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整理、歸納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理論及研究結果,以 作為本研究的立論基礎。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概述國內外父職角色 的發展及探討相關影響因素;第二節分析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 及相關之影響因素;第三節探討青少年父子互動關係與父職角色期待 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父職角色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就國內外相關研究分析父職角色的發展,並透過文獻的回顧整 理,呈現影響父職角色的相關因素。 一、 父職角色的發展 (一)國外部份 西方在 1960 年代起女權運動興起及雙薪家庭增多,影響了對家庭 與工作的重新思考,男女兩性的角色定位亦隨之受到衝擊。對於女性/ 母親關注的重點在於如何走出家庭,及在家庭外可扮演的角色;當女 性走出家庭時,使得原有的家庭分工模式失衡,家務工作該誰做?家 務工作中又以育兒工作為最重要,難以替代。因此,1970 年代開始男 性/父親的角色受到大量的注意,男性由工作層面轉入家庭層面的角色 扮演。性別角色分化的現象逐漸模糊,但對許多人而言,「養育」依然 等同「母育」;只是把母親的工作內容硬套到雙親上。因此,雖然父親 的角色擴大了,但基本上仍被視為是母親角色的延伸。在養育子女的 領域中依然缺乏一個獨特男性角色的觀念。Lewis and O'Brien (1987) 提到男性對父親角色內涵較不清楚,父親的行為強烈受到父親自我義 意與期待的影響,亦受到母親、子女、其他家庭成員、文化的影響 (Doherty, Kouneski, & Ericson, 1998)。Lamb(1986)檢閱美國歷史中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87223/2/...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整理、歸納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理論及研究結果,以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整理、歸納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理論及研究結果,以

    作為本研究的立論基礎。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概述國內外父職角色

    的發展及探討相關影響因素;第二節分析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

    及相關之影響因素;第三節探討青少年父子互動關係與父職角色期待

    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父職角色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就國內外相關研究分析父職角色的發展,並透過文獻的回顧整

    理,呈現影響父職角色的相關因素。

    一、 父職角色的發展

    (一)國外部份

    西方在 1960 年代起女權運動興起及雙薪家庭增多,影響了對家庭

    與工作的重新思考,男女兩性的角色定位亦隨之受到衝擊。對於女性/

    母親關注的重點在於如何走出家庭,及在家庭外可扮演的角色;當女

    性走出家庭時,使得原有的家庭分工模式失衡,家務工作該誰做?家

    務工作中又以育兒工作為最重要,難以替代。因此,1970 年代開始男

    性/父親的角色受到大量的注意,男性由工作層面轉入家庭層面的角色

    扮演。性別角色分化的現象逐漸模糊,但對許多人而言,「養育」依然

    等同「母育」;只是把母親的工作內容硬套到雙親上。因此,雖然父親

    的角色擴大了,但基本上仍被視為是母親角色的延伸。在養育子女的

    領域中依然缺乏一個獨特男性角色的觀念。Lewis and O'Brien (1987)

    提到男性對父親角色內涵較不清楚,父親的行為強烈受到父親自我義

    意與期待的影響,亦受到母親、子女、其他家庭成員、文化的影響 (引

    自 Doherty, Kouneski, & Ericson, 1998)。Lamb(1986)檢閱美國歷史中

    7

  • 父親的四種角色有:子女的道德導師、家計負責者、性別角色模範及

    參與養育的新父親。史都(民 84)經由臨床心理治療經驗也歸納出父

    親的四種角色:養護者、規範者、戰士/保護者與精神導師。並且認為

    父親角色扮演的重點應該隨著子女年紀的增長而有所不同:在子女年

    幼時是關懷者,再逐步增加規範者的角色,當子女是青少年時,父親

    應做勇敢的戰士,保護子女遠離引誘試探;及至子女成年,父親則是

    永遠的精神導師,協助子女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

    Pleck and Pleck(1997)則將美國父親型態依時間分為三個階段:

    殖民時代、二十世紀、當代。其父職的共同點:理想父親要積極參與

    家庭事務。分開比較,殖民時代父親留在家中時間最多,最少為當代

    父親;但不論哪一時代都要求男女分工,而父親主要擔任家計維生者

    的角色。當代越來越強調男女平等,包括在教養子女、家務分工都較

    強調平等,且可以角色互換。

    然而,父職與母職的參與是截然不同的(古德、鞏特爾,民 84;

    蔡佳宜,民 89;Lewis and Lamb,2003);兒童對其父母親職的參與也

    有不同的期待。因此,Kingsbury and Scanzoni(1993)即將家庭角

    色分為二種(引自楊希佩,民 90):

    1. 工具性角色:多由夫-父來負擔,即男性為家中麵包賺取者,滿足家

    人社會經濟需求的供應者,屬任務導向。

    2. 情感性角色:多由妻-母來負擔,即女性為家中人際關係的連結者,

    負責滿足家人心理情緒的需求,屬個人導向。

    但這種二分已無法適應目前多元化的家庭型態,Lamb(1981)提出

    今日父親應扮演的四種角色:家庭生計的負責人、母親與子女情感的

    支持者、協助子女的資源及引導子女互動的泉源(引自王麗玲,1996;

    陳淑貞 1993)。這是對父職參與的期許,使父親們對於父職角色的扮演

    能有依循的方向;在此,也可發現父親角色的內涵擴大了,除了傳統

    8

  • 養家的責任外,情感支持、互動模式等皆納入其中。Levine 和 Pitt

    (1995)更進一步提出一個負責任的父親(responsible fathering)

    必須做到(引自 Doherty et al.,1998)。:

    1. 在情緒與經濟上都準備好時,才考慮生養小孩;

    2. 當有小孩時,能盡法律所賦予的父親職責;

    3. 從妻子懷孕開始,就積極與她分擔子女在情緒及生理上的照顧工作;

    4. 從妻子懷孕開始,就與她分擔對子女的經濟支持。

    LaRossa (1997)研究亦發現文化上對好父親形象的期待上有些變

    遷,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初期,認為一個關愛的父親亦是一個好父親形

    象(引自 Doherty et al.,1998)。古德與鞏特爾(民 84)則認為現代

    父親最主要的職責,便是先對塑造自己的事件,做獨立、嚴格的探討,

    然後依探討所得,衡量自己的道路,選擇自己的道路⋯⋯以妻子、兒

    女身心幸福為己任。

    綜觀上述對於父職內涵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好父親與壞父親的演變

    幾無差別,無法養家活口的就是壞父親,好父親的主要形象是要賺錢

    維生(Pleck & Pleck,1997);再者,對父職如何扮演,因特定的人即

    個人的理解而定,但社會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父職是不同型式的社會

    發明或社會創造(Garbarino, 2000);LaRossa(1988)亦指出對父職

    期待與好父親的主流形象有關,對父職的期待與實際情形並不一致,

    主要來自於大眾錯誤的假設、認知(如誰該照顧職業婦女的小孩)(引

    自Marsiglio, 1995)。因此,父職的內涵並沒有一定的規範,也不是要男

    性拋棄原有的人格特質,以中性化或女性化為努力的目標;而是要跳

    脫傳統價值觀的拘限,發展適合自己與家人的父職角色,當然這不只

    是男性的問題,也需要家人與社會環境的支持與鼓勵。所謂新父職(New

    father)即是對於父母親職的各方面都能展現更多的平等公平,包含

    養育(nurturing)、支援(supportive)陪伴和諧(companionate)

    等方面(Harris & Morgan,1991)。

    9

  • (二)國內部份

    國內對於父職的相關研究早期著重在探討父母親對子女的不同管

    教方式(陳小娥、蘇建文,民 66;林生傳,民 70;黃春枝,民 75)、

    父母親職角色的扮演(蘇建文,民 57;鍾志從,民 76;高淑貴等人,

    民 77)、父母性別角色態度對子女的影響(林翠湄,民 78)及家務分

    工(叢肇祥,民 76;林翠湄,民 78;唐先梅,民 90)。單獨探討父親

    與子女關係在民國八十年代以前只有林生傳(民 68)一篇。之後,開

    始有較多研究者投入此一領域,開始探討國人對於父職角色內涵的認

    知與期待,也形成一股男性研究的風潮(王雅各,民 85)。

    有關父職角色的研究,林生傳(民 68)發現:不論父親本人、母

    親或各階段子女(大學生及國中生)都認為處理家務,準備三餐等不

    是父親主要的角色行為。鍾志從(民 76)在調查師大學生對未來親職

    角色看法時亦得到相同的結果,即傳統的家庭夫妻分工型態依然影響

    子女對未來親職角色的看法,顯示這一時期家庭重視結構功能,強調

    父親賺錢養家的功能。

    王叢桂(民 89)研究也指出台灣大學生在父母職責信念上仍受到

    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影響,期盼父親多扮演經濟供應者與為子女規劃

    生涯前途工具性角色,期盼母親多扮演子女照顧、教育的與情感性功

    能角色。王慧靜(民 90)對國小國語教科書父母角色內容分析中,亦

    得到相同的結果:父親著重在帶領子女活動及擔負家計維持者角色;

    母親角色多著重在對子女的生活照顧及家務整理,大抵來說國小國語

    教科書中呈現「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

    莊耀嘉(民 88)採用社會關係模式,解析台灣 242 個家庭的互動

    結構與模式。每個家庭有四個成員,包括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分別以問卷互答對其他三位家人表現 33 項行為的情形。其中就父親與

    子女的部分發現:父親不論從子女或妻子處獲得關愛都較少,敵意較

    10

  • 多,顯示父親在現代家庭裡扮演著較為落寞的角色;子女對父親較卑

    順而不霸道,說明父親仍傾向扮演著令子女生畏的嚴父角色。

    總結而言,不論就男性或女性角度來看,國內父職角色仍受傳統

    觀念影響;男性傳統的父職信念會使其更努力工作,以求作個更稱職

    的養家男人,因而缺乏時間與家人相處,親子關係疏離。但隨者西方

    思潮與女性就業的影響,國內對於父職角色的看法也開始在逐漸改變

    中。莫藜藜、王行(民 85)在訪談已婚男性時即發現「男主外,女主

    內」的意識形態,雖然仍主導受訪男士對家務分工的看法,但事實上

    他們大部分都參與家事,並能侃侃而談,似乎不認為做家事是丟臉的

    事。

    王大維(民 89)更試圖提出包含情感、認知、行為與關係等四個

    成分的理論性「父職參與」架構(表 2-1-1)。將父親親職參與的成分、

    向度及內涵詳細列出,提供一理想的父職角色概念。

    表 2-1-1 父職參與架構

    成分 向度 內涵

    情感 動機 主動、有意願、有熱誠擔負親職教養

    正向情感 擔負親職時,感到正向的情緒(愉快、滿足)

    負向情緒 疏於親職時,感到負向情緒(罪惡感、難過、焦慮)

    認知 正向態度 同意、接受父親擔負親職的觀念

    角色認定 認定身為父親就必須包含親職角色

    責任 對於教養子女願意負起責任

    行為 行動 實際執行親職教養任務

    資源提供 提供物質資源(經濟、環境)協助孩子成長

    間接支持 對於母親單份親職教養給予情緒與物質的支持

    關係 互動頻率 與子女的互動頻率高

    關懷與愛 與子女之間的正向情感交流

    資料來源: "「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王大維,民 89,應用心理

    研究,7,15。

    11

  • 回顧國內對父職角色內涵之研究(表 2-1-2),可得到下列三點發

    現:

    1. 父職角色內涵的設定隨子女發展階段的不同而略有變化,嬰幼兒時

    期著重在父親對自我角色的調適與對母親育兒辛勞的支持;兒童期

    著重在父親對子女的生活照顧與教育;青少年階段則著重在父親對

    子女的管教、關懷與發展。但其中對子女經濟層面的支持,無論子

    女發展在哪一階段都是父親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2. 就研究對象與研究設計來看,若以父親為受試者,通常針對育有學

    齡前幼兒至青少年階段子女之父親為主,因為這時期的子女對父親

    的父職角色扮演的需求度最大。以男性或夫妻的角度來探討父職參

    與的歷程、內外在變化及影響因素,多數的研究採此方式(黃坤瑛,

    民 78;陳淑貞,民 82;莫黎黎、王行,民 84;陳曉慧,民 88;張

    佩韻,民 88;陳秀如,民 90;李慧美,民 9 2;吳黛宜,民 9 2)。

    若以子女為受試者,則通常以中學生或大專學生為對象,因其有較

    好的閱讀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在問卷填寫上比較能符

    合實際情形,其中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的有一篇(蔡佳宜,民

    89);以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有四篇(林生傳,民 70;高淑貴,民

    79;李淑娟,民 85;黃慧森,民 90;);以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的

    有三篇(王麗玲,民 85;王叢桂,民 86,民 87)。當然,不論就父

    親角度、母親角度或子女角度來看待此一雙向的親子歷程,可能都

    會有失之偏頗處。若能同時得到三者的報告,會提高研究的嚴謹

    度,但目前限於物力、人力、時間因素及研究設計等問題,國內尚

    未有研究者採此種研究設計。

    3. 研究發現:父職在文化上的概念與形象改變頗大,但父親實際行為

    改變不大。男性對於父親角色的定義內涵,已漸漸從傳統養家者角

    色,擴充到照顧參與者,期望父親也能陪伴與關懷子女(王叢桂,

    民 89a);只是意願上的調整腳步,並不等同於實際行為、經驗能力、

    12

  • 以及大環境的配合(王舒芸、余漢儀,民 86)。已婚男性普遍重視

    父職,但實踐程度仍有努力的空間(吳黛宜,民 92);「養家與示範」

    依然是最受男性所重視的父職角色(鍾志從,民 76;黃慧森,民

    90;吳黛宜,民 92)。

    13

  • 表 2-1-2 父親父職角色的內涵

    年 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父親父職角色的內涵

    民 70 林生傳 高雄市國中學生 1. 工具性角色

    2. 社會情感表達角色

    3. 教育角色

    4. 溝通輔導角色

    民 78 黃坤瑛 夫婦同住第一個子女

    年齡在幼稚園或托兒

    所階段-夫婦

    1. 工具性角色 2. 情感性角色

    民 79 高淑貴 北、中、南、東國中學

    1. 經濟功能 2. 照顧功能 3. 關愛功能 4. 教育功能

    民 82 陳淑貞 台北市育有一位子女

    就讀國小三年級的雙

    親家庭-父親

    1. 工作層面 2. 遊樂層面

    民 84 莫黎黎

    王行

    36 位都會中產階級已

    婚男性-子女年齡 7 個

    月至 26 歲皆有

    1. 生活提供者 2. 玩伴角色 3. 管教角色

    民 85 王麗玲 南區大專男女學生 1. 親子關係 2. 管教方式 3. 生活輔導

    民 86 王叢桂 四所公私立大學學生 1. 和諧關愛

    2. 教育子女

    3. 生活照顧

    4. 子女發展

    5. 經濟支持

    民 87 王叢桂 三所大學學生 1. 關懷與陪伴

    2. 能力發展

    3. 養家與示範

    4. 日常照顧

    民 88 陳曉慧 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

    學童的父親

    1. 生活照顧 2. 心理發展 3. 課業發展 4. 社會性發展

    14

  • 續表 2-1-2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父親父職角色的內涵

    民 88 張佩韻 離婚單親父親且育有

    未成年子女(同時亦訪

    談子女)

    1. 經濟的提供者 2. 子女的規範者 3. 積極規劃教育

    民 89 蔡佳宜 台中市國小五六年級

    學童(雙親家庭、生父)

    1. 鼓勵支持 2. 活動陪伴 3. 生活自主教育 4. 學校相關涉入

    民 90 陳秀如 台中縣清水鎮二所小

    學一二五六年級男性

    家長

    1. 子女托育情形 2. 子女學習相關活動 3. 生活相關活動 4. 休閒育樂活動 5. 與孩子聊天的情形 6. 子女社交生活 7. 情緒及行為輔導 8. 教養及育兒知識的學習

    民 90 黃慧森 屏東縣市高職男生 1. 陪伴與支持 2. 照顧與管教 3. 教育與栽培 4. 養家與身教

    民 9 2 李慧美 南投縣市已婚男性,育

    有一名國小學童

    1. 關懷輔導 2. 生活照料 3. 課業發展 4. 陪伴支持 5. 學校參與

    民 92 吳黛宜 台北市國中生的父親

    (雙親家庭)

    1. 關懷與陪伴

    2. 能力發展

    3. 養家與示範

    4. 日常照顧

    15

  • 二、 父親在子女青少年階段的角色內涵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狂飆期,身體與心理的變化快速。Martin

    (1985)認為認同(identity issues)是青少年階段父子關係的核心

    議題,當青少年正在和浮現的認同困擾奮戰時,父親也正陷入中年認

    同的危機中(引自 Levinson ed al,1995)。

    依據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危機--青少年期是處於「認同對角色

    混淆」(胡月娟編譯,民 80,頁 343):

    青少年是充滿疑問的時期,不但身體成長與性成熟快速,在工具世界

    內,他們也已建立第一層次的能力。青少年最主要的關切是樹立起認

    同,與發掘生涯計劃。對自己認同感覺愛恨交加、矛盾的青少年,可能

    會出現角色混淆的現象。結果導致青少年經驗到焦慮感,在作決策或選

    擇角色方面,感到無能。為了代償,青少年會完全依從一些時尚的英雄

    或理想人物。另一項反應就是在年輕的愛人身上,尋求暫時性的解脫;

    從與另一同儕建立親密關係中,青少年得以界定自身的認同。

    可知青少年時期是介於兒童與成人期的過渡時期,有其獨特的發展

    任務。父親在此階段的父職參與重點應和其他時期不同,Hosley and

    Montemayor(1997)即指出此時子女一方面繼續向父親尋求模仿與認

    同,一方面卻亟欲表達自主,脫離父親掌控(引自孫碧蓮,民 91)。如

    同史都(民 84,頁 34)在父愛不缺席一書中提到父親在子女青春期的

    貢獻有:

    1. 教導子女如何發展雙邊關係(同時和兩個人相處)。

    2. 在兒子日漸長大成人時,做兒子競爭及模仿的對象。

    3. 對女兒的女性特質及邁向女人的成長過程予以肯定。

    4. 子女在先前的發展階段,如果有未了的問題,要幫助他們解決。

    5. 讓子女能夠依靠他那股內在的安定力量,幫助他們度過起伏不定的青春期。

    6. 提供一個良好的婚姻關係典範。

    16

  • 7. 與母親合作,表現一致的權威,以防止子女「從中離間」。

    8. 在子女邁向成人時給予他們祝福。

    9. 提供子女一個如何做父親的典範。

    他認為父親在此階段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戰士/保護者,對 12-18 歲

    的青少年最重要,父親應該的努力方向:第一,他必須和子女站在同

    一邊,並肩對付那些令人困惑、挫折及招架不住的變化。第二,他必

    須和企圖引誘他子女離開他身邊、甚或和他作對的力量搏鬥。所以,

    父親在子女進入青少年階段後,明顯的在與孩子的接觸上有更民主的

    傾向,願意與孩子共同面對生命中的變化與挑戰,引導孩子更獨立且

    更負責(廖昭銘,民 91)。

    此時,父親對兒子與女兒的影響也有所差別。尤其在強化子女社會

    性別角色上, Bronstein(1988)即認為父親對兒子的認知指導較高,

    對女兒的社交能力貢獻較多。Barclay(1980)依據實際觀察則歸納出

    四個父親影響青少年兒子價值發展的因素:男性行為的模範者、溝通

    者(傾聽不同的觀點,提供問題解決的方法)、道德楷模者(在絕對

    主義與相對論者中間努力找到平衡點)、強化刺激的中介者(增強兒

    子做決定的企圖、獨立感及社會責任)。可知父親確實是青春期兒子

    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的重要影響人物(黃慧森,民 90)。父親則是女兒

    生命中認識的第一個男性,成長中她逐漸在父母身上認知男女之別、

    在父親身上逐漸理解男性的特徵(鄭明俐,民 81)。因此,對父親的總

    體印象大為影響日後女性對男性的看法及女性對自己性別的認同。

    父親角色參與對青少年子女的同儕關係與人際關係也會產生重大

    影響。Updegraff, Mchale, Grouter, and Kupanoff(2001)在比較

    父母親對青少年男孩、女孩與同儕關係的直接性參與時即發現:父母

    都花比較多的時間與同性別的青少年子女及其同儕在一起,雖然父親

    的參與少於母親,但兩者直接參與的層級(level)都會對青少年友誼

    及同儕經驗產生積極正向的關係。父親的直接性參與會促成男孩友誼

    17

    http://web1.epnet.com/searchpost.asp?tb=1&_ug=dbs+0%2C1%2C2+ln+en%2Dus+sid+42F1702A%2DB49F%2D4F08%2D964D%2D4BE262A6BDE7%40Sessionmgr4%2DSessionmgr3+DD53&_us=b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b+0%2C1%2C2+d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stb+KS+gl+%5Fs%5F0+hd+0+hs+0+or+Date+ri+KAAACBVA00087415+sm+KS+so+b+ss+SO+DF69&ss=AU%20%22Updegraff%2C%20Kimberly%20A%2E%22http://web1.epnet.com/searchpost.asp?tb=1&_ug=dbs+0%2C1%2C2+ln+en%2Dus+sid+42F1702A%2DB49F%2D4F08%2D964D%2D4BE262A6BDE7%40Sessionmgr4%2DSessionmgr3+DD53&_us=b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b+0%2C1%2C2+d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stb+KS+gl+%5Fs%5F0+hd+0+hs+0+or+Date+ri+KAAACBVA00087415+sm+KS+so+b+ss+SO+DF69&ss=AU%20%22Mchale%2C%20Susan%20G%2E%22http://web1.epnet.com/searchpost.asp?tb=1&_ug=dbs+0%2C1%2C2+ln+en%2Dus+sid+42F1702A%2DB49F%2D4F08%2D964D%2D4BE262A6BDE7%40Sessionmgr4%2DSessionmgr3+DD53&_us=b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b+0%2C1%2C2+d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stb+KS+gl+%5Fs%5F0+hd+0+hs+0+or+Date+ri+KAAACBVA00087415+sm+KS+so+b+ss+SO+DF69&ss=AU%20%22Grouter%2C%20Ann%20C%2E%22http://web1.epnet.com/searchpost.asp?tb=1&_ug=dbs+0%2C1%2C2+ln+en%2Dus+sid+42F1702A%2DB49F%2D4F08%2D964D%2D4BE262A6BDE7%40Sessionmgr4%2DSessionmgr3+DD53&_us=b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b+0%2C1%2C2+ds+%7Bfather++and++adolescent%7D+dstb+KS+gl+%5Fs%5F0+hd+0+hs+0+or+Date+ri+KAAACBVA00087415+sm+KS+so+b+ss+SO+DF69&ss=AU%20%22Kupanoff%2C%20Kristina%22

  • 的親密(intimacy)與疏離(negativity);因為相同性別角色模範的

    陪伴(company)對青少年男孩而言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在他們和其

    他男孩發展親密關係時。Mayseless and Wiseman(1998)研究以色列

    青少年在青春期與母親、父親、以及一個同性朋友間的人際關係時,

    亦得到類似的結果。

    綜觀上述,父親在子女青春期可提供男性化的行為模式,成為男孩

    學習的楷模;女孩可藉由對父親的依賴、撒嬌及其他女性化行為,促

    進女性觀點的發展(Lamb,1997;Salaman & Robinson,1991;引自孫

    碧蓮,民 91)。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青少年時期,父母親角色最重要的任務是管

    教,一方面協助子女發展自主性,一方面避免他們發生問題行為

    (Steinberg,1990;引自吳明燁,民 87a)。但孫碧蓮(民 91)以國

    中生為對象研究發現,目前台灣青少年的父親採用冷漠管教方式者,

    仍佔全體受試者的 35.18%,顯見一般父親對於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子女

    較為忽略,也較不懂得付出關愛與傾聽子女需求。而父親的親職效能

    感與教養行為未產生連結,甚者在體察子女生活出狀況後,也未必會

    重新評估自己的親職效能(陳富美,民 92)。林生傳(民 70)亦提出

    父-子或父-女的社會體系是引導子女能夠過渡到外在社會的橋樑。在

    子女心目中,父親角色是代表如何去敲開世界的門徑。

    因此,青少年時期父親的角色依然重要,子女在生活上雖然已能自

    立,但在情感上仍需要父親的支持與指引,行為上也需要父親的約束

    與示範。所以,此階段的父職內涵應著重在情感支持、行為互動、合

    理管教及角色模範上,使其子女能順利度過人生的狂飆期,並為子女

    未來的親職角色扮演提供一個良好的原型。

    三、 影響父職角色參與的相關因素

    影響父親父職參與的相關因素為何?依據國內相關研究之發現(見

    18

  • 表 2-1-3),可歸納出六項因素:父親因素、子女因素、家庭因素、父

    子因素、夫妻因素及母親因素。對照 Doherty 等人在 1998年所提出的

    負責任父職之影響因素(見圖 2-1-1),可發現影響因素大致相符,但

    國內研究在「環境脈絡因素」中的文化期望與社會支持,「母親因素」

    中對父親的態度、期望與支持及「父親因素」中的心理健康,則尚未

    有國內研究者提出相關研究。

    圖 2-1-1 負責任父職之影響因素

    (Influences on Responsible Fathering:A Conceptual Model)

    資料來源:"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 Doherty et al,1998,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0 (2),285.

    19

  • 20

    表 2-1-3 影響父職參與之相關因素

    父親因素 子女因素 家庭因素

    父子

    因素

    夫妻

    因素

    母親

    因素

    研究對象

    年齡

    教育程度

    職業

    收入

    工作時數

    工作忙碌情形︵輪班︶

    性別角色態度

    管教方式

    為人父母年數

    參與親職教育次數

    宗教信仰

    性別

    年齡︵年級︶

    出生序

    子女數

    教育程度

    氣質

    性別角色態度

    社經地位

    家庭經濟來源︵型態︶

    家庭結構

    居住地區

    族群

    父子相處時間

    父子關係︵滿意度︶

    夫妻關係

    夫妻經濟權力 夫妻主要工作時段

    母親職業

    母親是否就業

    母親就業情形

    民 78 黃坤瑛 夫婦同住且第一個子女年齡在幼稚園以下階段 * * * * *

    民 82 陳淑貞 台北市國小三年級學童的父親(雙親家庭) * * * * * *

    民 85 王麗玲 南區大專男女學生 * * * * * * *

    民 85 李淑娟 台北市國中生 * * * * *

    民 88 陳曉慧 高雄市公立國小學童父親 * * *

    民 89 蔡佳宜 台中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童(雙親家庭、生父) * * * * *

    民 90 陳秀如 台中縣清水鎮二所小學學童父親 * * * * * * * * *

    民 90 黃慧森 屏東縣市高職男生 * * * * * * *

    民 91 孫碧蓮台灣省北中南三區國中

    學生 * * * * *

    民 92 吳黛宜 台北市國中生的父親(雙親家庭) * * * * * * * * *

    民 92 李慧美 南投縣市國小學童的父親 * *

    民 92 謝明華 中部六縣市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 * * * *

    民 92 馬惠芬 新竹科學園區附近幼兒園所中幼兒的父親 * * *

    * 表與父職參與有顯著相關或差異存在。

  • 本研究擬由青少年角度來探討其未來父職角色期待,但因搜尋到的

    直接相關文獻不多,故將範圍擴大以影響父職角色扮演的相關背景因

    素切入,作逐一探討:

    (一)、性別

    大部分研究傾向支持父職角色扮演會因子女性別而有不同,兒子會

    獲得父親較多的關愛,Marsiglio(1991)即發現父親較傾向涉入兒子

    的生活,特別是年長的兒子,因為兒子比較能認同父親,而父親與兒

    子相處起來也比較舒服、好溝通(引自Doherty et al.,1998)。Harris

    and Morgan (1991)研究父親親職參與與青少年子女間的差異時,也

    發現女兒從父親處獲得的關注少於兒子,兒子的出現會吸引父親更積

    極的參與親職。父母親對青春期子女不同的對待也與性別有關,母親

    傾向花較多的時間與女兒一起,父親則是跟兒子。他們認為自己有責

    任協助同性別的子女社會化,子女也傾向尋求同性別父母的協助

    (Tucker, McHale, & Crouter,2003)。李淑娟(民 85)研究亦發現

    國中男生會認同同性別的父親。鍾志從(民 76)調查師大學生對未來

    親職角色看法時也發現性別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男生對未來親職角色

    扮演趨向傳統、權威;女性則有兩性平等的觀念,認為宜由父母兩性

    共同負擔。

    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看法:王麗玲(民 85)的研究指出不同

    性別的大專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的印象沒有顯著差異。蔡佳宜(民 89)

    研究國小男女學童所知覺的父親角色涉入亦發現沒有差異。父親自陳

    其父職態度與行為不會因子女性別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吳黛宜,民 92;

    陳淑貞,民 82)。

    綜觀上述:大部分研究發現父親父職角色參與因子女性別不同而有

    差異存在,但也有研究結果是持相反看法的;子女因性別不同對父親

    父職角色參與也有不同的期待;且若由父親角度來看,他並不認為自

    21

  • 己對子女有性別上的差別待遇。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重男輕女觀念淡

    化及生育子女數降低,性別對父親父職角色扮演的影響力或許已不顯

    著。

    (二)、出生序

    王叢桂(民 87)性別、出生序與父母對子或女不同的期望影響了

    親子關係也影響父母職行為的塑造。陳秀如(民 90)研究國小學童父

    親親職參與情形時則發現:父親對獨生子女關心參與程度最高。Harris

    and Morgan (1991)也指出唯一的兒子獲得父親的關注最多,此外長

    子女也會獲得父親較多的親職參與(Tucker et al ,2003)。整體而

    言,出生序對父職參與的影響,研究結果不一。

    (三)、家庭結構

    有研究發現家庭結構的差異並不會影響父親父職角色的表現及子

    女對父親父職角色的知覺與認同(黃慧森,民 90;李慧美,民 9 2)。

    但亦有研究指出單親家庭的子女對其父親家庭角色印象低於其他家庭

    結構的子女(王麗玲,民 85)。本研究將以雙親家庭為樣本,因此,在

    家庭結構上主要討論父親在父職參與上是否會因與上一代同住的關係

    而有所不同。

    (四)、家庭社經地位

    父親每週工作時數愈多、全家收入愈多者,其父職角色態度愈強,

    但父職角色實際扮演程度則較低;反之,每週工作時數較少者、對現

    職滿意程度較高者,其父職角色實際扮演程度則較高(高淑貴、賴爾

    柔、莊雅萌,民 77)

    吳黛宜(民 92)發現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的父親,最不重視

    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及最不重視照顧子女生活起居;陳淑貞(民 82)

    22

  • 陳秀如(民 90)均指出父親教育程度為大專及其以上者,在涉入子女

    生活上較國中者為高。因此,父親教育程度愈高,父職角扮演程度愈

    佳(王麗玲,民 85;蔡佳宜,民 89;李慧美,民 9 2)。但黃慧森(民

    90)研究高職男生對父親父職角色認同時,則發現中下以下社經地位

    的父親在父職表現上優於中上社經地位的父親。

    Levinson等人(1995)編著的婚姻與家庭百科全書對父職與社經地

    位的關係指出,中社經地位的父親傾向扮演支持與鼓勵子女的角色,

    參與子女的養育過程,對子女表現養育與情感,使用誘導的方式(如

    講理)來教育子女。低社經地位的父親則傾向對子女採取強制性的規

    則及行為控制。高社經地位的父親,其收入對子女生活照顧的行為則

    可能有正向或負向的影響;因為父親職業的特性與要求(如:是否需

    要旅行、工作時間、工作地點遠近等)會促使也可能會妨礙他們對子

    女生活的參與。

    Marsiglio and Cohan(2000)發現所得較好的父親對父職行為面

    向有較多選擇,除了提供物質之外,可以照顧子女與子女玩、提供子

    女關懷、道德規範。

    綜觀上述,家庭社經背景是父親父職角色參與的重要影響因素,但

    如何影響則呈現不同的研究結果。一般而言,中社經地位的父親在父

    職角色參與上較優於低社經地位的父親與高社經地位的父親。

    (五)、父親的職業

    Thomson, Hanson, and McLanahan(1994)研究指出缺乏收入或

    無工作機會的父親會對父職行為有不利影響,這些失業男性面臨經濟

    狀況較弱勢或失業認為這是自己無法扮演好父親行為的主因之一(引

    自Doherty et al.,1998)。Renshaw(2004)亦指出缺乏教育、訓練

    與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是阻礙父親親職的因素。

    23

  • 父母工作型態會影響教養子女的態度:勞工階級父母注重子女服

    從,傾向運用體罰來達到這目的;中產階級父母較重子女自主性及獨

    立,同時較不看重服從(Miller et al.,1979; Petersen, Lee,&

    Ellis,1982;引自 Noller & Victor, 1991)。李慧美(民 92)研究

    發現軍公教的父親工作收入穩定,有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扮演好父職角

    色。蔡佳宜(民 89)則指出父親的職業具專業性,兒童知覺父親角色

    涉入愈高。因此,父親的職業會影響父職角色的表現。

    (六)、父親的年齡

    父親在親職角色扮演上,不會因為年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陳曉

    慧,民 88;蔡佳宜,民 89)。本研究假設 50 歲以下的父親是受到女性

    主義、兩性平權影響的世代,也是由傳統邁入現代的世代,無論在知

    識、教育水準上都較以往為佳。因此,在扮演父職角色參與子女生活

    上,應較 50 歲以上者有更好的表現。

    (七)、母親就業

    一般認為母親就業狀況與父親家庭角色的扮演有強烈的關係;當母

    親是出外就業時,父親平等參與的部份是較明顯的,也就是說母親出

    外工作,父親就有機會適度參與家庭生活(Pleck,1997;引自 Doherty

    et al.,1998)。高淑貴等人(民 77)研究也指出父親每月收入低者、

    妻子就業者,其參與親職角色扮演的程度較高;職業婦女的先生較家

    庭主婦的先生常幫忙照顧子女,達極顯著之差異。所以,妻子有就業

    會增加丈夫在家務上-照顧子女的分擔(賴爾柔、黃馨慧,民 85;黃

    坤瑛,民 78;陳曉慧,民 88)。

    由上述研究可發現:母親就業導致多重角色扮演的壓力以及工作型

    態結構性要求(如值早晚班),使傳統上只屬於女性的親職工作會逐漸

    迫使丈夫分工與參與,父親的父職角色參與會增加。但也有研究發現

    24

  • 不論妻子是否就業,在父親涉入子女生活上並沒有差異存在(陳淑貞,

    民 82;蔡佳宜,民 89)。

    25

  • 第二節 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及其影響因素

    本節將討論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及其特徵,以瞭解青少年

    的父子互動關係在其發展上的重要性與特殊性,並探討本研究所感興

    趣的相關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

    對於青少年階段的親子關係與孩童時期的親子關係是否有差異,有

    學者歸納出三個觀點(Hosley & Montemayor,1997):

    第一種觀點:基本上青少年的父子關係是孩童時期父子關係的一種延

    續。

    第二種觀點:相較於孩童時期父子關係,青少年的父子關係有穩定而

    持續改變:因為青少年發展的改變而影響父子關係的改

    變。

    第三種觀點:當兒童進入青少年,父子關係會生巨變。因為青少年屬

    狂飆時期,其社交關係、身體發展、認知能力發展都會

    拉大影響父子距離及增加親子衝突。

    顯而易見的青少年的親子關係確實會因為青春期的來臨而產生某

    種程度的變化,青少年會將他們的部分情感依附(寄託)由父母轉移

    到同儕身上(Blos,1962;Hazan,Hutt,Sturgeon,& Bricker,1991;

    Sullivan,1953 ; Youniss & Smollar,1985 ; 引 自 Mayseless &

    Wiseman,1998 )。Noller and Victor (1991) 以為家庭凝聚力在青少年

    階段較低,就各別成員來說,青少年亦認為家庭凝聚力較低,因需提

    供子女自主性,所以親密度較低;而且大部份青少年所認為的親密度

    低於父母認為的。

    Collins (1990)研究則顯示家庭關係是適應及轉變的歷程而非分

    26

  • 裂。家庭如何針對親子關係的改變作出適應是此時的重要課題,從兒

    童到青少年期親子關係的改變主要在互動情感與親子間的連結、家庭

    對個體發展的所提供功能,以及父母與子女如何創造新互動模式以維

    持社會連結及情感連結。羅國英(民 87)則依據實徵結果推論:對於

    青春期前期的青少年而言,親子關係仍是人際關係的核心。因此,青

    少年擁有良好家人互動關係是有助於其人際關係的擴展。

    張嘉真、李美枝(民 89)研究指出子女到了成年階段,對父母的

    情感表達方式都是間接含蓄的,與母親的親近度大於與父親的關係

    (Lewis & Lamb,2003),親子關係似仍具明顯的傳統色彩。其可能是

    由於母親貼近的哺育經歷,或者由於性別角色的分化,再加上中國傳

    統強調「嚴父慈母」的角色區別,而展現了孩子與父母親近度的不同

    (李美枝,民 87)。也有研究者認為父子關係的社會意義大於私人意

    義,父子之間必須靠後天的培養與互動,才會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王

    舒芸、余漢儀,民 86)

    但是,主外的工作型態及男性較不露情的特質,使父親與子女保

    持了一段似親不親的距離,有礙相互之間的流暢溝通,也醞釀出一股

    「敬而遠之」的父子氣氛(李美枝,民 87)。蔡淑玲(民 91)研究發

    現青少年對父親的關係感受到較多的憤怒、敵意、焦慮及無奈等負向

    情感,對父親的知覺傾向較為負面,相對地在正向知覺上的成分則較

    低。黃慧森(民 90)在高職男生對父親父職的研究中亦發現父子(兒

    子)關係中以「隔閡平淡」佔 49%的最多、「疏離冷漠」的佔 19.2%、

    「親密互動」的則只佔 31.8%;父子(兒子)關係關係愈好,兒子對

    父親父職參與的認同也愈高。王珮玲(民 82)則提出父子關係良好,

    子女易有男性化的認知型態與高成就動機;反之,父子關係不佳,則

    子女的學業成就較低,在認知和智力上也有較多適應問題。

    由上述研究結果也可發現:父親與子女的親近度雖然不如母親,但

    27

  • 父親與青少年的親子互動關係會對青少年的發展與調適、人際關係、

    情感依附及未來家庭角色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力。

    青少年個體嘗試脫離成人的保護與約束,學習獨立自主,但一方面

    仍需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依附與經濟上的支持,這種微妙的趨避衝突

    即為這時期親子互動的主要特徵(郭靜晃、曾華源、湯允一、吳幸玲,

    民 89)。羅國英(民 85)在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相關研究裡,亦歸納出

    國外研究四項相當一致的發現,首先是青少年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減

    少,其次為青少年與父母情緒上的親密度減少,再者青少年不願將許

    多事情的決定權交給父母,第四為青少年與父母的衝突增加、對家庭

    滿意度減低。廖昭銘(民 91)在訪談五對家有青少年的夫妻發現:疏

    離是親子間的現況,主要造成原因是想法上的差異、行為的距離以及

    互動時間愈來愈少。

    本研究依據上述相關文獻,將青少年時期父子互動關係的特徵歸納

    如下:

    一、 父子相處時間:

    父親與子女相處時間明顯變少,主要是與子女幼兒期、兒童期相

    較。美國學者 Bahr(1980)及研究指出 1970 年代的父母比 1950 年前

    的父母更關心青少年子女花更多時間與他們相處,並常會修正自己的

    看法,調適青少年子女獨立性增加的事實;而青少年子女也比從前花

    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引自唐先梅,民 88)。但即使如此父親與青少年

    子女相處的時間仍嫌不足;Garbarino(1992)在長達 50 年的研究中發

    現:1924 年,某一都市 63%青少年報導:父親最令人渴望的貢獻是他

    能陪孩子一起;1977 年,這個數字增長到 68%,這反映了一個事實,

    那些知道他們的父親有其他事務的孩子會感激他們的父親願意花時間

    和他們在一起。

    張子樟(民 87)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當代少年小說,也指出父親

    28

  • 與子女關係的好壞似乎與相處時間之長短有十分密切的關係。The Staff

    of Catalyst [TSC] (1988)研究發現1975-1981父親增加 20%時間在照顧子

    女上,約為母親的 1/3,這是雙薪家庭中男性無法逃避家庭責任。Lamb

    (2000)認為如果母親照顧子女互動時間減少,則父親與子女的互動會

    增加,但參與深度沒有改變。

    通常,父親在一整天辛苦工作後,只花少數時間與其青少年子女相

    處;而青少年也忙於同儕、家庭作業或者其他獨立研究方案。父子共

    處的時間通常是在被動性的活動上或相同目的的活動上,如看電視

    (Levinson ed al.,1995)。在台灣地區,根據民國 88 年台閩地區少

    年調查報告亦得知受訪青少年和家人共處時最常做的事是看電視佔

    82.3%(郭靜晃、曾華源、湯允一、吳幸玲,民 89)。因此,看電視

    是青少年與父親相處時主要的活動。

    父親與子女相處的時間雖然不如母親,但與前人相較已有增加的現

    象;研究指出已婚男性對親子關係的重視會藉由與子女相處時間的增

    加,玩成一片,打成一片,來去除過度的權威,扮演慈父角色(莫藜

    藜、王行,民 85)。

    綜觀上述發現,父子互動時間的長短對青少年與其父親的關係是具

    有影響力的。就活動內容來看,父親與子女的互動著重在休閒娛樂,

    如看電視、玩。

    二、 父子溝通型態:

    Miller and Lane(1991)研究發現:母親與青少年溝通次數約一星

    期一次,父親與青少年溝通次數約二星期一次(引自Hosley &

    Montemayor,1997);Hauser(1987)青少年與父親溝通主要是尋求解決

    問題的方式,且父親對子女行為限制較少(引自 Hosley &

    29

  • Montemayor,1997)。

    高淑貴(民 79)在研究影響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亦發現國

    中生和父親聊天的頻度最低,有心事或困擾時比較會找母親談,找父

    親談只有 7.6%;不和父親談的理由依序是:和爸爸談了也沒用(22.6

    %)、怕爸爸(18.8%)、和爸爸無法溝通(18.0%)、有別人可以

    談(15.6%)、爸爸太忙了(13.1%)、爸爸會囉唆一大堆(5.5%)、

    爸爸不喜歡我打擾他(2.6%)、不習慣和爸爸說(2.4%)等。

    Collins (1990)認為家庭關係對進入青少年階段是一重要背景脈

    絡,青少年對父母持正面態度,但在互動的方式上有所改變:共同關

    心議題的看法、青少年的接納概念、青少年參與家庭活動、凝聚力、

    表達正向情感及親密度上減少。

    吳明燁(民 87a)在比較雙親對青少年的管教型態亦發現:父親比

    母親較常使用工具性管教方式(酬賞與處罰),而且管教方式相當一致

    不會因為子女性別而有差異,但會依據子女的反應來選擇子女會接受

    的管教方式,但父親參與管教子女的時間仍較母親少。

    整體而言,父親對青少年子女的溝通型態顯露較多的工具性行為,

    需要溝通的問題以「課業升學問題」最多,占 33.3%;其次為「生活

    習慣」,占 25.3%;再次為「交友人際問題」,占 16.8%(台閩地區少年

    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分析,88年)。再者,父親對子女較少提供情感上的

    安慰,Montemayor et al.(1994)發現中年父親的壓力與溝通品質間有重

    要相關,一個可解釋的理由是父親經歷中年危機時,要全神灌注在他

    們自己的問題上,必須減少與青少年相處時間或互動溝通;因此,父

    親的中年危機可能導致親子互動關係的困境(引自 Hosley &

    Montemayor,1997)。

    三、 父子親密度:

    30

  • 父子親密度(如溫暖、接納、連結、依附、感情)較母子親密度低

    (Hosley & Montemayor,1997;Lewis & Lamb,2003)。孫世維(民

    83)以國三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對父親的情感依附顯著低

    於對母親的情感依附;但青少年對父親的情感依附不論在社會勝任

    感、問題行為、或學業成績上,均較對母親的情感依附對他們有更重

    要的影響,因為傳統上父親在教養子女上的參與較少,一旦父親與子

    女有較佳情感互動或親密關係時,對子女的發展與調適便可能有更正

    向的影響(Lewis & Lamb,2003)。李美枝(民 87)母子之親大於父子

    之親,但母親與孩子的親近若流於嘮叨缺乏莊嚴,不容易發揮影響力。

    因此,父親在我國青少年發展與調適上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朱瑞

    玲,民 75;孫世維,民 83;蔡淑玲,民 91)。

    Clausen,Mussen and Kuypers(1981)研究青少年與父母親親密關

    係的報告顯示,與父母親近的子女較不易呈現父母的缺點,反而是與

    父母疏離的孩子會受到父母缺點的影響(引自Brooks,1991;周逸芬、

    陶淑玫譯)。因此,當父母與子女親近時,子女比較容易用客觀的態

    度來看待父母的缺點,進而排拒它們;反之,則會因為不了解父母及

    其缺點,而加以仿效,甚至希望藉此與父母親近。

    由上述研究可知,青少年階段的父子關係雖然不如母子關係親密,

    但相對的子女對父親行為的期待也較低。所以,父親只要在親子關係

    的經營上多一些關心與參與,對子女的影響便可能勝於母親,是重質

    不重量的表現成果。

    四、 父子間的衝突:

    Hosley and Montemayor(1997)研究歸納發現,在 1982 年代約

    兩星期親子便有一次衝突,且母子衝突高於父子衝突,因為父親與子

    女相處時間較少,對子女行為限制較少。就青少年與父母衝突上來說,

    父親遇到親子衝突時比母親更易退縮(Larson, 1993;Larson &

    31

  • Richards, 1994;引自Doherty et al.,1998);可能的原因是父親對

    青少年子女採取較疏遠的態度—避開發育中的女兒,以免自己可能產

    生性騷動而覺得不舒服;或避開已經長得比父母更高大,也更富攻擊

    性的兒子(黛安娜.巴巴利亞、莎莉.歐芡,民 87)。

    然而,多數研究指出大部分的衝突是關於功課、家務、交友、約

    會、外出時間與個人外觀等小事;衝突可能反映出子女對獨立的渴望,

    也可能只是父母想教子女服從社會規則。所以,父子衝突對父子關係

    產生的危害並不如一般以為的嚴重。

    五、 權力關係:

    權力關係是指做決定時的影響程度或控制其他成員的程度,青少年

    認為父親是比較有權威的。因為父親較想控制青少年,以行為面來看

    在經濟問題上父親的控制很明顯(Hosley & Montemayor,1997)。

    李美枝(民 87)研究中國人親子關係則認為父母雖可用金錢或物

    質來控制經濟尚未獨立的子女,但子女也會利用「父母對子女的骨肉

    之愛與不忍」來與父母進行權力拉鋸戰。在父母高壓權控下,子女會

    對父母產生負面情緒,親子關係愈趨疏遠,情分愈趨冷淡(林昭溶、

    林惠雅,民 89)。

    因此,父子間的權力關係在青少年子女追求獨立自主的需求下,雙

    方必須有所妥協與調適,不然就會形成嚴重的衝突,直到一方讓步投

    降為止,此種模式對父子關係的增進是毫無益處可言。

    王麗玲(民 85)在研究大專學生時發現其對未來父親家庭角色的

    看法依序為:尊重子女的想法、增加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增加與子女

    間的溝通管道、了解做好父親的基本要件(愛、願意不斷的學習)、增

    加親子關係的親密度。與上述父親與青少年子女互動關係的特徵,多

    有吻合之處,顯見這些問題不只困擾父親也困擾著子女。因此,本研

    32

  • 究選擇父子互動關係作為瞭解未來父職角色期待的重要途徑。

    貳、 親子互動關係的相關研究與測量

    親子互動關係涵蓋的範圍極廣,測量的內容、向度常因研究而異。

    表 2-2-1 將相關研究的親子互動關係定義與測量摘要列出,並得到下

    述發現:

    一、 研究者依據其研究需求對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有不同的定義與

    測量方式,多數研究者認為親子互動關係是家庭中由雙親與子女互

    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黃春枝,民 75)。Gongla and Thompson

    (1987)則將家庭成員間互動分為身體互動與心理互動;身體互動

    是指家庭成員的溝通與接觸(contact),是互動的頻率;心理互動

    則包括每個家庭成員的重要性與成員間的依附、認同感(引自吳虹

    妮,民 88)。此外,青少年時期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也被認為是

    影響親子互動的重要因素(朱瑞玲,民 78;翁樹澍,民 79;周玉

    慧、吳齊殷,民 90;莊麗雯,民 91;袁婷婷,民 91),因為子女

    在被動接受父母教養的同時,也會主動的對父母表達愛或憤怒,親

    子互動被視為平行雙方向的概念(周玉慧、吳齊殷,民 90)。

    二、 在測量上,黃春枝(民 66)編譯自Stott的「親子關係適應量

    表」(Parent- Adolescence Adjustment Scale);孫毓英(民 75)

    取自Olson, McCubbin et al.(1985)所譯製「親子溝通量表」;

    鄭秋紅(民 82)引自Gongla and Thompson(1987)的互動與心理

    構念所編製「親子互動關係量表」;王淑娟(民 83)參考黃春枝(民

    68)、劉焜煇(民 75)所編製的「親子關係量表」及羅國英(民 87)

    的「親子關係量表」,獲得較多研究者的引用,顯示在效度與信度

    上具有一定水準。

    33

  • 三、 國內相關親子關係互動量表上,主要可分成兩種:一是經由測

    量結果將親子互動關係分成數種模式,一是測量親子互動總分來判

    斷親子互動關係的優劣。主要測量內容著重在親子間的情感,對於

    親子間身體行為接觸的測量比較少。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中節觀與

    嚴教觀,使親子之間的直接性情感表現受到抑制(張嘉真、李美枝,

    民 89),研究亦發現成年期(以大專學生為受試者)子女對父母

    的情感表達都是間接含蓄的,且與母親相較,子女不只吝於對父親

    示愛,內心也覺得向父親示愛的舉動是較不適宜的。

    綜上所述,本研究為避免父子互動關係與父職角色概念重複,及

    能有效測得青少年的父子互動關係,測量內容將著重在青少年時期父

    親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產生交互作用的行為與感受,來觀察父子互動

    關係。

    34

  • 表 2-2-1 親子互動關係的定義與測量

    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親子互動關係定義 測量方式

    民 75 黃春枝 台北市國

    中學生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由雙

    親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

    一種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適應量表,黃春枝(民

    66)編譯 Stott 的 Parent-

    Adolescence Adjustment

    Scale。

    民 75 孫毓英 台北市國

    二學生及

    其父母

    親子互動模式:引自

    Olson 等人(1979)有關

    家庭與婚姻互動的圓形

    模式,包括三向度:家

    庭凝聚力、家庭調適

    力、家庭溝通。並依據

    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

    力之不同層次歸納出三

    種家庭類型:平衡型、

    中間型及極端型家庭。

    家庭生活調查表包含兩部分,均

    取自 Olson, McCubbin et al.

    (1985)所編製的家庭量表,並

    配合國內家庭結構譯製。:

    1. 親子溝通量表 a.開放式溝通

    b.問題式溝通

    2. 家庭調適力凝聚力評估量表

    民 78 林妙娟 花蓮縣、宜

    蘭縣鄉村

    家庭國二

    學生及其

    父母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由雙

    親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

    一種人際關係。

    1. 親子互動 a. 與父母相處時間

    b. 與父母說話時間

    2. 親子關係量表(自編)分為關愛.情感表達.溝通三向度

    民 78 朱瑞玲 台北市國

    中一年級

    學生

    將親子互動內容關注在

    父母對子女行為所採取

    的管教方式與父母和子

    女相處時的主要活動內

    容。

    1. 親子關係問卷,初正平(民64)修訂,朱瑞玲將題目節

    取,分為父母關愛行為與父

    母嚴厲行為。

    2. 親子互動內容:分為學業活動與非學業活動兩類。

    民 79 翁樹澍 台北市

    11、14、17

    歲的青少

    親子互動關係包括父母

    教養方式與親子溝通品

    質。

    1. 父母教養方式量表,採用Elder(1963)的權威及誘導

    二個構念,參考國內相關量

    表編製而成

    2. 親子溝通量表,取自孫毓英(民 75)

    35

  • 續表 2-2-1

    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親子互動關係定義 測量方式

    民 82 鄭秋紅 台北縣市

    單親家庭

    的國中生

    子女感受到親子間的心

    理互動及個體接觸與活

    動之量。並據此區分為

    「聚頻心繫」、「聚疏心

    繫」、「聚頻心離」及「聚

    疏心離」等四種親子互

    動關係。

    親子互動關係量表(參考方慧

    民,民 74;孫毓英,民 75;林

    妙娟,民 78;陳怡冰,民 80)

    包含互動與心理兩各向度(此

    構念引自 Gongla &

    Thompson,1987)。

    民 83 王淑娟 大桃園地

    區國二及

    高二學生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由雙

    親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

    一種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量表(參考黃春枝,

    民 68;劉焜煇,民 75)包括:

    相互信任、情感交流、獨立及

    友誼性交往等四個向度。

    民 84 吳佳玲 台北市國

    二、三學生

    同鄭秋紅(民 82) 取自鄭秋紅(民 82)「親子互

    動關係量表」

    民 85 李淑娟 台北市國

    中學生

    無 父子關係量表分為:「與父親生

    活接觸實況」、「與父親談論話

    題實況」及「自評與父親關係」

    等三個變項組成。

    民 87 羅國英 台北縣市

    國一、二學

    親子關係知覺分別是:

    依附感、同理心、認同

    感、溝通品質、負面情

    感、工具功能、權力落

    差感、回報壓力、被重

    視感及一體感。

    依據實際訪談、文獻及個人觀

    察結果編製「親子關係量表」

    十項測量指標,並依此得到九

    種親子關係類型:疏離型、院

    怒型、獨立型、順從型、親密

    型、緊張親密型、抱怨型、矛

    盾型、反彈型。

    民 88 吳虹妮 台北縣市

    國中學生

    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

    之間情感、價值觀的互

    動與溝通,是一相互影

    響的過程。

    取自王淑娟(民 83)「親子關

    係量表」

    民 88 賴嘉凰 台北縣市

    國一、國二

    學生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由雙

    親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

    一種人際關係。

    取自王淑娟(民 83)「親子關

    係量表」

    36

  • 續表 2-2-1

    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親子互動關係定義 測量方式

    民 89 吳俊賢 中部四縣

    市國中學

    同孫毓英(民 75) 1 .親子溝通量表,取自孫毓英

    (民 75)

    a.開放式溝通

    b.問題式溝通

    2 .家庭調適力凝聚力評估量

    表(編譯自 Olson, McCubbin

    et al.,1985;沈採梅,民

    83)

    民 90 周玉慧

    吳齊殷

    台北市國

    一學生及

    其家長

    親子關係為親子相處時

    的運作機制及互動作用

    包括「教養方式」與「親

    子互動」兩方面。

    1. 不當教養方式:包括缺乏監督、不一致教養、嚴厲教養

    與非引導式教養等四個向

    度。

    2. 親子互動:包括親子間支持與親子間衝突。

    37

  • 參、 影響青少年階段父子互動關係的相關因素

    (一)、性別

    孫世維(民 83)提出親子互動的性別差異在子女出生時便已出現,

    一直延續到成年,即父母對男孩及女孩的互動方式有所不同,而子女

    對父親或母親的互動方式亦有所別(高淑貴,民 79)。

    羅國英(民 87)研究則指出女生(青少年)與父親的關係顯著地

    較為負向,因為女性在人際關係中,通常比較情感取向,也就是依據

    互動品質來體認關係內涵。Youniss and Smollar(1985)認為女兒不

    若兒子有較多可與父親分享的男性興趣及活動,以及通常面對成為青

    少年的女兒,父親會採取較為控制的角色,使父女的距離更遠(引自

    蔡淑玲,民 91)。

    李淑娟(民 85)發現國中男生的父子關係優於國中女生的父子關

    係,顯現男女國中生因性別之不同,對父親與自己的關係有不同的定

    位,男國中生會認同同性別的父親。所以,父親對兒子較感興趣,而

    且相處時間較長(Lamb ,2000)。

    Bronstein (1988)以 5 年級的青少年親子互動來研究,顯示前青少年

    階段父親親子互動在子女性別上無差異,但跟子女玩上父親是母親的 2

    倍,父親只跟兒子一起做事情,父親與兒子一起玩電腦是女兒的 4倍。

    綜觀上述:大部分研究發現父親與男性青少年子女的互動關係較

    佳。

    (二)、出生序

    王叢桂(民 87)研究認為性別、出生序與父母對子或女不同的期

    望影響了親子關係也影響父母職行為的塑造。莫藜藜、王行(民 85)

    也提出子女年齡與排行因素(對老大較嚴、對老二較鬆),是父親與子

    38

  • 女互動關係欠佳的原因之一。

    Marsiglio(1991)發現對父親而言與年長兒子的互動較輕鬆,推

    測是因為父親受兒子認同及年長兒子較易溝通(引自 Doherty et

    al.,1998)。蔡佳宜(民 89)認為父親與子女的互動可能由於父親父職

    涉入較具傳統性質,因而可能保有中國家庭重視長子女的觀念,使得

    父親可能對第一個孩子有較多的涉入,所以老大及獨生子女對父親父

    職參與有較高的知覺;陳秀如(民 91)研究則發現父親參與學童課業

    指導的次數上,獨子超過老大,可見父親對唯一子女關心進而參與的

    情形超越老大。所以,相關研究亦指出與父親相處滿意度最高為獨生

    子女(蔡佳宜,民 89)。

    出生序對親子互動關係的影響研究結果不一,父親與長子女有較多

    的互動頻率,但其互動品質未必良好。獨生子女則因同時具有老大與

    老么的特性,故與父親的互動頻率及品質都較佳。

    (三)、家庭結構

    母親對於兒子分擔了媳婦「應做」的照顧小孩工作,並不一定皆抱

    持支持的態度(黃怡瑾,民 91;莫藜藜、王行,民 85)。賴爾柔、黃

    馨慧(民 85)亦指出已婚男士若與母親同住,其參與家務工作的情況

    較未與母親同住者來的少。

    本研究將以雙親家庭為樣本,在家庭結構上主要討論父親在父子互

    動關係上是否會因與上一代同住的關係而有所差異存在。

    (四)、家庭社經地位

    陳小娥、蘇建文(民 66)研究發現中上階層父親的愛護教養方式

    有助於男性子女良好家庭關係的建立。

    陳淑貞(民 82)陳秀如(民 90)均指出父親教育程度為大專及其

    39

  • 以上者,在涉入子女生活上較國中者為高。因此,父親教育程度愈高

    其親子關係愈和諧,管教方式愈民主(王麗玲,民 85)。莊麗雯(民

    91)父親教育程度較高的學童,與父親的互動較頻繁。

    因此,工作能力不足、所得不高的父親即使想維持與子女的互動,

    但提供物質的角色會阻止他這樣的機會。長時期會面臨工作環境轉

    換、收入不穩定會將父親行為簡化成提供物質的角色。(Marsiglio &

    Cohan, 2000)。

    綜觀上述,家庭社經背景是父子互動關係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認

    為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的父親,在親子互動關係上愈佳。

    (五)、父親的職業

    李淑娟(民 85)認為職業工作性質的不同,會影響父親在家時間

    的長短、對家庭事務的參與程度及其個人對日常生活的看法與做法,

    如將工作中所學的溝通技巧、待人原則或經營管理理念帶入家庭生活

    中。

    莊麗雯(民 91)研究國小學童發現父親職業水準較高,學童與父

    親較親密,互動亦較頻繁。陳秀如(民 91)則發現在國小學童對父親

    的親密度上,父親職業為非技術人員及技術人員,其親密度高於高級

    專業人員。

    因此,父親的職業會影響其親子互動的情形,但研究結果不一。

    (六)、父親的年齡

    根據民國 90 年台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有子女的男性國民對

    目前自己與子女關係感到滿意逾九成,惟就男性國民年齡別觀察,則

    隨年齡層之增高,滿意者漸減。

    本研究假設 50 歲以下的父親是受到女性主義、兩性平權影響的世

    40

  • 代,也是由傳統邁入現代的世代,無論在知識、教育水準上都較以往

    為佳。因此,在與子女互動關係上,應較 50 歲以上者有更好的表現。

    (七)、母親就業

    Lamb (2000) 1990 年代以後:平均父親與子女直接互動時間因母

    親上班而增加,但參與深度沒有改變。TSC (1988)研究也指出1975-1981

    雙薪家庭父親增加 20%時間在照顧子女上,約為母親的 1/3。李淑娟(民

    85)研究亦發現母親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國中生,其父子關係優於母親

    為職業婦女的國中生之父子關係。王叢桂(民 87)研究則指出在育幼

    初期妻子若選擇做全職母親,家庭會有經濟壓力,則父親必須更努力

    工作以求增加收入,而阻斷了親子交流。

    但相關研究也指出若父親仍以「協助者」的角色自居,即使母親就

    業,父親在角色涉入及父子相處滿意度上並無明顯增加(蔡佳宜,民

    89)。而且,青少年子女會感受到父親對孩子的需求較為忽視,平日互

    動也較為冷淡的感覺(孫碧蓮,民 91)

    綜上所述,母親就業對父子互動關係上有不同的研究結果,但多數

    的研究認為母親就業會使父子互動的時間增加,但互動的品質卻未必

    良好。王叢桂(民 86)即提出女性較相信母親投入工作對子女、家庭

    有正面影響,男性則較相信母親投入工作對子女、家庭有負面影響。

    第三節 青少年父子互動關係與未來父職角色期待之相關研

    41

  • 本節旨在分析青少年的父子互動關係與未來父職角色期待之相關。

    青少年的父子互動關係是否會影響其父職角色期待?依據皮亞傑

    (1967)認知發展理論青少年已進入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

    能以邏輯和理性去作假設與推論,自我中心傾向會減低,思想比以前

    有彈性,兒童期的二分法到了青少年漸能接受事情並不都是「非黑即

    白」,中間有不同層次的灰色,價值觀隨之調整(引自黃迺毓,民 78)。

    因此,青少年對於父職角色期待除了原生家庭父母示範的影響外,在

    時代背景的脈絡下應該會產生個人獨特的見解,以符合未來生活所需

    及兩性間的互動平衡。

    不論是否認同父母親,在缺乏其他訊息或模範下,父母的親職行為

    常會是下一代的第一個父母腳本。王叢桂(民 87)指出與父母關係的

    好壞可能是認同父母職的關鍵,子女可能一方面不自覺的模仿(因為

    只有這個學習對象),一方面因本身負性或正性經驗會引導他拒斥或加

    強此種模仿。Daly (1995)也提出現代父親對於傳統的父親角色有一種想

    要脫離「陰影」的趨力,他們想要異於傳統的父親,所以一方面厭惡

    小時候父親對他們的教養經驗,一方面以這些經驗為反面的養分。

    所以,有學者認為青少年子女會以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為角色依循

    的對象,也是生活上及人生目標主要指導者及意見提供者,尤其在未

    來婚姻生活中,同性別的父母可給予許多經驗參考,也使得同性的親

    子關係更佳(唐先梅,民 88)。李淑娟(民 85)探討父子關係對於國

    中生認同父親的預測力發現:不論男女學生自覺與父親關係的優劣最

    能預測對父親的認同;而國中階段對父親的認同與否,會影響男國中

    生將來扮演父親角色的類型,或女國中生將來是否會接受自己父親類

    型人物當配偶。

    42

  • 然而,父親父職角色是否有可能透過父子互動關係影響子女的父職

    角色期待與實踐?歐陽儀、吳麗娟(民 87)以國中生及其母親為研究對

    象,其結果為外婆教養方式與母親教養方式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外

    婆教養方式與母親依附關係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因此,外婆教養方

    式有可能會透過母親依附關係而與母親教養方式有間接代間傳遞關係

    存在。王叢桂(民 89c)以中小企業主及專業工作者子女為對象顯示親

    子關係愈親密,子女愈認同父母親愈會接受父親或母親的價值觀。

    因此,在東西方的研究中皆有相同的論點:子女對於其父親父職角

    色扮演的經驗,會在其成長過程留下紀錄,在其為人父母時會不自覺

    的複製。所以,目前擁有良好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有助於其未來對

    父職角色的期待。然而,相關研究也發現青少年若自覺本身親子互動

    關係不良,為避免重複上一代的錯誤示範,反而可能對自己或配偶父

    職角色扮演有更高的期待。

    此外,兩性對於父職角色的期望重點也有所不同。

    父母是兒童行為的示範者,但兒童對父母認同的重心不同,注意父

    親的是學識、品德和習慣,母親則是性情、脾氣與品德;其中就父親

    而言,女生會注意父親的性情脾氣與個人習慣;男生則較注意父親的

    品德與職業(蘇建文,民 57)。林生傳(民 68)發現國中男女學生對

    父親角色也有不同的期望:國中女生認為生活環境的設計與供應是父

    親份內的角色行為,父親應盡量幫忙作家事以減輕母親角色(因為這

    是她們未來的角色)的壓力;國中男生部分則認為「父親應為子女樹

    立創業的基礎」,因為他們已經為未來工作擔心,亟需父親為其開創基

    礎。鍾志從(民 76)調查師大學生對未來親職角色看法時則發現性別

    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男生對未來親職角色扮演趨向傳統、權威;女性

    則有兩性平等的觀念,認為宜由父母兩性共同負擔。王叢桂(民 89a)

    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探索華人父母職責信念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對

    43

  • 父職角色的信念仍受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影響期盼父親多扮演經濟供

    應者與未子女規劃生涯前途工具性。這可能反映出他們對成長環境中

    父母親分工型態的觀察與認同。

    綜觀上述,國人對於父職角色的期待仍受原生家庭父母分工模式的

    影響,但女性顯然已較有兩性平權的觀念,由家庭經濟的弱勢、貼補

    者乃至主要的供應者之一,女性對自己母職角色扮演的覺知及掌握的

    權力,相對的迫使男性父職角色不斷的作修正,以達到兩性間的平衡

    與時代的需求。雖然男女兩性對父職角色期待略有不同,但在親子互

    動關係上卻都期待父親更多的參與。因此,父親對於親子互動關係的

    經營應可視為其父職角色實踐的一部分。

    44

    第一節父職角色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第二節青少年階段的父子互動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第三節青少年父子互動關係與未來父職角色期待之相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