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责编:张偲美编:职文胜版式:董超责校:汉春 5 主动作为 快干实干 奋力夺取“双胜利” 生产线更智能了,无人驾驶汽车也上路了 搭乘 5G“快马”武汉新基建“扬鞭”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黄师师 康鹏 李佳 张珺 王恺凝 通讯员张兆松 张敏 李晗 武汉京东 5G 物流园: 年底实现“万物智连” 6 月 29 日 ,京 东 物 流 技 术 发 展 部 2025 实验室负责人者文明告诉记者,目前,武 汉京东物流园5G网络覆盖已完成,6个月 内将实现“万物智连”。作为人、物、车、建 筑、设备高度协同化的综合体,供应链物 流园区是最合适 5G 应用的目标对象。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园 区试点应用已很成熟,复制到武汉的过程 并不难,今年年底之前,武汉园区就会看 到具体的应用。以北京试点为例,者文明 从人、车、货、场等四个方面对记者描述了 武汉京东物流5G智能园将要出现的智能 景象。 对于“人”来说,通过高清定位和热力 监控,仓储人员的监控与调度将更有效 率。有了人脸识别技术,仓储人员将实现 无感进出,人的异常操作行为可主动识 别,实时报警;无人巡检车可在物流园区 中进行 24 小时无死角巡检。 对于“车”来说,几十万平方米的仓储, 货车很多,每个园区有几十个月台,北斗 系统加上5G网络,有了高清定位和高清 地图,园区内也不需要调度员拿着喇叭去 喊车,车辆到达数字月台,系统自动识别, 不需要调度员跑来跑去。 对于“货”来说,包裹在传送带,如果 异常卡住了,5G高清视频可即刻识别。包 裹一旦出现破损异常,可按订单号回溯。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查便知。 对于“场”来说,月台装车或卸车时, 包裹是否抛掷过高?一旦操作员有异常 举动,场内大喇叭将立马提醒说:“某某 同学,你刚才操作违规了。” 者文明介绍,从北京试点效果来 看,整个园区安全性大幅提升,各环节 异常行为自动识别,包裹完好程度提 高 ,人 工 减 少 30% —50% 。 接 下 来 6 个 月 内,武汉京东物流园区将参照北京园 区,尽快实现5G技术与物联网平台的 深度融合创新。 汉口水文站: 无论江面还是岸上,360度全景监控看得又全又清 随着武汉成为首批5G试点城市,汉口 水文站成为长江水文首个使用5G网络服 务的水文站点。 去年9月,长江委水文局打造的5G应 用场景在汉口水文站试点成功启动。这次 试点工作实现了汉口水文站5G信号的全 覆盖,改变互联网入网方式,由传统固定宽 带升级为5G,网速可达1000Mbps。 5G下的汉口水文站,组网方式得到优 化,利用 5G 通信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水文 监测站可实时采集到数据量更大的水文监测 要素,大量计算成果也可快速推送至监测站。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建设的360度全 景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全景监控栈桥附近 2—3公里区域,完全覆盖观测道路及周边 所有测验设施,整个江面及两岸均能被监 控到。这一系统兼顾了全景和固定点监 控,结合 5G 网络达到了既看得全、又看得 清的目的。 目前,汉口水文站 5G 网络、全景影像、 汉口水文站与局机关的高速网络隧道已完 成建设。 “5G应用前景广阔,将为长江水文的 发展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长江委相关 负责人表示,现阶段,要尽快做好分析研 究,大胆变革,创新 5G 在测站在线监测与 管理、水文应急监测、视频会商、河道三维 测绘及测验协同海量影像数据处理等方面 的工作方式方法,探索研究具有长江水文 特色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改变传统的工作 方式,进一步满足高效及定制化的社会水 文服务需求。 经开·智造 2045 创新谷: 5G无人驾驶汽车可消杀扫地,也可送快递 “您的快递已送达,请凭 260473 取件。” 日前,武汉开发区经开·智造 2045 创新谷, 记者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 几分钟后,一辆白色的无人配送物流车 行驶到路边,在记者面前停下。通过车身触 摸屏输入取件码,打开柜子、取出包裹、关上 柜门,用时不超过1分钟。随后,无人配送 物流车缓缓离去。 据悉,这是由东风汽车开发的无人驾驶 智能对点载运平台“SharingBox”,没有驾驶 室、方向盘和座椅,车身就像一个长方形的 盒子,两侧布置有相同数量、大小不等的货 柜,一共有 64 格,可同时接受两名用户进行 快递收发工作。 “未来,Sharing Box有望实现24小时自 动化,可以将快递随时随地送到用户手中, 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自定义收发快递需 求。”东风技术人员介绍说。 据 了 解 ,经 过 一 年 多 的 测 试 ,Sharing Box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正处在商 业运营的前夜。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武汉市民就可“尝鲜”。 据悉,经开·智造 2045 创新谷已经聚集 了几十家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正在相继开展无人巡逻车、无人物流车、无 人扫地车等数十种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车辆 的研发测试,部分产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未来一两年内就能实现商业应用,前景十分 广阔。 6月12日,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 级 5G 自动驾驶汽车—东风 Sharing-VAN 在武汉正式量产下线。这一产品使用 5G 通 信技术,在车联网和北斗系统的加持下,还 能实现远程遥控驾驶,“遇到紧急状况时,后 台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接管车辆,时延只有 5-6 毫秒。”技术人员介绍。 光谷: 全国首条 5G 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运转 6月30日,中国信科旗下虹信通信技 术有限公司基站天线生产线车间,全国 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运转。 “我们车间同等产能的4G天线设 备生产线需要30名工人协同作业,现 在这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上,只需要 1人应急处置特殊情况。”相关负责人 介绍。 就在第二季度,虹信中标中国移动天 津公司5G合路器集中采购项目。5G合 路 器 可 以 将 不 同 频 段 的 2G、3G、4G、5G 信号归纳成一路信号进行传输,主要用 于5G室分新建和改造、地铁等项目。 在5G产业链上的这家企业,本身 也是5G受益者。虹信基站天线生产线 车间,一直在运转的全国首条5G智能 制造生产线,传送带上的电路板等原 料、配件,经过隔离条自动焊接、振子自 动上料、振子焊接、视觉检测、印制电路 板拼接、天线铆合、性能测试等自动化 工序,4分钟后,一件5G基站天线设备 出炉。在该厂区,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 升 30% 以 上 。 工作人员介绍:“5G 时代,这些机器 设备通过5G海量数据互联和交互,有了 ‘感知’,生产线会变得很‘聪明’。” “5G将颠覆现有的工厂生产方式。” 中国信科有关人士表示,首先表现在车 间决策上,目前大家都是听车间主任的, 5G时代都由机器说了算,它们结合云计 算的超级计算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精确 判断,可以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雷神山医院: 专家通过 5G 连线为 29 个国家 600 名华人华侨支招 自去年7月武汉同济医院心内科通 过5G技术成功实现医联体内远程协同介 入手术后,便开启了5G在武汉医疗界的 应用。疫情期间,5G技术大展身手,尤其 是由中南医院接管的雷神山医院,专家 通过 5G 连线,为欧洲、亚洲的 29 个国家 600名华人华侨远程连线,通过专业讲解 帮助他们正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 个人防护,减少恐慌情绪。 在 3 月 28 日的连线中,近 600 余名 华人华侨争相提问,专家们用通俗易懂 的语言一一答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程真顺教授建议, 出现疫情的国家,华人华侨一定要戴好 口罩,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距离并每天 定期自我监测体温,当体温异常或出现 呼吸系统的不适时,应立即向医务人员 求助。四川华西医院院感专家乔甫提 醒,戴好口罩、注意工作场所的消毒和 手卫生、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由于 反响热烈,交流结束时间比原定的增加 了 20 分 钟 。 程真顺教授表示,5G技术落地湖北, 是在新一代通信5G加速度的支持下,“互 联网+”智慧医疗成功实现。它将整体提 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 沉,构建有序分级诊疗,助力医联体建 设。 湖北省博物馆: 5G让文物“活”起来 自1978年出土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的曾侯乙编钟只被敲响过三次,能够敲击 曾侯乙编钟“变身”2000 多年前的“乐师”, 成为不少观众的心愿。去年5月,“5G智 慧博物馆”在湖北省博物馆亮相,湖北省 博物馆针对观众的喜好和需求,特意采集 了原件第三次敲击的音乐,并植入了VR 游戏。观众戴上VR眼镜,手持两只手柄, 通过5G网络可一秒穿越回到战国时期。 VR世界里的虚拟画面提供了一个敲击编 钟的场景,其中每一口编钟上标注着音 符,并提示敲击的顺序和速度,神秘而又 充满乐趣。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博物馆 拥有馆藏文物 24 万余件套,“5G 智慧博物 馆”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线上还原。这 款APP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图片传播的方 式,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一批珍 贵文物进行了3D仿真,在APP上进行了 “毫米级”重现,通过视频、语音讲解、3D 文物影像、计算机视觉 AR 技术,为观众呈 现了一套丰富的“掌上展播”。 据介绍,湖北省博物馆不仅实现了5G 网 络 的 全 场 馆 覆 盖 ,还 通 过 打 造 5GAR/ VR 等“黑科技”,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模 式亲密接触国宝文物。在曾侯乙展厅, 360度全景摄像头置于曾侯乙编钟的展柜 内,全方位记录和传输文物“动态”。直播 画面投射到手机终端、馆内电视大屏幕等 各个端口,供现场游客和足不出户的文物 爱好者一睹国宝“真容”。 自 2018 年 11 月起,湖北省博物馆与湖 北移动开始合作打造“5G智慧博物馆”, 下一步,“数字三峡”“楚国车马坑”“乐· 兵”等有望逐一与观众见面。中国移动武 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5G技术 极大地增强了智慧博物馆的服务体验。 该负责人举例,对文物进行的全方位数据 采集,达到了 0.03 毫米的精度,所采集的 数据可以直接运用于 3D 打印。 市场开拓受阻、订单履行困难、物流不 畅……复工复产,一系列困难摆在面前,怎 么办?全员上阵攻市场、抢订单。 7月2日,武汉民营企业湖北长江电气有 限公司交出搏杀二季度成绩单:斩获13个重 点工程项目和一些中小项目订单。公司负责 人表示,进入 7 月,企业开足马力冲刺三季度, 很有希望拿下更多订单。 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复工抢订单 长江电气创业二公司五处李蒙带领的团 队,二季度共签下超过1700万元订单。能签 下大单,李蒙总结说,这全靠工作做在前。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能等‘解封’才复 工,我们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李蒙说, 早在 3 月份武汉还没“解封”,她就和团队成员 各自在家里开始搜集和跟踪目标项目,有针对 地设计适合客户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月7日,武汉“解封”前一天,李蒙做完核 酸检测当天,就到了办公室,将电脑拆解,分别 送到团队成员家中,加紧准备多个项目投标文 件。制作标书文件需要了解项目现场施工条 件,为了赶时间,李蒙没法一一现场查勘,只得 分别请朋友设法找到当地人帮忙,在项目现场 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方式进行查勘。4 月 23 日, 李蒙团队跟进的两个项目同一天开标,两项目 都成功中标。 长江电气有关人士说,和很多企业一样, 疫情给企业带来很大困难:国外订单没有了, 省外订单也大幅减少。面对市场开拓受阻、 订单履行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公司上 下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提出“全员攻市场、抢 订单,奋力搏杀二季度,全力冲刺三季度”的 目标。 攻坚克难,不断优化方案开拓新 项目 来自长江电气江西分公司的杨家伟对于 公司碰到的困难,深有感触。2月至4月上旬, 由于履约困难,江西分公司多个已经敲定项目 不得不遗憾作罢。4 月中旬分公司全面复工 后,新项目开拓也遇到困难。 这对于这个去年 5 月才成立的新分公司 来说,无疑非常艰难。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杨 家伟和同事们不断变通工作方式,一遍又一遍 地上门、跑项目现场、优化设计方案。员工华 娟是名销售新兵,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今年 4 月,她毅然将婆婆和1岁的孩子都带到南昌, 白天她一家家地跑工地、跑项目、准备材料,晚 上忙完工作再回家照顾孩子。 “吃了很多苦,但也有不错的收获。”华娟 说,二季度独立完成300多万元的订单。凭着 这股拼劲,5月份以来江西分公司相继签下 2000多万元的项目,逐渐走出困境。 困难面前不低头,危机之中寻转机,通过 全员攻市场、抢订单,长江电气在二季度逆势 斩获 13 个重点工程项目订单。 冲刺三季度,智能工厂要当年开 工当年投产 搏杀二季度,换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让员工和企业冲刺三季度有了信心和动力。 杨家伟说:“预计三四季度还会有多个逾 2000万元的当地重点工程项目订单落地,其中 包括一个 5000 万元的新基建项目。今年我们 完成既定目标没问题。” 重振形势良好,长江电气有了加大投资的 愿景和底气。5月,长江电气智能电网产业园 二期项目启动建设。现在,工地一片繁忙,工 人正加班加点赶进度,力保这座智能化、数字 化工厂 11 月底建成投产。 公司董事长王新城坦言,项目去年底已完 成土地平整,准备开年动工,受疫情影响推 迟。“虽然公司现在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我们经 过研判后还是决定开工,因为我们对企业疫后 重振充满信心,对武汉城市未来充满信心,对 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充满信心。”王新城说,二季 度继续按照原有发展规划扩大生产规模,提高 生产能力。三季度,企业将全力冲刺,推动企 业率先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13 中国信科-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全国首条 5G 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正常运转。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东风L4级无人车在汉量产下线,乘客尝鲜体验。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交出漂亮成绩单武汉民企逆势搏杀 搭乘5G“快马”武汉新基建“扬鞭”cjrb.cjn.cn/images/2020-07/05/5/05r05C.pdf · 所有测验设施,整个江面及两岸均能被监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交出漂亮成绩单武汉民企逆势搏杀 搭乘5G“快马”武汉新基建“扬鞭”cjrb.cjn.cn/images/2020-07/05/5/05r05C.pdf · 所有测验设施,整个江面及两岸均能被监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责编:张偲 美编:职文胜 版式:董超 责校:汉春

5主动作为 快干实干 奋力夺取“双胜利”

生产线更智能了,无人驾驶汽车也上路了

搭乘5G“快马”武汉新基建“扬鞭”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黄师师 康鹏 李佳 张珺 王恺凝 通讯员张兆松 张敏 李晗

武汉京东5G物流园:年底实现“万物智连”6 月 29 日,京东物流技术发展部 2025

实验室负责人者文明告诉记者,目前,武汉京东物流园 5G 网络覆盖已完成,6 个月内将实现“万物智连”。作为人、物、车、建筑、设备高度协同化的综合体,供应链物流园区是最合适5G应用的目标对象。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园区试点应用已很成熟,复制到武汉的过程并不难,今年年底之前,武汉园区就会看到具体的应用。以北京试点为例,者文明

从人、车、货、场等四个方面对记者描述了武汉京东物流 5G 智能园将要出现的智能景象。

对于“人”来说,通过高清定位和热力监控,仓储人员的监控与调度将更有效率。有了人脸识别技术,仓储人员将实现无感进出,人的异常操作行为可主动识别,实时报警;无人巡检车可在物流园区中进行24小时无死角巡检。

对于“车”来说,几十万平方米的仓储,

货车很多,每个园区有几十个月台,北斗系统加上 5G 网络,有了高清定位和高清地图,园区内也不需要调度员拿着喇叭去喊车,车辆到达数字月台,系统自动识别,不需要调度员跑来跑去。

对于“货”来说,包裹在传送带,如果异常卡住了,5G高清视频可即刻识别。包裹一旦出现破损异常,可按订单号回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查便知。

对于“场”来说,月台装车或卸车时,

包裹是否抛掷过高?一旦操作员有异常举动,场内大喇叭将立马提醒说:“某某同学,你刚才操作违规了。”

者 文 明 介 绍 ,从 北 京 试 点 效 果 来看,整个园区安全性大幅提升,各环节异 常 行 为 自 动 识 别 ,包 裹 完 好 程 度 提高,人工减少 30%—50%。接下来 6 个月内 ,武 汉 京 东 物 流 园 区 将 参 照 北 京 园区 ,尽 快 实 现 5G 技 术 与 物 联 网 平 台 的深度融合创新。

汉口水文站:无论江面还是岸上,360度全景监控看得又全又清随着武汉成为首批5G试点城市,汉口

水文站成为长江水文首个使用 5G 网络服务的水文站点。

去年 9 月,长江委水文局打造的 5G 应用场景在汉口水文站试点成功启动。这次试点工作实现了汉口水文站 5G 信号的全覆盖,改变互联网入网方式,由传统固定宽带升级为5G,网速可达1000Mbps。

5G 下的汉口水文站,组网方式得到优化,利用5G通信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水文监测站可实时采集到数据量更大的水文监测要素,大量计算成果也可快速推送至监测站。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建设的 360 度全景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全景监控栈桥附近2—3 公里区域,完全覆盖观测道路及周边所有测验设施,整个江面及两岸均能被监

控到。这一系统兼顾了全景和固定点监控,结合 5G 网络达到了既看得全、又看得清的目的。

目前,汉口水文站5G网络、全景影像、汉口水文站与局机关的高速网络隧道已完成建设。

“5G 应用前景广阔,将为长江水文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长江委相关

负责人表示,现阶段,要尽快做好分析研究,大胆变革,创新 5G 在测站在线监测与管理、水文应急监测、视频会商、河道三维测绘及测验协同海量影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方式方法,探索研究具有长江水文特色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满足高效及定制化的社会水文服务需求。

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5G无人驾驶汽车可消杀扫地,也可送快递“您的快递已送达,请凭260473取件。”

日前,武汉开发区经开·智造 2045 创新谷,记者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

几分钟后,一辆白色的无人配送物流车行驶到路边,在记者面前停下。通过车身触摸屏输入取件码,打开柜子、取出包裹、关上柜门,用时不超过 1 分钟。随后,无人配送物流车缓缓离去。

据悉,这是由东风汽车开发的无人驾驶

智能对点载运平台“Sharing Box”,没有驾驶室、方向盘和座椅,车身就像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两侧布置有相同数量、大小不等的货柜,一共有64格,可同时接受两名用户进行快递收发工作。

“未来,Sharing Box有望实现24小时自动化,可以将快递随时随地送到用户手中,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自定义收发快递需求。”东风技术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测试,SharingBox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正处在商业运营的前夜。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武汉市民就可“尝鲜”。

据悉,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已经聚集了几十家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相继开展无人巡逻车、无人物流车、无人扫地车等数十种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测试,部分产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未来一两年内就能实现商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6月12日,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东风Sharing-VAN在武汉正式量产下线。这一产品使用5G通信技术,在车联网和北斗系统的加持下,还能实现远程遥控驾驶,“遇到紧急状况时,后台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接管车辆,时延只有5-6毫秒。”技术人员介绍。

光谷: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运转6 月 30 日,中国信科旗下虹信通信技

术有限公司基站天线生产线车间,全国首条 5G 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运转。

“ 我 们 车 间 同 等 产 能 的 4G 天 线 设备 生 产 线 需 要 30 名 工 人 协 同 作 业 ,现在 这 条 5G 智 能 制 造 生 产 线 上 ,只 需 要1 人 应 急 处 置 特 殊 情 况 。”相 关 负 责 人介绍。

就在第二季度,虹信中标中国移动天津公司 5G 合路器集中采购项目。5G 合路器可以将不同频段的 2G、3G、4G、5G信号归纳成一路信号进行传输,主要用于 5G 室分新建和改造、地铁等项目。

在 5G 产 业 链 上 的 这 家 企 业 ,本 身也是 5G 受益者。虹信基站天线生产线车 间 ,一 直 在 运 转 的 全 国 首 条 5G 智 能

制 造 生 产 线 ,传 送 带 上 的 电 路 板 等 原料、配件,经过隔离条自动焊接、振子自动上料、振子焊接、视觉检测、印制电路板拼接、天线铆合、性能测试等自动化工序,4 分钟后,一件 5G 基站天线设备出炉。在该厂区,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升 30%以上。

工作人员介绍:“5G 时代,这些机器

设备通过 5G 海量数据互联和交互,有了‘感知’,生产线会变得很‘聪明’。”

“5G 将颠覆现有的工厂生产方式。”中国信科有关人士表示,首先表现在车间决策上,目前大家都是听车间主任的,5G 时代都由机器说了算,它们结合云计算的超级计算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精确判断,可以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雷神山医院:专家通过5G连线为29个国家600名华人华侨支招自去年 7 月武汉同济医院心内科通

过 5G 技术成功实现医联体内远程协同介入手术后,便开启了 5G 在武汉医疗界的应用。疫情期间,5G 技术大展身手,尤其是由中南医院接管的雷神山医院,专家通过 5G 连线,为欧洲、亚洲的 29 个国家600 名华人华侨远程连线,通过专业讲解

帮助他们正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恐慌情绪。

在 3 月 28 日 的 连 线 中 ,近 600 余 名华人华侨争相提问,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 语 言 一 一 答 复 。 武 汉 大 学 中 南 医 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程真顺教授建议,出现疫情的国家,华人华侨一定要戴好

口罩,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距离并每天定期自我监测体温,当体温异常或出现呼吸系统的不适时,应立即向医务人员求 助 。 四 川 华 西 医 院 院 感 专 家 乔 甫 提醒,戴好口罩、注意工作场所的消毒和手卫生、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由于反响热烈,交流结束时间比原定的增加

了 20 分钟。程真顺教授表示,5G 技术落地湖北,

是在新一代通信 5G 加速度的支持下,“互联网+”智慧医疗成功实现。它将整体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有序分级诊疗,助力医联体建设。

湖北省博物馆:5G让文物“活”起来自 1978 年出土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的曾侯乙编钟只被敲响过三次,能够敲击曾侯乙编钟“变身”2000 多年前的“乐师”,成为不少观众的心愿。去年 5 月,“5G 智慧博物馆”在湖北省博物馆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针对观众的喜好和需求,特意采集了原件第三次敲击的音乐,并植入了 VR游戏。观众戴上 VR 眼镜,手持两只手柄,通过 5G 网络可一秒穿越回到战国时期。VR 世界里的虚拟画面提供了一个敲击编

钟的场景,其中每一口编钟上标注着音符,并提示敲击的顺序和速度,神秘而又充满乐趣。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 24 万余件套,“5G 智慧博物馆”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线上还原。这款 APP 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图片传播的方式,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一批珍贵文物进行了 3D 仿真,在 APP 上进行了

“毫米级”重现,通过视频、语音讲解、3D

文物影像、计算机视觉 AR 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套丰富的“掌上展播”。

据介绍,湖北省博物馆不仅实现了 5G网络的全场馆覆盖,还通过打造 5GAR/VR 等“黑科技”,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模式亲密接触国宝文物。在曾侯乙展厅,360 度全景摄像头置于曾侯乙编钟的展柜内,全方位记录和传输文物“动态”。直播画面投射到手机终端、馆内电视大屏幕等各个端口,供现场游客和足不出户的文物

爱好者一睹国宝“真容”。自2018 年11月起,湖北省博物馆与湖

北移动开始合作打造“5G 智慧博物馆”,下一步,“数字三峡”“楚国车马坑”“乐·兵”等有望逐一与观众见面。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 5G 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智慧博物馆的服务体验。该负责人举例,对文物进行的全方位数据采集,达到了 0.03 毫米的精度,所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运用于3D打印。

市场开拓受阻、订单履行困难、物流不畅……复工复产,一系列困难摆在面前,怎么办?全员上阵攻市场、抢订单。

7月2日,武汉民营企业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交出搏杀二季度成绩单:斩获 13 个重点工程项目和一些中小项目订单。公司负责人表示,进入7月,企业开足马力冲刺三季度,很有希望拿下更多订单。

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复工抢订单

长江电气创业二公司五处李蒙带领的团队,二季度共签下超过 1700 万元订单。能签下大单,李蒙总结说,这全靠工作做在前。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能等‘解封’才复工,我们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李蒙说,早在3月份武汉还没“解封”,她就和团队成员各自在家里开始搜集和跟踪目标项目,有针对地设计适合客户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月7日,武汉“解封”前一天,李蒙做完核酸检测当天,就到了办公室,将电脑拆解,分别送到团队成员家中,加紧准备多个项目投标文件。制作标书文件需要了解项目现场施工条件,为了赶时间,李蒙没法一一现场查勘,只得分别请朋友设法找到当地人帮忙,在项目现场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方式进行查勘。4月23日,李蒙团队跟进的两个项目同一天开标,两项目都成功中标。

长江电气有关人士说,和很多企业一样,疫情给企业带来很大困难:国外订单没有了,省外订单也大幅减少。面对市场开拓受阻、订单履行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公司上下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提出“全员攻市场、抢订单,奋力搏杀二季度,全力冲刺三季度”的目标。

攻坚克难,不断优化方案开拓新项目

来自长江电气江西分公司的杨家伟对于公司碰到的困难,深有感触。2月至4月上旬,由于履约困难,江西分公司多个已经敲定项目不得不遗憾作罢。4 月中旬分公司全面复工后,新项目开拓也遇到困难。

这对于这个去年 5 月才成立的新分公司来说,无疑非常艰难。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杨家伟和同事们不断变通工作方式,一遍又一遍地上门、跑项目现场、优化设计方案。员工华娟是名销售新兵,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今年4月,她毅然将婆婆和1岁的孩子都带到南昌,白天她一家家地跑工地、跑项目、准备材料,晚上忙完工作再回家照顾孩子。

“吃了很多苦,但也有不错的收获。”华娟说,二季度独立完成300多万元的订单。凭着这股拼劲,5 月份以来江西分公司相继签下2000多万元的项目,逐渐走出困境。

困难面前不低头,危机之中寻转机,通过全员攻市场、抢订单,长江电气在二季度逆势斩获13个重点工程项目订单。

冲刺三季度,智能工厂要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搏杀二季度,换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让员工和企业冲刺三季度有了信心和动力。

杨家伟说:“预计三四季度还会有多个逾2000万元的当地重点工程项目订单落地,其中包括一个5000万元的新基建项目。今年我们完成既定目标没问题。”

重振形势良好,长江电气有了加大投资的愿景和底气。5月,长江电气智能电网产业园二期项目启动建设。现在,工地一片繁忙,工人正加班加点赶进度,力保这座智能化、数字化工厂11月底建成投产。

公司董事长王新城坦言,项目去年底已完成土地平整,准备开年动工,受疫情影响推迟。“虽然公司现在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我们经过研判后还是决定开工,因为我们对企业疫后重振充满信心,对武汉城市未来充满信心,对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充满信心。”王新城说,二季度继续按照原有发展规划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三季度,企业将全力冲刺,推动企业率先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二季度斩获13个重点工程项目订单

武汉民企逆势搏杀

交出漂亮成绩单

长江日报记者陈卫东

马振华

中国信科-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正常运转。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东风L4级无人车在汉量产下线,乘客尝鲜体验。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