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35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2012 6 135~142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孫友聯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摘要 這篇文章,筆者嘗試以一位工運組織工作者的視角,透過對部份台灣勞工運動 場景的觀察,提供讀者瞭解勞工運動作為一種反抗,在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及 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包括勞工運動在各項理念價值倡議,以及政策戰役中 的策略、成就與困境。尤其側重工運在有限的資源中,如何透過書寫與紀錄來 論述與傳承工運的經驗,以及與其他社會進步力量結盟為「草根專業」的力量, 在重重的困境中突圍與創進,以期讓讀者對於勞工運動的發展脈絡有初步的瞭 解。 關鍵字 勞工運動、社會運動、政治民主化、社會民主、草根專業、工會 如果從歷史的經歷中去學習,我們既不能假定政治運動的實踐單獨由客觀 的條件所決定,也不能說這些運動能夠依自由意志進行,而獨立於所有轉化的 客觀條件之外。這些條件構成了每一時期選擇的結構;結構中的行動者構思其 目標、察看可能的選擇、評價及選擇行動的路程,並且,追求它們創造新的條 件。(Przeworski, 1985: 3一、前言 備受全球矚目的 2012 台灣總統和立法委員二合一大選,終於在連任的馬 英九總統一句「我們贏了!」,畫下句點。來勢洶洶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雖以 八十萬票之差鎩羽而歸,也展現高度的民主風範,獲得國內外媒體、政要的高 度肯定。沒有選後的激情與喧鬧,台灣社會快速回歸平靜,更是立下了華人社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135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2012年 6月 頁 135~142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摘要

這篇文章,筆者嘗試以一位工運組織工作者的視角,透過對部份台灣勞工運動

場景的觀察,提供讀者瞭解勞工運動作為一種反抗,在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及

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包括勞工運動在各項理念價值倡議,以及政策戰役中

的策略、成就與困境。尤其側重工運在有限的資源中,如何透過書寫與紀錄來

論述與傳承工運的經驗,以及與其他社會進步力量結盟為「草根專業」的力量,

在重重的困境中突圍與創進,以期讓讀者對於勞工運動的發展脈絡有初步的瞭

解。

關鍵字

勞工運動、社會運動、政治民主化、社會民主、草根專業、工會

如果從歷史的經歷中去學習,我們既不能假定政治運動的實踐單獨由客觀

的條件所決定,也不能說這些運動能夠依自由意志進行,而獨立於所有轉化的

客觀條件之外。這些條件構成了每一時期選擇的結構;結構中的行動者構思其

目標、察看可能的選擇、評價及選擇行動的路程,並且,追求它們創造新的條

件。(Przeworski, 1985: 3)

一、前言

備受全球矚目的 2012台灣總統和立法委員二合一大選,終於在連任的馬英九總統一句「我們贏了!」,畫下句點。來勢洶洶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雖以

八十萬票之差鎩羽而歸,也展現高度的民主風範,獲得國內外媒體、政要的高

度肯定。沒有選後的激情與喧鬧,台灣社會快速回歸平靜,更是立下了華人社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47 2012/6/20 下午 05:34:10

Page 2: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136

會中的民主典範。自 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數次的總統大選,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選舉以來,雖然在選舉制度上尚有若干問題有待解決,但台灣無疑已是

一個政治民主的國家,而這個政治民主的果實,更是台灣政治與社會反對運動

努力下的成果。

台灣社會曾經歷長達 38年的戒嚴。在那段民主的黑暗時期,獨裁統治者恣意壓迫人民形成了白色恐怖,人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情治單位」的監視與

鎮壓,人民的言論、結社自由,以及參政權都受到極大的限制。然而,就如同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噤若寒蟬到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勞工運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都可以看到

社會運動者因應台灣政治民主進程的發展,積極扮演社會改革行動者的角色。

本文不擬對台灣勞工運動發展進行理論性探討,礙於篇幅更無法全面性的

介紹近三十年來勞工運動場域中的精彩故事。我將從一個工運組織工作者的參

與經驗,試圖提供讀者一個台灣勞工運動發展的基本圖像,內容包括勞工運動

在政治民主化及社會運動中的角色、政策倡議的成果與困境,以及工運的結盟

及宣傳策略等,尤其強調說明工運在工會組織率偏低、管資連手打壓之下,如

何一步一腳印地積累運動能量,並轉化成組織工作、理念倡議和推動法案修立

法的動力,希冀讓讀者對台灣勞工運動的發展有初步的瞭解。

二、政治民主化脈絡中的勞工運動

1984年 5月 1日國際勞動節,一群受僱勞動者、律師、學者和政治人物,為了挑戰戒嚴時期的各項法律桎梏,發起成立「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勞支

會),主要成員包括邱義仁、郭吉仁、簡錫堦、蘇慶黎等人。在這之前,台灣

幾乎沒有任何的勞工組織,而大部份的工會組織,多屬在國民黨「積極輔導」

下的「花瓶工會」(閹雞工會),根本無法發揮自主的力量。因此,勞支會的

成立除了被動的提供勞工法律諮詢之外,也透過《勞動者雜誌》的宣傳,開始

傳播工會自主化運動的訊息。1988年,因應解嚴後開放的社會氣氛,勞支會從「法律支援會」更名為「運動支援會」,更積極地推動工會組織及工會自主

化的運動,也造就了解嚴前後風起雲湧的罷工與抗爭事件;1992年順應政治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48 2012/6/20 下午 05:34:10

Page 3: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137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民主化的需求,再次更名為「台灣勞工陣線」。

勞工運動作為一種較具實體規模的組織行動,無論是工運或工會組織,往

往在各國政治民主化過程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甚至於在歐洲國家,工會和

政黨成員更有高度的重疊性,工運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競爭體系。這樣的

政治體系相較於其他社會進步力量,有很明確的「階級」色彩,無論是執政或

在野,都積極影響一國的經濟與社會福利政策,例如英國的工黨、德國等歐陸

地區的社會民主黨、社會黨等。

然而,在台灣的脈絡當中,由於勞工運動與 1986年成立的民進黨,共同經歷了一段長期對抗國民黨的經驗,因此無論是自主工會體系的運作,亦或是

推動各項政策或法案修立法,都和民進黨有較多的合作。例如,自主工會體系

透過民進黨在地方執政的機會,突破了工會法單一總工會的限制;又如工運團

體透過民進黨立法委員提案,推動各項勞動法案等。不論是 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前,勞工運動與之結盟和合作,甚至 2000年至 2008年民進黨中央執政,亦或是掌握地方政府,許多具社運背景的人士都被延攬入閣,成為政務官,而

代表民進黨參選各級民意代表者更不在少數。這樣的發展雖然引發若干社運、

工運內部在路線上的爭論,但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社運在台灣政治民主化脈絡

中的特殊角色。

然而,社運與民進黨的合作與結盟關係,在民進黨八年執政之中產生了微

妙的變化。許多人認為,民進黨與過去合作的社運伙伴「漸行漸遠」,其中包

括環保議題上的核四停建爭議,以及在經濟、租稅政策上傾向財團化,執政的

意識型態與較為保守的國民黨逐漸趨同,終究無法在政黨屬性上與國民黨形成

明顯區隔。這是政黨政治競爭的一個深層問題,也就是說,雖然兩黨在政治、

統獨的議題上有所不同,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上卻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

由主義」、「發展主義」的核心模式,即毫無節制的減稅,並相信養雞終究會

生蛋,雨露均霑的受益。但事實上,最終的結果不僅造成國家的財政惡化、債

台高築,更擴大了貧富差距。

這樣的結果當然和勞工運動普遍的主張背道而馳,進而影響民進黨與社運

團體之間的合作,甚至於出現某種程度上的對抗關係。2008年,台灣二次政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49 2012/6/20 下午 05:34:11

Page 4: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138

黨輪替,民進黨再次下野,勞工運動在各項議題上和民進黨有更多的合作,以

對抗一黨獨大、完全執政的國民黨,但其中主要是與民進黨立法委員的合作較

為密切。整體而言,民進黨並未因下野而在政黨意識型態上有太大的翻轉,這

也是 2012年再次敗選的原因之一。筆者認為,目前台灣尚未有一個階級立場較為明確的政黨,這將是未來勞工運動努力的目標,思考如何建立較為堅實的

政治體系,對抗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對於勞動人權的侵蝕。

三、工運、社運:社會進步力量結盟的「草根專業」

近二十年來,社運團體普遍採用「聯盟」這種擴大結盟的運動策略,來克

服單一團體資源不足,以及單打獨鬥的窘境。尤其,透過各團體人力、物力及

專業領域的互補,往往對於政府機關產生一定的壓力。在勞陣 28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最早期單純工運團體之間的串連,到衝撞政治體制的「刑法 100行動聯盟」,社運結盟成為勞陣推動政策的一種重要策略。近二十年來,勞陣持續

與社會福利、人權及各項專業議題組織進行更密切的結盟,包括「勞工反金權

大聯盟」、「勞工反司法迫害大聯盟」、「社會立法行動聯盟」(社法聯)、「搶

救全民健保聯盟」、「搶救國民年金聯盟」、「附加年金推動聯盟」、「民間

監督健保聯盟」、「民間推動國民年金」、「國會改革聯盟」、「公平正義聯

盟(泛紫聯盟)」、「公平稅改聯盟」、「21世紀憲改聯盟」、「廢除死刑推動聯盟」、「集遊惡法修法聯盟」、「法官法推動聯盟」、「司法要專業聯

盟」、「兩公約監督聯盟」、「兩岸協議監督聯盟」、「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等,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協力關係,共同推動各項理念相近的

改革與人道關懷。

雖然這些聯盟性組織的重疊性頗高,但盟員之間在不斷的合作關係中發展

出「默契」,往往在政策的推動過程中扮演相當積極的角色,例如「民間監督

健保聯盟」在監督健保資源分配及推動二代健保改革上,就發揮既「草根」,

又「專業」的「草根專業」行動,提出許多政府無法迴避的論述與方案。而這

兩年來吵得沸沸湯湯的「社會住宅」,亦是「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努力下的結

果。

然而,也不是每一個聯盟性組織都能發揮作用,有些會隨著議題的消失或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50 2012/6/20 下午 05:34:11

Page 5: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139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是客觀條件的變遷而結束,甚至於是因為聯盟內部溝通成本上的困難而無疾而

終。從筆者的經驗觀察,一個聯盟組織的運作,必須要有某個團體扮演積極協

調者的角色,承接秘書處的各項行政工作,方能發揮結構性的效果。但這種結

盟的模式,不失作為各運動團體之間培養默契的機會,亦可作為未來形成共同

政策價值體系的基礎。

四、政策戰役的成就與發展

歷經了 80年代的衝撞、90年代的成長,台灣的勞工運動團體除了倡議各項價值理念,也嘗試與政府和社會對話。從政府的角度,工運團體往往是個「攪

局者」,只會理想性的提出反對意見,甚至衝擊國家的競爭力,但運作日益成

熟的台灣社運團體,透過組織和結構的轉型,不只倡議各項進步理念,甚至提

出具體法律條文與政府競爭。

以筆者在勞工運動的經驗,工運團體提出的白皮書,甚至可以成為國家在

某個期間政策改革的藍本。例如,台灣勞工陣線於 1999年提出《台灣勞工的主張:勞工政策白皮書》,清楚勾勒勞動相關法規的修立法藍圖,而這份白皮

書在民進黨執政時間,獲得相當大的成果,許多勞工團體倡議許久的勞工法制

先後完成修立法工程,例如「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2001.10.31)、「性別工作平等法」(2002.01.16)、「就業保險法」(2002.05.15)、「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2003.02.07)、「勞工退休金條例」(2004.06.30),而「國民年金法」(2007.07.23)等也相繼完成立法,並完成「團體協約法」(2007.12.14)的修法,初步完成勞動法體系的重建工作。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許多政策仍然延續民進黨執政期間的規劃,並在國會絕對優勢下完成修法,例如

「勞保年金法案」、「工會法」及「勞資爭議處理法」。各項修立法的內涵雖

不令人滿意,但這段時期可視為台灣勞動法制環境重建的黃金時期。

經過一段黃金時期的對話、合作與競爭,工運團體與行政機關也發展出新

的互動關係,進而在部份法案的推動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

係,對於法案的形成與修立法有積極的作用。不過,工運團體透過與立法委員

的合作,突顯問題並逼迫行政機關提出對策,仍是主要的模式。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51 2012/6/20 下午 05:34:11

Page 6: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140

五、「記錄」與「書寫」:出版作為一種社運組織策略

在台灣民主化經驗當中,無論是政治或社會運動,出版品是最直接且最容

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報禁箝制了言論自

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黨外雜誌」就成為政治和社會改革的重要

宣傳管道,同時也是民眾挑戰禁忌、宣洩不滿情緒,以及醞釀改革風浪的重要

工具。

延續這個傳統,出版工作一直都是台灣社會運動團體的重點工作。以勞陣

為例,早在 1984年 7月,就發行《勞動者雜誌》,作為組織經營的宣傳管道。雖然期間因經費因素而數度改版,但迄今已出版第 164期,是研究台灣勞工運動不可或缺的一本雜誌。1999年第四度轉型的勞陣,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出版工作上,其目的一方面是作為社會民主理念宣傳的重要途徑,尋求社會對話

以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為台灣勞工寫歷史,傳承工運的

經驗。本文大致將勞陣的出版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 雜誌:定期出版之即時性雜誌刊物。

2. 工具書:包括勞陣推動各項理念,或相關法案政策修立法過程中組織    立場之說明,或是法案修立法三讀通過後之勞工教育手冊。

3. 工運經驗傳承:整理或記錄國內外之工運經驗,作為國內工會運作之    參考。

4. 政策批判及建議:針對國內相關政策提出批判及提出政策建議。

近二十年來,勞陣的出版書籍包括《勞基法?勞飢法手冊》、《工運叢書》

(一套共五冊)、《30分鐘瞭解全民健保》、《公營事業民營化知多少?》、《產業民主、觀念革命、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台灣勞工

的主張- 2000勞動政策白皮書》、《打拼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勞退金魔法書-教您如何活動老、吃到老》、《銀行員的異想世界-台北國際商

業銀行產業工會的傳奇故事》、《輕鬆讀退休金》、《勞動權入憲》、《會議

規範實戰手冊》、《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勞保、國保年金輕鬆

入門》、《突圍與創進-台灣勞工陣線 25週年特刊》、《教你讀懂新勞動三法》,以及近日來相當受市場歡迎的《崩世代》。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52 2012/6/20 下午 05:34:11

Page 7: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141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惟勞陣的出版量無法與一般出版公司媲比,而出版工作又多半需要長期投

資,勞陣往往礙於人力、物力,以及不易建立市場通路等不利因素等限制而不

易推展。但有鑑於傳承本土經驗的重要性,勞陣仍然在出版工作上有不俗的表

現,在社會運動團體中累積可觀的出版品。

六、突圍與創進:工運的展望

從戒嚴到解嚴、從獨裁到民主,台灣社會在政治民主進程中日趨多元,許

多舊問題,透過社會運動的倡議逐漸疏解;但因應全球化、自由化的衝擊,許

多新問題也冉冉浮現,未來需要更多的創意來加以解決。過去二十年來,台灣

勞工運動在政治、經濟、社會各領域扮演著「防腐劑」的角色,透過對話與反

抗,避免社會產生過度向單方面傾斜的後果;同時,勞工運動亦有社會「黏著

劑」的效果,透過制度的建構,將社會更緊密的結合,進而形塑生命共同體的

意識。

未來,工運的角色不只是在傳統勞工的議題上繼續耕耘,更要進一步擴大

工運的政治認同圈,進而在未來形成較為堅實的政治體系,與目前既有的政治

體系相抗衡。筆者認為,在貧富差距、就業不穩定,以及工作貧窮等問題惡化

的驅使之下,未來工運必須調整組織策略,吸引更多受雇者組織或加入工會,

以透過集體勞資關係的互動,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53 2012/6/20 下午 05:34:11

Page 8: 台灣勞工運動的突圍與創進 · 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至理名言:「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成為義務」, 台灣的反對(抗)運動從黨外運動、黨外雜誌到解除黨禁、解嚴,從社會一片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二期

142

On the Breaking Out and Advancing of the Labor Movement in Taiwan

Yu Liam SonSecretary-General, Taiwan Labor Front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rganizer of the labor movement, I will,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observation of some sectors of the labor movement in action, help th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labor movement as a resistance movement and its role in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in Taiwan. It will discuss the advocacy of various ideas and values as well as the strategies, achievements and predicament.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will describe how, given the limited resources, the labor movement use writings and documents to carry on the experiences and make alliances with other progressive social forces into a “grass-root professional” coalition,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break out of the encirclements and advance with creative ideas and actions.

Keywords

labor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social democracy, grass-root professional, labor union

2012台灣人權學刊_內頁(4).indd 154 2012/6/20 下午 05: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