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 附件一 2013 2013 2013 2013 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 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 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 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 (110kV 110kV 110kV 110kV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一、测试范围 智能变电站 110kV 电压等级线路、母联(分段)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二、测试依据 1) 办基建【2013】3 号 智能变电站110kV 保护测控装置集成技术 要求 2) Q/GDW 766 -2012《10kV~110(66)kV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 标准化设计规范》 3) Q/GDW 767 -2012《10kV~110(66)kV 元件保护及辅助装置 标准化设计规范》 4) Q/GDW 396-2012《IEC 61850 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5)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6)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7)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8) Q/GDW《继电保护信息规范》 9) Q/GDW《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10) Q/GDW《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测规范》 11) Q/GDW《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details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1

附件一

2013201320132013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年第三批继电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大纲

((((110kV110kV110kV110kV保护测控集成装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一、测试范围

智能变电站 110kV 电压等级线路、母联(分段)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二、测试依据

1) 办基建【2013】3 号 智能变电站 110kV 保护测控装置集成技术

要求

2) Q/GDW 766 -2012《10kV~110(66)kV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

标准化设计规范》

3) Q/GDW 767 -2012《10kV~110(66)kV 元件保护及辅助装置

标准化设计规范》

4) Q/GDW 396-2012《IEC 61850 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5)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6)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7)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8) Q/GDW《继电保护信息规范》

9) Q/GDW《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10) Q/GDW《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测规范》

11) Q/GDW《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

Page 2: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2

12) GB/T 26864-20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13)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设备唯一性代码实施要求(暂行)》

14) DL/T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1 部分:传输规

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15) DL/T 634.5104-200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4 部分:传输

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网络访问

16) DL/T 860 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

17) 国调中心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调

自(2013)82 号)

保护装置型号请参考以下标准(不做考核):

1) Q/GDW 161-2012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2) Q/GDW 175-2012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

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三、通用部分测试大纲

1、 结构外观检查

1) 机箱尺寸检查

2) 装置不带电金属部分电气连接及接地点检查

3) 装置安全标志(接地标志,防触电标志等)检查

4) 装置铭牌标志和端子号检查

5) 插件涂覆检查

6) 端口检查

7) 硬件架构检查

Page 3: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3

2、 功耗消耗及光功率测试

1) 功耗消耗测试

2) 光口发送功率检查

3) 光口接收功率检查

3、 EMC 电磁兼容测试

1) 1 MHz 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2)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3)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测试

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5)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7) 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

8) 脉冲磁场抗扰度测试

9)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测试

10) 电磁发射测试

4、 环境测试

1) 耐湿热性能测试

2) 运行状态下的高温试验

3) 运行状态下的低温试验

4) 最高存储温度下的高温试验

5) 最低存储温度下的低温试验

Page 4: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4

5、 机械性能测试

1) 振动耐久试验

2) 振动响应试验

3) 冲击耐久试验

4) 冲击响应试验

5) 碰撞试验

6、 电气安全检查

1) 绝缘电阻检测

2) 介质强度检测

3) 冲击电压检测

7、 电源影响测试

1) 电源极性颠倒测试

2) 电源波动影响测试

3) 电源电压暂降、中断测试

四、一致性测试

1) DL/T 860-10 规约一致性测试

2) ICD 模型文件测试

五、六统一标准符合性测试

1) 保护功能配置与标准化设计的符合性测试

2) 端子配置与标准化设计的符合性测试

3) 定值单的符合性测试

Page 5: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5

4) 故障简述、动作报告、故障录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

5) 软、硬压板设置的符合性测试

六、信息规范性测试

1) 保护动作信息

2) 告警信息

3) 状态变位信息

4) 在线监测信息

5) 中间节点信息

6) 日志记录

七、装置内部唯一性代码测试

八、专用功能测试大纲

1、 保护部分

通过(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测试保护装置中各项功能的正确性、

定值精度、时间误差等指标。

1.1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1) 自检功能及软硬压板检查

2)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3) 三段相间及接地距离保护;

4) 零序过流保护;

5) PT 断线相过流保护;

6) PT 断线零序过流保护;

Page 6: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6

7) 三相一次重合闸;

8) 过负荷告警;

9) 低周减载;(可选)

10) 低压减载;(可选)

11) 双回线相继速动保护;(可选)

12) 不对称相继速动保护;(可选)

1.2线路距离保护

1) 自检功能及软硬压板检查;

2) 三段相间及接地距离保护;

3) 多段式电流保护;

4) 零序过流保护;

5) PT 断线相过流保护;

6) PT 断线零序过流保护;

7) 过负荷告警;

8) 三相一次重合闸;

9) 低周减载;(可选)

10) 低压减载;(可选)

11) 双回线相继速动保护;(可选)

12) 不对称相继速动保护;(可选)

Page 7: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7

1.3线路电流保护

1) 自检功能及软硬压板检查;

2) 三段相过流保护;

3) 多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4) 三相一次重合闸;

5) 低周减载;(可选)

6) 低压减载;(可选)

1.4母联分段保护

1) 自检功能及软硬压板检查;

2) 两段充电相过流保护;

3) 一段充电零序电流保护;

2、 测控部分

1) 基本功能测试

2) 量测量采集功能、性能测试

3) 状态量采集功能测试

4) 控制功能测试

5) 同期功能测试

6) 逻辑闭锁功能测试

3、 时间同步及其管理功能

1) 时间同步功能测试

2) 时间同步监测功能测试

Page 8: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8

3) 时间同步状态上送功能测试

4、 保护与测控相互影响试验

在常态下、高低温条件下、EMC 环境下,检查保护和测控功能有无相互

影响。

5、 SV 异常对保护的影响试验

1) 采样延时补偿测试

2) 采样数据畸变、丢帧测试

3) 采样数据品质位标识异常测试

九、动态模拟测试大纲

1、 试验系统

建立 110kV 150km 无互感双回输电系统和 110kV 15km 无互感双回输电

系统。

2、 试验项目

1) 暂态超越试验及 70%处的动作时间测试

2) 区内外金属性故障

3) 发展性故障

4) 经过渡电阻故障

5) 系统振荡及振荡中再故障

6) 系统频率偏移

7) 手合空线及手合故障线路

8) 弱电源方式

9) CT 饱和(常规互感器经合并单元接入)

10) CT 断线(常规互感器经合并单元接入)

Page 9: Chinese 110 KV Substation

9

11) PT 断线(常规互感器经合并单元接入)

12) 直流电源断续试验

13) 检修机制配合性能测试

14) 通讯异常试验

15) 网络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