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公益廣告贊助 用心看世界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遠見雜誌廣告部企劃製作 【 愛的日記 系列 5 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 裏,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聖經詩篇 139 9 節)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公益廣告贊助

用心看世界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遠見雜誌廣告部企劃製作

【 愛的日記 系列 5】

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

裏,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聖經詩篇 139章 9節)

Page 2: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當生活疲憊,生命越感壓力沉重的時刻,此時的

您,該何去何從?

有人選擇當志工,透過生命間的彼此交流,重新

為自己加油打氣。譬如,在電子公司任職的林俊彥,

在擔任志工的過程中,找回了自己隱藏已久的熱情。

譬如,創作面臨停頓的插畫家蔡吉琳,透過志工服

務,在他人的困難裡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空間。

兩人的生命分別走到了需要轉換的階段,也不

約而同地選擇了與視障朋友們交流。他們不僅交到了

好朋友,也看見內心潛藏已久的擔憂與軟弱,因而

得到調整的機會。

聽每個人都是一首歌

10月 29日夜晚,「生命就是愛」慈善音樂會在

板橋藝文中心熱鬧地展演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夜

晚,因為上台表演的大部份是視障者,他們透過音

樂,向在場所有的觀眾傳遞他們對於生命的熱愛。

對林俊彥來說,這也是一個特別的夜晚。因為,

距離他上次擔任志工,已經過了兩年,心情特別愉

快。當天傍晚,他早早就到了後台,找社工員報到,

並仔細聆聽待會要服務的內容。

林俊彥一邊細心地在晚會流程表上標示著「搬豎

琴」、「引導表演者出場」等工作項目的同時,也下

意識地以工作的角度來思考當時的人力配置並不符合

經濟效益。然而,這個念頭才剛閃過,他馬上就提醒

自己:「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親近感受,是沒有辦法用

錢、時間或投資報酬率來衡量的。」當下立刻將人力

分析等職業病拋在腦後,很單純地融入現場,做所有

一切他該做的事情。也就是在這時候,他注意到了

一個小女孩─諼諼。

諼諼一出生就因視網膜剝離而失明,但她自有與

這個世界溝通的方式。她兩歲七個月就可以用鋼琴

彈奏她會哼唱的歌曲,四歲左右就作了自創曲,四歲

十個月時開始學小提琴,多年下來,在多場的公益

活動中都可以聆聽到她悠揚的琴聲。

林俊彥蹲在諼諼面前與她閒聊,發現她的開朗與

健談。有趣的是,諼諼因為看不見,所以她幫班上的

每一位同學都做了一首曲子,用音樂來識別同學們

給她的感覺。林俊彥猜想,「如果有個同學隨時都是

很開心的,那段音樂的感覺可能是輕快愉悅的。」

而諼諼給林俊彥的感覺,就好像是一段很開心的音樂

一樣,非常快樂。

信任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表演節目一項項地進行著,林俊彥問諼諼:「妳

願不願意相信,我可以安全地把妳帶上去?」諼諼

猶豫了一下,反問身邊的母親:「媽媽,妳不帶我上

去喔?」

諼諼母親看了林俊彥一眼,很開心地笑說:「妳

讓哥哥帶妳呀。」

在媽媽的支持下,諼諼答應了。可是,林俊彥又

再問了她一句:「妳信任我嗎?」

Page 3: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我信任你。」

「好,妳信任我。我會用我生命保護妳的安全,

不讓妳跌倒。」

林俊彥逗趣的言語,逗得諼諼哈哈大笑,並安心

地將手交給第一次見面的他。

這是一個信任的過程!林俊彥希望諼諼可以信任

他,他也絕對會照顧好她,可是,這樣的信任需要

花時間建立。如果缺少了這個過程,她也會擔心:

「你真的有心要把我帶好嗎?」所以,他事先跟諼諼

親近、溝通,讓她確定他的重視程度。後來,兩人

走上台的時候,非常自然,一路順暢。

林俊彥認為,做志工其實是一種交流。這樣的

交流並不是給予的過程,而是「你給他、他給你」的

互動循環。而這樣的互動循環,他已經中斷了兩年。

這兩年中,他困在自己的生活裡,直到置身在「生命

就是愛」音樂會的後台,心中的熱情才再度被點燃。

別讓歉意留在心中林俊彥:志工熱情重新被點燃

約莫六、七年前,林俊彥曾和一群朋友到山上去

幫小朋友辦活動,四年前也曾經募了一筆款項,共同

認養育幼院裡的小朋友,並且定期帶他們去看電影、

人體展等活動,為期將近二年。後來,自己及這群

朋友們工作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加上認養的孩子很多

都已長大離院,認養的工作漸漸中斷。之後的日子,

雖然和某些孩子仍有聯繫,可是每次講電話,心裡

總覺得自己「少做了什麼事」、「好像幫不到什麼

忙」,感覺距離越來越遠。有一天,林俊彥接到一個

離院孩子的電話,問他近況如何,他才發現:「怎麼

都是他打給我,不是我打給他?」心裡覺得很虧欠。

這個歉意,整整在林俊彥的心裡藏了二年。

前一陣子,當年與他一起上山為小朋友辦活動的

朋友與他聯繫,提起了志工體驗的活動,心中那股

「想要為別人做些什麼」的心意再度被撩起。他想

參加,卻有個關卡過不去:當年的志工團隊已經

散了,只剩一個人的他「真的可以持續性地幫他們

一些什麼事情嗎?」後來,他思及「如果不做的話,

大概又會像過去兩年一樣,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自己

及工作身上。」而決定參加。

當林俊彥出現在音樂會的後台時,忘記了自己,

全心全意地做著眼前的服務工作,整個晚上都非常地

快樂。後來,他還進入視障者家長協會,擔任報讀、

製作教具的工作。在這裡,他認識了另一位志工體驗

者蔡吉琳。

教具幫助視障者連接世界

蔡吉琳學的是插畫與美術,經常接觸顏色、對色

彩也非常敏感。她在前往協會的前一天,還在思索著

如何與他們分享色彩。譬如,如果當天她想跟他們

說:「今天天氣很好,天空是藍的,還有白雲,很舒

服。」可是,如果他們沒有看過這些景象的話,該如

何透過語言表達?

林俊彥

業務主管

感想:忘記自己

置身其中

能做什麼就是什麼

蔡吉琳

SOHO

感想:先跟他們當朋友

了解他們的需要

為他們拓展協會以外的視野

Page 4: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就用心去感受吧!

主修插畫的蔡吉琳,美術自然是她的專業。

過去,她曾經思考:如果她的畫能夠為身心障礙朋友

義賣,那該有多好!然而,當天學習製作盲人專用的

教具時感受卻很不同。因為,盲人的教具全部都是

以點字及圖冊來表示,觸覺是重點,她在平面及色彩

上的專業完全派不上用場。

當工作人員慧慈拿出點字版的台灣圖冊,請她

閉著眼睛、以手去撫摸凸起的捷運站與台灣地圖時,

她第一個反應就說:「這個蠻難的。」因為明眼人

只要花三秒鐘看一眼就知道的事情,視障朋友卻要

靠著觸覺,摸出不同的圖形跟材質,才能理解教材的

內容。譬如,一個八分滿與五分滿的水杯,水的部份

要以「突起的點點」材質來表示,八分滿的突起點

比較多,五分滿的突起點比較少。視障者摸到杯子的

形狀,以及代表空氣和水的材質時,就可以知道教材

的內容。

教具,就是幫助視障朋友認識世界、學習工作

技能的重要工具。當下,蔡吉琳發現了製作教具的

重要與難處。

用心在裁剪弧度上蔡吉琳:每個角度都是愛心

當天,蔡吉琳協助製作的是給小朋友專用的

教材。她心想著:「要很準確,不然弧度或角度有

一點點偏差,他摸不出來,反而是害了他。」

當下,一個閃失,剪歪了。

「慧慈,怎麼辦,這個角度剪壞了。」她緊張地

向工作人員求救,擔心在協會財務有限的狀況下浪費

材料。

慧慈笑了笑,與蔡吉琳分享她所知道的點字

問題。以台灣現在的公共建設來說,不論是機場或

醫院,電梯內顯示樓層的點字很多是錯誤的,常有

視障人士因此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找路。對於以觸覺來

辨別方向的人來說,這樣的環境常常讓人感到挫折。

蔡吉琳摸著那一本本的教具,知道協會的人在

教具上花了很多心思。因為他們不但需要花時間做,

還得思考:「教具的材料必須要用什麼材質,才不會

摸一摸就糊掉了,甚至就沒有了。」

閉著眼睛,以手觸摸一頁又一頁的手工教具。

唯有在這樣的時刻,才能點滴領略視障朋友們在生活

上的困難。

失去視力的障礙大還是人心的阻礙大?

慧慈因為女兒視障的緣故,辭掉原本的工作,

進入協會,陪同女兒一起成長。對一般人來說,她們

母女的生活是比較辛苦的。然而,慧慈眼睛閃閃發亮

地對蔡吉琳說:「女兒是上帝給我的禮物。因為她,

我有了更多的學習與看見。」譬如,老師帶小朋友們

出去,大人們都要眼見為憑,反而不是靠心去感受。

可是女兒憑著自己對身邊事物的感受力與專注力,

早早就指出了正確的答案。有時候手一摸到圖冊,

Page 5: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馬上就可以說出她對於台灣地理的新發現,讓身邊的

人對於孩子的學習力驚訝不已!八年來,她常常在對

女兒的驚呼聲中重新看見生命的驚奇。有一天,她女

兒對她說:「媽媽,我是眼盲心不盲!」或許,這句

話出自一位八歲的小女孩之口,她不見得真正理解

這句話背後的深層意涵,然而,對慧慈或是蔡吉琳來

說,這句話就好像是當頭棒喝一樣!

很多人總以為看不見是生命中很大的障礙。

然而,每個人生命當中或多或少不都有些障礙嗎?

到底,是失去視力的障礙比較大,還是環境、人心

阻礙的障礙比較大?視障朋友們知道自己的眼睛看

不見,然而,因自己心的障礙而讓生命困阻難行的

人,知道自己的心看不見了嗎?

蔡吉琳告訴慧慈,她曾經閉眼在家走路。雖然

那是自己的家,也知道前方是平坦的地面,可是當她

一閉上眼睛,心裡就覺得很害怕。即使她鼓起勇氣

走了一小段,仍然感到前方有障礙而連忙張開眼睛。

後來,她才知道那道無形的牆是自己心中的恐懼。

正視生命中的軟弱學習愛與勇氣

一年多前,蔡吉琳因為身體不適,離開了原先的

工作。近一年來,她一邊調理身體也一邊尋找適合

自己的工作。然而,轉職的過程並不順利,常常覺得

沮喪、想要半途而廢,甚至也有畫不出東西的境況。

蔡吉琳的先生鼓勵她,即使暫時找不到適合自己

的工作,與其在家休息,不然擔任志工,為社會奉獻

自己的價值。剛好,她也希望透過與他人多接觸,

為自己靜止的生命狀態,提供一些改變。於是,她踏

出志工生涯的第一步,走入協會體驗。

原本,她還有點擔心不知該怎麼與視障朋友們

相處,如果萬一說話不小心傷了對方怎麼辦?沒想

到,她剛坐下來要為一名弱視、仍有些許視力的女孩

進行報讀時,她就拿著寫有名字的馬克杯晃到她面前

說:「這是我的名字。」兩人說說笑笑,還跟旁邊的

人開玩笑,原本的擔憂也漸漸地卸下。

也就是在這樣的接觸裡,蔡吉琳發現:他們除了

眼睛看不到以外,其實活得很健康,或許,他們的

心理狀態比某些明眼人還健康。視力的限制,讓他們

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學習,可是他們依舊很堅強、

勇敢地面對未來的人生。在他們身上,蔡吉琳看到了

愛與勇氣,也想起了一般人內心的軟弱,反省著:

我們是不是太容易退縮了?

原本抱著付出的心情而來,沒想到竟然先在他們

身上得到了鼓勵,實在是始料未及。

破除觀念上的偏差以他人的生命為榜樣

在「生命就是愛」的音樂會中,有個矇眼體驗,

用意是讓明眼人暫時看不見地走路,以體會視障朋友

們的生活限制。體驗完後,許多人紛紛表達自己內心

的感受。有人說「我們太幸福了,應該感恩」,也有

人說:「看不見很可憐,我們要多鼓勵他們。」

看不見很可憐,是大多數明眼人的想法。然而,

Page 6: 用心看世界 -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 如果沒有黑暗 何來光亮? 看不見的人 反而更能夠用心看世界 讓我們向他們學習 豐盛自己的生命

看不見,真的很可憐嗎?林俊彥和蔡吉琳都不這麼

認為。

林俊彥認為,看不見的確有些不方便,然而,

這些環境上的不公平,只要我們願意伸出手、花點

心思,就有機會可以弭平。如果,始終有人抱著

「可憐」的心態看待,這種觀念上的不公平只會讓

他們越來越小,不會幫助他們越來越大。尊重他們、

與他們交朋友,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蔡吉琳也有相同的看法。因為自己身體不是

很好,所以她可以體會視障朋友們在生活中的不便。

可是,她與視障朋友們接觸後,發現他們活得好

健康,一點都沒有因為自己的不方便而自怨自哀,

反而有很強的意志力去克服這些限制與困難,讓她

學到了很好的一門功課。

黑暗與光亮,黑白與彩色,原是相融的對比。

如果沒有別人的生命當作我們的榜樣,又怎能看到

自己生命的殘缺?讓我們學習視障朋友們克服障礙的

精神,努力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困難。並請記得,伸出

自己的手,彼此互相扶持。

江淑慎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生活訓練組組長

當江淑慎指導林俊彥與蔡吉琳學習如何引導

盲人時,第一句話說的就是:「我們存在的目的,

是讓視障者走路走得很優雅。」這句話讓林俊彥

深感贊同,因為這句話的層次,已經跳脫「安全與

不安全」的範圍,而是身旁有個人可以幫忙看著,

讓視障者可以走路走得很自在。

江淑慎表示,其實很多視障朋友都是有工作

能力的,也大多具有自行前往工作地點的能力。

只是,有時也會迷失方向。如果,大家看到視障

朋友時能夠多多主動問一聲:「你要去那裡?」

對於他們走入社會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兩人經過如此簡單的訓練後,日後在路上遇到

視障朋友,也會問一聲:「我可以帶你嗎?」

眼盲

生活伴隨不方便

心盲

比不方便還危險

向盲眼的人伸手

向心盲的人傳愛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以是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