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侯鈞元 專案經理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 2016/12/20 全球物聯網發展之動態解析與台灣契機 物聯網商機與挑戰研討會

全球物聯網發展之動態解析與台灣契機 · 全球物聯網發展之動態解析與台灣契機 ... 價值的製造決策,將是一大挑戰。另外,網路安全是數位化製造之挑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侯鈞元 專案經理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

2016/12/20

全球物聯網發展之動態解析與台灣契機 物聯網商機與挑戰研討會

1 1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演講人簡歷

• 侯鈞元 Alex Hou

• 現職:工研院IEK 電子組 專案經理

– 負責跨領域研究專案

• 工作經歷:

– 工研院IEK 電子組(8Y)

– 工研院IEK 能源研究組(1Y)

– 工研院IEK 都會研究組(3Y)

共約12年產業分析經驗

• 研究領域:

– 電子產業:含資通訊、穿戴(含AR/VR)、行動、家庭、節能、人工智慧、智慧機器、巨量分析等….

– 城市領域:智慧城市、生態城市、智慧交通…

2 2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IDC(2016/04)

3 3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聯網

三大動態趨勢解析

新模式、新平台、新載具

4 4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新模式: 新服務業模式

5 5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聯網在零售業之新模式 以Customer-centric思維,提供跨通路Seamless體驗

資料來源:Revmetrix (2016/01) ;工研院IEK(2016/04)

How marketers see a customer today.

• 3 Customers

• 1 Purchase

• 33% Conversation

In reality, it is one customer with seamless experience.

• 1 Customers

• 1 Purchase

• 100% Conversation

消費者在實體店面購買消費

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網站線上購物消費

消費者在線上或實體等多種購物通路消費

消費者無論在何處均可以整合性、無縫的購物體驗

未來

In-store

Mobile

On-line

Display Ads Product Video Price

Scan

In-store Demo

Social Sharing

Customer Care

E-commerce Reviews

Search

Email

The Complex Customer Journey

現況

In-store

Mobile

On-line

Display

Ads

Product Video

Price Scan

In-store Demo

Social Sharing

Customer Care E-commerce Reviews

Search Email

Discovery Consideration Decision Evaluation Discovery Consideration Decision Evaluation

6 6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Current

Banking Service

物聯網在金融服務業之新模式 以FinTech技術提供下世代數位金融產品與服務

資料來源:banknxt.com(2015/10);工研院IEK整理(2016/04)

Banking

Payments

Operations

Service

Lending

Trading

Security

M & A

Investing

Built-for-Digital Banking Platform Customers

Customers

FinTech Providers Banking Service

Aggregator FinTech Providers

FinTech Providers

Banking Platform

Customers FinTech Providers Social Network

Banking Interface FinTech Providers

FinTech Providers

The Distributed Bank

The Disintermediated Bank

Scenario 2

全新數位銀行服務架構

Scenario 3

提供整合性金融服務

Scenario 4

社交媒體信用(去中間化)金

融服務

The New Bank

未來

Legacy Banking Platform Customers

The Legacy Bank

Legacy Banking Platform Customers Digital Banking

Interface

The Better Bank Scenario 1

藉數位化來提升滿意度

現況

Bankers

Middlemen

Infrastructure

Branches

Deposits

Traders

Privacy

Advisers

Managers

Future

Banking Service

W/O

7 7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聯網在製造業之發展方向 數位設計與製造模擬、感知連網及智慧軟體、網路安全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2016/04)

數位設計與製造模擬整合將提供彈性生產、快速上市、客製化等優勢,不過也面臨挑戰: • 產品研發創新時程縮短 • 即時生產線監測與預警 • 價值活動、供應鏈優化管理 • 數位生產大數據運用普及 • 生產管理、客戶服務智慧化

數位化製造聯網標準化將是一大挑戰,包括工廠內、企業內部價值活動、企業外供應商與客戶間之網絡。 • 資料傳輸、交換標準化,包括企業

內、供應鏈各企業間行業標準。 • 感測元件、模組、次系統、設備間

M2M數據交換Protocol標準。 • 國際間行業標準的數據規範、比對、

匹配、整合等。 • 產品流通全過程,實現商品追溯,

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

數位設計與製造模擬整合 (Cyber-Physical System Integration)

感知連網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

大數據運用與網路安全 (Big data & Cyber Security)

數位設計/製程 知識/專利庫

客戶規格

產品/製程

設計

模擬/製造產品

實體

製造

快速、彈性、大量客製化

感知、連網、控制及智慧軟體

數位設計與製造模擬

數位化設計與生產流程

工廠物物相連,源源不絕產生大數據,如何運用數據資料,轉換成有價值的製造決策,將是一大挑戰。另外,網路安全是數位化製造之挑戰,包括製造程序參數、企業內部營業秘密、企業外供應商與客戶間之交易等安全事項。 • 大數據分析技術、遠距診斷技術、智慧排程技術。 • 傳輸安全技術、工業聯網防護技術、智慧軟體安全模組。

8 8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聯網在健康服務業之新模式 以智慧照護、健康促進等服務為主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2016/04)

A person‘s daily life records

Sleep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cenarios: • Temperature monitoring

• ECG (Cardiac) monitoring

• Pulse-oximetry

• EEG (Brain) activity

• Sweat sensing

• Skin conductance monitoring

• Stress monitoring

• EMG (Muscle activity) monitoring

• Non-invasive glucose monitoring

• Slow-release drug administering

• Glaucoma monitoring

Sensor Node

Sensor Node

Sensor Node

WPAN/WLAN Gateway

Sensor Node

• Blood pH

• Glucose

• Dissolved oxygen

• Carbon dioxide

• Temperature

• Insulin pump

• ECG

• Heart beat

• Breathing

• Activity

Implant for healthcare

9 9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二、新平台I: 平台經濟

10 10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平台經濟之種類 靠媒合供給與需求兩端而獲利的服務

• 平台為媒合供給方與需求方,以滿足雙方之需求與互利。

• 平台本身不賣產品,賣的是互動,靠使用者與供應商之間的互動賺錢

• 平台的類型

– 1.交易平台,產品之買斷交易。

– 2.共享平台,媒合閒置者擁有之資產,供需求者借用或租用。

– 3.互動平台,供應商同時也是使用者,如社群網站。

阿里巴巴(B2B)

Amazon

eBay

淘寶(B2C)

Apple App Store

iTunes Store

開發者社群 閒置物品共享 Uber

Airbnb

淘寶(C2C)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元件 產品 服務/應用

交易

共享

互動

11 11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平台推展的成功要素

• 平台成功的四大要素

1. 企業存在是為了媒合並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互動

2. 平台需具有網路效應,具有高轉換成本特性

3. 兩邊市場的用戶互相吸引,透過平台促成交易

4. 同邊網路效應:單邊市場用戶人數越多,為彼此帶來的價值越大

• 如何建立平台商業模式:讓供需雙方對接

1. 去除中間屏蔽者,讓資訊透明化

2. 減少影響服務的關卡,提高產銷效率(縮短價值鏈)

3. 捨去高成本因素,以降低成本

12 12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經濟的目標:萬物皆可分享

• 全球企業面對蓬勃發展多元化線上市集競爭,應積極參與合作,目前如汽車業、旅館業、銀行業等

– BMW與JustPark合作、並成立頂級汽車共用公司DriveNow

– Daimler旗下Car2Go擴展至16個北美與歐洲城市,並開發一套全功能交通行動應用程式moovel

– Marriot萬豪酒店與LiquidSpace合作推出萬豪隨選辦公室

– 西班牙Santander銀行與Funding Circle合作互相轉介生意

• 企業以社群為基礎成為客戶支援體系

– Swisscom瑞士電信與打工網站Mila合作,推出P2P客戶服務

• 企業可利用共享經濟充實產品與服務

– 全球人力公司Kelly Services與oDesk(計有450萬自由工作者)合作,解決客戶短期專案工作需求

李開復:「共享經濟才剛開始,大部分服務業都會被顛覆」,並提出5項觀點:1.閒置資源被重新激發;2.傳統時代的資源出租和中介服務將逐漸消失;3.資源「擁有權」和「使用權」拆分;4.共享經濟才剛剛開始;5.世界現在真的平坦了。

13 13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二、新平台II:

虛擬經濟 在另一個世界賺錢

14 14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透過數位雙胞胎工程,建立虛擬世界之替身

• Gartner甫發表之2017十大趨勢之一為數位雙胞胎(digital twins),指實體物體有其能逼真模擬任何運作的數位虛擬物件。

• 通用電氣(GE)正在使用一種建模平台,能在2017年底為其所有製造的產品建立其「數位雙胞胎」,無論是噴射機引擎、風力發電機渦輪或是火車頭;這些實體裝置會被透過一系列模型數位化複製,並在虛擬環境中運作。

資料來源:Gartner, GE (2016)

15 15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淘寶的虛擬世界「造物神」計畫 要把淘寶商城搬到3D VR虛擬世界

• 淘寶開發之DIVA技術,讓普通賣家只需智慧型手機環繞拍一圈就能建立商品的3D模型,讓供應商能夠輕易建立VR商品與商店。

• 淘寶亦開發VR Pay供VR商城內之電子支付平台。

(DIVA,Digital Interactive Visual Augmentation)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2016)

16 16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AR/VR/MR是虛擬世界的連接工具

資料來源:Magic Leap(2015)

MR Mixed Reality

虛擬實境 擴增實境 混合實境

17 17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在虛擬世界和虛擬人物產生經濟活動 AR/VR讓虛擬服務具象化

• 我們早就開始和虛擬世界互動,而這只是一種獲取服務的方式。

• 虛擬人物具有人工智慧與服務內容資料庫,能夠回答商品或服務的細節,進而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如訂購商品、叫車、理財諮詢、外文教學、聊天、專業諮詢等應用。

• AR/VR技術則是讓虛擬世界更為真實、自然、直覺。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1)

VR遊戲畫面

Siri 語音助理

欠缺具體形象

家教老師? 在兩個世界交流

軟體機器人?

18 18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正在打造Social VR虛擬平台 以虛擬替身在虛擬世界進行社交

• Facebook在2016 F8會議上展示了Social VR後,終於知道Facebook為什麼要併購Oculus。Mark認為未來所有人際互動都能夠在VR裡完成,完全不受地理限制。

• Social VR僅捕捉頭部、語言、手部動作,並非完整的人物影像。

• 2016/04展示的social VR僅能有簡單的頭部外型與少量表情。

• 2016/10版本則多了豐富的表情變化,然其實表情是基於對話內容與手勢動作,由系統判斷後給予虛擬表情,而非真正捕捉真實臉部變化。

資料來源:Facebook(2016/10)

2016/04展示 2016/10展示

有表情變化

19 19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未來將有另一個平行世界 兩邊都擁有自己的經濟系統

數位世界

虛擬世界

真實世界

實體環境

現代人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1)

應用服務

透過物聯網裝置

20 20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新載具: 智慧機器

21 21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frame

PC

Internet

Mobile Social Cloud Data

IOT (Ubiquitous)

Smart Machine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5s 2020s

Main

fram

e

大型主機時代,屬

集中式運算,企業

易用導向,

PC

個人電腦時代,主

要為數位化與個人

運算

Inte

rnet

網際網路時代,電

子商務盛行,連網

時代開始

Mobile

行動化、社群網路、

雲端運算與資料分

析時代,連網裝置

與資料量大幅爆發

IOT

物聯網時代,無所

不在的運算與感測,

形成智慧空間

Sm

art

Machin

e

智慧機器時代,人

工智慧普及化,包

含無人車、無人機、

機器人等能自主判

斷、學習之機器.

企業運算導向 個人運算導向 感知運算導向

Corporate Computing Personal Computing Ambient Computing

• Number of Connected Devices

•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0)

電子產業發展之世代演進 物聯網的下一步是智慧機器

22 22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機器新創公司集中在五大領域 深度學習、語音、影像、文字、機器人

資料來源:IEK整理(2016/02)

影像與物體辨識

語音辨識 深度學習

機器人

文字與資料分析

Viewdle

DNNreaserch

Schaft Industrial Perception

Bot & Dolly

Anchovi Labs Quickfire

23 23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開放式個人語音助理將無所不在

• Mobile apps:如果你是App開發者,可以使用WIT.ai的語音服務,讓你的App具有語音控制的功能,讓使用者能夠透過手機發送或執行語音相關命令。

• Home automation:當WIT.ai成功解析了你所送出的語音命令,那麼就可以透過智慧家居設備來執行相對應的動作。

• Wearable devices:穿戴式設備由於體積小,與使用者的輸出入介面受到限制,因此高度依賴語音命令的動作方式。

• Robots:無論是在工廠生產線或家庭、娛樂用的機器人,皆可透過語音方式讓機器人去執行相對應的行為,讓人感覺機器人似乎擁有聽覺與智慧的能力。

• Messenger Agents:目前有許多語音助理的服務,透過對話的方式處理部份help desk的工作,並提供即時性的協助;只要在個人的console上建立完善的語音命令資料庫,WIT.ai也可以作到這點。

語音助理可透過串接第三方服務進行收入拆帳。因此語音助理的角色,正在朝「介面」機器人方向發展,其主要功能是扮演「服務」與「人類」之間的直覺介面。

WIT.ai語音助理在各種終端上的應用

資料來源:Wit.ai;工研院IEK整理(2016/11)

24 24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四種主要機器人類型 工業機器人發展較成熟

工業機器人 專業服務機器人

家用機器人 現場機器人

ABB Robot Softbank Pepper

ASUS Zenbo 廣州衛富科技 反恐機器人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整理(2016/10)

25 25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家用機器人為智慧家庭物聯網之應用載具

• 自然界面指利用人類最基本常用的溝通介面作為人機介面,如自然語言或身體動作。

• 磁吸服務指讓家用服務可以跟隨在家庭成員的旁邊,持續提供服務。

• 無人值守指當家人不在家時,機器人便可以代為巡視家裡,提供保全服務,或是清潔地板、關閉燈光、啟動洗衣機等等。

• 替代人員功能便是以機器人取代真人提供服務。例如以機器人伴讀、陪伴老人、提供教育資訊、監控或逗弄嬰兒,甚至是代為關注瓦斯爐上的火鍋狀況。

• ASUS也將提供Zenbo的SDK與API,供開發者開發各種應用。

影視 能資源 通訊

連網 保全 清潔

教育 陪伴 遊戲

語音助理裝置

基礎家用服務 家用服務智慧化 載具型態

家用服務介接系統

偏好服務 磁吸服務

自然介面 節能

無人值守 替代人員

自走機器人

手臂機器人

串接

串接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1)

26 26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貨物

運輸

• 都市快遞

• 偏鄉離島

• 緊急物資

設備

乘載

• 農藥噴撒

• 電塔架線

• 空中滅火

光學

影像

• 保全監控

• 故障檢測

• 3D建模

無人機在公共、民用、軍用等各領域均有實體效益 未來法規鬆綁下將迅速發展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0)

27 27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四、結論

28 28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下一代物聯網前瞻產品 Gatebox

• 日本vinclu發表全息投影交流機器人「Gatebox」,售價約新台幣8萬,預計2017年12月出貨。

• Gatebox整合全息投影(虛擬經濟)、智慧服務串接(平台經濟)、個人虛擬助理(智慧機器)、跨平台應用(新服務模式)、遙控家電(物聯網)。

資料來源:Vinclu(2016/12)

29 29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聯網的重點在系統、在服務,而不在裝置 產品即服務(Product-as-a-Service)

• 物聯網驅動商業模式從傳統的「交易式銷售」,轉向「產品即服務」模式,而當產品一旦變成一種服務,供應商的商業模式就必須進行調整;

• 提供服務的產品,必須要能取得使用量的資料,以便能合理地向顧客收費,廠商因此必須想清楚感測器的類型與位置、蒐集哪些資料,以及分析資料的頻率。

資料來源: 工研院IEK彙整(2016)

30 30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發展契機:運用新模式、新載具、新平台 促使第三方產業與原有客戶同步升級

客戶關係 台灣高爾夫球具產業

高爾夫球具銷售 高爾夫球消費者

• 台灣高爾夫球具產業全球市佔率高達8成。

• 應吸引原高爾夫球設備業者+

原有客戶一起合作,開發高爾夫球AR/VR應用,形成高爾夫球業者+A/RVR產業+客戶三者共贏。

AR/VR高爾夫球訓練服務

原廠商轉型為服務型企業

台灣AR/VR產業

受益

受益

受益

1.AR/VR應用開發商

2.AR/VR硬體製造商

3.支援硬體製造商

受益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1)

31 31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以5+2政策推動產業為合作對象 運用政府資源

智慧製造產業 創新綠能產業 智慧醫療產業 國防產業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16/11)

新模式 新平台 新載具

32 32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ieknet.iek.org.tw/

以上簡報所提供之資訊,在尖端科技發展與產業變動中,無法保證資訊的時效性及完整性,使用者應自行承擔因使用本簡報資料可能產生之任何損害。著作權歸工研院所有,非經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局部或全部之重製、公開傳輸、改作、散布或其他利用本簡報資料之行為。

謝謝!

侯鈞元 AlexHou

電子與系統研究組

03-5918311

[email protected]

紀昭吟

電子與系統研究組

03-5914451

[email protected]

趙祖佑

跨域創新研究群

03-5914586

[email protected]

陳右怡

電子與系統研究組

03-5912667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