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08 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 台南 2008 9 5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ilicon-based Solar cell 蔡知達* 陳定鼎* 嚴坤龍* 白明憲** CHIH-TA TSAI TING-TING CHEN KUN-LUNG YEN MING-SING R. BAI *工業技術研究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 Photovoltaics Technology Center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國立交通大學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摘要 為探討矽基太陽電池(Silicon-based Solar Cell)之系統發 電性能,本文分別選用非晶矽(Amorphous, a-Si) HIT( Hetero 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與多晶矽(Poly Silicon, p-Si) 等三種型式太陽電池,進行系統發電性能評估,系統型式為 併聯型(Grid-connected System)發電系統,模組設置方位角為 正南,傾斜角為 10 度;依 97 1 月至 6 月的統計結果,每 kWp 日平均發電量分別為 3.272.82 3 (kWh/d /kWp),整 體系統效率為 5.8213.51 11.97%,以非晶矽系統日平均 發電量較高,但因其模組效率較低,在同系統容量條件下, 設置面積為 HIT 模組的 2.66 倍,為多晶矽模組的 2.23 倍。 關鍵字:太陽電池、非晶矽、HIT、多晶矽、系統性能評估。 Abstract The 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ilicon- based solar cell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Amorphous Silicon (a-Si)Hetero 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HIT) and Poly Silicon (p-Si) are three kinds of solar cells assessed in this study. Three photovoltaic systems are the grid-connected type and installed at due south and inclined at 10 o . System performances were monitore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07. The daily mean yields (DMY) of a-Si, HIT and p-Si systems were 3.27, 2.82 and 3 (kWh/d/kWp), and the system efficiency were 5.82, 13.51 and 11.97%. The DMY of a-Si system is higher than HIT and p-Si, but a-Si cell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lower than other cells. Therefore, installation array area of a-Si is 2.66 times of HIT and 2.23 times of p-Si at the 1kWp system capacity condition. Keywords: Solar Cell, Amorphous Silicon (a-Si), HIT, Poly Silicon (p-Si),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一、前言 能源的需求隨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日益增加,能源 短缺的問題亦日漸浮現,世界各國均積極尋求替代的再 生能源,在眾多的再生能源中以太陽能最具發展的潛 力,因其有潔淨、安全性高與壽命長等優點,為二十一 重要發展的再生能源;太陽電池型式有結晶矽的單 晶矽、多晶矽與 HIT 等,高效率三五族的砷化鎵 (GaAs) ,矽薄膜的非晶矽、銅銦鎵硒(CuInGaSe, CIGS) 碲化鎘 (CdTe) 等,以及有機染料類的染料敏化 (Dye-sensitized)等,結晶矽太陽電池在效率部份表現較 佳且穩定,但目前因上游矽原料缺乏導致成本高居不 下,而矽薄膜太陽電池厚度 2μm ,僅矽晶片基板厚度 的百分之一,因此無缺料之問題,經市場評估,若矽薄 膜太陽電池效率可高於 12% ,其發電成本估計將可低於 US $1/Wp,但由於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效率低且照光 穩定性差,至目前只佔全球太陽電池市場 9.8%,技術 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2MWp ,國內系統設置上大多選用矽基型的單晶矽、 多晶矽、HIT 與非晶矽等太陽電池為主的模組,本文就 以國內的氣候條件,探討矽基太陽電池的系統性能表 現,以提供讀者在系統設計上之參考。 二、系統設置與監測方式說明 本研究系統設置於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 區內(E121 o 02’ , N24 o 46’ ) ,於 97 1 1 日系統正 式開始運轉,系統型式為市電併聯型的發電系統,其規 劃設置表如表 1 所示;本文在模組之選用部份,選擇 Kaneka 的非晶矽、 SANYO HIT Kyocera 的多晶矽 等三種矽基太陽電池之模組,其中 HIT 模組為日本 SANYO 公司專利技術,其太陽電池是以單晶矽與非晶 矽兩種疊而成,吸收的光譜可含蓋更廣,因此 Cell 率達 18.7%,為本文所探討的太陽電池中效率最高,模 組電氣規格與效率之整理如表 2 所述。 系統監測之規劃,在氣象資料部份有日照強度與大 氣溫度,直流側部分有電壓、電流、功率、瓦時與模組 溫度(T-type Thermocouple 每一套系統設置 3 ),交流 測部份有電壓、電流、功率、瓦時、頻率與功因等;量 測準確性上,日照強度之誤差 5%、溫度量測誤差 1℃、功率量測誤差 2%;在資料取樣與記錄部份, 氣象資料 10 秒鐘取樣一筆,每 1 分鐘平均一次並記錄 之,而直交流側的電氣資料與模組溫度均以 10 秒鐘取 樣一筆並記錄之,本文為減少日照強度與電氣資料之統 計分析上的同步性誤差,以平均 5 分鐘內資料為一筆, 來進行分析。 1.系統設置資料表 太陽電池 型式 模組 變流器 系統額定 容量(Wp) 傾斜角 () 方位角 非晶矽 Kaneka G-EA60 SMA SB1700 1620 10 正南 HIT SANYO HIP-210NHE5 SMA SB1700 1680 10 正南 多晶矽 Kyocera KC200GT GS YUASA 4500 4000 10 正南 1620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G/9/G980J003/repository...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 Upload
    others

  • View
    2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G/9/G980J003/repository...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2008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台灣 台南 2008年 9月 5日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ilicon-based Solar cell 蔡知達* 陳定鼎* 嚴坤龍* 白明憲**

CHIH-TA TSAI TING-TING CHEN KUN-LUNG YEN MING-SING R. BAI*工業技術研究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

Photovoltaics Technology Center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國立交通大學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摘要

為探討矽基太陽電池(Silicon-based Solar Cell)之系統發電性能,本文分別選用非晶矽(Amorphous, a-Si)、HIT( 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與多晶矽(Poly Silicon, p-Si)等三種型式太陽電池,進行系統發電性能評估,系統型式為

併聯型(Grid-connected System)發電系統,模組設置方位角為正南,傾斜角為 10度;依 97年 1月至 6月的統計結果,每kWp日平均發電量分別為 3.27、2.82與 3 (kWh/d /kWp),整體系統效率為 5.82、13.51 與 11.97%,以非晶矽系統日平均發電量較高,但因其模組效率較低,在同系統容量條件下,

設置面積為 HIT模組的 2.66倍,為多晶矽模組的 2.23倍。

關鍵字:太陽電池、非晶矽、HIT、多晶矽、系統性能評估。

Abstract

The 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ilicon- based solar cell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Amorphous Silicon (a-Si)、Hetero 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HIT) and Poly Silicon (p-Si) are three kinds of solar cells assessed in this study. Three photovoltaic systems are thegrid-connected type and installed at due south and inclined at 10

o.

System performances were monitore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07. The daily mean yields (DMY) of a-Si, HIT and p-Si systems were 3.27, 2.82 and 3 (kWh/d/kWp), and the system efficiency were 5.82, 13.51 and 11.97%. The DMY of a-Si system is higher than HIT and p-Si, but a-Si cell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lower than other cells. Therefore, installation array area of a-Si is 2.66 times of HIT and 2.23 times of p-Si at the 1kWp system capacity condition.

Keywords: Solar Cell, Amorphous Silicon (a-Si), HIT, Poly Silicon (p-Si),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一、前言

能源的需求隨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日益增加,能源短缺的問題亦日漸浮現,世界各國均積極尋求替代的再生能源,在眾多的再生能源中以太陽能最具發展的潛力,因其有潔淨、安全性高與壽命長等優點,為二十一世紀重要發展的再生能源;太陽電池型式有結晶矽的單晶矽、多晶矽與 HIT 等,高效率三五族的砷化鎵(GaAs),矽薄膜的非晶矽、銅銦鎵硒(CuInGaSe, CIGS)、碲化鎘 (CdTe)等,以及有機染料類的染料敏化(Dye-sensitized)等,結晶矽太陽電池在效率部份表現較

佳且穩定,但目前因上游矽原料缺乏導致成本高居不下,而矽薄膜太陽電池厚度約 2μm,僅矽晶片基板厚度的百分之一,因此無缺料之問題,經市場評估,若矽薄膜太陽電池效率可高於 12%,其發電成本估計將可低於US $1/Wp,但由於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效率低且照光穩定性差,至目前只佔全球太陽電池市場 9.8%,技術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破 2MWp,國內系統設置上大多選用矽基型的單晶矽、多晶矽、HIT與非晶矽等太陽電池為主的模組,本文就以國內的氣候條件,探討矽基太陽電池的系統性能表現,以提供讀者在系統設計上之參考。

二、系統設置與監測方式說明

本研究系統設置於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內(E:121

o02’, N:24

o46’),於 97年 1月 1日系統正

式開始運轉,系統型式為市電併聯型的發電系統,其規劃設置表如表 1 所示;本文在模組之選用部份,選擇Kaneka的非晶矽、SANYO的 HIT與 Kyocera的多晶矽等三種矽基太陽電池之模組,其中 HIT 模組為日本SANYO公司專利技術,其太陽電池是以單晶矽與非晶矽兩種疊而成,吸收的光譜可含蓋更廣,因此 Cell 效率達 18.7%,為本文所探討的太陽電池中效率最高,模組電氣規格與效率之整理如表 2所述。

系統監測之規劃,在氣象資料部份有日照強度與大氣溫度,直流側部分有電壓、電流、功率、瓦時與模組溫度(T-type Thermocouple每一套系統設置 3點),交流測部份有電壓、電流、功率、瓦時、頻率與功因等;量測準確性上,日照強度之誤差 5%、溫度量測誤差 1℃、功率量測誤差 2%;在資料取樣與記錄部份,氣象資料 10秒鐘取樣一筆,每 1分鐘平均一次並記錄之,而直交流側的電氣資料與模組溫度均以 10 秒鐘取樣一筆並記錄之,本文為減少日照強度與電氣資料之統計分析上的同步性誤差,以平均 5分鐘內資料為一筆,來進行分析。

表 1.系統設置資料表

太陽電池

型式模組 變流器

系統額定

容量(Wp)傾斜角

(度)方位角

非晶矽Kaneka G-EA60

SMA SB1700 1620 10 正南

HITSANYO

HIP-210NHE5SMA SB1700 1680 10 正南

多晶矽Kyocera

KC200GTGS YUASA

45004000 10 正南

1620

KSU
文字方塊
KSU
文字方塊
2008 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 台南 2008 年9 月5 日
Page 2: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G/9/G980J003/repository...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2008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台灣 台南 2008年 9月 5日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日射量(kWh/m^2/month)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日射量(kWh/m^2/day)

傾斜角:0 (水平)-月總合 方位角:正南 傾斜角:10度-月總合

傾斜角:0 (水平)-日平均 方位角:正南 傾斜角:10度-日平均

0%

2%

4%

6%

8%

10%

12%

14%

16%

1- 100 101- 200 201- 300 301-400 401- 500 501- 600 601- 700 701- 800 801-900 901-1000 1001- 以

In-plane Irradiance Class (W/m^2)

Irradiance Energy in %

日照強度分佈百分比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Daily Mean Yield (kWh/d/kWp)

a-Si-DMY HIT-DMY p-Si-DMY

表 2.模組電氣規格資料表

三、日射量統計

氣象資料監測規劃上以設置水平(全天空)為參考值與正南傾斜角 10 度(與模組角度一致)來進行比較探討;其日射計(Pyranometer)乃選用符合 ISO 9060 Second Class規範的 DELTA OHM LP PYRA 03;依自 97年 1至 6月的監測結果,如圖 1所示,水平與傾斜角 10度的日平均日射量為 3.5與 3.56 (kWh/m2/d),兩者差異不大,而因太陽軌跡的關係,1~4 月的傾斜角 10 度的日射量略優於水平設置,5~6月則反之。因台灣處於低緯度地區,依圖 2 所示的傾斜角 10 度日照強度(In-plane Irradiance)分佈,在日照強度 500 (W/m2)以上佔 60.6%,而 200 (W/m2)以下佔 12.3%,若以上述的設置條件下,變流器容量與太陽光電組列(PV Array)容量以 1:1的方式配比,有 12.3%太陽光電能量轉換,會因變流器工作於輕載狀態,而會有較高的能量轉換損失。

圖 1.97年 1-6月全天空與 In-plane日射量

圖 2. 正南&傾斜角 10度之日照強度分佈

三、性能評估與討論系統性能評估依 IEC 61730之規範[1],基本之評估

方式有日平均發電量(Daily Mean Yield, DMY)、性能比(Performance Ratio, PR)與系統效率(System Efficiency, ηtot),公式如(1)~(3)所示,

0

/ACE DayDMYP

------ (1)

0

0

/

/AC

I

E PPRH G

------ (2)

ACtot

I A

EH A

------ (3)

EAC:期間交流發電量(kWh)P0:系統額定功率(Wp)AA:組列面積(m2)Day:統計天數HI:期間日射量(kWh/m2)G0:標準日照強度(1000W/m2)

三套系統之日平均發電量如圖 3所示,本文所選用的 a-Si、HIT 與 p-Si三種太陽電池系統,6 個月的平均DMY分別為 3.27、2.82與 3 (kWh/d /kWp),以 a-Si表現最佳,為 HIT與 p-Si的 1.16 及 1.1 倍,主要原因為其太陽電池受溫度影響的程度低於其他兩者,一般結晶矽太陽電池而言,模組溫度升高 1�轉換效率下降約0.4%[2]。模組溫度影響發電之探討,本文以直流發電比(Array Ratio, RA)與模組溫度之對應關係來看, RA為評估組列或模組輸出功率與日照強度之關係,其隱含了直流側的損失(模組因溫度效應而效率下降之損失、模組間匹配的 Miss match 損失、模組表面落塵之效率損失、阻隔二極體導通損失、線損等),公式如(4)所示,在日照強度>800 (W/m2)晴朗無雲的條件下,如圖 4所示,當模組溫度 60℃時,a-Si與 p-Si系統的 RA分別為95%與 84%,若以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方式來分析,a-Si的相關係數為-0.41,而 p-Si為-0.86,其相關性的方向皆為負,即模組溫度越高 PV發電功率則越低,在相關性的強度部份,p-Si較 a-Si強,表示 p-Si較會受模組溫度而影響發電功率; HIT 在此部份的表現,相關係數為-0.87與 p-Si差異不大。

0

0

/

/DC

AI

P PRG G

------ (4)

PDC:組列輸出功率(W)

GI:In-plane日照強度(W/m2)

圖 3. a-Si、HIT與 p-Si之系統各月 DMY

模組Voc(V)

Vmp(V)

Isc (A)

Imp(A)

Pmax (W)

面積(m2)

模組

效率

Kaneka G-EA60

91.8 67 1.19 0.9 60 0.95 6.31%

SANYO HIP-210NHE5

50.9 41.3 5.57 5.09 210 1.25 16.76%

Kyocera KC200GT

32.9 26.3 8.21 7.61 200 1.42 14.05%

1621

KSU
文字方塊
KSU
文字方塊
2008 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 台南 2008 年9 月5 日
Page 3: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G/9/G980J003/repository...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2008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台灣 台南 2008年 9月 5日

y (a-Si)= -0.00 x + 1.05

R2 = 0.17

y (p-Si)= -0.004 x + 1.091

R2 = 0.739

40%

60%

80%

100%

12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PV Module Temperature (℃)

RA

a-Si- RA vs. PV Module Temperature p-Si- RA vs. PV Module Temperature

線性 (a-Si- RA vs. PV Module Temperature ) 線性 (p-Si- RA vs. PV Module Temperature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Syst

em E

ffic

ienc

y

0%10%20%30%40%50%60%70%80%90%100%

PR

a-Si-PR HIT-PR p-Si-PR

a-Si-System Efficiency HIT-System Efficiency p-Si-System Efficiency

y(a-Si) = 1.005 x + 7.634

R2 = 0.989

y (p-Si)= 0.895 x + 7.775

R2 = 0.988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GI (W/m^2)

Array Power (W)

a-Si-Array Power vs. GI p-Si-Array Power vs. GI

線性 (a-Si-Array Power vs. GI) 線性 (p-Si-Array Power vs. GI)

y(p-Si) = 0.895 x + 7.775

R2 = 0.988

y(HIT)= 0.852 x + 10.004

R2 = 0.983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GI (W/m^2)

Array Power (W)

p-Si-Array Power vs. GI HIT-Array Power vs. GI

線性 (p-Si-Array Power vs. GI) 線性 (HIT-Array Power vs. GI)

圖 4.在日照強度 800W/m2以上, a-Si與 p-Si之 RA與模組溫度分佈

如圖 5~6 每日的組列側(直流側)之每 kWp 輸出功率與日照強度關係,a-Si模組因具低溫度係數,且在低日照的短波長頻譜吸收效率較佳[3],因此從高日照變化至低日照的模組效率衰減幅度並不大,一般市售多晶矽模組,在低日照 200 (W/m2)以下,模組效率大幅減少約 55~90%[4];觀察圖 5中日照強度在 800 (W/m2)以上部份,明顯 a-Si的組列輸出功率大於 p-Si,且兩者在此條件下 RA相差約 9%;在 HIT 模組表現部份,依圖 6統計結果,其特性與 p-Si接近;a-Si、HIT與 p-Si三種不同的 Cell 的模組,輸出功率與日照強度之相關性皆具有正方向且極強的線性關係,相關係數分別為+0.995、+0.991、+0.994,迴歸方程式如圖 5~6中所述,y為每 kWp組列輸出功率,x為日照強度,其決定系數(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均達 0.98以上(最大為1),即表示由迴歸方程式所計算出的預測值與實際量測值之誤差很小,該迴歸方程式具很高的可信度。

圖 5. a-Si與 p-Si之組列輸出功率與 In-plane日照強度分佈

圖 6. p-Si與 HIT之組列輸出功率與 In-plane日照強度分佈

系統之 1~6月份性能比 PR與系統效率 System Efficiency如圖 7所示,PR乃評估整體系統之發電性能,a-Si、HIT與 p-Si三套系統之平均 PR為 91.76%、79.79%與 84.33%,而因 a-Si模組的 DMY高於 HIT與p-Si,因此在本文的設置條件下,選用 a-Si模組的系統具有較佳的 PR值;系統效率大小與模組效率有關,即模組效率與 PR之乘積,其 6個月平均系統效率分別為5.82%、13.51%與 11.97%,由此結果可知,雖 a-Si模組的 DMY較高,但因 a-Si模組的效率較低,在系統容量為 1kWp的條件下,所須的模組面積為 15.83(m2/kWp)p-Si模組為 7.1(m2/kWp),而 HIT模組面積僅須要5.95(m2/kWp),若以單位面積下每日可貢獻的 kWh (即DMY/ (m2/kWp) )方式來看,a-Si、HIT與 p-Si三套系統分別為 0.21、0.47與 0.42 (kWh/d/m2),HIT的能量密度高於其他兩者,分別為 a-Si與 p-Si的 2.24及 1.12倍,其比較整理結果如表 3所述。

圖 7 . a-Si、HIT與 p-Si之系統各月 PR與系統效率

表 3. a-Si、HIT與 p-Si之單位面積每日發電量

系統容

量(Wp)總模組

面積(m2)

每 kWp 模組面積

(m2/kWp)

1-6月份 平均 DMY

(kWh/d/kWp)

單位面積之

每日發電量

(kWh/d/m2)

a-Si 1620 25.65 15.83 3.27 0.207

HIT 1680 10.00 5.95 2.82 0.474

p-Si 4000 28.40 7.10 3.00 0.423

1622

KSU
文字方塊
KSU
文字方塊
2008 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 台南 2008 年9 月5 日
Page 4: 矽基太陽電池之系統發電性能評估 System …eportfolio.lib.ksu.edu.tw/user/G/9/G980J003/repository...上仍有待突破;台灣目前總體太陽光電系統設置量已突

2008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台灣 台南 2008年 9月 5日

四、結論本文分別對設置於正南、傾斜角 10度之非晶矽、

HIT與多晶矽三種矽基太陽電池的系統,進行系統性能評估,依 97年 1月至 6月的統計結果,每 kWp日平均發電量分別為 3.27、2.82與 3 (kWh/d /kWp),PR為91.76%、79.79%與 84.33%,系統效率為 5.82%、13.51%與 11.97%;在日照強度>800 (W/m2)晴朗無雲的條件下,非晶矽模組之 RA值與模組溫度的相關係數為-0.41,而 HIT與多晶矽為-0.87及-0.86,即表示非晶矽模組受溫度影響而效率下降之程度較小,因此在高日照強度時所會引起的高模組溫度情況下,組列之每 kWp的輸出功率高於 HIT與多晶矽模組;雖非晶矽模組之日平均發電量優於其他兩者,但因其效率較低,在單位面積下每日可貢獻的 kWh僅 0.21 (kWh/d/m2),而 HIT與多晶矽則分別為 0.47與 0.42 (kWh/d/m2),因此若系統設計上選用非晶矽模組,則需較選用 HIT與多晶矽模組多付出設置面積與基礎、支撐架等成本。

五、參考文獻[1] IEC, “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Guidelines for

Measurement, Data Exchange, and Analysis, IEC Standard 61724”,

1988. Geneva, Switzerland.

[2] Jayanta Deb Mondol, Yigzaw G. Yohanis, Brian Norton, “The effect

of low insolation conditions and inverter oversizing on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a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7.

15, 353–368.

[3] Ru ther R, Dacoregio M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2 kWp

grid-connected, building integrated, amorphous silicon 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 in Brazil” ,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0. 15, 257–266.

[4] Bu cher K, “Site dependence of the energy collection of PV

module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1997. 47, 85–94.

1623

KSU
文字方塊
KSU
文字方塊
2008 第七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展覽會 台灣 台南 2008 年9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