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 气,立秋的到来意味着暑去凉来,意味着 秋天的开始。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 的习俗,你知道立秋的风俗与禁忌吗?而 我们又该在立秋后注意些什么呢?现在, 就随本报一起去看看立秋的风俗与养生 禁忌吧。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 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从文 字角度来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 思。立秋表示禾谷成熟,秋天开始之意,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 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 8 7-9 日之间)。 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 暑去凉来。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 异、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太大,不可 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秋来 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 8 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 9 月上半月华北 (首都北京 9 月初)开始天高云淡;西南北 部、秦淮地区在 9 月中旬方感秋风送爽; 10 月初秋风吹至江南; 10 月下半月,岭南炎 暑顿消; 11 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 州半岛、海南岛北部;而当秋天的脚步到 达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时,己经快 到元旦了。 3 2018 8 17 日 星期五 服务 本版编辑/贺京梅 美编/刘潇雅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 “贴秋膘”。因为在夏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 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 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瘦了当然需要 “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 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 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 炖鸭、红烧鱼等。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 是汉满两族。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 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做好了锅,里面除 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 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 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 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 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 在炖肉的香味里。 山东立秋包饺子 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 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 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 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天津立秋吃西瓜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 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而江南地区的人们 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 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 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 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 免痢疾。 浙江义乌习俗花样多 这里的立秋特色习俗花样多。义乌民间有在立秋时占 卜天气凉热的风俗,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立秋 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农谚则说: “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 吃好饭。”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意 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 谷不丰还会欠收,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又如“秋 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 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 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义乌此 日服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义乌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 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 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江南立秋要“啃秋”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啃秋”,据说可以不生 秋痱子。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 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 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 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 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 西瓜也称之“啃秋”。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 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 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 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 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西瓜 是从西北传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 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 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 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 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 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 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 也有依依惜别之意。 鲁南泗水立秋食西瓜,忌洗澡 民间有在立秋日食西瓜的习俗,据说立秋日吃了西瓜不得 疟疾、腹泻之症;立秋这天还忌洗澡,据说这天洗澡会生秋痱 子。台湾立秋习俗《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 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 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 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 也。”立秋节气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 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 子生孙中状元。 江苏盐城立秋有“摸秋” 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 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 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 此俗相传始于元代。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 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 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 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 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 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 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 “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 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 果在田野里飘香,早诱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 一把瘾。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 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 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 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 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 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 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 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 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 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 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后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 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 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 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 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 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 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吃坚果防疟疾 疟疾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又叫冷热病, 是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 热。预防疟疾,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灭蚊、防蚊咬。科学家 发现,一种叫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帮助儿童免遭疟疾的侵 害,精氨酸的缺乏与人体中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 氧化氮能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进攻。研究人员也发 现,坚果中的精氨酸含量丰富。立秋后,儿童多吃坚果, 能提高机体抗疟疾的能力。 “立秋”,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 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立秋后,在饮食上要 “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 食品可供选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 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 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银耳、梨、芝麻、 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 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 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一些低热量的 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 外,对于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 功能,要多吃些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 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1.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 燥感,应多吃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 食品。 2.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甘味食物有和 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3.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秋季应多吃润肺生津的 食品。 4.三类人群秋季需格外注意。第一类:脾虚患者。脾 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 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 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第二类:胃火旺盛者。平素 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 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 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第三类:老年人及儿 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 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 适量吃点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损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 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 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 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2.注意受凉不感冒。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加上烈夏 过后,贪凉饮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内蕴,受到风 邪,容易使人患上风湿型感冒。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 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注意补水不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 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 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 为准则。 4.注意适量不过 度。秋天是锻炼的 好季节,此时人体阴 精阳气正处在收敛 内养阶段,运动也应 顺应这一原则,运动 量不宜过大,以防出 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 缓、活动量不大的项 目。 本版图文 均来自于网络

白露降 - bjmtgnews.com · 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 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

气,立秋的到来意味着暑去凉来,意味着

秋天的开始。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

的习俗,你知道立秋的风俗与禁忌吗?而

我们又该在立秋后注意些什么呢?现在,

就随本报一起去看看立秋的风俗与养生

禁忌吧。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

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从文

字角度来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

思。立秋表示禾谷成熟,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

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 8月 7-9日之间)。

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

暑去凉来。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

异、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太大,不可

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秋来

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

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9 月上半月华北

(首都北京 9月初)开始天高云淡;西南北

部、秦淮地区在9月中旬方感秋风送爽;10月初秋风吹至江南;10月下半月,岭南炎

暑顿消;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

州半岛、海南岛北部;而当秋天的脚步到

达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时,己经快

到元旦了。

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服务 ■ 本版编辑/贺京梅 ■ 美编/刘潇雅

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立秋的各地特色风俗

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因为在夏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瘦了当然需要

“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是汉满两族。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做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山东立秋包饺子

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天津立秋吃西瓜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而江南地区的人们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浙江义乌习俗花样多

这里的立秋特色习俗花样多。义乌民间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欠收,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又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义乌此日服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义乌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江南立秋要“啃秋”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啃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

鲁南泗水立秋食西瓜,忌洗澡

民间有在立秋日食西瓜的习俗,据说立秋日吃了西瓜不得疟疾、腹泻之症;立秋这天还忌洗澡,据说这天洗澡会生秋痱子。台湾立秋习俗《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节气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江苏盐城立秋有“摸秋”

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

“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早诱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一把瘾。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

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

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立秋后如何调整饮食

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后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吃坚果防疟疾

疟疾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又叫冷热病,是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热。预防疟疾,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灭蚊、防蚊咬。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帮助儿童免遭疟疾的侵害,精氨酸的缺乏与人体中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氧化氮能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进攻。研究人员也发现,坚果中的精氨酸含量丰富。立秋后,儿童多吃坚果,能提高机体抗疟疾的能力。

“立秋”,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立秋后,在饮食上要

“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银耳、梨、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对于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要多吃些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立秋饮食养生小常识

1.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应多吃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2.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甘味食物有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3.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秋季应多吃润肺生津的食品。

4.三类人群秋季需格外注意。第一类: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第二类: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第三类: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立秋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损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2.注意受凉不感冒。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加上烈夏过后,贪凉饮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内蕴,受到风邪,容易使人患上风湿型感冒。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注意补水不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4.注意适量不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本版图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