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题 背景 更多精彩内 容,尽在大河网 专题“眼遇美好 温暖中原”,赶快 扫描二维码一睹 为快。 本期焦点 网事辣评 大河网评 元旦的钟声响起,郑州动车 段动车检修员小齐和同事们一起 坚守岗位。至 2016 1 1 日, 郑州动车段已经保持了 550 天无 风险纪录。小齐说,“为了保持动 车电力输送的通畅,他们经常需 要在夏天爬上高达 40 摄氏度高 温的车顶;冬天下雪时,要把铁道 内的积雪铲出,常常把加厚的棉 鞋湿透。这份工作是细活,一定 要保持高度警惕。” 大河网网友“锦瑟七弦”: 小齐这样的人一定还有很多,为 了保障一列列动车的安全运行, 他们奋斗在最前线,让我们记住 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吧。 @吉吉sz:每当我们踏上列 车或出行,或回家与亲人团聚的 时候,你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 就是为了保障这千万人的出行安 全。由衷地谢谢你们! “你家东南角有‘白虎’,风水不太好,只有破财 才能免灾。”轻信“半仙”的话,古稀老人张某夫妇拿 7200 元请“半仙”作法消灾,不料钱财被“半仙”王 某调包。近日,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原阳县 检察院批准逮捕。 大河网网友“淹城雾恋”: 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 的手法越来越专业,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平时和 老人多聊天,增加防范意识,不要让他们因为缺乏关 爱而轻易相信骗子的“温暖”话语。 近日,福州金桥学校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强制学 生更换校服,两套880元。一些学生觉得,这个校服 价格明显太高。招生办相关负责人称,学校确实近 期更换校服,但学生也是自愿购买,并没强制购买, 两套880元的价格也是服装厂的报价,对比网上的 价格并不贵。” (1 月 3 日 大河网) 校服,应该以简洁、大方、实用为主,加上学生正 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年能穿的校服,不见得明年还能 穿。因此,学校没必要花高价为学生做如此贵的衣 服。就算是真要做这样的衣服,也应该通过竞标确 定生产企业,并将校服的定做明细、价格等向学生家 长公示,从而保证价格透明。 校服量大,按理说能拿到更大的折扣。440元 一套的校服,虽然校方认为“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算 贵”,但采购数百、数千套校服怎么能和网上单件销 售的零售价相比呢?因此,学校称校服对比网上的 价格并不贵是站不住脚的。 学校称,这次学校更换校服,学生是自愿购买, 并没强制购买。众所周知,学校名义上说是“自愿”, 实质上是在“强制”。如果学生和家长真的都是自愿 的,也就不可能引起这番争论了。 试想,如果学生嫌贵不“自愿”购买,那么老师虽 然嘴上不说,心里可能会一肚子不高兴。虽说是“自 愿”,其实也是一种强迫,因为没有能力购买的学生, 就会被歧视。 440元一套的校服算不算贵,不应该由学校说 了算,而是应该由纪检、教育、价格等部门以及有关 专家、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调查组,对校服采购的 程序、议价过程、服装质量等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后 再下结论。如果学校采购程序合法,采购过程中不 存在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问题,只要价格公道合 理,调查组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解释清楚后,相信会消 除学生和家长的疑虑,获得他们的认可。 近年来,校服采购出现腐败的消息屡见报端,这 也是学生和家长对高价校服提出质疑的原因。学校 为学生更换新式校服,出发点是好的,但采购过程一 定要透明,采购程序一定要合法,更应该让学生和学 生家长等参与。因为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的款式、舒 适度、质量和价格等更有发言权。 (来源:大河网评论频道) 日前,去重庆市巫山博物馆旅游的杨小姐惊讶 地发现博物馆展厅里的一具三峡悬棺居然堆满了游 客投下的人民币,最大面额有 20 元,也有一角、五角 的硬币。悬棺里古人遗骸摆放的位置都被这些堆满 的人民币遮挡,完全看不清楚。 @陈文焜: 中国民间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大 多数游客以为扔下钱,双手合十,眉目紧闭便可以为 自己求得一份心安,保万事如意……生活中,没有发 自内心的善良与真心实意,即便投放再多的金钱,也 只是竹篮打水。 @伍公子: 大部分人都会说游客没素质,也有 可能是场馆故意炒作的。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好避 免。在斥责游客素质的同时,博物馆是否尽到管理 责任了呢? (整理: 杨 凡 孟素芳 游利利古稀老人信“半仙” 花钱消灾被骗 7200元 新年伊始,一位网红冒出来了。1 2 日下午 5:40上海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一车厢内,一女子吃着泡 椒凤爪,边吃边把骨头和残渣往地上扔,在发现被人 死盯着后开始往较远处“弹”,受到众人指责后与地铁 乘客产生口角。女子的身份后被网友“人肉”。 大河网网友“跳跃的火焰”: 还有这样的人! 2016 年 的 第 一 位 网 红 竟 然 是 吃 凤 爪 红 起 来 的 ,奇 葩 事越来越多了。凤爪姐要火!在公共环境里吃东西 本来就是不文明行为,带着味道大的东西上公交都 是不应该的呢,何况还把骨头随便吐在地铁里? @少主的小金鱼: 不文明行为应该受到惩戒,但 “人肉”未免过于不尊重他人的权利,社会应该避免这 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这样做何尝不是网络暴力呢? 新年的奇葩网红:凤爪姐 没善心,投钱也是竹篮打水 校服不贵?学校说了不算! □胡建兵 网友点赞大河网 2015 2016 跨年夜特别报道 眼遇美好 温暖中原 回 首 2015 年 ,每 一 天 都 是 值 得 感 恩的过往;期待 2016 年,未来的日子 是值得期许的明天。2015-2016跨年 夜,大河网派出强大的采访队伍,邀请 十多名大河拍客和热心网友在寒夜出 发,与温暖同行,深入各行各业,与小商 贩、大学生、消防战士、金融白领一起, 体验他们在寒夜中的辛勤工作和生 活,报道与梦乡完全不同的人生百态。 几天来,该组百余篇稿件和帖文 被众多网友转发评论,仅大河论坛发 布的专题帖文,点击阅读便超百万 次。诚如大河网网友“笑醉天”所说: “大河网采写的都是小人物,正是这一 个个小人物,组成了社会的温度。这 些小人物很真实,摸得着看得见,他们 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2015 12 31 日晚,一场精彩纷呈的“多 尔克司之夜”新年音乐会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 举行。舞台后方的王梦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王梦琳来自平顶山,学习打击乐已经有十几年的 时间,半年前王梦琳进入了黄河交响乐团。音乐 会结束,王梦琳和伙伴们一直忙碌到将近凌晨。 王梦琳说,工作很累很苦,但是生活很美好。 大河网网友“十年一刻”: 光鲜亮丽的舞台 背后是无数演职人员的辛勤和汗水。他们的辛 苦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视听的盛宴,更构筑 了多彩生活的基石。 @赵小闹ss: 梦想从来都不会渺小。一个 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 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 一定会实现。 2016 1 1 日零时 6 分,朱洋洋的儿子在 郑州大桥医院出生了。2012 8 27 日,他的 女儿在这家医院出生时是夜里 11 54 分,一前 一后两个 6 分钟让他们全家坚信,未来一定会 六六大顺。朱洋洋说,孩子元旦这天出生,完全 符合河南省全面二孩政策。1992 年出生的朱 洋洋,老家在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他一直在郑 州当厨师。 大河网网友“七里香榭”: 新年第一天迎接 新生命的降临,太幸福了!儿女双全,父母安 康,这样平淡的小日子能细水长流,才是稳稳的 幸福。 大河网网友“红颜周芷若”: 2016,全国步入 “全面二孩”时代。很多要二孩的父母可能就想 孩子能有个伴,一起成长。两个孩子一起生活, 能够让彼此感到不那么孤单,能够更好地培养 彼此更为健全的性格。 2015 12 31 日晚上,在河南省顺丰速 运有限公司圃田中转场,扫描识别、剥离、初分 拣、细分拣、建包……快递小哥们在忙碌着。 “对于节日,我们已经没有概念了。更别说跨 年夜了,跨年我们不跨班,一切照旧。”中转场 吴红强经理说,客户满意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大河网网友“洛阳飞雪”: 隔行如隔山,每一 份职业背后都有它鲜为人知的故事。正是他们 的“24 小时”、“365 天”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生活 的“方便”和“快捷”。 @阳光小小德: 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服务 精神,才能让客户满意,让企业发展壮大。看着 他们在跨年夜如此忙碌,以后收快递的时候一 定要对他们说声: “谢谢,辛苦了!” 2015 12 31 日晚上 11 时,中部两岸海 鲜物流园稍显宁静,路边停靠了多辆待装运的 运输车。40 多岁的李师傅在海鲜运输这个岗 位上已经工作了 20 年。李师傅说:“海鲜这东 西很讲究,对时间要求严格,我们的车都是专门 运输活鱼虾的,需要尽快赶到目的地,不然的话 这些鱼虾会因为缺氧死亡,那就不新鲜了。” 大河网网友“山不笑谁笑”: 我们在睡觉的时 候,他们在路上。人活一张嘴,谁都不容易,感谢 他们按时按点进行运输,我们吃的是海鲜,他们过 的是生活,大家吃的“新鲜”却是他们的不眠。 @轩轴的梦: 吃个海鲜,背后也有一大堆 的故事。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不断地付出, 踏实肯干,这是咱们河南人的品质。河南人的 特点是走在人群中根本不会被认出来,平常而 普通。 2015 12 31 日晚 7 时,在郑州市丰产路 上的某个胡同内,盛涛和妻子准时支起了串串香 小摊。从 1994 年至今,这对杞县夫妻已在郑州 打拼 20 多年,买了房安了家。晚 7 点出摊,凌晨 2 点才能回家休息,盛涛说,卖串串香很辛苦,准 备回头开家汽配店。 大河网网友“笑醉天”: 大河网采写的都是小 人物,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组成了社会的温 暖。这些小人物很真实,摸得着看得见,他们让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今 日 头 条 网 友“jake”: 朴实的河南人,赞一 个。只要做串串的时候,不用地沟油就好,为环 境做一点贡献。辛苦赚的钱,没人会仇富,城市 因你们而有活力。 放假不停刊是主流传统媒体的一贯做法, 元旦前夕,河南日报报业大厦多个楼层灯火通 明。值班总编辑、夜班主任和夜班编辑,他们的 工作一直到凌晨一点半才结束。从分配稿件、 讨论版面到排版、校对、质检,再到签版、印刷, 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谈到跨年夜的工作, 值班主任李英华表示,夜班工作年年如此天天 这样,丝毫不能马虎大意,版面上还要精雕细 琢,力求创新。 大河网网友“水中石头”: 曾经做过一段时间 夜班编辑,感觉整个人都干瘦,生活有些颠倒,日 子很充实,可是没有空闲。精神上高度紧张,白 纸黑字,马虎不得,一个字错了,都可能带来致命 的麻烦。 大河网网友“芦苇丛中”: 上学时,热心地给 当地报纸打电话,接电话的编辑闻听有错,诚惶 诚恐。想想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是种享受,但 每一条信息的背后,都是新闻采编人员的辛勤劳 动。不出差错,应该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吧?数十 年如一日,不容易。 2016 1 1 日零时,郑州大学上万名师 生在元和广场举行迎新年钟声联欢会,校长刘 炯天在广大师生的欢呼与期待中敲响了新年的 钟声。大四女生小陈说:“今年是最后一次参加 学校的跨年晚会了,虽未离开,但已不舍。四年 来,每年都会来钟楼和同学一起过跨年夜。马 上要毕业了,希望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希望母 校的跨年晚会越办越好。” @自由自在: 年轻真好!这样的时光真的 很有价值,不管你以后在哪里做什么,每每回想 起当年大学这样欢快的日子总是有很多温暖与 感动,好好珍惜吧! @wind: 母校的跨年夜活动真是举办的越来 越好了,可惜我毕业的早,没能赶上这样的好时 光,以后有机会一定回母校看看,回味回味当年的 感觉。明年咱也回去参加一次钟楼跨年夜晚会! 2015 12 31 日晚 10 30 分,素有交通 “天眼”之称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京珠新乡至郑 州管理处管理指挥中心一片“静悄悄”。 在管理指挥中心带班的赵沛主任精神高 涨,眼中的血丝掩饰不了她缺乏睡眠的事实。 在这个工作平台上,赵沛已经工作了 12 年。 赵沛说,只盼望自己多些繁忙,让高速上多些 安宁。 @婧婧 Jenn: 越是在过节放假的时候,交通 安全越是要引起重视。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 回家,高速“天眼”为百姓出行加载了保障。 大河网网友“少年包青蛙”: 逢年过节与家人 围坐炉旁,举杯共庆祝,这些对于那些高速交警 却是一种奢求。别人放假出行的时候,他们却要 严阵以待,按时上岗,保证道路畅通。你们的保 驾护航,换来了我们的安全出行。 2015 12 31 日晚,郑州供电公司配电运 检室运维十二班班长陈德民和工友们穿梭在抢 险维修一线。当天上午陈德民刚被郑州供电公 司授予“上合会议保电功勋个人”称号。当记者 问起时,陈德民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这荣誉其实 是大家的。” 2015 11 28 日到 12 11 日,陈 德民和他的班组没日没夜地对辖区内的特级保 电线路隐患进行排查, 24 小时“蹲守”,确保了会 议期间用电的绝对安全。 大河网网友“琮琮那年”: 上合峰会是河南首 次承办的重大外事活动,规格高,影响大,举世瞩 目。原来在会议的背后有电力维修工人们夜以 继日的工作,才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向他们 致敬! 大河网网友“小斐宝贝”: 每到节假日可能是 用电量最高的时候,更需要电力维修人员的坚 守,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用电。他们干着自己的本 职工作,却散发了大能量。 【动车维护】 精细到毫米的 无名英雄 【全面二孩】 他和姐姐让全家“六六大顺” 【敲钟迎新年】 郑大跨年夜 夜寒人不冷 【打击乐手】 霓虹的背后痛并快乐着 【快递小哥】 亲,想要您一句“满意”不容易 【海鲜运输】 你的“新鲜”是他们的不眠 【日报夜班】 始终如一做报纸 精雕细琢求新意 【电力维修】 “上合”会议保电功勋未松劲 【高速“天眼”】 盼望高速路上多些安宁 【流动摊贩】 一对杞县夫妻的20年打拼 策划 高亢 执行 大河网全体员工 责任编辑 孙华峰 张磊 HENAN DAILY 焦点网谈 焦点网谈 2016 1 6 星期三 11

网友点赞大河网 跨年夜特别报道 眼遇美好 温暖中原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01/06/11/hnrb20160106rb11b.… · 要在夏天爬上高达40 摄氏度高 温的车顶;冬天下雪时,要把铁道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网友点赞大河网 跨年夜特别报道 眼遇美好 温暖中原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01/06/11/hnrb20160106rb11b.… · 要在夏天爬上高达40 摄氏度高 温的车顶;冬天下雪时,要把铁道

话题背景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大河网专题“眼遇美好温暖中原”,赶快扫描二维码一睹为快。

本期焦点 网事辣评

大河网评

元旦的钟声响起,郑州动车段动车检修员小齐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至 2016 年 1 月 1 日,郑州动车段已经保持了 550 天无风险纪录。小齐说,“为了保持动车电力输送的通畅,他们经常需要在夏天爬上高达 40 摄氏度高温的车顶;冬天下雪时,要把铁道内的积雪铲出,常常把加厚的棉鞋湿透。这份工作是细活,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大河网网友“锦瑟七弦”:像小齐这样的人一定还有很多,为了保障一列列动车的安全运行,他们奋斗在最前线,让我们记住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吧。

@吉吉 sz:每当我们踏上列车或出行,或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你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就是为了保障这千万人的出行安全。由衷地谢谢你们!

“你家东南角有‘白虎’,风水不太好,只有破财才能免灾。”轻信“半仙”的话,古稀老人张某夫妇拿出 7200 元请“半仙”作法消灾,不料钱财被“半仙”王某调包。近日,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原阳县检察院批准逮捕。

大河网网友“淹城雾恋”: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的手法越来越专业,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平时和老人多聊天,增加防范意识,不要让他们因为缺乏关爱而轻易相信骗子的“温暖”话语。

近日,福州金桥学校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强制学生更换校服,两套 880元。一些学生觉得,这个校服价格明显太高。招生办相关负责人称,学校确实近期更换校服,但学生也是自愿购买,并没强制购买,两套 880 元的价格也是服装厂的报价,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贵。”(1月 3日 大河网)

校服,应该以简洁、大方、实用为主,加上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年能穿的校服,不见得明年还能穿。因此,学校没必要花高价为学生做如此贵的衣服。就算是真要做这样的衣服,也应该通过竞标确定生产企业,并将校服的定做明细、价格等向学生家长公示,从而保证价格透明。

校服量大,按理说能拿到更大的折扣。440 元一套的校服,虽然校方认为“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算贵”,但采购数百、数千套校服怎么能和网上单件销售的零售价相比呢?因此,学校称校服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贵是站不住脚的。

学校称,这次学校更换校服,学生是自愿购买,并没强制购买。众所周知,学校名义上说是“自愿”,实质上是在“强制”。如果学生和家长真的都是自愿的,也就不可能引起这番争论了。

试想,如果学生嫌贵不“自愿”购买,那么老师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可能会一肚子不高兴。虽说是“自愿”,其实也是一种强迫,因为没有能力购买的学生,就会被歧视。

440 元一套的校服算不算贵,不应该由学校说了算,而是应该由纪检、教育、价格等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调查组,对校服采购的程序、议价过程、服装质量等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后再下结论。如果学校采购程序合法,采购过程中不存在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问题,只要价格公道合理,调查组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解释清楚后,相信会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疑虑,获得他们的认可。

近年来,校服采购出现腐败的消息屡见报端,这也是学生和家长对高价校服提出质疑的原因。学校为学生更换新式校服,出发点是好的,但采购过程一定要透明,采购程序一定要合法,更应该让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参与。因为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的款式、舒适度、质量和价格等更有发言权。

(来源:大河网评论频道)

日前,去重庆市巫山博物馆旅游的杨小姐惊讶地发现博物馆展厅里的一具三峡悬棺居然堆满了游客投下的人民币,最大面额有 20 元,也有一角、五角的硬币。悬棺里古人遗骸摆放的位置都被这些堆满的人民币遮挡,完全看不清楚。

@陈文焜:中国民间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大多数游客以为扔下钱,双手合十,眉目紧闭便可以为自己求得一份心安,保万事如意……生活中,没有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真心实意,即便投放再多的金钱,也只是竹篮打水。

@伍公子:大部分人都会说游客没素质,也有可能是场馆故意炒作的。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好避免。在斥责游客素质的同时,博物馆是否尽到管理责任了呢? (整理:杨 凡 孟素芳 游利利)

古稀老人信“半仙”花钱消灾被骗7200元

新年伊始,一位网红冒出来了。1月2日下午5:40,上海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一车厢内,一女子吃着泡椒凤爪,边吃边把骨头和残渣往地上扔,在发现被人死盯着后开始往较远处“弹”,受到众人指责后与地铁乘客产生口角。女子的身份后被网友“人肉”。

大河网网友“跳跃的火焰”:还有这样的人!2016 年的第一位网红竟然是吃凤爪红起来的,奇葩事越来越多了。凤爪姐要火!在公共环境里吃东西本来就是不文明行为,带着味道大的东西上公交都是不应该的呢,何况还把骨头随便吐在地铁里?

@少主的小金鱼:不文明行为应该受到惩戒,但“人肉”未免过于不尊重他人的权利,社会应该避免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这样做何尝不是网络暴力呢?

新年的奇葩网红:凤爪姐

没善心,投钱也是竹篮打水

校服不贵?学校说了不算!□胡建兵

网友点赞大河网 2015—2016 跨年夜特别报道

眼遇美好 温暖中原

回首2015年,每一天都是值得感

恩的过往;期待 2016 年,未来的日子

是值得期许的明天。2015-2016跨年

夜,大河网派出强大的采访队伍,邀请

十多名大河拍客和热心网友在寒夜出

发,与温暖同行,深入各行各业,与小商

贩、大学生、消防战士、金融白领一起,

体验他们在寒夜中的辛勤工作和生

活,报道与梦乡完全不同的人生百态。

几天来,该组百余篇稿件和帖文

被众多网友转发评论,仅大河论坛发

布的专题帖文,点击阅读便超百万

次。诚如大河网网友“笑醉天”所说:

“大河网采写的都是小人物,正是这一

个个小人物,组成了社会的温度。这

些小人物很真实,摸得着看得见,他们

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一场精彩纷呈的“多尔克司之夜”新年音乐会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舞台后方的王梦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王梦琳来自平顶山,学习打击乐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半年前王梦琳进入了黄河交响乐团。音乐会结束,王梦琳和伙伴们一直忙碌到将近凌晨。王梦琳说,工作很累很苦,但是生活很美好。

大河网网友“十年一刻”: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是无数演职人员的辛勤和汗水。他们的辛苦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视听的盛宴,更构筑了多彩生活的基石。

@赵小闹ss:梦想从来都不会渺小。一个

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一定会实现。

2016 年 1 月 1 日零时 6 分,朱洋洋的儿子在郑州大桥医院出生了。2012 年 8 月 27 日,他的女儿在这家医院出生时是夜里 11 时 54 分,一前

一后两个 6 分钟让他们全家坚信,未来一定会六六大顺。朱洋洋说,孩子元旦这天出生,完全符合河南省全面二孩政策。1992 年出生的朱洋洋,老家在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他一直在郑州当厨师。

大河网网友“七里香榭”:新年第一天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太幸福了!儿女双全,父母安康,这样平淡的小日子能细水长流,才是稳稳的幸福。

大河网网友“红颜周芷若”:2016,全国步入“全面二孩”时代。很多要二孩的父母可能就想孩子能有个伴,一起成长。两个孩子一起生活,能够让彼此感到不那么孤单,能够更好地培养彼此更为健全的性格。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上,在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圃田中转场,扫描识别、剥离、初分

拣、细分拣、建包……快递小哥们在忙碌着。“对于节日,我们已经没有概念了。更别说跨年夜了,跨年我们不跨班,一切照旧。”中转场吴红强经理说,客户满意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大河网网友“洛阳飞雪”:隔行如隔山,每一份职业背后都有它鲜为人知的故事。正是他们的“24 小时”、“365 天”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生活的“方便”和“快捷”。

@阳光小小德: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服务精神,才能让客户满意,让企业发展壮大。看着他们在跨年夜如此忙碌,以后收快递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说声:“谢谢,辛苦了!”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11 时,中部两岸海鲜物流园稍显宁静,路边停靠了多辆待装运的运输车。40 多岁的李师傅在海鲜运输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 20 年。李师傅说:“海鲜这东西很讲究,对时间要求严格,我们的车都是专门运输活鱼虾的,需要尽快赶到目的地,不然的话这些鱼虾会因为缺氧死亡,那就不新鲜了。”

大河网网友“山不笑谁笑”:我们在睡觉的时

候,他们在路上。人活一张嘴,谁都不容易,感谢他们按时按点进行运输,我们吃的是海鲜,他们过的是生活,大家吃的“新鲜”却是他们的不眠。

@轩轴的梦:吃个海鲜,背后也有一大堆的故事。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不断地付出,踏实肯干,这是咱们河南人的品质。河南人的特点是走在人群中根本不会被认出来,平常而普通。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 7 时,在郑州市丰产路上的某个胡同内,盛涛和妻子准时支起了串串香小摊。从 1994 年至今,这对杞县夫妻已在郑州打拼 20 多年,买了房安了家。晚 7 点出摊,凌晨2 点才能回家休息,盛涛说,卖串串香很辛苦,准备回头开家汽配店。

大河网网友“笑醉天”:大河网采写的都是小人物,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组成了社会的温暖。这些小人物很真实,摸得着看得见,他们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今日头条网友“jake”:朴实的河南人,赞一个。只要做串串的时候,不用地沟油就好,为环境做一点贡献。辛苦赚的钱,没人会仇富,城市因你们而有活力。

放假不停刊是主流传统媒体的一贯做法,元旦前夕,河南日报报业大厦多个楼层灯火通明。值班总编辑、夜班主任和夜班编辑,他们的工作一直到凌晨一点半才结束。从分配稿件、讨论版面到排版、校对、质检,再到签版、印刷,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谈到跨年夜的工作,值班主任李英华表示,夜班工作年年如此天天这样,丝毫不能马虎大意,版面上还要精雕细琢,力求创新。

大河网网友“水中石头”: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夜班编辑,感觉整个人都干瘦,生活有些颠倒,日子很充实,可是没有空闲。精神上高度紧张,白纸黑字,马虎不得,一个字错了,都可能带来致命的麻烦。

大河网网友“芦苇丛中”:上学时,热心地给当地报纸打电话,接电话的编辑闻听有错,诚惶

诚恐。想想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是种享受,但每一条信息的背后,都是新闻采编人员的辛勤劳动。不出差错,应该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吧?数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2016 年 1 月 1 日零时,郑州大学上万名师生在元和广场举行迎新年钟声联欢会,校长刘炯天在广大师生的欢呼与期待中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大四女生小陈说:“今年是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跨年晚会了,虽未离开,但已不舍。四年来,每年都会来钟楼和同学一起过跨年夜。马上要毕业了,希望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希望母校的跨年晚会越办越好。”

@自由自在:年轻真好!这样的时光真的很有价值,不管你以后在哪里做什么,每每回想起当年大学这样欢快的日子总是有很多温暖与感动,好好珍惜吧!

@wind:母校的跨年夜活动真是举办的越来越好了,可惜我毕业的早,没能赶上这样的好时光,以后有机会一定回母校看看,回味回味当年的感觉。明年咱也回去参加一次钟楼跨年夜晚会!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 10 时 30 分,素有交通“天眼”之称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京珠新乡至郑州管理处管理指挥中心一片“静悄悄”。

在管理指挥中心带班的赵沛主任精神高涨,眼中的血丝掩饰不了她缺乏睡眠的事实。在 这 个 工 作 平 台 上 ,赵 沛 已 经 工 作 了 12 年 。赵沛说,只盼望自己多些繁忙,让高速上多些安宁。

@婧婧Jenn:越是在过节放假的时候,交通安全越是要引起重视。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高速“天眼”为百姓出行加载了保障。

大河网网友“少年包青蛙”:逢年过节与家人围坐炉旁,举杯共庆祝,这些对于那些高速交警却是一种奢求。别人放假出行的时候,他们却要

严阵以待,按时上岗,保证道路畅通。你们的保驾护航,换来了我们的安全出行。

2015 年 12 月 31 日晚,郑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运维十二班班长陈德民和工友们穿梭在抢险维修一线。当天上午陈德民刚被郑州供电公

司授予“上合会议保电功勋个人”称号。当记者问起时,陈德民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这荣誉其实是大家的。”2015 年 11 月 28 日到 12 月 11 日,陈德民和他的班组没日没夜地对辖区内的特级保电线路隐患进行排查,24 小时“蹲守”,确保了会议期间用电的绝对安全。

大河网网友“琮琮那年”:上合峰会是河南首次承办的重大外事活动,规格高,影响大,举世瞩目。原来在会议的背后有电力维修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才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向他们致敬!

大河网网友“小斐宝贝”:每到节假日可能是用电量最高的时候,更需要电力维修人员的坚守,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用电。他们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散发了大能量。

【动车维护】精细到毫米的无名英雄

【全面二孩】他和姐姐让全家“六六大顺”

【敲钟迎新年】郑大跨年夜 夜寒人不冷

【打击乐手】霓虹的背后痛并快乐着

【快递小哥】亲,想要您一句“满意”不容易

【海鲜运输】你的“新鲜”是他们的不眠

【日报夜班】始终如一做报纸 精雕细琢求新意

【电力维修】“上合”会议保电功勋未松劲

【高速“天眼”】盼望高速路上多些安宁

【流动摊贩】一对杞县夫妻的20年打拼

策划 高 亢 执行 大河网全体员工 责任编辑 孙华峰 张 磊

HENAN DAILY焦点网谈焦点网谈 2016年 1月 6日 星期三 11

●● ●● ●●