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第二辑)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1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 Upload
    others

  • View
    1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第二辑)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 12 月

Page 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序 言

“十一五”以来,在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科技部的指

导下,云南省科技工作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产出了

大批重点科技成果,在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为经济新常态下贯

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

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年 6 月编印《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第

一辑)》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做好全省重点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

成果的遴选和梳理工作,形成《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

成果(第二辑)》。本辑共包括重点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100 项,

其中工业领域 40 项,农业领域 40 项,社会发展领域 20 项。每个科技

成果包括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主要创新点、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和社

会效益等简要情况介绍,同时提供了成果拥有单位联系方式,以便社会

各界了解全省科技成果情况,并结合自身需求与科技成果拥有单位联

系,积极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

本辑科技成果遴选、编辑工作得到了各州(市)科技局、省有关部

门和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

衷心感谢。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 12 月

Page 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I —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业科技(40 项) ................................................................................................ 1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关键技术 ................................................................................................ 2

SO2大幅波动的制取硫酸工艺技术 ..................................................................................... 3

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渣强化熔炼技术 ............................................................................ 4

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化关键技术 ............................................................................................ 5

微波深度干燥钛冶金原料生产线关键技术 ........................................................................ 6

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 7

稀贵金属合金系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 8

轻型汽车粉末冶金锻造连杆技术 ........................................................................................ 9

石头纸 .................................................................................................................................. 10

宽幅大卷重钛带卷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 ...................................................................... 11

铸轧法生产 0.0045/0.005mm 超薄铝箔关键技术............................................................. 12

2000kV 纳秒级陡前沿紧凑对接型冲击试验成套技术与装备 ........................................ 13

中小型调效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 .................................................................................. 14

5 万吨/年顺酐装置关键设备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 ...................................................... 15

电解铝用炭素制品生产中石油焦煅烧烟气治理装置 ...................................................... 16

陶瓷晶须—碳化硅复合陶瓷材料开发壁流式柴油车尾气微粒捕集器 DPF 技术 ......... 17

AT 供电方式电气化铁道自耦牵引变压器 ........................................................................ 18

输变电设备基于特征要素的靶向管控技术 ...................................................................... 19

光伏用电力变压器 .............................................................................................................. 20

工业级太阳能蒸汽装置高效聚热技术 .............................................................................. 21

国 IV 电控共轨柴油机开发技术 ........................................................................................ 22

在纸质包装上的镭射激光全息铸造技术 .......................................................................... 23

变电站交流电流电压回路检验技术 .................................................................................. 24

恒速负载追踪与变频调速二合一电动机节能控制器 ...................................................... 25

Page 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II —

高原山地输电线路雷击站端检测与分析技术 .................................................................. 26

并联干式空心电抗器及电容器故障要素在线辨识技术 .................................................. 27

低品位铜镉渣生产精镉高效清洁技术 .............................................................................. 28

铝-空气电池应用关键技术 ................................................................................................. 29

黄磷尾气中 HCN 催化水解净化技术 ............................................................................... 30

烧结低温余热回收发电利用技术 ...................................................................................... 31

含氰化氢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 32

复杂采空区条件下二次开采集成技术 .............................................................................. 33

超长斜井及深埋隧洞综合施工技术 .................................................................................. 34

大落差矿浆管道消能输送关键技术 .................................................................................. 35

高原地区超高面板堆石坝防渗综合施工技术 .................................................................. 36

联合承载蜗壳混凝土结构研究及工程应用 ...................................................................... 37

功能型聚羧酸在昆明新机场重大工程中的成果转化应用 .............................................. 38

小角度近距离立体交叉地铁盾构下穿昆明火车站的关键技术 ...................................... 39

标准化钢结构房屋体系关键技术 ...................................................................................... 40

磷渣混凝土应用技术 .......................................................................................................... 41

第二部分 农业科技(40 项) .............................................................................................. 42

香软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优 35” ..................................................................................... 43

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的发掘与创新研究 ...................................................................... 44

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 19 号” ............................................................................ 45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两优 2161”等新品种 ............................................................. 46

抗灰斑病玉米新品种“云瑞 88” ......................................................................................... 47

高产多抗广适高油玉米“珍油玉 9 号” .............................................................................. 48

蓖麻新品种“滇蓖 2 号” ...................................................................................................... 49

抗根肿病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及大白菜新品种“抗大 3 号” .............................................. 50

早熟两系杂交油菜育种体系构建及超高产品种“云油杂 10 号” .................................... 51

高产、高蛋白半无叶豌豆品种“云豌 8 号” ...................................................................... 52

小桐子种质创新和良种选育 .............................................................................................. 53

Page 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III —

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 3 号” .................................................................. 54

红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花油两用新品种选育 .......................................................... 55

云南亚热带牧草新品种选育 .............................................................................................. 56

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 57

自主产权新品种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技术 .................................................................. 58

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应用 .............................................................................................. 59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关键技术 .................................................................. 60

优质家蚕及高抗病桑树新品种及产业化配套技术 .......................................................... 61

云南木薯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 62

云南山地油茶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 63

云南干制辣椒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 64

反季马铃薯超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 65

光子生态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 66

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 ...................................................................................... 67

云南咖啡产业提升关键技术 .............................................................................................. 68

牛肝菌等四种珍贵野生食用菌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 ...................................................... 69

石斛种植关键技术 .............................................................................................................. 70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经济林果筛选及栽培技术 .............................................................. 71

昌宁红工夫红茶 .................................................................................................................. 72

黄壳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 73

暗色唇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 74

CTC 红碎茶加工工艺 ......................................................................................................... 75

出口型罐藏洋蓟新品种深加工控制氧化褐变与安全生产品质集成技术 ...................... 76

出口型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深加工技术 .......................................................................... 77

微生物生根剂 ...................................................................................................................... 78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和技术 .................................................................................. 79

新型核桃青皮脱离机 .......................................................................................................... 80

乳用牛良种选育及种质技术 .............................................................................................. 81

Page 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IV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 82

第三部分 社会发展科技(20 项) ...................................................................................... 83

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系统研究与防控技术 .................................................................. 84

长江中上游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 ...................................................... 85

干热河谷坡耕地节水抗旱种植集成模式 .......................................................................... 86

濒危植物翠柏的解危保育及退化天然林恢复技术 .......................................................... 87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 88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 PtPdRh 准确测定技术 ................................................................ 89

全自动太阳能烘干系统 ...................................................................................................... 90

用于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的逆变控制系列产品 .............................................................. 91

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 ...................................................................................................... 92

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应急检测技术 .................................................................................. 93

三七夏草复方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前预技术 .................................................................. 94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油新产品 .............................................................................................. 95

水蛭中药口服饮片 .............................................................................................................. 96

开放式医疗信息集成系统 .................................................................................................. 97

未来 10 至 30 天云南省灾害性天气预报应用技术 .......................................................... 98

液微萃取技术在食品与环境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99

面向中小城市智慧公交关键技术 .................................................................................... 100

昆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技术 ............................................................................ 101

受限域汉语问答系统普适性理论与方法 ........................................................................ 102

面向特定领域的语音自动问答系统 ................................................................................ 103

Page 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 —

第一部分 工业科技(40 项)

Page 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 —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龙翔 联系电话 15087158324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 91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国际领先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以富钛料和石油焦为原料,通过大

型(直径 7 米)沸腾氯化、返浆喷淋、矿物油精制除钒、高温快速氧化及表面包覆处理,

生产高品质氯化法钛白粉产品。成果拥有单位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系统研发和集成创新,

获得大型沸腾氯化—高温快速氧化—后处理包膜工艺技术,并形成成套的产业化技术。成

果工艺运行简捷、高效,生产的氯化法钛白粉产品质量好,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有效

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果主要应用于冶金和化工行业。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采用大型沸腾氯化上排渣技术,沸腾氯化炉直径达到 7 米,改写国内最大直径

2.6 米的现状。

(二)采用高温快速氧化技术,介质按微秒的速度反应,实现单线产能年产 6 万吨,

改写国内单线产能仅 1.5 万吨的现状。

(三)采用国际先进的四元(钛、锆、硅、铝)无机复合包膜和有机包膜技术,产品

耐候性好。

(四)对“三废”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58 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18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在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6 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中得到应用,取得显

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 —

SO2大幅波动的制取硫酸工艺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冶金、化工

联 系 人 宋兴诚 联系电话 13508730551

通信地址 云南省个旧市金湖东路 121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首次开发应用铅冶炼工艺尾气有机胺液吸收——解析 SO2 技术进行调节,攻克

SO2浓度大幅波动的氧化熔炼、高铅渣还原、锌渣烟化三段铅冶炼工艺烟气连续稳定制取

硫酸的关键工艺技术,实现非稳态 SO2 铅冶炼工艺烟气稳定、高效制取硫酸,最终尾气

排放 SO2浓度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发电等烟气制酸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攻克 SO2 浓度大幅波动的氧化熔炼、高铅渣还原、锌渣烟化铅冶炼工艺烟气

连续稳定制取硫酸的关键工艺技术,解决了三段熔炼烟气 SO2平衡问题。

(二)对低浓度 SO2 具有非常高的回收利用效率,实际检测排放 SO2 浓度小于等于

200mg/Nm3,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三年来,与其他工艺相比,减少 SO2治理排放量累计 3.54 万吨,以治理费

用 943.58 元/吨计算,共减少治理 SO2费用 3340 万元,环保效益明显;与其他工艺相比

增加硫酸产量 30%以上,生产硫酸实现销售利润 1653 万元,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明显。该

成果的开发应用具有首创性,可对同类项目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Page 1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 —

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渣强化熔炼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吴红林 联系电话 1591198163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强化熔炼技术处理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渣。在国家支撑计划支持下,集成

同时处理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渣技术、氧化锌+氨酸法联合脱硫技术、全冷料开炉技术,

形成强化熔炼新技术。技术克服了烟化炉和回转窑处理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出渣工艺中

存在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炉床能力,降低了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成果应用于冶金领域含

锌物料处理,具有产能高、能耗低、烟气 SO2浓度波动小、烟气吸收简单等优点。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研制出新型立式带炉缸的侧吹炉,并开发出同时处理铅锌共生氧化矿和锌浸渣

的新技术,解决了铅锌共生矿和锌浸渣处理难题,物料适应性广,有效提高了金属的回收

率,实现浸出渣的无害化处理。

(二)开发出氧化锌+氨酸法联合脱硫工艺,实现对冶金炉烟气的平稳、高效处理,

尾气排放 SO2浓度小于 100mg/Nm3,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三)发明全冷料开炉方法,缩短了流程,降低了能耗。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23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 1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在驰宏会泽冶炼分公司和广西来宾冶炼厂示范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每年为

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超过 1000 万元。

Page 1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 —

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化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3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光电子

联 系 人 周万礼 联系电话 0874-808061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新区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开发;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科技创新,掌握了氯硅烷合成、提纯及化学气相沉积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工

艺技术;研究建立了生产过程中痕量杂质元素的控制方法及电子级多晶硅中杂质元素的痕

量分析技术。2015 年生产线已连续、稳定生产,实现达产达标,产品经国内外权威机构

分析检测,全面达到 GB/T-12963-2014《电子级多晶硅》的要求,并经下游企业使用,完

全满足半导体器件的使用要求。已实现批量稳定销售,进入了一直由国外垄断的半导体及

集成电路市场。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研发全流程工艺模拟计算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硼、磷等杂质的分布转化规律,

指导原料精馏质量控制。

(二)对硅及杂质元素的化学气相沉积速率开展研究,优化了多晶硅生长曲线,降低

了生产电耗,稳定控制产品质量。

(三)研究建立了同时分析电子级多晶硅中 C、O、Ⅲ族及Ⅴ族痕量杂质的快速分析

方法,实现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四)建立从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全流程质量控制、监督和保障体系,确

保产品质量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可控。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8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制修订国家标准 11

项,行业标准 8 项,地方标准 10 项;发表论文 6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从 2013 年成功应用以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1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 —

微波深度干燥钛冶金原料生产线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有色冶金

联 系 人 郭胜惠 联系电话 13888778655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 253 号 电子邮箱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氯化法生产钛白原料高钛渣、石油焦和氯化钠含水高的现状,通过对低功率

密度微波腔体设计仿真、微波泄漏防护和模块化设计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采用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研制开发出 3 条微波深度干燥产业化生产线。与振动流化床干燥

相比,微波干燥能耗仅为常规干燥的 1/3;同时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深入研究各主要因素对脱水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微波深度干燥冶金物料的三

维模型。

(二)研发低功率密度微波反应腔,建立低功率密度微波腔体设计原则和方法,获得

微波腔体内功率密度阶梯分布规律,开发了微波深度干燥钛冶金原料(高钛渣或金红石、

石油焦和氯化纳)产业化生产线。

(三)首次将微波深度干燥技术用于钛冶金原料的干燥,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在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经对各种操作参数和系统优化,节能效果显著。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8 项;申请国家商标 2 个;发表论文 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贵州瓮福(集团)饲料级磷酸氢钙的干燥、攀枝花矿业公司浮选钛

精矿的干燥和中核 272 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合氧化锆和水合氧化铪的干燥等,产生了良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1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 —

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文书明 联系电话 1309531515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 6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主要以我国硫铁矿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多晶型硫铁矿同步回收-表面疏水性控

制深度精选-高温过氧焙烧脱硫制酸-直接联产铁精矿”为核心的成套技术,主要应用于单

一硫铁矿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首次提出“深度选硫不选渣”的学术思想和全新的技术路线。

(二)首次开发多晶型硫铁矿表面性质调控与同步回收新技术。

(三)首次开发表面疏水性控制与深度精选新技术,浮选获得高品位的硫精矿。

(四)创新性地研发高品位硫精矿高温过氧焙烧深度脱硫新技术,显著降低了硫酸烧

渣的硫含量,使硫酸烧渣全部成为合格铁精矿。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1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7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将硫铁矿从化工矿产拓展为铁矿资源,增加了我国铁矿资源量,实现了硫铁矿资

源的综合、高效和清洁利用,在学术思想、理论和工艺上有重要创新,总体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已在企业得到应用,近三年累计新增利税 19.04 亿元。

Page 1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 —

稀贵金属合金系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拥有单位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材料科学

联 系 人 谢明 联系电话 13700669739

通信地址 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路 98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稀贵金属合金三元相图计算和验证、相结构及稳定性、凝固过程模拟、组织

结构与性能的关联、电接触性能耦合模拟等基础研究,获得稀贵金属合金系的相组成、控

制因素、合金相结构,及其与物理、力学、电学性能的关系;建立了合金的电场-温度场

-应力场耦合模型,掌握了电接触性能的变化规律;获得合金相结构的热力学、剪切常数、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基础数据,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热力学数据库。研发的 Pt-Ir-M、

Pd-Ru-M、Au-Pd-M(M=Mo、Y、Zr)系新型稀贵金属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抗电弧侵

蚀性能优异、接触电阻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构建 Pt-Ir-M、Pd-Ru-M、Au-Pd-M 系三元合金的热力学数据库及模型,提出

稀贵金属合金成分、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原理。

(二)建立稀贵金属合金快速凝固强化相粒子析出过程动力学模型。

(三)首次构建稀贵金属合金的电场-温度场-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模型。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9 项,获授权 3 项;制定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 2 项;发表论文 7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在四川泛华航空仪表仪器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机械有限公司、南京达迈科

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推广应用,累计销售新型电接触材料产品 2 吨以上,实现销售

收入超过 250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Page 1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 —

轻型汽车粉末冶金锻造连杆技术 拥有单位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省钢铁行业协会、云南省金属学会

云南省金属学会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新材料

联 系 人 刘晓红 联系电话 13987674927

通信地址 云南安宁市粉末冶金科技分公司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粉末压制、烧结制备预制坯并结合热锻工艺,研发出粉末锻造汽车连杆的生

产路线和相关生产工艺技术,并成功生产粉末锻造连杆。成果产品经综合性能检测,达到

国外同等产品质量标准,满足国内汽车产业需求。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攻克采用国产原料、装备和技术生产粉末锻造汽车连杆的瓶颈。

(二)研发出粉末锻造汽车连杆材料的配方,设计出粉压、热锻模具,开发出烧结和

热锻工艺方面的工艺技术。

(三)解决了形状复杂难成形、精度低的问题。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产品成本低、重量偏差小、力学性能高、锻件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

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1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0 —

石头纸 拥有单位 云南昆钢石头纸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新材料

联 系 人 刘瑞铭 联系电话 13700650190

通信地址 云南安宁市温泉镇昆钢龙山矿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加入高分子塑料和其他助剂制成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新型

纸种,开发出“不砍树,不加酸,不加碱,不用水,不漂白,不污染”造纸工艺技术和路

线。成果应用于云南昆钢石头纸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8000吨石头纸及其包装材料示范生产

线,产品质量良好。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开发出多层熔融共挤石头造纸技术,即将石头纸母粒经熔融塑化挤入模头的上

层、中层、下层流道中,再经同一模头挤出得到三层叠加熔融状挤出物,通过激冷辊得到

膜片,再经拉伸、定型后得到目标物,通过自动测厚、电晕处理,收卷即可。

(二)开发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领域的石头纸生产工艺和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8 项,其中发明专利 6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产品具有抗冲击性高、防水、防潮、耐腐蚀、韧性高、抗拉、抗高低温、不透明

度高、阻隔性好、无毒卫生绿色环保、成本低等特点,可生产如文件夹、文具盒、一次性

餐饮具以及电子、食品、药品等的包装容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1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1 —

宽幅大卷重钛带卷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 拥有单位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新材料

联 系 人 李志敏 联系电话 18669066927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 91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钢-钛”结合优化模式,充分利用钢铁行业成熟的轧制加工设备和技术,以

解决宽幅钛带卷轧制、表面处理、退火等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热轧和冷轧、微波加热

连续酸洗、表面处理一体化集成、退火控制等,解决宽幅钛带卷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

题,形成成熟稳定的钛带卷生产工艺技术。成果应用于云钛公司,建成相关的六条工序生

产线,具备年产 2 万吨钛带卷的产能。产品在焊管制造、电化学、化工、环保防腐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打破了国外对中国钛带卷生产技术和市场的封锁和垄断。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发明钛带卷轧制过程控制新技术。

(二)发明大卷重宽幅钛带卷退火控制新技术。

(三)发明微波连续酸洗钛带卷技术。

(四)发明钛带卷表面处理一体化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93 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 2 项,中国发明专利 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76

项;参与制定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2 项;发表论文 16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于云钛公司钛带卷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1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2 —

铸轧法生产 0.0045/0.005mm 超薄铝箔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新材料

联 系 人 何慧刚 联系电话 13888274605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箔泰路 88 号技术部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利用铸轧坯料先后产出 0.005mm、

0.0045mm 厚度超薄铝箔,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为“世界首创、国内领先”技术水

平。成果产品先后应用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ABB 公司、中国西电、上海思源电

气等国内外电容器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成为瑞典 ABB 公司

优秀全球供应商。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发明铸轧坯料合金成分窄幅控制技术,首次实现用铸轧坯料加工 0.005mm、

0.0045mm 超薄铝箔的批量生产,属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水平。

(二)发明铸轧坯料生产超薄铝箔工艺中的铝液清洁技术和润滑剂清洁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近三年 0.0045/0.005mm 超薄铝箔实际产量达 2579.43 吨,新

增销售收入 10166.45 万元,新增利税 2124 万元,出口创汇 928 万美元。成果对铸轧法生

产高端铝箔产品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对行业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Page 1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3 —

2000kV 纳秒级陡前沿紧凑对接型冲击试验成套技术与装备 拥有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装备制造

联 系 人 李月梅 联系电话 0871-66345096

通信地址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 105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获得集纳秒级冲击电压发生、传输、测量、标定等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解决了

VFTO 试验装备工程实用化的难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完成 GIS 的 VFTO 装备对接

试验工作,带 GIS 全间隔成功输出上升沿 51.6ns 的冲击电压。主要应用于电力装备制造

业、电网企业及电厂(含自备电厂)。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基于串联直线型三电极场畸变多通道同步触发开关组的快速暂态过电压发

生技术及纳秒级陡前沿冲击高压绝缘检测技术。

(二)研发一体化紧凑型陡前沿冲击发生装置。

(三)研发高分压比全屏蔽锥形纳秒级陡前沿冲击高压测试系统。

(四)利用该装置对六氟化硫间隙进行 VFTO 放电试验,获得 VFTO 下 GIS 设备绝

缘特性与标准雷电冲击的等价特性曲线,发现 VFTO 下的“驼峰现象”较 LI 冲击下更明显。

(五)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套成套 VFTO 试验装备,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27 项,获专利授权 18 项;建立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 VFTO 发生装备、陡

波测量、标定及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使南网公司成为第一家具备 VFTO 冲击试验能力的电网企业。近三年创造直接

经济效益 6150 万元,推动了电力试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带动了电网及相关技术产

业发展,引领 GIS 变电站运维和尖端装备制造业方向。

Page 2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4 —

中小型调效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铜业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冶金与材料

联 系 人 杨旭 联系电话 0871-68320068

通信地址 昆明市二环西路 625 号云铜科技大楼 3303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采用先进的铜转子压铸技术,将常规铸铝鼠笼技术升级为铸铜鼠笼技术,并

对电机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和集成升级,使其损耗降低约 15%~30%,效率提高 2%~5%。

与铸铝转子电机相比,铜转子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损耗低,温升低、寿命

长等特点。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高效电动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航海、家电及军事等

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形成可靠的铸铜转子压铸设备系统,具有创新性。

(二)摸索出铜转子成型关键工艺参数,建立起较为可行的铸铜转子压铸工艺,在工

艺方面具有创新性。

(三)建成国内第一条铸铜转子产业化生产线。

(四)在节能电机设计方面具有创新性。

(五)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铜转子压铸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生产 5 大系列数百个规格的铸铜转子,累计达 7 万余台,广泛应用于高效电动

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航海、家电及军事等领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3000 余万元;

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Page 2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5 —

5 万吨/年顺酐装置关键设备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 拥有单位 云南大为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装备制造

联 系 人 何丽娟 联系电话 0874-3061685

通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花山工业园区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成果转让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开发制造的 5 万吨/年顺酐生产装置关键设备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是目前国

内最大的苯氧化法顺酐反应装置,解决了我国单系列顺酐生产装置规模小、经济性差的问

题。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反应容器、大型换热器、大型锅炉等产品的管板制造,具有良

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大型管板的拼板焊接。

(二)管板上 26180 根反应管管孔加工。

(三)管头焊接采用热输入量较小的管全自动脉冲氩弧焊(悬弧焊)。

(四)设置专用支承工装及起吊工装。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1 篇;编写科研报告 6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研制的 2 台 5 万吨/年顺酐反应器,自 2012 年 10 月正式投产运行以来,已生产

顺酐 56000 吨,实现产值 61600 万元,利润 2450 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2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6 —

电解铝用炭素制品生产中石油焦煅烧烟气治理装置 拥有单位 云南亚太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周锡飞 联系电话 13769167392

通信地址 昆明市高新区科技路 199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成果转让;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把氨法脱硫技术应用到电解铝行业石油焦煅烧回转窑,在脱除烟气的同时,进一

步除尘,生产硫酸铵,延长产业链,实现达标排放。成果可应用于铝电解行业和碳素制品

行业。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开发国内首套石油焦锻烧烟气氨法脱硫工艺。

(二)建成国内首套石油焦煅烧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技术装置。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治理有害气体的同时回收硫资源,使铝工业企业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促进了

铝工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改变了为满足环境要求只能使用低硫石油焦(价格高并来源

不足)的状况,扩大了生产炭素石油焦的来源,降低了企业炭素生产成本。云铝股份公司

利用高硫石油焦原料,年节约原料费用 5000~10000 万元;技术推广应用于云南源鑫炭素

公司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工程项目。

Page 2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7 —

陶瓷晶须—碳化硅复合陶瓷材料开发壁流式柴油车尾气微粒捕集器 DPF 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菲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新材料

联 系 人 李一 联系电话 18987169516

通信地址 云南安宁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基地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围绕我省新材料、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紧扣国际国内对城市

柴油车(轿车、卡车、载重车等)尾气排放控制和治理技术及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采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SCR载体和 SiC基壁流式多孔陶瓷微粒捕集载体及捕集器DPF的材

料配方和特殊加工制备生产技术,实现新型高效柴油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SiC 基壁流式多孔陶瓷微粒捕集载体及捕集器 DPF 的产业化。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柴油车

及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等环保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通过特别的配方研制,提高孔隙率。

(二)应用带催化的微粒捕集器 CDPF 提高催化效果。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注册国家商标 1 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企业在安宁工业园已投资建成年产 300 万升柴油车尾气新型高效净化微粒捕集器

DPF 及净化装置的生产线,实现了新型高效柴油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载体材料、SiC 基壁

流式多孔陶瓷微粒捕集载体及捕集器 DPF 的产业化,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产品上的空白,

促进了国Ⅳ和国Ⅴ标准柴油车的发展,也促进了我省优势特色稀贵金属产业的发展,经济

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2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8 —

AT 供电方式电气化铁道自耦牵引变压器 拥有单位 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昆明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装备制造

联 系 人 杨宏伟 联系电话 13987180586

通信地址 昆明市高新区昌源路 71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合作开发。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对 AT 供电方式电气化铁道自耦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抗短路能力、低阻抗

以及新型阻燃油和六氟化硫气体等新型绝缘介质和结构的研究,先后完成油浸、阻燃油浸、

六氟化硫绝缘等产品样机的研制和开发。产品通过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器

产品检验中心试验,技术参数全面达到 10 型、11 型节能产品要求,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批量进入市场。成果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牵引

供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解决了产品低阻抗和抗短路能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通过新型绕组结构的分析研究,实现变压器低阻抗的要求。

(三)成功研发用于山区高铁隧道内专用的阻燃型产品。

(四)成功研发国内首创的六氟化硫气体绝缘产品。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制定企业标准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AT 供电方式电气化铁道自耦牵引变压器已批量运行于合宁、福厦、厦深、合福、云

桂、贵广等十多条高速铁路和朔黄、神朔等重载铁路,累计销售 660 台,1600 万 kVA,

实现销售收入 4.2 亿元,成为云变电气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为中国高铁建设做出了重大

贡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2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9 —

输变电设备基于特征要素的靶向管控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动力与电气

联 系 人 李月梅 联系电话 0871-66345096

通信地址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 105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包括“一个方法、四项技术、一套系统、一个体系”。即率先提出了输变电设备特

征要素靶向管控的新方法;研发了约定层级的故障模式及危害度分析技术、基于模糊概率

和模糊层次分析的可靠度评估技术、基于状态的风险评估技术和设备绩效量化管控技术,

为设备靶向管控方法提供技术支撑;研发了输变电设备靶向管控技术支持系统,为管控提

供信息化的实施手段;提出了输变电设备基于特征要素的靶向管控体系,为靶向管控的落

地提供了保障机制。成果应用于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业、资产密集型企业

等。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率先提出表征电网属性、资产属性和运行性能的设备特征要素及基于特征要素

的设备靶向管控理念和方法。

(二)建立以约定层级的故障模式及危害度分析、精确到可维护部件可靠度计算、状

态-寿命-风险三位一体为核心的靶向量化评估技术。

(三)建立输变电设备特征要素靶向量化评估支持检测分析系统。

(四)提出基于靶向精确管控的输变电设备运维策略、绩效 KPI 指标体系,提出

“2+4+6”设备管控原则,建立符合 PAS55 要求的设备管控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17 项,授权 6 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5 项,授权 4 项;发表论文 1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一)在云南电网公司设备规模增加 2.27 倍和员工“零增长”情况下,实现缺陷、事

故/事件连续四年双下降,其中缺陷率下降 32.35%,通过对控缺陷、降事故/事件以及减少

运维人工成本等维度的核算,已产生经济效益 36811.8 万元。

(二)提高了电网可靠性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设备资产状态的准确把握,大大提

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故障非计划停运时间,提升了电网可靠性。

Page 2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0 —

光伏用电力变压器 拥有单位 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玉溪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装备制造

联 系 人 冯民权 联系电话 0877-3801357

通信地址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礼乐西路 11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西南片区特殊的高海拔地理环境及气候,结合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光伏)的

利用,独立设计了一种新型节能型变压器,功能是将光伏发电单个机组逆变后的电压升高

至 10 或 35kV 级,再送至光电场主变压器进行二级升压后并网。成果在设计中采用高低

压线圈分裂式结构,结合新材料及新工艺,强调产品的低损耗、低局放、高可靠的性能要

求。成果应用对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高压线圈采用上下部进线并相联结、中间分段的结构形式。

(二)低压线圈采用 X 轴向分段,上下部线圈可依据铁心的磁通方向自由确定上下

部线圈的同名端和绕向。

(三)对于一相铁心柱上有两个并联的高压线圈,保证上下两个高压线圈匝数相等的

电气检验方法。

(四)属于“高原型”产品,满足高海拔使用的特殊要求,耐候性强。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非洲及云南省光伏发电领域成功转化,已累计销售 89台套,实现销售收入 1668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2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1 —

工业级太阳能蒸汽装置高效聚热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齐裕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新能源

联 系 人 李泽明 联系电话 13908857894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中路 33 号巨龙大厦 8

楼 D2 座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利用太阳能使水温快速升高至 120℃,单位聚热成本低,取消了传统热水器的支

架,与建筑物浑然一体,装置负载轻,产业基础好,零部件通用,数量自由组合,满足不

同系统要求,把太阳能资源高效开发为绿色动力。成果可应用于工厂、农村、火力发电厂、

部队、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所有耗煤、耗电、耗油、耗汽的工业锅炉,还能为低沸

点介质循环发电、吸收式中央空调、烘干设备等提供清洁能源。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突破传统燃煤蒸汽锅炉能耗 50%的技术瓶颈,找到治理燃煤锅炉污染科学有

效的节能减排手段。

(二)摊销投资成本每吨不足百元。

(三)太阳能蒸汽机组分布式安全蒸汽系统,具有实施高效、运作成本低的优势。

(四)开发出企业用户闲置厂房屋顶可再生能源。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26 项,注册商标 3 项;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认定 2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已在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昆明无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建成试验项目,在河南、山

东、新疆、江苏等多地建成应用示范项目,累计安装太阳能蒸汽管 4 万多只,年产出蒸汽

7000 多吨,为用能企业年节约能源费用 160 万元,大大降低能耗,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2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2 —

国 IV 电控共轨柴油机开发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装备制造

联 系 人 傅全 联系电话 0871-67339231

通信地址 昆明市经开区经景路 66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在引进、消化当今世界最先进柴油机技术的基础上,以再创新理念自主开发新一

代“节能”、“环保”型 D25TCID、D30TCID 系列国Ⅳ电控共轨柴油机,产品功率、扭矩、

油耗、噪声指标达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成果可满足轿车、MPV、SUV、SRV 及中高

档商用车的需要,通过产品变型,还可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设备等领域,

对中国汽车及机械工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采用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液力挺柱、滚轮摇臂等柴油机先进技术,开发出

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节能环保柴油机新产品。

(二)建立先进的发动机设计开发流程。

(三)掌握先进柴油机电子功能控制设计、燃油供给系统和控制策略的匹配应用技术、

电控高压喷射系统与柴油机的优化匹配技术,具备开发先进的电控共轨柴油机能力。

(四)制订电控柴油机的试验标准及整车标定流程,建立企业自主的电控柴油机与车

辆标定能力。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2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 4 项;

发表论文 2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5 年,生产 D25TCID 系列国Ⅳ柴油机 4000 台,新增销售收入 9348 万元,利润

1960 万元。成果将对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减少排放做出贡献。

Page 2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3 —

在纸质包装上的镭射激光全息铸造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包装印刷

联 系 人 郑晓波 联系电话 0871-68053257

通信地址 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开路 998 号 电子邮箱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利用激光全息成像原理,研究全息图片三维信息的表面结构(即纵横交错的干涉

条纹),将全息表面结构通过制镍版后压印转移到聚酯薄膜上进而产生五光十色的镭射效

果,并利用这个原理将镭射聚酯薄膜(PRT、OPP 膜)作为“母版”,应用 UV 光油被紫外

光照射后即刻固化的原理,在需要制作镭射激光全息效果的承印纸上印刷 UV 信息涂层光

油,再将印刷过光油的承印纸连线通过镭射铸造机后完成将“母版”上的镭射全息效果在纸

张上重复的铸造、复制过程。成果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耗,减少了难以降解的聚

酯薄膜材料的使用量。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成果以激光全息成像技术为基础,将全息信息转移到聚酯薄膜(PET、OPP)上,再

将聚酯薄膜上的信息铸压到开卡纸的光油表面,经紫外光照射固化后形成镭射效果。实现

在白卡纸上的激光全息铸造技术,形成了一种激光全息生产新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一品黄山烟标印刷生产中得到应用,实现了激光全息膜重复使用的新技术;并

用白卡纸替代传统的镭射纸,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每年节约纸张成本约 2000 万元;

减少铸造膜和铸造光油成本 550 万元。

Page 3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4 —

变电站交流电流电压回路检验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动力与电气

联 系 人 陈勇 联系电话 0871—63012180

通信地址 昆明拓东路 7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成果转让;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技术,引入系统理论,应用 PSCAD 搭建智能模型,建立数学

等效模型,进行试验智能模拟,在分析比较基础上,选择最优的试验方式,提出了检验电

流回路的技术方法,采用新方式升流,在一次近似模拟变电站三相、单相接地等穿越式故

障状态进行零起升流,采用高分辨率、高精度技术,固定参考电压,检测各屏柜二次电流

及相位,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全站交流电压回路情况,达到检验正确性的目的。 在大量应

用取得实效后,进行总结提炼,将技术规范化,弥补了该项技术空白。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检验变电站交流电流及电压回路正确性的方法,统一了参考电压基准。创

新了检验零序 CT 回路以及零序 PT 回路正确性的方法。

(二)建立试验数学模型,分析和选择最有利的试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和设

备,避免设备过载受损。

(三)采用高分辨率、高精度检测技术,确保毫安级电流参数检测的精准度。

(四)通过规范化研究,统一检验方法及判断标准, 颁发了企业级、省级技术标准,

编制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空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6 项;制定企业标准 2 项、省级地方标准 1 项,编制国家标准 1 项;发表论

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对沉没效益、电量效益、应用单位效益估算,表明成果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随着成

果的标准化,能检验出回路隐患,防止引起变电站大范围停电,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3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5 —

恒速负载追踪与变频调速二合一电动机节能控制器 拥有单位 云南阳光爱瑞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节能环保

联 系 人 陈明华 联系电话 0871-67237523

通信地址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向阳路 50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成果转让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在变频器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自动跟踪负载”、“抗冲击负载”等功能,能根据负

载实际需求,通过负载曲线适时调节电压、电流,适时控制转速和转矩,克服普通变频器

工频运行不节电的弊端,解决电机市场多数不能调速机电设备的节电难题,有效降低能耗。

产品适用于可以调速和不可以调速的所有三相异步电动机:锻压机、车床、铣床、磨床、

粉碎机、搅拌机、冲床、注塑机、成型机、造粒机、油泵、空压机、自动扶梯、电梯、石

材切割机、木材切割机、轧钢机、空调风机、中央空调水泵、干燥机、送风机、锅炉给水

泵、鼓风机、引风机、水厂一次给水泵、恒压供水泵、循环水泵、油田水泵等。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变频调速基础上增加“自动跟踪负载”、“抗冲击负载”功能,填补工频运行电

机的节能空白,拓宽了电机节能应用范围。

(二)独具“优化变频调速”、“调速跟踪负载”、“恒速跟踪负载”三种节电技术和运行

方式。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目前我国约有 10 亿台电机在运行,耗电占电网总负荷的 60%,占整个工业用电的

70%。受制于能源短缺,我国约有 6 成的电机在低于设计额定负荷 60%的状态下运行,导

致高达 30%的用电浪费。成果有效缓解了不节电现象,社会和节能效益显著。

Page 3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6 —

高原山地输电线路雷击站端检测与分析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动力与电气

联 系 人 束洪春 联系电话 1370884764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研究生院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研发了高原山地输电线路雷击站端检测与分析系统,由线路电流互感器或由研制

的宽频测量元件实现对电流行波的传变,由研制的电流行波高速采集装置实现宽频暂态电

流行波的记录,借此于站端实现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注入线路雷电流波形

主要参数的反演估计和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故障的辨识及准确定位,为线路闪络故障性质辨

识和闪络点准确定位、增强输电线路雷电防护和防雷改造针对性、获取线路雷击易闪段和

雷电流波形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成果攻克了电网输电线路雷电防

护工程中长期困扰的如何识别雷电绕击与反击及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技术难题,解决了

线路单端行波测距一直未能实用化的技术难题。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识别的分析方法。

(二)提出利用站端数据的雷电流波形主要参数反演估计方法。

(三)提出从海量宽频暂态数据中高效筛选、索引有效行波数据的方法。

(四)提出基于 Hough 变换直线检测的行波波头甄别和标定方法。

(五)提出根据相应的特征属性于历史案例库行波数据集中搜索最近邻样本进行测距的

算法和参数复用的智能测距方法。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5 项,发表论文 23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在华能澜沧江公司功果桥水电厂送出线路和云南电网 20 余座变电站、70 余条

线路中推广应用,成功检测并准确定位输电线路 51 起闪络故障,其中识别 31 起雷击故障、

2 起山火故障和 24 起普通短路故障,为云南电网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2430 万元,经济

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3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7 —

并联干式空心电抗器及电容器故障要素在线辨识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动力与电气

联 系 人 李月梅 联系电话 0871-66345096

通信地址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 105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提升设备故障要素在线分析水平、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为目标,解决了并联干

式空心电抗器的建模、瞬态故障特征提取、频谱特征在线辨识,以及并联电容器的投切过

程监测、谐波阻抗计算、在线谐振预警等技术难题,创造性地实现基于工频合闸的干式空

心电抗器匝间故障特征在线监测和基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在线谐振预警,具有事前预

警、分析准确、不停电的技术优点,显著提升了并联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特性和电容

器谐振运行监测与分析水平。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 首次提出基于集总参数电路的干式电抗器故障瞬态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分布

参数多导体模型的频谱特征在线提取方法。

(二)首次提出基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的电容器谐振预警技术。

(三)提出当含有 4 次背景谐波时应选择 6.5%串抗率的配置方法。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有助于推动无功设备故障特征提取及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电网无功设

备的健康运行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成果应用年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700

万元。

Page 3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8 —

低品位铜镉渣生产精镉高效清洁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曲靖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1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有色冶金

联 系 人 吴红林 联系电话 1591198163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铜镉分离→造液→置换→粗炼→精炼→铸锭工艺,处理低品位铜镉渣生产精

镉。集成铜镉分离技术、自动加镉饼技术、底部放粗镉及碱渣技术、真空连续蒸馏技术、

无氧铸锭技术,形成精镉生产新技术。成果克服传统精镉生产存在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直

收率,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烟尘排放和废渣量。成果应用于冶金领域含镉物料处理,具有

生产能力强、能耗低、直收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铅锌镉冶金行业中,第一次使用铜镉分离技术,海绵镉还原熔炼工艺中自动

加镉饼技术、底部放粗镉及碱渣技术、无氧铸锭技术,以及塑烧板收尘器。

(二)研制出新型连续精馏炉,实现精镉的真空连续蒸馏,集成了粗镉自动加料技术、

镉连续真空蒸馏技术、无氧铸锭技术。

(三)成果以湿法炼锌渣为原料,有效地对镉进行回收,又对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中间

渣进行综合回收,避免了环境污染。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5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出版专著 3 部。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在驰宏曲靖分公司和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年销售

收入 2000 万元以上,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 1000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3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29 —

铝-空气电池应用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冶金集团创能铝空气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新能源

联 系 人 周燕 联系电话 1592511672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马金铺街道高登街 1675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电池以金属铝为能源,使用后的铝酸钠溶液中的 AC 可从电解液中回收,空气中的氧

气可源源不断地通过空气电极到达电化学反应界面与电解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 OH ,̄

OH 再̄与铝发生电化学反应放出电能。铝空气电池的原材料丰富、成本低,电解液可回收,

可实现铝资源的循环链,并且无污染,被称为“面向 21 世纪的绿色能源”。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采用普通低铁工业铝,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二)有效解决铝合金阳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的技术难题,降低合金阳极

的析氢自腐蚀性,提高阳极电化学活性,提高阳极利用率。

(三)采用新型复合空气电极,具有价格低、使用寿命长、电学性能优良的特点。

(四)采用新型缓蚀剂,有效降低合金阳极的析氢率,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9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铝-空气电池因比能量大、质量轻,电解液来源易得,成本较低,无毒安全、绿色环

保等特点,可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有害有毒物质排放,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等不

可再生能源。

Page 3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0 —

黄磷尾气中 HCN 催化水解净化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王学谦 联系电话 13888183303

通信地址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黄磷尾气中 HCN 的催化水解净化,开发了在不吸附/亲和黄磷尾气中的 CO

及砷、磷、硫等特殊杂质共存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催化水解净化 HCN 的方法和技术。

所开发的催化剂在 250~350℃时,对 HCN 的净化效率≥95%,水解产物 NH3的转化生成率

大于 80%,同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毒性、稳定性及长使用寿命;得到稳定的水解产物

NH3和 CO,有利于消除黄磷尾气环境污染,促进黄磷尾气循环利用,为黄磷尾气提供了

新的净化技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黄磷尾气还原气氛和特殊杂质共存条件下催化水解净化 HCN。HCN 水解效

率大于 95%,在不吸附亲和 CO 及中低温条件下,实现对 HCN 的优先选择性催化水解净

化,并具有较好的活性。

(二)对水解产物的精确控制。HCN 在催化剂上有效、稳定地水解为 NH3和 CO,

促进黄磷尾气循环利用,避免大量副产物的产生。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1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技术可将剧毒 HCN 气体转化为资源性的 NH3和 CO,在消除污染的同时实现废气资

源化利用。成果在四川川投化工有限公司建成的 2500m3/h 黄磷尾气 HCN 催化水解净化

装置上应用,实际运行条件下净化后的 HCN 小于 1.9mg/m3,磷、硫均小于 1mg/m

3,达

到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目标。

Page 3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1 —

烧结低温余热回收发电利用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泛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09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冯小勇 联系电话 0871-68637709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钢铁集团节能减排中心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利用过程,建立烧结环冷机数学模型,并利用 Fluent 计算

平台模拟仿真环冷机内流动场、温度场和压力场,优化环冷机的关键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

确定余热回收最佳工艺条件,建成一套 5MW 低温余热高效发电系统。成果可广泛应用于

氮肥、硫酸、盐酸等化工行业及冶金、石油、电力、建材、轻纺等有余热回收的行业。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立环冷机余热回收过程的多孔介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优化了环冷机

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

(二)根据烧结工艺不同,发明一种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三)将传统纯余热回收发电用冷凝式汽轮机技术与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高效热管

换热技术、热水闪蒸技术、双压汽水发生系统及余热烟气循环利用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一

套针对余热利用的技术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4 项;发表论文 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3263 万元;减少排放 CO2约 9.5 万吨,SO2约 380 吨,

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3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2 —

含氰化氢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

联 系 人 宁平/刘树根 联系电话 13708409187;1352928493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景明南路 72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开发含氰化氢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其中 HCN 经催化净化转变

为 N2和 CO2,COS、CS2可催化水解为 H2S,H2S 可催化氧化为单质硫;净化后的尾气经

增压、多级水封后送至煤气柜并与其他煤气掺混,得到的混合贫煤气通过斜道进入燃烧室

立火道与另一个斜道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可将焦炉加热至 1000℃以上。成果可应用于

炭黑尾气、密闭电石炉尾气等含氰化氢工业废气的净化与资源化利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工业废气液相催化协同净化技术相关理论,研制了系列液相催化体系。

(二)完善了采用液相催化技术净化含氰化氢工业尾气中 HCN、COS、CS2、H2S、

NH3的工艺过程与参数。

(三)首次提出采用低热值工业尾气(如炭黑尾气)与其他热值稳定的煤气(如发生

炉煤气)按任意比混合后分段加热焦炉的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曲靖化学工业公司等生产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有效解

决了炭黑尾气、密闭电石炉尾气等含氰化氢工业废气燃烧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年

均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4.3 亿 m3,回收热能折合节约标煤 4.6 万吨;按工业锅炉污染物产排

系数核算,减排 SO2 390 吨,NOx 368 吨。近三年来,工业废气资源化利用累计为应用企

业新增产值 4.87 亿元,新增利税 1.63 亿元。

Page 3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3 —

复杂采空区条件下二次开采集成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资源环境

联 系 人 黄迎红 联系电话 0873-3116207

通信地址 云南省个旧市金湖东路 121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成果转让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根据二次开采的特点,研究提出复杂采空区条件下残留资源储量核实方法,研发

出适合不同赋存条件残留资源的回采方法与工艺技术,研发并实现采矿过程中的地压在线

实时监控,完善了残留资源二次开采地压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残留资源二次开采过程

中的安全生产条件研判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完善了冒落岩体等复杂条件下巷道

掘进、支护和返修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基于注浆理论的开采环境再造技术,实现了残留资

源的安全、高效回采。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首次系统地对影响二次开采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复杂开采条件下以地

压控制为核心的残留资源回采工艺与采矿灾害控制技术。

(二)研发冒落松散体注浆固结技术及工艺,以及冒落松散体内构筑人工隔离矿柱、

松散岩体内掘进、返修加固巷道的技术和方法,实现采矿环境再造。

(三)构建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效应模式,提出基于孕育断链理念的采空区失稳灾害

控制防御型减灾方法,以及地压监测预警、充填采空区、诱导处理技术。

(四)提出基于协同-突变-采矿环境再造的采空区地压控制技术和方法。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3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云锡大屯锡矿、采选分公司、老厂分公司以及云铜大红山铜矿、云南金鼎锌业

等企业广泛应用,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在云

锡应用共收残找盲二次可利用资源 619 万吨,潜在产值 197093 万元,潜在效益 66592 万

元。

Page 4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4 —

超长斜井及深埋隧洞综合施工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水利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水利工程

联 系 人 赵书果 联系电话 0871-6595265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新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 256

号春熙大厦 28 楼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隧洞为依托,研发出开挖泄压导流洞、浇筑止浆墙、循

环分段灌浆、分段分区域对大方量(15000m³)地下泥石流的处理技术,发明超长斜井及

深埋隧洞混凝土的输送技术,成功解决斜井、长隧洞(2200m)的混凝土输送难题,并提

出涌水注浆、内部泄压洞和外部泄压导流洞、排水管网系统等斜井涌水综合处理技术。成

果解决了涌水与排水、地下泥石流、混凝土输送、供风、供电、三岔口开挖等方面的技术

难题,形成一套完整的超长斜井及深埋隧洞综合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斜井及隧洞工程开

挖施工。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研发出开挖泄压导流洞、浇筑止浆墙、循环分段灌浆、分段分区域对大方量

(15000m3)地下泥石流的处理技术。

(二)研发出超长斜井及深埋隧洞混凝土的输送技术,成功解决缓坡长斜井、长隧洞

(2200m)的混凝土输送难题。

(三)提出涌水注浆、内部泄压洞和外部泄压导流洞、排水管网系统等斜井涌水综合

处理技术。

(四)发明斜井矿斗防坠装置。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 项;获省级工法 1 项;发表论文 6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于牛栏江-滇池补水隧洞工程,破解了溶洞、涌水、涌沙、突泥等诸多技术

难题,保障了施工安全,节约成本 2000 多万元,缩短工期 6 个月;在喀斯特地貌区打通

了长距离输水隧洞,被誉为云南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社会效益显著。

Page 4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5 —

大落差矿浆管道消能输送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矿冶

联 系 人 刘弘伟 联系电话 13700607168

通信地址 云南安宁市昆钢建设街 82 号云南大红山管道有

限公司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研究获得了在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区,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采用管道输送矿浆,因大落差

带来的超大矿浆势能消除的技术措施:一是多级消能,将大落差变为多个小落差,由一级

消能变为多级消能;二是采用消能管进行消能,在每一级垂直跌落的直管下设置消能管,

消除每一级落差产生的势能;三是将尾部管道势能进一步转化为动能,满足矿浆脱水对压

力的需要。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发明无压半管自流与有压满管流混合输送新技术,解决了矿浆自流输送时消能

和管道排空等技术难题。

(二)发明管道安全监控新技术,解决了大落差、深切割高山峡谷以及低流河谷泥石

流性状等复杂地形下的管道安全运行监控问题。

(三)发明水锤防护及精确控制等新技术,解决了超高扬程输水时水锤、阀门共振等

难题,首次实现管道单泵扬程 2000 米以上输水。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31 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发表论文 8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解决了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区,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采用管道输送矿浆,因大落差带

来的超大矿浆势能消除的难题;同时,与公路运输相比,可节约能耗 91%,每年减少 CO2

排放约 3.2 万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成果应用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建设了一条长

11.7km、落差 2180m、分 168 级消能、利用重力势能自流输送的矿浆输送管道,投产 3

年多来,运行安全稳定。

Page 4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6 —

高原地区超高面板堆石坝防渗综合施工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水利工程

联 系 人 赵书果 联系电话 0871-6595265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新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 256

号春熙大厦 28 楼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牛栏江-滇池补水大坝工程为依托,研发了孔口封闭、孔内循环、逐级升压的

灌浆方式,解决了水平状岩层灌浆弹簧效应,形成了连续整体的防渗帷幕;研发了在面板

及趾板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布温度筋,提高混凝土韧度,同时采用中水化热水泥、

加冰、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养护等综合措施,控制趾板和面板温度裂缝。成果主要

应用于水库工程中的大坝施工。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研发孔口封闭、孔内循环、逐级升压的灌浆方式。

(二)发明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挖掘机,实时监控趾板基础开挖,保证了开挖质量。

在趾板后缘边坡喷射混凝土并铺填特殊垫层料,增强了趾板抗渗能力。

(三)发明坝料自动加水装置,对坝料进行定量加水,达到坝料最优含水率。

(四)在面板及趾板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布温度筋,提高混凝土韧度,同时采

用中水化热水泥、加冰、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养护等综合措施,控制趾板和面板温

度裂缝。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 项;获省级工法 4 项;发表论文 6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大坝工程,新增利税 2900 多万元,缩短工期 6 个月;工

程是云南省目前投资最大、中央补助最多、工程建设最快的单项水利工程。

Page 4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7 —

联合承载蜗壳混凝土结构研究及工程应用 拥有单位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水利工程

联 系 人 谭彬 联系电话 0871-67217793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世纪城中路 1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基于景洪水电站,成果主要对垫层蜗壳和联合承载蜗壳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动静力分

析研究,从结构配筋、混凝土开裂、机墩变形、动力响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

对联合承载蜗壳进行 1:10 仿真材料模型试验,科研试验工作成果表明采用联合承载方

案是可行的。考虑到联合承载蜗壳有利于水轮机组的稳定运行,蜗壳决定采用联合承

载的结构型式,蜗壳进口或压力钢管道末端不设置止推环。采用蜗壳进口直管段和从

蜗壳+X 方向到偏下游 17°的区域设置弹性垫层,其余部位的蜗壳直接浇筑外包混凝

土方案。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完全联合承载蜗壳方案,钢蜗壳只承受部分内水压力,可以减薄钢板厚度,缓解

钢蜗壳钢板成形、焊接、安装等技术难题,而且由于完全联合承载蜗壳没有预留缝隙

或用软垫层将钢蜗壳与混凝土隔离,与大体积混凝土紧密接触的钢蜗壳刚度及抗振性

能大大提高。即使钢蜗壳不因联合承载而减薄厚度,由于不需铺设垫层,混凝土施工

更简单,可节省工期,且可以有效缓解蜗壳的弯曲应力。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发表论文 4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景洪水电站为国内第一个采用联合承载的大型蜗壳结构,对蜗壳及其外围钢筋混

凝土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分析、模型试验及安全监测,为其他工程积累了经验。按

3 台机组提前 1 个月发电计算,实现经济效益约 18522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4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8 —

功能型聚羧酸在昆明新机场重大工程中的成果转化应用

拥有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2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建筑材料

联 系 人 梁丽敏 联系电话 0871-67450060

通信地址 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188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采用“分子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功能型聚羧酸的合成、工程化技术及复配技术研

究,研制出具有高坍落度保持能力和低氯低碱高早强性能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同时结合地

方资源特性,采用研制的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开展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成套配制技术及

配合比研究,研发出满足机场建设要求的高耐久低收缩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清水混凝土、

机场道面混凝土。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到昆明铁路枢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绥江移民工

程、全省大部分保障性住房工程等重点工程中。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成功研制出聚羧酸超塑化剂,并采用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复合东川河砂,研发出高耐

久低收缩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环保型高强度机场道面混凝土,实现了昆明新

机场混凝土绿色化。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7 项,其中获授权专利 5 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 4 项;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项目实施期间实现新增产值 6.45 亿元,新增利税 3500 万元;新建 6 条 240m3/h 混凝

土生产线,1 条 300t 吨/月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线。在我省推广应用实现新增产值 7.99 亿元,

新增税金 5088 万元,推动我省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步,实现工程建设绿色化。

Page 4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39 —

小角度近距离立体交叉地铁盾构下穿昆明火车站的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建筑施工

联 系 人 王起飞 联系电话 15908841069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南大道时代风华一期

24-1-601 室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为依托,基于车站基坑深、基坑距离既有高层楼房较

近、盾构隧道重叠下穿复杂建筑物群、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小角度近

距离立体交叉地铁盾构下穿昆明火车站的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并已成

功应用于昆明地铁 1、2、3 号线施工中。为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保障工程安

全、经济、快速施工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

考与指导,对湖相沉积层的地铁设计及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滇池沉积层的地铁盾构响应机理及特点。

(二)提出适用于湖相软弱地层的一整套地铁盾构施工控制参数和施工方法体系。

(三)发明旋挖钻机泥浆护壁法施作咬合桩新工艺。

(四)发明滇池湖相承压水砂层、粉砂层快速止水技术。

(五)提出基于滇池沉积层特征的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法。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获行业工法 1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8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确保了盾构施工安全顺利穿越昆明站等相关建筑群,保证了昆明站安全运营及施

工质量,节约成本 2000 万元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4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0 —

标准化钢结构房屋体系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建筑结构

联 系 人 李灿琼 联系电话 13700602159

通信地址 云南省安宁市昆钢建设集团公司总工办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围绕标准化钢结构房屋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建筑与钢结构体系研究与设计、钢结构抗

震与抗火性能研究、钢结构建筑围护体系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成果解决了

钢结构房屋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及其配套的社区公共建筑产业化中关键技术问题,优化

了多层公共建筑与结构体系,实现了体系的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智能化。高层钢结构住

宅体系、带缝钢板剪力墙等的开发,优化了中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体系,实现了体系的标

准化、系列化、模数化目标。对“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抗火设计”、“金属屋面体系抗风吸

力设计方法”等的研究开发,强化了钢结构建筑抗火、抗风能力,实现了体系的安全、经

济、适用性目标。对“预制复合外墙板体系”、“蒸压加气混凝土大板体系”、“硅酸钙复合

内墙板体系”等的研究开发,实现了钢结构建筑围护系统的配套,以及体系的节能环保、

经济、适用性目标。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校安工程及抗震民居。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优化 3-5 层标准化钢结构典型社区公共建筑体系,研发无支撑方钢管混凝土柱

-H 钢梁刚性框架结构体系、新型竖向外联式和楔形箱形刚性连接节点及智能化计算机辅

助设计专用软件。

(二)优化 6-12 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

(三)提出方钢管混凝土柱抗火计算方法。

(四)开发一种新型轻质环保围护复合墙体系和免设脚手架的楼板模板支撑系统及硅

酸钙复合板墙板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5 项,国际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28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4 项;出版专著 4 部。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在 17 项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应用,并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增产值

42.13 亿元,利税 2.86 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1.80 亿元,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推动了我国房屋钢结构技术和产业发展。

Page 4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1 —

磷渣混凝土应用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取得时间 2002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建筑材料

联 系 人 周学礼 联系电话 0871-65134097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 150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系统研究和开发磷渣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磷渣高性能混凝土商品化生产

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磷渣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用关键技术等,形成了磷渣及磷渣混凝土

应用技术的系列行业标准规范,并实现了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成果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和一般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成果解决了磷渣配制混凝土具有缓凝、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磷

渣混凝土生产应用的技术控制难题,实现了稳定的生产应用;建成年产 15000 吨的磷渣生

产线,填补了国内对磷渣加工处理工艺及生产掺和料技术的空白;

(二)应用磷渣生产高性能商品混凝土 20 多万方,填补了国内用磷渣粉制备高性能

商品混凝土及工程应用的空白;

(三)形成的技术标准填补了混凝土掺合料磷渣粉和磷渣混凝土的地方、行业、国家

应用技术标准规范的空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制定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 2 项,地方标准 1 项,企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建成年产 15000 吨的磷渣生产线,应用磷渣生产高性能商品混凝土 20 多万方,

在云南省政府办公楼等 50 多项重点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采用工业废渣

(磷渣)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改善混凝土的工作

性、耐久性,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并对建筑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明显促进作用。

Page 4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2 —

第二部分 农业科技(40 项)

Page 4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3 —

香软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优 35” 拥有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陶光喜 联系电话 13888994593

通信地址 昆明北郊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利用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成果从优质亲本筛选培育入手,历经 10 年时间选育出香

软型杂交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性。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种质创新。母本为长粒型粳稻,柱头外露率高同、异交结实好,繁殖制种容易,

且具有香味。经查新及成果鉴定,是国内首次培育的具有香味、高异交率、长粒型优质粳

稻不育系,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该品种米质好,为香软米类型,除整精米率外,其

它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米饭柔软,具清香味,食品性好,市场售价高。“滇

优 35”抗病性好,一般产量 720kg/亩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三)适应种植范围广。除适应云南种植外,还适宜在贵州、四川粳稻区及湖南隆

回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品质优势突出。

(四)繁殖制种容易。线本为长粒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特性好,异交结实

好,繁殖制种容易,产量高,种子生产成本低。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至 2015 年,该品种示范推广面积累计 20 余万亩,增产稻谷 1500 万

千克,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种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Page 5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4 —

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的发掘与创新研究 拥有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林业

联 系 人 辉朝茂 联系电话 13888770668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历时 20 多年收集的少数民族竹文化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 2008-2014 年间

的重点调查和研究,在中国竹文化特点和世界特色竹文化区比较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竹林

生态景观多样性分类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类发掘研究、云南少数民族

竹文化资源分区和地理分布研究、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

成果,在发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作

出贡献。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中国竹文化特点和世界特色竹文化区比较研究。

(二)云南少数民族竹林生态景观多样性分类研究。

(三)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类发掘研究。

(四)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分区和地理分布研究。

(五)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5 项;取得林木良种 2 项,注册登记珍贵竹文化新品种 1 项;出版专

著 2 部,发表论文 2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累计增收节支 15210 万元,推广面积 26.7 万

亩;带动农户 1500 户,推广 20 万亩,增收 1500 万元;收集保存珍稀竹藤种质资源 415

种。

Page 5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5 —

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 19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朱振华 联系电话 13669798105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围绕粮食安全以及结构调整对优质品种的需求,针对高原粳稻区水稻生产中存在

的稻米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差、适应性不广等问题,开展优质与高产并重,兼顾抗性

与广适性为重点育种目标的水稻新品种选育攻关。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高产、优质、

抗病、耐寒四特性同步鉴定体系”与“生态穿梭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方法,选育出

粳稻新品种“云粳 19 号”。该品种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种植于云南海拔

1500-2000 米稻区以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稻米品质优。

(二)抗逆性强。

(三)适应性广。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3 年,成果已在云南省和四川凉山州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109.84 万亩。其中,

在云南省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89.04 万亩,新增稻谷 2647.555 万千克,新增产值 1.87 亿元,

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5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6 —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两优 2161”等新品种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李政芳 联系电话 13888356218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云南籼稻区的复杂生态环境条件,采用福建省农科院“生态压力法”选育成的

SE21(光补 S-1)(简称 SE21S)核不育系,与精心选育的优良恢复系组配成符合云南籼

型杂交稻育种目标的优良组合“两优 2186”、“两优 2161”、“两优 2111”。在 2005 年到 2008

年分别参加云南省籼型杂交稻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 11.2%、10.93%、13.12%,产

量均排在参试组第一位,达到农业部规定比区试对照增产 8%的“超级稻”指标。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耐旱、耐寒、广适性好。

(二)产量高。

(三)品质优,抗稻瘟病性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品种权保护 1 份;发表论文 3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 2011-2013 年在我省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示范推广 203 万亩,增产稻谷 1.34 亿

千克,增加产值 3.48 亿元。其中 2013 年累计推广 76.59 万亩,占全省使用杂交籼稻品种

(266 个)种植面积 500 万亩的 15.3%,一定程度缓解了我省因立体而复杂气候条件下,

缺少综合优势性状突出的籼稻用种难题。成果的选育及应用,为我省粮食发展作出重要贡

献。

Page 5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7 —

抗灰斑病玉米新品种“云瑞 88”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陈洪梅 联系电话 15198732859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充分利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种质资源优势,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种

质创新研究与利用,在系统研究我国温带玉米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间的配合力、

杂种优势以及正反交效应等基础上,结合多年玉米育种实践,创新性提出“三角形”杂种优

势利用模式;采用自主选育的高抗灰斑病玉米自交系开展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阐明

了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建立了玉米灰斑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基于“三角形”杂种优

势理论,结合灰斑病抗性选择,培育了创新性玉米自交系,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高产、

抗病、耐密、广适、易制种的杂交玉米品种“云瑞 88”。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国内外创新性地提出“三角形”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二)首次精细定位到两个稳定遗传的主效抗病 QTL 位点,从基因组水平阐明了玉

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并建立了抗玉米灰斑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三)系统开展“云瑞 88”繁育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形成 2 个良种良法配

套技术规程。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4 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1 项;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2-2014 年“云瑞 88”累计推广应用 525 万亩,平均亩产 450-510 千克,总产玉米 25.3

亿千克;平均较当地主推品种增产 40-60 千克/亩,按单价 2.0 元/千克、缩值系数 0.8 计算,

直接新增产值 3.85 亿元。

Page 5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8 —

高产多抗广适高油玉米“珍油玉 9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高祥扩 联系电话 13759417833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珍油玉 9 号”(组合 ZOL-1×ZNL-12)是玉米单交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

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对解决纯温带高油玉米在我省种植产量低、抗病差的技术

难题有重要意义。该品种粗脂肪含量 7.95%,达国家高油玉米二级标准;蛋白质、容重分

别为 10 %和 763g/L,均达国家饲料用玉米一级标准;籽粒金黄、中偏硬粒型,商品性好,

适宜在云南海拔 1600-2200 米区域推广种植。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是国内首个集热带、温带种质优点于一体的高油玉米。

(二)利用禾谷类种子二倍体胚、三倍体胚乳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玉米籽粒油

脂性状的遗传规律,并把各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细分为胚、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及其环

境互作效应,明确了 5 个油脂性状的遗传主效应,为我国高油玉米种质创新、优质高油玉

米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1 项;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 2012-2014 年累计推广应用 192 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玉米 49.48 千克,新增玉米

9500 万千克,新增产值 1.68 亿元,新增销售额 6813 万元,新增利润 2097 万元,经济和

社会效益显著。

Page 5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49 —

蓖麻新品种“滇蓖 2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李文昌 联系电话 13033357429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结合云南气候土壤特点,利用云南山坡荒地、边际土地,采用泰国引入的蓖麻资

源与云南地方种质资源杂交,选育出具有云南区域特色的高产、高油、强宿生性蓖麻新品

种“滇蓖 2 号”(云林园植新登第 20120049 号),在气温≥10℃有效积温超过 3500℃的地区

都能种植。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选育成功高产、高油、强宿生的蓖麻新品种“滇蓖 2 号”。

(二)构建蓖麻雌性单株无性繁殖技术体系。

(三)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取得突破。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2 项;获国家行业标准 1 项;参编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3 年在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推广 21.04 万亩,新增蓖麻籽 1884.19 万千克,

新增农业产值 12875.10 万元;“滇蓖 2 号”宿生性强,节约种植成本 1262.40 万元。“滇蓖

2 号”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农民和农业种植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5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0 —

抗根肿病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及大白菜新品种“抗大 3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和江明 联系电话 13238695391

通信地址 昆明市北京路 2238 号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筛选大量国外抗病材料和国内外的优良材料,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

相结合,将抗根肿病基因、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商品性状基因、优良品质性状基因聚

合,选育出优良组合“CCR11242”,并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抗大 3

号”。该品种的根肿病抗性经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鉴定,表现为高抗。经国际联机检索

查新,抗大 3 号是目前世界上首个大面积推广的高抗根肿病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大白菜新品

种,最适宜昆明、玉溪、曲靖、红河、楚雄、昭通等区域种植,且与之类似的区域均可种

植。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大白菜新品种具有高抗根肿病的特性。

(二)大白菜新品种具有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的特性。

(三)成果开展了雄性不育转育技术、抗根肿病鉴定及转育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

育种材料加代纯化及制繁种技术的创新研究。

(四)成果开展了根肿病菌致病基因表达研究、大白菜遗传群体构建和抗根肿病基因

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 SSR 标记 2 个,为提高十字花科作物抗根肿

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奠定了基础。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2-2014 年,累计在云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推广应用 26.58 万亩,新

增蔬菜产量 32.98 万吨,直接新增产值 4.27 亿元,抗病品种的应用减少了农药施用,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Page 5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1 —

早熟两系杂交油菜育种体系构建及超高产品种“云油杂 10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李劲峰 联系电话 13608804811

通信地址 昆明市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我省及国内早熟油菜产区耐旱、高产杂交油菜品种缺乏,品种杂交化率低,

单产不高和种植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历经 20 余年,广集亲本材料,创新材料创制和筛选

鉴定技术,获得一批稳定的早熟、高油骨干亲本材料,率先构建早熟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油

菜育种体系。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构建以“同年‘双播、双选’、云南不同海拔生态区域多年多点多代鉴定、小孢

子培养、品质无损速测”为核心的早熟两系杂交油菜育种体系。

(二)育成以广适性高产品种“云油杂 10 号”为代表的一批早熟、高稳产品种。

(三)制定和应用《旱地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油菜蚜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等配套生产技术和高效制种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田间鉴评油菜双低不育系 3 个,育成审定油菜品种 4 个;制订云南省地方标准 2 项;

发表论文 4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截至 2014 年,“云油杂 10 号”在省内及贵州、广西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 150.39

万亩,并首次进入南亚国家尼泊尔试种。2012-2014 年累计推广 123.99 万亩,增产菜籽

2140.58 万千克,新增产值 11889.83 万元。

Page 5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2 —

高产、高蛋白半无叶豌豆品种“云豌 8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何玉华 联系电话 13888504741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云豌 8 号”选育是在豌豆资源抗病、抗逆评价方法改进及遗传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来

自国内外 1600 余份豌豆种质资源构建的遗传丰富多样的筛选群体,成功拓宽了亲本遗传

背景育成。成果有效应对了云南及中国西南、西北和华南近 1000 万亩的豌豆产区,常年

遭受干旱及病虫危害胁迫导致产量损失率高达 10-30%的问题。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高产。

(二)高蛋白。

(三)抗病、抗逆性强。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发表论文 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云豌 8 号”2010年进入生产应用。2012-2014 年生产应用面积累计达 72.2 万亩,平均

干籽粒产量 235.5 千克/亩,平均增产率 18.2%,平均新增产量 36.2 千克/亩;累计新增产

量 2619.1 万千克干籽粒;累计新增产值 9882.7 万元。2014 年应用面积占云南省适宜播种

区域生产面积的 15.78%。

Page 5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3 —

小桐子种质创新和良种选育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林业

联 系 人 李文昌 联系电话 13033357429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干热河谷地区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为研究对

象,针对产业开发中高产、高油小桐子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需求,开展种质创新、良种

选育及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小桐子的分布、考察,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

创新、配套栽培及标准化制定的系统研究,形成收集资源最多、选育良种含油量最高、研

究较为系统全面的科技成果,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推广应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范围广泛。

(二)良种选育技术研究成效显著。

(三)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选育出小桐子良种 6 个;编写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9 篇。制定

实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和种苗等级标准。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建立了小桐子良种母本园 400 亩,繁殖园 800 亩,良种核心示范基地 500 亩,繁育优

良种苗 256 万株;2012-2014 年,在云南及缅甸推广应用 17.13 万亩;应用配套栽培技术

改造低产林 12.59 万亩;农业总产值 11417.60 万元。

Page 6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4 —

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 3 号”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符明联 联系电话 13708703226

通信地址 昆明市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开发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花生产业对抗旱、耐瘠、高产稳产、适宜套作、油食兼用优良品种的迫切需

求,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地方品种进行种间杂交,筛选育成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

新品种“云花生 3 号”。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以一粒传育种技术快速纯化选育而成,聚合了高产、优质、稳产、耐荫、抗旱、

耐瘠等优良性状,是我国登记的首个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

(二)适应性广,既可净作,又可与辣椒、玉米、甘蔗等粮经作物套作。

(三)打破云南小粒花生连片高产纪录,经济效益显著。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育成登记国内首个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4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自 2008 年示范推广以来,“云花生 3 号”累计种植面积 69.45 万亩,新增产量 1500.06

万千克,新增产值 12950.34 万元。其中,近三年应用面积 57.08 万亩,增产 1213.18 万千

克,新增产值 10709.10 万元。集成品种和配套技术在云南、贵州、海南等我国小粒花生

产区及缅甸等毗邻东南亚国家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6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5 —

红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花油两用新品种选育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刘旭云 联系电话 13008696648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我省乃至国内红花产区缺乏无刺、高色素、高产、高抗、高品质品种问题,

经 20 余年努力,收集获得 52 个国家红花种质资源 4700 余份;发掘优异种质 1580 份;选

育出 3 个无刺、高色素、高产、高含油量和高亚油酸含量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制定两

个地方标准。选育的红花新品种适宜云南省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和金沙江及其支流

的河谷地带(海拔 1000-1600m)、冬季干旱地区及新疆等北方地区的夏季种植。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引进和收集国内最多的红花种质资源,有 1744 份和 406 份红花种质资源分别

进入国家中长期种质资源库。

(二)完成 2648 份种质资源的评价并发掘优异种质 1580 份。

(三)开展红花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完成 2 项地方标准

的制定。

(四)选育 3 个高红色素红花新品种(系)。

(五)主编《红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及《红花种质图谱》。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制定地方标准 2 项;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1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辐射和带动红花品种、栽培技术在省内外主栽区规模化应用。2012-2014 年累计示范

推广面积 59.7181 万亩(云南累计推广 30.0521 万亩,占省内红花面积的 90%;新疆累计

推广 29.666 万亩,占当地红花面积的 28.3%)。3 年来红花实现农业总产值达 14.053 亿

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选育红花品种在新疆种植,生育期比新疆当地

品种提早 15 天左右,花瓣产量提高 35%,种籽产量提高 20%。

Page 6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6 —

云南亚热带牧草新品种选育 拥有单位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支撑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美艳 联系电话 15288221048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滇中产业新区东郊小哨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云南热带、亚热带草山草坡可利用牧草品种匮乏,以当前推广的主要牧草品

种和乡土牧草资源为依托,选育适宜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牧草集约化生产、草田轮作、林

草复合利用和草地植被恢复等的高产牧草和饲用灌木等新品种。研究相关草种良种繁育、

栽培管理、产业化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并建立示范基地及相应技术规范。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根据盈江危地马拉草生长发育规律及养分变化动态,从饲草供应的季节互补性角度,

提出通过危地马拉草与其它热带牧草合理搭配,建立云南热区饲草的全年均衡供应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登记国审牧草品种 2 个,进入国家区试饲用灌木品种 2 个,筛选出有较大开发利用前

景的三叶草属种质资源 17 份,培育鸭茅属牧草新品系 8 个;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08-2013 年,饲草全年均衡供应体系、喜马拉雅葛藤栽培利用、白刺花、一年生牧

草草田轮作技术等累计推广种植面积 3.35 万亩,促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改善了亚热带

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对奶水牛业和肉水牛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Page 6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7 —

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王继华 联系电话 0871-65892602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延长线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入股;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百合、马蹄莲等主要球根花卉为对象,围绕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种球繁育技

术、切花高效生产技术、种球采后处理设备五个产业关键技术环节,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

成果。成果形成科企联动机制,实现云南主要球根花卉生产区的全覆盖,并辐射带动品种、

技术和设备在省内主栽区及越南等国规模化应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成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收集资源 329 份,开展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二)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突破,打破了我国百合品种一直由国外垄断的产业格

局。

(三)育种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 4 项育种创新研究。

(四)建立了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技术和标准。

(五)研制种球分级机等 5 类种球采后处理设备,达到国际同等产品水平,成本大幅

下降,解决种球采后处理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问题。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育成百合、马蹄莲等球根花卉新品种 34 个,获植物新品种权 29 个;获授权国家专利

16 项,其中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制定国家标准 2 项、行业和地方标准各

1 项;发表论文 6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3 年间累计示范及辐射面积 7.69 万亩,总产值 22.7 亿元,新增产值 17.33 亿

元,新增利润 2.77 亿元。成果研发的标准、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实现规模化应用,并部分

推广到国外,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6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8 —

自主产权新品种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杨春梅 联系电话 13368713967

通信地址 昆明市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提升完善 4 个低耗高效繁育专利技术,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流行品种高

效组培繁育技术产业化示范,解决百合、香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切花新优品种繁殖率

低、污染控制难、扦插生根率低及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成本高、批量上市难等问题。

成果形成工业化的花卉组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平均生产成本和综合能耗降低 25%,优

质种苗率提高 10%,生产周期缩短 15%。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百合通过激素和环境调控建立外植体直接诱导小鳞茎和通过胚性细胞团和胚状

体诱导小鳞茎的两种高效诱导途径,外殖体诱导形成小鳞茎效率提高 10 倍以上,每片鳞

片诱导小籽球可到 150-200 个,培养 3 个月后,瓶球周径可达 3cm 以上,提高了百合小

鳞茎生产效率,缩短了繁育周期。

(二)满天星采用经继代培养后的满天星茎段,诱导出根原基后进行微型扦插,增殖

率达 10.2 倍,成苗时间只需 18-20 天,优质苗达 92%以上,生产成本降低 17.8%,满足了

批量种苗集中供应的产业需求。

(三)非洲菊离体叶片诱导培养出不定芽,叶片在培养 1 个月时诱导率和增殖率分别

为 85.4%-85.9%和 34.9 倍,解决了现有非洲菊在组培快繁生产中存在的繁殖速度慢、种

苗质量差等问题。

(四)香石竹利用增殖苗的茎尖、茎段和茎基材料瓶外一次性微型扦插成苗,不需二

次移栽,克服了传统组培生产易污染、苗细弱易倒伏的问题,使繁殖系数提高 3-4 倍,缩

短生产周期 11-15 天,生产成本降低 20%,成活率保持 90%以上。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2 个,申报香石竹新品种权 7 个;发表论

文 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公司在马来西亚、新疆、山东、云南等地建设了 5 个科技示范基地;生产推广满天星、

非洲菊、百合、香石竹优质种苗 1600 万株(球);开展了技术培训;新增就业人数 106

余人,新增产值 2000 多万元。

Page 6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59 —

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应用 拥有单位 云南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克勤 联系电话 0871-65034878

通信地址 昆明市翠湖北路 2 号云南大学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线虫生物防治中基础薄弱、生防菌毒力不高等关键问题,通过研究,揭示微

生物侵染线虫与线虫对微生物防御的分子机制,发展线虫生物防治中的基础理论。成果应

用于作物病原线虫的生物防治。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通过研究报道圆盘菌新属 2 个,新种 19 个。

(二)揭示细菌对线虫先吸引后毒杀的“特洛伊木马”新机制,进一步报道了群体感应

系统对细菌侵染线虫的调控机制。

(三)揭示以寡孢节丛孢为代表的捕食线虫真菌从腐生到寄生的基因调控网络,为食

线虫真菌从腐生到致病的生活史转换理论做出了贡献。

(四)揭示食线虫真菌侵染性丝氨酸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结构和功能,为食线虫真菌

毒力基因的遗传改造提供了靶点。

(五)发现 Daf-16 在线虫对抗真菌侵染及表皮损伤中发挥正调控作用,报道了

Daf-16/FOXO 转录因子参与线虫 C. elegans 表皮天然免疫的调控新机制。

(六)从嗜热真菌中发现一类新型杀线虫先导化合物大环内酯化合物,其中 2 个化合

物的作用与目前国际上最好的杀线虫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相当,且结构式显著小于阿维菌

素,更利于人工合成。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2 项;发表 SCI 论文 5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建成一支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作物病原线虫研究团队,引领了我

国作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开发的线虫生防产品正在进行不同实验地点、不同

作物线虫病害的防效评估,并继续扩大田间实验的规模。

Page 6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0 —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陈福寿 联系电话 15969587653

通信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的严重发生和危害,防治过程中依赖化学农药

导致小菜蛾迅速增长的抗药性,进而恶性循环地促使农户防控小菜蛾大量使用乃至滥用农

药,并进一步导致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恶化等一系列的经

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开展了半闭弯尾姬蜂室内繁殖和田间释放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半闭

弯尾姬蜂室内繁殖技术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成功引进与小菜蛾同源的优势天敌资源半闭弯尾姬蜂,并取得在云南省的田间

释放定殖成功,并通过自然增殖和扩散扩大其分布和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作用。

(二)建立半闭弯尾姬蜂室内扩繁关键技术。

(三)半闭弯尾姬蜂在云南 9 个州市成功释放应用,并在释放区域定殖成功建立了稳

定的自然种群,释放定殖后建立的稳定种群成为自然条件下半闭弯尾姬蜂的活体资源库。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4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主编专著 2 部,参编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通过释放应用,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为 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减少 60%-80%左右。

2011-2013 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180 万亩,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16 吨,节约农药及

应用成本 1.64 亿元,总经济效益 2.41 亿元。

Page 6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1 —

优质家蚕及高抗病桑树新品种及产业化配套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陈松 联系电话 0873-3860077

通信地址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省蚕蜂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我省桑树品种适应性差、对褐斑病抗性弱,缺乏桑园专用农药和综合防治技

术、蚕品种不适应省力化需要的情况,育成抗逆、高产、优质的家蚕新品种“云蚕 9 号”、

“云蚕 10 号”和抗褐斑病桑树新品种“云桑 3 号”,筛选出高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 8 号”。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具有高抗逆性和高产性。

(二)成果幼虫五龄盛食期的体色、雌雄斑纹区别明显,蚕体匀整强健,性状稳定。

(三)对桑褐斑病有中等抗性。

(四)制订了不同地理、气候类型蚕区的全年防治技术方案。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云蚕 9 号”、“云蚕 10 号”、“云桑 3 号”通过省级新品种审定和登记;制定地方标准 3

项;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3 年,推广家蚕新品种“云蚕 9 号”14870盒、“云蚕 10 号”13520盒,桑树新

品种“云桑 3 号”0.79万亩,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 8 号”5.22万亩,推广示范桑

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9.96 万亩,带动项目区 12.49 万户农户亩桑新增蚕茧 21.19kg,累

计新增鲜蚕茧 11278 吨,新增产值 4.48 亿元。

Page 6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2 —

云南木薯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娄予强 联系电话 15184810829

通信地址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 51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云南木薯品种及栽培技术严重滞后的问题,开展木薯种质资源引进评价、优

良品种筛选、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品种与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建立资源数量最多、

标准的云南木薯种质资源圃,筛选出适宜云南木薯产区的优良木薯品种 6 个,形成良种良

法配套的云南木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展品种与技术规模化应用。在云南省红河、临沧、

普洱、文山、保山、德宏等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成应用, 成果应用覆盖率达 95%以上。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省内首次建立资源数量最多、标准的木薯种质资源圃,并对保存资源开展系

统评价。

(二)成果创新云南木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形成适应云南生态多样性的木薯高产高

效栽培技术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出版专著 1 部,参编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临沧市沧源县等地推广应用,

2012-2014 年累计示范推广 26.22 万亩,新增鲜薯产量 15.73 万吨,新增产值 2.48 亿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6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3 —

云南山地油茶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拥有单位 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林业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林业

联 系 人 苏智良 联系电话 0871-65011576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沣源路 1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引进、吸收省内外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技术,结合云南实

际,从良种选择、良种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种植技术、密度控制、幼树施肥、结果树

施肥、幼树整形修剪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云南地区油茶丰产栽培管理的整套技术;

从油茶低产林划分标准、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林分结构优化、良种化改造等方面进行研

究,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流程和成熟配套的技术措施。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首次在云南省开展窄叶西南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适宜云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和

滇中地区发展的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工作。

(二)首次在云南省开展云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油茶油脂积累过程的研究。

(三)开展云南地区油茶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四)开展云南地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形成技术规程 1 项;出版专著 2 部,编写技术资料 2 套。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云南省营建 9150亩示范林,在梁河、建水、广南等 8个县推广应用面积达 54.714

万亩,新增销售收入 2.32 亿元,新增利润 1.36 亿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7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4 —

云南干制辣椒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龙洪进 联系电话 13708848617

通信地址 昆明市北京路延长线 223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主要针对云南干制辣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和方法、栽

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的

新品种、研究的新技术在干制辣椒种植区域都可推广使用,应用范围广。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收集到国内外辣椒种质资源 1831 份,其中国外资源 705 份;筛选出优良资源

128 份,其中珍稀资源 75 份。

(二)选育出 6 个高品质、丰产抗病的干制辣椒品种,首次实现对传统主栽品种丘北

辣椒的逐步更新换代。制定了辣椒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选育出胞质雄性不育系 2 个、恢复

系 7 个,创制优异辣椒育种材料 16 份,全部为高配合力的亲本材料。

(三)首次构建系统完善的云南干制辣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创新干旱缺水区域

干制辣椒集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创新微基质假植漂浮育苗技术;创新双株合理密植栽培

模式;创新缓释平衡施肥技术;发明一种新的快速分离辣椒疫霉菌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制定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及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以上技术经选

择、链接,集成为云南干制辣椒安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6 项;选育出辣椒雄性不育

系 2 个;制定地方标准 2 项;发表论文 1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2-2014 年,成果选育的新品种、集成的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 84 万亩,种植部分

新增产值 6.1 亿元,加工新增产值 2.4 亿元。

Page 7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5 —

反季马铃薯超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于德才 联系电话 13388859299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北郊黑龙潭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对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多种技术进行集成,是一项良种与良法结合的高产技术,同

时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其核心关键技术是将专利进行有效集成,依据云南秋冬季

节的气候特点与病害发生规律,提出马铃薯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措施,为生产无公害马铃

薯提供技术保障。成果适用于云南省马铃薯秋冬作区。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通过技术集成,实现反季节马铃薯的超高产。

(二)从耕地、播种、施肥、培土、收获等方面,实现反季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降

低生产成本 30%。

(三)实现反季马铃薯的规模化生产,为生产标准化提供了可行依据。

(四)建立马铃薯高产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实现良种、良法的结合。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4 项,申请国家商标 1 项;制定企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依托该成果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在丽江建立“滇芋 2”种薯繁育基地,在

镇沅、景东、景谷、勐海、石屏、建水、开远等地指导企业、合作社 30 余家,累计种植

5000 亩,直接经济效益 1500 万元。产品远销北京、河北、武汉等大中城市,得到消费者

高度评价。

Page 7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6 —

光子生态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拥有单位 个人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个人自主研究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满石清 联系电话 18388293858

通信地址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光能转换,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转变为波长为 400-480nm 的蓝紫光;将紫

外、蓝光、绿光、黄光和部分红光转化为 600-680nm 的红橙光,使它们与叶绿素的吸收

光谱相匹配,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改变产品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成果将转光技

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结合起来,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种植技术。该成果可应用于大棚种植作物。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将转光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完全不喷施农药,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

(二)克服土地轮作问题。

(三)节约养分和水资源。

(四)可开展立体综合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我国大棚种植面积约为 5000 万亩,每年的薄膜用量约为 200 万吨,成果的推广应用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Page 7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7 —

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邓军 联系电话 15187312008

通信地址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灵泉东路 36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为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该成果开展甘蔗良种示范筛选、繁育推广和

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除草膜、光生降解膜等新型物资技术的研发。在旱地蔗区,集

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秋冬植蔗、地膜覆盖、蔗叶还田、槽植栽培”等现有生产技

术,研究形成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水田蔗区,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

地膜覆盖、蔗叶还田、配方施肥”等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

术。成果适用于我省甘蔗糖料生产县,可为我省糖料蔗核心基地的综合农艺措施推广提供

技术支撑和服务。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研发形成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光生降解膜、除草膜等新型物资技术。

(二)集成创新甘蔗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研究形成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旱

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4 项;制定地方标准 2 项;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认定 1 个;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14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3 年,在全省大力推广双高甘蔗新良种、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和

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促进甘蔗糖料基地县增产甘蔗原料 229.59 万吨,蔗农增收

9.64 亿元;增加蔗糖产量 28.93 万吨,增加工业产值 17.36 亿元,增加税收 1.16 亿元。

Page 7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8 —

云南咖啡产业提升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垦总局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洪波 联系电话 13988222521

通信地址 云南省瑞丽市目瑙路 36 号 电子邮箱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包括咖啡建园技术、良种选育、复合栽培技术、高海拔种植技术、种苗繁育技术、

施肥技术、修枝整型及大田嫁接换冠技术、主要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初加工工艺技术。

系统制定了从咖啡园地建设、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初加工工艺、产品分级、

杯品等咖啡生产全过程的系列标准,初步构建云南咖啡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良种推广应用面积达到咖啡种植面积的 90%以上。

(二)提出云南西部地区提高小粒种咖啡种植海拔高度范围及高海拔种植技术。

(三)开展咖啡锈病流行规律、小种特性研究和咖啡品种抗锈评价。

(四)改进小粒种咖啡湿法加工工艺技术。

(五)在国内率先系统构建云南咖啡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审定良种 1 个,认定良种 1 个,注册登记新品种 5 个;制定云南省地方综合标准 1

项,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3 项,修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被咖啡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及 20 万农户广泛应用,2009-2011 年新增鲜果 36

万吨,新增经济效益 7.2 亿元。

Page 7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69 —

牛肝菌等四种珍贵野生食用菌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

拥有单位 楚雄州林业技术推广站

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楚雄州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林业

联 系 人 杨彝华 联系电话 0878-3871865

通信地址 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在产菌山林推广承包管护模式、实行专人管护的基础上,应用保护育菌技术和规

范化采收技术,对牛肝菌等四种珍贵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其中,保护育菌技术

包含规范化管理、生态学管理、留种、播孢播种、覆盖物覆盖等技术,增加林地菌种含量,

调控菌塘温湿度,物理方法防治鸟鼠昆虫的危害,提高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质量。规范化

采收技术包含按各类野生食用菌收购标准科学合理采收,使用正确的采收方法,使野生食

用菌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野生菌山林承包专人管护经营 8 种模式。

(二)生态保育促繁技术。

(三)规范化采收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5 项,获授权 3 项;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6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实施对楚雄州野生食用菌质量、产量提高,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公司进行技

术转化及产品加工新技术研发,经济效益增长明显;上缴利税共计 10800 万元。

Page 7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0 —

石斛种植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垦总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李桂琳 联系电话 13578296780

通信地址 云南省瑞丽市目瑙路 36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开展中药石斛优良品种选育、工厂化育苗技术、有机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和种

植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选育出 7 份品质优良的石斛资源,获得 4 个新品种保护;研究制定

石斛组培快繁技术和扦插育苗技术;确定不同种石斛的生长特性,集成石斛有机化种植技

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石斛组培苗生产方式。

(二)创新品种选育技术。

(三)石斛有机化种植技术集成推广。

(四)石斛种植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6 项,获授权 2 项;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2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推广种植石斛面积 3534 亩,石斛有机化种植建成占地 500 亩的石斛标准化生产

示范园,在全国 2.6 万种植农户中广泛推广应用,增产 200 公斤/亩,管理成本降低 850

元/亩。与省内外 45 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石斛有机化种植技术推广。

Page 7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1 —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经济林果筛选及栽培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科院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德 联系电话 0878-8225661,

13577816169

通信地址 云南省元谋县南城街 150 号省农科院热区所内 电子邮箱 Ynzhangde2004@

sina.com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引进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资源 97 份,筛选出适宜经济干热河谷种植并具有开发

利用前景的枣、龙眼、芒果、火龙果、阳桃、辣木等主要经济林(果)6 个种,筛选适宜

在干热河谷林果行间种植的玉米、番茄、大豆、花生、紫花苜蓿及柱花草 6 个种。集成干

热河谷主要林果抗旱高效栽培模式 2 套,创制以女性为主的“参与式”干热河谷农业水资

源管理模式 1 个。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筛选出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的枣、龙眼、芒果、火龙果、阳桃、辣木等 6

种经济林果。

(二)创新经济林果的抗旱种植技术。

(三)创新经济林果的高效栽培模式。

(四)创制以女性为主的“参与式”干热河谷农业水资源管理模式 1 个。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3 项,获授权 1 项;获绿色食品认证 6 个;参编出版专著(年鉴)1 部;

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拥有单位建立了“干热河谷主要经济林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点

4 个,面积 3950 亩;2012 年以来成果推广应用 14.03 万亩(其中 2014 年推广 5.62 万亩),

每亩经济效益 5513.3—8737.7 元,实现产值超 6 亿元,新增销售收入 30585.1 万元。

Page 7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2 —

昌宁红工夫红茶 拥有单位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保山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何晓丹 联系电话 0875-7128978

通信地址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达丙路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在对工夫红茶成分、品质、功能性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工夫红茶制作

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通过对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参数的

技术调整、新设备的改良,研发出的昌宁红工夫红茶比传统滇红香味更加多样,口感更加

鲜爽醇厚。成果主要应用于饮品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成果将两种茶叶有机结合,研发出高香红茶新品种,在技术上打破常规,实现

了茶叶加工的产业化。

(二)成果汤色艳丽,香气鲜郁高长,带有熟香,滋味浓厚鲜爽,口感有一定刺激性,

回味甘洌,比传统滇红香味更加多样,口感更加鲜爽醇厚。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外观设计专利 8 项;2015 年获云南省重

点新产品认定。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研发成功后,公司 2014—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36584 万元,出口创汇 651 万元;

累计带动茶园 20000 余亩,带动农户 25000 余户,促进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具有良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7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3 —

黄壳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拥有单位 临沧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临沧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淡水渔业

联 系 人 梁云安 联系电话 0883-2149355

通信地址 临沧市临翔区南天路 202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对黄壳鱼的外形指标进行计数和测量,通过野外调查、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

育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黄壳鱼人工繁殖。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开展黄壳鱼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理学、生态学、行为学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实

验。

(二)建立“基地建设→亲鱼采捕→驯养培育→催产受精→孵化培育→养殖销售(包

括增殖放流)”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路线。

(三)完成黄壳鱼的苗种培育试验。

(四)进行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的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推广应用试验。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 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已实现黄壳鱼池塘养殖年产量达 70 吨以上,库区网箱养殖年产量达 100 吨以上,

新增产值 564.7 万元。在填补临沧市人工养殖土著经济鱼类空白的同时,对全省土著经济

鱼类开发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积极促进和示范作用。

Page 8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4 —

暗色唇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拥有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淡水渔业

联 系 人 潘晓赋 联系电话 0871-65191652

通信地址 昆明市教场东路 32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利用野外引种的暗色唇鱼作为亲本,探索其人工驯养、繁殖、苗种培育、疾病防

治、人工放流标记等一系列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暗色唇鱼的人工增殖放流技术,应用

于暗色唇鱼的养殖推广;将产出的暗色唇鱼鱼苗放流野外,用于恢复和重建野外种群,具

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解决暗色唇鱼从野生到池塘环境的适应问题。

(二)解决亲鱼在塘养环境下生殖功能的紊乱问题。

(三)建立暗色唇鱼的亲鱼培育体系。

(四)掌握人工催产、授精、孵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等系列技术。

(五)建立从幼苗到成鱼各阶段的鱼病防治体系。

(六)建立暗色唇鱼的精/卵和仔稚鱼的质量评价体系,并探索了精子的冷冻保存和

细胞培养技术。

(七)探索暗色唇鱼标记放流方案,为其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奠定了基础。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1 项,获授权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已繁殖出暗色唇鱼苗种 400 余万尾,在 5 个养殖基地进行推广养殖,输送鱼苗 300

余万尾,产生 800 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暗色唇鱼回归原产地有利于恢复暗色唇鱼的野外种

群,重建其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Page 8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5 —

CTC 红碎茶加工工艺 拥有单位 龙陵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保山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1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维成 联系电话 13769064318

通信地址 云南保山市龙陵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使用 CTC 工艺即压碎(Crush)、撕碎(Tear)、揉卷(Curl)(每分钟 70-700 次

压碎及撕碎叶片),快速破坏茶叶细胞结构,并将碎叶片快速揉捻卷绕压迫成为颗粒状后,

再进行发酵及烘焙干燥制成红碎茶。适宜在云南省保山、临沧、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

大叶种茶产地推广应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由三联 CTC 改用四联 CTC 工艺,及设计安装卧式造粒机取得成

功。增设一台细齿 CTC 机,产品颗粒细胞破碎率由原来的 80%提高到 85%-89%,茶汁

外溢充分,红碎茶特有的浓、强、鲜特征更显突出。设计安装卧式造粒机工艺,颗粒紧实

圆滑,成粒好,正茶率由原来的 80%-85%提高到 85%-90%,同级别产品每千克增值 1.2

元。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制定行业标准 1 项;申请国家商标 2 个;发表论文 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明显,保山市三县新增单产 70 千克,新增总产 1430 万千

克,总经济效益 10439 万元,CTC 红碎茶每千克较传统红碎茶增值 6.6 元。辐射带动保

山市三县茶园 20.43 万亩,受益茶农 32 万人。

Page 8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6 —

出口型罐藏洋蓟新品种深加工控制氧化褐变与安全生产品质集成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王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岳康 联系电话 13078705527

通信地址 昆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加工型洋蓟新品种人工智能繁育、绿色种植生产示范推广、洋蓟全花苞优质

罐藏食品全过程控制氧化褐变、安全生产、品质调控等 10 多项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中试示

范,突破繁殖系数低与商品率低、生育生长期长、氧化褐变与微生物感染、保质期短、商

品价值低等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和突出问题,构建完善领先的出口型洋蓟新品种深

加工品质调控与安全生产工艺控制技术体系、产品认证管理体系,提高洋蓟专业化生产与

全过程控制安全保障技术水平。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通过出口型洋蓟新品种绿色高产栽培、全过程控制深加工贮藏保鲜、微生物技术与食

品科技等 20 多项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全新工艺路线,开发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绿

色优质全花苞洋蓟高端罐头食品。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制订技术标准 1 项,技术规程 2 项;发表论文 3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通过加快中试示范,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公司获得欧美客户长期订单突破 1 亿美元。

Page 8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7 —

出口型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深加工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王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昆明市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岳康 联系电话 13078705527

通信地址 昆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结合国际消费市场需求,在前期研发基础上,围绕出口型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深

加工及产业化目标,解决了出口型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落

后、原料控制技术水平低、安全生产不稳定、品质难以提高等难题,建立了先进的符合国

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工艺技术体系、安全生产质量体系、产品检测体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法国青刀豆高端罐藏食品工艺技术并推广应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有效提高了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安全性、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延长保质期(4 年),

产品直接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制定技术标准 1 项,企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3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应用于法国青刀豆生产,综合效益良好。

Page 8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8 —

微生物生根剂 拥有单位 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王娟 联系电话 18788598153

通信地址 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宏路 49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枯草芽孢杆菌 B9601-Y2 为主要成分,利用微生物发酵液为基础,打破种子休

眠、促进种子发芽及插条生根,提高插条成活率,适用于大蒜浸种破除休眠、玫瑰等花卉

插条生根。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成果是微生物发酵产品,易溶于水,成本较低,能明显提高产量或增加树势,

对后期植株有明显促进生长作用。

(二)利用微生物发酵液为基础,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及插条生根,有效提

高插条成活率,具有高效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成功应用于生产,已销往丽江永胜、玉溪江川、哈尔滨等地,实现销售收入 15

万元。在丽江永胜、玉溪江川、禄劝大蒜产区浸泡大蒜,进行破除休眠和促生长试验,试

验效果明显。

Page 8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79 —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和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黄应昆 联系电话 13508733369

通信地址 云南省开远市灵泉东路 36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世界性种传甘蔗病害(宿根矮化病 RSD 等)危害和防控,为解决甘蔗种苗

脱毒问题,研究实用高效的甘蔗种苗脱毒技术,从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研制和技术

研究、生产流程、技术规范、推广应用等层面,对温水脱毒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示范,总

结形成成熟的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方法和脱毒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制定标准化技

术规程。建成我国第一家研发型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车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

心专利。成果适宜全国甘蔗优势区域推广。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在国内首次研制出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方法及设备。

(二)在国内首次建立甘蔗种传病害宿根矮化病菌 EM、I-ELISA、TBIA、PCR 等检

测方法和技术体系,明确 RSD 致病性。

(三)研究形成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制定标准化技术规程。

(四)建立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繁殖和示范应用体系,形成温水脱毒种苗配套高

效综合栽培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5 项,获授权 1 项;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 2 项;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

文 1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1-2015 年累计推广温水脱毒种苗 119.4 万亩,平均亩增蔗 0.8 吨,共增蔗 95.52 万

吨,按吨蔗价 420 元计,实现农业增收 40118.4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8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0 —

新型核桃青皮脱离机 拥有单位 昆明山德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经开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杨家杰 联系电话 0871-65387923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路 403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入股;许可使用;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利用耐磨防腐的高弹性橡胶,采用正面、侧面动态挤压及搓拧技术和干法机械脱

皮,达到青核桃不用分拣大小都可以加工的效果,且脱皮效率高,脱皮后的核桃具有品相

好、青皮剥净率≥95%、破损率<1%、损失率<1%等显著特点。成果替代了传统的核桃

青皮脱皮方式,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正面、侧面动态挤压和搓拧技术在核桃青皮脱离过程中的应用。

(二)利用橡胶弹性及干法机械技术,解决了核桃大小不均匀和提高脱净率等问题。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各 1 项,申请国家商标 1 个;制定企业标准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是为了取代传统手工去除核桃青皮而开发的小型机械设备,产品的销售对象为广

大的核桃种植农户和集镇上做农户产品加工的企业。成果使用后,改变了传承近千年的手

工脱皮加工传统模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核桃种植农户带来实惠,得到市场好评。

2014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17.78 万元。

Page 8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1 —

乳用牛良种选育及种质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中科胚胎工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经开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王姝瑭 联系电话 13888987660

通信地址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希陶路 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良种奶牛快繁技术和良种奶牛选育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建立良种奶牛选育及

种质创新技术体系,包括:精子性别分选技术、活体取卵与优质胚胎生产技术、胚胎性别

控制技术、胚胎质量鉴定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奶牛 MOET 育种方案、早期标记选择技

术、种公牛选育和种母牛选育技术。通过奶牛良种绿色环保养殖关键技术组装与集成,建

立高效、优质、健康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建立现代化奶牛良种活畜及种质生产、供应基地,

包括 TMR 饲喂系统、机器挤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现代疾病防控和动物保健系统、智

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解决了品种和养殖过程长期存在却未能解决的源头问题和瓶颈问题。

(二)建成云南省第一个热带、亚热带集良种乳畜及种质生产、供应、技术为一体的

现代化示范基地。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建立技术规程 12 套,企业标准 10 项;发表论文 8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贵州、四川、江西、河南、黑龙江及广州、深圳、昆明、大理、红河、德宏、

保山、文山等地成功运用,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8905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8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2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现代农业

联 系 人 张富强 联系电话 1388877099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落索坡邮政局旁 650201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结合云南省及我国西南边境监测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要动物疫病的实际

需求,在云南省家禽主产区(昆明、玉溪、大理、楚雄)、边境地区(红河、西双版纳、

德宏)14 个不同规模养殖场,开展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病原及抗体同步监测和系统防控;

建立病毒不同进化分支毒株抗原性评价及疫苗毒株筛查技术,对现场流行毒株抗原性进行

评价,分析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抗原匹配性,指导选择适宜疫苗进行免疫或筛查鉴定新

的疫苗毒株;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 H5 亚型病毒多信息高通量分析鉴定技术,及时获得现

场流行毒株完整的病原、遗传及免疫相关的背景信息;研究建立面向基层、服务企业、经

济有效的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个性化、区域化防控和净化技术,提高疫病防控和净化的针

对性、实时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立禽流感 H5N1 亚型病毒不同进化分支毒株抗原性评价及疫苗毒株筛查技

术。

(二)建立禽流感 H5N1 亚型病毒多信息高通量分析鉴定技术。

(三)实现多病原(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及主要免疫抑制病)的同步监

测和系统防控。

(四)构建针对不同养殖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地域、不同饲养规模、不同家禽种类

的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个性化、区域化防控和净化技术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制订技术规范 3 项;发表论文 1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在云南省家禽主产区、边境地区区域应用示范,减少直接经济损失 6592 万元、间接

经济损失 16647 万元;14 个规模场(企业)应用示范,家禽死淘率降低 5.1-7.5 个百分点,

蛋禽产蛋率提高 1.2-1.8 个百分点,增加产值 4778 万元,减少直接经济损失 5141 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 9729 万元。

Page 8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3 —

第三部分 社会发展科技(20 项)

Page 9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4 —

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系统研究与防控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大学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环境保护

联 系 人 段昌群 联系电话 1388890678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 2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系统模拟分析,制定了流域面源污染削减的系统方案,集成

和研发了针对设施农业、村落污水、富磷区山地和坡地及坝平地的径流控制和面源削污技

术,并进行综合工程示范,提炼了各类技术进行应用的规程与导则,为解决滇池高原湖泊

面源污染形成了技术支持,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滇池水环境企稳向好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高原湖泊水质的陆域保障及恢复生态学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推动了我国高原湖泊农村面

源污染防控能力提升。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系统诊断分析了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整体特点,掌握了流域面源污染源和

输移情况的基本规律,填补了国家重点治理湖泊—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缺乏整

体数据支持的空白。

(二)首创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与景观格局优化、集成分区与过程节点控

制的技术路线,形成的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方案得到全面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三)创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整装技术体系,并在典型区域成功进行规模

化工程示范,提炼形成防控各类农田面源污染的技术应用指南,实现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

术的集成创新。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16 项;发表论文 4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示范区化肥施用量减少 15%~30%,面源污染输出量减少 35%以

上;水土资源利用率提高 20%~60%以上。成果形成的系列技术,在农业环保方面推广面

积达到 180 万亩以上,在生态建设方面推广面积达到 1600km2 以上,新增收入近亿元。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9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5 —

长江中上游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环境保护

联 系 人 纪中华 联系电话 13987883572

通信地址 云南省元谋县南城街 150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根据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进行针对性模式建设,模式恢复、重建内容既独立进行,

又有机统一,建成 3 种模式:一是重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即自然禁封(恢复)+

侵蚀沟治理(重建)模式,重点体现社会—生态效益;二是中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

即土壤治理(恢复)+农林牧复合经营(重建)模式,重点体现生态—经济效益;三是轻

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即资源筛选(恢复)+特色水果开发(重建)模式,重点体

现经济—社会效益。成果对干热河谷的退化特征、退化机理、模式的科学评价、系统的土

壤特征、水分特异性、自然资源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为干热河谷极端困难地带—侵蚀沟的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模式。

(二)对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模式,更注重物种的生态功能与治理区的气候、土壤、水

分、养分等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既重视生态效益,又强调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在重度、中度、轻度退化系统上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重点建成特色资源的高效

利用技术体系。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6 项;形成技术规范 13 个;出版专著 2 部,技术丛书 8 册;发表论文 63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885.40 亩,植被覆盖率提高 42.5%,土壤侵蚀模数减少 41.40%—

62.88%。推广辐射 4208 亩,经济效益增加 2.76 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9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6 —

干热河谷坡耕地节水抗旱种植集成模式 拥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环境保护

联 系 人 张德 联系电话 13577816169

通信地址 云南省元谋县南城街 150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引进和筛选出适应干热河谷节水效益型作物品种,集成优化干热河谷旱坡地灌溉

方式、墒面覆盖方法、横坡水平沟种植和立体种植等坡耕地节水技术;集成优化干热河谷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复合种植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将筛选的作物品种结合节水抗旱

技术和复合种植模式应用于云南省红河、怒江、玉溪、楚雄、临沧等地区及国内外同等海

拔的干热河谷地区,效果明显。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节水效益型作物栽培技术。

(二)创新坡耕地节水抗旱耕作技术。

(三)创新坡耕地粮经作物高产高效模式。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出版技术丛书 1 册;筛选区域节水效益型粮经作物 10 余个,优

化种植技术 6 项,研发节水抗旱种植技术及模式 3 套;发表论文 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拥有单位在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建立灌溉型坡耕地节水技术集成与种植模

式示范面积 600 亩;建立雨养型坡耕地节水抗旱技术研究及粮经作物高产高效模式试验示

范面积 450 亩;干热河谷农业灌溉用水管理面积 900 亩。在同类地区所有技术应用辐射推

广面积 45000 亩,新增产值 28320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9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7 —

濒危植物翠柏的解危保育及退化天然林恢复技术 拥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取得时间 2011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资源环境

联 系 人 廖声熙 联系电话 13577178310

通信地址 昆明市白龙寺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我国翠柏面积急剧减小,分布的数量质量大幅度降低,濒危程度加剧等问题,

从种质资源收集、核心种质创建、种苗繁育和退化天然林保育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阐明

翠柏的致危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危保育和繁殖技术,促进翠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成濒危植物翠柏的资源地理分布电子图件和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二)建立首个翠柏优良种质资源库,提出翠柏需要重点保存的核心种质方案。

(三)对翠柏繁育系统进行研究,提出翠柏种子采集储藏和繁殖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四)对翠柏木材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评价,提出解除翠柏濒危状态的技术途径。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制订行业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1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宁洱、墨江、昌宁、普洱、安宁、易门等地大规模推广种植翠柏上万亩,直接

产值 2000 多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翠柏林地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

模数减少 80%以上。确保濒危植物翠柏植株的良好繁衍和健康生长,促进翠柏的有效保

护和合理利用,对我国其他树种的保育和退化林分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Page 9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8 —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取得时间 2012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生物技术

联 系 人 黄遵锡 联系电话 13708761109

通信地址 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师范大学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廉价的地沟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提高转化率,降

低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成本。成果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可再

生、环境友好的能源,有利于减少餐桌安全隐患。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脂肪酶特点:低温(15—40℃条件下酶活力大于 80%)、偏酸性(适用 PH 范

围 4—10)、酯合成酶活力高、耐甲醇、成本低(是现有同类脂肪酶价格的 1/80)。

(二)工艺特点:酯交换反应在常温即可进行,反应时间短(48 小时内完成)、转化

率高(大于 95%)、反应后酸值在 1.0 以下、反应过程能耗低、设备成本低、无污染。

(三)成果工艺可广泛适用于不同酸值、不同质量的原料油,如:纯脂肪酸小桐子油、

菜籽油、蓖麻油、餐饮泔水油、地沟油等。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 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按年产 1 万吨生物柴油规模、95%得率计算,可利用餐饮废油 1.06 万吨,按每吨生

物柴油售价 7000 元计算,1 万吨生物柴油产值为 7000 万元,在保证原料充足的条件下,

预计年产 1 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税为 2000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9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89 —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 PtPdRh 准确测定技术

拥有单位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贵研催化剂责任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环境保护

联 系 人 方卫 联系电话 15808757672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路 98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为解决机动车尾气排放致霾治理用催化剂中和催化剂废料中高活性和高价值贵金属

铂、钯、铑含量准确测定问题,成果开展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含量准确测定系

列技术研究,取得多项先进技术,各项检测技术检测精度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制备了用于铂、钯、铑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国家级标准样品 1800 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

此类标准样品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主要应用领域为分析化学领域:机动车

尾气排放净化催化剂和石化催化剂及其废料中铂、钯、铑含量准确测定及检测质量控制、

设备量值溯源及校准、人员培训、实验室能力验证比对。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含量光度法准确测定技术。

(二)引入碲共沉淀分离技术将铂、钯、铑从复杂的基体溶液中分离出来,避

免了测定干扰,建立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含量电感耦合离子体发射

光谱的准确测定技术。

(三)建立并优化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国家级标准样品的研制工艺。

(四)搭建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检测平台。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1 项;制订国家标准 1 项,企业标准 2 项;发表论文 18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贵研催化剂责任有限公司、贵研资源(易

门)有限公司、湖南永兴贵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煌盛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

推动了催化剂和资源回收利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在汽车尾气所致雾霾治理决

策方面提供准确抽查数据,产业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Page 9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0 —

全自动太阳能烘干系统 拥有单位 云南楚雄优豪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楚雄优豪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新能源

联 系 人 张成杰 联系电话 18187830777

通信地址 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富民工业园区东升路 888 号

附 42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以太阳能集热供热方式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针对阴雨天和夜晚没太阳光照的情

况,系统配置有空气能热泵辅助加热设备。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吸热后直接转化为高温热风

对烘干房内产品进行加热烘干,同时太阳能集热器内部添加新型 PCM 相变储热材料,最

大限度利用太阳光能量资源。成果采用全电脑数控自动运行方式,针对太阳能集热部件和

空气能辅助设备进行系统综合控制,实现太阳能、空气能、烤房内部温湿度控制的自动切

换,全自动无人值守化运行。成果主要应用于烟草、魔芋、核桃、药材等农副产品的烘干

加工。既可作为成套新设备推广,也可对原有已建烤房进行升级改造。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太阳能热风集热器的研发。集热器内部不走水,也不需进行二次换热,系统运

行节能效率更高。

(二)相变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风集热器内填装相变储热材料,重点解决相变材料

的单位储热能力和材料相变性能衰竭问题,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三)PLC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确保太阳能热源和空气能辅助热源的合理切换,精

准控制烘干所需的温度、湿度,自动进行排湿、除湿、加湿处理。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立足于服务“三农”,主要应用于烟草、药材等农副产品烘烤。节能环保、实用

高效,既促进农民增收,又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9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1 —

用于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的逆变控制系列产品 拥有单位 云南晶能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新能源

联 系 人 傅定文 联系电话 13888181703

通信地址 昆明市西山区(二环西路与昆安公路交汇处)滇

池柏悦 4 幢 29 层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通过模块化应用光伏扬水逆变控制系统,在日照强度快速变化时,保证系统有效

平稳运行,大幅提升光伏扬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应用复合泵智能控制技术,使

不同天气情况下光伏扬水系统持续抽水的适应性大大提高;通过使用真空吸水自动补水取

水技术,改善光伏水泵工作环境。成果可应用于生活用水、光伏农业、农业灌溉、林业浇

灌、海水淡化、沙漠治理、草原畜牧、景区喷泉、水处理工程等行业与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实现太阳能阴天、早、晚功率不足时的最大功率利用,采用快速最大功率跟踪

(Q -MPPT)技术和新型变频技术和复合泵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在太阳板方阵输出功率的

不同功率段选择性地启动水泵。

(二)使用真空吸水自动补水取水技术,实现不同水源点取水的高可靠性。

(三)通过物联网遥信遥测遥控技术,实现对光伏扬水系统的遥信遥测遥控,可以在

Windows、Android 系统上对上下水位、系统参数进行无线信号的远程监控管理。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企业标准 1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解决了国内外 100 余个科技示范点和科技抗旱点上万余人生活用水、上万余头大

小牲畜饮水及几十万亩农田、果林浇灌问题。已实现销售收入 1565.06 万元。经济和社会

效益明显。

Page 9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2 —

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 拥有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医疗卫生

联 系 人 李炯明 联系电话 13708416552

通信地址 昆明市滇缅大道 374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围绕尿路结石、泌尿生殖系肿瘤、前列腺增生、女性尿失禁等常见多发疾病的微

创手术治疗开展研究,率先将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取石、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腹腔镜

手术、女性尿道悬吊及盆底重建等微创泌尿外科技术引进我省,对各种技术进行系列创新

和改进,建立了安全实用的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体系。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立了安全实用的经皮肾镜取石规范手术方法。

(二)首创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前先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分支以阻断膀胱前列腺

动脉供血的手术方法。

(三)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肾和输尿管癌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等方面作

了系列的创新改进,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

(四)在国内外创新性开展急诊回肠代输尿管手术。

(五)成功开展小儿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和经皮膀胱取石术。

(六)创新性开展个体化的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手术。

(七)创新开展经皮穿刺肾脏引导、输尿管镜取石或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手术

方法。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专利 2 项;参编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1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国内 300 余家医院应用成果开展微创泌尿外科手术 50 余万例,通过减少手术创伤、

手术痛苦、手术出血、缩短住院康复时间等,使广大患者从微创手术中受益,为患者节约

超过 10 亿元的医疗费用。成果为微创泌尿外科技术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云南的普及和发

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9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3 —

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应急检测技术 拥有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人口与健康

联 系 人 孙强明 联系电话 68335165

通信地址 昆明市茭菱路 935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制备了登革病毒四个血清型通用的 NS1 单克隆抗体,研制了酶联免疫试剂

盒。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临床发热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浓度的 NS1,早于 IgM

检出时间。利用纯化的病毒抗原,初步建立登革病毒 IgG 抗体检测方案及试剂。构

建登革病毒基因标准对照,研制出患者血清及实验样本中的登革病毒定量拷贝数检

测试剂盒。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制备获得登革病毒四个血清型通用的 NS1 单克隆抗体。

(二)研制 NS1 早期蛋白酶联检测试剂盒。

(三)初步建立登革病毒 IgG 抗体检测方案及试剂。

(四)研制患者血清登革病毒定量拷贝数检测试剂盒。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3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患者血清登革病毒定量拷贝数检测试剂盒”已在实验室完成对临床患者血样 2 个批

次的检测,获得较理想效果。成果正在转化应用阶段,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ge 100: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4 —

三七夏草复方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前预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天秀植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昆明经开区管委会 取得时间 2010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联 系 人 王沛 联系电话 13910720630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 139 号 A2 栋 403 室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运用专利提取工艺,从云南三七中提取纯度达 95%以上的人参皂苷 Rg3、Rh2,

大大降低了从红参中提取人参皂苷 Rg3、Rh2 的成本,将人参皂苷 Rg3、Rh2 与虫草菌丝

体配伍后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成果可应用于肿瘤辅助治疗。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确定了从三七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人参皂苷 Rg3、Rh2 技术可行。

(二)通过对三七夏草复方药物的血清溶血素试验、三七夏草复方药物对免疫抑制模

型小鼠 TFN-Y、TNF a、IL-2 的影响试验,显示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三)采用 HPLC 法测定三七夏草复方药物中人参皂苷 Rg3、Rh2 和腺苷的含量,基

本能控制产品质量。

(四)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体重增加,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

(五)成果对乳腺肿瘤、黑色素瘤的抑瘤率达到 49%。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1 项;发表论文 5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依托成果形成的产品“天秀牌”天原秀胶囊在全国多地销售,对治疗肿瘤具有辅助作

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101: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5 —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油新产品 拥有单位 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评审

推荐单位 楚雄州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3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联 系 人 梁文伟 联系电话 18287858178

通信地址 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构建了红球藻产业化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了一套从藻种到产品研制的完整生产工

艺流程和系列技术:采用二步串联工艺培养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从游动细胞阶段快速扩繁

实现生物量倍增,然后调节到不动细胞阶段实现虾青素高效积累,并通过研制开放式与密

闭式培养装置、敌害生物生态防治、细胞物理破壁、干燥、超临界 CO2 提取和功能物质

保护与产品研制等系列技术,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雨生红球藻藻粉、虾青素油

剂和水溶性新产品等。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首次采用红球藻在低温和避光条件下干法高效破壁方法、湿法红球藻藻泥高压

均质细胞破壁技术,避免高生物活性成分氧化分解;建立起雨生红球藻冰冻真空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技术。

(二)获 40 个国内外具有地理隔离的雨生红球藻野生单克隆株,建立起国际上最多

的该藻种质资源,拥有世界该藻>80%的藻株种质。

(三)研制出适宜于该藻不同阶段工程培养的关键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 项;饲料企

业生产审查合格证 1 项;获犹太洁食 SKS Kosher 认定,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

表论文 24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形成的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 440 万元。成果对微藻产业具有推动作用,经济和社

会效益明显。

Page 102: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6 —

水蛭中药口服饮片 拥有单位 云南海瑞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保山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联 系 人 张德林 联系电话 18087570138

通信地址 昆明市西山区南亚风情第壹城 C 座 1201 室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选用水蛭中水蛭素含量最高、药效最优的菲牛蛭鲜体为原料,经过冷冻干燥制成,

是传统中药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的现代全新型中药口服饮片。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

了传统炮制方法对水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问题。成果法定标准收载于《云南省中药饮片

标准》(云 YPBZ-0199-2013)。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成果采用我国现有独家低温冻干技术对鲜品水蛭进行炮制加工,避免了传统

炮制工艺对水蛭素类有效成分的破坏,最大限度保存有效成分,保证临床用药的疗效。与

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成果具有活性成分更高、便于携带、易于患者服用等优点。

(二)成果主要指标抗凝血酶活性分别为 380U/g、354U/g,远远高于 2010 年版《中

国药典》中水蛭项下规定的 16U/g,临床使用疗效显著。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3 项,外观设计专利 2 项;申请国家商标 5 个;发表论文 1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公司现有按国家 GAP 标准建设的水蛭生态养殖基地 300 亩,温室自动化养殖车间 2

栋(约 2000m2),年产鲜体水蛭 20 吨,可生产水蛭中药口服饮片 6 吨,年产值达 2 亿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103: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7 —

开放式医疗信息集成系统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电子信息

联 系 人 刘利军 联系电话 13608843004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景明南路 72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由基于 WEB 的统一权限认证、医疗信息集成中间件软件、基于 WEB 的电子病

历管理系统、基于 WEB 的 WADO 应用服务器、基于 WADO 的 DICOM WEB 浏览器软

件、医疗信息多维分析(OLAP)系统、医疗费用远程终端触摸查询、中医处方打印管理、

数字医疗集成九个子系统构成。应用系统可将医疗业务层中各个子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集

成,再向集成系统中的资源层或其他外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可为各级主管部门

和医生预防、诊断、治疗重大疾病提供辅助智能决策手段及数据支撑。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采用开放式多层体系结构。

(二)综合评价与平衡多种安全控制技术,设计并实现统一安全控制模型。

(三)引入研究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多维度数据分析技术、案例推理技术

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软件著作权 9 项;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在多家医院应用,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211 万元,利税 90 万元,经济和社会效

益明显。

Page 104: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8 —

未来 10 至 30 天云南省灾害性天气预报应用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气象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气象局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省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气象技术

联 系 人 王学锋 联系电话 13888721630

通信地址 昆明市西昌路 7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许可使用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 10 至 30 天延伸期天气预报开展业务应用研究,获得延伸期时段内影响天气

过程演变的主要异常信号,建立了数理统计预报和气候动力数值模式预测产品降尺度预测

模型,开发了云南省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预报流程。成果主要应用于气象预

报预测领域,主要产品为 10 至 30 天延伸期天气预报,可在防灾减灾、科学利用有利天气

条件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通过对影响云南地区 10 至 30 天天气过程的异常信号研究,发现云南夏季降水

及冬季气温具有明显的低频振荡特征;在国内开展 MJO 对未来 10 至 30 天天气过程预报

的研究,建立了基于热带 MJO 传播信号的云南未来 10 至 30 天降水异常预测模型以及西

伯利亚高压的低频振荡对云南冬季低温天气预测模型。

(二)以天气分型为基础,借助国家气候中心对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实时监测结果,建

立具有理论依据,又有相对清晰的物理机制的统计预测模型;同时开展了 T63、T106 谱

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测产品的统计、动力—统计降尺度解释应用方法研究,建立云南未来

10 至 30 天基于谱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降尺度解释应用预报模型,对云南延伸期预

报准确率有明显提高。

(三)建立云南未来 10 至 30 天延伸期预报流程,基于大气低频信号演变、数理统计、

动力模式产品释用方法,建立云南延伸期天气预报模型,并形成业务系统,填补了云南延

伸期天气预报业务的空白。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7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于 2012 年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所提供的预报产品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大量

的延伸期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在防灾减灾、科学利用有利天气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Page 105: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99 —

液微萃取技术在食品与环境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评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生物技术

联 系 人 杨亚玲 联系电话 13888316388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景明南路 72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为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液液微萃取技术,扩大了萃取剂、检测目标

物分散剂及检测目标物种类,减少了有机溶剂用量,提高了环境友好度,缩短了萃取时间,

降低了浊点,操作更为便捷。成果应用于复杂基体食品、环境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衍生化分散液液微萃取研究,把现有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萃取非极性成分拓展

到中等极性目标物,从原来萃取农药扩大到抗生素、真菌毒素、抗氧化剂、塑化剂等。

(二)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EO-9、DC-193 为浊点萃取剂,用于食品中塑化剂、抗

氧化剂、激素、真菌毒素、重金属等的萃取。

(三)建立离子液体 1-丁基-3 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正丁醇/水、离子液

体 1-丁基-3 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 癸酸/水超分子溶剂体系,用于食品中激素

残留、重金属残留及双酚 A 萃取。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 25 项;制订云南省地方标准 1 项;发表论文 49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经多家企事业单位试用,得到一致好评,部分技术用于云南省地方标准、烟草行

业标准的制订及修订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Page 106: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00 —

面向中小城市智慧公交关键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交通运输

联 系 人 杨敏 联系电话 13608874110

通信地址 昆明市官渡区拓东路石家巷 9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宣传推介;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适合中小城市公交出行需求分析的 OD 调查方案,设计出

基于重力模型的能真实反映出行需求的 OD 矩阵算法;构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以改进

型为主生成型为辅的线网优化模型;结合在线地图,创造性地提出两点间规划替代生成算

法,建设了动态的可视化线网优化平台;研制了采用优势互补方案的通用型公交车载和电

子站牌,实现车辆与管理中心和电子站牌之间的“会话”功能;以 SVM 支持向量机模型为

基础,加入时间段、天气、节假日三个维度,建立了混合到站模型,实现误差在 1 分钟以

内的车辆到站预测;建立了以 GPS 数据、地图数据和到站预测模型融合的公交动态调度

系统。成果为中小城市智慧公交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公交线网优化设计:实现对公交线网“总行程最短、费用花费最少,提高公交

线路覆盖率、降低线路重复率”的优化设计。

(二)智慧公交服务体系设计:实现车、站牌和调度中心三者之间的“会话”。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发表论文 1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通过使用该成果,2012 年—2014 年,玉溪公交公司经营收入实现年 3.5%的递增,玉

溪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从 15%提升至 20%;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从 65%提升至 80%,

公交到站准点率提升至 97%。

Page 107: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01 —

昆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技术 拥有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单位自主立项 所属领域 建筑工程

联 系 人 王晓燕 联系电话 0871-63173151

通信地址 昆明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 188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技术服务;合作转化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研发攻关,通过模拟分析、方案比选、方案优

化,完成昆明软土地区两类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体系研发,并获得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和知

识产权,为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借鉴和工程示范。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首次在近滇池软土区域 23km 超长带状基坑工程中应用“拉森钢板桩+内支撑”

支护技术,研发并形成 “屏风式施打-合拢调桩-振动拔除施工工艺”,形成《钢管内支撑

咬合型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工法》。针对狭长带状深基坑土方开挖的视觉盲区问题、超长

区域腰梁稳定加固等施工关键问题,研发了一系列专利技术。

(二)首次在昆明深厚软土地层中应用“桩+环形内支撑支护结构体系”,通过研发

和设计方案优化,实现 10m 深基坑单层支护技术突破,为昆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难题

提供了良好的工程示范和技术借鉴。

(三)研发在泥炭质土层中添加外加剂和多次复搅复喷的搅拌连续墙新工艺,克服了

深搅桩在泥炭质土中成桩质量差的技术难题。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 项;获省级工法 2 项;发表论文 10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极大地缩短了工期,确保了滇池环湖截污重大民生工程的提前完工,并节约造价

2.3 亿元;圆环内支撑技术开创了省内首次应用的先例,保证了国开行深基坑工程项目的

安全,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对昆明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和推广价值。

Page 108: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02 —

受限域汉语问答系统普适性理论与方法 拥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评价方式 评定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取得时间 2015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电子信息

联 系 人 余正涛 联系电话 13888616568

通信地址 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景明南路 727 号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成果转让;合作转化;宣传推介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针对受限域汉语问答系统不同领域普适性问题,提出面向领域知识自动构建的相

关理论与方法,实现了从非结构化领域文本中自动获取与组织领域知识。提出基于半监督

协同学习及迁移学习的领域问句分类方法,为问句分类模型的领域移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

支撑。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领域实体类答案学习排序方法及融合语篇结构特征的非事实

类答案学习排序方法,为不同领域问答系统提供通用的答案提取学习排序理论与方法,为

实现受限域问答系统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保障。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融合长距离依赖特征的 Markov 逻辑网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提出了基

于最大熵的领域实体关系的抽取方法。

(二)提出半监督协同学习的中文问句分类方法,构建不同分类器协同标记无标记样

本;提出基于特征映射的问句分类迁移学习方法;构建目标领域问句分类模型。

(三)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领域实体类答案学习排序方法;提出融合语篇结构特征

的非事实类答案学习排序方法,依据篇章结构及修辞结构关系提取篇章结构特征,构建非

事实类答案提取模型提取答案。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13 项;发表论文 62 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旅游、交通、金融及电信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Page 109: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 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yn.gov.cnkjt.yn.gov.cn/tzgg/xgwd/201603300003.pdf · 云南省科技厅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IV — — 规模养殖场禽流感及相关传染病防控和净化关键技术

云南省科技厅 2015 年度重点推介科技成果

— 103 —

面向特定领域的语音自动问答系统 拥有单位 昆明大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方式 鉴定

推荐单位 昆明市科技局 取得时间 2014 年

成果来源 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 所属领域 电子信息

联 系 人 毛存礼 联系电话 13888832386

通信地址 昆明市环城东路 50 号昆明理工大学明虹楼 706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合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成 果 简 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成果借助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语音合成等技术,针对不同领域和业务,实现语

音方式接入,并通过对语音自动识别、理解,实现不同的业务数据库或常问问题库的答案

查询,最后经过语音合成并通过业务咨询平台实现语音自动回答。成果可应用于金融、电

信、交通、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电力、公安、政务等领域业务自动咨询服务。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基于领域知识语言模型的通用普通话电话语音识别校正方法。

(二)提出采取基于自然语言问题、短句、主题词、关键词组合的自然语言查询分析

及数据库查询转换方法。

(三)集成面向特定领域电话语音识别、自然语言问题理解及数据库查询、语音合成

软件系统及其硬件平台,构建面向特定领域的语音自动问答系统。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 2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3 项。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成果可通过 APP 的形式嵌入到移动终端,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特定领域的业务自动

咨询服务,相比传统的人工服务方式,能有效提高业务咨询的便捷性和服务质量。面向政

务、医疗、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旅游、餐饮等领域的语音自助咨询服务,具有广阔

的市场需求,已实现销售收入 100 余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