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吳再益 院長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2016 年 5 月 21 日 COP21 會議後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策略

COP21會議後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策略 · 生效門檻: 55 個締約國+ 全球 55% GHG排放量 (Article 21) 巴黎協定生效門檻與京都議定書相同 歐盟約占全球排放量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吳再益院長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2016 年 5 月 21 日

    COP21會議後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策略

  • 簡報大綱

    2

    全球氣候變遷的現況

    國際因應氣候變遷之對策

    參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挑戰與機會

  • 全球氣候變遷的現況壹

    一、全球排放趨勢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3

  • 若要達到溫度上升低於2℃的目標,2050年時較2010年水準需減少排放量40~70%,2100年時則需達到零或負排放量。

    大氣中二氧化碳等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80萬年來最高濃度,目前地表平均溫度已較1951-1980年間上升0.85℃,預估到本世紀末將提高2~4℃以上。

    3.2~5.4°C

    2.0~3.7°C

    1.7~3.2°C

    0.9~2.3°C

    Ref: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PCC (2014)

    Ref: http://www.igbp.net/4.56b5e28e137d8d8c09380002241.html

    一、全球排放趨勢

    4

  • 5

    IPCC於2012年所出版的SREX報告指出變動的氣候將導致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一些特性的改變,包含頻率、強度、空間範圍、持續時間與發生的時間點,以及出現前所未見的極端天氣及氣候事件。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1. 極端氣候的原因

  • 冰河/原溶解

    洪水或乾旱

    海岸侵蝕與海平面上升

    陸地生態系

    海洋生態系

    野火

    糧食危機

    生命威脅

    氣候變遷的主要威脅

    氣候變遷的次要威脅

    信度(由低至高)

    全球暖化的影響擴及所有大陸與海洋,影響層面包括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溫度上升對水文的作用造成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同時也引發森林大火。

    自然界的變化也導致各種生物遷徙行為的改變,同時造成多樣性的喪失。

    氣候變遷連帶產生糧食生產量的變化與糧食危機。

    資料來源: IPCC6

    2. 全球脆弱度分析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 澳洲研究發現,受海平面上升與侵蝕作用影響,太平洋上五座隸屬於所羅門群島的荒島消失;另外則有六座島嶼,部分陸地沒入海中,危及村落。

    2015年冬季,北極經歷異常的熱浪侵襲。美國與歐洲的科學家們預測,今年夏季北極海冰覆蓋面積將大幅減少,甚至低於2012年的歷史最低紀錄。北半球多數區域的氣候由大西洋的洋流調節,而北極海冰的融化將改變大西洋洋流的現狀,使得北半球的氣候產生變化。

    英格蘭西南部地區及威爾斯遭逢近2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環保局發

    布超過130個可能威脅生命安全的水災警告。

    自然災害中以旱災最為嚴重,全年共有32次,影響5,050萬人,增幅達40%。受災害影響最重的國家都在亞洲,包括受影響第一的中國、印度、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資料來源: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

    3.環境衝擊

    7

  • 氣候變遷導致的傷亡:2010-2030 高碳密集度造成的傷亡:2010-2030

    氣候變遷產生的成本:2010-2030 高碳密集度產生的成本:2010-2030

    已開發國家

    (低排放)開發中國家

    (高排放)開發中國家

    其他工業國

    氣候變遷與高碳密集度產生的成本日漸增加,且對(高排放)開發中國家的影響最為劇烈。

    氣候變遷導致的傷亡,反而主要是在(低排放)開發中國家;高碳密集度造成的傷亡平均在開發

    中國家。

    氣候變遷對生命及財產的威脅將與日俱增。

    資料來源: Climate Vulnerability Monitor, DARA.org

    4. 災害與經濟損失(1/3)

    8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 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溫室氣體若持續按照當前速度發展,全球經濟在2100年將相較2010年萎縮23%。 俄羅斯、蒙古和加拿大等若干國家的經濟將明顯受惠於全球暖化;美國和中國大陸稍微惡化,

    但幾乎整個非洲、亞洲、南美洲和中東地區的經濟將嚴重受損。

    4. 災害與經濟損失(2/3)

    9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 極端氣候造成損失驟增,受氣候相關災害影響,全球經濟與保險損失呈現持續上

    升趨勢(1980-2014)

    近年最高損失為2011損失近3,800億美元

    資料來源: Münchener Rückversicherungs-Gesellschaft, TOPICS GEO Natural catastrophes 2014 Analyses, assessments, positions, February 2015

    1980-2014年總體損失與傷害(單位:十億美元) 總體損失(以2014年價值計算)其中的保險損失(以2014年價值計算)

    總體損失趨勢

    保險損失趨勢

    * 價值波動調整的計算方式為使用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 2014:日本御嶽山火山噴發* 2013:中國四川蘆山地震* 2012:美國珊迪颶風* 2011:泰國大洪水

    日本311大地震海嘯

    4. 災害與經濟損失(3/3)

    10

    二、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 一、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趨勢

    二、國際間減緩策略發展趨勢

    三、國際間調適作為發展趨勢

    四、國際氣候金融的發展現況

    國際因應氣候變遷之對策貳

    11

  • 藉由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或將溫室氣體吸收貯存的

    方式,來降低大氣中溫室

    氣體的含量,例如節能減

    碳、使用替代能源等。

    無論未來減緩規模如何,仍需要採取的調適措施 ,以減少預估的氣候變化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面對已無法改變的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試著運用適當的調適策略,降低負面衝擊或增加正面效應。

    資料來源:IPCC AR5 12

    1.因應對策

    一、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趨勢

  • 一、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趨勢

    13

    國際海外發展研究(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統計國際歷年投資在減緩、調適、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D+)與生物多樣性基金趨勢。

    從1992年至2014年投入減緩基金為主,其次為調適、REDD+。

    IPCC預估至 21 世纪中未考慮調適下,由極端氣候和氣候變化下可能發生熱浪、乾旱、水災、熱帶氣旋活動發生頻率增加,並預估行業主要之影響。

    農業、林業和生態系統:牲畜死亡、農作物產量受影響、發生野火危險增大。水資源:牲畜死亡、水供應、水質受影響、海水倒灌問題。人類健康:死亡、受傷、傳染病、呼吸疾病和皮膚病的風險增大。工業、居住環境、社會:居住者生活品質下降、增加城鄉基礎設施壓力、財產損失。

    資料來源:IPCC

    2.減緩與調適資金分配趨勢

  • 巴黎協定延續京都議定書的氣候協議,協議包含了2020年以後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對策。主要分成六大構面去討論協議所制訂的長期目標如何去完成,並設立一個「全球總結的機制」(global stocktake)由CMA來定期檢視巴黎協定目前為止的執行情況。

    減緩 損失與損害 能力建構 金融技術開發與移轉

    2

    0

    5

    0

    度。

    調

    為。

    新「調

    報」,

    項、執

    要、計

    8

    會(P

    C

    C

    B),

    求。

    2

    0

    2

    0

    1

    0

    0

    0

    標。

    2

    0

    2

    5

    1

    0

    0

    0

    元。

    請「科

    構」

    架。定

    式。

    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或1.5℃)以內為目標

    調適

    COP21巴黎協定

    3. COP21-巴黎協定

    14

    一、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趨勢

  • 開放簽署日期:2016/04/22- 2017/04/212016地球日將在聯合國總部(美國紐約)舉辦簽署儀式 (Article 20)

    生效門檻: 55 個締約國+全球 55% GHG排放量

    (Article 21)

    巴黎協定生效門檻與京都議定書相同

    歐盟約占全球排放量12.10 %

    中國大陸、美國、歐盟、俄羅斯之總排放量約佔全球排放量之58.18% (巴黎協定生效門檻為 55%)

    資料來源:1.各締約方排放量數據係各國提交給 UNFCCC 溫室氣體排放量最新資料之統計:http://unfccc.int/ghg_data/items/9354.php (國際排放量係以公約資料統計,非單一年份)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審議會」104 年第 2 次委員會議相關資料(104 年 6 月)(我國採用2013年排放量)

    臺灣

    全球第28名占0.71 %

    截至 2016 年 4 月底止,已有

    177個國家完成簽署

    4. 巴黎協定簽署情形

    15

    一、國際間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趨勢

  • 市場機制:實施碳交易。

    建立低碳經濟:鼓勵低碳技術及低耗能產品開發使用。

    社會活動:加強教育宣導。

    減緩:加強減緩氣候變化的國家/國際行動。調適:加強調適的立即行動。技術:加強技術開發和推廣。財務:充分發掘金融與投資市場機會的潛力。

    技術潛力:提升能源效率、節約能源、推動再生能源。經濟誘因:推動排放交易、徵收碳稅。社會體制:個人消費行為、生活型態、社會結構改變等。

    16

    IPCC 的減量三潛力

    Stern Report 的減碳三要素

    峇里島行動計畫四個原則

    1. 國際間減緩策略

    二、國際間減緩策略發展趨勢

    16

  • 能源部門

    交通運輸部門

    建築部門工業部門

    農、林業與其他部門

    運輸燃料的降低、能源效率和運具性能提升

    降低或減少能源碳密集度

    導向新基礎建設與都市再開發投資的措施

    發電的去碳化、部屬再生能源技術、提升核電使用

    高效率的複循環或汽電共生電廠

    使用CCS與BECCS 技術

    造林、永續森林管理和減少森林砍伐

    農田、牧地管理和有機土壤的恢復

    生質能源可扮演減緩角色,如改進爐具和沼氣與生質電力

    提升溫室氣體排放效率和非CO2溫室氣體減緩機會

    轉向低碳電力、新工業製程、激進的產品創新或CCS

    廢棄物管理措施:廢棄物減量、再利用等

    新建築適用極低能源使用建築標準

    設建築法規與電器設備標準

    極低能源使用的新建築與改造舊有建築具有經濟上的吸引力

    IPCC AR5各部門主要

    減緩策略推動方向

    2. 各部門減緩策略

    17

    二、國際間減緩策略發展趨勢

  • 調適

    COP21巴黎協定

    減緩 損失與損害 能力建構 金融技術開發與移轉

    (29條文12頁)

    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或1.5℃)以內為目標

    協助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確立有效的調適做為。

    定期提交和更新「調適資訊通報」,其中可包括其優先事項、執行和支助需要、計畫和行動

    推動調適策略歷程

    三、國際間調適作為發展趨勢

    18

  • UNFCCC已採取許多調適措施,以下四個工作計畫主要推動氣候變遷調適。

    計畫名稱 計畫內容

    損害與賠償 「坎昆調適框架」下之計畫,研析開發中國家應如何因應氣候變遷衝擊造成之損害及損失。

    奈洛比行動計畫 幫助所有締約國,尤其開發中國家,建置調適相關知識。

    國家調適計畫「坎昆調適框架」下之計畫,協助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研擬及執行國家調適計畫,以辨識中長期調適需求及策略。

    國家調適行動計畫

    由低度開發國家辨識其具急迫性(urgent and immediate)之優先調適需求,並給予資金援助。低度開發國家將其需優先執行之調適措施(NAPAs)繳交於UNFCCC秘書處後,即可獲得低度開發國家資金(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Fund)援助。

    先進國家採取的調適措施主要包括三大重點如下:1.設置專職調適執行單位、2.強化中央及地方政策的協調合作機制、3.訂定調適相關法令規範

    國家 荷蘭 澳洲 英國 日本 韓國 中國大陸

    計畫國家級調適策

    略澳洲氣候變遷調適

    策略氣候變遷調適:

    行動框架氣候變遷下的聰明

    調適國家氣候變遷調

    適計畫中國應對氣候變

    化國家方案

    法案新三角洲法(Delta Act)

    國家溫室氣體及能源申報法

    氣候變遷法 全球暖化對策促進法 綠色成長基本法國家對應氣候變化

    規劃

    法案簡述

    為配合國家級水計畫,以與自然合作的理念。

    能源及溫室氣體之排放與管理。

    政府目標及氣候變遷調適間之關係,並提出可行之政策目標建議。

    建置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及國民共同防止全球暖化之推動框架

    以氣候變遷調適建構安全社會,支持綠色成長。

    應對氣候變遷,加速綠色低碳發展。

    3. 國家別調適作為

    19

    三、國際間調適作為發展趨勢

  • 氣候金融

    碳定價

    排放交易化石燃料稅

    碳金融

    世界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

    國際金融中心

    中美洲開發銀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

    非洲開發銀行

    總額

    區域銀行之總氣候融資成長趨勢(百萬美元)

    COP21巴黎協定

    減緩 損失與損害 能力建構 金融技術開發與移轉

    (29條文12頁)

    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或1.5℃)以內為目標

    調適

    四、國際氣候金融發展現況1. 聯合國氣候融資發展概況

    20

  • 已開發國家

    協助開發中國家

    2020年後2020年前

    至2020年前,每年需籌措1000億美元。

    於2020年後至2025年,將設定一新的集體籌資

    目標。

    已開發國家應協助開發中國家於減緩調適上提供資金

    已開發國家應帶頭調動氣候基金,考慮各策略優先事項

    第九條第一款

    第九條第三款

    綠色氣候基金(GCF)與氣候環境基金(GEF)未來應協助本協議服務

    應設立委員會解決融資及基金相關問題

    每兩年需定期通報發展中國家可用財

    政資源

    2. 巴黎協定金融構面

    巴黎協定之資金運用將由綠色氣候基金(GCF)及氣候環境基金(GEF)協助處理,預計於

    2020年前每年籌措1000億美元,並亦將設立委員會解決基金相關問題。

    籌措資金後續將運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於減緩與調適上提供資金,然將有已開發國家

    帶頭調動該基金,考量各減碳策略優先事項。

    21

    四、國際氣候金融發展現況

  • 綠色氣候基金 GCF 全球環境基金 GEF

    投入金額

    承諾金額:1000 (2020年前每年)

    1. 捐助金額:1452. 共同融資:754

    資金用途範疇

    資金配置規劃:減緩與調適行動各占50%。 第一次投資計劃金額投

    放:7.92 (2015)

    • 減緩投入 52(1991-2015)• 調適投入 12.3(1991-2015)

    資金分配區域

    調適策略優先用於脆弱度較高的開發中國家,包含低度發展國家、小島國家、非洲國家

    1. 非洲:214.22. 亞洲與太平洋:207.93. 歐洲與中亞:88.24.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113.45. 中東:6.3

    未來展望

    未來15年內全球投資趨勢將為城市基礎建設、能源和農業。私營部門融資將啟動驅動作用,增強氣候風險的抵禦能力

    依照UNFCCC財務機制,支持發展中國家向低排放發展道路轉變。增強私營部門參與市場化可再生能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單位:億美元)3.聯合國轄下及各氣候基金之執行成效

    22

    綠色氣候基金(GCF)及

    全球環境基金(GEF)為

    巴黎公約委託之氣候基

    金,主要支持國際減量

    與調適策略之進行,並

    且投入金額逐年增加。

    綠色氣候基金(GCF)資

    金用途減緩與調適行動

    各占50%。

    全球環境基金(GEF)用

    於減緩及調適總共分別

    為52、12.3億美元。

    四、國際氣候金融發展現況

  • 一、氣候變遷對我國之影響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三、我國氣候政策之展望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挑戰與機會參

    23

  • 一、氣候變遷對我國之影響

    24

    極端氣候

  • 2014年部門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合計25,104萬公噸)結構:

    部門含電:以工業部門12,124.22萬公噸最大(占48%),其次為運輸(14%)與服務業

    (13%)部門,能源部門僅10.63%。

    部門不含電:以能源部門16,568.71萬公噸最大(占66%),其次為工業(16%)與運輸

    (14%)部門,服務業部門僅1.76%。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我國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統計(2015)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1.我國減碳目標法制化-排放結構

    25

    能源,

    16,568.71,

    66%

    工業,

    4,031.68,

    16%

    運輸,

    3,493.38,

    14%

    農業, 107.43,

    0%

    服務業, 441.1,

    2%

    住宅, 461.59,

    2%

    部門不含電能源, 2,668.62,

    11%

    工業,

    12,124.22,

    48%運輸,

    3,572.55,

    14%

    農業,

    277.17,

    1%

    服務業,

    3,293.18,

    13%

    住宅,

    3,168.16,

    13%

    部門含電

  • (1)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減

    量50%,亦即略低於2000年排放

    量,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再減

    20% 。

    (2)BAU(依現況發展趨勢推估)社

    經條件:模擬推估可得2030年

    BAU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428 百萬

    公噸。

    經濟成長率 :2016~2030年GDP平均成長率假設為 3.13%。

    人口推計:2016-2030年之平均年成長率為 - 0.04%;推估我國2030年人口數為 23,328千人。

    能源消費:2016-2030年平均年成長率預估 1.8%。

    電力消費 :2016-2030年平均年成長率預估 2.4%。

    1.我國減碳目標法制化-INDC與溫管法

    26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 「巴黎協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或1.5℃)以內為目標

    2020年前提出「長期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策略」。

    於2020年前通報2025年新的NDC;於2020年時通報2030年新的NDC。

    透過巴黎協定訂約方會議CMA,每五年進行全球總結。

    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

    參酌UNFCCC決議事項及國內情勢變化,適時調整前項目標,送行政院核定,定期檢討)

    參酌英國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 Act 2008)之碳預算制度(Carbon Budget),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五年為一期之階段管制目標。

    其目標及管制方式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邀集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組成諮詢委員會定之。

    階段管制目標

    國家長期減量目標

    巴黎協定豎立國際減排企圖的里程碑,我國雖非締約國仍積極參與,希望減碳努力及 INDC

    能列入國際相關文獻。

    應儘速展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相關子法與配套措施之訂定,且INDC應搭配溫管法的

    相關子法,作為減碳目標未來執行的基礎。我國因應氣候變遷需跨部會共同處理配合,亦邀請

    地方政府一起參與相關工作。

    27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1.我國減碳目標法制化-溫管法與巴黎協定

  • 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效能標準獎勵抵換專案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

    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要求中央有關機關實施調適行動

    鼓勵、誘因與獎勵機制提高資源與能源使用效率推動再生能源發展

    溫管法

    減緩策略

    調適策略

    綠色低碳成長

    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參酌UNFCCC決議事項及國內情勢變化,適時調整前項目標,送行政院核定,定期檢討)

    參酌英國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 Act 2008)之碳預算制度(Carbon Budget),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五年為一期之階段管制目標。

    其目標及管制方式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邀集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組成諮詢委員會定之。

    國家長期減量目標

    階段管制目標

    減量目標

    28

    拍賣或配售之所得

    其他收入

    交易手續費政府預算

    違政罰鍰之反本法行部分提撥

    捐贈

    溫管基金用途:專供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用。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1.我國減碳目標法制化-溫管法執行策略

  • 單位:百萬公噸CO2

    能源結構

    低碳轉型

    參考情境

    REF

    各部門

    需求面

    3. 低碳能源供給組合

    降低最終

    能源需求

    減碳目標

    其他減

    碳措施

    4.其他政策工具、前瞻技術、境外碳權

    2. 節能措施盤點:

    製程改善/設備效率提昇

    /低碳燃料轉換

    技術進展及能源結構轉型

    減量缺口

    加強措施

    國際情勢及

    產業結構

    供給面

    其他工

    抑低能

    源服務

    需求

    影響因素

    1. 未來社經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

    生活型態改變

    碳排放

    減碳策略四大構面

    29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3.我國減碳策略-能源部門(1/4)

  • (一)透過工業、服務業、農業、交通及住宅等部門,以產業結構調整及規劃採取全面性與強制性之節能極大化措施,期使能源密集度每年可平均下降3.0%。

    30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3.我國減碳策略-能源部門(2/4)

  • 能源需求端重點節能措施

    1.產業結構調整:訂定產業結構優化策略,致力推動產業轉型,透過推動基礎產業質在內量在外、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推動、製造業服務化推動等措施,降低能源使用量。

    2.擴大法規管理及加強效率規範:加強設備、器具、車輛法規之能源效率管理(縮減期程、高效率產品滲透率)、全面落實使用行為節能規範、指定能源大用戶每年節電1%。

    3.中央與地方協力節電:推動智慧節電計畫,由中央提供「節電計畫補助」及「節電成效獎勵」,由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動節電計畫,期達成機關、民生部門節電2%的目標。

    4.推動前瞻節能措施:在暫不考慮技術、成本效益、可行性下,也規劃推動天然氣替代燃油及燃煤等低碳燃料替代、低溫餘熱回收、產業設備汰舊換新等前瞻節能作為,以進一步引導節能潛力開發。

    能源供給端因應措施

    依循「穩健減核力行減碳,逐步邁向非核家園」願景,全力開發無碳自主再生能源、擴大低碳天然氣使用、電廠汰舊換新採最佳可行技術。

    1.全力推動無碳再生能源發展:提高2030年再生能源設置目標為17,250MW,約占全國發電裝置容量27%、發電量約可達14%。

    2.擴大天然氣使用:發電用天然氣量由目前1,074萬公噸提高至1,800萬公噸,燃氣發電占比由目前29%提高至46%(全國天然氣含民生、工業及發電使用量達2,400萬噸,為2014年用量2倍)。

    3.落實執行法規,針對大型投資生產計畫之新設及擴建要求採用最佳可行技術之效率審查等。

    31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3.我國減碳策略-能源部門(3/4)

  • 巴黎協定全球維持溫升2℃以下目標,全球皆積極投入減碳方案與

    綠色能源發展,將驅動節能及綠能產業蓬勃發展,面臨這樣大轉

    折點,全球與臺灣的能源及產業發展,現在都需要新策略思維來

    因應

    預估全球節能及綠能科技發展具極大商機,我國既有相關綠能產

    業已有良好基礎,除對既有科技及產品推廣外,將規劃有助全球

    進一步減碳之各領域關鍵技術開發及佈局(如儲能、電動車、能源

    資通訊運用、碳捕捉及利用、新能源等),以做好準備迎接綠色成

    長新挑戰。

    進一步開發減碳潛力,加強中央地方及公私部門合作夥伴力道,

    及典範資訊分享,也是巴黎會議主要強調全球行動重點之一,未

    來各策略推動需藉由跨部門、跨領域及利害關係人之參與及策略

    結合,推動「翻轉式的改變」或「典範轉移」,以引導臺灣總體

    經濟與社會之綠色低碳轉型

    32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3.我國減碳策略-能源部門(4/4)

  •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0 0

    200 200

    400

    305

    0 0

    100

    200

    290

    400

    無碳發電未來消長情形 2015-2030

    核四啟封 既有核電 再生能源

    2013 2030

    路徑一:先增後降

    路徑二:和緩降低

    路徑三:線性下降

    排放量 峰值

    電力部門排碳減量路徑 2013-2030

    由於非核家園政策,且短期無足夠再生能源填補,故路徑一:先增後降之減量路徑較為務實

    轉變整備期 決定無悔電

    源開發策略 積極迎接再

    生能源及大化

    積極辦理低碳調度前製作業

    調度轉換期 陸續啟動低

    碳調度 無悔電源開

    發計畫綠序完工發電

    第三接收站完工

    再生能源持續擴增

    碳排減量期 全面採取低

    碳調度 再生能源快

    速擴增 無悔電源開

    發計畫如數完工發電

    碳排放量逐年降低

    以五年為一期之電力氣候戰略

    儘量維持碳排水準

    2025達到碳排峰值

    2030達成INDC目標

    轉變 達峰 減排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4.我國減碳策略-電力業

    33

  •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

    策綱領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指引與示範計畫(台北與

    屏東)

    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8大領域

    384行動)

    推動地方政府氣候變遷調適規劃計畫(18

    縣市)

    推動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短期行動計畫(93優先行動)

    101年 101年~103年101年 102~106年103年

    分析臺灣氣候變遷情況及未來推估,並據以訂定政策願景、原則與政策目標外,經參考世界各國調適作為,並考量臺灣環境的特殊性與歷史經驗,詳細陳述各領域所受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並具體落實行政院「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國家發展委員會完成了「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未來將作為政府各部門推動氣候變遷調適工作的核心行動項目。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

    4.我國調適政策-推動歷程

    34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 依溫管法,環保署將主責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策略之業務。 未來將與國發會研商「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等措

    施進行業務整合,以完善我國因應氣候變遷長期政策之推動規劃。

    溫管法第8條

    溫管法第9條

    溫管法第2條

    一、我國氣候變遷之未來情境

    二、調適及減緩所遭遇之衝擊及挑

    三、願景及目標

    四、基本原則

    五、政策內涵

    六、後續推動

    環保署 國發會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

    17項減緩及調適工作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

    災害

    維生基礎設施

    水資源

    土地使用

    海岸

    能源供給及產業

    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

    健康

    分工 建

    構氣候變遷調適的優質基礎

    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調適規劃

    推動高風險地區之調適計畫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 建立調適政策架構與計畫推動基礎• 彙整全國氣候變遷衝擊評估資訊• 協助中央及地方推動調適業務• 進行政策推廣與氣候變遷理念宣導

    整合

    研商

    35

    4.我國調適政策-未來發展策略

    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具體作為

  • 202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5年水準

    短期2025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0年水準

    中期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5年水準一半

    長期TopDown

    BottomUp

    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

    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

    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

    國家及部門別階段管制目標

    依溫管法第4條「明定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第9條「明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及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以作為全國溫室氣體減量及施政之總方針」 ;

    藉由政府訂定國家階段減量目標,透過中央到地方機關分工與整合,以追求國家永續發展及實現國際承諾。

    1.我國減緩政策長期戰略布局

    三、我國氣候政策之展望

    36

  • 為推動調適政策整合路徑,調適策略應參酌各部會、研究單位、科研中心等執行端、科研面推動成效。具體執行重點如下:

    1、規劃調適行動計畫整合填報系統,拓展我國氣候調適成效,累積國際曝光度及凝聚跨國調適合作動能。

    2、調適行動及計畫以滾動循環檢討執行成效,建置我國長期調適政策戰略布局。

    3、建立調適教育宣導平台,加強調適教育宣導。

    2. 我國調適政策長期戰略布局

    37

    三、我國氣候政策之展望

  • 感謝聆聽懇請指教

  • 附件一、INDC締約國家減緩及調適策略(1/2)

    國家 減量目標 調適 相關法源

    瑞士

    相對1990年排放水準,至2030年國內措施至少減量50%,2050年減少70~85%。

    人均排放量由2012年6噸二氧化碳當量, 降至2050年1~1.5噸二氧化碳當量。

    無 CO2 Act

    歐盟(28會員國)

    相對1990年排放水準,至2030年國內措施至少減量40%。

    人均排放量由2012年9噸二氧化碳當量,降至2030年6噸二氧化碳當量。

    無Climate-energy legislative package(未於INDC報告載明)

    墨西哥

    2030年總溫室氣體及短期氣候污染物排放比BAU減少25%

    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BAU減少22%及Black Carbon排放比BAU減少51%

    2013年至2030年排放密集度減少約40%

    加強對至少50%最脆弱的城市建立早期預警和風險管理系統2030年達成0%毀林

    未說明

    國家 減量目標 調適 相關法源

    衣索比亞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情境減少64% 訂定氣候週適短中長期目標與行動,以增進

    適應乾旱、水災和其他預防能力

    NationaldevelopmentPlan Climate ResilientGreen EconomyStrategy

    韓國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情境減少37%。

    加強基礎設施對氣候變化的監測預測和分析 加強災害預防和穩定的供水管理系統 開發能適應氣候變化的生態系統 讓社會和經濟的體系能適應氣候變化 提高氣候變化對健康的負面影響之管理機制

    Framework Act on Low Carbon, Green Growth

    日本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3年減少26%(相當於較2005年減少25.4%)

    無地球溫暖化對策基本法(草案) 39

  • 國家 減量目標 調適 相關法源

    摩洛哥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情境減少

    32%(13%無條件減量,19%來自有條件的減量)

    增進水災和其他預防能力、 提升生物性、通過風險防範管理辦法 提升脆弱地區的保護與建構林漁業的生態

    系統

    中國大陸

    2030年達到排放峰值, 非化石能源占比20%, 2030年GDP排放密集度比2005年低60-65%。

    實施國家調適計畫,加強調適與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聯繫。

    Climate-energy legislative package(未於INDC報告載明)

    澳大利亞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26-28% 增進因應氣候變遷能力

    National Climate Resilience and Adaptation Strategy

    國家 減量目標 調適 相關法源

    紐西蘭 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0%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Act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新加坡 2030年GDP密集度目標0.113kg CO2e/S$)較2005

    年(0.176 kgCO2e/S$)降低36% 2030年達到排放峰值

    提高糧食安全,避免國家糧食受供應和價格之影響。

    提高基礎設施恢復能力。 發展公共衛生,盡可能避免病媒傳播疾病

    擴散。 降低洪水風險,並實施排水改善工程。 提高水資源安全,增加總集水面積。 保護海岸線,防止海浪侵蝕沿海結構。 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熱島作用。 區域氣候模擬,提高災害預測能力。

    Framework Act on Low Carbon, Green Growth

    附件一、INDC締約國家減緩及調適策略(2/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