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1897-2006 徐茂炫 徐茂炫 徐茂炫 徐茂炫、黃敏星 黃敏星 黃敏星 黃敏星 *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1926 1958 1966 ( ) JEL J11, N35, N95. * (54561) 1 [email protected]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 ntcu.edu.t · 73% ,根據2006 年內政部戶政司人口資料,28% 的人口集中在台北縣市,亦伴 隨著文化、醫療、教育設施聚集於此,北部儼然成為目前台灣人口及政經的重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

    1897-2006

    徐茂炫徐茂炫徐茂炫徐茂炫、、、、黃敏星黃敏星黃敏星黃敏星*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眾所皆知,以漢人為主的台灣四百年開發過程,是循著由南而北、由西而東的趨勢,且人口的集中顯著地往北,然而對其發展趨勢,至今仍未有明確描述發生的時點與歷程。文獻上有關人口分佈的研究,往往被人為的行政區所侷限,無法追溯至日治時期迄今之人口重心演變。本文以 1926年日治時期的五州三廳制劃分,其分界大致符合自然地理,不但能追求長期的時間趨勢,亦可說明人口遷徙限制的因素。並以累積函數作為分析工具,發現人口集中趨勢共有兩個重要時點,其一為 1958年北部總人口數超越中部,另為 1966年北部取代南部成為全台首位。經由此一劃分,我們大致上可以勾勒出百年來台灣的人口重心演變。

    關鍵詞:人口、行政區劃、日治(據)時期。 JEL分類號:J11, N35, N95. * 兩位作者分別為暨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及碩士生。聯絡地址:(54561)南投縣埔里大學路 1號;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 1. 前言

    一個國家人口數量的多寡與素質優劣,不但直接影響國勢的強弱,同時也

    關係國家經濟社會進步的速度。一個國家之中,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區,也往往

    是該國的政經或發展中心。因交通改革、公共設施及種種社會經濟發展吸引大

    量的人口前來,使得人口集中而成為一國重心的所在。蔡宏進(1981)所發表之〈臺

    灣的社會發展對人口變遷的影響〉,即把社會發展看成因,而把人口變化看成

    果。台灣自 1953年迄 1985間,連續實施了八期的四年經建計畫†,成功地將台

    灣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社會。

    期間,人口集中、都市化發展快速,都市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由 48%增至

    73%,根據 2006 年內政部戶政司人口資料,28%的人口集中在台北縣市,亦伴

    隨著文化、醫療、教育設施聚集於此,北部儼然成為目前台灣人口及政經的重

    心所在。欲研究台灣地區人口之遷移與分布,皆必須以內政部戶政機關的普查

    資料為主,然而當前台灣鄉鎮市區的人口資料,往往受限於政府行政區域的劃

    分,且時間上也僅能追溯至國民政府遷台初期。

    如龍冠海(1972)所著之《台灣城市人口調查研究》,由於資料是以政府公佈

    者為根據,研究範圍僅能涵蓋近 20 年的人口資料。蔡宏進(1994)所著之〈二十

    一世紀臺灣人口遷移與分布預測〉,亦提及以區域作為地理單位,藉以預測人

    口。而沈永堂、夏大明(2004)所著之〈台灣人口重心變動與都會區範圍之研究〉,

    在研究的期間內,因涉及小部份的行政界線因分割或合併所產生的變更,使得

    人口資料不一致;甚至因為涉及台北市的行政區劃變動,因此 1991年前的資料,

    不列入研究,實為可惜。

    由於行政區之間的經濟及社會特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有所差異。因

    此,英、日等先進國家在近一個世紀以來,不斷推動區域合併‡與行政區擴大之

    政策。以日人初來台為例,在短短七年間(1895-1901)行政區域就改革了六次,

    中間歷經了縣治、廳治,直到 1920年全台行政區域改制為州治時,才成為今日

    行政區劃的濫觴。台灣地區現行行政區域劃分,大致完成於 1950年實施地方自

    治之時,其後台北、高雄升格為直轄市及新竹、嘉義升格為省轄市等小規模的

    行政區調整§,而成為當前行政區域劃分的狀況。

    換言之,台灣行政區域已歷經五十年未曾大規模調整重劃,期間台灣地區

    人文條件、交通建設、產業結構、人口密度,已與當初相去甚遠;同時台灣半

    世紀以來經濟快速成長,工業化、都市化之現象,也造成各地經濟條件的變遷,

    †第 1期至第 5期計畫期間(42至 61年)皆為 4年;其中第 1期至第 3期計畫係配合美援運用,著重個別建設計畫之研擬與執行;自第 4期計畫(54至 57年)起,隨時代需要,計畫範圍擴大,涵蓋:經濟、交通、科技、文教及社會建設。第 6期計畫(62至 65年)實施之初,因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發生,國內外經濟情勢遽變,乃於執行 3年後提前由第 7期計畫取代,並將計畫期間延長為 6年(65至 70年)。自第 8期起,計畫期間恢復為 4年。 ‡日本在 1920年至 1990年七十年間,歷經數次全國大合併已整併三分之二以上的市町村。 §台北市及高雄市,分別於 1967年 1979年升為直轄市;1982年嘉義市與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

  • 逐漸形成人口重心轉移及區域發展落差,因此重新劃分和調整台灣地區行政區

    域,實有其必要性。

    2.台灣發展重心回顧

    台灣政權統治的開端,始於十七世紀的荷蘭,其後又經歷了西班牙、鄭氏

    王朝、清國,接著日本之後才繼續受到現在中華民國的統治。西元 1624年 9月

    (明朝天啟四年八月),荷蘭人的船艦在鹿耳門登陸,1630年荷人於一鯤身(今安

    平)建築熱蘭遮城(Zeelandia),即今日的安平古堡,作為台灣地區的軍事中心;

    1650年又於現在台南市內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作為政務及商務機構,此

    二堡相繼完工後,荷人對台灣初步的統治始完成。

    1661 年 4 月(永曆十五年)年鄭成功親率百餘艘船艦登陸鹿耳門,將台灣改

    為東都,且把台灣劃為一府二縣,即為承天府、天興縣與萬年縣,明鄭時期亦

    是承接荷蘭以現今台南為中心。1683 年(康熙二十二年),明鄭降清,次年康熙

    皇帝正式設郡縣於台灣,繼承明鄭時期的一府二縣略加調整,改命為一府三縣。

    1884年(光緒 10年),中法戰爭爆發,法軍攻擊基隆、台北一帶,停戰以後,首

    任巡撫劉銘傳奏請設治,將台灣一分為三,北台灣為「台北府」;中台灣設「台

    灣府」;南台灣設「台南府」,台灣的行政中心開始北遷。

    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擊敗清軍,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澎地區,

    樺山資紀率領日軍於台灣北部三貂灣的澳底登陸,成功進入了台北城,亦在此

    開設了台灣總督府**;一個月後即在大稻埕千秋街設立「大日本台灣病院」;同

    年 9月,大阪中立銀行於基隆設立「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自此,除了政

    治中心北移外,金融與教育中心也在逐漸在北部落地生根,展開日本對台灣長

    達五十年的殖民史。

    日治時期台灣的行政區劃一共有十一次††重大的變化,經歷了縣治及廳治時

    期‡‡,在經過不斷地磨合及修正後,於 1920 年的五州二廳制奠定了日後台灣行

    政區劃基礎。1926年將澎湖從高雄州底下分設出澎湖廳,形成了五州三廳制,

    與現今台灣的行政區劃最為類似,其區劃一直沿用至日本離台前。

    表 1:日治時期台灣行政區劃表 **台灣總督府還設有功能型的所轄官署。其中包含法院、刑務支所、少年教護院、警察官訓練所、交通局、港務局、專賣局、台北帝國大學、各級直屬學校、農林業試驗所等等。 ††黃尚偉.2008.《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兼論基層地方行政單位之整理》,頁 7。 ‡‡見表 1。

  • 時期 年代 行政區劃 縣治 1895 三縣一廳制 1895-1896

    支部一廳制一縣二民政 1896-1897 三縣一廳制 1897-1898 六縣三廳制 1898-1901 三縣三廳制 廳治 1901-1909 二十廳制

    1909-1920 十二廳制 州治 1920-1926 五州二廳制 1926-1945 五州三廳制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1895-1897年這時期的行政區劃均同,只是地名和單位名稱改變,台灣島劃為三區,澎湖為廳。

    1901-1909年此時的行政區劃與現今台灣各縣規模相當,可說是目前體制的濫觴。 1920-1926年,現今各鄉鎮疆界就是從此時確定。 1926-1945年,從高雄州分出澎湖廳。

    3.以五州三廳劃分台灣人口

    本文將現今台灣的區劃改以 1926 年的五州三廳作為基礎,重新劃分行政

    區,試圖描述出人口移動的因素及其重心的演變。因其分界大致上符合自然地

    理,以當時的經濟發展及交通條件,地理上的限制即可構成人口遷移的阻礙;

    此外,更可以銜接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及日治時期,獲得更完整的輪廓。黃子貞、

    范子華、賴守仁(1987)§§認為目前各項人口統計調查結果,按地區分配時,都是

    以行政區表示,一般常將行政區稱為市的,列為城市;凡稱為鄉鎮的,列為鄉

    村地區,又視院轄市的都市化程度全面高於省轄市;省轄市的都市化程度全面

    高於縣轄市,因而產生極大的誤導,亦難以令人瞭解各地區真正的經濟社會特

    性。於是採用行政院主計處 1980 年成立研究小組創立我國統計地區的標準分

    類。此分類是依據 1980年戶口普查及相關資料,以村里為單位,逐一分析各村

    里特性,分成四種分類體系***,至 1984年 1月才研訂完成。

    其中,第四點區域分類,以市(院轄市及省轄市)縣等區域為劃分單元,即按

    各市、縣的地理形勢、氣候、天然資源、及人口分布、行業結構、經濟發展型

    態等特性相近者劃為一區。依據上述條件,台灣被劃分為北、中、南、東等四

    §§黃子貞、范子華、賴守仁.1987.〈按統計地區研究台灣人口分布及家庭結構型態的變遷趨勢〉,孫得雄,《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布與區域發展園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中國人口學會:頁51。 ***四種分類為:(1)聚居地分類(2)都市化地區分類(3)都會區分類(4)區域分類。

  • 大區域†††。黃有志(1987)亦曾用同質區域與集結區域之概念,將台灣劃分四個區

    域,再探討人口特性及區域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安平港原本即為早期人口的聚集地,而自清代起,打狗港

    是南部僅次於安平港的第二大港,而港口是成為大城市的必要條件,於是在這

    兩個港口皆形成聚落,以二仁溪作為高雄州與台南州的分界;台南州及台中州

    之間,有全台流域面積第二大的濁水溪阻隔,形成了天然的界線;大安溪附近

    地形為大峽谷,成為台中州與新竹州之間的天然屏障;西部與東部之間,則因

    中央山脈,阻礙其交通及發展。

    根據統計,和平溪及秀姑巒溪‡‡‡的洪水量§§§為全台前十大,分別區隔開台

    北州、花蓮港廳與台東廳之間。大抵上,五州三廳的劃分吻合地理形勢上的自

    然分界。再者,現今的行政區劃,是沿襲五州三廳制,因而可輕易地轉變成當

    時的區劃。 表 2:台灣重要河川各項資料 單位:平方公里、公里、秒立方公尺

    重要河川 面積 幹流長度 洪水量 平均坡度

    大安溪水系 758.47 95.76 13,840 1:75

    濁水溪水系 3156.90 186.60 24,000 1:190

    二仁溪水系 339.20 61.20 3,600 1:786

    和平溪水系 48.20 561.06 11,200 1:37

    秀姑巒溪水系 1790.46 81.15 19,000 1:34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北區包括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宜蘭縣;中區包括台中市、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南區包括高雄市、台南市、嘉義市、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澎湖縣;東區包括花蓮、台東二縣。 ‡‡‡花蓮港廳及台東廳交界為秀姑巒溪的支流:大坡溪與萬潮溪。 §§§林芳明. 1974.〈台灣的氣候環境與灌溉發展〉。本島統計,洪水量高於 10,000 秒立方公尺者竟有 10 條,其中濁水溪與高屏溪(下淡水溪)洪水量均達 22,000 秒立方公尺,但流域面積均屬有限,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能產生的洪水量約為 4.5-9.2 秒立方公尺,與世界各大河流相比,大 212-640倍之多,由此可見台灣河水災害之嚴重性。

  • 資料來源:台灣歷史文化地圖核心應用系統。

    1:五州三廳及地理分界

  • 依照五州三廳制,本文將台北縣市、基隆市、宜蘭縣劃歸台北州;桃園縣、

    新竹縣市、苗栗縣劃歸新竹州;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劃歸台中州;雲林

    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劃歸台南州;高雄縣市、屏東縣劃歸高雄州;台東縣

    則屬台東廳、花蓮縣為花蓮港廳、澎湖縣即為澎湖廳。日治時期的人口資料,

    則依據《台灣總督府統計書》****一書,及黃尚偉(2008)對於日治期間九次重大

    行政區改革,統一以五州三廳制重新劃分,成功估計出 1897 年至 1943 年的各

    區劃人口資料。但是在 1944 年至 1954 年之間,因戰亂及政權的轉移,尚無完

    整且可靠的人口資料,此非本研究探討的重點,因此不多加贅述。綜合以上與

    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資料,製成圖 2及圖 3。 圖 2:1897年至 2006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五州人口數

    0

    1,000,000

    2,000,000

    3,000,000

    4,000,000

    5,000,00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1897 1903 1909 1915 1921 1927 1933 1939 1945 1951 1957 1963 1969 1975 1981 1987 1993 1999 2005

    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資料來源:來自《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臺灣人口統計》、《中華民國臺閩地人 口統計》,經本研究整理。

    ****

    1897年台灣總督府統計書第一本正式出版,為台灣近代化統計的先驅。

  • 圖 3:1897年至 2006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三廳人口數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1897 1903 1909 1915 1921 1927 1933 1939 1945 1951 1957 1963 1969 1975 1981 1987 1993 1999 2005

    台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資料來源:黃尚偉(2008),《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臺灣人口統計》、《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經本研究整理。 註:縱軸為人口數,橫軸為年份。

    根據圖 2、圖 3,可以觀察得知,初期在 1897 年的人口總數依次排序為台

    南州、台中州、台北州、高雄州、新竹州其次才是澎湖廳、花蓮港廳、台東廳;

    在 1943年時,前五州的人口總數排名不變,唯有三廳的次序,轉變成花蓮港廳、

    台東廳最後才是澎湖廳。1943年以前的人口重心都是由台南州獨佔鰲頭。甚至

    在戰爭結束後,1955年的人口排序依然不變,直到 1958年北部(台北州)人口才

    首度超越中部(台中州),隨即在 1966 年又取代了南部(台南州),成為全台人口

    聚集之中心。

  • 圖 4:1897年至 2006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五州人口百分比

    0%

    5%

    10%

    15%

    20%

    25%

    30%

    35%

    1897 1903 1909 1915 1921 1927 1933 1939 1945 1951 1957 1963 1969 1975 1981 1987 1993 1999 2005

    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資料來源:根據圖 2製作而成。 註:縱軸為人口百分比,橫軸為年份。

    如果將圖 2人口資料轉換成百分比,製成圖 4,更可輕而易舉地觀察得知,

    台南州自 1900年佔全台人口比例一路平穩地下滑至 1926年。此時,1900年至

    1940年,中部(台中州)人口比例卻是一路上升,此時台灣的重心不再是南部(台

    南州) 獨攬,而是逐步向中部(台中州)移動。厥後,1946年至 1951年間,戰後

    城鄉移民及政府遷台, 以致五大都市††††人口激增,特別是北部(台北州),此刻

    的人口成長率急遽爬升,先後超越了中部(台中州)、南部(台南州)的總人口,奠

    定了日後成為台灣人口重心的基石。

    4. 人口分布之探討

    台灣歷年人口遷移的演變,其分布平均與否,影響各地方的人文與經濟活

    動甚劇。聯合國(2008)發布調查報告指出,2008 年底為止,全球有一半人口將

    ††††指台北市、高雄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

  • 居住在城市裡;到 2050年,世界都市人口將倍增,由去年的 33億人驟增到 64

    億人。高度的人口集中帶來就業機會、醫療、文化、教育的種種設施,皆聚集

    在此,使得城鄉差距擴大;過度集中的後果,導致住宅空間不足、交通紊亂、

    公害及汙染眾多問題接踵而至。欲釐清台灣人口分布的集中趨勢與程度,以下

    採累積密度函數的觀念,將台灣百年人口依五州三廳由小到大排列,並經由累

    計換算成百分比;在假設全台各地人口數皆相同下,累積密度函數曲線應為一

    對角直線,而現實描繪出之累積密度函數曲線與對角直線之間構成的面積越

    大,則表示人口分布越不均勻。 圖 5:1897與 1943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累積密度函數

    澎湖廳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新竹州高雄州 台北州

    台中州 台南州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澎湖廳 新竹州高雄州 台北州

    台中州 台南州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2.50% 25% 37.50% 50% 62.50% 75% 87.50% 100%

    1897年1943年

    資料來源:來自《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臺灣人口統計》 、《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經本研究整理。 註:縱軸為全年人口累積百分比,橫軸為五州三廳種類百分比。

    從圖 5 可輕易瞭解,不論各州廳人口的排序還是人口集中程度,從日人來

    台初期截至離開台灣前,差異皆不大。甚至因為人口重心漸漸往北,使得中部

    地區(台中州)與南部地區(台南州) 的全台人口百分比逐漸拉近,中部地區(台中

    州)在 1943年的不均度還比 1897年略低。且由於人口資料的不齊全,無法取得

    1944年至 1954年的人口資料,為探究此期間的人口變動,是否對百年來的人口

    趨勢有任何重大的影響,於是本研究將此間斷年間之始末放在一起,如圖 6 所

    示,可得知,即使無法擁有完整的人口資料,但針對缺失這部份的資料看來,

    1943年與 1955年的各州廳人口排序及不均度,皆差距甚小,對於人口集中的長

    期趨勢影響不大。

  • 圖 6:1943與 1955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累積密度函數

    澎湖廳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新竹州高雄州 台北州

    台中州 台南州

    澎湖廳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新竹州高雄州 台北州

    台中州台南州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2.50% 25% 37.50% 50% 62.50% 75% 87.50% 100%

    1943年1955年

    資料來源:同圖 5。 註:縱軸為全年人口累積百分比,橫軸為五州三廳種類百分比。

    但是在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及城鄉移民,帶來大量的移入人口,人口成長

    率快速攀升;此外政府政策引導,使得產業結構改變‡‡‡‡,加速工業化及都市化,

    使得 1955 年至 2006 年之間,非但人口重心由南部(台南州)轉移至北部(台北

    州),且人口分布不均度亦大幅增加。

    ‡‡‡‡經建會經研處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之劃分如下: (1)1945-1952年 戰後重建時期 (2)1953-1972年 發展輕工業時期 (3)1973-1983年 發展重化工業時期 (4)1984-1990年 發展策略性工業時期 (5)1991年以後 發展高科技工業時期。

  • 圖 7:1955與 2006年以五州三廳制表示累積密度函數

    澎湖廳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新竹州高雄州 台北州

    台中州 台南州

    澎湖廳 台東廳 花蓮港廳 新竹州台南州 高雄州

    台中州台北州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2.50% 25% 37.50% 50% 62.50% 75% 87.50% 100%

    1955年2006年

    資料來源:同圖 5 註:縱軸為全年人口累積百分比,橫軸為五州三廳種類百分比。

    舉凡研究不均等或不公平現象的論文報告,其論述呈現的量化方式不外乎

    圖示法與統計法。最常見的圖示方法為累積密度函數曲線(Lorenz curve),而最

    常見的統計方法則為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吉尼係數本質上為一種變異量

    數,旨在量化各資料點間的差異性,最早係由義大利統計學者 Corrado Gini(1912)

    所創用,旨在量化累積密度函數曲線面積佔對角線以下整個面積的比率。

    此差異量愈大表示愈不均等,一般來說,吉尼係數(介於 0到 1)解釋之標準

    為:愈大愈不公平,0表示完全公平,1表示完全不公平。一般而言,當吉尼係

    數為 0時,表完全均等;0.2以下:高度均等;0.2~0.3:尚稱均等;0.3~0.4:尚

    可忍受;0.4~0.6:差距偏大;0.6 以上:高度不平均;1.0時,表完全不均等。

    不過使用吉尼係數可能發生係數相同,但卻呈現不同形狀的累積密度函數曲線

    (Lorenz curve)。因此,研究者最好兩者均呈現,方能正確解釋研究結果。從吉

    尼係數的定義得知,吉尼係數係由累積密度函數曲線以下之面積推算而來。依

    照此定義,本文計算出 1897年至 2006年的吉尼係數,整理成表 3。且依照此表,

    繪製出百年來台灣人口吉尼係數的趨勢圖(圖 8)。

  • 表 3:1897-2006年吉尼係數 年份 Gini coefficient 年份 Gini coefficient 年份 Gini coefficient 年份 Gini coefficient 1897 0.4020 1922 0.3952 1958 0.3932 1983 0.4310

    1898 0.4255 1923 0.3947 1959 0.3924 1984 0.4334

    1899 0.4185 1924 0.3949 1960 0.3921 1985 0.4360

    1900 0.4218 1925 0.3946 1961 0.3917 1986 0.4391

    1901 0.4243 1926 0.3947 1962 0.3910 1987 0.4421

    1902 0.4271 1927 0.3957 1963 0.3903 1988 0.4449

    1903 0.4243 1928 0.3966 1964 0.3900 1989 0.4466

    1904 0.4202 1929 0.3976 1965 0.3898 1990 0.4475

    1905 0.4029 1930 0.3982 1966 0.3906 1991 0.4477

    1906 0.4018 1931 0.3990 1967 0.3910 1992 0.4475

    1907 0.4023 1932 0.4087 1968 0.3996 1993 0.4468

    1908 0.4013 1933 0.4087 1969 0.4000 1994 0.4467

    1909 0.4014 1934 0.4084 1970 0.4016 1995 0.4460

    1910 0.4019 1935 0.4090 1971 0.4035 1996 0.4453

    1911 0.4009 1936 0.4087 1972 0.4053 1997 0.4452

    1912 0.4016 1937 0.4080 1973 0.4071 1998 0.4461

    1913 0.4005 1938 0.4076 1974 0.4099 1999 0.4462

    1914 0.3990 1939 0.4072 1975 0.4118 2000 0.4464

    1915 0.3962 1940 0.4058 1976 0.4146 2001 0.4459

    1916 0.3956 1941 0.4028 1977 0.4170 2002 0.4457

    1917 0.3957 1942 0.4007 1978 0.4201 2003 0.4454

    1918 0.3962 1943 0.3995 1979 0.4226 2004 0.4451

    1919 0.3971 1955 0.3973 1980 0.4247 2005 0.4447

    1920 0.3945 1956 0.3948 1981 0.4268 2006 0.4449

    1921 0.3949 1957 0.3934 1982 0.428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圖 8:1897-2006年人口累積函數圖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1897 1906 1915 1924 1933 1942 1951 1960 1969 1978 1987 1996 2005

    累積函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縱軸為吉尼係數值,橫軸為年份。

    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主要是農業,勞動人口中也以農業人口為多數§§§§。涂

    照彥在其《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書中把日據時代的台灣經濟發展過程大

    致分為三個時期:

    (1)1900-1920年是台灣製糖業的蓬勃時期:

    1900年創辦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引進新式機械製造蜜糖,此為台灣新式糖廠

    之開端。1902 年 6 月,總督府頒布《糖業獎勵規則》*****積極推動糖業,其

    時適逢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金融界因戰勝而繁榮活躍,紛紛向此新屬地臺灣

    投資,因而促成新式糖廠與改良糖廠之興盛†††††。第一次大戰期間(1914-1918

    §§§§根據日本總督府的人口調查資料,1905年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時台灣農業人口數是一百九十六萬一千五百五十六人,占全省總人口之 64.53%。雖然以後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但是 1940 年的第五次國勢調查仍統計有將近三百萬農業人口,占總人口之 50.82%,仍然超過半數,可見農業在日據時代之重要性。 *****

    1905 年的《糖業獎勵規則》,規定指定區域的甘蔗必須賣給該區域的製糖會社,蔗農不得將甘蔗外運,亦不得將甘蔗轉作其它用途。因此蔗農對於自己種植的甘蔗並沒有自由處份權。雖然甘蔗的收購價格,法律規定由製糖會社及當地政府共同決定,實際上卻多由會社單獨決定,蔗農無法異議。 †††††

    資料來源為台糖通訊 http://www.taisugar.com.tw/etaipei2/Taimagazine/index.jsp?categid=841&recordid=2208。

  • 年),歐洲各國陷於戰亂,甜菜糖減產,全世界砂糖供給不足,更給予台灣糖

    業發展的大好時機,成為製糖會社的黃金時代。

    (2)1920-1930年是蓬萊米增產外銷時期:

    這個時期,台灣由於蓬萊米研發成功,產量提升,稻農的收入獲得改善,並

    在國家警察機關的全力配合下大量推廣蓬萊稻米,種殖的面積及產量大為提

    高。蓬萊米普及化之後、稻米生產突飛猛進、同樣的土地產量增加一倍。同

    時原本殖民地單一農業起了大變革,從 1910 年代的台灣砂糖生產轉化成為

    米、糖二大農產的商品生產。(見表 4及表 5)

    表 4:歷年稻米生產狀況 單位:千公頃、千公頃、公斤 年份 生產面積 生產數量 平均產量 年份 生產面積 生產數量 平均產量 1900 326 307 943 1923 508 695 1,369

    1901 353 433 1,239 1924 531 368 1,633

    1902 345 403 1,168 1925 551 920 1,671

    1903 395 525 1,330 1926 567 333 1,565

    1904 435 594 1,366 1927 585 936 1,635

    1905 447 622 1,390 1928 585 971 1,660

    1906 459 567 1,236 1929 568 923 1,630

    1907 472 645 1,367 1930 614 1053 1,714

    1908 479 665 1,389 1931 634 1069 1,686

    1909 479 661 1,331 1932 664 1278 1,924

    1910 456 598 1,311 1933 675 1195 1,763

    1911 479 642 1,340 1934 667 1293 1,947

    1912 481 578 1,201 1935 679 1303 1,920

    1913 494 732 1,432 1936 682 1365 2,004

    1914 500 653 1,317 1937 658 1319 2,006

    1915 491 684 1,392 1938 625 1402 2,242

    1916 472 664 1,403 1939 626 1307 2,038

    1917 466 691 1,481 1940 639 1129 1,763

    1918 483 662 1,369 1941 647 1199 1,853

    1919 497 703 1,415 1942 617 1171 1,900

    1920 500 692 1,333 1943 610 1126 1,545

    1921 495 711 1,435 1944 601 1063 1,773

    1922 511 773 1,521 資料來源:《臺灣糧食統計要覽》,臺灣省糧食局,1959。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之農業經濟〉,《臺灣銀行季刊》,8:4(1956.12),頁 103-104。

  • 表 5:台灣蓬萊米種植面積 單位:千公頃 年份 蓬萊米種植面積

    1922 414

    1924 24,324

    1925 68,696

    1928 130,183

    1930 131,169

    1935 295,811

    1940 323,986

    1944 400,860

    1945 268,196 資料來源:《台灣銀行季刊》,第 2 卷第 4 期,台北;台灣銀行。

    (3)1930-1945年是殖民地工業化推動時期:

    1930 年代開始,台灣因戰爭需要‡‡‡‡‡,總督府對於台灣的經濟重心則轉為工

    業化。 台灣總督府的經濟方針。此經濟政策施為,主要為達到供輸日本國

    內的需求。在此工業化前提下,台灣於此階段完成許多經濟建設,諸如 1931

    年開工的日月潭發電工程、台北東京的無線電話通劃、台北東京的定期航線

    開通、併吞新竹、沙鹿、大湖三糖廠的昭和製糖株式會社等措施。在 1942

    年日本改採「工業台灣、農業南洋」。

    由上述可得知,1900年至 1930年台灣人口分布的吉尼係數漸漸下降,是由

    於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方針,以發展農業為主,成功地帶動起稻米與蔗糖產業,

    由於「日本工業,台灣農業」的政策,嚴格來說,在此時的台灣,除了製糖以

    外,沒什麼工業可談,人口分布因此較為均勻;且在 1908年,縱貫線全線貫通,

    形成台灣首次「空間革命」,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

    的一日內;1905年完成各式公路的修築,減少人口移動的障礙。

    自 1930年之後,吉尼係數又逐漸攀升,是因戰爭需要,日本對台灣治理的

    方針轉變,台灣的產業開始轉向工業,加深人口分布不均。1935年開始,台灣

    人口分布的吉尼係數一路下降至 1965 年,因南迴公路§§§§§在 1935 年竣工;且

    1949年至 1953年起陸續推動土地改革,例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

    其田等政策,增加農業生產,皆有助於此時人口的均衡發展。

    1960年代末期,吉尼係數快速地攀升,其起因有 1960年代採取「出口擴張」

    ‡‡‡‡‡

    1941年 12 月 8日,日本襲擊珍珠港,爆發太平洋戰爭。美軍參戰,日本的軍需補給,開始發生問題。 §§§§§南迴公路西段由楓港入口,越過屏東、台東縣界,東至達仁為止,橫貫南台灣恒春半島。

  • 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政策,以美國與日本為主的國際市場來帶動台灣的經濟發

    展;及因應美援停止後的該經濟措施,1960年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公佈實

    施,之後美援根據此八項策略增修為此措施,並由尹仲容††††††敲定。其內容涵

    蓋台灣財政經濟的預算、金融、外匯與貿易等四大層面。該十九點措施,均順

    利完成,並成為加速經濟發展方案、第三期經建計畫、獎勵投資條例等方案計

    劃或相關法律的依據,甚至成為 1970年代十大建設的根基,一般對台灣經濟發

    展的研究認為,此時即是台灣的經濟起飛的關鍵時期。

    之後,在 1970、80 甚至是 90 年代初期,人口分布不均的程度不斷加遽。

    由於 1970 年代政府進行 10 項重大建設‡‡‡‡‡‡,除了交通以外,其餘的建設皆為

    促進發展工業的基礎。其中,1項是核能發電;6項是交通建設§§§§§§;3項是工

    業建設*******,都是資本密集工業;同時,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亦加速了台灣

    的工業化與都市化;且在 1980年代,進入後蔣經國時期開始發生結構性變動,

    肇因於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和總體經濟結構轉型的大方向不一致,確立了北部的

    完全區域優勢及造成了南部區域之沒落,勞工及人力之移轉由典型南-北分流轉

    變成為至北部的淨移轉。因此 198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主要

    型態係人力資源由其他地區至北部地區(特別是台北縣市及桃園縣)的淨移轉,該

    項流動型態和 1930-70年代間勞工向南-北分流的型態完全不同,故 1980年代末

    可稱為台灣勞工流動“逆轉”的年代†††††††。

    因此在 1991年,台灣人口分布不均達到了顛峰。1990年代後,吉尼係數呈

    現平穩的趨勢一路至今。因竹科開始快速成長,人口不再僅集中於北部(台北

    州)。竹科除了遭遇 1995年的金融風暴,隔年的成長率下滑至 6.36%,其餘的成

    長率皆為兩位數,最多甚至高達 68.32%。(見表 6)新竹科學園區的蓬勃發展,除

    了促進台灣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外,更帶來極為可觀的工作機會,改變人口遷

    移的方向及以往的人口結構。此外,台中港和台中工業區相繼於 1976年及 1980

    年開發完成,帶動中部(台中州)的人口成長。

    原本從國民政府遷台後,人口即不斷地遷徙至北部(台北州),但由於新竹科

    學園區的堀起,人口的分布不再高度集中,開始分散至北部的週遭地區(新竹

    州),於是台灣百年來人口重心演變至此告一段落。

    ******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主要內容分別為:獎勵儲蓄、創設資本市場、經濟活動正常化、扶植民營事業、鼓勵投資、改善投資環境、成立公用事業費率委員會、凍結軍費、改善租稅制度、調整公務人員待遇、建立中央銀行體系、單一匯率、鼓勵出口。 ††††††

    1960年 7 月至 1963年 1 月 24日,尹仲容為臺灣銀行董事長。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有鑑於許多公共基本建設,如道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尚且處於匱乏欠缺的狀態,再加上 1973年 10 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跟深化總體經濟發展而開始規劃進行宣布。 §§§§§§國際機場、南北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台中港、蘇澳港。 *******一貫作業大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 †††††††林季平.2005.〈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台灣社會學》,9:147-209。

  • 表 6:新竹園區營業額之成長 單位:新臺幣億元、百分比 年份 總 計 成長率% 年份 總 計 成長率% 1986 170.43 - 1997 3,996.46 25.61 1897 277.35 62.74 1998 4,550.02 13.87

    1988 489.86 76.62 1999 6,509.44 43.10

    1989 559.18 14.15 2000 9,292.65 42.58

    1990 655.65 17.25 2001 6,613.99 -28.75

    1991 776.71 18.50 2002 7,041.88 6.47

    1992 870.38 12.00 2003 8,564.71 22.3

    1993 1,289.59 48.28 2004 10,859.22 27.1

    1994 1,777.64 37.81 2005 9,879.34 -9.02

    1995 2,992.18 68.32 2006 11,184.99 14.2

    1996 3,181.47 6.36 2007 11,438.14 2.26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 5. 結語

    自荷據時期,南部一直以來為台灣的發展中心,在近代開始因為種種交通、

    人文及經濟條件,人口的重心逐漸北移。本文試著利用五州三廳制劃分台灣歷

    年的人口資料,一方面不但能獲得百年來的長期趨勢,亦可用來解釋當時人口

    遷移受限於地理因素。欲透過此方式,拼湊出人口重心演變之全貌。沈永堂、

    夏大明(2004)認為研究台灣人口重心,必須經常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評估,並保存

    所有的評估範圍結果,可作為其它類似地區發展時,引以為參考。在經歷了荷

    據、明鄭、清朝、日治及當前政府,其時的發展重點與行政區劃,皆一再地影

    響台灣人口分布的情況。一擺過去以南部為發展的重點,北部從日治時期開始

    受到重視,諸多在此時的重大建設及決策,皆種下日後北部堀起之因素。1966

    年北部(台北州)人口首度超越了南部(台南州),亦同時宣告歷時 300年在南部的

    人口重心正式往北移動。觀察台灣百年的重心,不同的時期,反映出不同的特

    徵。從最初由於自然環境受限,至今演變為經濟因素主導。

    人口集中之趨勢與行政區域劃分的關係環環相扣,且能帶動經濟與社會發

    展。台灣從光復後,歷經了工業化、都市化與產業轉型,現今各行政區的人口

    結構、經濟條件與昔日大相逕庭;此外,高度的人口集中及分布不均,衍生出

    種種的問題,逾半世紀未更動的區劃,實有調整的必要性。目前政府提出三都

    十五縣‡‡‡‡‡‡‡的計劃,將在北、中、南部各劃分出台北直轄都會區、台中直轄都

    會區、高雄直轄會區,期待能帶動台灣另一波的發展。

    ‡‡‡‡‡‡‡三都:1.台北直轄都會區(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合併)。2.臺中直轄都會區(臺中市、臺中縣合併)。3.高雄直轄都會區(高雄市、高雄縣合併)。 十五縣:1.桃園縣 2.新竹縣(新竹縣、新竹市合併)3.苗栗縣 4.南投縣 5.彰化縣 6.雲林縣 7.嘉義縣(嘉義縣、嘉義市合併)8.臺南縣(臺南縣、臺南市合併)9.屏東縣 10. 宜蘭縣 11. 花蓮縣 12. 臺東縣 13. 澎湖縣 14. 金門縣 15. 連江縣。

  •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內政部.《內政統計提要》。 內政部.《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臺灣人口統計》。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9.《台灣堡圖集》。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 1947.《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台灣總督府官房課. 1897-1936.《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統計書》。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提要》。 沈永堂、夏大明. 2004.〈台灣人口重心變動與都會區範圍之研究〉。《2004 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芳明. 1974.〈台灣的氣候環境與灌溉發展〉。 林季平. 2005.〈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台灣社會學》,9:147-209。 周憲文. 1958.〈日據時代臺灣之農業經濟〉《臺灣銀行季刊》。 施雅軒. 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 涂照彥. 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紹馨. 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正祥、孫得雄、蔡曉耕. 1997.《臺灣的人口》。台北:南天書局。 黃尚偉. 2008.〈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兼論基層地方行政單位之整理〉,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貞、范子華、賴守仁. 1987.〈台灣地區人口分布與政策之回顧〉,《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布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國人口學會。 黃有志. 1987.〈台灣地區人口特性與區域發展差距:1971-1981年考察〉,《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布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國人口學會。 黃昭堂. 1981.《台灣總督府》。黃英哲譯。台北:前衛出版社。 莊如松. 1987.〈台灣地區人口分布與政策之回顧〉,《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布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國人口學會。 黃昭堂. 1981.《台灣總督府》。黃英哲譯。台北:前衛出版社。 莊如松. 1987.〈台灣地區人口分布與政策之回顧〉,《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布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國人口學會。 臺灣省糧食局.1959.《臺灣糧食統計要覽》。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銀行季刊》。 蔡宏進. 2004.《臺灣的人口與人力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 蔡宏進. 1994.〈二十一世紀臺灣人口遷移與分布預測〉。 蔡宏進. 1981.〈臺灣的社會發展對人口變遷的影響〉。 龍冠海. 1972.《台灣城市人口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