效率與效果

佳的方法,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任務價

值。

(二 ) 建立既有資源的重複可用性:企業原本

在異質平台間,所打造的服務導向架

構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實

際採用的技術可能包括XML、HTTP、

SOAP等,藉由這些開放產業標準讓資

訊環境內的各系統可以藉由各自所提供

的服務來達成互通,不需了解各自的程

式語言。

(三 ) 需快速回應市場:這個領域的市場需求

是新興的、快速發展的、變化大的,因

此在業務推展要求下需要前端應用系統

的敏捷能力,並專注於業務邏輯的開

發,以因應需求的快速變化。

(四 ) 需要較低的資訊處理成本:資訊環境整

合的一個思考點是,前端系統如何能方

便取用,且高效率使用後端核心系統的

資料與服務。

(五 ) 持續開發的業務系統功能:行動運算帶

來與使用者體驗更接近的媒介,同時也

對業務系統開發帶來快速的步調,可以

42 ■ 財金資訊季刊 / No.93 / 2018.08

資訊分享〡打造企業 API服務

思考的是,若將單一包含多個執行模組

的交易切開成單一業務功能,對外提供

此項服務,這任務較小的服務應該可以

調和對於快速與持續的應用。

(六 ) 開放且符合當代趨勢的技術選項:開放

技術選擇性很多,在為創新商業模式評

估趨勢性的技術時,建議可以考慮如何

與企業內系統介接,以整體系統架構作

為選擇之準則。

二、 大型主機 API服務

在大型主機發展多項新興技術中,本文將

以大型主機應用於企業 API服務為觀點,因現

行主流行動服務與雲端服務係以 API服務為規

範,如何在企業內資訊環境建立 API服務是當

前課題、企業級設備、中介軟體亦多支援 API

服務,有取代 XML/SOAP/HTTP的趨勢,大

型主機網路設備商亦全力支援 TCP/IP網路方

向進行,企業須提早規劃運用以 API服務標準

進行應用,並整合至企業既有服務導向架構。

如何理解在刻板印象中封閉的大型主機上

應用或導入企業 API服務呢?謹以技術觀念說

明如下:

(一 ) 以「微服務」的觀點重構企業大型主機

的內部資源服務:「微服務」的概念無

明確之定義,其本身意涵是軟體工程發

展下的一種架構思維,後由社群、資訊

專家、資訊廠商發展至完整體系、工具、

技術、架構,「微服務」是一種架構風

格,開發單一應用程式時將之視為一組

微小服務的途徑,每個微小服務有自己

的執行流程、具備獨立業務任務、有透

過完整部署工具達到獨立部署的能力,

並與其他微小服務在輕量級機制下互相

溝通的能力;此框架下分布於最少集中

式平台 (也就是分散式 )-可以用不同

程式語言開發以及採用不同資料儲存技

術。

(二 ) 建立大型主機的介接API(如:JSON與

RESTful):API服務已經有眾多工具與

技術框架來支援微服務的實現,其基本

的技術結構之一為JSON資料格式、另

一為RESTful架構風格,前者定義資料

規則與結構,後者基於HTTP環境的傳

遞訊息協定,基本模式包括:GET(查

詢 )、POST( 新 增 )、PUT( 修 改 )、

DELETE(刪除 )。主機交易電文轉換成

JSON的特性包含可驗證的資料結構,

可避免垃圾訊息進入主機、交易內容的

封裝性,只開放出需要的輸入欄位,避

免不正確的輸入、編碼轉換的支援,

提供Unicode的 JSON資料,工具支援

EBCDIC與Unicode之間的轉換,範圍

涵蓋主機造字區。利用RESTful模式將

主機交易設計出查詢、新增、修改、刪

除的用途,提供開放API的安全防護,

並可配合授權機制針對不同使用者設計

不同權限。另在HTTP環境下,配合企

業已有成熟的網路防護機制,可以建構

出符合安全規範的運行環境。

(三 ) 完全的TCP/IP環境,減少設備負擔以及

協定轉換之成本:目前與大型主機網路

通訊介接的傳統介面的成本包括維護費

用、系統提升額外費用或介面轉換新式

介面費用,若是行經網路骨幹為TCP/IP

則另需使用SNA模組,雖有維護費用與

額外費用,但利用TCP/IP環境運行主機

應用交易則可重複利用現有資源,採分

階段轉換介面以逐漸汰除使用傳統技術

www.fisc.com.tw ■ 43

打造企業 API服務〡資訊分享

之衍伸費用。

(四 ) 開放的標準可以引導創新應用:大型主

機上的核心系統一直扮演著幕後穩定的

交易系統;另一方面,在穩定的框架下

在實現創新應用時有增加其執行之複雜

度。然而,開放標準生態圈正伴隨著金

融創新、科技新應用而活絡,在資訊科

技市場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將大型

主機連結開放生態,期能重新扮演引導

者的角色。

三、 API服務優點及維運架構

實務上,推動 API服務對於前線單位在選

擇資訊環境,可帶來的解決方案呢?在 2017

台灣 IMS技術論壇中,財金公司提出以下觀

察點,描述企業在當前技術架構風格選擇上的

參考:

(一 ) 不用撰寫處理專屬通訊層的程式碼,因

業務邏輯與通訊層程式碼在架構設計上

有困難度,而且錯誤處理程序繁複,不

易維護,且人力交接成本也高。

(二 ) 建立企業內各節點之共通語言與協議,

避免專屬規格山頭林立與維護困難:一

個業務就利用一種規格,資訊管理成本

高,開發語言不同也無法互通,而且資

料交換上也需準備自行開發轉換程式碼

或者額外中介技術來做轉換。

(三 ) 採 用 HTTP/HTTPS 的 通 訊 協 定、

RESTful規範以及 JSON資料格式,為

業界開放標準,坊間資源與工具多,在

HTTP的架構下網路拓樸在業界已相當

成熟,開發 JSON與RESTful的API工

具,包括視覺化工具、測試工具、資料

結構驗證、文件製作自動化等資源相當

多,並且大多不需購買完整版本的工具

即可滿足。

(四 ) 在大多數商業軟體與開源軟體均採取發

展API服務的趨勢下,資訊教育市場提

供相當多的資源學習,人力資源供應也

將會比較充足。

以往設計異地中心時的考量是當主中心發

生災難時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接管業務系統,並

以減少業務服務中斷時間、降低營運損失為主

軸。基本上,異地中心的系統為備用,平時

是不提供業務服務,僅執行異地資料抄寫與同

步。以資產利用的角度觀之,若能「活化」異

地資產,使異地中心分擔部分業務服務工作,

可將原本負責備援單一任務之設備也可執行業

務交易,成為具備生產力之一環,創造其價

值。

大型主機異地備援架構傳統設計,為能夠

在最短時間以異地中心恢復業務服務為目的,

工作執行的主要考量如下 (圖 1):

˙ 異地中心平時接收主中心透過資料抄寫傳

送的資料,以與主中心資料同步更新。

˙ 在企業內部網路的部分,各業務系統之節

點與大型主機核心系統的連結主要是建立

在 SNA骨幹網路上,其通訊協定基本上要

求所有節點都必須明確在網路上定義,成

為網路上一節點之後,才可與大型主機核

心系統溝通。

˙ 在企業對外網路的部分,通訊協定與應用

程式介面的種類十分多樣化,一般可能是

以 TCP/IP協定自訂訊息方式連結業務系

統,也可能與大型主機核心系統直接連結,

或是中間經過一套專屬介面程式或中介軟

體做跳板。

如何讓業務交易在雙中心的架構下成為可

行,就須考量 SNA節點定義如何管理以降低

44 ■ 財金資訊季刊 / No.93 / 2018.08

資訊分享〡打造企業 API服務

圖 1 傳統備援架構與交易連線的簡單示意圖

複雜性、使用 SNA連結大型主機核心系統的

業務系統在程式面是否可以支援交易工作量分

散、外部單位的連線是否為持續連線、程式通

訊介面是否符合雙中心的規範。

以企業 API途徑的方法論來說,將大型主

機核心系統導入 API服務 (如圖 2),在雙中心

架構下可具備以下特點:以 TCP/IP與 HTTP

協定為骨幹,原本在主中心與異地中心的網路

環境不論對內或對外已具備支援的能力,容易

導入、負載平衡設備放在主機前端可以具備工

作負載平衡、依據業務種類或者優先權決定連

結路徑、RESTful/HTTP之規格使得容錯移轉

容易實現,應用程式不須處理通訊程式接續的

問題,可以依據網頁程式設計方法來考量、搭

配安全閘道讓其他節點連接主機進行交易時可

以具備連線加密、訊息格式驗證、偵測阻斷服

務攻擊、身份驗證等安全策略能力。

在此小結,將傳統主機核心系統的交易轉

換成 API服務,有助於在設計雙中心營運模式

時降低交易應用程式、系統架構與網路環境三

者之間的複雜度。

圖 2 API服務架構下雙中心交易的簡單示意圖

www.fisc.com.tw ■ 45

打造企業 API服務〡資訊分享

四、 導入 API服務的作法及效益

如何導入大型主機 API服務?我們期望

轉換傳統的交易成本不需太高,所謂較低成本

在於主機核心程式碼不須配合修改,或者修

改部分很少且能掌握,從 SNA轉換 RESTful/

HTTP協定的系統管理工作,可以明確定義並

讓主機系統人員理解與學習,目前主機核心程

式碼多為商用高階語言 (COBOL與 PL/I),將

其資料模組轉換成 JSON之資料結構,作法

須使用自動化工具以方便轉換,且支援編碼互

換 (EBCDIC與 Unicode)。

目前大型主機上 API服務的中介軟體為 z/

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而以下就主

機應用系統 IMS交易轉換說明具體實施作法:

(一 ) IMS轉換API服務核心程式不變

IMS傳統上接受之訊息格式係由位元組

所組成的字串,並採用 EBCDIC編碼之交易

內容。IMS收到交易後,將訊息依據交易代

碼 (Transaction Code)交由指定的程式執行。

z/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提供一套執

行物件 (Runtime Instance),即獨立的中介軟

體在 z/OS上執行,於 IMS前端加上一層 API

服務,讓外部程式在呼叫 IMS交易時,採用

JSON格式並以 RESTful/HTTP協定介面傳

輸,此服務層將 JSON訊息轉換成 EBCDIC

編碼的格式送進 IMS。之後與傳統途徑一樣,

IMS進行交易分配與程式執行。程式執行完畢

回傳訊息給呼叫者,z/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亦會將 EBCDIC編碼的格式轉換成

JSON格式,讓外部程式可以處理,如圖 3顯

示上述交易流程的簡單示意圖。

(二 ) IMS API服務轉換快速:

基礎架構的轉換並不需大幅更動 IMS

系統設計;原本 IMS 使用者已具備 TCP/

IP 的連線方式,主要是應用在跨行交易

上。故在實際環境面,IMS 所需的 OTMA

(Open Transaction Manager Access) 與 IMS

Connect的實作設定均已定義,而增加的元

件則為 z/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於

與 IMS相同之主機內部或者因應 TCP/IP協定

所開設的獨立主機上執行。在開發服務上,z/

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包含圖形化介

面,可以用工具讀取 COBOL、PL/I 程式所定

義的資料模組,並將其轉換為 JSON格式以及

編碼轉換,工具亦提供資料結構對應的功能,

可自動產生 JSON/API服務的規格文件,並可

透過工具顯示與執行單元測試。圖 4顯示上述

基礎架構與服務開發的簡單示意圖。

圖 3 前端外部程式透過 z/OS Connect Enterprise Edition呼叫 IMS交易流程簡單示意圖

46 ■ 財金資訊季刊 / No.93 / 2018.08

資訊分享〡打造企業 API服務

圖 4 API服務基礎架構與開發方法的簡單示意圖

五、 結語

英 國 政 府 科 技 辦 公 室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提出金融科技推展上極

為重要的四大關鍵領域中,其中之一的分

散式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行動支付

(Mobile Payment)與 P2P應用 (Peer-To-Peer

Applications)在與金融機構內的資訊系統整合

有相當大的關係。在此謹以 IBM公司與財金

公司合作之 IMS API服務驗證專案的執行成果

作為本文之總結。

˙ 藉由提供 API 服務,將傳統 IMS 3270

MFS文件介面改由更彈性的使用者介面設

計架構所替代。

˙ 取代傳統組合語言撰寫之訊息轉接程式,

以降低維護組合語言成本。

˙ 在撰寫連接 IMS的程式時,不需處理 IMS

Connect與 OTMA header,用標準 API即

可快速打造應用系統。

˙ 利用 TCP/IP網路架構與 API服務可以活

化異地備援中心資源,讓交易工作量分散

處理於兩地。

˙ 讓新進資訊人員藉由製作 API服務學習核

心系統,進而結合兩者背景。

從上述實作後的效益評估發現以下幾點效

益,可供參考:IMS應用環境維護的成本降低、

建立備援環境活化機制,朝多中心目標前進、

讓外部系統程式設計變得更容易、人力活用。

相呼應的是著名研究機構 FORRESTER

也針對金融服務行業如何利用 API服務,提出

以下四個關鍵應用領域與機會:

˙ 企業內部的 API服務可以增加組織運作彈

性、效率與效能。

˙ 企業與企業間的 API服務,可以優化相互

間業務處理與建立共贏合作關係。

˙ 企業對外的 API服務擴展市場機會,並採開

放性的作法發展各種金融服務的創新應用。

˙ 金融產品的 API服務可在生態圈中與之連

結與形塑,來提昇自身價值。

未來期待大型主機上的核心應用能整合至企

業 API服務,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讓核心系統

在穩定平台上執行,並具備開放接軌的能力!

※參考文獻 /資料來源:1. IBM公司。2. FORRESTER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